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5
阅读:186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高压直流接触器包括电磁部分、运动部分、接触部分、灭弧部分和安装部分,其中所述电磁部分用于将电能转化成动能,所述运动部分衔接于所述电磁部分与所述接触部分之间,所述接触部分用于执行接触器的通断,所述灭弧部分用于熄灭所述接触部分断开时产生的电弧,所述安装部分用于提供客户装配位置。
3.随着风电/光电储能的发展,减小损耗、增大功率势在必行。而实现功率增大,要么通过增大电流来实现,要么通过增大电压来实现,而增大电流必然会带来电流损耗,这会使得功率增大量有限,因而,增大电压就成为首选手段。目前,部分接触器产品已有1500vdc分断的技术要求,并且,应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接触器产品甚至已出现2500vdc分断的技术要求。
4.公知的,对于接触器产品,在分断功率较高时、电弧能量较高,高的电弧能量能快速将接触器的屏蔽壳碳化,而碳化之后最小击穿电压进一步降低,造成接触器产品分断能力进一步降低,进而使得产品分断几次之后、将无法分断,但届时产品内持续燃弧,最终造成产品烧毁甚至爆炸。
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一方面其既可实现加快电弧熄灭,又可避免出现屏蔽罩壳被碳化的不良,很好的提高了接触器产品的灭弧能力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其加工、组装简易,且组装稳定程度高,加工成本低,利于生产实施。
7.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直流接触器包括两个并排排布的静触头、与两个所述静触头沿竖向相对布置的动触片、以及灭弧结构,所述灭弧结构能够将两个所述静触头与所述动触片断开时产生的电弧熄灭;所述灭弧结构包括屏蔽罩壳、永磁体、灭弧件和屏蔽盖,所述屏蔽罩壳用于收容两个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片,所述永磁体成对配置、并对称内置于所述屏蔽罩壳内腔中且位于两个所述静触头外侧旁边的位置处,同时在每一所述静触头与其相邻的所述永磁体之间还可拆卸地设置有灭弧件,所述灭弧件能够将所述屏蔽罩壳与电弧隔离开;所述屏蔽盖定位连接于所述屏蔽罩壳底侧上,并能够对所述永磁体及所述灭弧件进行止抵限位。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灭弧件具有一为平板状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可拆卸地竖向安装于所述屏蔽罩壳内腔中并介于所述静触头与所述永磁体之间的位置处,以对电弧进行阻挡。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灭弧件具有一为平板状的主体部,所述主体
部可拆卸地竖向安装于所述屏蔽罩壳内腔中并介于所述静触头与所述永磁体之间的位置处,以对电弧进行阻挡;而且,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面上还一体凸设有多条能够增加电弧爬行距离的筋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将两个所述静触头的并排排布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多条所述筋条均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该第二方向分别与该第一方向及竖直方向相垂直;并且多条所述筋条还沿竖直方向呈并列排布。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灭弧件具有底壁和一圈沿竖向延伸并一体围设于所述底壁周缘上的挡壁,所述灭弧件借由所述挡壁来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屏蔽罩壳内腔中并介于所述静触头与所述永磁体之间的位置处,以对电弧进行阻挡;而且,所述挡壁朝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面上还开设有供电弧吹过的吹入口,用于收窄电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壁顶侧为曲线形状,以适配于所述屏蔽罩壳的壳顶壁内侧面结构及所述静触头结构;所述吹入口为贯穿于所述挡壁顶侧的u形开口结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将两个所述静触头的并排排布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所述屏蔽罩壳具有一由壳顶壁和环形侧壁固定连接构成的罩壳主体,所述罩壳主体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两个沿该第一方向并排排列的分隔板,两个所述分隔板能够将所述罩壳主体的内腔划分成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以及两个分别置于所述第一腔室沿该第一方向的两侧旁边的第二腔室;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用于收容两个所述静触头、所述动触片和所述灭弧件,两个所述第二腔室分别用于收容所述永磁体。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罩壳主体与两个所述分隔板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壳顶壁上设置有两个沿该第一方向并列排布的穿孔,以供两个所述静触头穿设;同时两个所述穿孔均分别向下投影至所述第一腔室中。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分隔板均为矩形板状,且它们的宽度方向为竖直方向、长度方向分别与竖直方向及该第一方向相互垂直;另外,将每一所述分隔板朝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定义为所述分隔板的内侧,以及将每一所述静触头朝向所述分隔板的一侧定义为所述静触头的外侧;
16.在所述罩壳主体内腔中、且位于每相邻的所述分隔板内侧与所述静触头外侧之间还分别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其相邻的所述分隔板一起对插置于它们之间的所述灭弧件进行止挡限位。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分隔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环形侧壁的内表面一体固连;每一所述分隔板的内侧旁边均设置有两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且并列排布的所述挡板,且两个所述挡板相背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环形侧壁的内表面一体固连。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盖具有一为平板状并与所述环形侧壁底侧形状相匹配的盖基体、以及两个一体成型于所述盖基体沿该第一方向两端侧上的支撑连接块,两个所述支撑连接块分别伸入两个所述第二腔室中、以对所述永磁体进行止抵限位,同时两个所述支撑连接块还分别与所述环形侧壁可拆卸定位连接;另外,所述盖基体能够对所述灭弧件底侧进行止抵限位。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侧壁上并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二腔室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卡接孔;每一所述支撑连接块各具有一体成型于所述盖基体沿该第一
方向的一端侧上的支撑块部、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支撑块部朝向所述卡接孔的一侧上的卡勾,所述支撑块部用于对所述永磁体进行止抵限位,所述卡勾能够卡接或者脱离于所述卡接孔中;
20.另外,所述盖基体上还设置有供直流接触器的推杆活动穿置的穿口。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
通过在所述静触头与所述永磁体之间设置陶瓷灭弧件,这样既可实现加快电弧熄灭,又可避免出现屏蔽罩壳被碳化的不良,从而很好的提高了接触器产品的灭弧能力和使用寿命。
②
