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到用于夹闭组织的生物降解闭合夹,特别涉及到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也特别涉及到单次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中使用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也特别涉及到连续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中使用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
背景技术:
2.在外科手术中,各种手动的、电动的和手术机器人使用的用于夹闭组织的闭合夹通常被用于腹腔中和胸腔中夹闭血管和器官组织的手术;被用于排泄和生殖系统中夹闭血管和器官组织的手术;特别适用于显露和操作困难的夹闭血管和器官组织的手术,既可以用于开放性外科手术,也可以用于腔镜外科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
3.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分为单次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和连续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由于在单次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的夹钳的钳口一次只能装入一枚闭合夹,因此在施夹时,首先将一枚闭合夹装入施夹钳的钳口,然后扳动施夹钳的操作组件中的手柄,施夹一枚闭合夹。如果施夹第二枚闭合夹时,就需要重复一次上述动作。对一般简单的腹腔镜手术来说,一次手术需要施夹六枚闭合夹,就需要重复上述动作六次,这在手术台上显然是麻烦而费时的,一旦遇到多处出血或泄漏的紧急状态,很难及时应对。在连续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的执行组件的内部装入多枚闭合夹,这些闭合夹可以连续施夹,避免了单次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的上述令人不满意处。
4.中国专利cn101081310a中介绍的生物降解高分子闭合夹,分内层和外层,外层为聚乙交酯,内层由生物可降解聚对二氧环己酮制成。中国专利cn107137755a中介绍的生物降解高分子闭合夹,分内层和外层,外层为聚乙交酯,内层由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制成。中国专利cn209153841u中介绍的生物降解高分子闭合夹,分内层和外层,外层为聚乙交酯,内层由生物可降解聚乙交酯-聚碳酸酯制成。美国柯惠公司生产的lapro-clip生物降解高分子闭合夹,分内层和外层,外层为聚甘醇碳酸,内层由生物可降解聚甘醇酸制成。使用时,内外夹安装在套筒内。套筒内还设有用于推动外层夹的活塞装置。使用时,通过专用施夹钳施加推力,通过活塞装置将外层夹顶出而夹闭内层夹,从而使管腔闭合。这种生物降解高分子闭合夹的第一令人不满意处是,闭合夹与专用施夹钳连接较为麻烦,使用时需要人工找准位置。这种生物降解高分子闭合夹的第二令人不满意处是,内层夹上的齿形布置不够合理,内层夹与外层夹的降解速度不一致,植入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松动、过早脱落等问题。这种生物降解高分子闭合夹的第三令人不满意处是,人体对该种材料的吸收时间较长(约10个月才能完全吸收)。这种生物降解高分子闭合夹的第四令人不满意处是,闭合夹的外层材料聚乙交酯或聚甘醇碳酸和内层材料聚对二氧环己酮、脂肪族聚酯、聚乙交酯-聚碳酸酯或聚甘醇酸的硬度、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综合性能较差,尽管闭合夹采用复杂的内外层结构,但是闭合夹的夹闭牢度仍较低。美国强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absolok*extra生物降解高分子闭合夹采用的是生物可降解聚二氧六环酮聚酯,结构呈v型,并在锁
合处具有锁钩,为单层闭合夹。与上述生物降解高分子闭合夹的外层材料聚乙交酯或聚甘醇碳酸和内层材料聚对二氧环己酮、脂肪族聚酯、聚乙交酯-聚碳酸酯或聚甘醇酸相比,聚二氧六环酮聚酯的硬度、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更适合制作闭合夹,吸收时间较短(约7个月能完全吸收)。这种生物降解高分子闭合夹的第一令人不满意处是,由于聚二氧六环酮聚酯的加工性能较差,只能加工成简单的形状,因此需要使用专用施夹钳使这种v形的闭合夹前端的倒齿啮合而使组织闭合,对施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要求高,不能应用于急性出血、先夹闭后分离等的操作;并且这种结构的闭合夹还存在组织闭合不紧密,容易发生体液泄漏等问题。这种生物降解高分子闭合夹的第二令人不满意处是,该闭合夹在结扎操作闭合组织前,需要分离开阻挡在夹子前端锁合处的组织,才能完成结扎操作,否则容易使人体组织在夹子锁合处被勾住,不能正常封闭,并且组织被反复拉扯,从而造成对组织的伤害。