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6 阅读:79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差速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


背景技术:

2.新能源纯电汽车无论是从0起步还是行进间加速,它的加速一般都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要快。因为电机扭矩相比燃油发动机更大,而且可以瞬间爆发,所以新能源汽车安全件也相比燃油车的要求要高出许多。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内置式差速器(公开号:cn214450285u),包括:差速器外壳,差速器外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右侧输出轴和左侧输出轴,差速器外壳内依次设置右侧输出组件、浮动连接组件和左侧输出组件;浮动连接组件包括磁浮动组件、扭矩转换组件;以及,驱动电路;利用对称布置的两组永磁体和定子绕组实现车辆在普通模式下,双轮的等速度等扭矩输出,在车辆遇困或者打滑时可以通过控制输出电路在电力供给不会切断也就是车轮动力不会丧失的前提下,切换车轮输出的铁芯,将两组并联的定子绕组切换为两组串联的定子绕组,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可以强制两组定子绕组工作在同一工况下。但是这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的大齿轮,在发生损坏时需要整体更换,带来不必要资源消耗,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在新能源汽车差速器的大齿轮,在发生损坏时需要整体更换,带来不必要资源消耗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包括外接齿轮,所述的外接齿轮一侧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的外接齿轮内设有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内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内设有连接节杆,所述的外接齿轮另一侧安装有保护机构。
6.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安装在外接齿轮一侧的卡环,所述的卡环位于定位孔内壁上,所述的卡环四周设有1-6个安装孔,用于将卡环安装到外接齿轮上,进行传动杆和外接齿轮连接时的保护。
7.优选的,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定位孔内的传动杆,所述的连接节杆安装在传动杆的一端,所述的连接节杆一侧设有外接杆,所述的连接节杆另一侧安装有连接环,所述的连接节杆内安装有加强杆,用于进行动力传输。
8.优选的,所述的保护机构包括安装在外接齿轮一侧的防尘垫,所述的防尘垫位于定位孔表面,所述的外接齿轮一侧设有1-12个加强板,所述的加强板之间设有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内安装有防护垫,用于防止灰尘进入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内。
9.优选的,所述的外接齿轮上设有1-12个齿顶,所述的齿顶上设有转运螺栓,用于新能源差速器大齿轮转运时,将外接齿轮固定到配套箱体上,防止发生碰撞损坏。
10.优选的,所述的连接节杆与外接齿轮之间安装有齿轮护盘,所述的齿轮护盘上开设有20-80个减重孔,用于进行齿轮护盘的减重,便于装配使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外接齿轮、转运螺栓和加强板等部件的配合使用,通过外接齿轮上齿顶安装的转运螺栓,将外接齿轮在转运时,固定到配套箱体上,通过加强板将外接齿轮与箱体之间进行格挡,防止转运时发生碰撞损坏;
13.2、通过外接齿轮、齿轮护盘和传动杆等部件的配合使用,通过将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进行模块化设计,便于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在发生损坏时进行单独的零件更换,提高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的使用寿命;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外接齿轮上齿顶安装的转运螺栓,将外接齿轮在转运时,固定到配套箱体上,通过加强板将外接齿轮与箱体之间进行格挡,防止转运时发生碰撞损坏,通过将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进行模块化设计,便于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在发生损坏时进行单独的零件更换,提高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的使用寿命,避免现有的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在运输时,由于没有专门的固定设计,导致运输时容易发生碰撞,导致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出现损坏,并且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差速器的大齿轮,在发生损坏时需要整体更换,带来不必要资源消耗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的整体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的外接齿轮结构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的外接齿轮背面结构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的连接接杆及配套部件结构图。
