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桥面吊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6
阅读:158
评论:0

:
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固定桥面吊。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桥梁建造时,预制盖梁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而在预制盖梁的施工过程中,待预制梁架设完毕后,需另设张拉平台在盖梁的两个端头进行张拉钢束。
3.传统的高空盖梁预应力张拉,需要利用起重机械将载有工作人员和张拉设备的吊笼起吊至盖梁端部进行操作,而吊笼处固定有张拉千斤顶,其为固定式结构,张拉钢束的端部需要安装到张拉千斤顶中,而由于盖梁的截面积非常大,其需要在不同的位置穿插多根钢束,张拉千斤顶无法移动,使得其张拉时,只能移动吊笼,此操作非常麻烦,因此,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20837203.x的复合多功能张拉平台,其采用手动葫芦起吊张拉千斤顶,其可以实现张拉千斤顶的位置改变,然而,钢束的两端用张拉千斤顶拉紧后,根据桥面的上拱度的需要,需要将梁体向上拱起,此时就需要保证张拉千斤顶倾斜,使得钢束中部上拱,然而,此结构无法保证张拉千斤顶倾斜,需要借助其余结构装置,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固定桥面吊,它的张拉平台架固定在起重机主梁上,使得其不容易晃动,其移动小车可以进行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动,使得其可以对应盖梁中插入的钢束并通过张拉千斤顶动作,同时,其可以将张拉千斤顶倾斜式固定,实现钢束的中部上拱,满足制造需要,其无需人工持续操作,大大降低人工劳动量。
5.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6.一种固定桥面吊,包括安装在盖梁上的起重机主梁,所述起重机主梁的左部和右部均固定有张拉平台架,所述张拉平台架的上部平台架处于起重机主梁的一端处的顶面上并固定在起重机主梁的端部顶面上,张拉平台架的上部平台架的底面的前部和后部均固定有前后延伸的导轨梁,移动架安装在对应的导轨梁上,移动架的下部安装有环链葫芦;
7.平台水平支撑架通过挂绳挂在两个环链葫芦的下部挂钩上;
8.所述平台水平支撑架上安装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活动连接有水平放置台架,水平放置台架的顶面上固定有张拉千斤顶。
9.进一步的说,所述平台水平支撑架包括左右两个前后延伸的相互平行的连接梁,多个中间连接梁的两端焊接固定在两个连接梁的内侧壁上,中间连接梁与两个连接梁相垂直。
10.进一步的说,所述移动小车的左右两侧梁的前部和后部底面均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竖直梁,竖直梁的中部通过铰接轴活动连接有小车轮,小车轮压靠在对应的连接梁的顶面上,竖直梁的底面固定有底部限位板,底部限位板的内端处于对应的连接梁的下方处并与对应的连接梁的底面相靠近或相紧贴。
11.进一步的说,所述水平放置台架包括设置在顶部的上水平放置板,上水平放置板的底面中部的右侧固定有两个弧形部,上水平放置板的底面的前部和后部均固定有铰接架,铰接架通过铰接轴活动连接在移动小车的前部或后部的左右延伸的第一连接梁上,两个弧形部上成型有左右对应的多个调节通孔,移动小车的中部的第一连接梁插套在两个弧形部之间,中部的第一连接梁的中部固定有中间套筒,中间套筒的前后两端伸出中部的第一连接梁的前后壁面,调节螺栓的螺杆部插套在两个弧形部的对应的两个调节通孔和中间套筒中,调节螺栓的螺杆部的端部伸出一侧的弧形部的外壁面并螺接有锁紧螺母,调节螺栓的转动部处于另一侧的弧形部的外壁面。
12.进一步的说,所述移动架的上部的前后两侧壁上均通铰接轴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导轨梁为工字钢制成,移动轮的底面压靠在导轨梁的对应的一侧底部的侧延伸部的顶面上。
13.进一步的说,所述小车轮的外端处的侧壁上成型有径向延伸环形部,径向延伸环形部的内侧底部靠近对应的移动小车的左侧梁或右侧梁的外侧壁。
14.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15.它的张拉平台架固定在起重机主梁上,使得其不容易晃动,其移动小车可以进行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动,使得其可以对应盖梁中插入的钢束并通过张拉千斤顶动作,同时,其可以将张拉千斤顶倾斜式固定,实现钢束的中部上拱,满足制造需要,其无需人工持续操作,大大降低人工劳动量。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图;
