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6 阅读:92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2.环保工程是指特定为环境保护所做的工程,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而以某组设想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环境污染问题去处理解决的一些工程,随着国家的发展,我们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以及对环保工程的工作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是现在部分污泥在除臭时,对污泥的处理以及对臭气的处理不太充分,比如污泥烘干的不充分,臭气中的臭气分子超过5千个臭气分子每立方米等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该装置可以对污泥以及臭气进行更充分的处理。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包括固定架,除臭箱,所述固定架左侧外壁上半部分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且一号电机的主轴贯穿固定架,所述一号电机主轴末端连接有搅拌器i,所述固定架右侧外壁下半部分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主轴贯穿固定架,且末端连接有搅拌器ii,所述固定架左侧上端设有污泥进料口,所述固定架右侧下端设有污泥出料口,所述固定架上端以及下端安装有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上面设有防护盖,所述固定架右侧顶端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左侧进口安装有防堵片,所述气泵右侧连接有一号气管,所述一号气管上安装有一号气管阀门,所述一号气管右侧末端连接除臭箱内部,所述除臭箱内部泵入有吸附剂,所述除臭箱底部固定连接三号电机,所述三号电机主轴贯穿除臭箱,且主轴末端连接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上面安装有生物滤层,所述除臭箱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臭气监测仪,所述臭气检测仪右端连接二号气管,所述臭气检测仪上端连接排气管,所述除臭箱底部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所述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所转的方向不同,所带动的搅拌器所转方向也不同,这样可以把污泥搅拌的更加充分。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所述一号气管内侧设有单向阀。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所述一号电机的主轴末端与搅拌器i转动连接。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所述一号电机的主轴末端与搅拌器ii转动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uv灯管和加热导管,这种设置可以对污泥处理的更加彻底,不仅对污泥的臭味进行了处理,而且通过加热导管将污泥中的水分通过物理吸热蒸发原理对污泥进行烘干,使污泥的含水率降低至百分之三十以下,可以减去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重量,烘干之后可以让有资质的污泥处理单位回收焚烧或者二次利用。
1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生物滤层,臭气检测仪,这种设置对臭气处理的更加彻底,当臭气进入除臭箱之后,吸附剂是利用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异味分子,从而达到除臭的效果,这是对臭气的第一步处理,臭气进入过滤塔与滤料层表面的生物膜接触,臭气转移到生物膜中被膜内的微生物迅速降解和利用,转化为自身生物质、水、co2和其他小分子物质,这是对臭气进行第二步处理,然后臭气检测仪对臭气进行检测,如果臭气超过5千个臭气分子每立方米,则臭气会通过二号气管再次进入除臭箱进行二次处理,保证了环境的健康。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a部分侧视图。
16.图中:1、固定架,2、污泥进料口,3、一号电机,4、加热管道,5、防护盖,6-1、搅拌器i,6-2搅拌器ii,7、污泥出料口,8、二号电机,9、防堵片,10、气泵,11、一号气管阀门,12、除臭箱,13、生物滤层,14、三号电机,15、排水管,16、阀门,17、一号气管,18、二号气管,19、二号气管阀门,20、搅拌杆,21、臭气检测仪,22、排气管,23、uv灯管,24、吸附剂。
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做更加详细的描述。
