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6 阅读:6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施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林业施肥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而在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树木的栽培方法得到了很大改善,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树木营养的重要措施,是园林工作人员对树木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树木施肥方式的改善可以大大提高了树木栽培的成活率,所以施肥器是林业工作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3.经检索在公开(公告)号:202023058325.5,公开了一种林业育苗用施肥装置,混合罐配合左右两侧的进水口与进料口,可以单独浇水或施肥,也可以将肥料溶于水中进行施肥,适用性较强。出料口外侧由下至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与流量监测器,且电磁阀与流量监测器分别与外部控制系统通过信号传输连接。可以远程控制电磁阀的开关,以及施肥流量的多少。施肥的多少更加精准。移动轮通过传动轴中间的第二斜齿轮与主动轴下侧末端的第一斜齿轮相互啮合来带动,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扶手杆来控制装置的走向即可,省时省力。
4.上述专利中,只能将肥料施加在土壤外表面,并不具备开沟和施肥同步操作的效果,且肥料混合不均匀,不能有效的发挥肥料的作用,不利于林业树苗的生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林业施肥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施肥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只能将肥料施加在土壤外表面,并不具备开沟和施肥同步操作的效果,且肥料混合不均匀,不能有效的发挥肥料的作用,不利于林业树苗的生长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林业施肥器,包括支撑座、嵌设在支撑座顶部的储肥单元、设置在支撑座底部的移动单元,以及设置在移动单元之间的施肥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座上的钻孔单元及设置于储肥单元内部的混合单元;
7.所述钻孔单元包括嵌设在支撑座上的机壳、活动连接在机壳底部的套管,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管的底部用于钻孔的空心钻头;
8.所述混合单元包括活动设置在储肥单元内部的传动轴、套设在传动轴外表面的轴套,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轴套外表面的用于混合肥料的混合杆。
9.优选地,所述储肥单元包括嵌设在支撑座顶部的储肥筒,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储肥筒顶部的注料管。
10.优选地,所述钻孔单元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机壳顶部的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驱动端的转轴,以及套设在所述转轴外周面的主带轮。
11.优选地,所述混合单元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传动轴顶部的副带轮、缠绕在副带轮外表面的传动皮带、开设在混合杆外表面的流通孔,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储肥筒内壁之间的
网板。
12.优选地,所述施肥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储肥筒底部的输送管、开设在转轴底部的流通槽,以及开设在转轴外表面的进液孔。
13.优选地,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一端底部两角处的支撑腿、固定连接在支撑腿底部的万向轮,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另一端底部中心处的单腿轮。
14.优选地,所述主带轮与副带轮处于同于水平面上,所述主带轮与副带轮通过传动皮带呈传动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一、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的转动带动套管在机壳的底部转动,套管的转动带动空心钻头转动,并且使主带轮跟随转动,在空心钻头转动的同时,肥料通过输送管输送至机壳的内部,并由进液孔进入流通槽的内部,使肥料由流通槽下落至空心钻头的内部,以此在进行土壤钻孔的同时进行同步施肥操作,不需要单个进行,降低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施肥质量和效率。
17.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轴转动的同时,通过转轴带动主带轮转动,主带轮的转动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副带轮转动,从而代用传动轴在储肥筒的内部转动,传动轴的转动通过轴套带动混合杆旋转搅拌,并在流通孔的设置下,使混合杆在搅拌的同时提高肥料的流通性,以此将肥料充分混合,保证肥料的特性,使肥料充分利用,保证林业树苗的生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剖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
24.1、支撑座;
25.2、储肥单元;201、储肥筒;202、注料管;
26.3、钻孔单元;301、机壳;302、电机;303、转轴;304、套管;305、空心钻头;306、主带轮;
27.4、混合单元;401、传动轴;402、副带轮;403、传动皮带;404、轴套;405、混合杆;406、流通孔;407、网板;
28.5、施肥单元;501、输送管;502、流通槽;503、进液孔;
29.6、移动单元;601、支撑腿;602、万向轮;603、单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实施例1
34.请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林业施肥器,包括支撑座1、嵌设在支撑座1顶部的储肥单元2、设置在支撑座1底部的移动单元6,以及设置在移动单元6之间的施肥单元5,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座1上的钻孔单元3及设置于储肥单元2内部的混合单元4;
35.钻孔单元3包括嵌设在支撑座1上的机壳301、活动连接在机壳301底部的套管304,以及固定连接在套管304的底部用于钻孔的空心钻头305,空心钻头305便于开孔的同时进行肥料的施加;
36.混合单元4包括活动设置在储肥单元2内部的传动轴401、套设在传动轴401外表面的轴套404,以及固定连接在轴套404外表面的用于混合肥料的混合杆405。
37.储肥单元2包括嵌设在支撑座1顶部的储肥筒201,以及固定连接在储肥筒201顶部的注料管202,注料管202将需要补充的各种肥料注入储肥筒201的内部进行混合。
38.钻孔单元3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机壳301顶部的电机302、固定连接在电机302驱动端的转轴303,以及套设在转轴303外周面的主带轮306,转轴303的底部外表面与套管304的内壁固定连接,以此通过转轴303带动套管304转动,使空心钻头305进行钻孔操作。
39.施肥单元5包括固定连接在储肥筒201底部的输送管501、开设在转轴303底部的流通槽502,以及开设在转轴303外表面的进液孔503,混合均匀的肥料通过输送管501进入机壳301的内部,并由进液孔503进入流通槽502的内部,以此方便肥料进入空心钻头305的内部。
40.移动单元6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一端底部两角处的支撑腿601、固定连接在支撑腿601底部的万向轮602,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的另一端底部中心处的单腿轮603,提高施肥器的移动灵活性。