18.图3是图1去掉部分护栏、走台和爬梯等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4是移动小车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移动小车处的换角度局部剖视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张拉平台架处去掉部分护栏等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见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固定桥面吊,包括安装在盖梁上的起重机主梁10,起重机主梁10的中部底面固定的支腿压靠在盖梁的中部块,中部块是已经固定在墩柱顶部处,起重机主梁10的通过锚固梁200固定在中部块上(锚固梁200的锚杆的底部固定在中部块中,其为常规连接方式,这里不再详述),起重机主梁10的左部和右部处安装有悬挂装置,盖梁的两端的梁体悬挂在对应的悬挂装置上,梁体的内端紧靠在中部块的侧壁上,实现拼接;
24.所述起重机主梁10的左部和右部均固定有张拉平台架20,所述张拉平台架20的上部平台架处于起重机主梁10的一端处的顶面上并固定在起重机主梁10的端部的前部和后部的延伸轨道梁300上,其可以采用夹轨器进行固定(夹轨器固定方式为起重机行业中常规的固定结构和方式,这里不再详述),张拉平台架20的上部平台架的底面的前部和后部均固
定有前后延伸的导轨梁21,移动架30安装在对应的导轨梁21上,移动架30的下部安装有环链葫芦40;
25.平台水平支撑架50通过挂绳挂在两个环链葫芦40的下部挂钩上;所述平台水平支撑架50包括左右两个前后延伸的相互平行的连接梁51,多个中间连接梁52的两端焊接固定在两个连接梁51的内侧壁上,中间连接梁52与两个连接梁51相垂直。两个连接梁51的前后两端侧壁均固定有连接块,挂绳的两端固定在同一侧的两个连接块上,挂绳的中部挂在环链葫芦40的下部挂钩上,从而实现平台水平支撑架50平行悬挂设置;
26.进一步的说,所述平台水平支撑架50上安装有移动小车60,移动小车60活动连接有水平放置台架70,水平放置台架70的顶面上固定有张拉千斤顶80。
27.所述移动小车60包括左右两个前后延伸的侧梁,两个侧梁之间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均设有第一连接梁,第一连接梁的两端固定在两个侧梁上;移动小车60的左右两侧的侧梁的前部和后部底面均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竖直梁61,竖直梁61的内侧中部通过铰接轴活动连接有小车轮62,竖直梁61处于对应的连接梁51的外侧处;
28.小车轮62压靠在对应的连接梁51的顶面上,竖直梁61的底面固定有底部限位板63,底部限位板63的内端处于对应的连接梁51的下方处并与对应的连接梁51的底面相靠近或相紧贴,从而使得移动小车60可以沿着平台水平支撑架50的连接梁51进行前后移动而不会与平台水平支撑架50分离。
29.所述水平放置台架70包括设置在顶部的上水平放置板71,上水平放置板71的四周固定有角钢制成的侧限位条,上水平放置板71的底面中部的右侧固定有两个弧形部72,上水平放置板71的底面的前部和后部的中部均固定有铰接架73,两个铰接架73之间固定有连接板,铰接架73通过铰接轴活动连接在移动小车60的前部或后部的左右延伸的第一连接梁上,两个弧形部72上成型有左右对应的多个调节通孔74,移动小车60的中部的第一连接梁插套在两个弧形部72之间,中部的第一连接梁的中部固定有中间套筒64,中间套筒64的前后两端伸出中部的连接梁的前后壁面,调节螺栓65的螺杆部插套在两个弧形部72的对应的两个调节通孔74和中间套筒64中,调节螺栓65的螺杆部的端部伸出一侧的弧形部72的外壁面并螺接有锁紧螺母66,调节螺栓65的螺杆部上插套有两个垫圈,其中一个垫圈夹持在锁紧螺母66与对应的弧形部72的外侧壁,调节螺栓65的转动部处于另一侧的弧形部72的外壁面,另一个垫圈夹持在调节螺栓65的转动部与对应的弧形部72的外壁面。
30.所述移动架30的上部的前后两侧壁上均通过铰接轴活动连接有移动轮31,所述导轨梁21为工字钢制成,移动轮31的底面压靠在导轨梁21的对应的一侧底部的侧延伸部211的顶面上。
31.所述小车轮62的外端处的侧壁上成型有径向延伸环形部621,径向延伸环形部621的内侧底部靠近平台水平支撑架50的对应的连接梁51的外侧壁。
32.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张拉千斤顶80固定在上水平放置板71的顶面上,两个张拉平台架20固定在起重机主梁10的左部和右部处;
33.其可以通过移动架30沿着导轨梁21进行左右移动,改变张拉千斤顶80的左右位置,通过移动移动小车60,使得其沿着平台水平支撑架50的连接梁51进行前后移动,改变张拉千斤顶80的前后位置,而通过两个环链葫芦40的下部挂钩上下升降,改变张拉千斤顶80的上下位置,从而使得张拉千斤顶80可以对准盖梁中穿过的钢束的位置(钢束穿插在盖梁
的中部块和两端的梁体中)。
