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主动安全监测防主机侧倾装置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主动安全监测防主机侧倾装置的电梯。
背景技术:
2.电梯的曳引装置通常包括曳引基座、安装在曳引基座上的曳引主机,曳引基座通过多个减震装置安装在曳引底座上,减震装置的下连接座与曳引底座连接,减震装置的上连接座与曳引基座连接,在曳引主机受力时,通过减震装置中间的橡胶减震垫进行减震,实现降低噪声的目的。参照公开号 cn211594715u的中国专利或公开号cn217867590u的中国专利,由于曳引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侧倾现象,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曳引底座上设有防侧倾装置,通过防侧倾装置支撑曳引基座,达到防止曳引主机在减震装置减震时发生严重侧倾的目的。
3.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电梯上没有实时检测曳引主机侧倾状态的结构,当电梯的曳引主机出现严重的侧倾现象后,电梯没有办法及时通知外界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及时作出相应的救济措施,导致电梯在曳引主机有可能发生严重侧倾的情况下还持续的运行搭载乘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主动安全监测防主机侧倾装置的电梯。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主动安全监测防主机侧倾装置的电梯,包括轿厢、对重、曳引底座、曳引装置和控制柜,所述控制柜通讯连接有外部终端;所述曳引装置包括通过多个减震装置安装在曳引底座上的曳引基座和安装在曳引基座上的曳引主机,所述曳引主机由控制柜连接控制,所述曳引主机通过钢丝绳带动轿厢和对重运行;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安装在曳引基座上的上减震座、安装在曳引底座上的下减震座、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减震座和下减震座固定连接的减震胶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倾监测装置,所述侧倾监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减震胶垫变化状态的多个防倾倒监测模块、与多个防倾倒监测模块电连接的监测处理模块,每个所述减震装置上设置一个所述防倾倒监测模块,所述监测处理模块与所述控制柜通讯连接,所述监测处理模块接收、分析、判断减震胶垫的变化状态有无异常,有异常时,则监测处理模块向控制柜发出报警信号,控制柜根据报警信号控制轿厢运行并向外部终端发出报警信息。
6.在本发明中,所述防倾倒监测模块包括两根第一导线、设于上减震座上的上电极模块和设于下减震座上的下电极模块,所述上电极模块的金属极片和下电极模块的金属极片在空间上重叠设置并构成电容器,所述上电极模块的金属极片和下电极模块的金属极片分别连接一根所述第一导线,所述防倾倒监测模块的两根第一导线与所述监测处理模块电
连接。
7.在本发明中,所述监测处理模块包括监测主控模块、电容量分析模块、多个电容量检测电路,所述电容量分析模块与监测主控模块和多个电容量检测电路电连接,每个所述防倾倒监测模块的两根第一导线与一个所述电容量检测电路连接,电容量分析模块对电容量进行分析处理后将分析结果反馈至监测主控模块。
8.在本发明中,所述侧倾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曳引基座是否震动的震动监测模块,所述震动监测模块与监测主控模块电连接。
9.在本发明中,所述监测处理模块还包括与监测主控模块电连接的储能电池,所述震动监测模块包括若干个利用曳引基座震动产生电流的震动发电装置。
10.在本发明中,所述震动发电装置包括安装在曳引基座上的绝缘发电外壳、设于绝缘发电外壳内的整流稳压电路和多个震动自发电模块,所述整流稳压电路与储能电池和多个震动自发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监测主控模块电连接有用于检测整流稳压电路是否有电流输出的电流检测电路。
11.在本发明中,所述监测主控模块电连接有用于通过视觉检测曳引装置倾斜角度的视觉检测模块。
12.在本发明中,所述侧倾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曳引装置即将倾倒时支撑曳引基座的防倾倒支撑装置。
