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偏过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5 阅读:11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纠偏过辊装置。


背景技术:

2.料带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物料,使用非常广泛,例如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正极片、负极片、绝缘片都是料带。料带一般都以卷料的形式存放,使用时需要放卷后输出到后端进一步生产加工。料带从放卷到后端加工过程中一般都需要预留有较长的距离,料带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容易偏离预设的传输路径,影响后端的进一步加工。
3.传统的单辊纠偏都是通过电机、丝杆带动纠偏辊在料带宽度方向来来回移动以纠正料带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偏移,这种纠偏结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但随着厂商对电池良率要求的提升,对隔膜、极片的纠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单辊纠偏无法有效满足电池厂商对纠偏精度的需要,因此,就需要对现有单辊纠偏机构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纠偏过辊装置,能够提高对料带的纠偏精度,进而提高电池的加工质量,降低报废率。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纠偏过辊装置,包括过辊,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过辊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过辊的第一端在第二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过辊的第一端在滑动的同时还能够绕第三方向转动;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过辊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过辊的第二端在第二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过辊的第二端在滑动的同时还能够绕第三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相互不平行。
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过辊的第一端所受压力的变化;和/或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过辊的第二端所受压力的变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过辊的第一端与检测基准位之间的位移变化;和/或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过辊的第二端与检测基准位之间的位移变化。
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在第二方向上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安装板在滑动的同时还能够绕第三方向转动;所述过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或第二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
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辊浮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
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过辊支架,所述过辊设置在所述过辊支架上,所述过辊支架通过沿第三方向设置的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
1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调整座,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检测器与所述过辊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和/或第二调整座,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检测器与所述过辊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
1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沿第二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动件,所述过辊的第一端通过沿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沿第二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动件,所述过辊的第二端通过沿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件上。
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
1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在第一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上。
1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纠偏过辊装置,在料带经过过辊时,第一驱动组件和/或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过辊在两端在垂直于料带带面的第一方向上分别移动,进而使得过辊两端相对第一驱动组件和/或第二驱动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并转动,使得过辊在料带的宽度方向上倾摆,从而在过辊轴向(即第二方向上)对料带进行纠偏;同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还能够驱动过辊在第一方向上平移,从而实现料带在第一方向上整体纠偏。相比于现有的单辊纠偏结构,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对料带的双向纠偏,且纠偏精度更高,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加工质量,降低报废率。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发明纠偏过辊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纠偏过辊装置一实施例另一视图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纠偏过辊装置前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17.附图标号说明:10-过辊;11-过辊支架;12-旋转轴;20-第一驱动组件;21-第一伺服电机;22-第一电机座;24-第一驱动座;241-第一滑动件;242-第一转动件;30-第二驱动组件;31-第二伺服电机;32-第二电机座;34-第二驱动座;341-第二滑动件;342-第二转动件;41-第一检测器;42-第二检测器;51-第一调整座;52-第二调整座;511-第一固定板;521-第二固定板;60-第三驱动组件;61-第三伺服电机;62-第三电机座;63-第三丝杆;64-第三驱动座;71-第一安装板;711-第一轴承;712-第二轴承;72-第二安装板;73-第三安装板;731-导轨。
