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体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8
阅读:81
评论:0
1.本公开涉及例如搭载于带相机的便携设备等的反射体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已知有一种拍摄装置,其具备将棱镜支承为能够绕两个摆动轴摆动的防振单元(参照专利文献1)。该防振单元具有:第一支架块,其保持棱镜且能够绕第一摆动轴摆动;第二支架块,其可摆动地支承第一支架块且能够绕第二摆动轴摆动;以及可摆动地支承第二支架块的防振基座。而且,第一支架块与第二支架块被沿第一旋转轴延伸的拉伸弹簧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施力。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7706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将要解决的课题
7.在该防振单元中,通过将轴插入分别配置于两个摆动轴的衬套而构成了摆动机构。在轴与衬套之间设定有用于使轴能够旋转的间隙,但若间隙过小,则轴不再旋转。因此,将轴以及衬套的尺寸公差设定较大,以使间隙不会过度变小。
8.然而,若轴与衬套之间的间隙过大,则有在轴与衬套之间产生晃动而给棱镜的摆动带来不良影响的隐患。
9.因此,期望提供能够使棱镜等反射体更稳定地摆动的反射体驱动装置。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具备:反射体保持部件,能够保持使光弯折的反射体;第一支承部件,将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摆动;第二支承部件,将所述第一支承部件支承为能够绕第二轴摆动,该第二轴具有与所述第一轴的轴线方向垂直的轴线方向;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绕所述第一轴摆动;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绕所述第二轴摆动;将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向所述第一支承部件侧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以及将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向所述第二支承部件侧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
12.发明效果
13.上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能够使反射体更稳定地摆动。
附图说明
14.图1是反射体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15.图2是包含图1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的概略图。
16.图3是图1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17.图4a是固定侧部件的立体图。
18.图4b是固定侧部件的分解详细图。
19.图5是施力部件的主视图。
20.图6a是驱动机构的右侧视图。
21.图6b是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22.图7a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的可动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23.图7b是从左斜上前方观察的可动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24.图7c是从右斜下后方观察的可动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25.图8a是反射体保持部件与第一支承部件的组合的俯视图。
26.图8b是反射体保持部件与第一支承部件的组合的剖面图。
27.图8c是反射体保持部件与第一支承部件的组合的剖面图。
28.图9a是第一支承部件与第二支承部件的组合的俯视图。
29.图9b是第一支承部件与第二支承部件的组合的剖面图。
30.图9c是第一支承部件与第二支承部件的组合的剖面图。
31.图10a是反射体保持部件与第二支承部件之间配置于的施力部件右斜上前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32.图10b是从左斜上前方观察配置于反射体保持部件与第二支承部件之间的施力部件时的立体图。
33.图11是配置于反射体保持部件与第二支承部件之间的施力部件的右侧视图。
34.图12是反射体驱动装置的另一构成例的分解立体图。
35.图13a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构成图12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可动侧部件时的分解立体图。
36.图13b是从左斜上前方观察构成图12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可动侧部件时的分解立体图。
37.图13c是从右斜下后方观察构成图12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可动侧部件时的分解立体图。
38.图14a是第一轴部的放大图。
39.图14b是第一轴部的放大图。
40.图15a是第二轴部的放大图。
41.图15b是第二轴部的放大图。
42.图16是反射体驱动装置的又一构成例的分解立体图。
43.图17a是构成图16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固定侧部件的立体图。
44.图17b是构成图16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固定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45.图18是构成图16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施力部件的主视图。
46.图19a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安装于构成图16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反射体保持部件、第一支承部件以及第二支承部件的施力部件时的立体图。
47.图19b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安装于构成图16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反射体保持部件以及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一施力部件时的立体图。
48.图19c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安装于构成图16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第一支承部件以
及第二支承部件的第二施力部件时的立体图。
49.图19d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构成图16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第一施力部件以及第二施力部件时的立体图。
50.图20a是构成图16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第一施力部件以及第二施力部件的主视图。
51.图20b是构成图16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第一施力部件以及第二施力部件的俯视图。
52.图21是构成图16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反射体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53.图22是构成图16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第一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54.图23是构成图16的反射体驱动装置的施力部件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5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反射体驱动装置101进行说明。图1是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立体图。图2是搭载有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带相机的便携设备中的相机模块的概略图。图3是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分解立体图。
56.图1~图3各自中的x1表示构成三维正交坐标系的x轴的一方向,x2表示x轴的另一方向。另外,y1表示构成三维正交坐标系的y轴的一方向,y2表示y轴的另一方向。同样,z1表示构成三维正交坐标系的z轴的一方向,z2表示z轴的另一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x1侧相当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前侧(正面侧),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x2侧相当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后侧(背面侧)。另外,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y1侧相当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左侧,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y2侧相当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右侧。而且,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z1侧相当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上侧,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z2侧相当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下侧。在其他图中也相同。
57.如图1所示,反射体驱动装置101构成为能够使反射体1分别绕摆动轴sa1以及摆动轴sa2摆动。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例如被用作相机模块中的手抖校正用促动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轴的摆动轴sa1是与y轴平行的轴,作为第二轴的摆动轴sa2是与z轴平行的轴。但是,作为第一轴的摆动轴sa1也可以是与z轴平行的轴。在该情况下,作为第二轴的摆动轴sa2也可以是与y轴平行的轴。
58.反射体驱动装置101典型来说如图2所示,构成为配置于比透镜单元lu靠近被摄体的一侧,使反射体1反射来自被摄体的光lt,使该反射光通过透镜单元lu而到达拍摄元件is。
59.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由可动侧部件mb与固定侧部件fb构成。可动侧部件mb收容于构成固定侧部件fb的框体hs内。框体hs由罩部件2以及基座部件(第二支承部件6)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件2由非磁性金属形成,作为基座部件的第二支承部件6由合成树脂形成。
60.而且,反射体驱动装置101构成为能够通过驱动机构md使可动侧部件mb相对于固定侧部件fb摆动。具体而言,如图1以及图2所示,反射体驱动装置101构成为能够使反射体1相对于框体hs如两箭头ar1所示那样绕摆动轴sa1摆动,并且如两箭头ar2所示那样绕摆动轴sa2摆动。
61.可动侧部件mb是由固定侧部件fb支承的部件,如图3所示,包含反射体1、反射体保持部件4、第一支承部件5以及磁场产生部件7。
62.反射体1是用于使光弯折的光学元件。具体而言,反射体1如图2所示,构成为能够使从被摄体入射的光lt朝向透镜单元lu反射。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体1是棱镜。反射体1也可以是反射镜。
63.反射体保持部件4构成为能够保持反射体1。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体保持部件4由合成树脂形成。反射体1利用粘合剂接合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
64.第一支承部件5构成为以反射体保持部件4能够绕作为第一轴的摆动轴sa1摆动的方式支承反射体保持部件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部件5由合成树脂形成。
65.磁场产生部件7是构成驱动机构md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磁场产生部件7由被双极磁化的永磁体构成,包含中央磁体7c、左侧磁体7l以及右侧磁体7r。中央磁体7c由两个双极磁体的组合构成,利用粘合剂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下侧(z2侧)。左侧磁体7l由两个双极磁体的组合构成,利用粘合剂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左壁部。右侧磁体7r由两个双极磁体的组合构成,利用粘合剂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壁部。在图3中,为了清楚起见,对永磁体的n极部分标注稀疏的交叉图案,对s极部分标注细密的交叉图案。在其他图中也相同。另外,中央磁体7c、左侧磁体7l以及右侧磁体7r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由一个四极磁体构成。
66.固定侧部件fb构成为能够支承可动侧部件mb。具体而言,固定侧部件fb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包含布线基板3、第二支承部件6、线圈8以及传感器10。图4a以及图4b示出固定侧部件fb的详细图。具体而言,图4a是固定侧部件fb的立体图,图4b是固定侧部件fb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在图4a以及图4b中,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罩部件2的图示。
67.布线基板3是用于将线圈8以及传感器10分别与具有外部的电流供给功能的控制部连接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布线基板3由柔性布线基板构成。但是,布线基板3也可以是刚性布线基板,也可以是刚性柔性布线基板。另外,布线基板3利用粘合剂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
68.第二支承部件6构成为,以第一支承部件5能够绕作为第二轴的摆动轴sa2摆动的方式支承第一支承部件5,作为第二轴的摆动轴sa2具有与作为第一轴的摆动轴sa1的轴线方向(y轴方向)垂直的轴线方向(z轴方向)。另外,第二支承部件6构成为在其后壁部埋设磁性部件11。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性部件11通过嵌入成形埋设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后壁部。另外,在图4a以及图4b中,为了清楚起见,对磁性部件11标注了交叉图案。
69.磁性部件11是构成驱动机构md的部件,包含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与左侧磁体7l对置且起到将左侧磁体7l向x2侧(后侧)吸引的功能的左侧磁性部件11l、及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与右侧磁体7r对置且起到将右侧磁体7r向x2侧(后侧)吸引的功能的右侧磁性部件11r。另外,左侧磁性部件11l与右侧磁性部件11r也可以一体地形成。另外,磁性部件11也可以被省略。另外,左侧磁性部件11l也可以隔着形成第二支承部件6的合成树脂而与左侧磁体7l对置。对于右侧磁性部件11r也相同。
