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炒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6
阅读:102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自动炒菜锅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炒菜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也没有时间自己做饭,愿意通过订购外卖,或者外出前往餐厅、饭馆就餐,这就催生了大量的外卖店铺和餐饮企业,尤其是较大的餐饮企业,以及一些品牌连锁店,希望能够有机器代替人工劳动,同时又能作出色香味俱佳的机械化炒菜装置。
3.厨师在炒菜的过程中,为了使得菜品混合及加热更加均匀,入味更加均衡,最常见的动作手法是颠锅,就是厨师手握炒锅手柄将炒锅前送,并在前送过程的同时,炒锅前端上翘并略向后呈弧形运动,将锅内菜品上抛翻面,而在此同时,厨师手握炒锅手柄将炒锅后收,并在后收过程的同时,炒锅后端上翘并略向后呈弧形运动,将下落的菜品接住,通过以不同的速度和次数重复上述过程,达到颠锅的目的。因此,机械化炒菜装置基本都要求具有颠锅的功能,现有的部分炒菜机也具有颠锅的功能,如申请公布日为2023年06月14日、授权公告号为 cn 114617422b、名称为《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加热灶,所述加热灶的上方设有锅体,所述机架上位于锅体的一侧设有自动投菜机构,所述锅体上连接有锅柄,所述机架上设有与锅柄连接的颠锅机构;所述锅体的上侧设有锅盖,所述机架设有用于打开关闭锅盖的锅盖开合机构,所述锅盖的内侧中心设有搅拌组件,所述锅盖的外侧设有用于搅拌组件转动的搅拌电机。
4.所述的颠锅机构包括与机架固定的底板、固定在底板两端的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端设有穿过轴线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板,滑板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滑板在滑槽内滑动的第一气缸,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用于驱动转轴往复转动的往复驱动机构,所述锅柄的一端沿锅体的切线方向与锅体固定连接,锅柄的另一端与滑板固定连接。颠锅时,转轴往复转动(锅体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摆动),同时滑板在滑槽内滑动(锅体摆动的半径往复交替变化),锅体在两种动作的协同作用下,实现颠锅动作,从而使得菜在锅内上下颠簸、翻炒。所述的往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第二气缸、固定在转轴上的摆臂,所述第二气缸的轴端与摆臂抵接,所述摆臂的外端与底座之间设有拉簧。第二气缸的轴端往复伸缩,从而使得摆臂带动转轴往复转动。
5.该自动炒菜机虽然具有一定的颠锅,然而结合说明书附图和上述颠锅机构的结构及颠锅过程描述可知,其颠锅的动作是锅体在一定范围内绕转轴上下摆动,并没有前送、后收的动作,因此未能完美模仿厨师颠锅动作手法。
6.然而,由于该炒菜机是通过摇柄转动锅盖上的悬挂式翻炒器来旋转翻炒锅子里的菜,一方面使得锅体的结构较为复杂;另一方面无法兼具模仿厨师人工颠锅翻炒动作,难以满足部分需要颠锅翻炒制作的菜肴和双面加热烤制食材的煎、烤加工需求,如牛排、烙饼、鱼类等。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加热均匀、能够完美模仿厨师人工翻炒、颠锅动作,满足炒菜及需要双面加热烤制食材的煎、烤加工需求的炒菜机构。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炒菜装置,包括锅体、锅体驱动机构及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包括上锅和下锅,所述锅体由所述上锅的一侧通过铰接机构与下锅的一侧相铰接对合而成:所述锅体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上锅绕开合轴旋转的开合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锅体整体绕一翻转轴旋转的翻锅驱动机构及驱动锅体沿水平方向前后移动的推拉驱动机构,所述开合轴和翻转轴水平且相互平行设置,中心轴线与锅体前后移动方向向垂直;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锅体的下方。
9.本实用新型自动炒菜装置通过开合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锅绕开合轴相对于下锅做旋转,达到对所述锅体的开合控制;翻锅驱动机构在锅体保持闭合的状态下,驱动所述下锅绕所述翻转轴旋转,由于所述上锅的一侧通过铰接机构与下锅的一侧相铰接而连在一起,因此在驱动所述下锅绕翻转轴旋转时,所述上锅也同时随着一起绕翻转轴旋转,从而达到控制锅体翻转即翻炒的功能;当所述锅体在做小幅度摆动翻炒的同时,所述推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锅体做水平方向前后移动,即可达到模仿厨师人工翻炒、颠锅动作,且结构简单,加热均匀。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锅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合轴上,所述下锅固定连接在所述翻转轴上,所述开合轴铰接设置在所述翻转轴一侧,并绕所述翻转轴与所述翻转轴旋转构成联动,所述翻锅驱动机构与所述翻转轴旋转驱动连接,所述开合驱动机构与所述开合轴旋转驱动连接,所述翻转轴旋转与所述开合轴旋转相互独立。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翻锅驱动机构的翻锅驱动轴与所述翻转轴一端旋转驱动连接,所述开合驱动机构的开合驱动轴与所述开合轴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构成传动连接,使所述翻转轴旋转与所述开合轴旋转相互独立。