18.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阅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1.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2.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纠偏过辊装置,包括过辊10、第一驱动组件2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30。
23.第一驱动组件20用于驱动过辊10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移动,且第一驱动组件20与过辊10的第一端在第二方向上滑动配合,过辊10的第一端在滑动的同时还能够绕第三方向转动。
24.第二驱动组件30,用于驱动过辊10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移动,且第二驱动组件30与过辊10的第二端在第二方向上滑动配合,过辊10的第二端在滑动的同时还能够绕第三方向转动。
25.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相互不平行。
2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相互垂直,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为过辊10轴向,第三方向为垂直于竖直方向和过辊10轴向的水平方向。
27.采用上述纠偏过辊10装置,在料带经过过辊10时,第一驱动组件20和/或第二驱动组件30能够驱动过辊10在两端在垂直于料带带面的第一方向上分别移动,进而使得过辊10两端相对第一驱动组件20和/或第二驱动组件30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并转动,使得过辊10在料带的宽度方向上倾摆,从而在过辊10轴向(即第二方向上)对料带进行纠偏。
28.具体而言,当料带向过辊10的第一端偏移时,可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0驱动过辊10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上移,此时过辊10的第二端在辊体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向第一端移动,同时绕第三方向顺时针转动,使得过辊10整体向过辊10的第二端倾斜,料带沿着过辊10倾斜方向向过辊10的第二端移动纠偏;同理,当料带向过辊10的第二端偏移时,可通过第二驱动组件30驱动过辊10整体向过辊10的第一端倾斜,料带就能够向过辊10的第一端移动纠偏。
29.如此,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组件20和第二驱动组件30,就能够实现料带在二方向上的来回纠偏以及绕第三方向的转动纠偏。并且,在纠偏过程中,还可以同时控制过辊10的两端移动,以根据偏移变化量快速调整过辊10的倾斜程度和方向,实现对料带纠偏的快速响应和高精度调节。
30.同时,第一驱动组件20和第二驱动组件30还能够驱动过辊10两端移动相同的距离,使得过辊10在第一方向上平移,从而实现料带在第一方向上整体纠偏。
31.相比于现有的单辊纠偏结构,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对料带的双向纠偏,且纠偏精度更高,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加工质量,降低报废率。
3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纠偏过辊10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器41,用于检测过辊10的第一端所受压力的变化;和/或第二检测器42,用于检测过辊10的第二端所受压力的变化。
33.具体而言,第一检测器41可设置在过辊10的第一端下侧,与过辊10相接触。第二检测器42可设置在过辊10的第二端下侧,与过辊10相接触。第一检测器41和第二检测器42均采用压力传感器。料带经过过辊10时,对过辊10施压,当料带居于过辊10中间位置时,过辊10两端所收到的压力基本保持一致,而当料带偏移时,料带偏向的一端其压力会增大。通过检测过辊10两端的压力变化,就能够知晓料带偏移的方向以及偏移程度。
34.具体而言,过辊10端侧所受压力增大,则表示料带向该端偏移,压力越大,则偏移程度越大。因此,通过在过辊10两端设置压力传感器,就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过辊10两端的压力变化对纠偏效果进行实时反馈。
35.参照图1-3,在本实施例中,在过辊10的第一端下侧设置第一检测器41,在过辊10的第二端下侧设置第二检测器42,通过第一检测器41和第二检测器42检测过辊10两端的压力变化,从而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变化来驱动第一驱动组件20和第二驱动组件30来调整过辊10两端之间的高度差,从而改变过辊10的倾斜方向,实现对料带在宽度方向上的纠偏。
3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选择性地在过辊10的第一端设置第一检测器41或者在过辊10的第二端设置第二检测器42。以在过辊10的第一端设置第一检测器41为例,每当第一检测器41检测到压力逐渐增加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0驱动过辊10第一端上移,直至第一检测器41检测到压力值处于设定范围内。当第一检测器41在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压力变化时,可认定料带向过辊10的第二端偏移,此时通过第二驱动组件30驱动过辊10第二端向第一方向上移,直至第一检测器41能够检测到压力变化为止。
37.应当说明的是,压力传感器不局限于设置在过辊10两端下侧,也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在过辊10两端上侧,同样能够达到检测效果。当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过辊10上端侧时,例如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过辊10第一端上侧,其用于检测料带是否向过辊10第二端偏移,此时若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增大,则说明料带向过辊10的第二端偏移,可通过第二驱动组件30驱动过辊10第二端沿第一方向上移,使得料带向过辊10第一端移动纠偏,直至压力检测到压力值处于设定范围内。
