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车及其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6 阅读:183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平衡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衡车及其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平衡车的手控转向机构通常为把手结构如一字型把手,通过在控制杆部位设置转向机构,类似常规自行车把手一样的操控方式,此方式,应用在本方案中的平衡车上时,操控难、安全风险高,理由在于,平衡车前进或后退,是通过倾斜身体,改变重心位置实现,当此时需要转弯,那么扶持在一字型把手左右两端的手掌一方面需要靠把手的反作用力支撑部分重量,另一方面还需要控制把手转向,难以精准控制。如遇紧急转弯并加速前进,等情形,身体本身有惯性,加上前进重心倾斜,加上转弯左右手控制等复杂条件,则难以操控,安全风险高。
3.还有部分产品在转向杆下半部分或根部设置转向机构,把手无法像自行车把一样旋转,而是部分或整个转向杆向左右方向倾斜控制转弯,然而,此种操作方式区别于常规认知,产生别扭的感受,改变传统把手转弯习惯,学习此种方式控制转弯需要较长时间,学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转向机构,仅通过操作把手转动控制车辆行驶方向而把手转动时连接车辆与转向机构的支撑杆保持不动,转向控制操作简单且安全可靠。
5.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平衡车转向机构,包括把手、转向柱和连接套座,把手固定在转向柱上,转向柱可转动设置在连接套座上,连接套座固定在支撑杆上;还包括用于检测转向柱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的角度检测装置。上述结构中,连接座套的位置固定,把手可带动转向柱相对于连接座套转动,并通过检测转向柱的转动角度可转动方向控制平衡车转向,在控制转向的过程中仅需操作把手带动转向柱转动即可,连接座套及支撑杆的位置固定,转向控制结构简单,符合用户操作习惯。
7.作为优选,所述角度检测装置包括磁铁和用于检测磁铁产生的磁场变化的霍尔电路板,所述磁铁固定在转向柱上随转向柱同步转动。磁铁和霍尔电路板两者中其中一个位置相对固定,另一个可随把手及转向柱同步转动,霍尔电路板能够检测磁场发生变化,而转向柱带动磁铁转动能够使霍尔电路板检测到的磁场发生变化,因此能够基于上述磁铁和霍尔电路板确定转动角度和转动方向,进而实现对车辆的左转、右转的方向控制。
8.作为优选,包括与转向柱连接的弹性复位件,在外力驱动转向柱转动时,带动弹性复位件形变,在外力撤销后,弹性复位件的回复力驱动转向柱回正。于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可以是扭簧。设置弹性复位件能够在外力撤销后使把手及转向柱自动回正,便于更省力的进行方向控制,并有利于在把手未受到外力作用时使车辆保持直行。
9.作为优选,包括轴承固定座,转向柱通过轴承安装座所述轴承固定座中,转向柱与轴承固定座之间设有转向柱转动角度的角度限制组件。由于在转向过程中轴承固定座的位置固定,而转向柱会转动,通过在两者间设置转动角度限制组件限制转向柱的转动角度,能够实现对把手的转动角度范围进行限制。
10.作为优选,包括扭簧,所述扭簧与转向柱同轴设置,其两端形成向转向柱径向延伸的扭臂;所述角度限位组件包括转向挡片,转向挡片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沿转向柱周向设置的第一凸出部,轴承固定座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沿转向柱周向设置的第二凸出部;所述转向挡片固定在方向盘和/或转向柱上,扭簧的一侧扭臂分别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凸出部部的一侧,扭簧的另一侧扭臂位于其中一个第二凸出部的一侧,该第一凸出部随转向柱转动拨动一侧扭臂转动,并由该第二凸出部限制另一侧扭臂位置;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扭簧的扭臂配合实现转向柱的转动角度限位。通过设置转向挡片与扭簧及轴承固定座配合实现转向柱的转动角度限制,可根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限制方向盘向左、右两侧的转动范围,结构简单。
11.作为可选方案,转向挡片上设有三个沿转向柱周向分布的第一凸出部,每个第一凸出部分别沿转向柱的轴向延伸,其中一个第一凸出部用作第一拨动部,其余两个第一凸出部用作第一限位部,扭簧的一侧扭臂位于第一拨动部的一侧,轴承固定座上设有一个第二凸出部,扭簧的另一侧扭臂位于第二凸出部一侧,在第一拨动部带动一侧扭臂转动时,由第二凸出部限制另一侧扭臂的位置;转向柱沿一个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后,其中一个第一限位部与另一侧扭臂或第二凸出部配合限位。
12.作为可选方案,转向挡片上设置一个第一凸出部,该第一凸出部用作拨动扭簧的扭臂;在轴承座上设置三个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a、第二凸出部b、第二凸出部c,其中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b沿转向柱径向错位,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b位于扭簧的两侧扭臂之间,另外两个第二凸出部位于扭臂的转动路径上;转向柱沿一个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后,由第一拨动部或由第一拨动部带动的扭臂与第二凸出部a或第二凸出部c配合限位。