13.在本发明中,所述防倾倒支撑装置包括防倾支撑座、防倾支撑件;所述曳引底座上设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用于与防倾支撑件下端配合的配合支撑块,所述防倾支撑件的上端固设于防倾支撑座的一侧上,下端悬于支撑底座上方。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置有侧倾监测装置,通过侧倾监测装置实时监测减震装置的减震胶垫的压缩变化程度有无异常,有异常时,则监测处理模块向控制柜发出报警信号,控制柜根据报警信号控制轿厢运行并向外部终端发出报警信息,及时通知外界的工作人员并作出相应的救济措施,降低了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为乘客的安全出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曳引装置和侧倾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多个防倾倒监测模块与监测处理模块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上电极模块和下电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电容器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铜材基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震动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防倾倒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的系统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7.参照图1-9,一种带有主动安全监测防主机侧倾装置的电梯,包括轿厢1、对重2、曳引底座3、曳引装置和控制柜4,所述控制柜4通讯连接有外部终端,所述轿厢1和对重2均导向安装在电梯导轨5上,电梯导轨5安装在井道内;所述曳引底座3安装在机房内,所述曳引装置包括通过多个减震装置8安装在曳引底座3上的曳引基座6和安装在曳引基座6上的曳引主机7,所述曳引主机7由控制柜4连接控制,所述曳引主机7通过钢丝绳带动轿厢1和对重2运行,所述钢丝绳未在附图中显示;所述减震装置8包括安装在曳引基座6上的上减震座81、安装在曳引底座3上的下减震座82、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减震座81和下减震座82固定连接的减震胶垫83。上述技术特征均为现有技术,故不做具描述。
18.进一步的,电梯还包括侧倾监测装置,所述侧倾监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减震胶垫83变化状态的多个防倾倒监测模块9、与多个防倾倒监测模块9电连接的监测处理模块10,每个所述减震装置8上设置一个所述防倾倒监测模块9,所述监测处理模块10与所述控制柜4通讯连接,所述监测处理模块10接收、分析、判断减震胶垫83的变化状态有无异常,有异常时,则监测处理模块10向控制柜4发出报警信号,控制柜4根据报警信号控制轿厢1运行并向外部终端发出报警信息。
1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倾倒监测模块9包括两根第一导线91、设于上减震座81上的上电极模块92和设于下减震座82上的下电极模块93,所述上电极模块92和下电极模块93均包括连接座94、设于连接座94上的极片绝缘座95、设于极片绝缘座95上的金属极片96,所述上电极模块92的连接座94安装在上减震座81上,所述下电极模块93的连接座94安装在下减震座82上;所述上电极模块92的金属极片96正面和下电极模块93的金属极片96正面上下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上电极模块92的金属极片96和下电极模块93的金属极片96在空间上重叠设置并构成电容器,所述上电极模块92的金属极片96和下电极模块93的金属极片96分别连接一根所述第一导线91,所述防倾倒监测模块9的两根第一导线91与所述监测处理模块10电连接,监测处理模块10根据每个电容器输出的电容量变化来判断曳引主机7的侧倾情况。