38.还应当说明的是,当同时采用第一检测器41和第二检测器42时,第一检测器41和第二检测器42设置在同一侧为佳,例如,第一检测器41和第二检测器42分别设置在过辊10第一端下侧和过辊10第二端侧下侧,亦或者第一检测器41和第二检测器42分别设置在过辊10第一端上侧和过辊10第二端侧上侧。由此,以便于检测过辊10两端的压力变化。
39.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纠偏过辊10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器41,用于检测过辊10的第一端与检测基准位之间的位移变化;和/或第二检测器42,用于检测过辊10的第二端与检测基准位之间的位移变化。
40.具体而言,第一检测器41可设置在过辊10第一端的下侧以检测过辊10的第一端与
检测基准位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移变化,第二检测器42可设置在过辊10第二端的下侧以检测过辊10的第二端与检测基准位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移变化。第一检测器41和第二检测器42均可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由此,可通过检测过辊10两端地摆动幅度来对纠偏效果进行实时反馈。
41.以第一检测器41为例,当在过辊10第一端的下侧设置第一检测器41,可通过第一检测器41检测过辊10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当料带向过辊10的第二端偏移时,可使得过辊10整体向其第二端倾摆,此时第一检测器41检测到的距离值增大,距离值越大,说明过辊10的倾斜程度越大,料带的偏移程度越大,而后可通过第二驱动组件30驱动过辊10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料带向过辊10的第一端纠偏。同理,当料带向过辊10的第一端偏移时,第一检测器41检测到的距离值减小,此时可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0驱动过辊10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上移,使得料带向过辊10的第二端纠偏。
42.应当说明的是,可选择性地在过辊10第一端设置激光测距传感器、或者在过辊10第一端设置激光测距传感器,或者在过辊10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激光测距传感器,在过辊10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激光测距传感器可以避免其中一激光检测器误测,提高检测地稳定性;采用单个激光测距传感器则利于控制检测成本。
43.应当说明是,当第一检测器41和/或第二检测器42采用压力传感器时,过辊10可选择相对压力传感器浮动设置或者固定设置。而当第一检测器41和/或第二检测器42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时,过辊10必须相对激光测距传感器浮动设置。过辊10相对第一检测器41和/或第二检测传感器地浮动设置方式具体可参见下文。
44.参照图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纠偏过辊10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板71;过辊10设置在第一安装板71上,第一安装板71与第一驱动组件20和第二驱动组件30在第二方向上滑动配合,且第一安装板71在滑动的同时还能够绕第三方向转动。第一检测器41和/或第二检测器42设置在第一安装板71上。
45.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板71,以便于将第一检测器41和/或第二检测器42与过辊10设置在同一板上,实现纠偏功能和纠偏检测功能于一体,且利于简化过辊10纠偏装置。且,第一检测器41和/或第二检测器42能够垂直于料带面设置,使得第一检测器41和/或第二检测器42在随过辊10移动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精准的料带偏移检测。
46.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过辊10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71上,第一检测器41和/或第二检测器42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71上,此时,第一检测器41和/或第二检测器42采用压力传感器,并于过辊10的第一端和/或过辊10的第二端接触。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过辊10两端在第一方向上所受压力的变化,从而根据压力变化来检测料带在过辊10上的偏移。在该实施例中,过辊10与第一检测器41和/或第二检测器42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能够有效减少外部因素对第一检测器41和/或第二检测器42检测料带偏移的干扰,保证对料带偏移检测的准确性,为料带的纠偏提供良好基础。
47.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器41和/或第二检测器42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71上,过辊10浮动设置在第一安装板71上,过辊10两端能够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远离或者靠近第一检测器41或者第二检测器42。此时,第一检测器41和/或第二检测器42可采用压力传感器或者激光测距传感器。
48.若第一检测器41和/或第二检测器42采用压力传感器,令压力传感器与过辊10端
部保持一定的过渡距离。当过辊10端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移在这个过渡距离内时,压力传感器不输出纠偏信号;当过辊10端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移超过这个过渡距离时,过辊10端部与压力传感器相接触,此时,压力传感器就会对外输出纠偏信号,由纠偏控制单元根据纠偏信号驱动第一驱动组件20和/或第二驱动组件30移动过辊10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对过辊10上的料带进行纠偏。
49.采用上述设置,可以减少纠偏的频次。
50.更进一步地,还可以选择性地在第一安装板71上设置第一调整座51和/或第二调整座52,第一检测器41设置在第一调整座51上,第二检测器42设置在第二调整座52上,以此通过第一调整座51调整第一检测器41与过辊10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二调整座52调整第二检测器42与过辊10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对纠偏检测精度的调节。
51.具体而言,压力传感器与过辊10之间的过渡距离越大,过辊10端部需要移动地位移越大,即过辊10摆动要更大幅度才能被压力感应器感应到,此时纠偏精度更低;反之,压力传感器与过辊10之间的过渡距离越小,过辊10小幅度摆动就能够被压力感应器感应到,此时纠偏精度更高。
