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蓄排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6
阅读:66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渗蓄排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2.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思路就在于设法将积水渗透到土层中,从而可以缓解积水内涝,同时也可以储蓄水分用以灌溉绿植。
3.现有渗水设计思路可参见申请号为cn201510923364.1的专利,通常是将马路、地砖和水泥设计成渗水结构,以便于水分可以穿过位于表层路面、地砖和水泥等结构,使得水分最终渗入土层之中。采用这种渗水结构虽然可以起到快速排水的目的,进而缓解积水和内涝。但当降水较少的时候,雨水依然会完全渗透到土层中,而无法将雨水收集起来,造成用水紧缺。
4.因此,如何在降水较少时收集雨水,又能在雨水较多的时候将积水渗透到土层之中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渗蓄排一体化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在降水较少时收集雨水,又能在雨水较多的时候将积水渗透到土层之中的技术问题。
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其包括:
7.预制复合结构,其上开设有引水沟,所述引水沟由底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合围而成,所述底面为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水底面,所述侧壁包括由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水段和由透水材料制成的透水段,且所述透水段靠近所述底面;
8.集水井,所述集水井承接所述引水沟的排水。
9.优选地,所述预制复合结构内还具有若干渗水管,所述渗水管连通所述集水井以从所述集水井内引水,且所述渗水管的管壁可渗水。
10.优选地,所述渗水管低于所述引水沟。
11.优选地,所述渗水管靠近所述集水井的一端装设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用以开启或封闭所述渗水管的端口。
12.优选地,所述预制复合结构包括浇筑部和透水部,所述引水沟底端开设于所述浇筑部内,所述引水沟的顶端开设于所述透水部内。
13.优选地,所述浇筑部为混凝土浇筑部,所述透水部为硅藻透水部。
14.优选地,所述透水部内开设有放置渗水管安装通道,且所述透水部还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安装通道的操作口。
15.优选地,所述渗水管为橡胶管,且其管壁开设有若干透水孔。
16.优选地,所述集水井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底端相互连通,且所述引水沟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所述渗水管连通所述第二腔室。
17.优选地,所述预制复合结构还包括封隔栅,所述封隔栅装设于所述引水沟的顶端以封隔所述引水沟,且水能透过所述封隔栅进入所述引水沟。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底面上的积水会被导入引水沟内,引水沟会将积水导向集水井中。当引水沟内的水量较小时,水会完全导引至集水井加以集中利用。当引水沟内的水量较大,使得水流得以接触侧壁可渗水的部分时,水会透过侧壁可渗水的部分而后渗透到土层中。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当降水较少时,可以完全将水收集至集水井进行集中利用。当降水过多时,引水沟内的一部分水会渗透至土层中,进而提高饮水沟的排水能力,缓解积水内涝现象。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渗蓄排一体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渗水管和集水件结构示意图;
21.其中,预制复合结构100、引水沟110、底面111、侧壁112、渗水管120、截止阀121、透水孔122、浇筑部130、透水部140、安装通道141、操作口142、封隔栅150、集水井200、第一腔室210、第二腔室220。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可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属于水利工程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上述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可以导引底面111的积水避免城区积水内涝,该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可以在降水较少时,可以将积水完全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还可以在降水较多时,可以令部分积水渗入土层,从提高排水能力。
24.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包括预制复合结构100和集水井200,其中,预制复合结构100上开设有引水沟110,引水沟由底面1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112合围而成,底面111为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水底面,侧壁112包括由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水段和由透水材料制成的透水段,且所述透水段靠近所述底面111。集水井200承接引水沟110的排水。
25.底面111上的积水会被导入引水沟110内,引水沟110会将积水导向集水井200中。当引水沟110内的水量较小时,水会完全导引至集水井200加以集中利用。当引水沟110内的水量较大,使得水流得以接触侧壁可渗水的部分时,水会透过侧壁可渗水的部分而后渗透到土层中。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当降水较少时,可以完全将水收集至集水井200进行集中利用。当降水过多时,引水沟110内的一部分水会渗透至土层中,进而提高饮水沟的排水能力,缓解积水内涝现象。
26.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预制复合结构100内还具有若干渗水管120,渗水管120连通集水井200以从集水井200内引水,且渗水管120的管壁可渗水。
27.在上述实施例中,渗水管120可以将集水井200中的存蓄的水导出,而渗水管120又可以将水通过管壁渗出,从而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满足绿植的生长需要,同时也可以加强蒸腾作用,缓解城市的热岛问题。
28.优选地,渗水管120靠近集水井200的一端装设有截止阀121,截止阀121用以开启或封闭渗水管120的端口。开启截止阀121,即可使渗水管120导引出集水井200内的蓄水。关闭截止阀121,即可使阻止集水井200向渗水管120导水,进而使集水井200蓄水。
29.可以理解的是,引水沟110用以向集水井200导引积水,而渗水管120用于从集水井200内导出集水井200内的蓄水。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渗水管120低于引水沟110。引水沟110的位置较高,可以避免集水井200内的蓄水倒流。而渗水管120的位置较低,可以在集水井200内水位较低的情况下渗水管120依然可以顺利的导出集水井200内的积水。