20.当曳引主机7带动轿厢1运行时,曳引主机7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传递至减震装置8进行减弱;在减震装置8减震过程中,上减震座81压缩减震胶垫83以相对于下减震座82活动,位于上减震座81上的上电极模块92也随之活动,此时上电极模块92的金属极片96和下电极模块93的金属极片96相重叠的区域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电容器的电容量发生变化;监测处理模块10根据每个电容器的电容量变化来同步判断减震胶垫83的压缩变化程度。
2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金属极片96上设有至少两个与其一体成型的延伸部961,所述延伸部961朝向金属极片96的背面弯折延伸设置,所述延伸部961上设有多个倒刺962,所述延伸部961和倒刺962均被极片绝缘座95包裹在内,使得金属极片96不容易从极片绝缘座95上脱落。
2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座94上设有用于容纳固定极片绝缘座95的容纳槽941,所述极片绝缘座95设于容纳槽941内,所述容纳槽941具有露出金属极片96的感应开
口。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941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容纳槽941的截面宽度沿着感应开口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容纳槽941的槽壁上设有防脱凹槽942,所述极片绝缘座95填充在容纳槽941和防脱凹槽942中。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极片绝缘座95从连接座94上脱落,保证金属极片96的安装稳定性。
23.为了提高上电极模块92和下电极模块93的结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电极模块92和下电极模块93的制作方法如下:步骤a1,先在所述连接座94上开设容纳槽941,接着在容纳槽941的槽侧壁上开设防脱凹槽942,再在连接座94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连通容纳槽941的穿线孔;在纯铜板材上切出铜材基片,该铜材基片包括用于构成金属极片96的基片本体901和一体连接于基片本体901外侧的多个延伸片902,倒刺962位于延伸片902上;采用冲压设备将延伸片902向基片本体901的背后弯折,使延伸片902构成延伸部961,从而完成金属极片96的制作;步骤a2,接着将绝缘胶水倒入到容纳槽941内,绝缘胶水的倒入量为容纳槽941容积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之间,待绝缘胶水固化后形成有一层极片绝缘层,所述穿线孔与极片绝缘层错开,即极片绝缘层不遮挡穿线孔;步骤a3,在穿线孔中插装有防护硅胶套97,防护硅胶套97具有弹性,能够对第一导线91起到防护作用,将第一导线91的一端穿过防护硅胶套97的内孔进入容纳槽941内后,防护硅胶套97收缩贴在第一导线91的表面上;将第一导线91穿入到容纳槽941内的一端打结形成防止第一导线91脱出穿线孔的防脱结911;然后采用锡焊方式将第一导线91一端的端部固定在金属极片96或延伸部961上,优选是固定在延伸部961上,以此实现第一导线91与金属极片96的连接;步骤a4,将金属极片96放入容纳槽941内,所述延伸部961抵在极片绝缘层上,使延伸部961通过极片绝缘层与连接座94绝缘;接着拉扯第一导线91位于容纳槽941外的一端,使防脱结911靠向穿线孔位置;再接着在金属极片96的外侧和容纳槽941的槽侧壁之间插入绝缘隔网98,绝缘隔网98用于避免金属极片96的外侧与容纳槽941的槽壁接触,起到使金属极片96与连接座94绝缘的作用;然后将绝缘胶水倒入容纳槽941内,在倒入绝缘胶水的过程中,绝缘胶水逐渐填充容纳槽941和防脱凹槽942,本步骤的绝缘胶水倒入量为绝缘胶水的液面没过金属极片96的背面但不超过金属极片96的正面,从而使金属极片96的正面可以裸露出来;待绝缘胶水固化后,通过绝缘胶水和绝缘隔网98组成所述极片绝缘座95,完成上电极模块92或下电极模块93的制作。
24.在上电极模块92和下电极模块93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绝缘胶水为掺杂有玻璃纤维丝的环氧树脂,所述绝缘隔网98采用玻璃纤维网,使得极片绝缘座95具有机械强度高的优点。