上述两种生物降解高分子闭合夹的第一令人不满意处是,闭合夹对产品保存的环境和温度的要求较高,并且产品的保存期较短,材料成本和使用成本都很高;上述两种生物降解高分子闭合夹的第二令人不满意处是,聚乙交酯、聚对二氧环己酮、脂肪族聚酯、聚乙交酯-聚碳酸酯、聚二氧六环酮聚酯聚甘醇或碳酸聚甘醇酸生物降解后成为各种人体新陈代谢中不需要的高分子材料,这些有害无益的高分子材料被人体吸收后的去向至今也不明了;上述两种生物降解高分子闭合夹的第三令人不满意处是,只能用于单次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不能用于连续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生物降解镁稀土系合金闭合夹中有位于下方的第一夹片,位于上方的第二夹片和位于后部的合页片。合页片连接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将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和合页片连成一体。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前部相互开启,形成v形闭合夹。第一夹片的前部有卡钩,上方有第一夹紧面。第二夹片的前部有卡块,下方有第二夹紧面。当闭合夹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合拢时,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克服合页片的弯曲变形作用力。当闭合夹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夹闭组织时,在第一夹片上作用向上的力,在第二夹片上作用向下的力,将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闭合,使得第二夹片的卡块卡入第一夹片的卡钩内,将组织夹闭在第一夹片的第一夹紧面和第二夹片的第二夹紧面之间。
6.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的生物降解镁合金的基体材质可以为在纯镁(mg)中加入合金元素稀土的生物降解镁稀土系合金。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的生物降解镁合金的基体材质也可以为在纯镁中加入合金元素锌(zn)和稀土的生物降解镁锌稀土系合金。以下wt%表示生物降解镁合金中元素含量占镁合金总重的百分比。生物降解镁稀土系合金可以在纯镁中加入合金元素稀土钆(gd)、铌(nd)和/或锆(zr),例如,mg-3wt%gd,mg-2wt%nd,mg-0.5wt%zr,mg
ꢀ‑
3wt%gd-0.5wt%zr,mg-2wt%nd-0.4wt%zr;生物降解镁锌稀土系合金可以在纯镁中加入合金元素锌和稀土钆、铌和/或锆,例如,mg-2wt%zn-3wt%gd,mg-2wt%nd-0.5wt%zn,mg-2wt%zn-0.5wt%zr,mg-2wt%zn-0.5wt%zr-3wt%gd,mg-2wt%nd-0.5wt%zn-0.4wt%zr。可以根据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对人体无毒或低毒,具有的生物相容性,对机械性能和降解时间的要求,改变各种合金元素种类及其各种合金元素含量占生物降解镁合金总重的百分比。
7.镁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镁是人体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一种矿物
元素,正常成年人体内含有25g的镁。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需要的摄镁量为280~300 mg,少年儿童为250 mg,婴幼儿为80 mg。mg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它能催化或激活机体325种酶系,参与体内所有能量代谢。对肌肉收缩、神经运动机能、生理机能及预防循环系统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均具有重要作用。若体内镁含量不足则会引发高血压和心血管等多种疾病。如果摄入的镁超出了正常需求量,在人体内吸收不会导致血清镁含量的明显升高,过量的镁可通过尿液排出,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由于纯镁的机械性能不能满足闭合夹的机械性能要求,纯镁的化学性质极其活泼,植入人体内仅数天即就发生了分解,因此需要在镁中加入合金元素,使其形成镁合金。对于生物降解镁合金,加入的合金元素首先要求使得镁合金对人体无毒或低毒,具有生物相容性,容易被人体分解、吸收和排出,在此前提下要求镁合金能满足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对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和临床使用的要求。在本发明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的生物降解镁合金中加入的合金元素中:锌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广泛分布于人体器官及血液中,并对蛋白质的合成及胶原蛋白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锌能够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具有抗菌消炎作用,适量的锌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向镁合金中加入合适含量的锌能提高镁合金的硬度、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使得生物降解镁合金能满足对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和临床使用的要求。