30.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预制复合结构100包括浇筑部130和透水部140,引水沟110底端开设于浇筑部130内,引水沟110的顶端开设于透水部140内。
31.在上述实施例中,浇筑部130需要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同时还具备防水的效果,而透水部140可以渗水。令引水沟110底端开设于浇筑部130内,引水沟110的顶端开设于透水部140内。从引水沟110中渗出的水会到达透水部140,积水会进一步渗过透水部140后进入土层。
32.只要可以防水并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浇筑部130实施方式均是可行的,以及可以允许渗水的透水部140实施方式均是可行的。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浇筑部130为由混凝土制成,透水部140由硅藻制成。
33.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透水部140内开设有放置渗水管120的安装通道141,且透水部140还开设有若干连通安装通道141的操作口142。渗水管120可以通过操作口142穿设进安装通道141内,也可以通过操作口142对渗水管120进行检修和保养。
34.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渗水管120为橡胶管,且其管壁开设有若干透水孔122。渗水管120中导引的水,会通过透水孔122导出。
35.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集水井200包括第一腔室210和第二腔室220,第一腔室210和第二腔室220底端相互连通,且引水沟110连通第一腔室210,渗水管120连通第二腔室220。引水沟110导引的积水会进入第一腔室210,由于第一腔室210和第二腔室220仅底端相互连通,导入第一腔室210的水流所激起的水花不会波及到第二腔室220,使得第二腔室220中的水较为平静。经过长时间的沉底,第二腔室220的上层水比较清澈。因此从渗水管120连通第二腔室220,可以使渗水管120导出较为清澈的水流。
36.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预制复合结构100还包括封隔栅150,封隔栅150装设于引水沟110的顶端以封隔引水沟110,且水能透过封隔栅150进入引水沟110。通过封隔栅150的阻隔,可以防止行人不慎踏入引水沟110中。
37.底面111上的积水会被导入引水沟110内,引水沟110会将积水导向集水井200中。当引水沟110内的水量较小时,水会完全导引至集水井200加以集中利用。当引水沟110内的水量较大,使得水流得以接触侧壁可渗水的部分时,引水沟110中渗出的水会到达透水部140,积水会进一步渗过透水部140后进入土层。同时,渗水管120可以将集水井200中的存蓄的水导出,而渗水管120又可以将水通过管壁渗出,从而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满足绿植的生长需要,同时也可以加强蒸腾作用,缓解城市的热岛问题。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渗蓄
排一体化系统,当降水较少时,可以完全将水收集至集水井200进行集中利用。当降水过多时,引水沟110内的一部分水会渗透至土层中,进而提高饮水沟的排水能力,缓解积水内涝现象。
38.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复合结构,其上开设有引水沟,所述引水沟由底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合围而成,所述底面为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水底面,所述侧壁包括由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水段和由透水材料制成的透水段,且所述透水段靠近所述底面;集水井,所述集水井承接所述引水沟的排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复合结构内还具有若干渗水管,所述渗水管连通所述集水井以从所述集水井内引水,且所述渗水管的管壁可渗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低于所述引水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靠近所述集水井的一端装设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用以开启或封闭所述渗水管的端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复合结构包括浇筑部和透水部,所述引水沟底端开设于所述浇筑部内,所述引水沟的顶端开设于所述透水部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部为混凝土浇筑部,所述透水部为硅藻透水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部内开设有放置渗水管安装通道,且所述透水部还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安装通道的操作口。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为橡胶管,且其管壁开设有若干透水孔。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底端相互连通,且所述引水沟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所述渗水管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复合结构还包括封隔栅,所述封隔栅装设于所述引水沟的顶端以封隔所述引水沟,且水能透过所述封隔栅进入所述引水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包括预制复合结构和集水井,其中,预制复合结构,其上开设有引水沟,所述引水沟由底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合围而成,所述底面为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水底面,所述侧壁包括由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水段和由透水材料制成的透水段,且所述透水段靠近所述底面;集水井,所述集水井承接所述引水沟的排水。底面上的积水会被导入引水沟内,引水沟会将积水导向集水井中。当引水沟内的水量较小时,水会完全导引至集水井加以集中利用。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渗蓄排一体化系统,当降水较少时,可以完全将水收集至集水井进行集中利用。当降水过多时,引水沟内的一部分水会渗透至土层中,进而缓解积水内涝现象。进而缓解积水内涝现象。进而缓解积水内涝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吴嫣昊 陈玉 陶慕慈 陶红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天生绿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挖掘机油箱固定防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模切机的模切机构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