70.另外,磁性部件11也可以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与左侧磁体7l以及右侧磁体7r的各个对置,且以能够分别将左侧磁体7l以及右侧磁体7r向x1侧(前侧)吸引的方式安装于罩部件2的内表面。
71.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侧磁性部件11l与右侧磁性部件11r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形状。即,左侧磁性部件11l与右侧磁性部件11r形成为同一部分。但是,左侧磁性部件11l与右侧磁性部件11r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
72.线圈8是构成驱动机构md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8是卷绕被绝缘材料覆盖了表面的导电线而形成的绕组线圈,固定于布线基板3。图3为了清楚起见而省略了导电线的详细的卷绕状态的图示。在图示线圈8的其他图中也相同。线圈8也可以是层叠线圈或者薄膜线圈等。在该情况下,线圈8也可以一体地形成于布线基板3。
73.具体而言,线圈8安装于在第二支承部件6固定的布线基板3,且配置为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件6不能相对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布线基板3包含左侧布线基板3l、中央布线基板3c以及右侧布线基板3r。分别形成于左侧布线基板3l、中央布线基板3c以及右侧布线基板3r的导体图案通过焊锡相互连接。而且,线圈8包含左侧线圈8l、中央线圈8c以及右侧线圈8r。
74.更具体而言,左侧线圈8l配置为在安装于左侧布线基板3l的状态下嵌入在第二支承部件6的左壁部形成的左侧贯通部6hl内。而且,中央线圈8c配置为在安装于中央布线基板3c的状态下嵌入在第二支承部件6的底壁部形成的中央贯通部6hc内。另外,右侧线圈8r配置为在安装于右侧布线基板3r的状态下嵌入在第二支承部件6的右壁部形成的右侧贯通部6hr内。
75.传感器10构成为能够检测可动侧部件mb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10由能够检测磁场产生部件7产生的磁场的巨磁阻效应(giant magneto resistive effect:gmr)元件构成。但是,传感器1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利用半导体磁阻(semiconductor magneto resistive:smr)元件、各向异性磁阻(anisotropic magneto resistive:amr)元件、或者隧道磁阻(tunnel magneto resistive:tmr)元件等其他磁电阻元件检测可动侧部件mb的位置。或者,传感器1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利用霍尔元件检测可动侧部件mb的位置。
76.具体而言,传感器10包含能够检测中央磁体7c产生的磁场的中央传感器10c与能够检测右侧磁体7r产生的磁场的右侧传感器10r。
77.中央传感器10c以被中央线圈8c包围的状态安装于中央布线基板3c,且构成为能够检测绕摆动轴sa1摆动的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位置。
78.右侧传感器10r以被右侧线圈8r包围的状态安装于右侧布线基板3r,且构成为能够检测绕摆动轴sa2摆动的第一支承部件5的位置。传感器10也可以取代右侧传感器10r或者除了右侧传感器10r之外还包含左侧传感器。在该情况下,左侧传感器以被左侧线圈8l包围的状态安装于左侧布线基板3l,且构成为能够检测绕摆动轴sa2摆动的第一支承部件5的位置。
79.可动侧部件mb构成为被施力部件9施力,按压于固定侧部件fb。具体而言,施力部件9构成为包含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向第一支承部件5的侧(x2侧)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与将第一支承部件5向第二支承部件6的侧(x2侧)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部件9由弹簧部件形成,兼作第一施力部件与第二施力部件。
80.具体而言,施力部件9由一对弹簧部件(左侧弹簧部件9l以及右侧弹簧部件9r)构成,构成为能够实现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向x2侧(后侧)施力的功能与将第一支承部件5向x2侧(后侧)施力的功能。
81.然而,第一施力部件与第二施力部件也可以是分别独立的部件。例如也可以是,第一施力部件由一个或者多个弹簧部件构成,第二施力部件由另外一个或者多个弹簧部件构成。
82.根据该构成,施力部件9能够防止反射体保持部件4向离开摆动轴sa1的方向移动,并且能够防止第一支承部件5向离开摆动轴sa2的方向移动。
83.接下来,参照图5,详细地说明施力部件9。图5是施力部件9的主视图。
84.施力部件9具有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侧壁部的台座部4p(参照图3)的内侧固定部9m、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侧壁部的台座部6p(参照图3)的外侧固定部9f、及将内侧固定部9m与外侧固定部9f连结的弹性臂部9g。
85.具体而言,施力部件9包含分离配置的右侧弹簧部件9r与左侧弹簧部件9l。
86.右侧弹簧部件9r具有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右壁部的右台座部4pr(参照图3)的右内侧固定部9mr、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右壁部的右台座部6pr(参照图3)的右外侧固定部9fr、及将右内侧固定部9mr与右外侧固定部9fr连结的右弹性臂部9gr。而且,右外侧固定部9fr具有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右上台座部6pur(参照图3)的右上外侧固定部9fur与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右下台座部6pdr(参照图3)的右下外侧固定部9fdr。另外,右弹性臂部9gr具有将右内侧固定部9mr与右上外侧固定部9fur连结的右上弹性臂部9gur和将右内侧固定部9mr与右下外侧固定部9fdr连结的右下弹性臂部9gdr。另外,右上外侧固定部9fur与右下外侧固定部9fdr也可以如右内侧固定部9mr那样一体地形成。相反,右内侧固定部9mr也可以被上下分割。
87.同样,左侧弹簧部件9l具有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左壁部的左台座部4pl(在图3中不可视)的左内侧固定部9ml、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左壁部的左台座部6pl(参照图3)的左外侧固定部9fl、及将左内侧固定部9ml与左外侧固定部9fl连结的左弹性臂部9gl。而且,左外侧固定部9fl具有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左壁部的左上台座部6pul(参照图3)的左上外侧固定部9ful与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左壁部的左下台座部6pdl(参照图3)的左下外侧固定部9fdl。另外,左弹性臂部9gl具有将左内侧固定部9ml与左上外侧固定部9ful连结的左上弹性臂部9gul与将左内侧固定部9ml与左下外侧固定部9fdl连结的左下弹性臂部9gdl。另外,左上外侧固定部9ful与左下外侧固定部9fdl也可以如左内侧固定部9ml那样一体地形成。相反,左内侧固定部9ml也可以被上下分割。
8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部件9如图5所示,以主视时摆动轴sa1位于左上弹性臂部9gul与左下弹性臂部9gdl之间、并且摆动轴sa1位于右上弹性臂部9gur与右下弹性臂部9gdr之间的方式,安装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以及第二支承部件6。
89.接下来,参照图6a以及图6b,详细地说明驱动机构md。图6a以及图6b是驱动机构md的详细图。在图6a以及图6b中,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中的驱动机构md以外的部件的图示。具体而言,图6a是驱动机构md的右侧视图,图6b是驱动机构md的俯视图。在图6a以及图6b中,为了清楚起见,磁场产生部件7仅用轮廓表示。另外,图6a以及图6b用实线表示驱动机构md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磁场产生部件7以及线圈8的状态。初始状态是第一驱动机构md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md2都未驱动的状态,即中央线圈8c、左侧线圈8l以及右侧线圈8r中均未流过电流时的驱动机构md的状态。
90.驱动机构md是用于利用电磁力使可动侧部件mb相对于固定侧部件fb摆动的机构,
由磁场产生部件7与线圈8构成。具体而言,驱动机构md包含使反射体保持部件4绕摆动轴sa1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md1与使第一支承部件5绕摆动轴sa2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md2。
91.第一驱动机构md1利用基于中央磁体7c产生的磁场与流经中央线圈8c的电流的电磁力,使反射体保持部件4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5绕摆动轴sa1摆动。
92.图6a在右侧视时用点线表示反射体保持部件4绕摆动轴sa1顺时针摆动时的中央磁体7c的状态,用虚线表示反射体保持部件4绕摆动轴sa1逆时针摆动时的中央磁体7c的状态。
93.第二驱动机构md2利用基于左侧磁体7l产生的磁场与流经左侧线圈8l的电流的电磁力以及基于右侧磁体7r产生的磁场与流经右侧线圈8r的电流的电磁力,使第一支承部件5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件6绕摆动轴sa2摆动。
94.图6b在俯视时用点线表示第一支承部件5绕摆动轴sa2顺时针摆动时的磁场产生部件7的状态,用虚线表示第一支承部件5绕摆动轴sa2逆时针摆动时的磁场产生部件7的状态。
95.磁性部件11配置为能够辅助第二驱动机构md2的驱动力(推力)。左侧磁体7l从初始状态下的左侧磁体7l的位置的起的位移量越大,流经左侧线圈8l以及右侧线圈8r的电流的大小一定时的第二驱动机构md2的驱动力越小。
96.具体而言,摆动角度(摆动量)越大,用于使第一支承部件5绕摆动轴sa2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md2的驱动力越小。这是因为,由于磁场产生部件7的移动,贯穿左侧线圈8l以及右侧线圈8r的各个的磁通的数量变少。
97.磁性部件11被配置成能够补偿这种第二驱动机构md2的驱动力的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性部件11包含左侧磁性部件11l以及右侧磁性部件11r。具体而言,如图6b所示,左侧磁性部件11l以在第二施力部件对第一支承部件5施力的方向(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与左侧磁体7l对置的方式、即隔开间隔地位于左侧磁体7l的后方的方式埋设于第二支承部件6内。同样,右侧磁性部件11r以在第二施力部件对第一支承部件5施力的方向(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与右侧磁体7r对置的方式、即隔开间隔地位于右侧磁体7r的后方的方式埋设于第二支承部件6内。另外,磁性部件11如图4a所示,以前面露出的方式局部地埋入第二支承部件6内,但也可以以前面不露出的方式埋入于第二支承部件6内。
98.通过该构成,随着如图6b的点线所示那样第一支承部件5绕摆动轴sa2顺时针摆动而左侧磁体7l接近左侧磁性部件11l,作用于左侧磁性部件11l与左侧磁体7l之间的吸引力即左侧吸引力变大。因此,左侧吸引力能够补偿随着左侧磁体7l接近左侧磁性部件11l而变小的第二驱动机构md2的驱动力。
99.相反,随着如图6b的虚线所示那样第一支承部件5绕摆动轴sa2逆时针摆动而右侧磁体7r接近右侧磁性部件11r,作用于右侧磁性部件11r与右侧磁体7r之间的吸引力即右侧吸引力变大。因此,右侧吸引力能够补偿随着右侧磁体7r接近右侧磁性部件11r而变小的第二驱动机构md2的驱动力。
100.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性部件11构成为流经左侧线圈8l以及右侧线圈8r的电流的大小一定时的第二驱动机构md2的驱动力、左侧吸引力及右侧吸引力的合力与第一支承部件5的摆动角度(摆动量)无关地大致恒定。该构成能够容易地确保流过左侧线圈8l以及右侧线圈8r的电流的大小与第二驱动机构md2的驱动力之间的关系的线性,提高反射体驱动装置
101的产品特性的稳定性。另外,该构成能够允许构成施力部件9的弹簧部件的弹簧常数被设定得较大,因此能够抑制重力的影响引起的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产品特性的变化。另外,该构成能够允许构成施力部件9的弹簧部件的弹簧常数被设定得较大,因此能够使可动侧部件mb的共振频率的调整变得容易。另外,在该构成中,构成为施力部件9的恢复力比作用于磁性部件11与磁场产生部件7之间的吸引力大。即,构成为若电流对于左侧线圈8l以及右侧线圈8r的供给被切断,则可动侧部件mb通过施力部件9的恢复力返回到初始状态时的位置。因而,该构成能够防止磁场产生部件7因作用于磁性部件11与磁场产生部件7之间的吸引力而吸附于磁性部件11不分离。
101.接下来,参照图7a~图7c,详细地说明可动侧部件mb。图7a~图7c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的可动侧部件mb的分解立体图。具体而言,图7a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的可动侧部件mb的分解立体图。图7b是从左斜上前方观察的可动侧部件mb的分解立体图。图7c是从右斜下后方观察的可动侧部件mb的分解立体图。
102.在反射体保持部件4形成有能够收容磁场产生部件7的凹部4e。具体而言,如图7c所示,在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底壁部形成有能够收容中央磁体7c的凹部4e。
103.在第一支承部件5也形成有能够收容磁场产生部件7的凹部5e。具体而言,如图7b所示,在第一支承部件5的左壁部形成有能够收容左侧磁体7l的左侧凹部5el。另外,如图7a所示,在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壁部形成有能够收容右侧磁体7r的右侧凹部5er。
104.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一支承部件5利用第一轴部cn1连结成反射体保持部件4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5摆动。
105.第一轴部cn1是以使反射体保持部件4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5摆动的方式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一支承部件5连结的机构,由形成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凹部4s与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凸部5t构成。
106.具体而言,第一轴部cn1包含左侧轴部cn1l以及右侧轴部cn1r。左侧轴部cn1l由形成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左壁部的外侧(左侧)的后端部的左侧凹部4sl与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左壁部的内侧(右侧)的左侧凸部5tl构成。
107.同样,右侧轴部cn1r由形成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右壁部的外侧(右侧)的后端部的右侧凹部4sr与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壁部的内侧(左侧)的右侧凸部5tr构成。