13.作为优选,所述转向柱沿其轴向上设有径向上不同尺寸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形成台阶,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台阶处。上述安装结构的结构紧凑,便于缩小转向机构的整体体积。
14.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为方向盘,所述方向盘与转向柱的连接处位于方向盘的中心处。通过方向盘进行左右转动控制,符合用户操作习惯。
1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的转向机构。
16.作为优选,所述平衡车设置于支撑杆上端,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结构,包括固定在平衡车支撑台上的伸缩导管、伸缩管以及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切换的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下伸缩管和伸缩导管的相对位置固定,在解锁状态下,伸缩管可沿伸缩导管轴向滑动。将支撑杆设置为可伸缩结构,转向机构固定在伸缩管上端,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调节转向机构的高度,使其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
17.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座套的位置固定,把手可带动转向柱相对于连接座套转动,并通过检测转向柱的转动角度可转动方向控制平衡车转向,在控制转向的过程中仅需操作把手带动转向柱转动即可,连接座套及支撑杆的位置固定,转向机构稳定
且转向控制结构简单,符合用户操作习惯。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施例中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转向机构的剖视图;
20.图3为转向机构的爆炸图;
21.图4为转向挡片、扭簧及轴承固定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4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带转向机构的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支撑台11,支撑杆12,伸缩导管121,伸缩管122,锁定机构123,座椅杆13,座椅2,转向机构3,转向盘31,转向盘上壳311,转向盘下壳312,转向挡片32,第一凸出部321,第一拨动部3211,第一限位部a3212,第一限位部b3213,扭簧33,扭臂a331,扭臂b332,轴承34,转向柱35,轴承固定座36,第二凸出部361,强磁座371,强磁盖372,霍尔电路板373,霍尔电路板固定座374,连接座套38,连接座套的第一连接部381,连接座套的第二连接部382。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1.实施例1:
32.如图1-5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衡车的转向机构,图1中箭头方向指示转向机构的转向盘转动方向。所述转向机构3设置于平衡车支撑杆12上端,包括转向盘31、转向柱35和连接座套38,转向盘31固定在转向柱35上,转向柱35可转动设置在连接座套38上,连接座套38固定在支撑杆12上;还包括用于检测转向柱35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的角度检测装置,所述角度检测装置与平衡车的控制器连接。
33.如图所示,连接座套38包括第一连接部381和第二连接部382,所述第一连接部381与支撑杆12固定,所述转向盘31、转向柱35和角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二连接部382。作为优选,转动机构安装完成后,所述转向盘31的旋转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30
°‑
90
°
之间,这样设置,骑行过程中转向盘31朝向用户脸部设置,能够为用户通过改变重心进行前进、后退方向控制时提供支撑,提升前进、后退时人体的稳定性。
34.所述角度检测装置包括磁铁和霍尔电路板373,所述磁铁固定在转向柱35上随转向柱35同步转动,用于检测磁场变化的霍尔电路板373通过霍尔电路板固定座374固定在连接座套的第二连接部382,从而在转向柱35转动的过程中霍尔电路板373能够保持位置相对固定,转向柱35带动磁铁转动能够使霍尔电路板373检测到的磁场发生变化,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磁场变化确定转向柱35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从而控制车辆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实现精确的角度控制。于实施例中,包括安装在转向柱上的强磁座,强磁座上设有磁铁安装部,所述磁铁安装在强磁座371上,并由与强磁座连接的强磁盖372限制磁铁的位置。强磁座371和强磁盖372之间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或螺纹配合连接,拆装方便。霍尔电路板373对应于磁铁设置,从而在转向柱35向左或向右转动时由霍尔电路板373检测到的由磁铁所产生的磁场会发生变化,并且根据转动幅度不同对应的磁场也不同,从而能够确定转向机构3的转动幅度和转动方向。
