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防潮隔汽膜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6 阅读:72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汽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保温防潮隔汽膜。


背景技术:

2.隔汽膜是一种有效防止建筑室内水汽渗透到保温层的一种防水防潮的卷材,主要用于建筑屋面、墙面、地基,铺设于保温层内侧,加强建筑物水密性的同时防止室内潮湿气向保温层渗透,保护保温层不受侵蚀。隔汽膜能与保温层之上的防水透气膜配套使用,可令墙体或屋面获得绝佳的水汽隔绝效果,并使围护内水汽通过防水透气膜顺畅排出,保护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3.隔汽膜是工程中最容易忽视的一道构造层次,而且做法大多使用涂料或者pe聚乙烯薄膜等薄制材料,但是使用聚丙烯作为主体材料制备得到的隔汽膜,强度差、不耐老化,并且在进行施工时,容易对隔汽膜造成损伤,影响施工效果,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保温防潮隔汽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防潮隔汽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防潮隔汽膜,包括隔汽膜本体,所述隔汽膜本体包括有基材层,所述基材的上方依次设有金属层和保护层,所述基材的下方依次设有保温层和粘接层,所述基材层包括有高密度聚乙烯膜层、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与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膜层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与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热粘复合固定。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层为镀金属薄膜,由铝金属蒸镀在聚酯薄膜上构成,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0.01~0.02mm。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层为tpu塑胶材料,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0.01~0.02mm。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层为软质聚氨酯材料,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0.07~0.15mm。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接层为自粘改性沥青或丁基胶或压敏胶,所述粘接层的下方设有离型膜,所述粘接层厚度为0.1mm。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材层、金属层、保护层、保温层和粘接层均为平行设置,且所述基材层、金属层、保护层、保温层和粘接层之间均采用热压成型。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该一种保温防潮隔汽膜中,通过设置的金属层可以使隔汽膜本体具有较好的隔热防潮效果,同时,保护层具有较好的耐磨耐腐蚀作用,可以在施工或使用时对金属层进行保护,而设置的高密度聚乙烯膜层在上下两端分别热粘复合固定,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和第
二玻璃纤维编织层,增加了基材层的强度和抗拉伸能力,使得隔汽膜本体不会轻易被破坏,保证了隔汽膜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切结构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材层处的整体结构图。
16.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7.1、隔汽膜本体;2、基材层;3、金属层;4、保护层;5、保温层;6、粘接层;7、高密度聚乙烯膜层;8、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9、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温防潮隔汽膜,包括隔汽膜本体1,隔汽膜本体1包括有基材层2,基材的上方依次设有金属层3和保护层4,基材的下方依次设有保温层5和粘接层6,基材层2包括有高密度聚乙烯膜层7、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8与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9,高密度聚乙烯膜层7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8与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9热粘复合固定。
20.上述工作原理:通过设置的保护层4可以对金属层3包裹进行保护,保证在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不会轻易损坏金属层3,同时设置的高密度聚乙烯膜层7在上下两端分别热粘固定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8与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9,保证了基材层2的抗拉强度,可以保证隔汽膜本体1不会因为拉扯而轻易损坏,保证了隔汽膜本体1的使用寿命。
21.为了保证隔汽膜本体1的隔热、防潮效果,所以金属层3为镀金属薄膜,由铝金属蒸镀在聚酯薄膜上构成,金属层3的厚度为0.01~0.02mm,铝金属镀膜反射率在90%以上,具有很好的隔热、防潮效果。
22.考虑到需要防止施工时工作人员对金属层3造成破坏,所以保护层4为tpu塑胶材料,保护层4的厚度为0.01~0.02mm,tpu塑胶材料具有高强度,优良的耐磨性、耐化学品、耐水解性、耐髙低温和耐霉菌性等优点,从而可以大大增加隔汽膜本体1表面的强度和耐磨性,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施工,同时,可以保证隔汽膜本体1的使用寿命。
23.为了保证隔汽膜本体1的保温效果,所以保温层5为软质聚氨酯材料,保温层5的厚度为0.07~0.15mm,软质聚氨酯隔热、隔音、抗震、防毒性能良好,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使得隔汽膜本体1的适用性更强。