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开合驱动机构的开合驱动轴与所述翻锅驱动机构的翻锅驱动轴同轴线且输出端相对设置,所述翻转轴设置在所述开合驱动轴与所述翻锅驱动轴之间,所述翻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翻锅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合驱动轴之间设有中间传动轴,所述中间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翻转轴的另一端周向可旋转地活动套接,所述中间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合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中间传动轴与所述开合轴之间设有传动齿轮副构成传动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开合驱动机构的开合驱动轴与所述翻锅驱动机构的翻锅驱动轴同轴线且输出端相对设置,所述开合轴和翻转轴同轴线设置在所述开合驱动轴与所述翻锅驱动轴之间;所述翻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翻锅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开合轴的一端与所述开合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合轴的另一端周向可相对旋转地活动套接,所述上锅与所述开合轴联动连接,所述下锅与所述翻转轴联动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锅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支架,所述上锅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连接支架上,所述连接支架具有一对支脚,其中一个支脚上设有轴孔与所述翻转轴间隙配合,周向可相对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翻转轴上,另一个支脚与所述开合轴固
定连接构成联动;所述下锅一侧与所述翻转轴固定连接构成联动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马达和第一减速装置,所述第一减速装置的输出轴构成所述开合驱动轴;所述翻锅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马达和第二减速装置,所述第二减速装置的输出轴构成所述翻锅驱动轴。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自动炒菜装置还设有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和翻锅驱动机构分别固定设置在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上,所述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分别设置在一对相互平行设置的水平导轨上,所述推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一对水平导轨之间。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水平导轨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水平导轨相配滑动设置在所述水平导轨上;所述推拉驱动机构为水平直线往复驱动机构,同步驱动所述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推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马达和第四驱动马达以及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三驱动马达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第四驱动马达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构成两组相同的驱动机构,所述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中均设有贯通的螺孔,所述第三驱动马达和第四驱动马达分别固定在所述一对水平导轨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与所述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中的螺孔配合构成所述推拉驱动机构。
19.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术语“上”、“下”、
ꢀ“
内”、“外”、“中”、“第一”、“第二”等指示的次序、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1例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俯视图;
24.图4为图3 a-a剖视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翻锅、开合传动机构具体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翻锅、开合传动机构具体实施例1主视图;
27.图7为图6 b-b剖视图;
28.图8为图7 i部局部放大图;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翻锅、开合传动机构具体实施例2后视图;
30.图10为图9 c-c剖视图;
31.图11为本实用新型翻锅、开合传动机构具体实施例2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2为本实用新型翻锅、开合传动机构具体实施例2主视图;
33.图13为图12 d-d剖视图;
34.图14为图13 ii部局部放大图;
35.图15为图13 iii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本实用新型自动炒菜装置包括锅体2、锅体驱动机构及加热装置1,所述锅体2包括上锅201和下锅202,所述锅体2由所述上锅201的一侧通过铰接机构与下锅202的一侧相铰接对合而成:所述锅体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上锅201绕开合轴3旋转的开合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锅体2整体绕一翻转轴4旋转的翻锅驱动机构及驱动锅体2沿水平方向前后移动的推拉驱动机构,所述开合轴3和翻转轴4水平且相互平行设置,中心轴线与锅体2前后移动方向向垂直,所述加热装置1设置在所述锅体2的下方。其中,开合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锅201绕开合轴3相对于下锅202做旋转,达到对所述锅体2的开合控制;翻锅驱动机构在锅体2保持闭合的状态下,驱动所述下锅202绕所述翻转轴4旋转,所述翻转轴旋转与所述开合轴旋转相互独立。由于所述上锅201的一侧通过铰接机构与下锅202的一侧相铰接而连在一起,因此在驱动所述下锅202绕翻转轴4旋转时,所述上锅201也同时随着一起绕翻转轴4旋转,从而达到控制锅体2翻转即翻炒的功能;当所述锅体2在做小幅度摆动翻炒的同时,所述推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锅体2做水平方向前后移动,即可达到模仿厨师人工翻炒、颠锅动作。
37.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38.具体实施例1
