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
未命名
10-26
阅读:56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钟表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
背景技术:
2.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用来计量时间的工具,按国际惯例,机芯直径超过80毫米、厚度超过30毫米的为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钟随着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功能日益增加,种类也越来越多。虽然现在机械自动化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机械钟表的装配中,由于钟表一般是比较的大,机械化程度不高,很大部分还是由工人师傅手工组装,尤其是钟条盒部分的组装,稍有不慎发条就会蹦出来,组装效率低,且存在生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发条盒内组装发条效率低,存在生产安全隐患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包括基座上分别设置的第一转运组件、组装底座和第二转运组件,且第一转运组件和第二转运组件下方分别设置一个传输组件,且传送组件包括架体、主动轮、从动轮、同步带、工装板和定位柱,架体的下端固定连接至基座的上端,主动轮的两端外围和从动轮的两端外围分别转动套接至架体内,主动轮的一端固定安装伺服电机,主动轮的外围和从动轮的外围通过同步带构成同步结构,同步带上可拆卸安装工装板,工装板上端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待组装部件,工装板下端设有定位孔,定位柱下端固定连接至基座上端,定位柱上端可升降,且定位柱上端位于定位孔内,用于限定工装板的相对位置。
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直线轴承,待装配零件的外围滚动连接至直线轴承内圈。
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为锥形孔。
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包括柱体和气缸,气缸的外围固定连接至基座的上端,气缸的活动杆上固定安装主体。
9.进一步的,所述组装底座上端安装夹爪。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运组件上端设置第一推杆气缸,第一推杆气缸的活动杆竖直朝下,第一推杆气缸用于下压待组装零件。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运组件和第二转运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一转运组件包括支杆、连板、开合爪、第一电机和第二推杆气缸,支杆的横截面是l形结构,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外围固定连接至基座的上端,支杆的另一端设置连板,连板的一端设置开合爪,且开合爪包括第一爪体和第二爪体,且第一爪体和第二爪体相互对称设置,第一爪体的一端、第二爪体的一端分别铰接至连板的一端,第一爪体的外侧和第二爪体
的外侧分别铰接一个第二推杆气缸的一端,每个第二推杆气缸的另一端铰接至连板的一侧。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的外围设置挡板,且基座上端安装第一触动开关和第二触动开关,挡板的一侧分别接触连接至第一微动开关的一端、第二微动开关的一端。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爪体的内侧和第二爪体的内侧分别设置滚珠,滚珠外围与待组件部件外围接触
14.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下端设置第三推杆气缸,且第三推杆气杆的外围设置挡板,第三推杆气缸的下端固定连接至第一电机的传动轴,第三推杆气缸的活动杆上安装支杆。