52.示例性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安装板71上设置两单轴精密滑台作为第一调整座51和第二调整座52,两滑台分别设置在过辊10两端下侧。在滑台上设置7字型第一固定板511、第二固定板521,第一固定板511、第二固定板521的竖直部固定在滑台上。第一检测器41和第二检测器42采用压力传感器,第一检测器41固定在第一固定板511的水平部上,第二检测器42固定在第二固定板521的水平部上,由此,可通过滑台来调整压力传感器过辊10之间的过渡距离,从而调整过辊10纠偏装置的纠偏检测精度。
53.若第一检测器41和/或第二检测器42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在第一安装板71上设置两检测基准位,将激光测距传感器设置在该检测基准位上。由此以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料带经过过辊10时过辊10两端与两检测基准位之间的位移变化,从而实时检测过辊10的摆动,进而检测料带的偏移。
54.更进一步地,在第一安装板71设置第一调整座51和/或第二调整座52,将激光测距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调整座51和/或第二调整座52上,以便于通过第一调整座51和/或第二调整座52调试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为激光测距传感器的高精度安装提供便利。
55.示例性地,参照图1和图3,在发明实施例中,为实现过辊10与第一安装板71的浮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板71设置过辊支架11。具体而言,过辊支架11采用u型设置,将过辊10的转轴两端卡合在过辊支架11上侧的两个凸耳上,通过沿第三方向设置的旋转轴12将过辊支架11中部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板71上。由此,以通过过辊支架11、旋转轴12实现过辊10与第一安装板71的浮动连接,使得过辊10能够以旋转轴12为中心来回摆动。
56.由过辊支架11、旋转轴12构成的浮动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利于实施。
57.应当说明的是,过辊10与第一安装板71的浮动连接不局限于采用上述过辊支架11、旋转轴12来实现,只要能够使得过辊10两端在第一方向上能够相对第一安装板71移动即可。
5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驱动组件20的驱动端沿第二方向滑动设置第一滑动件241,过辊10的第一端通过沿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一转动件242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动件241上。同理,在第二驱动组件30的驱动端沿第二方向滑动设置第二滑动件341,过辊10的第
二端通过沿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二转动件342转动连接在第二滑动件341上。由此,使得一驱动组件在驱动过辊10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向上移动时,过辊10第二端能够在辊体的带动向沿第二方向向过辊10的第一端一侧滑动,且过辊10的第一端绕第一转动件242转动、过辊10的第二端绕第二转动件342转动,使得过辊10向其第二端倾斜以对过辊10上的料带在第二方向上向过辊10第二端侧进行纠偏;同理,第二驱动组件30可以以相同的方式驱动过辊10向其第一端倾斜以对过辊10上的料带向过辊10第二端侧进行纠偏,从而实现通过控制过辊10摆动完成料带在第二方向上的纠偏。
59.参照图1-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过辊10设置在第一安装板71上,第一安装板71设置在第一转动件242和第二转动件342上,由此可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0和第二驱动组件30带动第一安装板71在在第一方向上平移或者绕第三方向转动,从而带动过辊10在第一方向平移或者绕第三方向转动(即在过辊10轴向上来回摆动)。具体而言,在沿第二方向在第一安装板71上嵌设第一轴承711、第二轴承712,将第一转动件242插接在第一轴承711内,第二转动件342插接在第二轴承712内,以实现第一转动件242与第一安装板71的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件342与第一安装板71的转动连接。第一滑动件241和第二滑动件341为板件,两板件各自通过两交叉滚子导轨731滑动连接在各自对应第一驱动组件20的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组件30的驱动端上。
60.示例性地,参照图3,第一驱动组件20和第二驱动组件30均采用伺服电机和丝杆驱动。具体而言,第一驱动组件20包括第一伺服电机21、第一电机座22、第一丝杆(未图示)、第一驱动座24。第一伺服电机21通过第一电机座22固定,第一丝杆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伺服电机21同轴传动连接,且第一丝杆穿过第一驱动座24连接,第一驱动座24连接在第一丝杆的丝杆座上。第一驱动座24作为第一驱动组件20的驱动端,第一滑动件241连接在第一驱动座24上,由此以通过第一伺服电机21驱动第一丝杆转动,进而驱动第一驱动座24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动件241沿第一方向移动。
61.同理,第二驱动组件30包括第二伺服电机31、第二电机座32、第二丝杆(未图示)、第二驱动座34。第二伺服电机31通过第二电机座32固定,第二丝杆通过联轴器与第二伺服电机31同轴传动连接,且第二丝杆穿过第二驱动座34连接,第二驱动座34连接在第二丝杆的丝杆座上。第二驱动座34作为第二驱动组件30的驱动端,第二滑动件341连接在第二驱动座34上,由此以通过第二伺服电机31驱动第二丝杆转动,进而驱动第二驱动座34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动件341沿第二方向移动。
6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过辊10纠偏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60,该第三驱动组件60用于驱动第一驱动组件20和第二驱动组件30沿第二方向移动。通过设置第三驱动组件60,可以通过第三驱动组件60驱动过辊10在第二方向上进行纠偏。这样,即可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0和第二驱动组件30驱动过辊10在第二方向上进行摆动纠偏,又可以通过三驱动组件驱动过辊10在第二方向上进行平移纠偏,使得过辊10纠偏装置能够兼容不同的纠偏要求。
63.示例性地,参照图3,第三驱动组件60包括第三伺服电机61、第三电机座62、第三丝杆63、第三驱动座64。第三伺服电机61通过第三电机座62固定,第三丝杆63通过联轴器与第三伺服电机61同轴传动连接,且第三丝杆63穿过第三驱动座64连接,第三驱动座64连接在第三丝杆63的丝杆座上。第三驱动座64作为第三驱动组件60的驱动端,第一驱动组件20和
第二驱动组件30与第三驱动座64连接,由此以通过第三伺服电机61驱动第三丝杆63转动,进而驱动第三驱动座64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驱动组件20和第二驱动组件30沿第三方向移动。