39.如图1-8所示,自动炒菜装置包括锅体2、锅体驱动机构及加热装置1,所述锅体2包括上锅201、下锅202、开合驱动机构、翻锅驱动机构及推拉驱动机构和加热装置1,所述锅体2由所述上锅201的一侧通过铰接机构与下锅202的一侧相铰接对合而成,所述加热装置1设置在所述锅体2的下方。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锅201的一侧(铰接侧)固定设有用于与所述开合轴3固定连接的构件,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锅201的一侧(铰接侧)固定设有一对开合连接板5,所述开合连接板5可以是呈弧形的,开合连接板5的弯曲度及长度可根据开合要求的情况具体确定,所述上锅201通过所述一对开合连接板5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合轴3上;所述下锅202的一侧(铰接侧)固定连接有一对翻转连接板6,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连接板6优选呈“凸”字形,所述翻转连接板6下侧的一端与所述下锅202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翻转轴4间隙配合的轴孔,所述翻转轴4穿设在所述一对翻转连接板6的轴孔中,所述翻转轴4与轴孔之间设有平键构成旋转联动,将所述下锅202固定连接在所述翻转轴4上;所述翻转连接板6上侧凸出端上设有与所述开合轴3间隙配合的开合轴孔,所述上锅201通过所述开合轴3与开合轴孔配合将所述开合轴3铰接设置在所述翻转轴4一侧,并绕所述翻转轴4与所述翻转轴4旋转构成联动。所述开合轴3和翻转轴4水平且相互平行设置,中心轴线与锅体前后移动方向向垂直,所述翻锅驱动机构与所述翻转轴4旋转驱动连接,所述开合驱动机构与所述开合轴3旋转驱动连接,所述翻转轴旋转与所述开合轴旋转相互独立。
40.本自动炒菜装置中对于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和翻锅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并无特别的要求,只要是具有能按需输出合适转速和方向的驱动轴即可,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马达9和第一减速装置11,所述第一减速装置11的输出轴构成所述
开合驱动轴7;所述翻锅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马达10和第二减速装置12,所述第二减速装置12的输出轴构成所述翻锅驱动轴8。所述开合驱动机构的开合驱动轴7与所述翻锅驱动机构的翻锅驱动轴8同轴线且输出端相对设置。所述翻转轴4设置在所述开合驱动轴7与所述翻锅驱动轴8之间,所述翻转轴4的一端与所述翻锅驱动轴8分别从两端套设在一个筒状的过渡轴13两端中并用定位销与之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翻转轴4的一端与所述翻锅驱动轴8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轴4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合驱动轴7之间设有中间传动轴14,所述中间传动轴14的一端与所述翻转轴4的另一端周向可旋转地活动套接,所述中间传动轴14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合驱动轴7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中间传动轴14与所述开合轴3之间设有传动齿轮副15构成传动连接。本具体实施中,所述中间传动轴14的一端上设有滚动轴承26,所述翻转轴4的另一端端部设有轴承容腔,所述中间传动轴14的一端通过所述滚动轴承26配合设置在所述翻转轴4的另一端的轴承容腔中构成所述周向可旋转地活动套接,所述中间传动轴14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开合驱动轴7相适配的轴孔(或盲孔),所述开合驱动轴7端部插设在中间传动轴14的轴孔(或盲孔)中并用定位销固定连接构成所述同轴固定连接。
41.通过上述的设置,使得结构更加简单,且可以独立控制所述上锅201的开合动作,而驱动所述下锅202时可同时带动所述上锅201一起转动完成整个锅体2翻转或摆动。
42.所述自动炒菜装置还设有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和翻锅驱动机构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上,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分别设置在一对相互平行设置的水平导轨18上,所述推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所述加热装置1设置在所述一对水平导轨18之间。
4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水平导轨18相适配的凹槽19,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通过所述凹槽19与所述水平导轨18相配滑动设置在所述水平导轨18上;所述推拉驱动机构为水平直线往复驱动机构,同步驱动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
44.所述推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马达20和第四驱动马达21以及第一螺杆22和第二螺杆23,所述第一螺杆22与第三驱动马达20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3与第四驱动马达21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构成两组相同的驱动机构,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中均设有贯通的螺孔24,所述第三驱动马达20和第四驱动马达21分别固定在所述一对水平导轨18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杆22和第二螺杆23分别与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中的螺孔24配合构成所述推拉驱动机构。
45.其中第一驱动马达9、第二驱动马达10、第三驱动马达20和第四驱动马达21优选伺服电机。
46.本实用新型自动炒菜装置中的开合驱动机构和翻锅驱动机构还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形式。
47.具体实施例2
48.如图9-15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自动炒菜装置同样包括锅体2、锅体驱动机构及加热装置1,所述锅体2包括上锅201、下锅202、开合驱动机构、翻锅驱动机构及推拉驱动机构和加热装置1,所述锅体2由所述上锅201的一侧通过铰接机构与下锅202的一侧相铰接对合而成,所述加热装置1设置在所述锅体2的下方。