35.并且通过上述角度检测装置,仅需要操作转向盘31带动转向柱35相对于连接座套进行转动即可,不需要带动连接座套以及支撑杆12整体进行转动,从而避免由于操纵转向机构3控制转向时影响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36.作为优选,还设有与转向柱35连接的弹性复位件,在外力驱动转向柱35转动时,带动弹性复位件形变,在外力撤销后,弹性复位件的回复力驱动转向柱35回正。于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可以是扭簧33。设置弹性复位件能够在外力撤销后使转向盘31及转向柱35自动回正,便于更省力的进行方向控制,并有利于在转向盘31未受到外力作用时使车辆保持直行。
37.本实施例中,转向机构3包括轴承固定座36,转向柱35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固定座36中,转向柱35与轴承固定座36之间设有用于限制转向柱35转动角度的角度限制组件。作为可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复位件为扭簧33,所述扭簧33与转向柱35同轴设置,其两端形成向转向柱35径向延伸的扭臂;所述角度限位组件包括转向挡片32,转向挡片32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沿转向柱35周向设置的第一凸出部321,轴承固定座36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沿转向柱35周向设置的第二凸出部361;所述转向挡片32固定在方向盘和/或转向柱35上,扭簧33的一侧扭臂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凸出部部321的一侧,扭簧33的另一侧扭
臂位于其中一个第二凸出部361的一侧,该第一凸出部321随转向柱35转动拨动一侧扭臂转动,并由该第二凸出部361限制另一侧扭臂位置;所述第一凸出部321、第二凸出部361和扭簧33的扭臂配合实现转向柱的转动角度限位。上述结构中,其中一个第一凸出部作为第一拨动部,在包括一个以上第一凸出部时,其余第一凸出部用作第一限位部,在具体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某一具体的第一凸出部用作第一拨动部,仅在一次转动中其中一个第一凸出部作为拨动扭臂的第一拨动部,其余第一拨动部作为第一限位部即可;转向挡片32随转向柱35转动,在转向柱35转动时,第一拨动部带动转动方向侧的扭臂移动,且由第二限位部对另一侧扭臂进行限位,该侧扭臂的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扭簧33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在运动方向上第一限位部触碰第二凸出部,或者由第一拨动部拨动的扭臂触碰第二凸出部,此时无法沿该侧继续转动,从而限制该运动方向上的最大转动行程。外力撤销后,扭簧33的回复力推动第一拨动部带动转向柱35回正。
38.作为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转向挡片上设有三个沿转向柱周向分布的第一凸出部321,每个第一凸出部分别沿转向柱的轴向延伸,其中一个第一凸出部用作第一拨动部3211,其余两个第一凸出部用作第一限位部,扭簧的一侧扭臂位于第一拨动部3211的一侧,在转向盘带动转向柱转动时,由第一拨动部推动扭簧的一侧扭臂动作;轴承固定座上设有一个第二凸出部361,扭簧的另一侧扭臂位于第二凸出块一侧,在第一拨动部带动一侧扭臂转动时,由第二凸出部限制另一侧扭臂的位置,从而能够使扭簧产生伸缩变化,从而在施加到转向盘的外力撤销后能够起到使转向盘回正的效果。
39.如图4-5所示,以转向盘带动转向柱逆时针转动为例说明上述结构的动作过程:转向柱35逆时针转动,第一拨动部3211带动扭臂a331随之转动,扭臂b332由第二凸出部361限位;转向柱逆时针转动到一定角度后,第一限位部b3213与扭臂b332接触,或者第一限位部b3213与第二凸出部361接触,转向柱无法沿该方向继续转动,从而实现对转向柱在逆时针方向继续转动。以转向盘带动转向柱顺时针转动为例说明上述结构的动作过程:转向柱35顺时针转动,第一拨动部3211带动扭臂b332随之转动,扭臂a331由第二凸出部361限位;转向柱顺时针转动到一定角度后,第一限位部a3212与扭臂a331接触,或者第一限位部a3212与第二凸出部361接触,转向柱无法沿该方向继续转动,从而实现对转向柱在顺时针方向继续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是,仅设置1个或2个第一限位块均能实现转动角度限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一凸出部的数量和位置。