在镁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元素,能够显著改善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钆对人体细胞的毒性较轻,适量的钆在人体中具有抗癌作用。稀土元素钆在镁合金中能够起到晶粒细化作用,添加适量的钆,还能够减少熔炼过程中金属表面氧化物缺陷的聚集,改善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轻稀土元素铌作为低合金化元素的细胞毒性轻微(临床可接受)。铌的加入可以保证镁合金具有良好的时效析出强化和固溶强化效果,从而提高镁合金的耐均匀腐蚀性能。锆在镁合金中具有生物相容性。锆能够有效地细化晶粒,改善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生物降解镁合金的密度通常为1.74~2.0 g/cm3,比塑料略高。镁是包括海洋在内地球表层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价格低廉。目前金属镁锭的市场价格在4万元(rmb)/t左右,为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市场价格的千分之一以下。生物降解镁合金可以采用切割、挤压、模铸、热处理、表面处理、酸洗及电化学抛光等金属加工手段制备形状较复杂的、能满足可靠夹闭组织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生物降解镁合金的机械性能明显优于各种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通过改变各种合金元素种类及其各种合金元素含量占生物降解镁合金总重的百分比,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的完全吸收时间可在3个月至6个月之间调节。生物降解镁合金降解过程中释放的氢的适度吸收对人体是非常有益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降解后的产物均为人体可吸收和排泄的无机物。
8.本发明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的第一夹片的卡钩的上方可以有导块,卡钩的钩槽内可以有挡块。第二夹片的卡块下方可以有导槽。当闭合夹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夹闭组织时,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闭合,第二夹片的卡块的导槽沿第一夹片的卡钩的导块滑动,使得第二夹片的卡块卡入第一夹片的卡钩的钩槽内;此时,卡块的导槽卡在卡钩的钩槽内的挡块上,将第二夹片的卡块约束在第一夹片的卡钩的钩槽内。闭合夹的第一夹片的卡钩的钩槽内的挡块的下方可以有下压槽。当闭合夹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夹闭组织时,在闭合夹的第一夹片的下压槽上作用向上的力,在第二夹片上作用向下的力,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闭合,使得第二夹片的卡块卡入第一夹片的卡钩内,将组织夹闭在第一夹片的第一夹紧面和第二夹片的第二夹紧面之间。
9.闭合夹的第一夹片的卡钩的钩槽内的挡块的前部可以与卡钩的钩槽的前壁固定,挡块的上部与卡钩的钩槽的上壁之间可以有上间隙,挡块的下部与卡钩的钩槽的下壁之间可以有下间隙。闭合夹的第一夹片的卡钩的钩槽内的挡块的前部也可以与卡钩的钩槽的前壁固定,挡块的下部也可以与卡钩的钩槽的下壁固定,挡块的上部与卡钩的钩槽的上壁之间也可以有上间隙。闭合夹的第一夹片的卡钩的钩槽内的挡块的上部还可以与卡钩的钩槽的上壁固定,挡块的下部与卡钩的钩槽的下壁之间还可以有下间隙,挡块的前部与卡钩的钩槽的前壁之间还可以有前间隙。在第二夹片的卡块卡入第一夹片的卡钩的钩槽内时,挡块的上部与卡钩的钩槽的上壁之间的上间隙和与卡钩的钩槽的前壁之间的前间隙为卡钩提供弯曲变形的空间,挡块的下部与卡钩的钩槽的下壁之间的下间隙和与卡钩的钩槽的前壁之间的前间隙为靠近卡钩的钩槽处的组织提供被挤入的空间,达到降低夹闭组织时的作用力和增加夹闭组织体积的技术效果。
10.由于第二夹片的卡块卡入第一夹片的卡钩的钩槽内后,卡块的导槽卡在卡钩的钩槽内的挡块上防止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之间左右移动,一方面,闭合夹的左右两侧没有凸出闭合夹的结构,减少闭合夹的外形尺寸,达到小规格或大规格的闭合夹部分合拢后分别安装在连续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的执行组件的外径为5.5mm或10mm的延伸组件内占用更小的体积和夹闭组织的闭合夹在人体内占用更小的体积的技术效果,达到不会压迫、擦伤和划伤闭合夹周围的组织的技术效果;另一方面,当组织被置入v形闭合夹后,随着闭合夹的启闭,卡钩的钩槽内的挡块防止组织被推入卡钩内,便于第二夹片的卡块卡入第一夹片的卡钩的钩槽内,将组织准确夹闭在第一夹片的第一夹紧面和第二夹片的第二夹紧面之间,避免掉夹事故,达到提高临床医生的手术效率与体验感的技术效果。闭合夹的第一夹片的卡钩的钩槽内的挡块的下方的下压槽可以减少闭合夹的质量,达到减少被人体分解、吸收和排出的生物降解镁合金的质量的技术效果。
