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5
阅读:10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
背景技术:
2.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是对海洋进行地震勘探或数据采集时,使用的关键性的设备,它在使用过程中将平行于海平面放置的电缆,改为垂直于海平面放置,使得电缆可以对海平面下,不同深度的地震情况进行有效的勘探。
3.经检索“cn207516569u”,文案中提到了“一种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包括辅助钢缆、前连接段、首工作段、尾工作段、数字包、第一到第四固定环和尾连接段,所述辅助钢缆之间均通过卡扣固定连接,且辅助钢缆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壁安装有第二橡胶垫,且第二橡胶垫的内部均匀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连接环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内壁安装有第一橡胶垫。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辅助钢缆,使电缆部分不必采用刚性结构而可以采用弹性结构,将电缆部分悬挂于辅助钢缆时,可以采用非固定道距排列,便于实现不同目标的灵活调整,便于分离波场,便于识别出散射波、多次波”,该装置通过固定环、连接环和卡扣进行电缆之间的连接,进而将电缆直接投入海中,而因海洋中存在洋流、暗流,导致垂直电缆较难到达预定地点,并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最终对勘探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4.于是,我们提供了一种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解决以上较难到达预定地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较难到达预定地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可以降低到达预定地点的难度。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其包括:
8.刚性电缆,其外侧连接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设有至少一供勘探电缆穿过的空间;
9.连接在所述刚性电缆和所述勘探电缆的底端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配重仓、水下推进器、控制器和广角摄像头,所述配重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桩,所述定位桩的内部嵌有水下推进器,所述定位桩的底端连接有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有定位模块,且所述控制器的底端卡槽连接有所述广角摄像头,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广角摄像头的控制器和所述水下推进器的控制器控制信号连接。
10.如上所述的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进一步的,所述供勘探电缆穿过的空间的内侧卡槽设有多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朝向所述勘探电缆的一端设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设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内侧朝向所述勘探电缆。
11.如上所述的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器控制信号连接,所述电动推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动推杆在所述固定桩的内侧均匀分布。
12.如上所述的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进一步的,所述勘探电缆的外侧均设置有至少两对称设置的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的内部贯穿有辅助轴,所述辅助轴设置在y形杆之间,所述y形杆的另一端贯穿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连接在固定座之间,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固定桩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y形杆连接,其中,所述辅助轮通过所述辅助轴与所述y形杆构成旋转结构,所述y形杆通过固定轴与固定座构成旋转结构。
13.如上所述的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连接桩,所述连接桩设置在所述配重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刚性电缆的底端,所述配重仓的一侧贯穿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卡槽连接有配重仓门,所述配重仓门的一侧通过旋转轴与所述配重仓构成旋转结构,另一侧与所述配重仓之间为螺钉连接。
14.如上所述的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进一步的,所述勘探电缆与所述刚性电缆的轴心关于所述连接桩呈中轴对称设置。
15.如上所述的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进一步的,所述水下推进器在所述定位桩的内部均匀分布。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配重仓投入海中,广角摄像头收集海洋信息,经控制器反馈给控制终端,当勘探电缆完全投入海中,通过控制器中的北斗定位系统,进行配重仓的位置信息反馈,结合图像信息,由控制终端向控制器发出指令,进而对水下推进器的进行独立操控,实现对配重仓位置的准确定位,最终保持勘探电缆的稳定状态。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桩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桩仰视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桩仰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刚性电缆;2、固定桩;3、电动推杆;4、挤压板;5、保护垫;6、勘探电缆;7、辅助轮;8、辅助轴;9、y形杆;10、固定轴;11、固定座;12、弹簧;1301、连接桩;1302、配重仓;1303、旋转轴;1304、配重仓门;1305、定位桩;1306、水下推进器;1307、控制器;1308、广角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
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6.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包括刚性电缆1和定位机构,刚性电缆1的外侧焊接有固定桩2,固定桩2的内侧卡槽连接有电动推杆3,电动推杆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挤压板4,挤压板4的顶端粘连连接有保护垫5,保护垫5的内侧设置有勘探电缆6,勘探电缆6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轮7,辅助轮7的内部贯穿有辅助轴8,辅助轴8焊接在y形杆9之间,y形杆9的另一端贯穿有固定轴10,固定轴10螺栓连接在固定座11之间,固定座11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2,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桩1301、配重仓1302、旋转轴1303、配重仓门1304、定位桩1305、水下推进器1306、控制器1307和广角摄像头1308,刚性电缆1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桩1301,连接桩1301的底端焊接有配重仓1302,配重仓1302的一侧贯穿有旋转轴1303,旋转轴1303的两端卡槽连接有配重仓门1304,配重仓1302的底端焊接有定位桩1305,定位桩1305的内部嵌有水下推进器1306,定位桩1305的底端螺钉连接有控制器1307,控制器1307的底端卡槽连接有广角摄像头1308。
