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5
阅读:96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预制装配式结构,预制装配式结构是以预制构件作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及部分现浇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它拥有可批量生产、品质均一、施工周期短、施工精度高、建设成本低等优势。建筑工业化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改善施工质量,还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3.当隧道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拱顶的方式对隧道进行加固,现有的拱顶在进行连接时,拥有以下缺点:
4.(1)对于榫槽+连接钢棒接头,这种接头在预制时对模具精度要求极高,且现场施工要求精度高,接头刚度大对两侧拱脚不均匀沉降特别敏感;
5.(2)对于套筒灌浆接头,其工序复杂且对材料性能要求高。
6.为此,我们设计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用于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7.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在单独长度的预制段中部开设矩形槽,然后在矩形槽的内部装配旋转弹簧接头,并在装配槽的内部预留现浇段接头钢筋。
8.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包括预制段,所述预制段的中间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安装有旋转弹簧接头,所述预制段的内部且位于矩形槽的两端均开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内部固定有钢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旋转弹簧接头包括定位板、固定板、连接杆和支撑板,所述定位板一端的两侧固定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远离定位板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远离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连接杆。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为凸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板的内部开设有圆形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钢筋的形状为u形。
14.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技术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5.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在单独长度的预制段中部开设矩形槽,然后在矩形槽的内部装配旋转弹簧接头,通过定位板和固定板的榫槽配合,可以适应两侧拱脚的轻微不均匀沉降,同时能够将旋转弹簧接头作为为预制件,进而在现场装配时的精度要求不高且能起定位作用,并在装配槽的内部预留现浇段接头钢筋,从而使得旋转弹簧接头与与接头现浇混凝土联合抗剪。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预制段;2、定位板;3、钢筋;4、固定板;5、连接杆;6、圆形孔;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
25.具体地,请参考图1-图4,接头具体包括:
26.预制段1,预制段1的中间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安装有旋转弹簧接头,预制段1的内部且位于矩形槽的两端均开设有装配槽,装配槽的内部安装有钢筋3。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在单独长度的预制段1中部开设矩形槽,然后在矩形槽的内部装配旋转弹簧接头,并在装配槽的内部预留现浇段接头钢筋3。
2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
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2.参照图1-图4,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包括预制段1,预制段1的中间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安装有旋转弹簧接头,进而能够便于将旋转弹簧接头安装在矩形槽的中,进而能够让旋转弹簧接头与预制段1连接,旋转弹簧接头包括定位板2、固定板4、连接杆5和支撑板7,定位板2一端的两侧固定有固定板4,定位板2远离固定板4的一端为凸形,定位板2靠近固定板4的一端为凹形,同时固定板4与定位板2通过凹形位置连接,定位板2的内部开设有圆形孔6,且圆形孔6位于定位板2上凸形的位置;
33.两个固定板4之间远离定位板2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7,从而能够通过支撑板7对两个固定板4之间的宽度进行支撑固定,两个固定板4相互远离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连接杆5,且连接杆5位于固定板4远离定位板2的一端,进而能够将旋转弹簧接头整体通过连接杆5安装在预制段1内部并位于矩形槽之间。
34.预制段1的内部且位于矩形槽的两端均开设有装配槽,装配槽的内部固定有钢筋3,钢筋3的形状u形,从而能够在旋转弹簧接头对齐滑移组装后,通过对形状为u形的钢筋3浇注形成整体衬砌。
35.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头,在使用时,提前制造两个衬砌,并对旋转弹簧接头进行单独制造,待养护达标后,在单独长度的预制段1中部开设矩形槽,然后在矩形槽的内部装配旋转弹簧接头,通过定位板2和固定板4的榫槽配合,可以适应两侧拱脚的轻微不均匀沉降,同时能够将旋转弹簧接头作为为预制件,进而在现场装配时的精度要求不高且能起定位作用,并在装配槽的内部预留现浇段接头钢筋3,从而使得旋转弹簧接头与接头现浇混凝土联合抗剪,现场安装时可先在其中一个装配槽的外侧安装衬砌,其中另一个装配槽对应的位置通过台车用旋转弹簧接头对齐滑移组装,最后再现浇u形钢筋3形成整体衬砌,同时考虑两个旋转弹簧接头之间机械咬合作用和摩擦作用,安装对位时可涂抹润滑剂,安装完成后需对其接缝灌浆处理。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包括预制段(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段(1)的中间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安装有旋转弹簧接头,所述预制段(1)的内部且位于矩形槽的两端均开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内部固定有钢筋(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弹簧接头包括定位板(2)、固定板(4)、连接杆(5)和支撑板(7),所述定位板(2)一端的两侧固定有固定板(4),两个所述固定板(4)之间远离定位板(2)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7),两个所述固定板(4)相互远离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连接杆(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远离固定板(4)的一端为凸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的内部开设有圆形孔(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3)的形状为u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包括预制段,预制段的中间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安装有旋转弹簧接头,预制段的内部且位于矩形槽的两端均开设有装配槽,装配槽的内部固定有钢筋,旋转弹簧接头包括定位板、固定板、连接杆和支撑板,定位板一端的两侧固定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远离定位板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两个固定板相互远离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明挖装配式隧道拱顶接头,在单独长度的预制段中部开设矩形槽,然后在矩形槽的内部装配旋转弹簧接头,并在装配槽的内部预留现浇段接头钢筋。在装配槽的内部预留现浇段接头钢筋。在装配槽的内部预留现浇段接头钢筋。
技术研发人员:焦文灿 林志 张建明 王子晗 李宗文 赖增伟 陈川 刘先林 杜鸿 邵羽 李弈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