40.在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转向挡片上设置一个第一凸出部,该第一凸出部用作拨动扭簧的扭臂;在轴承座上设置三个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a、第二凸出部b、第二凸出部c,其中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b沿转向柱径向错位,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b位于扭簧的两侧扭臂之间,另外两个第二凸出部位于扭臂的转动路径上。以转向盘带动转向柱逆时针转动为例说明上述结构的动作过程:转向柱逆时针转动,第一凸出部带动一侧扭臂随之转动,另一侧扭臂由第二凸出部b限位;转向柱逆时针转动到一定角度后,第一凸出部或由第一凸出部推动的扭臂与第二凸出部a接触,转向柱无法沿该方向继续转动,从而实现对转向柱在逆时针方向继续转动。以转向盘带动转向柱顺时针转动为例说明上述结构的动作过程:转向柱顺时针转动,第一凸出部带动一侧扭臂随之转动,另一侧扭臂由第二凸出部b限位;转向柱顺时针转动到一定角度后,第一凸出部或由第一凸出部推动的扭臂与第二凸出部c接触,转向柱无法沿该方向继续转动,从而实现对转向柱在顺时针方向继续转动。该实
施方式中,由相邻的两个第二凸出的设置位置限制转向柱沿一侧转动的最大角度,基于上述角度限制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是,仅设置1个或2个第二凸出部均能实现转动角度限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二凸出部的数量和位置。
41.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盘31、转向挡片32和转向柱35通过同一个连接件例如螺柱固定,从而可以实现三者之间的同步转动。作为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向柱35沿其轴向上设有径向上不同尺寸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形成台阶,所述扭簧33设置在所述台阶处。通过在转向柱35上形成限位台阶,将扭簧33安装在该台阶处,安装结构紧凑,有利于缩小转向机构3的整体体积。作为优选,所述转向盘31为方向盘,该方向盘可以为圆形方向盘或半圆方向盘等常见方向盘结构,所述方向盘与转向柱35的连接处位于方向盘的中心处。将转向盘31设置为方向盘结构更符合用户转向控制的操作习惯。
42.如图2-3所示,还包括用于从周向包覆转向机构3仅使转向盘31露出的端盖,通过端盖遮盖转向机构3的具体连接结构,使得转向机构3整体更加整洁美观,并且能够防止外部水渍灰尘等损坏转向机构3的具体连接结构。
43.实施例2:
44.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衡车,包括如实施例1所示的转向机构3。所述平衡车包括支撑台11、支撑杆12和座椅杆13,所述支撑杆12下端固定在支撑台11上,转向机构3设置在支撑杆12的上端。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杆12下端固定在支撑台11后部,支撑杆12从下往上呈向前倾斜,从而固定在支撑杆12上端的转向机构3位于车辆前侧。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12为可伸缩结构,包括固定在平衡车支撑台11上的伸缩导管121、伸缩管122以及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切换的锁定机构123,在锁定状态下伸缩管122和伸缩导管121的相对位置固定,在解锁状态下,伸缩管122可沿伸缩导管121轴向滑动。将支撑杆12设置为可伸缩结构,转向机构3固定在伸缩管122上端,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调节转向机构3的高度,使其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其中所述锁定机构123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锁定结构,在此不再展开描述。上述结构中,伸缩导管121在支撑台11上的位置固定,为转动机构提供稳定的支撑。座椅杆13固定在伸缩导管121上,由伸缩导管121支撑,座椅2设置在座椅杆13上。由于座椅2和转向机构3由同一支撑杆12支撑,转向机构3和座椅2之间形成前后错位,方便用户操作,并且座椅2和转向机构3之间结构紧凑,便于缩小平衡车的整体体积。
4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6.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平衡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转向柱(35)和连接套座,把手固定在转向柱(35)上,转向柱(35)可转动设置在连接座套(38)上,连接座套固定在支撑杆(12)上;还包括用于检测转向柱(35)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的角度检测装置;包括轴承固定座(36),转向柱(35)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固定座(36)中,转向柱(35)与轴承固定座(36)之间设有转向柱(35)转动角度的角度限制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检测装置包括磁铁和用于检测磁铁(371)产生的磁场变化的霍尔电路板(373),所述磁铁固定在转向柱(35)上随转向柱(35)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