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传送组件用于带动待组装部件输送至第一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下方,第一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用于将待组装部件转运至组装基座上,待组装部件分别是条盒和发条,该装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装配精度和生产效率,且装配质量可控,降低了生产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转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传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传输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第一转运组件;11-支杆;12-连板;13-第二推杆气缸;14-第一爪体;15-挡板;16-第一微动开关;17-第二微动开关;2-组装底座;21-夹爪;3-第二转运组件;4-基座;5-传输组件;51-架体;52-同步带;53-工装板;54-定位柱;6-待组装部件;61-发条;62-条盒;7-第一推杆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0.如图1-7所示,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包括基座4上分别设置的第一转运组件1、组装底座2和第二转运组件3,组装底座2上端安装夹爪21,方便抓接待组装部件6,且夹爪21为现有技术,组装底座2位于第一转运组件1和第二转运组件3的一侧,且第一转运组件1和第二转运组件3互不干涉,且第一转运组件1和第二转运组件3下方分别设置一个传输组件5,且传送组件包括架体51、主动轮、从动轮、同步带52、工装板53和定位柱54,架体51的下端固定连接至基座4的上端,主动轮的两端外围和从动轮的两端外围分别转动套接至架体51内,主动轮的一端固定安装伺服电机,主动轮的外围和从动轮的外围通过同步带52构成同步结构,同步带52上可拆卸安装工装板53,工装板53上端设有安装槽,工装板53下端设有定位孔,定位柱54下端固定连接至基座4上端,定位柱54上端可升降,且定位柱54上端位于定位孔内,用于限定工装板53的相对位置,传送组件用于带动待组装部件6输送至第一转运组件1、第二转运组件3下方,第一转运组件1、第二转运组件3用于将待组装部件6转运至组装基座4上,待组装部件6分别是条盒62和发条61,该装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装配精度和生产效率,且装配质量可控,降低了生产安全隐患。
31.安装槽内设置直线轴承,待装配零件的外围滚动连接至直线轴承内圈,直线轴承内的滚珠将条盒62外壁、发条61外壁与安装槽构成滚动摩擦,方便工作人员对条盒62、发条61的装配,以及第一转运组件1和第二转运组件3的抓取。
32.定位孔为锥形孔,锥形的定位孔方便定位柱54插入定位孔内,以免定位柱54与定位孔配合干涉,提高定位精度,为了防止定位干涉工装板53的行进,定位柱54包括柱体和气缸,气缸的外围固定连接至基座4的上端,气缸的活动杆上固定安装主体。
33.第一转运组件1上端设置第一推杆气缸7,第一推杆气缸7的活动杆竖直朝下,第一推杆气缸7用于下压待组装零件,且第一转运组件1用于转运发条61,第一推杆气缸7用于将发条61下压至条盒62内。
34.第一转运组件1和第二转运组件3的结构相同,第一转运组件1用于转运发条61,第二转运组件3用于转运条盒62,第一转运组件1包括支杆11、连板12、开合爪、第一电机和第二推杆气缸13,支杆11的横截面是l形结构,支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外围固定连接至基座4的上端,支杆11的另一端设置连板12,连板12的一端设置开合爪,且开合爪包括第一爪体14和第二爪体,且第一爪体14和第二爪体相互对称设置,第一爪体14的一端、第二爪体的一端分别铰接至连板12的一端,第一爪体14的外侧和第二爪体的外侧分别铰接一个第二推杆气缸13的一端,每个第二推杆气缸13的另一端铰接至连板12的一侧,第一爪体14的内侧和第二爪体的内侧分别设置滚珠,滚珠外围与待组件部件外围接触,第一爪体14和第二爪体均为弧形结构,第一爪体14和第二爪体配合用于抓接待组装部
件6,而两个第二推杆气缸13是开合爪的开合装置,且第二推杆气缸13是现有技术。
35.支杆11的外围设置挡板15,且基座4上端安装第一微动开关16和第二微动开关17,挡板15的一侧分别接触连接至第一微动开关16的一端、第二微动开关17的一端,第一微动开关16和第二微动开关17分别用于限定支杆11旋转的初始位和终止位,以方便支杆11旋转完成后的复位,防止出现累积公差,提高装配的精度,且第一微动开关16和第二微动开关17均为现有技术。
36.支杆11下端设置第三推杆气缸,且第三推杆气杆的外围设置挡板15,第三推杆气缸的下端固定连接至第一电机的传动轴,第三推杆气缸的活动杆上安装支杆11。
37.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61盒的装置的工作过程:
38.工作人员分别将待装配的发条61装配至第一转运组件1下方的工装板53上,将待装配的条盒62装配至第二转运组件3下方的工装板53上,然后启动控制器,第二转运组件3下方的伺服电机带动工装板53进行一个设定距离后停止传动,定位柱54上移与定位孔配合精定位工装板53位置,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三推杆气缸、支杆11旋转180度,且挡板15碰触第一微动开关16后,支杆11停止转动,此时开合爪位于条盒62上方,第三推杆气缸带动支杆11下移设定距离,第二推杆气缸13带动开合爪夹紧条盒62,第三推杆气缸带动支杆11上移,此时条盒62从安装槽内移出,伺服电机带动第三推杆气缸、支杆11旋转180度,挡板15碰触第二微动开关17后支杆11停止转动,此时开合爪位于夹爪21上方,第三推杆气缸带动支杆11下移设定距离后,夹爪21抓紧条盒62外围,第二推杆气缸13打开开合爪,此时条盒62装配至组装底座2上,发条61的通过第二转运组件3转运的方式与第一转运组件1的方式相同,但发条61需要通过第一推杆气缸7压合至条盒62内。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4)上分别设置的第一转运组件(1)、组装底座(2)和第二转运组件(3),且第一转运组件(1)和第二转运组件(3)下方分别设置一个传输组件(5),且传送组件包括架体(51)、主动轮、从动轮、同步带(52)、工装板(53)和定位柱(54),架体(51)的下端固定连接至基座(4)的上端,主动轮的两端外围和从动轮的两端外围分别转动套接至架体(51)内,主动轮的一端固定安装伺服电机,主动轮的外围和从动轮的外围通过同步带(52)构成同步结构,同步带(52)上可拆卸安装工装板(53),工装板(53)上端设有安装槽,工装板(53)下端设有定位孔,定位柱(54)下端固定连接至基座(4)上端,定位柱(54)上端可升降,且定位柱(54)上端位于定位孔内,用于限定工装板(53)的相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槽内设置直线轴承,待装配零件的外围滚动连接至直线轴承内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孔为锥形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柱(54)包括柱体和气缸,气缸的外围固定连接至基座(4)的上端,气缸的活动杆上固定安装主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组装底座(2)上端安装夹爪(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运组件(1)上端设置第一推杆气缸(7),第一推杆气缸(7)的活动杆竖直朝下,第一推杆气缸(7)用于下压待组装零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运组件(1)和第二转运组件(3)的结构相同,第一转运组件(1)包括支杆(11)、连板(12)、开合爪、第一电机和第二推杆气缸(13),支杆(11)的横截面是l形结构,支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外围固定连接至基座(4)的上端,支杆(11)的另一端设置连板(12),连板(12)的一端设置开合爪,且开合爪包括第一爪体(14)和第二爪体,且第一爪体(14)和第二爪体相互对称设置,第一爪体(14)的一端、第二爪体的一端分别铰接至连板(12)的一端,第一爪体(14)的外侧和第二爪体的外侧分别铰接一个第二推杆气缸(13)的一端,每个第二推杆气缸(13)的另一端铰接至连板(12)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杆(11)的外围设置挡板(15),且基座(4)上端安装第一触动开关和第二触动开关,挡板(15)的一侧分别接触连接至第一微动开关(16)的一端、第二微动开关(17)的一端。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爪体(14)的内侧和第二爪体的内侧分别设置滚珠,滚珠外围与待组件部件外围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杆(11)下端设置第三推杆气缸,且第三推杆气杆的外围设置挡板(15),第三推杆气缸的下端固定连接至第一电机的传动轴,第三推杆气缸的活动杆上安装支杆(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架体的下端固定连接至基座的上端,主动轮的两端外围和从动轮的两端外围分别转动套接至架体内,主动轮的一端固定安装伺服电机,主动轮的外围和从动轮的外围通过同步带构成同步结构,同步带上可拆卸安装工装板,工装板上端设有安装槽,工装板下端设有定位孔,定位柱下端固定连接至基座上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装配机械钟发条盒的装置,传送组件用于带动待组装部件输送至转运组件下方,转运组件用于将待组装部件转运至组装基座上,待组装部件分别是条盒和发条,该装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装配精度和生产效率,且装配质量可控,降低了生产安全隐患。了生产安全隐患。了生产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东 谭桂玲 王淮明 张龙 刘天依 师新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