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6 阅读:109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反应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


背景技术:

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聚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主要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习惯上也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聚芳酯等线型热塑性树脂,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工程塑料。也可制成聚酯纤维和聚酯薄膜。聚酯包括聚酯树脂和聚酯弹性体。聚酯树脂又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聚芳酯(par)等。聚酯弹性体(tpee)一般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4-丁二醇和聚丁醇聚合而成,链段包括硬段部分和软段部分,为热塑性弹性体。
3.然而,现有的聚酯反应釜存在反应效率低,效果不理想,且存在保温效果不好,容易造成热量消耗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6605258u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通过加热层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外衬层,外壳主体的内侧紧密贴合有隔热层,隔热层采用气凝胶毡材料制成,保温层设置在隔热层的内侧,保温层采用岩棉材料制成,能够有效提高保温效果,减少了内釜体内热量的流;通过进料口向内釜体内添加反应原料,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进而通过搅拌叶对内釜体的反应原料进行搅拌,反应完成后能够通过出料口对排出;内釜体底部的反应原料能够通过循环出料口进入连通管,之后通过循环进料口重新进入内釜体内部,避免内釜体内处于底部的反应原料反应不均匀的问题。
4.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的其搅拌效果不够理想,导致聚酯产物的反应效果和效率较低,同时聚酯反应釜的保温效果不好,在聚酯反应釜运作时热量容易消耗,从而容易影响聚酯反应釜内聚酯产物的反应效率,所以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上端中部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中部设有传动机构;
8.所述釜体内设置有陶瓷隔热保温层,所述陶瓷隔热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内侧设置有哈氏合金层,所述驱动杆位于釜体内,所述驱动杆的上端转动套接在釜体内的上端中部,所述驱动杆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圈,两个第一固定
圈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搅拌桨,所述传动机构上对称设有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的上端共同啮合有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所述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的一周分别固定连接在釜体的一周内壁上。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通过陶瓷隔热保温层来提高聚酯反应釜的保温效果,有效的解决了聚酯反应釜热量容易消耗的问题,可以保证聚酯反应釜内聚酯产物在反应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有效的提高聚酯产物的反应加工效率,同时可以在对聚酯产物反应加工过程中,对聚酯产物进行更加高效的搅拌,使聚酯产物均匀快速的混合,有效的提高聚酯产物的搅拌效果和效率,使聚酯产物反应加工效果和效率得到提高。
10.优选地,所述釜体的上端一侧贯穿设置有真空抽气管,所述釜体的上端另一侧安装有真空监测表,所述釜体的上端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料管,所述釜体的下端中部贯穿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门。
11.进一步的,为了将釜体内抽至真空,使釜体内的聚酯产物的反应加工效果和效率得到提高。
12.优选地,所述釜体的下端另一侧贯穿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上端贯穿设置在釜体的上端另一侧,所述循环管上安装有循环泵。
13.进一步的,为了将釜体内最底部的聚酯产物输送到釜体内的上部,使聚酯产物的反应加工的更加均匀,有效的提高了聚酯产物的反应效果。
14.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釜体上端中部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在驱动杆的上端。
15.进一步的,为了给驱动杆的转动提供动力。
16.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驱动杆中部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两侧均转动套接有传动杆,两个传动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的相对一侧中部,两个传动杆的中部均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圈,两个第二固定圈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搅拌桨。
17.进一步的,为了在驱动杆带动四个第一搅拌桨运作时,给四个第二搅拌桨的运作提供动力。
18.优选地,所述驱动杆的两侧均固定有l型固定杆,两个l型固定杆的下端均固定有承载环,两个承载环分别转动套接在两个传动杆的一端。
19.进一步的,为了对两个驱动杆的一端进行承载,使两个驱动杆在移动和转动时保持平稳。
20.优选地,所述驱动杆的上下两端均转动套接有轴承,两个轴承的两侧均固定有横杆,四个横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釜体的相对内壁上。
21.进一步的,为了对驱动杆的两端进行承载,使驱动杆在转动时保持平稳转动,防止驱动杆在转动时晃动。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3.1、通过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的使用,可以在对聚酯产物反应加工过程中,对聚酯产物进行更加高效的搅拌,可以有效的提高聚酯产物的搅拌效果和效率,使聚酯产物反应加工效果和效率得到提高;
24.2、通过陶瓷隔热保温层的使用,陶瓷隔热保温层采用陶瓷复合隔热材质制成,具
有高效的隔热保温性能,可以对聚酯反应釜进行高效的保温,有效的解决了聚酯反应釜热量容易消耗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聚酯反应釜内聚酯产物在反应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可以有效的提高聚酯产物的反应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的连接结构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的釜体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附图2的a处放大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的固定管放大图。