64.进一步地,参照图3,在第三驱动座64上设置第二安装板72,将第一驱动组件20和第二驱动组件30设置在第二安装板72上,并使得第一驱动座24和第二驱动座34与第二安装板72在第一方向上滑动配合。由此,使得第一驱动组件20、第二驱动组件30与第三驱动组件60的能够各自独立,互不影响,且还能够通过第一驱动座24和第二驱动座34与第二安装板72在第一方向上滑动配合来为第一驱动座24和第二驱动座34的移动提供稳定的滑动导向。
65.示例性地,在第一驱动座24和第二驱动座34靠近第二安装板72的一面设置分别设置两交叉滚子导轨731,交叉滚子导轨731通过导轨731安装板连接在第二安装板72上。由此,以通过交叉滚子导轨731来实现第一驱动座24和第二驱动座34与第二安装板72稳定的滑动配合。
66.示例性地,参照图3,过辊10纠偏装置还包括第三安装板73,第三驱动组件60设置在第三安装板73上。第三安装板73上设置有两导轨731,第二安装板72还连接在两导轨731的滑块上,以通过两导轨731为第二安装板72的移动提供导向,使得第二安装板72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更加平稳。
6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纠偏过辊装置,包括过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过辊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过辊的第一端在第二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过辊的第一端在滑动的同时还能够绕第三方向转动;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过辊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过辊的第二端在第二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过辊的第二端在滑动的同时还能够绕第三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相互不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过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过辊的第一端所受压力的变化;和/或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过辊的第二端所受压力的变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过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过辊的第一端与检测基准位之间的位移变化;和/或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过辊的第二端与检测基准位之间的位移变化。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纠偏过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在第二方向上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安装板在滑动的同时还能够绕第三方向转动;所述过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或第二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纠偏过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辊浮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纠偏过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辊支架,所述过辊设置在所述过辊支架上,所述过辊支架通过沿第三方向设置的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纠偏过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整座,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检测器与所述过辊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和/或第二调整座,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检测器与所述过辊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过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沿第二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动件,所述过辊的第一端通过沿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沿第二方向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动件,所述过辊的第二端通过沿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件上。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过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纠偏过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在第一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纠偏过辊装置,包括过辊;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过辊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移动,且第一驱动组件与过辊的第一端在第二方向上滑动配合,过辊的第一端在滑动的同时还能够绕第三方向转动;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过辊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移动,且第二驱动组件与过辊的第二端在第二方向上滑动配合,过辊的第二端在滑动的同时还能够绕第三方向转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相互不平行。相比于现有的单辊纠偏结构,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对料带的双向纠偏,且纠偏精度更高,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加工质量,降低报废率。降低报废率。降低报废率。


技术研发人员:吕光 杨艳超 纪长维 王文钊 王韫 周忠明 陈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2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