108.这里,参照图8a~图8c,对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一支承部件5组合时的第一轴部cn1的状态进行说明。图8a~图8c是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一支承部件5的组合的详细图。具体而言,图8a是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一支承部件5的组合的俯视图。图8b是与包含图8a中的线段l1的yz平面平行的虚拟平面中的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一支承部件5的组合的剖面图。图8c是与包含图8a中的线段l2的xz平面平行的虚拟平面中的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一支承部件5的组合的剖面图。另外,在图8a~图8c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反射体保持部件4标注稀疏的点图案,对第一支承部件5标注细密的点图案。
109.如图8b以及图8c所示,左侧凸部5tl构成为前端成为四分之一球体,左侧凹部4sl构成为包含两个倾斜平面(形成v字槽),以便与左侧凸部5tl在二点(第一接触点cp1以及第二接触点cp2)接触。而且,两个倾斜平面都形成为相对于x轴、y轴以及z轴的各个倾斜。对于右侧凹部4sr以及右侧凸部5tr也相同。
110.该构成在反射体保持部件4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5摆动时能够抑制反射体保持部
件4在上下方向上偏移,并且能够抑制在左右方向上偏移。
111.另外,如图7a~图7c所示,第一支承部件5与第二支承部件6利用第二轴部cn2以第一支承部件5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件6摆动的方式连结。
112.第二轴部cn2是以第一支承部件5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件6摆动的方式将第一支承部件5与第二支承部件6连结的机构,由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凸部5v与形成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凹部6s(参照图4a)构成。
113.具体而言,第二轴部cn2包含上侧轴部cn2u以及下侧轴部cn2d。上侧轴部cn2u由在第一支承部件5的后壁部的外侧(后侧)的上端中央部形成的上侧凸部5vu与在第二支承部件6的后壁部的内侧(前侧)的中央上部形成的上侧凹部6su构成。
114.同样,下侧轴部cn2d由在第一支承部件5的后壁部的外侧(后侧)的下端中央部形成的下侧凸部5vd与在第二支承部件6的后壁部的内侧(前侧)的中央下部形成的下侧凹部6sd构成。
115.这里,参照图9a~图9c,对第一支承部件5与第二支承部件6组合时的第二轴部cn2的状态进行说明。图9a~图9c是第一支承部件5与第二支承部件6的组合的详细图。具体而言,图9a是第一支承部件5与第二支承部件6的组合的俯视图。图9b是与包含图9a中的线段l3的yz平面平行的虚拟平面中的第一支承部件5与第二支承部件6的组合的剖面图。图9c是与包含图9a中的线段l4的xz平面平行的虚拟平面中的第一支承部件5与第二支承部件6的组合的剖面图。另外,在图9a~图9c中,为了清楚起见,对第一支承部件5标注细密的点图案,对第二支承部件6标注更细密的点图案。
116.如图9b以及图9c所示,上侧凸部5vu构成为前端成为半球体,上侧凹部6su构成为包含两个倾斜平面(形成v字槽),以便与上侧凸部5vu以二点(第一接触点cp1以及第二接触点cp2)接触。而且,两个倾斜平面都形成为相对于x轴以及y轴的各个倾斜。
117.该构成在第一支承部件5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件6摆动时能够抑制第一支承部件5向左右方向偏离。
118.下侧凸部5vd构成为前端成为半球体,下侧凹部6sd构成为包含三个倾斜平面(形成大致倒三棱锥台型的槽),以便与下侧凸部5vd以三点(第三接触点cp3~第五接触点cp5)接触。大致倒三棱锥台型的槽也可以是大致倒金字塔型(大致四棱锥台型)的槽。而且,三个倾斜平面形成为相对于x轴、y轴以及z轴的各个倾斜。
119.该构成在第一支承部件5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件6摆动时能够抑制第一支承部件5在上下方向上偏移,并且能够抑制在左右方向上偏移。
120.接下来,参照图10a、图10b以及图11,详细地说明施力部件9。图10a以及图10b是配置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二支承部件6之间的施力部件9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10a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0b是从左斜上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1是配置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二支承部件6之间的施力部件9的右侧视图。另外,在图10a、图10b以及图11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反射体保持部件4标注稀疏的点图案,对第一支承部件5标注细密的点图案,对第二支承部件6标注更细密的点图案。
121.施力部件9如上述那样,包含分离配置的右侧弹簧部件9r与左侧弹簧部件9l。具体而言,右侧弹簧部件9r具有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右壁部的右台座部4pr的右内侧固定部9mr、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右壁部的右上台座部6pur的右上外侧固定部9fur、固定于
第二支承部件6的右壁部的右下台座部6pdr的右下外侧固定部9fdr、将右内侧固定部9mr与右上外侧固定部9fur连结的右上弹性臂部9gur、及将右内侧固定部9mr与右下外侧固定部9fdr连结的右下弹性臂部9gdr。
122.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右壁部的右台座部4pr包含从前侧(x1侧)的面向前方(x1方向)突出的圆形凸状的两个突出设置部4ar。突出设置部4ar与形成于右内侧固定部9mr的两个贯通孔对应。
123.具体而言,右内侧固定部9mr安装并固定在形成有突出设置部4ar的右台座部4pr。右内侧固定部9mr相对于右台座部4pr的固定通过在插通于贯通孔的突出设置部4ar上涂敷粘合剂来实现,该贯通孔是形成在右内侧固定部9mr的贯通孔。
12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部件6的右壁部的右上台座部6pur包含从前侧(x1侧)的面向前方(x1方向)突出的圆形凸状的右上侧突出设置部6aur,第二支承部件6的右壁部的右下台座部6pdr包含从前侧(x1侧)的面向前方(x1方向)突出的圆形凸状的右下侧突出设置部6adr。右上侧突出设置部6aur与形成于右上外侧固定部9fur的贯通孔对应,右下侧突出设置部6adr与形成于右下外侧固定部9fdr的贯通孔对应。
125.具体而言,右上外侧固定部9fur安装并固定在形成有右上侧突出设置部6aur的右上台座部6pur。右上外侧固定部9fur相对于右上台座部6pur的固定通过对插通于贯通孔的右上侧突出设置部6aur进行热铆接来实现,该贯通孔是形成在右上外侧固定部9fur的贯通孔。右下外侧固定部9fdr安装并固定在形成有右下侧突出设置部6adr的右下台座部6pdr。右下外侧固定部9fdr相对于右下台座部6pdr的固定通过对插通于贯通孔的右下侧突出设置部6adr进行热铆接来实现,该贯通孔是形成在右下外侧固定部9fdr的贯通孔。
126.在图10a以及图10b中,右上侧突出设置部6aur以及右下侧突出设置部6adr以热铆接之后的前端变形的状态图示。在图示右上侧突出设置部6aur以及右下侧突出设置部6adr的其他图中也相同。
127.同样,左侧弹簧部件9l具有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左壁部的左台座部4pl的左内侧固定部9ml、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左壁部的左上台座部6pul的左上外侧固定部9ful、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左壁部的左下台座部6pdl的左下外侧固定部9fdl、将左内侧固定部9ml与左上外侧固定部9ful连结的左上弹性臂部9gul、及将左内侧固定部9ml与左下外侧固定部9fdl连结的左下弹性臂部9gdl。
128.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左壁部的左台座部4pl包含从前侧(x1侧)的面向前方(x1方向)突出的圆形凸状的两个突出设置部4al。突出设置部4al与形成于左内侧固定部9ml的两个贯通孔对应。
129.具体而言,左内侧固定部9ml安装并固定在形成有突出设置部4al的左台座部4pl。左内侧固定部9ml相对于左台座部4pl的固定通过在插通于贯通孔的突出设置部4al上涂敷粘合剂来实现,该贯通孔是形成在左内侧固定部9ml的贯通孔。
13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部件6的左壁部的左上台座部6pul包含从前侧(x1侧)的面向前方(x1方向)突出的圆形凸状的左上侧突出设置部6aul,第二支承部件6的左壁部的左下台座部6pdl包含从前侧(x1侧)的面向前方(x1方向)突出的圆形凸状的左下侧突出设置部6adl。左上侧突出设置部6aul与形成于左上外侧固定部9ful的贯通孔对应,左下侧突出设置部6adl与形成于左下外侧固定部9fdl的贯通孔对应。
131.具体而言,左上外侧固定部9ful安装并固定在形成有左上侧突出设置部6aul的左上台座部6pul。左上外侧固定部9ful相对于左上台座部6pul的固定通过对插通于贯通孔的左上侧突出设置部6aul进行热铆接来实现,该贯通孔是在左上外侧固定部9ful形成的贯通孔。左下外侧固定部9fdl安装并固定在形成有左下侧突出设置部6adl的左下台座部6pdl。左下外侧固定部9fdl相对于左下台座部6pdl的固定通过对插通于贯通孔的左下侧突出设置部6adl进行热铆接来实现,该贯通孔是在左下外侧固定部9fdl形成的贯通孔。
132.在图10a以及图10b中,左上侧突出设置部6aul以及左下侧突出设置部6adl以热铆接之后的前端变形的状态图示。在图示左上侧突出设置部6aul以及左下侧突出设置部6adl的其他图中也相同。
133.另外,如图11所示,右侧弹簧部件9r在第一驱动机构md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md2都未驱动的初始状态下,以右内侧固定部9mr与右外侧固定部9fr大致平行的方式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以及第二支承部件6。具体而言,在初始状态下,右内侧固定部9mr与右外侧固定部9fr沿x轴方向隔开间隔dt1地配置,并且沿z轴方向相互大致平行地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以及第二支承部件6。即,反射体保持部件4以及第二支承部件6构成为供右内侧固定部9mr安装的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安装面与供右外侧固定部9fr安装的第二支承部件6的安装面在初始状态下相互大致平行。对于左侧弹簧部件9l也相同。
134.通过该配置,由左侧弹簧部件9l以及右侧弹簧部件9r构成的施力部件9在初始状态下能够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向后侧(x2侧)施力,同时能够将第一支承部件5向后侧(x2侧)施力。即,施力部件9能够承担作为第一施力部件的作用,同时能够承担作为第二施力部件的作用。换言之,施力部件9能够兼备作为第一施力部件的功能与作为第二施力部件的功能。
135.接下来,参照图12以及图13a~图13c,对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另一构成例即反射体驱动装置101a进行说明。图12是反射体驱动装置101a的分解立体图,与图3对应。图13a~图13c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的可动侧部件mb的分解立体图,与图7a~图7c对应。具体而言,图13a是从右斜上前方观察的可动侧部件mb的分解立体图。图13b是从左斜上前方观察的可动侧部件mb的分解立体图。图13c是从右斜下后方观察的可动侧部件mb的分解立体图。
136.如图12所示,反射体驱动装置101a在中央线圈8c、左侧线圈8l以及右侧线圈8r安装于一个布线基板3这一点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不同。在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中,中央线圈8c安装于中央布线基板3c,左侧线圈8l安装于左侧布线基板3l,右侧线圈8r安装于右侧布线基板3r。
137.另外,反射体驱动装置101a如图13a~图13c所示,在第一轴部cn1由形成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凹部4s、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凹部5s、及第一滚珠b1构成这一点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不同。在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中,第一轴部cn1由形成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凹部4s与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凸部5t构成。
138.另外,反射体驱动装置101a如图12以及图13a~图13c所示,在第二轴部cn2由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凹部5w、形成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凹部6s、及第二滚珠b2构成这一点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不同。在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中,第二轴部cn2由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凸部5v与形成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凹部6s构成。
139.在反射体驱动装置101a中,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情况相同,反射体保持部件4
与第一支承部件5利用第一轴部cn1以反射体保持部件4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5摆动的方式连结。
140.具体而言,第一轴部cn1包含左侧轴部cn1l以及右侧轴部cn1r。左侧轴部cn1l由形成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左壁部的外侧(左侧)的后端部的左侧凹部4sl、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左壁部的内侧(右侧)的左侧凹部5sl、及夹持在左侧凹部4sl与左侧凹部5sl之间的左侧滚珠b1l构成。
141.同样,右侧轴部cn1r由形成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右壁部的外侧(右侧)的后端部的右侧凹部4sr、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壁部的内侧(左侧)的右侧凹部5sr、及夹持在右侧凹部4sr与右侧凹部5sr之间的右侧滚珠b1r构成。
142.这里,参照图14a以及图14b,对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一支承部件5组合时的第一轴部cn1的状态进行说明。图14a以及图14b是第一轴部cn1的放大图。具体而言,图14a是构成右侧轴部cn1r的右侧凹部4sr的放大图,相当于图13c中的单点划线所包围的范围r1的放大图。图14b是构成右侧轴部cn1r的右侧凹部5sr的放大图,相当于图13b中的单点划线所包围的范围r2的放大图。
143.如图14a所示,右侧凹部4sr构成为包含两个倾斜平面(第一平面sf1以及第二平面sf2),以便与右侧滚珠b1r以二点(第一接触点cp1以及第二接触点cp2)接触。而且,两个倾斜平面都形成为相对于x轴、y轴以及z轴的各个倾斜。对于左侧凹部4sl也相同。在图14a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右侧滚珠b1r接触的部分标注了细密的交叉图案。
