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通稳定的开关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6 阅读:83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产品上的按键开关。


背景技术:

2.按键开关是一种常见的开关形式,在许多电子产品上都会应用到,有一种是常见的有声自锁开关。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此类开关存在以下一些缺点,比如,采用摩擦导通结构,导通稳定性较差,寿命较短;组装复杂,需要人工组装,效率低,尤其是对于采用勾针实现有声自锁的开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组装、组装效率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导通稳定性更高的开关。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通稳定的开关,包括有按钮、底座、端子、上盖和弹簧,端子和弹簧固定在底座中,按钮通过上盖活动装设在底座中并压在弹簧上,上盖与底座装配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切换片,切换片固定在底座内部的安装槽中;按钮的下部具有按压脚,按压脚设置有若干朝外弧形凸出的按压部,切换片的中部位置具有若干朝按压脚凸出的弧形弹片,每一弧形弹片对应一端子;各弧形弹片的首端具有朝端子伸出的接触部。
5.进一步地,各弧形弹片相互对齐且尾端连为一体,至少有一按压部与其它按压部在水平位置相互错开,即各按压部不在同一水平位置,而是有高有低,错落有致,错开处的空位形成有避位槽。
6.进一步地,在底座内其中一侧设置有三根端子和三根弧形弹片,在按压脚上对应三根弧形弹片的位置设置有三处按压部,其中一靠前的按压部的位置高于其余二按压部,并且在该靠前的按压部下方以及靠后的按压部上方均设置有避位槽。
7.进一步地,在底座内靠近两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三根端子和三根弧形弹片,在按钮的下部两侧各设有按压脚,两按压脚为左右对称结构;按压脚对应三根弧形弹片的位置设置有三处按压部,其中一靠前的按压部的位置高于其余二按压部,并且在该靠前的按压部下方以及靠后的按压部上方均设置有避位槽。如此使得在按钮被按下后总是会有弧形弹片被压下,从而使得导通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8.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一勾针,勾针为j型结构,其上部长度小于下部长度,下部嵌设于底座中,上部则形成勾针头,勾针头靠近按钮的一边侧面;在按钮对应勾针头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和挂持部,按钮被按下时勾针头沿导向槽滑入挂持部上以实现对按钮的自锁。再次按下按钮并松开,勾针头从挂持部退出,并沿着导向槽原路返回,使按钮复位。
9.进一步地,在底座内底部设置有勾针槽和弹簧柱,勾针槽贯穿弹簧柱,勾针的下部嵌设于勾针槽内,弹簧套在弹簧柱上将勾针的下部压住。这种结构便于组装,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10.进一步地,在底座的侧面设置有卡扣,在下盖的两侧设置有与卡扣相配的扣脚,通过卡扣与扣脚扣紧使下盖与底座盖紧,此结构使得装配操作更简单。
11.本实用新型将按钮与切换片及端子之间设计成多点式接触结构,可实现稳定接触式导通,利用按钮凸出的按压部运动轨迹实现切换片与端子导通,导通效果更加稳定可靠;同时,由于是通过切换片与端子进行接触式导通,因此使用寿命更高;而切换片、勾针、弹簧等配件通过插入底座进行装配,因而便于组装,能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按钮与切换片配合的结构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图。
18.图中,1为按钮,11为按压脚,12为按压部,13为避位槽,14为导向槽,15为挂持部,2为底座,21为安装槽,22为勾针槽,23为弹簧柱,24为卡扣,3为切换片,31为接触部,32为弧形弹片,4为端子,5为上盖,51为扣脚,6为勾针,61为勾针头,7为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所述导通稳定的开关,包括有按钮1、底座2、端子4、上盖5和弹簧7,端子4和弹簧7固定在底座2中,按钮1通过上盖5活动装设在底座2中并压在弹簧7上,以便能回弹,上盖5与底座2装配固定,对按钮1进行限位;还包括有切换片3,切换片3采用插入方式固定在底座2内部的安装槽21中;按钮1的下部具有按压脚11,按压脚11设置有朝外弧形凸出的按压部12,切换片3的中部位置具有朝按压脚11凸出的弧形弹片32,每一弧形弹片32对应一端子4;各弧形弹片32的首端具有朝端子伸出的接触部31。各弧形弹片32相互对齐且尾端连为一体,至少有一按压部12与其它按压部12在水平位置相互错开,即各按压部12不在同一水平位置,而是有高有低,错落有致,错开处的空位形成有避位槽13。
20.开关自由状态(不按下按钮1)时,按钮1中间和其一边的按压部12挤压切换片3的弧形弹片32,这样中间的端子4为作为共通脚及一边的端子4与切换片3的接触部31接触导通;按下按钮1时,中间和其一边的按压部12与弧形弹片32分开,没有挤压,因此中间和一边的端子4与接触部31不导通。同时按钮1另一边的按压部12(下方为避位槽13)与切换片3的弧形弹片32挤压,使得该侧的端子4与切换片3的接触部31接触导通。
21.在底座2内其中一侧设置有三根端子4和三根弧形弹片32,在按压脚11上对应三根弧形弹片32的位置设置有三处按压部12,即三脚开关。其中一靠前的按压部12的位置高于其余二按压部12,并且在该靠前的按压部12下方以及靠后的按压部12上方均设置有避位槽13。