转向柱(35)连接的弹性复位件,在外力驱动转向柱(35)转动时,带动弹性复位件形变,在外力撤销后,弹性复位件的回复力驱动转向柱(35)回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扭簧(33),所述扭簧(33)与转向柱(35)同轴设置,其两端形成向转向柱(35)径向延伸的扭臂;所述角度限位组件包括转向挡片(32),转向挡片(32)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沿转向柱(35)周向设置的第一凸出部(321),轴承固定座(36)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沿转向柱(35)周向设置的第二凸出部(361);所述转向挡片(32)固定在方向盘和/或转向柱(35)上,扭簧(33)的一侧扭臂分别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凸出部(321)的一侧,扭簧(33)的另一侧扭臂位于其中一个第二凸出部(361)的一侧,该第一凸出部(321)随转向柱(35)转动拨动一侧扭臂转动,并由该第二凸出部(361)限制另一侧扭臂位置;所述第一凸出部(321)、第二凸出部(361)和扭簧(33)的扭臂配合实现转向柱的转动角度限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衡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向挡片上设有三个沿转向柱周向分布的第一凸出部(321),每个第一凸出部分别沿转向柱的轴向延伸,其中一个第一凸出部用作第一拨动部(3211),其余两个第一凸出部用作第一限位部,扭簧的一侧扭臂位于第一拨动部(3211)的一侧,轴承固定座上设有一个第二凸出部(361),扭簧的另一侧扭臂位于第二凸出部(361)一侧,在第一拨动部(3211)带动一侧扭臂转动时,由第二凸出部(361)限制另一侧扭臂的位置;转向柱(35)沿一个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后,其中一个第一限位部与另一侧扭臂或第二凸出部配合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衡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向挡片上设置一个第一凸出部(321),该第一凸出部(321)用作拨动扭簧(33)的扭臂;在轴承座上设置三个第二凸出部(361):第二凸出部a、第二凸出部b、第二凸出部c,其中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b沿转向柱径向错位,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b位于扭簧的两侧扭臂之间,另外两个第二凸出部位于扭臂的转动路径上;转向柱(35)沿一个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后,由第一拨动部或由第一拨动部带动的扭臂与第二凸出部a或第二凸出部c配合限位。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衡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35)沿其轴向上设有径向上不同尺寸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形成台阶,扭簧(33)设置在所述台阶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方向盘,所述方向盘与转向柱(35)的连接处位于方向盘的中心处。9.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转向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设置于支撑杆(12)上端,所述支撑杆(12)为可伸缩结构,包括固定在平衡车支撑台上的伸缩导管(121)、伸缩管(122)以及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切换的锁定机构(123),在锁定状态下伸缩管(122)和伸缩导管(121)的相对位置固定,在解锁状态下,伸缩管(122)可沿伸缩导管(121)轴向滑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平衡车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把手、转向柱和连接套座,把手固定在转向柱上,转向柱可转动设置在连接套座上,连接套座固定在支撑杆上;还包括用于检测转向柱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的角度检测装置,所述角度检测装置与平衡车的控制器连接。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转向机构的平衡车。本方案中连接座套的位置固定,把手可带动转向柱相对于连接座套转动,并通过检测转向柱的转动角度可转动方向控制平衡车转向,在控制转向的过程中仅需操作把手带动转向柱转动即可,连接座套及支撑杆的位置固定,转向控制结构简单,符合用户操作习惯。操作习惯。操作习惯。


技术研发人员:丁福康 颜俊 胡新涛 刘佳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骑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