29.图中:1釜体、2陶瓷隔热保温层、3加热层、4哈氏合金层、5真空抽气管、6真空监测表、7进料管、8出料管、9出料阀门、10循环管、11循环泵、12固定架、13电机、14驱动杆、15第一固定圈、16第一搅拌桨、17固定管、18传动杆、19第二固定圈、20第二搅拌桨、21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2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3l型固定杆、24承载环、25横杆、2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1.参照图1-4,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体1是用于聚酯多元脱水和预聚体、聚合、脱泡处理,是聚氨酯橡胶生成的重要设备之一,釜体1内设置有陶瓷隔热保温层2,陶瓷隔热保温层2采用陶瓷复合隔热材质制成,具有高效的隔热保温性能,可以对釜体1进行高效的保温,有效的解决了釜体1热量容易消耗的问题,从而保证了釜体1内聚酯产物在反应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可以有效的提高聚酯产物的反应加工效率,陶瓷隔热保温层2的内侧设置有加热层3,加热层3内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电磁加热线圈和配套部件连接,便于稳定运作,能够设定程序,自动运作,通过电磁加热线圈的运作可以对釜体1内进行加热,给釜体1内的聚酯产物提供较高的温度进行反应加工,加热层3的内侧设置有哈氏合金层4,哈氏合金层4采用哈氏合金材质,哈氏合金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以通过哈氏合金来防止釜体1内部的聚酯产物对釜体1内部腐蚀,因此可以提高釜体1内的耐腐蚀性。
32.参照图1、2,釜体1的上端一侧贯穿设置有真空抽气管5,釜体1的上端另一侧安装有真空监测表6,真空抽气管5和真空抽气泵连接,通过真空抽气管5可以将釜体1内抽至真空,真空监测表6和配套部件连接,便于稳定运作,能够设定程序,自动运作,通过真空监测表6可以监测到釜体1内是否被抽至真空,釜体1的上端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料管7,釜体1的下端中部贯穿设置有出料管8,出料管8上安装有出料阀门9,通过进料管7可以将聚酯产物输送到釜体1内进行反应加工,通过出料管8可以将釜体1内反应加工完成后的聚酯产物排放,出料阀门9和配套部件连接,便于稳定运作,能够设定程序,自动运作,通过出料阀门9可以控制出料管8的开关。
33.参照图1、2,釜体1的上端中部设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上设有驱动杆14,驱动杆14
位于釜体1内,驱动杆14的上端转动套接在釜体1内的上端中部,通过动力机构的运作,会带动驱动杆14转动,驱动杆14转动会带动釜体1内配套的部件运作,驱动杆14的上下两端均转动套接有轴承26,两个轴承26的两侧均固定有横杆25,四个横杆25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釜体1的相对内壁上,通过四个横杆25可以将两个轴承26进行固定,两个轴承26可以对驱动杆14进行承载,使驱动杆14在转动时保持平稳转动,防止驱动杆14在转动时出现晃动的情况,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釜体1上端中部的固定架12,固定架12内固定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在驱动杆14的上端,固定架12可以使电机13保持稳固,防止电机13在运作时不够稳定,电机13和配套部件连接,便于稳定运作,能够设定程序,自动运作,电机13会带动驱动杆14转动。
34.参照图2、3,驱动杆14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圈15,两个第一固定圈15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搅拌桨16,驱动杆14转动会带动两个第一固定圈15转动,两个第一固定圈15会带动四个第一搅拌桨16以驱动杆14为轴心运作,四个第一搅拌桨16运作会对釜体1内的聚酯产物进行横向搅拌,可以使釜体1内的聚酯产物进行搅拌混合,有效的提高了聚酯产物的反应加工效果和效率,驱动杆14的中部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上对称设有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采用锥形台机构,其斜边上开设有齿,同时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的齿朝下设置,能有效保证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和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充分啮合,并且能有效实现动力的转换,以便通过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和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的配合实现驱动杆14的转动转化成传动杆18的转动,驱动杆14在带动四个第一搅拌桨16运作的同时,会给传动机构提供的运作提供动力,传动机构运作会带动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移动,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的上端共同啮合有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的一周分别固定连接在釜体1的一周内壁上,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是一种环形下端一周分别设置有多个齿的部件,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在移动时会沿着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的下端一周移动,通过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与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的啮合,可以使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在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的下端一周移动时的同时进行转动。
35.参照图2-4,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驱动杆14中部的固定管17,固定管17的两侧均转动套接有传动杆18,两个传动杆18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的相对一侧中部,驱动杆14转动会带动固定管17转动,固定管17会带动两个传动杆18以驱动杆14为轴心运作,两个传动杆18会带动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以驱动杆14为轴心移动,使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沿着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的下端一周移动,通过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与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的啮合,可以使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在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的下端一周移动的同时进行转动,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在转动时会带动两个传动杆18转动,使两个传动杆18在运作的同时进行旋转,两个传动杆18的中部均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圈19,两个第二固定圈19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搅拌桨20,两个传动杆18在运作的同时旋转可以带动两个第二固定圈19在运作的同时旋转,两个第二固定圈19会带动四个第二搅拌桨20在运作的同时旋转,而四个第二搅拌桨20会对釜体1内聚酯产物进行竖向搅拌,通过四个第一搅拌桨16的横向搅拌和四个第二搅拌桨20的竖向搅拌,可以提高聚酯产物的搅拌效果和效率,加快聚酯产物的反应加工效率,提高聚酯产物的反应加工效果,使聚酯产物反应加工效果和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36.