144.另外,如图14b所示,右侧凹部5sr构成为包含两个倾斜平面(第三平面sf3以及第四平面sf4),以便与右侧滚珠b1r以三点(第三接触点cp3、第四接触点cp4以及第五接触点cp5)接触。而且,两个倾斜平面都形成为相对于x轴以及z轴的各个倾斜并且与y轴平行地延伸。对于左侧凹部5sl也相同。图14b中,为了清楚起见,对第一支承部件5与右侧滚珠b1r接触的部分标注了细密的交叉图案。
145.反射体保持部件4在被施力部件9向后方施力时,经由构成右侧凹部4sr的第一平面sf1以及第二平面sf2将右侧滚珠b1r按压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侧凹部5sr。即,反射体保持部件4将右侧滚珠b1r按压于构成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侧凹部5sr的第三平面sf3以及第四平面sf4。
146.如图14a所示,第一平面sf1以及第二平面sf2朝向右侧(y2侧)向前方倾斜。因此,反射体保持部件4不仅向后方而且也向右方对右侧滚珠b1r施力,能够将右侧滚珠b1r按压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第五平面sf5。第五平面sf5是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壁部的内侧(左侧)的面。
147.如此,第一轴部cn1构成为,如图14a所示,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右侧凹部4sr与右侧滚珠b1r以二点接触,如图14b所示,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侧凹部5sr与右侧滚珠b1r三点接触。关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左侧凹部4sl与第一支承部件5的左侧凹部5sl与左侧滚珠b1l之间的关系也相同。
148.该构成能够抑制反射体保持部件4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5摆动时向反射体保持部件4左右方向偏移。其结果,该构成能够抑制构成第一轴部cn1的第一滚珠b1的晃动。
149.另外,在反射体驱动装置101a中,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情况相同,第一支承部件5与第二支承部件6利用第二轴部cn2以第一支承部件5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件6摆动的
方式连结。
150.具体而言,第二轴部cn2包含上侧轴部cn2u以及下侧轴部cn2d。上侧轴部cn2u由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后壁部的外侧(后侧)的上端中央部的上侧凹部5wu、形成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后壁部的内侧(前侧)的中央上部的上侧凹部6su、及夹持在上侧凹部5wu与上侧凹部6su之间的上侧滚珠b2u构成。
151.同样,下侧轴部cn2d由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后壁部的外侧(后侧)的下端中央部的下侧凹部5wd、形成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后壁部的内侧(前侧)的中央下部的下侧凹部6sd、及夹持在下侧凹部5wd与下侧凹部6sd之间的下侧滚珠b2d构成。
152.这里,参照图15a以及15b,对第一支承部件5与第二支承部件6组合时的第二轴部cn2的状态进行说明。图15a以及15b是第二轴部cn2的放大图。具体而言,图15a是构成下侧轴部cn2d的下侧凹部5wd的放大图,相当于图13c中的单点划线所包围的范围r3的放大图。图15b是构成下侧轴部cn2d的下侧凹部6sd的放大图,相当于图12中的单点划线所包围的范围r4的放大图。
153.如图15a所示,下侧凹部5wd构成为包含两个倾斜平面(第一平面sf1以及第二平面sf2),以便与下侧滚珠b2d二点(第一接触点cp1以及第二接触点cp2)接触。而且,两个倾斜平面都形成为相对于x轴、y轴以及z轴的各个倾斜。关于上侧凹部5wu也相同。在图15a中,为了清楚起见,对第一支承部件5与下侧滚珠b2d接触的部分标注了细密的交叉图案。
154.另外,如图15b所示,下侧凹部6sd构成为包含两个倾斜平面(第三平面sf3以及第四平面sf4),以便与下侧滚珠b2d以三点(第三接触点cp3、第四接触点cp4以及第五接触点cp5)接触。而且,两个倾斜平面都形成为相对于x轴以及y轴的各个倾斜,并且与z轴平行地延伸。对于上侧凹部6su也相同。在图15b中,为了清楚起见,对第二支承部件6与下侧滚珠b2d接触的部分标注了细密的交叉图案。
155.第一支承部件5在被施力部件9向后方施力时,经由构成下侧凹部5wd的第一平面sf1以及第二平面sf2将下侧滚珠b2d按压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下侧凹部6sd。即,第一支承部件5将下侧滚珠b2d按压于构成第二支承部件6的下侧凹部6sd的第三平面sf3以及第四平面sf4。
156.如图15a所示,第一平面sf1以及第二平面sf2朝向下侧(z2侧)向前方倾斜。因此,第一支承部件5不仅向后方而且也向下方对下侧滚珠b2d施力,能够将下侧滚珠b2d按压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第五平面sf5。第五平面sf5是第二支承部件6的底壁部的内侧(上侧)的面。
157.如此,第二轴部cn2构成为,如图15a所示,第一支承部件5的下侧凹部5wd与下侧滚珠b2d以二点接触,如图15b所示,第二支承部件6的下侧凹部6sd与下侧滚珠b2d以三点接触。关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上侧凹部5wu与第二支承部件6的上侧凹部6su与上侧滚珠b2u之间的关系也相同。
158.该构成能够抑制第一支承部件5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件6摆动时第一支承部件5向上下方向偏移。其结果,该构成能够抑制构成第二轴部cn2的第二滚珠b2的晃动。
15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滚珠b1以及第二滚珠b2都由合成树脂形成。但是,第一滚珠b1以及第二滚珠b2也可以由金属等其他材料形成。
160.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反射体驱动装置101(包含图12所示的反射体驱动装置101a)
例如如图3或者如图12所示,具备:能够保持使光弯折的反射体1的反射体保持部件4;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支承为能够绕作为第一轴的绕摆动轴sa1摆动的第一支承部件5;第二支承部件6,将第一支承部件5支承为能够绕具有与摆动轴sa1的轴线方向(y轴方向)非平行(垂直)的轴线方向(z轴方向)的作为第二轴的摆动轴sa2摆动;使反射体保持部件4绕摆动轴sa1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md1;以及使第一支承部件5绕摆动轴sa2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md2。另外,摆动轴sa1的轴线方向与摆动轴sa2的轴线方向垂直包括处于扭转的位置关系的摆动轴sa1与摆动轴sa2各自的轴线方向垂直、或者摆动轴sa1或摆动轴sa1的延长线与摆动轴sa2或摆动轴sa2的延长线正交。而且,反射体驱动装置101还具有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向第一支承部件5侧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与将第一支承部件5向第二支承部件6侧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作为第一施力部件发挥功能的施力部件9在与摆动轴sa1的轴线方向(y轴方向)非平行(垂直)方向(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向第一支承部件5侧(x2侧)施力,作为第二施力部件发挥功能的施力部件9在与摆动轴sa2的轴线方向(z轴方向)非平行(垂直)方向(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将第一支承部件5向第二支承部件6侧(x2侧)施力。
161.在该构成中,反射体驱动装置101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向第一支承部件5侧施力,并且将第一支承部件5向第二支承部件6侧施力,从而能够抑制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一支承部件5之间的晃动以及第一支承部件5与第二支承部件6之间的晃动。其结果,反射体驱动装置101能够使反射体1更稳定地摆动。
162.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施力部件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施力的朝向即第一朝向与第二施力部件将第一支承部件5施力的朝向即第二朝向相同。而且,第一朝向以及第二朝向与摆动轴sa1以及摆动轴sa2各自的轴线方向垂直。即,作为第一施力部件发挥功能的施力部件9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向后方施力,作为第二施力部件发挥功能的施力部件9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将第一支承部件5向后方施力。该构成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一支承部件5之间的晃动。另外,该构成能够提高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组装性。
163.第一施力部件与第二施力部件也可以由设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二支承部件6之间的相同的弹簧部件构成。即,作为弹簧部件的施力部件9也可以兼作第一施力部件与第二施力部件。换言之,第一施力部件也可以构成为也作为第二施力部件发挥功能。该构成与第一施力部件与第二施力部件由不同的弹簧部件实现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部件数量。
164.如图5所示,作为弹簧部件的施力部件9由板簧构成,也可以具有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作为第一固定部的内侧固定部9m、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作为第二固定部的外侧固定部9f、及将内侧固定部9m与外侧固定部9f连结的弹性臂部9g。在该情况下,在第一驱动机构md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md2都未驱动的初始状态下,内侧固定部9m与外侧固定部9f大致平行。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内侧固定部9m与外侧固定部9f在x轴方向上隔开间隔dt1地配置,并且配置为沿z轴方向相互大致平行。该构成能够实现施力部件9相对于可动侧部件mb的安装的容易化。
165.作为弹簧部件的施力部件9如图5所示,也可以包含分离配置的作为第一弹簧部件的左侧弹簧部件9l与作为第二弹簧部件的右侧弹簧部件9r。在该情况下,左侧弹簧部件9l
以及右侧弹簧部件9r各自具有将内侧固定部9m与外侧固定部9f连结的两个弹性臂部9g。具体而言,左侧弹簧部件9l具有将左内侧固定部9ml与左外侧固定部9fl连结的两个左弹性臂部9gl。另外,右侧弹簧部件9r具有将右内侧固定部9mr与右外侧固定部9fr连结的两个右弹性臂部9gr。而且,在主视时,摆动轴sa1位于左侧弹簧部件9l的两个左弹性臂部9gl(左上弹性臂部9gul以及左下弹性臂部9gdl)之间,并且位于右侧弹簧部件9r的两个右弹性臂部9gr(右上弹性臂部9gur以及右下弹性臂部9gdr)之间。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左侧弹簧部件9l以及右侧弹簧部件9r分别在主视时关于摆动轴sa1上下对称。另外,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左侧弹簧部件9l与右侧弹簧部件9r在主视时关于摆动轴sa2左右对称。在该构成中,相比于摆动轴sa1不位于左侧弹簧部件9l的两个左弹性臂部9gl之间的情况或者摆动轴sa1不位于右侧弹簧部件9r的两个右弹性臂部9gr之间的情况,施力部件9能够平衡性更好地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朝向摆动轴sa1施力。因此,反射体驱动装置101能够使反射体1更稳定地摆动。
166.反射体驱动装置101如图4a以及图7a~图7c所示,也可以具有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以能够绕摆动轴sa1摆动的方式连结的第一轴部cn1与将第一支承部件5以能够绕摆动轴sa2摆动的方式连结的第二轴部cn2。在该情况下,在作为第一施力部件的施力部件9对反射体保持部件4施力的方向(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第一轴部cn1的位置与第二轴部cn2的位置不同。在图4a以及图7a~图7c所示的例子中,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一轴部cn1的位置位于比第二轴部cn2的位置靠前方(x1侧)。该构成能够可靠地防止反射体保持部件4绕摆动轴sa1的摆动与第一支承部件5绕摆动轴sa2的摆动相干扰,两个摆动分别被可靠地实现。
167.具体而言,也可以是,第一轴部cn1由一体地形成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部分与一体地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部分构成,并且/或者,第二轴部cn2由一体地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部分与一体地形成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部分构成。在图4a以及图7a~图7c所示的例子中,第一轴部cn1由一体地形成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凹部4s与一体地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凸部5t构成,并且第二轴部cn2由一体地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凸部5v与一体地形成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凹部6s构成。该构成与利用滚珠构成轴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轴部的制造成本。
168.或者,如图13a~图13c所示,也可以是,第一轴部cn1包含配置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一支承部件5之间的第一滚珠b1而构成,并且/或者,第二轴部cn2包含配置于第一支承部件5与第二支承部件6之间的第二滚珠b2而构成。该构成相比于使凸部与凹部接触的构成,能够减少使可动侧部件mb相对于固定侧部件fb摆动时作用于轴部的摩擦力。另外,也可以对第一滚珠b1以及第二滚珠b2的至少一方实施润滑用涂敷,或者也可以涂布润滑脂。
169.第一驱动机构md1如图3以及图7a~图7c所示,也可以包含与反射体保持部件4一起移动的第一磁场产生部件(中央磁体7c)和与第一磁场产生部件(中央磁体7c)对置的第一线圈(中央线圈8c)。而且,第二驱动机构md2也可以包含与第一支承部件5一起移动的第二磁场产生部件(左侧磁体7l以及右侧磁体7r)和与第二磁场产生部件(左侧磁体7l以及右侧磁体7r)对置的第二线圈(左侧线圈8l以及右侧线圈8r)。在该情况下,第一线圈(中央线圈8c)以及第二线圈(左侧线圈8l以及右侧线圈8r)与第二支承部件6以互相不能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另外,在图3以及图7a~图7c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磁场产生部件(中央磁体7c)利用粘合剂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但也可以固定于与反射体保持部件4一起移动的另一部件。同样,第二磁场产生部件(左侧磁体7l以及右侧磁体7r)利用粘合剂固定于第一支承
部件5,但也可以固定于与第一支承部件5一起移动的另一部件。该构成能够实现向线圈8供电的容易化。这是因为,无需在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件6摆动的第一支承部件5设置线圈8。