24.在运行中需要方便隔汽膜本体1的施工,所以粘接层6为自粘改性沥青或丁基胶或压敏胶,粘接层6的下方设有离型膜,粘接层6厚度为0.1mm,通过设置的离型膜,以防止加工生产隔汽膜本体1的过程中其自身发生相互粘连的现象,在使用时,将离型膜从粘接层6上撕下,即可通过粘接层6将隔汽膜本体1粘接到待施工的位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施工效
率较高。
25.另外需要保证隔汽膜本体1的质量,所以基材层2、金属层3、保护层4、保温层5和粘接层6均为平行设置,且基材层2、金属层3、保护层4、保温层5和粘接层6之间均采用热压成型,平行设置的基材层2、金属层3、保护层4、保温层5和粘接层6的经过热压成型,有效使得各个材料紧密粘合,使得隔汽膜本体1的整体性增强,保证了隔汽膜本体1的质量。
26.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保温防潮隔汽膜在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该隔汽膜本体1中的基材层2、金属层3、保护层4、保温层5和粘接层6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经过热压成型,有效使得各个材料紧密粘合,使得隔汽膜本体1的整体性增强,保证了隔汽膜本体1的质量,同时设置的高密度聚乙烯膜层7在上下两端分别热粘固定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8与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9,保证了基材层2的抗拉强度,可以保证隔汽膜本体1不会因为拉扯而轻易损坏,保证了隔汽膜本体1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保护层4可以对金属层3包裹进行保护,保证在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不会轻易损坏金属层3,设置的金属层3,使得隔汽膜本体1具备较好的隔热防潮效果,同时,tpu塑胶材料设置的保护层4具有高强度,优良的耐磨性、耐化学品、耐水解性、耐髙低温和耐霉菌性等优点,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增加隔汽膜本体1的强度,而保温层5可以保证隔汽膜本体1的保温效果,使得隔汽膜本体1的适用性更强,在要对隔汽膜本体1进行安装时,将离型膜从粘接层6上撕下,即可通过粘接层6将隔汽膜本体1粘接到待施工的位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施工效率较高。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温防潮隔汽膜,包括隔汽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汽膜本体(1)包括有基材层(2),所述基材的上方依次设有金属层(3)和保护层(4),所述基材的下方依次设有保温层(5)和粘接层(6),所述基材层(2)包括有高密度聚乙烯膜层(7)、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8)与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9),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膜层(7)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8)与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9)热粘复合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防潮隔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3)为镀金属薄膜,由铝金属蒸镀在聚酯薄膜上构成,所述金属层(3)的厚度为0.01~0.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防潮隔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4)为tpu塑胶材料,所述保护层(4)的厚度为0.01~0.0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防潮隔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5)为软质聚氨酯材料,所述保温层(5)的厚度为0.07~0.1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防潮隔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6)为自粘改性沥青或丁基胶或压敏胶,所述粘接层(6)的下方设有离型膜,所述粘接层(6)厚度为0.1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防潮隔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2)、金属层(3)、保护层(4)保温层(5)和粘接层(6)均为平行设置,且所述基材层(2)、金属层(3)、保护层(4)保温层(5)和粘接层(6)之间均采用热压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汽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保温防潮隔汽膜。其包括隔汽膜本体,隔汽膜本体包括有基材层,基材的上方依次设有金属层和保护层,基材的下方依次设有保温层和粘接层,基材层包括有高密度聚乙烯膜层、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与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高密度聚乙烯膜层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与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热粘复合固定,通过设置的保护层使得隔汽膜本体表面具有一定的耐腐蚀和耐磨效果,同时,在高密度聚乙烯膜层的上下两端分别热粘固定第一玻璃纤维编织层与第二玻璃纤维编织层,保证了基材层在具有较好的柔韧性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从而使得隔汽膜本体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普 刘凌飞 吉洁美 刘春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科宁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