18.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架1,除臭箱12,所述固定架1左侧外壁上半部分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3,且一号电机3的主轴贯穿固定架1,所述一号电机3主轴末端连接有搅拌器i6-1,所述固定架1右侧外壁下半部分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8,所述二号电机8主轴贯穿固定架1,且末端连接有搅拌器ii6-2,一号电机3和二号电机8所转方向相反,这样可以把污泥搅拌的更加充分,所述固定架1左侧上端设有污泥进料口2,所述固定架1右侧下端设有污泥出料口7,所述固定架1上端以及下端安装有加热管道4,可以对污泥进行烘干,所述加热管道4上面设有防护盖5,所述固定架1左右两端安装有uv灯管23,可以对污泥进行除臭,所述固定架1右侧顶端连接有气泵10,所述气泵10左侧进口安装有防堵片9,防止污泥进入一号气管17,所述气泵10右侧连接有一号气管17,所述一号气管17上安装有一号气管阀门11,所述一号气管17右侧末端连接除臭箱12内部。
19.所述除臭箱12内部泵入有吸附剂24,所述除臭箱12底部固定连接三号电机14,所述三号电机14主轴贯穿除臭箱12,且主轴末端连接搅拌杆20,所述搅拌杆20的上面安装有生物滤层13,所述除臭箱12的顶部连接臭气监测仪21,所述臭气检测仪21右端连接二号气管18,所述臭气检测仪21上端连接排气管22,所述除臭箱12底部安装有排水管15,所述排水
管15上安装有阀门16,这样可以对吸附剂24进行更换,而且在吸附剂24上方安装有生物滤层13以及臭气检测仪21,从而使得臭气处理更彻底。
20.装置内所有电器均为外接电源,在使用装置时,启动装置,然后通过固定架左上角的污泥进料口泵入污泥,此时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会带动搅拌器转动,与此同时,uv灯管会开启并对污泥产生的臭气进行除臭,加热管道对污泥进行烘干,烘干的污泥最后通过固定架低端右侧的污泥出料口排出,蒸发的气体在一号气泵的牵引下会不断通过一号气管进入除臭箱内部经吸附剂进行除臭,在此期间三号电机会带动搅拌杆不停地搅拌吸附剂,从而更好的除臭,吸附剂处理完之后气体会经过生物滤层的第二步处理,然后处理完的气体经过臭气检测仪进行检测,如果合格就通过排气管进行排出,如果不合格,那么二号气管阀门会打开,气体会通过二号气管再次进入除臭箱进行二次处理,直到气体合格为止,因为吸附剂为消耗品,所以会定期打开排水管的阀门将其排出,再重新泵入吸附剂。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包括固定架(1)、除臭箱(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左侧外壁上半部分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3),且一号电机(3)的主轴贯穿固定架(1),所述一号电机(3)主轴末端连接有搅拌器i(6-1),所述固定架(1)右侧外壁下半部分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8),所述二号电机(8)主轴贯穿固定架(1),且末端连接有搅拌器ii(6-2),所述固定架(1)左侧上端设有污泥进料口(2),所述固定架(1)右侧下端设有污泥出料口(7),所述固定架(1)上端以及下端安装有加热管道(4),所述加热管道(4)上面设有防护盖(5),所述固定架(1)左右两端安装有uv灯管(23),所述固定架(1)右侧顶端连接有气泵(10),所述气泵(10)左侧进口安装有防堵片(9),所述气泵(10)右侧连接有一号气管(17),所述一号气管(17)上安装有一号闸门(11),所述一号气管(17)右侧末端连接除臭箱(12)内部,所述除臭箱(12)内部泵入有吸附剂(24),所述除臭箱(12)底部固定连接三号电机(14),所述三号电机(14)主轴贯穿除臭箱(12),且主轴末端连接搅拌杆(20),所述搅拌杆(20)的上面安装有生物滤层(13),所述除臭箱(12)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臭气检测仪(21),所述臭气检测仪(21)右端连接二号气管(18),所述臭气检测仪(21)上端连接排气管(22),所述除臭箱(12)底部安装有排水管(15),所述排水管(15)上安装有阀门(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电机(3)和二号电机(8)所转的方向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气管(17)内侧设有单向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电机(3)的主轴末端与搅拌器i(6-1)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电机(8)的主轴末端与搅拌器ii(6-2)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除臭装置,包括固定架、除臭箱,所述固定架左侧外壁上半部分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所述固定架右侧外壁下半部分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所述固定架左侧上端设有污泥进料口,所述固定架右侧下端设有污泥出料口,所述固定架右侧顶端连接有气泵,所述除臭箱底部固定连接三号电机,所述三号电机主轴贯穿除臭箱,且主轴末端连接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上面安装有生物滤层,所述除臭箱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臭气监测装置,所述臭气检测装置右端连接二号气管,所述除臭箱底部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这样可以对吸附剂进行更换,而且在吸附剂上方安装有生物质层以及臭气检测装置,从而使得臭气处理更彻底。理更彻底。理更彻底。


技术研发人员:贾盼盼 李英豪 晋宁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禹州润衡水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