49.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开合驱动机构的开合驱动轴7与所述翻锅驱动机构的翻锅驱动轴8同轴线且输出端相对设置。所述翻转轴4设置在所述开合驱动轴7与所述翻锅驱动轴8之间,所述上锅201的一侧(铰接侧)固定设有一对开合连接板5,所述上锅201通过开合连接板5固定在连接支架25上,所述连接支架25具有一对支脚2501,其中一个支脚2501上设有轴孔与所述翻转轴4间隙配合,周向可相对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翻转轴4上,另一个支脚2501与所述开合轴3固定连接构成联动;所述下锅202一侧(铰接侧)设有一对翻转连接板6,一对所述翻转连接板6上设有与所述翻转轴4间隙配合的轴孔,所述翻转轴4穿设在所述一对翻转连接板6的轴孔中,所述翻转轴4与轴孔之间设有平键,使得所述下锅202与所述翻转轴4固定连接构成旋转联动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轴4的一端与所述翻锅驱动轴8分别从两端套设在一个筒状的过渡轴13两端中并用定位销与之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翻转轴4的一端与所述翻锅驱动轴8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轴4的另一端端部设有轴承容腔,所述中间传动轴14的一端通过所述滚动轴承26配合设置在所述翻转轴4的另一端的轴承容腔中构成所述周向可旋转地活动套接,所述中间传动轴14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开合驱动轴7相适配的轴孔(或盲孔),所述开合驱动轴7端部插设在中间传动轴14的轴孔(或盲孔)中并用定位销固定连接构成所述同轴固定连接。
50.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马达9和第一减速装置11,所述第一减速装置11的输出轴构成所述开合驱动轴7;所述翻锅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马达10和第二减速装置12,所述第二减速装置12的输出轴构成所述翻锅驱动轴8。
51.所述开合驱动机构的开合驱动轴7与所述翻锅驱动机构的翻锅驱动轴8同轴线且输出端相对设置,所述开合轴3和翻转轴4同轴线设置在所述开合驱动轴7与所述翻锅驱动轴8之间;所述翻转轴4的一端与所述翻锅驱动轴8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开合轴3的一端与所述开合驱动轴7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轴4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合轴3的另一端周向可相对旋转地活动套接,所述上锅201与所述开合轴3联动连接,所述下锅202与所述翻转轴4联动连接。
52.所述自动炒菜装置设有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和翻锅驱动机构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上,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分别设置在一对相互平行设置的水平导轨18上,所述推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所述加热装置1设置在所述一对水平导轨18之间。
53.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水平导轨18相适配的凹槽19,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通过所述凹槽19与所述水平导轨18相配滑动设置在所述水平导轨18上;所述推拉驱动机构为水平直线往复驱动机构,同步驱动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
54.所述推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马达20和第四驱动马达21以及第一螺杆22和第二螺杆23,所述第一螺杆22与第三驱动马达20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23与第四驱动马达21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构成两组相同的驱动机构,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中均设有贯通的螺孔24,所述第三驱动马达20和第四驱动马达21分别固定在所述一对水平导轨18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杆22和第二螺杆23分别与所述传开合驱动基座16和翻锅驱动基座17中的螺孔24配合构成所述推拉驱动机构。
55.其中第一驱动马达9、第二驱动马达10、第三驱动马达20和第四驱动马达21优选伺服电机。
56.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也包括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等同具体实施方式,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炒菜装置,包括锅体、锅体驱动机构及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包括上锅和下锅,所述锅体由所述上锅的一侧通过铰接机构与下锅的一侧相铰接对合而成:所述锅体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上锅绕开合轴旋转的开合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锅体整体绕一翻转轴旋转的翻锅驱动机构及驱动锅体沿水平方向前后移动的推拉驱动机构,所述开合轴和翻转轴水平且相互平行设置,中心轴线与锅体前后移动方向向垂直;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锅体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锅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合轴上,所述下锅固定连接在所述翻转轴上,所述开合轴铰接设置在所述翻转轴一侧,并绕所述翻转轴与所述翻转轴旋转构成联动,所述翻锅驱动机构与所述翻转轴旋转驱动连接,所述开合驱动机构与所述开合轴旋转驱动连接,所述翻转轴旋转与所述开合轴旋转相互独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锅驱动机构的翻锅驱动轴与所述翻转轴一端旋转驱动连接,所述开合驱动机构的开合驱动轴与所述开合轴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构成传动连接,使所述翻转轴旋转与所