参照图1-3,驱动杆14的两侧均固定有l型固定杆23,两个l型固定杆23的下端均固定有承载环24,两个承载环24分别转动套接在两个传动杆18的一端,通过两个l型固定杆23可以将两个承载环24固定连接在驱动杆14上,通过两个承载环24可以对两个传动杆18的一端进行承载,使两个传动杆18在运作时与驱动杆14保持稳定,同时可以在传动杆18转动时,保证传动杆18平稳的转动,釜体1的下端另一侧贯穿设置有循环管10,循环管10的上端贯穿设置在釜体1的上端另一侧,循环管10上安装有循环泵11,循环泵11和配套部件连接,便于稳定运作,能够设定程序,自动运作,循环泵11运作会对循环管10内施加压力,使循环管10将釜体1内最底部的聚酯产物输送到釜体1内的上部,避免釜体1内最底部的聚酯产物没有被搅拌到,从而可以使聚酯产物更加均匀的被搅拌,有效的提高聚酯产物的反应效果和效率。
37.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聚酯产物通过进料管7输送到釜体1内,通过配套控制设备控制电机13运作,电机13带动驱动杆14转动,驱动杆14带动两个第一固定圈15转动,两个第一固定圈15带动四个第一搅拌桨16运作,四个第一搅拌桨16对釜体1内的聚酯产物进行搅拌混合,使聚酯产物进行反应加工,同时驱动杆14带动固定管17转动,固定管17带动两个传动杆18以驱动杆14为轴心运作,两个传动杆18带动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以驱动杆14为轴心移动,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在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的下端一周移动,通过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与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的啮合,可以使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在移动时进行转动,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会带动两个传动杆18在移动时转动,两个传动杆18会带动两个第二固定圈19在移动时转动,两个第二固定圈19带动四个第二搅拌桨20在移动时竖向搅动,可以通过四个第一搅拌桨16和四个第二搅拌桨20来对釜体1内的聚酯产物进行高效的搅拌,可以加快釜体1内聚酯产物的反应加工效率。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上端中部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有驱动杆(14),所述驱动杆(14)的中部设有传动机构;所述釜体(1)内设置有陶瓷隔热保温层(2),所述陶瓷隔热保温层(2)的内侧设置有加热层(3),所述加热层(3)的内侧设置有哈氏合金层(4),所述驱动杆(14)位于釜体(1)内,所述驱动杆(14)的上端转动套接在釜体(1)内的上端中部,所述驱动杆(14)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圈(15),两个第一固定圈(15)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搅拌桨(16),所述传动机构上对称设有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的上端共同啮合有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所述锥型渐开线斜齿环件(22)的一周分别固定连接在釜体(1)的一周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上端一侧贯穿设置有真空抽气管(5),所述釜体(1)的上端另一侧安装有真空监测表(6),所述釜体(1)的上端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料管(7),所述釜体(1)的下端中部贯穿设置有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8)上安装有出料阀门(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下端另一侧贯穿设置有循环管(10),所述循环管(10)的上端贯穿设置在釜体(1)的上端另一侧,所述循环管(10)上安装有循环泵(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釜体(1)上端中部的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内固定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在驱动杆(14)的上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驱动杆(14)中部的固定管(17),所述固定管(17)的两侧均转动套接有传动杆(18),两个传动杆(18)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锥型渐开线斜齿轮(21)的相对一侧中部,两个传动杆(18)的中部均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圈(19),两个第二固定圈(19)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搅拌桨(2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4)的两侧均固定有l型固定杆(23),两个l型固定杆(23)的下端均固定有承载环(24),两个承载环(24)分别转动套接在两个传动杆(18)的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4)的上下两端均转动套接有轴承(26),两个轴承(26)的两侧均固定有横杆(25),四个横杆(25)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釜体(1)的相对内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聚酯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上端中部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中部设有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陶瓷隔热保温层来提高聚酯反应釜的保温效果,有效的解决了聚酯反应釜热量容易消耗的问题,可以保证聚酯反应釜内聚酯产物在反应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有效的提高聚酯产物的反应加工效率,同时可以在对聚酯产物反应加工过程中,对聚酯产物进行更加高效的搅拌,使聚酯产物均匀快速的混合,有效的提高聚酯产物的搅拌效果和效率,使聚酯产物反应加工效果和效率得到提高。应加工效果和效率得到提高。应加工效果和效率得到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董国峰 国洪猛 汪国亭 费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环宇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