170.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有第一线圈(中央线圈8c)以及第二线圈(左侧线圈8l以及右侧线圈8r)的布线基板3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布线基板3由三个布线基板(设有中央线圈8c的中央布线基板3c、设有左侧线圈8l的左侧布线基板3l以及设有右侧线圈8r的右侧布线基板3r)构成。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布线基板3由一个布线基板(设有中央线圈8c、左侧线圈8l以及右侧线圈8r的布线基板3)构成。该构成特别是在布线基板3由柔性布线基板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防止柔性布线基板带来的力作用于第一支承部件5。柔性布线基板带来的力例如是弯曲的状态的柔性布线基板产生的恢复力。
171.第二磁场产生部件(左侧磁体7l以及右侧磁体7r)如图7a~图7c所示,也可以包含配置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作为第一安装部的左侧凹部5el的左侧磁体7l、及配置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作为第二安装部的右侧凹部5er的右侧磁体7r。在该情况下,左侧磁体7l与右侧磁体7r也可以配置为隔着与摆动轴sa1正交且包含摆动轴sa2的平面相互对置。另外,第二线圈(左侧线圈8l以及右侧线圈8r)也可以包含与左侧磁体7l对应地设置的左侧线圈8l和与右侧磁体7r对应地设置的右侧线圈8r。而且,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也可以在作为第二施力部件的施力部件9对第一支承部件5施力的方向(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以与第二磁场产生部件(左侧磁体7l以及右侧磁体7r)对置的方式设有磁性部件11(左侧磁性部件11l以及右侧磁性部件11r)。另外,也可以在第二磁场产生部件与磁性部件11之间夹设有合成树脂等非磁性部件。该构成能够通过作用于第二磁场产生部件与磁性部件11之间的吸引力补偿第二驱动机构md2的驱动力。
172.磁性部件11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也可以具有与左侧磁体7l对应的作为第一磁性部件的左侧磁性部件11l和与右侧磁体7r对应的作为第二磁性部件的右侧磁性部件11r。该构成相比于左侧磁性部件11l与右侧磁性部件11r一体化的情况,具有能够抑制经由磁性部件11的左侧磁体7l带来的磁力与右侧磁体7r带来的磁力的干扰的效果。
173.另外,磁性部件11也可以埋设于第二支承部件6。具体而言,磁性部件11如图4a所示,可以局部地埋设于第二支承部件6,也可以完全埋设于第二支承部件6。该构成与磁性部件11利用粘合剂等安装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磁性部件11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设置位置的精度。
174.另外,如图2所示,摆动轴sa1与包含向反射体1入射的入射光(光lt)的光轴与被反射体1反射的反射光的光轴的平面(与xz平面平行的平面)正交,摆动轴sa2与入射光的光轴平行。
175.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适用各种变形以及置换等。另外,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说明的各特征只要在技术上不矛盾,就也可以适当组合。
176.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轴部cn1由形成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凹部4s与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凸部5t构成。然而,第一轴部cn1也可以由形成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凸部与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凹部构成。
177.同样,第二轴部cn2由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凸部5v与形成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
凹部6s构成。然而,第二轴部cn2也可以由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凹部与形成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凸部构成。
178.另外,可以对凹部以及凸部的至少一方实施润滑用涂敷,或者也可以涂布润滑脂。
179.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凸部5t构成为前端成为四分之一球体,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凸部5v构成为前端成为半球体。然而,凸部5t以及凸部5v的至少一方也可以构成为前端具有部分圆柱形状。在该情况下,具有部分圆柱形状的凸部所对应的凹部也可以构成为具有部分圆柱状的凹面。
180.另外,也可以在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一支承部件5之间、第一支承部件5与第二支承部件6之间以及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二支承部件6之间的至少一方设有一或者多个减振材料。减振材料例如是通过用紫外线或者热量使具有流动性的粘合剂固化而形成的凝胶状阻尼材料。但是,减振材料也可以由热固化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硅酮橡胶、或者紫外线固化性硅酮橡胶等其他材料形成。
181.例如减振材料也可以设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侧壁部的外表面与第一支承部件5的侧壁部的内表面之间。或者,减振材料也可以设于安装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左侧磁体7l与第二支承部件6的左壁部的内表面之间,并且设于安装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侧磁体7r与第二支承部件6的右壁部的内表面之间。或者,减振材料也可以设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侧壁部的外表面与第二支承部件6的侧壁部的内表面之间。
182.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施力部件9构成为兼作在与x轴平行的方向上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向第一支承部件5的侧(x2侧)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与将第一支承部件5向第二支承部件6的侧(x2侧)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然而,第一施力部件与第二施力部件也可以是分别独立的部件。例如也可以是第一施力部件由一个或者多个弹簧部件构成,第二施力部件由另外一个或者多个弹簧部件构成。
183.这里,参照图16、图17a以及图17b,对作为反射体驱动装置101的又一构成例的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进行说明。图16是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的分解立体图,与图3对应。图17a是固定侧部件fb的立体图,与图4a对应。图17b是固定侧部件fb的分解立体图,与图4b对应。另外,在图17a以及图17b中,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罩部件2的图示。
184.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如图16所示,在中央线圈8c、左侧线圈8l以及右侧线圈8r安装于一个布线基板3这一点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不同。在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中,中央线圈8c安装于中央布线基板3c,左侧线圈8l安装于左侧布线基板3l,右侧线圈8r安装于右侧布线基板3r。另外,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如图17b所示,在具有由非磁性金属形成的底板15这一点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不同。另外,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如反射体驱动装置101那样具有由形成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凹部与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凸部构成的第一轴部cn1(在图16中不可视),但也可以如反射体驱动装置101a那样具有由形成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凹部、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凹部、及第一滚珠构成的第一轴部。
185.如此,在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中,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以及反射体驱动装置101a的情况相同,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一支承部件5利用第一轴部cn1以反射体保持部件4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5绕摆动轴sa1摆动的方式连结。
186.另外,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如反射体驱动装置101那样,具有由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凸部与形成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凹部构成的第二轴部cn2(图16中不可视),但也可以
如反射体驱动装置101a那样具有由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凹部、形成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凹部、及第二滚珠构成的第二轴部。
187.如此,在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中,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以及反射体驱动装置101a的情况相同,第一支承部件5与第二支承部件6利用第二轴部cn2以第一支承部件5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件6绕摆动轴sa2摆动的方式连结。
188.另外,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如图16所示,在施力部件9包含第一施力部件91与第二施力部件92这一点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不同。在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中,施力部件9构成为兼作第一施力部件与第二施力部件。
189.接下来,参照图18,详细地说明构成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的施力部件9。图18是构成处于驱动机构md未驱动的初始状态时的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的施力部件9的主视图,与图5对应。具体而言,图18的上图是第一施力部件91的主视图,图18的中图是第二施力部件92的主视图。另外,图18的下图是第一施力部件91以及第二施力部件92的主视图,相当于组合了图18的上图与图18的中图的图。
190.如图18的上图所示,第一施力部件91具有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内侧固定部91m、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外侧固定部91f、及将内侧固定部91m与外侧固定部91f连结的弹性臂部91g。具体而言,第一施力部件91包含在y轴方向上分离地配置的左内侧弹簧部件91l与右内侧弹簧部件91r。
191.左内侧弹簧部件91l具有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左壁部的左内侧固定部91ml、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左壁部的左外侧固定部91fl、及将左内侧固定部91ml与左外侧固定部91fl连结的左弹性臂部91gl。而且,左弹性臂部91gl具有将左内侧固定部91ml的上部与左外侧固定部91fl的上部连结的左上弹性臂部91gul、及将左内侧固定部91ml的下部与左外侧固定部91fl的下部连结的左下弹性臂部91gdl。另外,左内侧固定部91ml以及左外侧固定部91fl的至少一方也可以被上下分割。
192.同样,右内侧弹簧部件91r具有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右壁部的右内侧固定部91mr、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壁部的右外侧固定部91fr、及将右内侧固定部91mr与右外侧固定部91fr连结的右弹性臂部91gr。而且,右弹性臂部91gr具有将右内侧固定部91mr的上部与右外侧固定部91fr的上部连结的右上弹性臂部91gur、及将右内侧固定部91mr的下部与右外侧固定部91fr的下部连结的右下弹性臂部91gdr。另外,右内侧固定部91mr以及右外侧固定部91fr的至少一方也可以被上下分割。
193.另外,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施力部件91以在主视时摆动轴sa1位于左上弹性臂部91gul与左下弹性臂部91gdl之间、并且摆动轴sa1位于右上弹性臂部91gur与右下弹性臂部91gdr之间的方式安装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以及第一支承部件5。另外,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左上弹性臂部91gul与左下弹性臂部91gdl构成为关于摆动轴sa1线对称,右上弹性臂部91gur与右下弹性臂部91gdr构成为关于摆动轴sa1线对称。
194.另外,如图18的中图所示,第二施力部件92具有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内侧固定部92m、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外侧固定部92f、及将内侧固定部92m与外侧固定部92f连结的弹性臂部92g。具体而言,第二施力部件92包含在y轴方向上分离地配置的左外侧弹簧部件92l与右外侧弹簧部件92r。
195.左外侧弹簧部件92l具有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左壁部的左内侧固定部92ml、固
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左壁部的左外侧固定部92fl、及将左内侧固定部92ml与左外侧固定部92fl连结的左弹性臂部92gl。而且,左弹性臂部92gl具有将左内侧固定部92ml的上部与左外侧固定部92fl的上部连结的左上弹性臂部92gul、及将左内侧固定部92ml的下部与左外侧固定部92fl的下部连结的左下弹性臂部92gdl。另外,左内侧固定部92ml以及左外侧固定部92fl的至少一方也可以被上下分割。