2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监测处理模块10包括监测壳体、设于监测壳体内的监测主控模块101、电容量分析模块102、多个电容量检测电路103,所述电容量分析模块102与监测主控模块101和多个电容量检测电路103电连接,每个所述防倾倒监测模块9的两根第一导线91与一个所述电容量检测电路103连接,电容量检测电路103将与其连接的防倾倒监测模块9的电容量输入到电容量分析模块102中,让电容量分析模块102对电容量进行分析处理后将分析结果反馈至监测主控模块101。
2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侧倾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曳引基座6是否震动的
震动监测模块,所述震动监测模块设于曳引基座6上,所述震动监测模块与监测主控模块101电连接,曳引基座6震动时,监测主控模块101通过震动监测模块获得曳引装置的震动信号,从而避免防倾倒监测模块9出现误测现象。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测处理模块10还包括与监测主控模块101电连接的储能电池104,所述震动监测模块包括若干个利用曳引基座6震动产生电流的震动发电装置11,所述震动发电装置11与监测主控模块101电连接,所述震动发电装置11安装在曳引基座6上;曳引基座6震动时,震动发电装置11通过震动进行发电,震动发电装置11产生的电流传输到储能电池104中,同时监测主控模块101根据震动发电装置11的电流获取震动发电装置11处于发电状态,实现曳引装置的震动信号获取。监测主控模块101根据震动发电装置11的电流输入结合防倾倒监测模块9输入的电容量变化向控制柜4输出检测信号,避免因为有异物水、固体、昆虫、爬虫、老鼠等进入两个金属极片96之间时引起的电容量变化引起的误测现象。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测主控模块101连接有供电切换电路12,所述供电切换电路12与市电电源和储能电池104连接,当储能电池104满电时,由储能电池104供电;当储能电池104的电量低于百分之二十时切换至市电电源,由市电电源供电,在市电电源供电的过程中,震动发电装置11给储能电池104充电,直至储能电池104的电量再次满电后,再切换回由储能电池104供电。通过震动发电装置11产生的电能由储能电池104存储,让储能电池104可以给整个侧倾监测装置供电,达到了节约能源的作用。
2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震动发电装置11包括安装在曳引基座6上的绝缘发电外壳111、设于绝缘发电外壳111内的整流稳压电路112和多个震动自发电模块113,所述整流稳压电路112与储能电池104和多个震动自发电模块113电连接,以此让震动自发电模块113产生的电流可以输入到储能电池104中,所述震动自发电模块113为现有技术,故不做具体描述;所述监测主控模块101电连接有用于检测整流稳压电路112是否有电流输出的电流检测电路105,当电流检测电路105检测到有电流输出时产生一个电流检测信号,让监测主控模块101获知震动信号,使得震动发电装置11可以作为震动传感器使用。当然,不限于震动发电装置11,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震动监测模块可以是直接采用震动传感器。
3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侧倾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曳引装置即将倾倒时支撑曳引基座6的防倾倒支撑装置22,从而防止曳引主机7发生倾倒故障的问题。
3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倾倒支撑装置22有两个且分别设于曳引基座6相对的两侧;所述防倾倒支撑装置22包括防倾支撑座221、固设在防倾支撑座221上的防倾支撑件222;所述曳引底座3上设有支撑底座31,所述支撑底座31上设有用于与防倾支撑件222下端配合的配合支撑块311,所述防倾支撑件222的上端采用焊接方式或螺栓连接方式固设于防倾支撑座221的一侧上,下端悬于支撑底座31上方,所述防倾支撑件222的下端倾斜延伸靠近与其对应的配合支撑块311;当曳引主机7侧倾时,防倾支撑件222随着曳引主机7的逐渐倾斜慢慢靠近支撑底座31和配合支撑块311;当防倾支撑件222抵在支撑底座31和配合支撑块311上后,防倾支撑件222支撑住曳引主机7,防止曳引主机7倾倒。
3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监测主控模块101电连接有用于通过视觉检测曳引装置倾斜角度的视觉检测模块13,所述视觉检测模块13与控制柜4连接;具体的:所述视觉检测模块13包括与监测主控模块101和控制柜4电连接的视觉主控模块131、与视觉主控模块