11.本发明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的第一夹片的后部可以有向后伸向合页片的第一助力凸块。第一助力凸块上有第一助力面。第二夹片的后部可以有第二助力面。当闭合夹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闭合时,第一助力凸块上的第一助力面抵压在第二助力面上。闭合夹的第二夹片的后部也可以有第二助力凸块。第二助力凸块上也可以有第二助力面。当闭合夹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闭合时,第一助力凸块位于第二助力凸块的后侧;此时,第一助力凸块上的第一助力面抵压在第二助力凸块上的第二助力面上,合页片弯曲变形后绷紧在第一夹片的后部的第一后凸块上,保持第一夹片的后部与第二夹片的后部之间相互闭合。闭合夹的第一夹片的后部还可以有向后伸向合页片的第一后凸块,第二夹片的后部还可以有向后伸向合页片的第二后凸块。合页片的下半部与第一夹片的第一后凸块之间形成第一缝隙,上半部与第二夹片的第二后凸块之间形成第二缝隙。当闭合夹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闭合时,合页片弯曲变形后越过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绷紧在第一夹片的后部的第一后凸块和第二夹片的后部的第二后凸块上,保持第一夹片的后部与第二夹片的后部之间相互闭合。
12.由于夹闭在第一夹片的第一夹紧面和第二夹片的第二夹紧面之间的组织对第一夹片产生的作用力和对第二夹片产生的作用力在闭合夹的合页片处形成力矩,因此第一助力面抵压在第二助力面上或合页片绷紧在第一夹片的后部的第一后凸块和第二夹片的后部的第二后凸块上,能够阻碍上述力矩扭转闭合夹的合页片,达到保持组织被夹闭在第一
夹片的第一夹紧面和第二夹片的第二夹紧面之间的技术效果。由于第一夹片的第一后凸块向后伸向合页片或第一夹片的第一后凸块和第二夹片的第二后凸块向后伸向合页片,即使合页片的曲率半径较大,也能保持第一夹片的后部与第二夹片的后部之间相互闭合。曲率半径较大的合页片可明显减少塑性变形,更不会发生屈服变形,既适用于连续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又适用于单次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当闭合夹的张开部分被合拢后安装在连续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的执行组件内后,闭合夹后部的合页片发生弹性变形,特别适用于连续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因此本发明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避免发生现有的生物降解闭合夹的合页片的塑性变形导致掉夹的问题,不会影响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的正常使用,达到提高临床医生的手术效率与体验感的技术效果。
13.本发明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的合页片的后侧下方可以有向后下方延伸的开启杆。当开启杆受到向前的推力时,在合页片的后侧下方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力和一个力矩,其中推力使得闭合夹趋向于向前移动,力矩使得合页片趋向于增大闭合夹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前部相互开启的幅度。即使小规格或大规格的本发明的闭合夹部分合拢后分别安装在连续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的执行组件的外径为5.5mm或10mm的延伸组件内达到4小时以上,闭合夹的合页片因应力和拉伸率引起材料蠕变而逐渐发生的塑性变形较大,使得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前部相互开启的幅度较小,只要连续施夹闭合夹的施夹钳对闭合夹的开启杆施加向前的推力,在合页片上产生的力矩就可以使得闭合夹增大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前部相互开启的幅度,达到防止合页片的塑性变形过大导致掉夹与卡夹等问题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闭合夹开启时的外观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闭合夹的左视图;图3是表示图1中的闭合夹合拢时的外观图;图4是表示图3中的闭合夹的左视图;图5是表示图1中的闭合夹在夹闭时的外观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闭合夹开启时的外观图;图7是表示图6中的闭合夹的左视图;图8是表示图6中的闭合夹合拢时的外观图;图9是表示图8中的闭合夹的左视图;图10是表示图6中的闭合夹在夹闭时的左视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闭合夹开启时的外观图;图12是表示图11中的闭合夹的左视图;图13是表示图11中的闭合夹部分合拢时的外观图;图14是表示图13中的闭合夹的左视图;图15是表示图11中的闭合夹在夹闭时的外观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闭合夹开启时的外观图;图17是表示图16中的闭合夹的左视图;图18是表示图16中的闭合夹合拢时的外观图;
图19是表示图18中的闭合夹的左视图;图20是表示图16中的闭合夹在夹闭时的左视图;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闭合夹开启时的外观图;图22是表示图21中的闭合夹的左视图;图23是表示图21中的闭合夹合拢时的外观图;图24是表示图23中的闭合夹的左视图;图25是表示图21中的闭合夹在夹闭时的外观图;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闭合夹开启时的外观图;图27是表示图26中的闭合夹在夹闭时的左视图。