196.同样,右外侧弹簧部件92r具有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壁部的右内侧固定部92mr、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右壁部的右外侧固定部92fr、及将右内侧固定部92mr与右外侧固定部92fr连结的右弹性臂部92gr。而且,右弹性臂部92gr具有将右内侧固定部92mr的上部与右外侧固定部92fr的上部连结的右上弹性臂部92gur、及将右内侧固定部92mr的下部与右外侧固定部92fr的下部连结的右下弹性臂部92gdr。另外,右内侧固定部92mr以及右外侧固定部92fr的至少一方也可以被上下分割。
197.另外,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第二施力部件92以在主视时摆动轴sa1位于左上弹性臂部92gul与左下弹性臂部92gdl之间、并且摆动轴sa1位于右上弹性臂部92gur与右下弹性臂部92gdr之间的方式安装于第一支承部件5以及第二支承部件6。另外,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左上弹性臂部92gul与左下弹性臂部92gdl构成为关于摆动轴sa1线对称,右上弹性臂部92gur与右下弹性臂部92gdr构成为关于摆动轴sa1线对称。
198.另外,在图示例中,左内侧弹簧部件91l与左外侧弹簧部件92l构成了左侧弹簧部件9l,右内侧弹簧部件91r与右外侧弹簧部件92r构成了右侧弹簧部件9r。
199.接下来,参照图19a~图19d、图20a以及图20b,对第一施力部件91以及第二施力部件92与反射体保持部件4、第一支承部件5以及第二支承部件6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200.图19a~图19d是安装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第一支承部件5以及第二支承部件6的施力部件9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19a是反射体保持部件4、第一支承部件5、第二支承部件6以及施力部件9的整体的立体图,与图10a对应。图19b~图19d相当于图19a中的单点划线所包围的范围r5的放大图。更具体而言,图19b是安装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以及第一支承部件的右内侧弹簧部件91r的立体图,图19c是安装于第一支承部件5以及第二支承部件6的右外侧弹簧部件92r的立体图,图19d是右内侧弹簧部件91r以及右外侧弹簧部件92r的立体图。另外,在图19a~图19d中,为了清楚起见,对反射体保持部件4标注稀疏的点图案,对第一支承部件5标注细密的点图案,对第二支承部件6标注更细密的点图案。
201.图20a以及图20b是安装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施力部件9的图。具体而言,图20a是安装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施力部件9(右侧弹簧部件9r)的主视图,图20b是安装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施力部件9(右侧弹簧部件9r)的俯视图。另外,在图20a以及图20b中,为了清楚起见,对第一支承部件5标注了点图案。
202.参照图19a~图19d、图20a以及图20b的以下的说明涉及右内侧弹簧部件91r以及右外侧弹簧部件92r的配置,但对于左内侧弹簧部件91l以及左外侧弹簧部件92l的配置也同样适用。
203.右侧弹簧部件9r如上述那样,包含在x轴方向上分离地配置的右内侧弹簧部件91r与右外侧弹簧部件92r。具体而言,右内侧弹簧部件91r如图19b所示,具有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右壁部的右台座部4pr的右内侧固定部91mr、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壁部的右外侧台座部5per的右外侧固定部91fr、将右内侧固定部91mr的上部与右外侧固定部91fr
的上部连结的右上弹性臂部91gur、及将右内侧固定部91mr的下部与右外侧固定部91fr的下部连结的右下弹性臂部91gdr。
204.在图示例中,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右壁部的右台座部4pr如图19b所示,包含从前侧(x1侧)的面向前方(x1方向)突出的圆形凸状的两个突出设置部4ar。突出设置部4ar与形成于右内侧固定部91mr的两个贯通孔对应。
205.具体而言,右内侧固定部91mr安装且固定于形成有突出设置部4ar的右台座部4pr。右内侧固定部91mr相对于右台座部4pr的固定通过对插通于贯通孔的突出设置部4ar进行热铆来接实现,该贯通孔是在右内侧固定部91mr形成的贯通孔。
206.在图19a~图19d中,突出设置部4ar以热铆接之后的前端变形的状态图示。在图示突出设置部4ar的其他图中也相同。另外,右内侧固定部91mr相对于右台座部4pr的固定也可以通过对插通于贯通孔的突出设置部4ar涂敷粘合剂来实现,该贯通孔是在右内侧固定部91mr形成的贯通孔。
207.另外,在图示例中,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壁部的右外侧台座部5per如图19b所示,包含从前侧(x1侧)的面向前方(x1方向)突出的圆形凸状的右外侧突出设置部5aer。右外侧突出设置部5aer与形成于右外侧固定部91fr的贯通孔对应。
208.具体而言,右外侧固定部91fr安装且固定于形成有右外侧突出设置部5aer的右外侧台座部5per。右外侧固定部91fr相对于右外侧台座部5per的固定通过对插通于贯通孔的右外侧突出设置部5aer涂敷粘合剂来实现,该贯通孔是在右外侧固定部91fr形成的贯通孔。另外,右外侧固定部91fr相对于右外侧台座部5per的固定也可以通过对插通于贯通孔的右外侧突出设置部5aer进行热铆接来实现,该贯通孔是在右外侧固定部91fr形成的贯通孔。
209.另外,右外侧弹簧部件92r如图19c所示,具有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壁部的右内侧台座部5pir的右内侧固定部92mr、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右壁部的右台座部6pr的右外侧固定部92fr、将右内侧固定部92mr的上部与右外侧固定部92fr的上部连结的右上弹性臂部92gur、及将右内侧固定部92mr的下部与右外侧固定部92fr的下部连结的右下弹性臂部92gdr。
210.在图示例中,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壁部的右内侧台座部5pir如图19c所示,包含从前侧(x1侧)的面向前方(x1方向)突出的圆形凸状的右内侧突出设置部5air。右内侧突出设置部5air与形成于右内侧固定部92mr的贯通孔对应。
211.具体而言,右内侧固定部92mr安装且固定于形成有右内侧突出设置部5air的右内侧台座部5pir。右内侧固定部92mr相对于右内侧台座部5pir的固定通过对插通于贯通孔的右内侧突出设置部5air涂敷粘合剂来实现,该贯通孔是在右内侧固定部92mr形成的贯通孔。另外,右内侧固定部92mr相对于右内侧台座部5pir的固定也可以通过对插通于贯通孔的右内侧突出设置部5air进行热铆接来实现,该贯通孔是在右内侧固定部92mr形成的贯通孔。
212.另外,在图示例中,第二支承部件6的右壁部的右台座部6pr如图19c所示,包含从前侧(x1侧)的面向前方(x1方向)突出的圆形凸状的两个右突出设置部6ar。右突出设置部6ar与形成于右外侧固定部92fr的两个贯通孔对应。
213.具体而言,右外侧固定部92fr安装且固定于形成有右突出设置部6ar的右台座部
6pr。右外侧固定部92fr相对于右台座部6pr的固定通过对插通于贯通孔的右突出设置部6ar涂敷粘合剂来实现,该贯通孔是在右外侧固定部92fr形成的贯通孔。另外,右外侧固定部92fr相对于右台座部6pr的固定也可以通过对插通于贯通孔的右突出设置部6ar进行热铆接来实现,该贯通孔是在右外侧固定部92fr形成的贯通孔。
214.另外,右内侧弹簧部件91r如图20a以及图20b所示,在第一驱动机构md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md2都未驱动的初始状态下,以右内侧固定部91mr与右外侧固定部91fr大致平行的方式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以及第一支承部件5。具体而言,在初始状态下,右内侧固定部91mr与右外侧固定部91fr以如图20b所示那样在x轴方向上隔开间隔dt2而配置、并且如图20a所示那样沿z轴方向相互大致平行的方式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以及第一支承部件5。即,反射体保持部件4以及第一支承部件5构成为,安装右内侧固定部91mr的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安装面与安装右外侧固定部91fr的第一支承部件5的安装面在初始状态下相互大致平行。关于左内侧弹簧部件91l也相同。
215.另外,右外侧弹簧部件92r如图20a以及图20b所示,在第一驱动机构md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md2都未驱动的初始状态下,以右内侧固定部92mr与右外侧固定部92fr大致平行的方式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以及第二支承部件6。具体而言,在初始状态下,右内侧固定部92mr与右外侧固定部92fr以如图20b所示那样在x轴方向上隔开间隔dt3而配置、并且如图20a所示那样沿z轴方向相互大致平行的方式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以及第二支承部件6。即,第一支承部件5以及第二支承部件6构成为,安装右内侧固定部92mr的第一支承部件5的安装面与安装右外侧固定部92fr的第二支承部件6的安装面在初始状态下相互大致平行。关于左外侧弹簧部件92l也相同。
216.通过该配置,由包含左内侧弹簧部件91l以及左外侧弹簧部件92l的左侧弹簧部件9l与包含右内侧弹簧部件91r以及右外侧弹簧部件92r的右侧弹簧部件9r构成的施力部件9在初始状态下能够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向后侧(x2侧)施力,同时,能够将第一支承部件5向后侧(x2侧)施力。即,包含由左内侧弹簧部件91l以及右内侧弹簧部件91r构成的第一施力部件91与由左外侧弹簧部件92l以及右外侧弹簧部件92r构成的第二施力部件92的施力部件9在初始状态下能够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向后侧(x2侧)施力,同时,能够将第一支承部件5向后侧(x2侧)施力。
217.接下来,参照图21,对构成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的反射体保持部件4进行说明。图21是构成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的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21的上图是埋入有磁性部件12的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立体图,图21的中图是埋入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磁性部件12的立体图,图21的下图是中央磁体7c所吸附的磁性部件12的立体图。
218.构成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的反射体保持部件4在埋入有磁性部件12这一点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不同。在图示例中,磁性部件12通过嵌入成形埋设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
219.磁性部件12构成为,作为用于增强中央磁体7c产生的磁场的背磁轭发挥功能。另外,磁性部件12构成为作为用于提高反射体1与反射体保持部件4之间的粘合强度以及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中央磁体7c之间的粘合强度的部件发挥功能。在图示例中,磁性部件12构成为包含底壁部12b以及壁部12w。具体而言,磁性部件12包含左磁性部件12l以及右磁性部件12r。而且,左磁性部件12l包含左底壁部12bl以及左壁部12wl,右磁性部件12r包含右底壁部12br以及右壁部12wr。
220.左磁性部件12l的左壁部12wl埋入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左壁部,右磁性部件12r的右壁部12wr埋入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右壁部,左磁性部件12l的左底壁部12bl与右磁性部件12r的右底壁部12br埋入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底壁部。
221.如图21所示,在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左壁部的内侧(右侧)形成有多个槽部4g。多个槽部4g也形成在图21中不可视的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右壁部的内侧(左侧)。
222.多个槽部4g是用于容纳用来粘合固定反射体1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粘合剂的构造。涂敷于反射体1与反射体保持部件4之间的粘合剂进入多个槽部4g的内部而固化,因此能够提高反射体1与反射体保持部件4之间的粘合强度。另外,多个槽部4g的一部分构成为使埋入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壁部12w的一部分露出。如图21的中图所示,在于槽部4g的内底面露出的壁部12w的一部分形成有多个凹部rs。多个凹部rs为用于容纳用来粘合固定反射体1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粘合剂的构造。涂敷于反射体1与反射体保持部件4之间的粘合剂进入多个凹部rs的内部而固化,因此更能够提高反射体1与反射体保持部件4之间的粘合强度。在图21的中图中,为了清楚起见,仅多个凹部rs的一部分用引出线示出。通过该构成,磁性部件12能够提高反射体1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粘合强度。
223.另外,如图21的中图所示,在壁部12w形成有多个贯通孔th。多个贯通孔th是用于在对反射体保持部件4进行注射成形时使树脂遍布模具内的整个区域的构造。在图21的中图中,为了清楚起见,仅多个贯通孔th的一部分用引出线示出。
224.另外,磁性部件12以底壁部12b的底面露出的方式埋设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具体而言,左磁性部件12l以左底壁部12bl的底面露出的方式埋设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右磁性部件12r以右底壁部12br的底面露出的方式埋设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而且,如图21的下图所示,中央磁体7c配置为吸附于在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底面露出的底壁部12b的底面。通过该构成,磁性部件12能够提高收容于在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底面形成的凹部4e(图21中不可视)而粘合固定的中央磁体7c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粘合强度。另外,磁性部件12能够抑制中央磁体7c产生的磁场的泄漏。
225.接下来,参照图22,对构成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的第一支承部件5进行说明。图22是构成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的第一支承部件5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22的上图是埋入有磁性部件13的第一支承部件5的立体图,图22的中图是埋入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磁性部件13的立体图,图22的下图是吸附有左侧磁体7l以及右侧磁体7r的磁性部件13的立体图。
226.构成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的第一支承部件5在埋入有磁性部件13这一点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不同。