131电连接的视觉监测模块132,采用视觉监测模块132实现物品的角度测量为现有技术,故不做具体描述;视觉主控模块131利用视觉监测模块132采集曳引主机7的图像,并判断图像中的曳引主机7的倾斜角度是否超过预警倾斜阈值,预警倾斜阈值由工作人员设定;若未超过预警倾斜阈值,则视觉检测模块13的视觉主控模块131发送侧倾预警信号至控制柜4;若超过预警倾斜阈值,则视觉检测模块13的视觉主控模块131发送倾倒报警信号至控制柜4。
3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部终端包括物业监控平台14和远程服务平台15,在控制柜4接收到报警信号后,所述控制柜4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物业监控平台14和远程服务平台15。进一步的,所述物业监控平台14为设于物业监控室内的监控装置,物业监控平台14可以让物业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该报警信息到达现场做出处理;所述远程服务平台15为电梯厂家的服务端,远程服务平台15可以让电梯维保工作人员及时对报警信息进行处理,例如通知电梯所在地的电梯维保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处理。
3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远程服务平台15通过云平台18通讯连接有业主端app16、维保端app17,所述业主端app16通知业主乘客电梯的曳引装置出现异常,从而业主利用业主端app16来了解电梯的报警状态后,可以选择其它电梯或其它方式出行。维保端app17则是直接通知到电梯维保工作人员,让电梯维保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报警信息及时到达现场做出处理。所述物业监控平台14、远程服务平台15、云平台18、业主端app16、维保端app17均为现有技术,故不做具体描述。
3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柜4电连接有用于检测钢丝绳有无故障的钢丝绳状态检测系统19、用于检测轿厢1内有无人的人体红外感应模块20,控制柜4根据报警信号从钢丝绳状态检测系统19获取钢丝绳有无出现故障,并且启动人体红外感应模块20检测轿厢1内有无乘客。钢丝绳状态检测系统19的结构原理可参照cn201920300311.8的中国专利;人体红外感应模块20采用红外感应器,采用人体红外感应模块20检测轿厢1内有无人为现有技术,故不做具体描述。
3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监测主控模块101电连接有监测数据存储模块21,监测数据存储模块21用于记录防倾倒监测模块9和视觉检测模块13的监测数据,以便于电梯维保工作人员在达到现场后,通过查看监测数据并结合现场情况来判断引发主机侧倾的原因。
37.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曳引装置状态的实时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当曳引装置动作产生的震动传递至减震装置8进行减弱时,上减震座81相对于下减震座82活动,引起上电极模块92的金属极片96和下电极模块93的金属极片96相重叠的区域面积发生变化,使电容器的电容量发生变化,电容量分析模块102根据每个电容器的电容量变化来判断减震胶垫83的压缩程度,当任意一个或多个电容器的电容量变化超过电容量变化预警阈值时,电容量分析模块102将第一检测信号发送给监测主控模块101;当任意一个或多个电容器的电容量变化超过电容量最大变化阈值时,电容量分析模块102将第二检测信号发送给监测主控模块101;监测主控模块101通过震动监测模块检测曳引基座6是否发生震动来判断第一检测信号或第二检测信号是否属于有效信号;当第一检测信号为有效信号时,监测主控模块101向控制柜4发送侧倾预警信号和向视觉检测模块13发送第一报警信号,并执行步骤s2;
