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5
阅读:11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震器。
背景技术:
2.汽车阻尼减震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从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液压粘滞阻尼器,在美国被结构工程界接受以前,经历了大量实验,严格审查,反复论证,特别是地震考验的漫长过程。
3.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1159258y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悬架上的承载式变阻尼减震器,它包括上端口由导向器和密封座封闭的内缸筒和外缸筒组成的具有内外腔体的双筒油缸、设置在油缸内腔的活塞及连接活塞的活塞杆、设置在内缸筒底部连通双筒油缸内外腔的单向阀、设置在活塞上连通上下腔的活塞单向阀、设置在外缸筒下部的充气嘴,其特点是,所述的活塞单向阀是一无节流孔的普通单向阀;在所述内缸筒下部侧壁上开有连通内外腔体的压缩阻尼孔,密封座和外缸筒间设有静密封,密封座和活塞杆间设有高压密封圈。其结构介乎普通双筒减震器与油气弹簧之间,由于采用高压密封结构,使其具有承受静载的能力。它可使普通汽车悬架增加承载能力并具有理想的非线性特性。
4.该实用新型在实际操作中,主要通过的是活塞在筒体内移动,通过阻尼也的阻挡,进而实现活塞的阻尼,而通过该方式虽然能够达到对汽车进行减震,但由于目前市面上各种类型中汽车阻尼减震器的阻尼并非是一样的,不同汽车阻尼减震器适合的路面行程也不同,如suv车型以及小轿车车型,suv车型的车适用于山地越野等行程,而小轿车车型较多为城市行程,通过安装适合不同地形的阻尼减震器,能够使车达到最佳的减震状态,而在上述实用新型由于无法对活塞的阻尼进行调节,进而导致阻尼减震器的适配效果较差,无法同时安装至suv车型以及小轿车车型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震器,能够对活塞的阻尼进行调节,进而增加减震器本体的适用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震器,包括内置阻尼腔的减震器本体、滑动连接在阻尼腔内的活塞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活塞板上的活塞杆,该活塞杆一端延伸至减震器本体一端外,并与减震器本体滑动连接,
7.所述减震器本体体上横向滑动连接有若干固定块,该若干固定块呈垂直方向设置,且一端能够滑动至阻尼腔内,所述固定块内往复弹性连接有一端位于固定块外的卡块,所述减震器本体内开设有供卡块进入的主卡槽,所述减震器本体上相对滑动连接有移动块,该移动块一端与卡块固定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器本体上固定连接有主限位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次
限位块,该次限位块与减震器本体滑动连接,所述主限位块能够与次限位块相贴。
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主弹簧,该主弹簧两端分别与卡块固定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器本体上开设有供卡块进入的次卡槽。
11.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密封框,该密封框(13)与减震器本体滑动连接。
12.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器本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该第一限位块能够与固定块。
13.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器本体上固定连接有高强度透明观察窗。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改变现有活塞板的行程,利用固定块移动至阻尼槽内,使活塞板受到固定块的限位,从而对活塞行程进行改变,进而达到对阻尼的调节,进而增加减震器本体的适配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活塞板的位置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a-a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弹簧位置的示意图。
20.图中:1、阻尼腔;2、减震器本体;3、活塞板;4、活塞杆;5、固定块;6、卡块;7、主卡槽;8、移动块;9、主限位块;10、次限位块;11、主弹簧;12、次卡槽;13、密封框;14、第一限位块;15、高强度透明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至4,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震器,包括内置阻尼腔1的减震器本体2、滑动连接在阻尼腔1内的活塞板3以及固定连接在活塞板3上的活塞杆4,该活塞杆4一端延伸至减震器本体2一端外,并与减震器本体2滑动连接,
22.如图1至4,在实际操作中,人员移动滑动连接在减震器本体2上,并与固定块5固定连接的移动块8,在移动块8移动至一定位置时,人员推动滑动连接在减震器本体2上的固定块5,使固定块5一端伸入至阻尼腔1室,并松开移动块8,由于减震器本体2上开设有供固定块5进入的主卡槽7,因此移动块8会进入至主卡槽7内,实现固定块5的固定效果,进而提升活塞板3的限位效果,达到对活塞板3阻尼的调节。
23.如图1至4,而通过在减震器本体2上固定连接主限位块9,使卡块6在移动过程中,固定连接在固定块5上的主限位块9相贴,进而达到对卡块6的限位,进一步提升卡块6的限位效果。
24.如图1至4,在卡块6需要复位时,利用设置在固定块5上主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卡块6固定连接,进而提升卡块6的复位效果。
25.如图1至4,而在减震器本体2上开设次卡槽12,该次卡槽12供卡块6进入,以便对固定块5的固定,进一步提升固定块5的固定效果。
26.如图1至4,通过在固定块5上固定连接密封框13,使密封框13与减震器本体2滑动
连接,进而增加减震器本体2的密封效果。
27.如图1至4,而通过在减震器本体2上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14,使第一限位块14对固定块5进行限位,防止固定块5移除至减震器本体2外。
28.如图1至4,而在减震器本体2上固定连接高强度透明观察窗15,便于人员查看减震器本体2内部的情况。
29.本实用新型原理:人员移动固定块5,使固定块5一端移动至阻尼腔1内,并松开移动块8,主弹簧11会带动卡块6进入至主卡槽7内,进而达到对活塞板3的限位。
30.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震器,包括内置阻尼腔(1)的减震器本体(2)、滑动连接在阻尼腔(1)内的活塞板(3)以及固定连接在活塞板(3)上的活塞杆(4),该活塞杆(4)一端延伸至减震器本体(2)一端外,并与减震器本体(2)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本体(2)体上横向滑动连接有若干固定块(5),该若干固定块(5)呈垂直方向设置,且一端能够滑动至阻尼腔(1)内,所述固定块(5)内往复弹性连接有一端位于固定块(5)外的卡块(6),所述减震器本体(2)内开设有供卡块(6)进入的主卡槽(7),所述减震器本体(2)上相对滑动连接有移动块(8),该移动块(8)一端与卡块(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本体(2)上固定连接有主限位块(9),所述固定块(5)上固定连接有次限位块(10),该次限位块(10)与减震器本体(2)滑动连接,所述主限位块(9)能够与次限位块(10)相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上设置有主弹簧(11),该主弹簧(11)两端分别与卡块(6)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本体(2)上开设有供卡块(6)进入的次卡槽(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上固定连接有密封框(13),该密封框(13)与减震器本体(2)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本体(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4),该第一限位块(14)能够与固定块(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本体(2)上固定连接有高强度透明观察窗(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阻尼可调减震器,包括内置阻尼腔的减震器本体、滑动连接在阻尼腔内的活塞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活塞板上的活塞杆,该活塞杆一端延伸至减震器本体一端外,并与减震器本体滑动连接,减震器本体体上横向滑动连接有若干固定块,该若干固定块呈垂直方向设置,且一端能够滑动至阻尼腔内,固定块内往复弹性连接有一端位于固定块外的卡块,减震器本体内开设有供卡块进入的主卡槽,减震器本体上相对滑动连接有移动块,该移动块一端与卡块固定连接,能够对活塞的阻尼进行调节,进而增加减震器本体的适用性,增加减震器本体的适配效果。的适配效果。的适配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岺慎洪 郑士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博尔德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