34.其中,在张拉前,其可以通过卸下调节螺栓65,旋转水平放置台架70,使得其上水平放置板71倾斜,即张拉千斤顶80倾斜,然后,将调节螺栓65的螺杆部插套在两个弧形部72的对应的两个调节通孔74和中间套筒64中,实现张拉千斤顶80倾斜固定,此时,再将钢束的端部固定在对应的张拉千斤顶80中,通过张拉千斤顶80运行,使得钢束的中部上拱,满足设计制造需要,其张拉千斤顶80位置调节方便,而且张拉时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固定桥面吊,包括安装在盖梁上的起重机主梁(10),所述起重机主梁(10)的左部和右部均固定有张拉平台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平台架(20)的上部平台架处于起重机主梁(10)的一端处的顶面上并固定在起重机主梁(10)的端部顶面上,张拉平台架(20)的上部平台架的底面的前部和后部均固定有前后延伸的导轨梁(21),移动架(30)安装在对应的导轨梁(21)上,移动架(30)的下部安装有环链葫芦(40);平台水平支撑架(50)通过挂绳挂在两个环链葫芦(40)的下部挂钩上;所述平台水平支撑架(50)上安装有移动小车(60),移动小车(60)活动连接有水平放置台架(70),水平放置台架(70)的顶面上固定有张拉千斤顶(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桥面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水平支撑架(50)包括左右两个前后延伸的相互平行的连接梁(51),多个中间连接梁(52)的两端焊接固定在两个连接梁(51)的内侧壁上,中间连接梁(52)与两个连接梁(51)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定桥面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60)的左右两侧梁的前部和后部底面均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竖直梁(61),竖直梁(61)的中部通过铰接轴活动连接有小车轮(62),小车轮(62)压靠在对应的连接梁(51)的顶面上,竖直梁(61)的底面固定有底部限位板(63),底部限位板(63)的内端处于对应的连接梁(51)的下方处并与对应的连接梁(51)的底面相靠近或相紧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桥面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放置台架(70)包括设置在顶部的上水平放置板(71),上水平放置板(71)的底面中部的右侧固定有两个弧形部(72),上水平放置板(71)的底面的前部和后部均固定有铰接架(73),铰接架(73)通过铰接轴活动连接在移动小车(60)的前部或后部的左右延伸的第一连接梁上,两个弧形部(72)上成型有左右对应的多个调节通孔(74),移动小车(60)的中部的第一连接梁插套在两个弧形部(72)之间,中部的第一连接梁的中部固定有中间套筒(64),中间套筒(64)的前后两端伸出中部的第一连接梁的前后壁面,调节螺栓(65)的螺杆部插套在两个弧形部(72)的对应的两个调节通孔(74)和中间套筒(64)中,调节螺栓(65)的螺杆部的端部伸出一侧的弧形部(72)的外壁面并螺接有锁紧螺母(66),调节螺栓(65)的转动部处于另一侧的弧形部(72)的外壁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桥面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30)的上部的前后两侧壁上均通铰接轴活动连接有移动轮(31),所述导轨梁(21)为工字钢制成,移动轮(31)的底面压靠在导轨梁(21)的对应的一侧底部的侧延伸部(211)的顶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定桥面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轮(62)的外端处的侧壁上成型有径向延伸环形部(621),径向延伸环形部(621)的内侧底部靠近平台水平支撑架(50)的对应的连接梁(51)的外侧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桥面吊,包括安装在盖梁上的起重机主梁,所述起重机主梁的左部和右部均固定有张拉平台架,所述张拉平台架的上部平台架处于起重机主梁的一端处的顶面上并固定在起重机主梁的端部顶面上,张拉平台架的上部平台架的底面的前部和后部均固定有前后延伸的导轨梁,移动架安装在对应的导轨梁上,移动架的下部安装有环链葫芦;它的张拉平台架固定在起重机主梁上,使得其不容易晃动,其移动小车可以进行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动,使得其可以对应盖梁中插入的钢束并通过张拉千斤顶动作,同时,其可以将张拉千斤顶倾斜式固定,实现钢束的中部上拱,满足制造需要,其无需人工持续操作,大大降低人工劳动量。大大降低人工劳动量。大大降低人工劳动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苗红 杨克旺 周灵 何向阳 王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建路桥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车载电力抢修安全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用于制冷系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