实施方式
15.下面用举例方式,结合附图陈述本发明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的最佳实施例。参考最佳实施例的详细叙述,将会更加清楚地理解达到本发明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和优点的实施方式。“后”、“前”、“左”、“右”、“上”和“下”的位置和方向的术语可根据附图和下面的描述来理解。为了突出本发明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的图形及其说明,在附图中对其他技术特征不作详细介绍。有关各种生物降解闭合夹和施夹钳的结构、安装、用途和动作过程可参考本说明书中引用的专利和相关的其他文献。
16.图1至图5描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1中有第一夹片2、第二夹片3和合页片4。闭合夹1的合页片4连接位于下方的第一夹片2的后端和位于上方的第二夹片3的后端,将第一夹片2、第二夹片3和合页片4连成一体。第一夹片2的前部有卡钩5,上方有第一夹紧面6,后部有第一助力凸块7。第一助力凸块7上有第一助力面8。第二夹片3的前部有卡块9,下方有第二夹紧面10,后部有第二助力面12。合页片4的回弹作用使得第一夹片2和第二夹片3的前部相互开启,形成v形闭合夹1。当闭合夹1的第一夹片2和第二夹片3相互合拢时,第一夹片2和第二夹片3克服合页片4的弯曲变形作用力(见图3和图4)。当闭合夹1的第一夹片2和第二夹片3夹闭组织(未图示)时,第一夹片2和第二夹片3相互闭合,使得第二夹片3的卡块9卡入第一夹片2的卡钩5内,将组织夹闭在第一夹片2的第一夹紧面6和第二夹片3的第二夹紧面10之间。当闭合夹1的第一夹片2和第二夹片3相互闭合时,第一助力凸块7上的第一助力面8抵压在第二助力面12上(见图5)。
17.如图1、图2和图5所示,闭合夹1的第一夹片2的卡钩5的上方有导块14,卡钩5的钩槽17内有挡块15。第二夹片3的卡块9下方有导槽16。闭合夹1的第一夹片2的卡钩5的钩槽17内的挡块15的前部与卡钩5的钩槽17的前壁固定,挡块15的上部与卡钩5的钩槽17的上壁之间有上间隙18。第一夹片2的卡钩5的钩槽17内的挡块15的下方有下压槽13。当闭合夹1的第一夹片2和第二夹片3夹闭组织时,在闭合夹1的第一夹片2的下压槽13上作用向上的力,在第二夹片3上作用向下的力,第一夹片2和第二夹片3相互闭合,第二夹片3的卡块9的导槽16沿第一夹片2的卡钩5的导块14滑动,使得第二夹片3的卡块9卡入第一夹片2的卡钩5的钩槽17内;此时,卡块9的导槽16卡在卡钩5的钩槽17内的挡块15上,将第二夹片3的卡块9约束在第一夹片2的卡钩5的钩槽17内。
18.图6至图10描述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21中有第一夹片22、第二夹片23和合页片24。闭合夹21的合页片24连接位于下方的第一夹片22的后端和位
于上方的第二夹片23的后端,将第一夹片22、第二夹片23和合页片24连成一体。第一夹片22的前部有卡钩25,上方有第一夹紧面26,后部有第一助力凸块27。第一助力凸块27上有第一助力面28。第二夹片23的前部有卡块29,下方有第二夹紧面30,后部有第二助力面32。合页片24的回弹作用使得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的前部相互开启,形成v形闭合夹21。闭合夹21的第一夹片22的后侧与合页片24的交界处的下方有推块33。当推块33受到向前的推力时,推力使得闭合夹21趋向于向前移动。当闭合夹21的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相互合拢时,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克服合页片24的弯曲变形作用力(见图8和图9)。当闭合夹21的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夹闭组织(未图示)时,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相互闭合,使得第二夹片23的卡块29卡入第一夹片22的卡钩25内,将组织夹闭在第一夹片22的第一夹紧面26和第二夹片23的第二夹紧面30之间。当闭合夹21的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克服合页片24的弯曲变形的作用力相互闭合时,第一助力凸块27上的第一助力面28抵压在第二助力面32上(见图10)。
19.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闭合夹21的第一夹片22的卡钩25的上方有导块34,卡钩25的钩槽37内有挡块35。第二夹片23的卡块29下方有导槽36。闭合夹21的第一夹片22的卡钩25的钩槽37内的挡块35的前部与卡钩25的钩槽37的前壁固定,挡块35的上部与卡钩25的钩槽37的上壁之间有上间隙38。第一夹片22的卡钩25的钩槽37内的挡块35的下方有下压块31。当闭合夹21的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夹闭组织时,在闭合夹21的第一夹片22的下压块31上作用向上的力,在第二夹片23上作用向下的力,第一夹片22和第二夹片23相互闭合,第二夹片23的卡块29的导槽36沿第一夹片22的卡钩25的导块34滑动,使得第二夹片23的卡块29卡入第一夹片22的卡钩25的钩槽37内;此时,卡块29的导槽36卡在卡钩25的钩槽37内的挡块35上,将第二夹片23的卡块29约束在第一夹片22的卡钩25的钩槽37内。