当第二检测信号为有效信号时,监测主控模块101向控制柜4发送倾倒报警信号和向视觉检测模块13发送第二报警信号,并执行步骤s3;步骤s2,在控制柜4接收到监测主控模块101所发送侧倾预警信号后开始计时等待;视觉检测模块13根据第一报警信号开始识别曳引装置的倾斜角度,视觉检测模块13根据曳引装置的倾斜角度判断是否向控制柜4发送侧倾预警信号或倾倒报警信号;当控制柜4接收到两份侧倾预警信号或一份侧倾预警信号和一份倾倒报警信号后,控制柜4自动控制轿厢1制停,并向外部终端发出侧倾预警信息,侧倾预警信息包括电容量数据、曳引装置的倾斜数据、钢丝绳的状态数据,曳引装置的倾斜数据包括曳引装置的倾斜角度和曳引装置倾斜时的图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步骤s2执行的过程中,电容量分析模块102还持续工作判断任意一个或多个电容器的电容量变化是否超过电容量最大变化阈值,当任意一个或多个电容器的电容量变化超过电容量最大变化阈值时,监测主控模块101向控制柜4发送倾倒报警信号和向视觉检测模块13发送第二报警信号,此时直接终止步骤s2的执行,并转为执行步骤s3,即倾倒报警信号的优先级大于侧倾预警信号;步骤s2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步骤s2-1,在控制柜4接收到监测主控模块101所发送侧倾预警信号后,开始计时等待,等待时间为时间间隔t,时间间隔t在0.1-3秒之间,例如0.3秒;在控制柜4等待过程中,视觉检测模块13根据第一报警信号识别曳引装置的倾斜角度,若曳引装置的倾斜角度未超过预警倾斜阈值时,视觉检测模块13向控制柜4发送侧倾预警信号,控制柜4执行步骤s2-2;若超过预警倾斜阈值,则视觉检测模块13发送倾倒报警信号至控制柜4,控制柜4执行步骤s2-3;步骤s2-2,当控制柜4同时获两份侧倾预警信号后,控制柜4从钢丝绳状态检测系统19获取钢丝绳的状态数据,接着控制柜4将电容量数据、曳引装置的倾斜数据、钢丝绳的状态数据等侧倾预警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物业监控平台14根据侧倾预警信息提醒物业工作人员,远程服务平台15根据侧倾预警信息向维保端app17发送报警信号,让物业工作人员和电梯维保工作人员快速到达现场处理;同时,人体红外感应模块20检测轿厢1内有无人,若轿厢1内有人且钢丝绳检测无异常时,则控制柜4控制轿厢1运行至最近层站后,打开电梯门,让轿厢1内的乘客离开轿厢1,待人体红外感应模块20检测到轿厢1内无人后,再关闭电梯门,并切断安全回路,使轿厢1保持停运状态;在控制柜4打开电梯门后开始计时,待计时15-30秒后,控制柜4通过人体红外感应模块20还检测到轿厢1内还有人时,所述控制柜4检测电梯门是否出现异常,若电梯门出现异常不能正常打开或电梯门可以正常打开但人体红外感应模块20检测到轿厢1内有人时,控制柜4立刻向物业监控平台14和远程服务平台15发送困人报警信号,物业监控平台14提醒物业工作人员,远程服务平台15向维保端app17发送困人报警信号,让物业工作人员和电梯维保工作人员快速到达现场对被困乘客进行解救;另外,为了让乘客可以及时知道电梯出现异常,所述控制柜4还连接有位于轿厢1内的语音播报装置,在控制柜4打开电梯门时,控制柜4同时控制语音播报装置发出语音播报,让乘客及时离开轿厢1;若轿厢1内有人但钢丝绳有异常时,控制柜4控制轿厢1停止运行,并切断安全回路,使轿厢1保持停运状态,控制柜4立刻向物业监控平台14和远程服务平台15发送困人报
警信号,物业监控平台14提醒物业工作人员,远程服务平台15向维保端app17发送困人报警信号,让物业工作人员和电梯维保工作人员快速到达现场对被困乘客进行解救;若轿厢1内无人时,控制柜4拦截、取消所有的呼梯信号,并切断安全回路,使轿厢1保持停运状态,避免乘客继续使用出现异常的电梯。
38.步骤2-3,当控制柜4接收到一份侧倾预警信号和一份倾倒报警信号后,立刻制停轿厢1;控制柜4从钢丝绳状态检测系统19获取钢丝绳的状态数据,控制柜4将电容量数据、曳引装置的倾斜数据、钢丝绳的状态数据等倾倒报警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外部终端接收到倾倒报警信息后,物业监控平台14提醒物业工作人员,远程服务平台15向业主端app16和维保端app17发送故障报警信号,让物业工作人员和厂家的电梯维保工作人员快速到达现场进行处理,并且提醒业主电梯故障;同时,人体红外感应模块20检测轿厢1内有无人,若轿厢1内有人,则控制柜4立刻向物业监控平台14和远程服务平台15发送困人报警信号,物业监控平台14提醒物业工作人员,远程服务平台15向维保端app17发送困人报警信号,让物业工作人员和电梯维保工作人员快速到达现场对被困乘客进行解救;若轿厢1内无人,则使轿厢1保持停运状态,避免乘客继续使用出现异常的电梯。