19.图中:1、外接齿轮;2、转运螺栓;3、齿轮护盘;4、外接杆;5、连接节杆;6、加强杆;7、连接环;8、定位槽;9、防尘垫;10、加强板;11、防护垫;12、齿顶;13、定位孔;14、卡环;15、安装孔;16、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4,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包括外接齿轮1,外接齿轮1内设有定位孔13,外接齿轮1上设有1-12个齿顶12,齿顶12上设有转运螺栓2,连接节杆5与外接齿轮1之间安装有齿轮护盘3,进行连接节杆5和外接齿轮1连接的保护,齿轮护盘3上开设有20-80个减重孔,便于齿轮护盘3进行装配使用。
22.在本实用新型中,外接齿轮1一侧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安装在外接齿轮1一侧的卡环14,卡环14位于定位孔13内壁上,卡环14四周设有1-6个安装孔15,便于将卡环14安装到外接齿轮1上,进行传动杆16和外接齿轮1连接时的保护。
23.在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孔13内安装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内设有连接节杆5,传动
机构包括安装在定位孔13内的传动杆16,连接节杆5安装在传动杆16的一端,连接节杆5一侧设有外接杆4,连接节杆5另一侧安装有连接环7,连接节杆5内安装有加强杆6,通过外接齿轮1上齿顶12安装的转运螺栓2,将外接齿轮1在转运时,固定到配套箱体上,通过加强板10将外接齿轮1与箱体之间进行格挡,防止转运时发生碰撞损坏。
24.在本实用新型中,外接齿轮1另一侧安装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安装在外接齿轮1一侧的防尘垫9,防尘垫9位于定位孔13表面,外接齿轮1一侧设有1-12个加强板10,加强板10之间设有定位槽8,定位槽8内安装有防护垫11,通过将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进行模块化设计,便于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在发生损坏时进行单独的零件更换,提高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的使用寿命。在本实用新型中,进行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运输时,通过外接齿轮1上齿顶12安装的转运螺栓2,将外接齿轮1在转运时,固定到配套箱体上,防止转运时发生碰撞损坏,通过外接齿轮1内的定位孔13,依次将齿轮护盘3和连接节杆5通过传动杆16安装到外接齿轮1的一侧,进行安装,通过连接节杆5上的外接杆4和连接环7进行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与配套设备的连接,通过传动杆16将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接入配套动力箱中,从而带动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进行传动使用。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包括外接齿轮(1),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接齿轮(1)一侧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的外接齿轮(1)内设有定位孔(13),所述的定位孔(13)内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内设有连接节杆(5),所述的外接齿轮(1)另一侧安装有保护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安装在外接齿轮(1)一侧的卡环(14),所述的卡环(14)位于定位孔(13)内壁上,所述的卡环(14)四周设有1-6个安装孔(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定位孔(13)内的传动杆(16),所述的连接节杆(5)安装在传动杆(16)的一端,所述的连接节杆(5)一侧设有外接杆(4),所述的连接节杆(5)另一侧安装有连接环(7),所述的连接节杆(5)内安装有加强杆(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护机构包括安装在外接齿轮(1)一侧的防尘垫(9),所述的防尘垫(9)位于定位孔(13)表面,所述的外接齿轮(1)一侧设有1-12个加强板(10),所述的加强板(10)之间设有定位槽(8),所述的定位槽(8)内安装有防护垫(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接齿轮(1)上设有1-12个齿顶(12),所述的齿顶(12)上设有转运螺栓(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节杆(5)与外接齿轮(1)之间安装有齿轮护盘(3),所述的齿轮护盘(3)上开设有20-80个减重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包括外接齿轮,所述的外接齿轮一侧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的外接齿轮内设有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内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内设有连接节杆。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外接齿轮上齿顶安装的转运螺栓,将外接齿轮在转运时,固定到配套箱体上,通过加强板将外接齿轮与箱体之间进行格挡,防止转运时发生碰撞损坏,提高新能源汽车差速器大齿轮的使用寿命,避免现有的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在运输时,由于没有专门的固定设计,导致运输时容易发生碰撞,导致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出现损坏,并且现有的汽车差速器大齿轮,在发生损坏时需要整体更换,带来不必要资源消耗的问题。要资源消耗的问题。要资源消耗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戚伟栋 匡东 施晓东 施春江 施建平 王玲珑 石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前进锻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6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