227.磁性部件13构成为作为用于增强左侧磁体7l以及右侧磁体7r分别产生的磁场的背磁轭发挥功能。另外,磁性部件13构成为作为用于提高第一支承部件5与左侧磁体7l以及右侧磁体7r的各个之间的粘合强度的部件发挥功能。在图示例中,磁性部件13构成为包含左壁部13wl、右壁部13wr以及将左壁部13l与右壁部13r连结的连结部13c。
228.磁性部件13的左壁部13wl埋入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左壁部,磁性部件13的右壁部13wr埋入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壁部,磁性部件13的连结部13c埋入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后壁部。
229.另外,磁性部件13以左壁部13wl的外表面(左侧面)露出并且右壁部13wr的外表面(右侧面)露出的方式埋设于第一支承部件5。而且,如图22的下图所示,左侧磁体7l配置为
吸附于在第一支承部件5的左侧面露出的左壁部13wl的左侧面,右侧磁体7r配置为吸附于在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侧面露出的右壁部13wr的右侧面。通过该构成,磁性部件13能够提高收容于在第一支承部件5的左侧面形成的左侧凹部5el(在图22中不可视)并粘合固定的左侧磁体7l与第一支承部件5的粘合强度以及收容于在第一支承部件5的右侧面形成的右侧凹部5er并粘合固定的右侧磁体7r与第一支承部件5的粘合强度。另外,磁性部件13能够抑制左侧磁体7l以及右侧磁体7r分别产生的磁场的泄漏。
230.如上述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中,第一施力部件91由板簧构成,第二施力部件92由与构成第一施力部件91的板簧不同的另一板簧构成。在图示例中,构成第一施力部件91的板簧包含左内侧弹簧部件91l以及右内侧弹簧部件91r,构成第二施力部件92的另一板簧包含左外侧弹簧部件92l以及右外侧弹簧部件92r。
231.该构成具有能够使反射体更稳定地摆动的效果。这是因为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二支承部件6没有利用施力部件9(板簧)连结。具体而言,若第二驱动机构md2使第一支承部件5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件6绕摆动轴sa2摆动,则反射体保持部件4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5不相对摆动,因此与第一支承部件5一起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件6相对地摆动。此时,假设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二支承部件6利用施力部件9(板簧)连结的话,则施力部件9(板簧)产生使反射体保持部件4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5沿y轴方向移动的力。因此,该构成有使反射体保持部件4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5移动(侧滑)的隐患。与此相对,在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中,由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与第二支承部件6未利用施力部件9(板簧)连结,因此施力部件9(板簧)即使在第二驱动机构md2使第一支承部件5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件6绕摆动轴sa2摆动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使反射体保持部件4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5沿y轴方向移动的力。因此,该构成具有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反射体保持部件4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5沿y轴方向移动(侧滑)的效果。
232.另外,构成第一施力部件91的板簧与构成第二施力部件92的另一板簧也可以以具有分离且相互对置的部分的方式配置于第一施力部件91对反射体保持部件4施力的方向即施力方向(x轴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在图示例中,构成第一施力部件91的板簧(右内侧弹簧部件91r)与构成第二施力部件92的另一板簧(右外侧弹簧部件92r)如图20b所示,以具有在x轴方向上分离且相互对置的部分的方式配置于x轴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另外,图20b为了清楚起见,用单点划线包围表示包含在x轴方向上分离且相互对置的部分的范围r6。
233.该构成具有能够提高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内的空间的空间效率、能够实现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的小型化的效果。
234.另外,构成第二施力部件92的另一板簧也可以比构成第一施力部件91的板簧远离作为第一轴的摆动轴sa1地配置。在图示例中,构成第二施力部件92的另一板簧(右外侧弹簧部件92r)配置于比构成第一施力部件91的板簧(右内侧弹簧部件91r)远离摆动轴sa1的位置、即比构成第一施力部件91的板簧(右内侧弹簧部件91r)靠前侧(x1侧)。但是,构成第二施力部件92的另一板簧(右外侧弹簧部件92r)也可以配置于比构成第一施力部件91的板簧(右内侧弹簧部件91r)靠近摆动轴sa1的位置、即比构成第一施力部件91的板簧(右内侧弹簧部件91r)靠后侧(x2侧)。
235.该构成具有能够提高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的组装性、进而提高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的生产线的生产性的效果。这是因为能够使第一施力部件91与第二施力部件92不干扰地将第一施力部件91以及第二施力部件92分别安装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第一支承部件5以
及第二支承部件6。
236.另外,构成第一施力部件91的板簧也可以具有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作为第一固定部的内侧固定部91m、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作为第二固定部的外侧固定部91f、及设于内侧固定部91m与外侧固定部91f之间的作为第一弹性臂部的弹性臂部91g。另外,构成第二施力部件92的另一板簧也可以具有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作为第三固定部的内侧固定部92m、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作为第四固定部的外侧固定部92f、及设于内侧固定部92m与外侧固定部92f之间的作为第二弹性臂部的弹性臂部92g。在该情况下,在第一驱动机构md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md2未驱动的初始状态下,内侧固定部91m、外侧固定部91f、内侧固定部92m以及外侧固定部92f各自的板面也可以相互大致平行。在图示例中,如图18所示,内侧固定部91m包含左内侧固定部91ml以及右内侧固定部91mr,外侧固定部91f包含左外侧固定部91fl以及右外侧固定部91fr,内侧固定部92m包含左内侧固定部92ml以及右内侧固定部92mr,外侧固定部92f包含左外侧固定部92fl以及右外侧固定部92fr。而且,右内侧固定部91mr、右外侧固定部91fr、右内侧固定部92mr以及右外侧固定部92fr各自的板面如图20b所示那样配置为沿yz平面相互平行。
237.该构成具有能够提高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的组装性、进而提高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的生产线的生产性的效果。这是因为板簧向反射体保持部件4、第一支承部件5以及第二支承部件6的各个的安装变得容易。
238.另外,如图18的上图所示,构成第一施力部件91的板簧也可以包含分离配置的作为第一弹簧部件的左内侧弹簧部件91l与作为第二弹簧部件的右内侧弹簧部件91r。而且,左内侧弹簧部件91l以及右内侧弹簧部件91r的各个也可以具有将作为第一固定部的内侧固定部91m与作为第二固定部的外侧固定部91f连结的作为两个第一弹性臂部的弹性臂部91g。而且,在沿施力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如图18的上图所示,作为第一轴的摆动轴sa1也可以位于左内侧弹簧部件91l中的两个弹性臂部91g之间,并且位于右内侧弹簧部件91r中的两个弹性臂部91g之间。
239.另外,如图18的中图所示,构成第二施力部件92的另一板簧也可以包含分离配置的作为第三弹簧部件的左外侧弹簧部件92l与作为第四弹簧部件的右外侧弹簧部件92r。而且,左外侧弹簧部件92l以及右外侧弹簧部件92r的各个也可以具有将作为第三固定部的内侧固定部92m与作为第四固定部的外侧固定部92f连结的作为两个第二弹性臂部的弹性臂部92g。而且,在沿施力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如图18的中图所示,作为第一轴的摆动轴sa1也可以位于左外侧弹簧部件92l中的两个弹性臂部92g之间,并且位于右外侧弹簧部件92r中的两个弹性臂部92g之间。
240.该构成具有能够实现反射体的稳定的摆动的效果。这是因为,左内侧弹簧部件91l以及右内侧弹簧部件91r均配置成在主视时关于摆动轴sa1上下对称。而且是因为左内侧弹簧部件91l与右内侧弹簧部件91r配置成在主视时关于摆动轴sa2左右对称。而且是因为左外侧弹簧部件92l以及右外侧弹簧部件92r均配置成在主视时关于摆动轴sa1上下对称。而且是因为左外侧弹簧部件92l与右外侧弹簧部件92r配置成在主视时关于摆动轴sa2左右对称。
241.另外,如图18的上图所示,构成第一施力部件91的板簧(左内侧弹簧部件91l以及右内侧弹簧部件91r)也可以具有固定于反射体保持部件4的作为第一固定部的内侧固定部
91m、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作为第二固定部的外侧固定部91f、及设于内侧固定部91m与外侧固定部91f之间的作为第一弹性臂部的弹性臂部91g。
242.另外,构成第二施力部件92的另一板簧(左外侧弹簧部件92l以及右外侧弹簧部件92r)也可以具有固定于第一支承部件5的作为第三固定部的内侧固定部92m、固定于第二支承部件6的作为第四固定部的外侧固定部92f、及设于内侧固定部92m与外侧固定部92f之间的作为第二弹性臂部的弹性臂部92g。
243.而且,弹性臂部91g也可以具有多个弯曲部wd1与从多个弯曲部wd1各自的两端延伸的多个延伸部el1,弹性臂部92g也可以具有多个弯曲部wd2与从多个弯曲部wd2各自的两端延伸的多个延伸部el2。
244.在该情况下,弹性臂部91g与弹性臂部92g也可以配置成在施力方向(x轴方向)上相互局部地对置,并且在施力方向(x轴方向)上相互局部地对置的部分中,配置成延伸部el1沿延伸部el2延伸。
245.图23是右内侧弹簧部件91r以及右外侧弹簧部件92r各自的一部分的主视图,相当于图18的下图中的单点划线所包围的范围r7的放大图。具体而言,图23是构成右内侧弹簧部件91r的右弹性臂部91gr的右上弹性臂部91gur的一部分以及构成右外侧弹簧部件92r的右弹性臂部92gr的右上弹性臂部92gur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另外,参照图23的以下的说明涉及右上弹性臂部91gur以及右上弹性臂部92gur,但也同样适用于右下弹性臂部91gdr以及右下弹性臂部92gdr、左上弹性臂部91gul以及左上弹性臂部92gul、和左下弹性臂部91gdl以及左下弹性臂部92gdl的各个。
246.如图23所示,右上弹性臂部91gur包含多个弯曲部wd1(第一弯曲部wd11~第五弯曲部wd15)与从多个弯曲部wd1(第一弯曲部wd11~第五弯曲部wd15)各自的两端延伸的多个延伸部el1(第一延伸部el11~第六延伸部el16)。另外,右上弹性臂部92gur包含多个弯曲部wd2(第一弯曲部wd21~第五弯曲部wd25)与从多个弯曲部wd2(第一弯曲部wd21~第五弯曲部wd25)各自的两端延伸的多个延伸部el2(第一延伸部el21~第六延伸部el26)。
247.而且,右弹性臂部91gr与右弹性臂部92gr配置为在施力方向(x轴方向)上相互局部地对置,并且在施力方向(x轴方向)上相互局部地对置的部分(图23所示的部分)中,配置为延伸部el1沿延伸部el2延伸。具体而言,第一延伸部el11配置成沿第一延伸部el21在z轴方向上延伸,第二延伸部el12配置成沿第二延伸部el22在z轴方向上延伸,第三延伸部el13配置成沿第三延伸部el23在z轴方向上延伸,第四延伸部el14配置成沿第四延伸部el24在z轴方向上延伸,第五延伸部el15配置成沿第五延伸部el25在z轴方向上延伸,第六延伸部el16配置成沿第六延伸部el26在z轴方向上延伸。
248.另外,在图23所示的例子中,延伸部el1以及延伸部el2均构成为沿z轴方向以直线状延伸,但也可以构成为弯曲地延伸。
249.该构成带来如下效果:在因落下等引起的冲击施加于反射体驱动装置101b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第一弹性臂部与第二弹性臂部缠绕。
250.本技术主张基于2021年2月2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21-027898号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将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引用到本技术中。
251.附图标记说明
[0252]1···
反射体2
···
罩部件3
···
布线基板3c
···
中央布线基板3l
···
左侧布线基板3r
···
右侧布线基板4
···
反射体保持部件4al,4ar
···
突出设置部4p
···
台座部4pl
···
左台座部4pr
···
右台座部4s
···
凹部4sl
···
左侧凹部4sr
···
右侧凹部5
···
第一支承部件5aer
···
右外侧突出设置部5air
···
右内侧突出设置部5e
···
凹部5el
···
左侧凹部5er
···
右侧凹部5per
···
右外侧台座部5pir
···
右内侧台座部5s
···
凹部5sl
···
左侧凹部5sr
···
右侧凹部5t
···
凸部5tl
···
左侧凸部5tr
···
右侧凸部5v
···
凸部5vd
···
下侧凸部5vu
···
上侧凸部5w
···
凹部5wd
···
下侧凹部5wu
···
上侧凹部6
···
第二支承部件6adl
···
左下侧突出设置部6aul
···
左上侧突出设置部6adr
···
右下侧突出设置部6aur
···
右上侧突出设置部6hc
···
中央贯通部6hl
···
左侧贯通部6hr
···
右侧贯通部6p
···
台座部6pdl
···
左下台座部6pdr
···
右下台座部6pl
···
左台座部6pr
···
右台座部6pul
···
左上台座部6pur
···
右上台座部6s
···
凹部6sd
···
下侧凹部6su
···
上侧凹部7
···
磁场产生部件7c
···
中央磁体7l
···
左侧磁体7r
···
右侧磁体8
···
线圈8c
···
中央线圈8l
···
左侧线圈8r
···
右侧线圈9
···
施力部件9f
···
外侧固定部9fl
···
左外侧固定部9fdl
···
左下外侧固定部9ful
···
左上外侧固定部9fr
···
右外侧固定部9fdr
···
右下外侧固定部9fur
···
右上外侧固定部9g
···
弹性臂部9gl
···
左弹性臂部9gdl
···
左下弹性臂部9gul
···
左上弹性臂部9gr
···
右弹性臂部9gdr
···
右下弹性臂部9gur
···
右上弹性臂部9l
···
左侧弹簧部件9m
···
内侧固定部9ml
···
左内侧固定部9mr
···
右内侧固定部9r
···
右侧弹簧部件10
···
传感器10c
···
中央传感器10r
···
右侧传感器11
···
磁性部件11l
···
左侧磁性部件11r
···
右侧磁性部件12
···
磁性部件12b
···
底壁部12bl
···
左底壁部12br
···
右底壁部12l
···
左磁性部件12r
···
右磁性部件12w
···
壁部12wl
···
左壁部12wr
···
右壁部13
···
磁性部件13c
···
连结部13wl
···
左壁部13wr
···
右壁部15
···
底板91
···
第一施力部件91f
···
外侧固定部91fl
···
左外侧固定部91fr
···
右外侧固定部91g
···
弹性臂部91gdl
···
左下弹性臂部91gdr
···
右下弹性臂部91gl
···
左弹性臂部91gr
···
右弹性臂部91gul
···
左上弹性臂部91gur
···
右上弹性臂部91m