3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某些实施例中,电动推杆3与控制器1307之间为电性连接,电动推杆3设置有四个,电动推杆3在固定桩2的内侧均匀分布,当勘探电缆6穿过固定桩2直至与连接桩1301卡槽连接后,由控制器1307控制电动推杆3同时开始工作,将固定桩2内侧的勘探电缆6夹紧,以保持连接桩1301与固定桩2之间、每段固定桩2与固定桩2之间的
勘探电缆6的稳定状态。
3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某些实施例中,辅助轮7关于勘探电缆6呈中轴对称设置,辅助轮7通过辅助轴8与y形杆9构成旋转结构,y形杆9通过固定轴10与固定座11构成旋转结构,勘探电缆6在固定桩2内侧移动时,通过两侧的辅助轮7对其进行定位,避免其与固定桩2的内壁碰撞摩擦,出现损坏。
3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某些实施例中,弹簧12的一端与固定桩2之间为焊接,弹簧12的另一端与y形杆9之间为焊接,通过弹簧12的弹力使辅助轮7可以贴合不同直径的勘探电缆6,提高了适用性。
3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某些实施例中,连接桩1301与勘探电缆6之间为卡槽连接,勘探电缆6与刚性电缆1的轴心关于连接桩1301呈中轴对称设置,由此,保证配重仓1302的平衡性,同时,减轻自身因素对配重仓1302定位的影响。
3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某些实施例中,配重仓门1304的一端通过旋转轴1303与配重仓1302构成旋转结构,配重仓门1304的另一端与配重仓1302之间为螺钉连接,将配重块置入配重仓1302内,将配重仓门1304通过旋转轴1303闭合,并将配重仓门1304的另一端与配重仓1302螺钉连接。
3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某些实施例中,水下推进器1306在定位桩1305的内部均匀分布,水下推进器1306、广角摄像头1308与控制器1307之间为电性连接,广角摄像头1308为控制终端提供海洋的图像信息,进而向控制器1307发出指令,控制水下推进器1306独立工作,维持配重仓1302的定位。
36.工作原理:首先将一种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至工作位置,在使用时,第一步将勘探电缆6依次穿过与刚性电缆1焊接的固定桩2,此时,辅助轮7由于勘探电缆6的插入,使其与固定桩2的夹角增大,而弹簧12的弹力使得辅助轮7紧贴勘探电缆6,第二步当勘探电缆6贯穿至连接桩1301,且与连接桩1301卡槽连接,控制器1307控制每个固定桩2内侧的电动推杆3工作,将勘探电缆6夹紧,第三步将配重块置入配重仓1302内,然后将配重仓门1304通过旋转轴1303闭合,配重仓门1304的底端与配重仓1302螺钉连接,第四步将配重仓1302投入海中,广角摄像头1308收集海洋信息,经控制器1307反馈给控制终端,第五步当勘探电缆6完全投入海中,通过控制器1307中的北斗定位系统,进行配重仓1302的位置信息反馈,结合图像信息,由控制终端向控制器1307发出指令,进而对水下推进器1306的进行独立操控,实现对配重仓1302位置的准确定位,这样就完成了一种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的使用过程。
3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8.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电缆(1),其外侧连接有固定桩(2),所述固定桩(2)设有至少一供勘探电缆(6)穿过的空间;连接在所述刚性电缆(1)和所述勘探电缆(6)的底端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配重仓(1302)、水下推进器(1306)、控制器(1307)和广角摄像头(1308),所述配重仓(13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桩(1305),所述定位桩(1305)的内部嵌有水下推进器(1306),所述定位桩(1305)的底端连接有所述控制器(1307),所述控制器(1307)设有定位模块,且所述控制器(1307)的底端卡槽连接有所述广角摄像头(1308),所述控制器(1307)分别与所述广角摄像头(1308)的控制器和所述水下推进器(1306)的控制器控制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勘探电缆(6)穿过的空间的内侧卡槽设有多个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朝向所述勘探电缆(6)的一端设有挤压板(4),所述挤压板(4)设有保护垫(5),所述保护垫(5)的内侧朝向所述勘探电缆(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3)与所述控制器(1307)控制信号连接,所述电动推杆(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动推杆(3)在所述固定桩(2)的内侧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勘探电缆(6)的外侧均设置有至少两对称设置的辅助轮(7),所述辅助轮(7)的内部贯穿有辅助轴(8),所述辅助轴(8)设置在y形杆(9)之间,所述y形杆(9)的另一端贯穿有固定轴(10),所述固定轴(10)连接在固定座(11)之间,所述固定座(11)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一端与所述固定桩(2)连接,所述弹簧(12)的另一端与所述y形杆(9)连接,其中,所述辅助轮(7)通过所述辅助轴(8)与所述y形杆(9)构成旋转结构,所述y形杆(9)通过固定轴(10)与固定座(11)构成旋转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连接桩(1301),所述连接桩(1301)设置在所述配重仓(1302)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刚性电缆(1)的底端,所述配重仓(1302)的一侧贯穿有旋转轴(1303),所述旋转轴(1303)的两端卡槽连接有配重仓(1302)门,所述配重仓(1302)门的一侧通过旋转轴(1303)与所述配重仓(1302)构成旋转结构,另一侧与所述配重仓(1302)之间为螺钉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勘探电缆(6)与所述刚性电缆(1)的轴心关于所述连接桩(1301)呈中轴对称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推进器(1306)在所述定位桩(1305)的内部均匀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洋地震勘探用垂直缆,涉及海洋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包括刚性电缆和定位机构,所述刚性电缆的外侧焊接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的内侧卡槽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顶端粘连连接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内侧设置有勘探电缆,所述勘探电缆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的内部贯穿有辅助轴,将配重仓投入海中,广角摄像头收集海洋信息,经控制器反馈给控制终端,当勘探电缆完全投入海中,通过控制器中的北斗定位系统,进行配重仓的位置信息反馈,结合图像信息,由控制终端向控制器发出指令,进而对水下推进器的进行独立操控,实现对配重仓位置的准确定位,最终保持勘探电缆的稳定状态。勘探电缆的稳定状态。勘探电缆的稳定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吴锐锋 郝小柱 刘思青 王一博 王明 胡童颖 伍忠良 崔廷放 吴泽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