20.图11至图15描述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41中有第一夹片42、第二夹片43和合页片44。闭合夹41的合页片44连接位于下方的第一夹片42的后端和位于上方的第二夹片43的后端,将第一夹片42、第二夹片43和合页片44连成一体。第一夹片42的前部有卡钩45,上方有第一夹紧面46,后部有第一助力凸块47。第一助力凸块47上有第一助力面48。第二夹片43的前部有卡块49,下方有第二夹紧面50,后部有第二助力凸块51。第二助力凸块51上有第二助力面52。合页片44的回弹作用使得第一夹片42和第二夹片43的前部相互开启,形成v形闭合夹41。合页片44的后侧下方有向后下方延伸的开启杆53。当开启杆53受到向前的推力时,在合页片44的后侧下方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力和一个力矩,其中推力使得闭合夹41趋向于向前移动,力矩使得闭合夹41趋向于增大第一夹片42和第二夹片43的前部相互开启的幅度。当闭合夹41的第一夹片42和第二夹片43相互合拢时,第一夹片42和第二夹片43克服合页片44的弯曲变形作用力(见图13和图14)。当闭合夹41的第一夹片42和第二夹片43夹闭组织(未图示)时,第一夹片42和第二夹片43相互闭合,使得第二夹片43的卡块49卡入第一夹片42的卡钩45内,将组织夹闭在第一夹片42的第一夹紧面46和第二夹片43的第二夹紧面50之间。当闭合夹41的第一夹片42和第二夹片43相互闭合时,第一助力凸块47位于第二助力凸块51的后侧;此时,第一助力凸块47上的第一助力面48抵压在第二助力凸块51上的第二助力面52上(见图15)。
21.如图11、图12和图15所示,闭合夹41的第一夹片42的卡钩45的上方有导块54,卡钩45的钩槽57内有挡块55。第二夹片43的卡块49下方有导槽56。闭合夹41的第一夹片42的卡
钩46的钩槽57内的挡块54的前部与卡钩45的钩槽57的前壁固定,挡块55的下部与卡钩46的钩槽57的下壁固定,挡块55的上部与卡钩45的钩槽57的上壁之间有上间隙58。当闭合夹41的第一夹片42和第二夹片43夹闭组织时,第一夹片42和第二夹片43相互闭合,第二夹片43的卡块49的导槽56沿第一夹片42的卡钩45的导块54滑动,使得第二夹片43的卡块49卡入第一夹片42的卡钩45的钩槽57内;此时,卡块49的导槽56卡在卡钩45的钩槽57内的挡块55上,将第二夹片43的卡块49约束在第一夹片42的卡钩45的钩槽57内。
22.图16至图20描述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61中有第一夹片62、第二夹片63和合页片64。闭合夹61的合页片64连接位于下方的第一夹片62的后端和位于上方的第二夹片63的后端,将第一夹片62、第二夹片63和合页片64连成一体。第一夹片62的前部有卡钩65,上方有第一夹紧面66,后部有第一助力凸块67。第一助力凸块67上有第一助力面68。第二夹片63的前部有卡块69,下方有第二夹紧面70,后部有第二助力面72。合页片64的回弹作用使得第一夹片62和第二夹片63的前部相互开启,形成v形闭合夹61。合页片64的后侧下方有向后下方延伸的开启杆73。当开启杆73受到向前的推力时,在合页片64的后侧下方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力和一个力矩,其中推力使得闭合夹61趋向于向前移动,力矩使得闭合夹61趋向于增大第一夹片62和第二夹片63的前部相互开启的幅度。当闭合夹61的第一夹片62和第二夹片63相互合拢时,第一夹片62和第二夹片63克服合页片64的弯曲变形作用力(见图18和图19)。当闭合夹61的第一夹片62和第二夹片63夹闭组织(未图示)时,第一夹片62和第二夹片63相互闭合,使得第二夹片63的卡块69卡入第一夹片62的卡钩65内,将组织夹闭在第一夹片62的第一夹紧面66和第二夹片63的第二夹紧面70之间。当闭合夹61的第一夹片62和第二夹片63相互闭合时,第一助力凸块67上的第一助力面68抵压在第二助力面72上(见图20)。
23.如图16、图17和图20所示,闭合夹61的第一夹片62的卡钩65的上方有导块74,卡钩65的钩槽77内有挡块75。第二夹片63的卡块69下方有导槽76。闭合夹61的第一夹片62的卡钩65的钩槽77内的挡块75的前部与卡钩65的钩槽77的前壁固定,挡块75的上部与卡钩65的钩槽77的上壁之间有上间隙78,挡块75的下部与卡钩65的钩槽77的下壁之间有下间隙79。当闭合夹61的第一夹片62和第二夹片63夹闭组织时,第一夹片62和第二夹片63相互闭合,第二夹片63的卡块69的导槽76沿第一夹片62的卡钩65的导块74滑动,使得第二夹片63的卡块69卡入第一夹片62的卡钩65的钩槽77内;此时,卡块69的导槽76卡在卡钩65的钩槽77内的挡块75上,将第二夹片63的卡块69约束在第一夹片62的卡钩65的钩槽77内。
24.图21至图25描述的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81中有第一夹片82、第二夹片83和合页片84。闭合夹81的合页片84连接位于下方的第一夹片82的后端和位于上方的第二夹片83的后端,将第一夹片82、第二夹片83和合页片84连成一体。第一夹片82的前部有卡钩85,上方有第一夹紧面86,后部有第一助力凸块87。第一助力凸块87上有第一助力面88。第二夹片83的前部有卡块89,下方有第二夹紧面90,后部有第二助力面92。合页片84的回弹作用使得第一夹片82和第二夹片83的前部相互开启,形成v形闭合夹81。合页片84与第一夹片82的后侧的交界处的下方有向后延伸的推块93。当推块93受到向前的推力时,推力使得闭合夹81趋向于向前移动。当闭合夹81的第一夹片82和第二夹片83相互合拢时,第一夹片82和第二夹片83克服合页片84的弯曲变形作用力(见图23和图24)。当闭合夹81的第一夹片82和第二夹片83夹闭组织(未图示)时,第一夹片82和第二夹片83相互闭合,