39.步骤s3,在控制柜4接收到监测主控模块101所发送倾倒报警信号后,控制柜4立刻制停轿厢1;同时视觉检测模块13根据第二报警信号识别曳引装置的倾斜角度,若曳引装置的倾斜角度超过预警倾斜阈值时,视觉检测模块13向控制柜4发送倾倒报警信号;若曳引装置的倾斜角度未超过预警倾斜阈值时,视觉检测模块13向控制柜4发送侧倾预警信号;当控制柜4接收到两份倾倒报警信号或一份倾倒报警信号和一份侧倾预警信号后,控制柜4控制轿厢1保持制停状态,然后向外部终端发出倾倒报警信息,倾倒报警信息包括电容量数据、曳引装置的倾斜数据、钢丝绳的状态数据,曳引装置的倾斜数据包括轿厢1制停前曳引装置的倾斜角度和图像、轿厢1制停后曳引装置的倾斜角度和图像;步骤s3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步骤s3-1,在控制柜4接收到监测主控模块101所发送倾倒报警信号后,立刻制停轿厢1,由于此时监测主控模块101发出倾倒报警信号,因此表示曳引装置的倾斜角度已经足以让防倾支撑件222抵在支撑底座31和配合支撑块311上,从而防止曳引装置继续增大侧倾角度;视觉检测模块13根据第二报警信号识别曳引装置的倾斜角度,若曳引装置的倾斜角度超过预警倾斜阈值时,视觉检测模块13向控制柜4发送倾倒报警信号;若曳引装置的倾斜角度未超过预警倾斜阈值时,视觉检测模块13向控制柜4发送侧倾预警信号;步骤s3-2, 为了保证安全性,当控制柜4接收到两份倾倒报警信号或一份倾倒报警信号和一份侧倾预警信号后,控制柜4控制轿厢1保持制停状态,控制柜4自动从钢丝绳状态检测系统19获取钢丝绳的状态数据,接着控制柜4将电容量数据、曳引装置的倾斜数据、钢丝绳的状态数据等倾倒报警信息发送至外部终端;同时,控制柜4利用人体红外感应模块20检测轿厢1内有无人,若轿厢1内有人,则控制柜4检测轿厢1是否平层,若轿厢1内有人且轿厢1平层,则控制柜4打开电梯门,让轿厢1内的乘客自行走出轿厢1,待人体红外感应模块20检测到轿厢1内无人后,再关闭电梯门,并切断安全回路,使轿厢1保持停运状态;若轿厢1内有人且轿厢1不平层,控制轿厢1的通风系统和照明系统保持正常运行,然后向外部终端发送困人信号,让外部的工作人员可以及时
对轿厢1内的乘客进行解救;若轿厢1内无人,则使轿厢1保持停运状态,避免乘客继续使用出现异常的电梯;步骤s3-3,外部终端接收到倾倒报警信息或/和困人信号后,物业监控平台14提醒物业工作人员,远程服务平台15向业主端app16和维保端app17发送故障报警信号,让物业工作人员和厂家的电梯维保工作人员快速到达现场进行处理,并且提醒业主电梯故障。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主动安全监测防主机侧倾装置的电梯,包括轿厢(1)、对重(2)、曳引底座(3)、曳引装置和控制柜(4),所述控制柜(4)通讯连接有外部终端;所述曳引装置包括通过多个减震装置(8)安装在曳引底座(3)上的曳引基座(6)和安装在曳引基座(6)上的曳引主机(7),所述曳引主机(7)由控制柜(4)连接控制,所述曳引主机(7)通过钢丝绳带动轿厢(1)和对重(2)运行;所述减震装置(8)包括安装在曳引基座(6)上的上减震座(81)、安装在曳引底座(3)上的下减震座(82)、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减震座(81)和下减震座(82)固定连接的减震胶垫(8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倾监测装置,所述侧倾监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减震胶垫(83)变化状态的多个防倾倒监测模块(9)、与多个防倾倒监测模块(9)电连接的监测处理模块(10),每个所述减震装置(8)上设置一个所述防倾倒监测模块(9),所述监测处理模块(10)与所述控制柜(4)通讯连接,所述监测处理模块(10)接收、分析、判断减震胶垫(83)的变化状态有无异常,有异常时,则监测处理模块(10)向控制柜(4)发出报警信号,控制柜(4)根据报警信号控制轿厢(1)运行并向外部终端发出报警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主动安全监测防主机侧倾装置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倒监测模块(9)包括两根第一导线(91)、设于上减震座(81)上的上电极模块(92)和设于下减震座(82)上的下电极模块(93),所述上电极模块(92)的金属极片(96)和下电极模块(93)的金属极片(96)在空间上重叠设置并构成电容器,所述上电极模块(92)的金属极片(96)和下电极模块(93)的金属极片(96)分别连接一根所述第一导线(91),所述防倾倒监测模块(9)的两根第一导线(91)与所述监测处理模块(10)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主动安全监测防主机侧倾装置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处理模块(10)包括监测主控模块(101)、电容量分析模块(102)、多个电容量检测电路(103),所述电容量分析模块(102)与监测主控模块(101)和多个电容量检测电路(103