···
内侧固定部91ml
···
左内侧固定部91mr
···
右内侧固定部91l
···
左内侧弹簧部件91r
···
右内侧弹簧部件92
···
第二施力部件92f
···
外侧固定部92fl
···
左外侧固定部92fr
···
右外侧固定部92g
···
弹性臂部92gdl
···
左下弹性臂部92gdr
···
右下弹性臂部92gl
···
左弹性臂部92gr
···
右弹性臂部92gul
···
左上弹性臂部92gur
···
右上弹性臂部92m
···
内侧固定部92ml
···
左内侧固定部92mr
···
右内侧固定部92l
···
左外侧弹簧部件92r
···
右外侧弹簧部件101、101a、101b
···
反射体驱动装置b1
···
第一滚珠b1l
···
左侧滚珠b1r
···
右侧滚珠b2
···
第二滚珠b2d
···
下侧滚珠b2u
···
上侧滚珠cn1
···
第一轴部cn1l
···
左侧轴部cn1r
···
右侧轴部cn2
···
第二轴部cn2d
···
下侧轴部cn2u
···
上侧轴部cp1
···
第一接触点cp2
···
第二接触点cp3
···
第三接触点cp4
···
第四接触点cp5
···
第五接触点el1、el2
···
延伸部el11、el21
···
第一延伸部el12、el22
···
第二延伸部el13、el23
···
第三延伸部el14、el24
···
第四延伸部el15、el25
···
第五延伸部el16、
el26
···
第六延伸部fb
···
固定侧部件is
···
拍摄元件lt
···
光lu
···
透镜单元mb
···
可动侧部件md
···
驱动机构md1
···
第一驱动机构md2
···
第二驱动机构sa1、sa2
···
摆动轴wd1、wd2
···
弯曲部wd11、wd21
···
第一弯曲部wd12、wd22
···
第二弯曲部wd13、wd23
···
第三弯曲部wd14、wd24
···
第四弯曲部wd15、wd25
···
第五弯曲部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反射体保持部件,能够保持使光弯折的反射体;第一支承部件,将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摆动;第二支承部件,将所述第一支承部件支承为能够绕第二轴摆动,该第二轴具有与所述第一轴的轴线方向垂直的轴线方向;第一驱动机构,使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绕所述第一轴摆动;以及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绕所述第二轴摆动,所述反射体驱动装置具有:第一施力部件,将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向所述第一支承部件侧施力;以及第二施力部件,将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向所述第二支承部件侧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对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施力的朝向即第一朝向与所述第二施力部件对所述第一支承部件施力的朝向即第二朝向相同,所述第一朝向以及所述第二朝向与所述第一轴以及所述第二轴各自的轴线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力部件由板簧构成,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由与所述板簧不同的另一板簧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与所述另一板簧以具有在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对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施力的方向即施力方向上分离且相互对置的部分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施力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板簧相比于所述板簧远离所述第一轴地配置。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具有固定于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的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二固定部、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第一弹性臂部,所述另一板簧具有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三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第四固定部、及设于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四固定部之间的第二弹性臂部,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未驱动的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以及所述第四固定部各自的板面相互大致平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包含分离配置的第一弹簧部件与第二弹簧部件,所述第一弹簧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弹簧部件各自具有将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结的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臂部,在沿所述施力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轴位于所述第一弹簧部件的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臂部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第二弹簧部件的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臂部之间,所述另一板簧包含分离配置的第三弹簧部件与第四弹簧部件,所述第三弹簧部件以及所述第四弹簧部件各自具有将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四固定部连结的两个所述第二弹性臂部,在沿所述施力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轴位于所述第三弹簧部件的两个所述第二弹性臂
部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第四弹簧部件的两个所述第二弹性臂部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具有固定于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的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二固定部、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第一弹性臂部,所述另一板簧具有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三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第四固定部、及设于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四固定部之间的第二弹性臂部,所述第一弹性臂部具有多个弯曲部与从该多个弯曲部各自的两端延伸的多个延伸部,所述第二弹性臂部具有多个弯曲部与从该多个弯曲部各自的两端延伸的多个延伸部,所述第一弹性臂部与所述第二弹性臂部配置成在所述施力方向上相互局部地对置,并且在所述施力方向上相互局部地对置的部分中,配置成所述第一弹性臂部的延伸部沿所述第二弹性臂部的延伸部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力部件与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由设于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之间的相同的弹簧部件构成,所述弹簧部件兼作所述第一施力部件与所述第二施力部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部件由板簧构成,具有固定于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的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第二固定部、及将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结的弹性臂部,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未驱动的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大致平行。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部件包含分离配置的第一弹簧部件与第二弹簧部件,所述第一弹簧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弹簧部件各自具有将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结的两个所述弹性臂部,在沿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对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施力的方向即施力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轴位于所述第一弹簧部件的两个所述弹性臂部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第二弹簧部件的两个所述弹性臂部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轴部,将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以能够绕所述第一轴摆动的方式连结;以及第二轴部,将所述第一支承部件以能够绕所述第二轴摆动的方式连结,在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对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施力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轴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轴部的位置不同。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由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的部分与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部分构成,并且/或者,所述第二轴部由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部分与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部分构成。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部包含配置于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之间的滚珠,并且/或者,所述第二轴部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之间的滚珠。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含与所述反射体保持部件一起移动的第一磁场产生部件和与所述第一磁场产生部件对置的第一线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含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一起移动的第二磁场产生部件和与所述第二磁场产生部件对置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以互相不能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的布线基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场产生部件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一安装部的磁体与配置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二安装部的磁体,配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磁体与配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磁体配置成隔着与所述第一轴正交且包含所述第二轴的平面相互对置,所述第二线圈包含与配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磁体对应地设置的线圈和与配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磁体对应地设置的线圈,设有在所述第二施力部件对所述第一支承部件施力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磁场产生部件分离配置的磁性部件。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部件具有与配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磁体对应的第一磁性部件和与配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磁体对应的第二磁性部件,所述磁性部件被埋设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件。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与包含向所述反射体入射的入射光的光轴和由所述反射体反射的反射光的光轴的平面正交,所述第二轴与所述入射光的光轴平行。
技术总结
反射体驱动装置(101)具备:能够保持使光弯折的反射体(1)的反射体保持部件(4);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支承为能够绕摆动轴(SA1)摆动的第一支承部件(5);第二支承部件(6),将第一支承部件(5)支承为能够绕摆动轴(SA2)摆动,该摆动轴(SA2)具有与摆动轴(SA1)的轴线方向垂直的轴线方向;使反射体保持部件(4)绕摆动轴(SA1)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MD1);使第一支承部件(5)绕摆动轴(SA2)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MD2);将反射体保持部件(4)向第一支承部件(5)侧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及将第一支承部件(5)向第二支承部件(6)侧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5)向第二支承部件(6)侧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5)向第二支承部件(6)侧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
技术研发人员:长田宽志 横田纯一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2.02.22
技术公布日:2023/10/1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贴片天线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马达、压缩装置、送风装置、及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