述开合轴旋转相互独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炒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驱动机构的开合驱动轴与所述翻锅驱动机构的翻锅驱动轴同轴线且输出端相对设置,所述翻转轴设置在所述开合驱动轴与所述翻锅驱动轴之间,所述翻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翻锅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合驱动轴之间设有中间传动轴,所述中间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翻转轴的另一端周向可旋转地活动套接,所述中间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合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中间传动轴与所述开合轴之间设有传动齿轮副构成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驱动机构的开合驱动轴与所述翻锅驱动机构的翻锅驱动轴同轴线且输出端相对设置,所述开合轴和翻转轴同轴线设置在所述开合驱动轴与所述翻锅驱动轴之间;所述翻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翻锅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开合轴的一端与所述开合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合轴的另一端周向可相对旋转地活动套接,所述上锅与所述开合轴联动连接,所述下锅与所述翻转轴联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炒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锅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支架,所述上锅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连接支架上,所述连接支架具有一对支脚,其中一个支脚上设有轴孔与所述翻转轴间隙配合,周向可相对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翻转轴上,另一个支脚与所述开合轴固定连接构成联动;所述下锅一侧与所述翻转轴固定连接构成联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炒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马达和第一减速装置,所述第一减速装置的输出轴构成所述开合驱动轴;所述翻锅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马达和第二减速装置,所述第二减速装置的输出轴构成所述翻锅驱动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炒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炒菜装置还设有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和翻锅驱动机构分别固定设置在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上,所述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分别设置在相互平行设置的一对水平导轨上,所述推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一对水平导轨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炒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
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水平导轨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水平导轨相配滑动设置在所述水平导轨上;所述推拉驱动机构为水平直线往复驱动机构,同步驱动所述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炒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马达和第四驱动马达以及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三驱动马达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第四驱动马达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构成两组相同的驱动机构,所述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中均设有贯通的螺孔,所述第三驱动马达和第四驱动马达分别固定在所述一对水平导轨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与所述开合驱动基座和翻锅驱动基座中的螺孔配合构成所述推拉驱动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炒菜装置,包括锅体、锅体驱动机构及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锅体的下方:所述锅体由上锅和下锅相铰接对合而成:所述锅体驱动机构包括开合驱动机构、翻锅驱动机构及推拉驱动机构,所述开合轴和翻转轴水平且相互平行设置,中心轴线与锅体前后移动方向向垂直。本实用新型自动炒菜装置通过开合驱动机构达到对所述锅体的开合控制,翻锅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下锅绕所述翻转轴旋转,因此在驱动所述锅体绕翻转轴旋转时,所述上锅也同时随着一起绕翻转轴旋转,从而达到控制锅体翻转即翻炒的功能;当所述锅体在做小幅度摆动翻炒的同时,所述推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锅体做水平方向前后移动,即可达到模仿厨师人工翻炒、颠锅动作,且结构简单,加热均匀。加热均匀。加热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 俞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每每与共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内镜支架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分格式精密引流袋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