使得第二夹片83的卡块89卡入第一夹片82的卡钩85内,将组织夹闭在第一夹片82的第一夹紧面86和第二夹片83的第二夹紧面90之间。当闭合夹81的第一夹片82和第二夹片83克服合页片84的弯曲变形的作用力相互闭合时,第一助力凸块87上的第一助力面88抵压在第二助力面92上(见图25)。
25.如图21、图22和图25所示,闭合夹81的第一夹片82的卡钩85的上方有导块94,卡钩85的钩槽97内有挡块95。第二夹片83的卡块89下方有导槽96。闭合夹81的第一夹片82的卡钩85的钩槽97内的挡块95的前部与卡钩85的钩槽97的前壁固定,挡块95的上部与卡钩85的钩槽97的上壁之间有上间隙98,挡块95的下部与卡钩85的钩槽97的下壁之间有下间隙99。当闭合夹81的第一夹片82和第二夹片83夹闭组织时,第一夹片82和第二夹片83相互闭合,第二夹片83的卡块89的导槽96沿第一夹片82的卡钩85的导块94滑动,使得第二夹片83的卡块89卡入第一夹片82的卡钩85的钩槽97内;此时,卡块89的导槽96卡在卡钩85的钩槽97内的挡块95上,将第二夹片83的卡块89约束在第一夹片82的卡钩85的钩槽97内。
26.图26和图27描述的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101中有第一夹片102、第二夹片103和合页片104。闭合夹101的合页片104连接位于下方的第一夹片102的后端和位于上方的第二夹片103的后端,将第一夹片102、第二夹片103和合页片104连成一体。第一夹片102的前部有卡钩105,上方有第一夹紧面106,后部有向后伸向合页片104的第一后凸块107。第二夹片103的前部有卡块109,下方有第二夹紧面110,后部有向后伸向合页片104的第二后凸块108。合页片104的下半部与第一夹片102的第一后凸块107之间形成第一缝隙111,上半部与第二夹片103的第二后凸块108之间形成第二缝隙112。合页片104的回弹作用使得第一夹片102和第二夹片103的前部相互开启,形成v形闭合夹101。合页片104的后侧下方有向后下方延伸的开启杆113。当开启杆113受到向前的推力时,在合页片104的后侧下方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力和一个力矩,其中推力使得闭合夹101趋向于向前移动,力矩使得闭合夹101趋向于增大第一夹片102和第二夹片103的前部相互开启的幅度。当闭合夹101的第一夹片102和第二夹片103相互合拢时,第一夹片102和第二夹片103克服合页片104的弯曲变形作用力。当闭合夹101的第一夹片102和第二夹片103夹闭组织(未图示)时,第一夹片102和第二夹片103相互闭合,使得第二夹片103的卡块109卡入第一夹片102的卡钩105内,将组织夹闭在第一夹片102的第一夹紧面106和第二夹片103的第二夹紧面110之间。当闭合夹101的第一夹片102和第二夹片103相互闭合时,合页片104弯曲变形后越过第一缝隙111和第二缝隙112绷紧在第一夹片102的后部的第一后凸块107和第二夹片103的后部的第二后凸块108上,保持第一夹片102的后部与第二夹片103的后部之间相互闭合。
27.如图26和图27所示,闭合夹101的第一夹片102的卡钩105的上方有导块114,卡钩105的钩槽117内有挡块115。第二夹片103的卡块109下方有导槽116。闭合夹101的第一夹片102的卡钩105的钩槽117内的挡块115的上部与卡钩105的钩槽117的上壁固定,挡块115的下部与卡钩105的钩槽117的下壁之间有下间隙118,挡块115的前部与卡钩105的钩槽117的前壁之间有前间隙119。当闭合夹101的第一夹片102和第二夹片103夹闭组织时,第一夹片102和第二夹片103相互闭合,第二夹片103的卡块109的导槽116沿第一夹片102的卡钩105的导块114滑动,使得第二夹片103的卡块109卡入第一夹片102的卡钩105的钩槽117内;此时,卡块109的导槽116卡在卡钩105的钩槽117内的挡块115上,将第二夹片103的卡块109约束在第一夹片102的卡钩105的钩槽117内。
28.本发明的上述六个实施例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的各个技术特征、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既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交叉实施,还可以组合实施,以到达最佳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所述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中有位于下方的第一夹片,位于上方的第二夹片和位于后部的合页片;所述合页片连接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将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和合页片连成一体;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前部相互开启,形成v形闭合夹;第一夹片的前部有卡钩,上方有第一夹紧面;第二夹片的前部有卡块,下方有第二夹紧面;当闭合夹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合拢时,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克服合页片的弯曲变形作用力;当闭合夹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夹闭组织时,在第一夹片上作用向上的力,在第二夹片上作用向下的力,将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闭合,使得第二夹片的所述卡块卡入第一夹片的所述卡钩的钩槽内,将组织夹闭在第