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防线缆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6 阅读:99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防线缆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安防线缆在安防工程项目中,用于传输视频信号、控制信号以及其他数据信息的弱电线缆统称安防线缆,现有的安防电缆只能通过自身外表保护内部线缆,不仅在长期使用下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容易导致断裂,而且在外界也会受到人为破坏、盗取等,对安防工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安防线缆的保护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安防线缆的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保护壳,所述下保护壳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上保护壳,所述下保护壳与上保护壳的连接处设置有铰链,所述下保护壳和上保护壳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三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套杆,所述外套杆的内壁固定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外套杆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内杆的下端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外套杆固定连接,所述内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压板。
5.优选的,所述下保护壳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所述上保护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上螺旋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下固定块螺旋连接。
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块,一对所述连接块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连接块与安装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开设有一对螺旋通孔。
7.优选的,所述下保护壳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感应器,所述上保护壳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块,所述压块与压力感应器密接。
8.优选的,所述下保护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为矩形列阵设置。
9.优选的,所述推压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1.(1):本实施例通过下保护壳、上保护壳、弹簧、推压板等结构设计,通过下保护壳和上保护壳避免自然环境对安防线缆造成影响,防止断裂,再通过弹簧的收缩带动推压板对安防线缆进行固定,在受到外力时对线缆进行减震,更好的保护线缆;
12.(2):本实施例通过压力感应器、第二凹槽、压块等结构设计,通过在第二凹槽内部安装压块,压块由第二凹槽进行启动,防止安防线缆被破坏、盗取,进一步保护线缆。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安防线缆的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正视向剖面图;
15.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16.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17.附图标记:1、底座;2、下保护壳;3、上保护壳;4、铰链;5、第一凹槽;6、外套杆;7、滑槽;8、内杆;9、滑块;10、弹簧;11、推压板;12、下固定块;13、上固定块;14、第一螺杆;15、连接块;16、安装板;17、第二螺杆;18、螺旋通孔;19、压力感应器;20、第二凹槽;21、压块;22、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19.实施例
20.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防线缆的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下保护壳2,下保护壳2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上保护壳3,下保护壳2与上保护壳3的连接处设置有铰链4,下保护壳2和上保护壳3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三个第一凹槽5,且第一凹槽5设置为半圆形状,第一凹槽5的内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外套杆6,外套杆6的内壁固定开设有两个滑槽7,外套杆6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内杆8,内杆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9,滑块9与滑槽7滑动连接,且限制内杆8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内杆8的下端与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10的另一端与外套杆6固定连接,且通过弹簧10的弹力对线缆进行固定和防护,内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压板11,且推压板11设置为环形。下保护壳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12,上保护壳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13,上固定块13上螺旋连接有第一螺杆14,第一螺杆14与下固定块12螺旋连接,且再安装时便于对装置进行角度调节。底座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块15,一对连接块15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板16,连接块15与安装板1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螺杆17,第二螺杆17上开设有一对螺旋通孔18,且螺旋通孔18便于设备进行快速装卸。下保护壳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感应器19,上保护壳3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0,且第二凹槽20设置为矩形,第二凹槽2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块21,压块21与压力感应器19密接,当线缆受到破坏时进行报警。下保护壳2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22,多个散热孔22为矩形列阵设置,且对线缆进行散热。推压板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23,且23为橡胶材质,并且表面设置为弧形,对线缆防护具有减震效果。
2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在实施例中,当使用时,对装置进行调节时,即图1-2所示,首先通过螺旋通孔18将装置固定安装,然后通过旋转第二螺杆17,手动推动底座1,底座1带动连接块15在第二螺杆17上旋转,调节到合适角度时,反方向旋转第二螺杆17进行固定。当安装安防线缆时,即图1-3所示,首先旋转上固定块13上的第一螺杆14,并将第一螺杆14的一端从下固定块12上旋转出,然后手动推动上保护壳3,23通过铰链4旋转打开,然后将安防电缆放置到推压板11内部的23上,再手动将上保护壳3推至原处,上保护壳3带动23竖向移动,23带动推压板11竖向移动,推压板11带动内杆8竖向移动,内杆8带动滑块9在滑槽7内滑动,同时内杆8推动弹簧10进行收缩,将安防电缆进行固定,然后反方向旋转第一螺杆
14,将第一螺杆14一端旋转插入下固定块12上,同时通过散热孔22可以对安防电缆进行散热。当对安防线缆进行防护时,即图2和图4所示,当有人进行盗取,破坏时,将上保护壳3打开时,上保护壳3带动压块21移动,压块21从压力感应器19上脱离并发生报警,对安防线缆进行进一步防护。
22.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安防线缆的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保护壳(2),所述下保护壳(2)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上保护壳(3),所述下保护壳(2)与上保护壳(3)的连接处设置有铰链(4),所述下保护壳(2)和上保护壳(3)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三个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套杆(6),所述外套杆(6)的内壁固定开设有两个滑槽(7),所述外套杆(6)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内杆(8),所述内杆(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9),所述滑块(9)与滑槽(7)滑动连接,所述内杆(8)的下端与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0)的另一端与外套杆(6)固定连接,所述内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压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防线缆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壳(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12),所述上保护壳(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13),所述上固定块(13)上螺旋连接有第一螺杆(14),所述第一螺杆(14)与下固定块(12)螺旋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防线缆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块(15),一对所述连接块(15)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板(16),所述连接块(15)与安装板(1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螺杆(17),所述第二螺杆(17)上开设有一对螺旋通孔(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防线缆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壳(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感应器(19),所述上保护壳(3)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0),所述第二凹槽(2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块(21),所述压块(21)与压力感应器(19)密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防线缆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壳(2)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22),多个所述散热孔(22)为矩形列阵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防线缆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板(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防线缆的保护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保护壳,所述下保护壳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上保护壳,所述下保护壳与上保护壳的连接处设置有铰链,所述下保护壳和上保护壳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三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套杆,所述外套杆的内壁固定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外套杆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内杆。本实用新型通过下保护壳、上保护壳、弹簧、推压板等结构设计,通过下保护壳和上保护壳避免自然环境对安防线缆造成影响,防止断裂,再通过弹簧的收缩带动推压板对安防线缆进行固定,在受到外力时对线缆进行减震,更好的保护线缆。更好的保护线缆。更好的保护线缆。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科罗普斯(上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