)电连接,每个所述防倾倒监测模块(9)的两根第一导线(91)与一个所述电容量检测电路(103)连接,电容量分析模块(102)对电容量进行分析处理后将分析结果反馈至监测主控模块(1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主动安全监测防主机侧倾装置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倾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曳引基座(6)是否震动的震动监测模块,所述震动监测模块与监测主控模块(101)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主动安全监测防主机侧倾装置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处理模块(10)还包括与监测主控模块(101)电连接的储能电池(104),所述震动监测模块包括若干个利用曳引基座(6)震动产生电流的震动发电装置(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主动安全监测防主机侧倾装置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发电装置(11)包括安装在曳引基座(6)上的绝缘发电外壳(111)、设于绝缘发电外壳(111)内的整流稳压电路(112)和多个震动自发电模块(113),所述整流稳压电路(112)与储能电池(104)和多个震动自发电模块(113)电连接;所述监测主控模块(101)电连接有用于检测整流稳压电路(112)是否有电流输出的电流检测电路(105)。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主动安全监测防主机侧倾装置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主控模块(101)电连接有用于通过视觉检测曳引装置倾斜角度的视觉检测模块(13)。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带有主动安全监测防主机侧倾装置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倾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曳引装置即将倾倒时支撑曳引基座(6)的防倾倒支撑装置(2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有主动安全监测防主机侧倾装置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倒支撑装置(22)包括防倾支撑座(221)、防倾支撑件(222);所述曳引底座(3)上设有支撑底座(31),所述支撑底座(31)上设有用于与防倾支撑件(222)下端配合的配合支撑块(311),所述防倾支撑件(222)的上端固设于防倾支撑座(221)的一侧上,下端悬于支撑底座(31)上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主动安全监测防主机侧倾装置的电梯,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包括曳引底座、曳引装置、侧倾监测装置和控制柜,所述控制柜通讯连接有外部终端;曳引装置包括通过多个减震装置安装在曳引底座上的曳引基座和安装在曳引基座上的曳引主机;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胶垫,所述侧倾监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减震胶垫变化状态的多个防倾倒监测模块、与多个防倾倒监测模块电连接的监测处理模块,所述监测处理模块与所述控制柜通讯连接,监测处理模块接收、分析、判断减震胶垫的变化状态有无异常,有异常时,则监测处理模块向控制柜发出报警信号,控制柜根据报警信号控制轿厢运行并向外部终端发出报警信息。外部终端发出报警信息。外部终端发出报警信息。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添 张建雨 张伟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辛格林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8
技术公布日:2023/10/1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