一夹片的所述第一夹紧面和第二夹片的所述第二夹紧面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的生物降解镁合金的基体材质为在纯镁中加入合金元素稀土的生物降解镁稀土系合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其特征是,所述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的生物降解镁合金的基体材质为在纯镁中加入合金元素锌和稀土的生物降解镁锌稀土系合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其特征是,所述闭合夹的所述第一夹片的所述卡钩的上方有导块,卡钩的所述钩槽内有挡块;所述第二夹片的所述卡块下方有导槽;当闭合夹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夹闭组织时,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闭合,第二夹片的卡块的所述导槽沿第一夹片的卡钩的所述导块滑动,使得第二夹片的卡块卡入第一夹片的卡钩的钩槽内,此时,卡块的导槽卡在卡钩的钩槽内的所述挡块上,将第二夹片的卡块约束在第一夹片的卡钩的钩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其特征是,所述闭合夹的所述第一夹片的所述卡钩的所述钩槽内的所述挡块的前部与卡钩的钩槽的前壁固定,挡块的上部与卡钩的钩槽的上壁之间有上间隙,挡块的下部与卡钩的钩槽的下壁之间有下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其特征是,所述闭合夹的所述第一夹片的所述卡钩的所述钩槽内的所述挡块的前部与卡钩的钩槽的前壁固定,挡块的下部与卡钩的钩槽的下壁固定,挡块的上部与卡钩的钩槽的上壁之间有上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其特征是,所述闭合夹的所述第一夹片的所述卡钩的所述钩槽内的所述挡块的下方有下压槽;当闭合夹的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夹闭组织时,在闭合夹的第一夹片的所述下压槽上作用向上的力,在第二夹片上作用向下的力,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闭合,使得第二夹片的所述卡块卡入第一夹片的卡钩内,将组织夹闭在第一夹片的所述第一夹紧面和第二夹片的所述第二夹紧面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其特征是,所述闭合夹的所述第一夹片的后部有向后伸向所述合页片的第一助力凸块;所述第一助力凸块上有第一助力面;所述第二夹片的后部有第二助力面;当闭合夹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闭合时,第一助力凸块上的所述第一助力面抵压在所述第二助力面上,合页片弯曲变形后绷紧在第一夹片的后部的第一后凸块上,保持第一夹片的后部与第二夹片的后部之间相互闭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其特征是,所述闭合夹的所述第二夹片的后部有第二助力凸块;所述第二助力凸块上有所述第二助力面;当闭合夹的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闭合时,所述第一助力凸块位于第二助力凸块的后侧,此时,第一助力
凸块上的所述第一助力面抵压在第二助力凸块上的第二助力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其特征是,所述闭合夹的所述第一夹片的后部有向后伸向所述合页片的第一后凸块,所述第二夹片的后部有向后伸向合页片的第二后凸块;合页片的下半部与第一夹片的所述第一后凸块之间形成第一缝隙,上半部与第二夹片的所述第二后凸块之间形成第二缝隙;当闭合夹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闭合时,合页片弯曲变形后越过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绷紧在第一夹片的后部的第一后凸块和第二夹片的后部的第二后凸块上 ,保持第一夹片的后部与第二夹片的后部之间相互闭合。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其特征是,所述合页片的后侧下方有向后下方延伸的开启杆;当所述开启杆受到向前的推力时,在合页片的后侧下方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力和一个力矩,其中推力使得所述闭合夹趋向于向前移动,力矩使得合页片趋向于增大闭合夹的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前部相互开启的幅度。
技术总结
一种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的生物降解镁合金的基体材质可以为在纯镁(Mg)中加入合金元素稀土钆(Gd)、铌(Nd)和/或锆(Zr)的生物降解镁稀土系合金。生物降解镁合金闭合夹的生物降解镁合金的基体材质也可以为在纯镁中加入合金元素锌(Zn)和稀土钆、铌和/或锆的生物降解镁锌稀土系合金。解镁锌稀土系合金。解镁锌稀土系合金。
技术研发人员:张奕奕 徐维华 张祖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博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3/10/1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