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级减振双管夹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6
阅读:87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级减振双管夹。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样的选择,作为最直观的驾乘体验,汽车nvh(即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声振粗糙度)仍然是许多消费者购车的评价指标之一。
3.目前,汽车空调系统的高压管和低压管一般通过双管夹夹持,然而现有的这类双管夹由于减振效果差,在车辆经历振动和颠簸的情况下,会导致较大的噪音和异响,使得整车nvh品质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级减振双管夹,其采用二级减振,提高了减振效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级减振双管夹,包括:
6.主体;
7.固定在所述主体中部的一级减振橡胶,该一级减振橡胶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
8.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主体的两个端部的二级减振橡胶,所述二级减振橡胶为橡胶套,该橡胶套的内孔壁设置有用于夹持管件的凸齿。
9.优选的,所述主体为钣金材质,其两个端部形成用于容置所述二级减振橡胶的安装腔,所述二级减振橡胶固定容置在该安装腔内。
10.优选的,所述二级减振橡胶贯通所述主体的所述安装腔,并且所述二级减振橡胶的两个端部设有与所述主体限位配合的限位部。
11.优选的,所述一级减振橡胶的外壁面设置有环绕一圈的卡槽;
12.所述主体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一级减振橡胶的所述卡槽对应的卡孔,该卡孔的孔缘嵌入所述一级减振橡胶的所述卡槽内。
13.优选的,还包括对所述一级减振橡胶进行固化的钢套;
14.所述一级减振橡胶设置有贯通的内孔,所述钢套插入该内孔中。
15.优选的,所述钢套为环形台阶结构;
16.其小径端为插入端,用于插入一级减振橡胶的内孔中;
17.其大径端与所述一级减振橡胶的上端面限位配合。
1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该二级减振双管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级减振橡胶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主体端部的两个二级减振橡胶(即橡胶套)用于夹持汽车空调系统的高压管和低压管。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一级减振橡胶与车身之间构成一级减振,二级减振橡胶与主体之间构成二级减振,这样一来,通过双减振较好的过滤了车身的振动,减振效果好,噪音异响小,提高了车辆
nvh性能。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级减振双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级减振双管夹的分解示意图;
23.附图标号
24.1-主体;2-一级减振橡胶;3-二级减振橡胶;4-凸齿;5-安装腔;6-限位部;7-卡槽;8-钢套。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二级减振双管夹,其采用二级减振,提高了减振效果。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见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级减振双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级减振双管夹的分解示意图。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二级减振双管夹,包括:
29.主体1,主体1作为这个部件的安装基础;
30.固定在主体1中部的一级减振橡胶2,该一级减振橡胶2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
31.以及,分别固定在主体1的两个端部的二级减振橡胶3,二级减振橡胶3为橡胶套,该橡胶套的内孔壁设置有用于夹持管件的凸齿4。
32.该二级减振双管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级减振橡胶2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主体1端部的两个二级减振橡胶4(即橡胶套)用于夹持汽车空调系统的高压管和低压管。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一级减振橡胶2与车身之间构成一级减振,二级减振橡胶3与主体1之间构成二级减振,这样一来,通过双减振较好的过滤了车身的振动,减振效果好,噪音异响小,提高了车辆nvh性能。
33.为了方便二级减振橡胶3与主体1的装配,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主体1可以采用钣金材质,主体1的两个端部形成用于容置二级减振橡胶4的安装腔5,二级减振橡胶3固定容置在该安装腔5内。
34.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二级减振橡胶3的两个端部设置有限位部6,以防止二级减振橡胶3从主体1滑脱。具体的,二级减振橡胶3贯通主体1的所述安装腔5,限位部6设置二级减振橡胶3的两个端部并均与与主体1限位配合,从而避免二级减振橡胶3从主体1上滑脱。
35.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为了方便主体1与一级减振橡胶2的装配,主体1与一级减振橡胶2可以采用卡接连接。具体的,一级减振橡胶2的外壁面设置有环绕一圈的卡槽
7,主体1的中部开设有与一级减振橡胶2的卡槽7对应的卡孔,该卡孔的孔缘嵌入一级减振橡胶2的卡槽7内。
36.更为优选的,该二级减振双管夹,还包括对一级减振橡胶2进行固化的钢套8,一级减振橡胶2设置有贯通的内孔,钢套8插入一级橡胶2的所述内孔中,以对一级橡胶2进行固化,提高强度。具体的,钢套8为环形台阶结构,其小径端为插入端,用于插入一级减振橡胶2的内孔中;其大径端与一级减振橡胶2的上端面限位配合。
37.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一级减振橡胶2与车身之间的固定方式。比如可以使车身的定位螺柱穿过一级减振橡胶2的内孔并配合螺母锁定,亦或是其它固定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38.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39.应当理解,本技术中如若使用了“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仅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该词语。
40.如本技术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1.其中,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42.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43.本技术中如若使用了流程图,则该流程图是用来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个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44.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二级减振双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固定在所述主体中部的一级减振橡胶,该一级减振橡胶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主体的两个端部的二级减振橡胶,所述二级减振橡胶为橡胶套,该橡胶套的内孔壁设置有用于夹持管件的凸齿;所述主体为钣金材质,其两个端部形成用于容置所述二级减振橡胶的安装腔,所述二级减振橡胶固定容置在该安装腔内;所述二级减振橡胶贯通所述主体的所述安装腔,并且所述二级减振橡胶的两个端部设有与所述主体限位配合的限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级减振双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减振橡胶的外壁面设置有环绕一圈的卡槽;所述主体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一级减振橡胶的所述卡槽对应的卡孔,该卡孔的孔缘嵌入所述一级减振橡胶的所述卡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级减振双管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一级减振橡胶进行固化的钢套;所述一级减振橡胶设置有贯通的内孔,所述钢套插入该内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级减振双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为环形台阶结构;其小径端为插入端,用于插入一级减振橡胶的内孔中;其大径端与所述一级减振橡胶的上端面限位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级减振双管夹,包括:主体;固定在所述主体中部的一级减振橡胶,该一级减振橡胶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主体的两个端部的二级减振橡胶,所述二级减振橡胶为橡胶套,该橡胶套的内孔壁设置有用于夹持管件的凸齿。该二级减振双管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级减振橡胶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主体端部的两个二级减振橡胶(即橡胶套)用于夹持汽车空调系统的高压管和低压管。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一级减振橡胶与车身之间构成一级减振,二级减振橡胶与主体之间构成二级减振,这样一来,通过双减振较好的过滤了车身的振动,减振效果好,噪音异响小,提高了车辆NVH性能。辆NVH性能。辆NVH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东 裴智 闵艳 陈顺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