41.主带轮306与副带轮40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主带轮306与副带轮402通过传动皮带403呈传动连接,转轴303带动空心钻头305转动钻孔的同时能够同步进行肥料的混合。
42.通过设置的机壳301,启动电机302带动转轴303转动,转轴303的转动带动套管304在机壳301的底部转动,套管304的转动带动空心钻头305转动,并且使主带轮306跟随转动,在空心钻头305转动的同时,肥料通过输送管501输送至机壳301的内部,并由进液孔503进入流通槽502的内部,使肥料由流通槽502下落至空心钻头305的内部,以此在进行土壤钻孔的同时进行同步施肥操作,不需要单个进行,提高了施肥质量和效率。
43.实施例2
44.请参照图1、2、4、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林业施肥器,包括支撑座1、嵌设在支撑座1顶部的储肥单元2、设置在支撑座1底部的移动单元6,以及设置在移动单元6之间的施肥
单元5,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座1上的钻孔单元3及设置于储肥单元2内部的混合单元4;
45.钻孔单元3包括嵌设在支撑座1上的机壳301、活动连接在机壳301底部的套管304,以及固定连接在套管304的底部用于钻孔的空心钻头305;
46.混合单元4包括活动设置在储肥单元2内部的传动轴401、套设在传动轴401外表面的轴套404,以及固定连接在轴套404外表面的用于混合肥料的混合杆405,传动轴401活动设置在储肥筒201的内部,若干个轴套404等间距分布于传动轴401的外表面,且混合杆405呈环形阵列分布于轴套404的外表面。
47.储肥单元2包括嵌设在支撑座1顶部的储肥筒201,以及固定连接在储肥筒201顶部的注料管202,注料管202将需要补充的各种肥料注入储肥筒201的内部进行混合。
48.混合单元4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传动轴401顶部的副带轮402、缠绕在副带轮402外表面的传动皮带403、开设在混合杆405外表面的流通孔406,以及固定连接在储肥筒201内壁之间的网板407,流通孔406的数量有若干个,若干个流通孔406等间距分布于混合杆405的外表面,以此增加肥料混合时的流通性。
49.施肥单元5包括固定连接在储肥筒201底部的输送管501、开设在转轴303底部的流通槽502,以及开设在转轴303外表面的进液孔503,混合均匀的肥料通过输送管501进入机壳301的内部,并由进液孔503进入流通槽502的内部,以此方便肥料进入空心钻头305的内部。
50.移动单元6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一端底部两角处的支撑腿601、固定连接在支撑腿601底部的万向轮602,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的另一端底部中心处的单腿轮603,提高施肥器的移动灵活性。
51.主带轮306与副带轮40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主带轮306与副带轮402通过传动皮带403呈传动连接,转轴303带动空心钻头305转动钻孔的同时能够同步进行肥料的混合。
52.通过设置的传动轴401,转轴303转动的同时,通过转轴303带动主带轮306转动,主带轮306的转动通过传动皮带403带动副带轮402转动,从而代用传动轴401在储肥筒201的内部转动,传动轴401的转动通过轴套404带动混合杆405旋转搅拌,并在流通孔406的设置下,使混合杆405在搅拌的同时提高肥料的流通性,以此将肥料充分混合,保证肥料的特性,使肥料充分利用,保证林业树苗的生长。
5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林业施肥器,包括支撑座(1)、嵌设在支撑座(1)顶部的储肥单元(2)、设置在支撑座(1)底部的移动单元(6),以及设置在移动单元(6)之间的施肥单元(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座(1)上的钻孔单元(3)及设置于储肥单元(2)内部的混合单元(4);所述钻孔单元(3)包括嵌设在支撑座(1)上的机壳(301)、活动连接在机壳(301)底部的套管(304),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管(304)的底部用于钻孔的空心钻头(305);所述混合单元(4)包括活动设置在储肥单元(2)内部的传动轴(401)、套设在传动轴(401)外表面的轴套(404),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轴套(404)外表面的用于混合肥料的混合杆(4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肥单元(2)包括嵌设在支撑座(1)顶部的储肥筒(20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储肥筒(201)顶部的注料管(2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业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单元(3)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机壳(301)顶部的电机(302)、固定连接在电机(302)驱动端的转轴(303),以及套设在所述转轴(303)外周面的主带轮(3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林业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单元(4)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传动轴(401)顶部的副带轮(402)、缠绕在副带轮(402)外表面的传动皮带(403)、开设在混合杆(405)外表面的流通孔(406),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储肥筒(201)内壁之间的网板(40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林业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单元(5)包括固定连接在储肥筒(201)底部的输送管(501)、开设在转轴(303)底部的流通槽(502),以及开设在转轴(303)外表面的进液孔(50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6)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一端底部两角处的支撑腿(601)、固定连接在支撑腿(601)底部的万向轮(602),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的另一端底部中心处的单腿轮(603)。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林业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带轮(306)与副带轮(40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主带轮(306)与副带轮(402)通过传动皮带(403)呈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业施肥器,涉及林业施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座、嵌设在支撑座顶部的储肥单元、设置在支撑座底部的移动单元,以及设置在移动单元之间的施肥单元,还包括钻孔单元及混合单元;钻孔单元包括嵌设在支撑座上的机壳、活动连接在机壳底部的套管,以及固定连接在套管的底部用于钻孔的空心钻头;混合单元包括活动设置在储肥单元内部的传动轴、套设在传动轴外表面的轴套,以及固定连接在轴套外表面的用于混合肥料的混合杆。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林业施肥器,能够将肥料充分混合,保证肥料的特性,使肥料充分利用,保证林业树苗的生长,能够土壤钻孔的同时进行同步施肥操作,不需要单个进行,降低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施肥质量和效率。量和效率。量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英 宋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占英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