22.或者,在底座1内靠近两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三根端子4和三根弧形弹片32,即形成六脚开关,如图6所示。在按钮1的下部两侧各设有按压脚11,两按压脚11为左右对称结构。按钮1与缓刑弹片31的接触原理类似于凸轮接触原理,按钮1按下去最高点(即按压部
12)会对弧形弹片32的最高点挤压接触发生形变,使弧形弹片32的接触部31与端子4接触,开关导通;松开按钮1,按压部12与弧形弹片32脱离接触,弧形弹片32回复到原来状态,接触部31与端子4分开,开关断开。如此使得在按钮1被按下后总是会有弧形弹片32被压下,从而使得导通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23.还可包括有一勾针6,勾针6为j型结构,其上部长度小于下部长度,下部嵌设于底座2中,上部则形成勾针头61,勾针头61靠近按钮1的一边侧面;在按钮1对应勾针头6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14和挂持部15,按钮1被按下时勾针头61沿导向槽14滑入挂持部15的凹槽中以实现对按钮1的自锁。再次按下按钮1并松开,勾针头61从挂持部15的凹槽退出,并沿着导向槽14原路返回,使按钮1复位。
24.在底座2内底部设置有勾针槽22和弹簧柱23,勾针槽22贯穿弹簧柱23,勾针6的下部嵌设于勾针槽22内,弹簧7套在弹簧柱23上将勾针6的下部压住。这种结构便于组装,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25.在底座2的侧面设置有卡扣24,在下盖5的两侧设置有与卡扣24相配的扣脚51,通过卡扣51与扣脚24扣紧使下盖5与底座2盖紧,此结构使得装配操作更简单。
26.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导通稳定的开关,包括有按钮、底座、端子、上盖和弹簧,端子和弹簧固定在底座中,按钮通过上盖活动装设在底座中并压在弹簧上,上盖与底座装配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切换片,切换片固定在底座内部的安装槽中;按钮的下部具有按压脚,按压脚设置有若干朝外弧形凸出的按压部,切换片的中部位置具有若干朝按压脚凸出的弧形弹片,每一弧形弹片对应一端子;各弧形弹片的首端具有朝端子伸出的接触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通稳定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各弧形弹片相互对齐且尾端连为一体,至少有一按压部与其它按压部在水平位置相互错开,错开处的空位形成有避位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通稳定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在底座内其中一侧设置有三根端子和三根弧形弹片,在按压脚上对应三根弧形弹片的位置设置有三处按压部,其中一靠前的按压部的位置高于其余二按压部,并且在该靠前的按压部下方以及靠后的按压部上方均设置有避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通稳定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在底座内靠近两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三根端子和三根弧形弹片,在按钮的下部两侧各设有按压脚,两按压脚为左右对称结构;按压脚对应三根弧形弹片的位置设置有三处按压部,其中一靠前的按压部的位置高于其余二按压部,并且在该靠前的按压部下方以及靠后的按压部上方均设置有避位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通稳定的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勾针,勾针为j型结构,其上部长度小于下部长度,下部嵌设于底座中,上部则形成勾针头,勾针头靠近按钮的一边侧面;在按钮对应勾针头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和挂持部,按钮被按下时勾针头沿导向槽滑入挂持部上以实现对按钮的自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通稳定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在底座内底部设置有勾针槽和弹簧柱,勾针槽贯穿弹簧柱,勾针的下部嵌设于勾针槽内,弹簧套在弹簧柱上将勾针的下部压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通稳定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在底座的侧面设置有卡扣,在下盖的两侧设置有与卡扣相配的扣脚,通过卡扣与扣脚扣紧使下盖与底座盖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通稳定的开关,包括有按钮、底座、切换片、端子、上盖和弹簧,切换片固定在底座内部的安装槽中;按钮的下部具有按压脚,按压脚设有按压部,切换片的中部位置具有凸出的弧形弹片;各弧形弹片的首端具有接触部。本实用新型将按钮与切换片及端子之间设计成多点式接触结构,可实现稳定接触式导通,利用按钮凸出的按压部运动轨迹实现切换片与端子导通,导通效果更加稳定可靠;同时,由于是通过切换片与端子进行接触式导通,因此使用寿命更高;而切换片、勾针、弹簧等配件通过插入底座进行装配,因而便于组装,能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朱树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聚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