通过采用所述屏蔽罩壳与所述屏蔽盖组合,可快速、准确的实现对所述陶瓷灭弧件及所述永磁体进行安装固定,操作简易,且组装稳定程度高。
③
通过将所述永磁体安装于所述屏蔽罩壳中,可增强所述永磁体的磁场强度,有利于电弧在更短的时间内被熄灭,提高产品的灭弧能力。
④
本实用新型所述灭弧结构简单、合理,加工简易、且加工成本低,利于生产实施。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处于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处于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处于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3所示灭弧结构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屏蔽罩壳处于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屏蔽罩壳处于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屏蔽罩壳处于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屏蔽盖对所述永磁体及所述灭弧件进行止抵限位时的状态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灭弧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处于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处于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处于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3为图12所示灭弧结构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屏蔽盖对所述永磁体及所述灭弧件进行止抵限位时的状态示意图;
36.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灭弧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处于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处于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
意图;
39.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处于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9为图18所示灭弧结构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41.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屏蔽罩壳处于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42.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屏蔽罩壳处于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43.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屏蔽盖对所述永磁体及所述灭弧件进行止抵限位时的状态示意图;
44.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灭弧件处于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45.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灭弧件处于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46.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47.10、屏蔽罩壳;100、壳顶壁;101、环形侧壁;102、分隔板;103、第一腔室;104、第二腔室;105、穿孔;106、挡板;107、卡接孔;108、滑条;11、永磁体;110、滑槽;12、灭弧件;120、主体部;121、筋条;122、底壁;123、挡壁;124、吹入口;13、屏蔽盖;130、盖基体;131、支撑连接块;1310、支撑块部;1311、卡勾;132、穿口。
具体实施方式
4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49.实施例1:
50.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9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直流接触器包括两个并排排布的静触头、与两个所述静触头沿竖向相对布置的动触片、以及灭弧结构,所述灭弧结构能够将两个所述静触头与所述动触片断开时产生的电弧熄灭;特别的,所述灭弧结构包括屏蔽罩壳10、永磁体11、灭弧件12和屏蔽盖13,所述屏蔽罩壳10用于收容两个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片,所述永磁体11成对配置、并对称内置于所述屏蔽罩壳10内腔中且位于两个所述静触头外侧旁边的位置处,同时在每一所述静触头与其相邻的所述永磁体11之间还可拆卸地设置有灭弧件12,所述灭弧件12能够将所述屏蔽罩壳10与电弧隔离开;所述屏蔽盖13定位连接于所述屏蔽罩壳10底侧上,并能够对所述永磁体11及所述灭弧件12进行止抵限位。
51.一方面,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静触头与所述永磁体之间设置陶瓷灭弧件,这样既可实现加快电弧熄灭,又可避免出现屏蔽罩壳被碳化的不良,从而很好的提高了接触器产品的灭弧能力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本实施例通过采用所述屏蔽罩壳与所述屏蔽盖组合,可快速、准确的实现对所述陶瓷灭弧件及所述永磁体进行安装固定,操作简易,且组装稳定程度高。另外,本实施例还通过将所述永磁体安装于所述屏蔽罩壳中,可增强所述永磁体的磁场强度,有利于电弧在更短的时间内被熄灭,提高产品的灭弧能力。
52.以下对本实施例1所述的灭弧结构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53.首先见附图9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灭弧件12由陶瓷制成,陶瓷不会被电弧碳化,耐电弧能力强,可很好的避免所述屏蔽罩壳被碳化。所述灭弧件12具有一为平板状的主体部120,所述主体部120可拆卸地竖向安装于所述屏蔽罩壳10内腔中并介于所述静触头与所述永磁体11之间的位置处,以对电弧进行阻挡,即实现将电弧与所述屏蔽罩壳10隔离开。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120优选为矩形平板状,基于将两个所述静触头的并排排布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的条件下,所述主体部120的宽度方向为竖直方向,其长度方向分别与竖直方向及该第一方向相互垂直。此外,根据上述所述灭弧件12结构,还可知所述灭弧件12的结构简单、易制作、且加工成本低。
54.然后见附图4至附图7所示,本实施例1中,基于将两个所述静触头的并排排布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所述屏蔽罩壳10具有一由壳顶壁100和环形侧壁101固定连接构成的罩壳主体,所述罩壳主体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两个沿该第一方向并排排列的分隔板102,两个所述分隔板102能够将所述罩壳主体的内腔划分成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103、以及两个分别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03沿该第一方向的两侧旁边的第二腔室104;其中所述第一腔室103用于收容两个所述静触头、所述动触片和所述灭弧件12,两个所述第二腔室104分别用于收容所述永磁体11。
5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罩壳主体的所述壳顶壁100上设置有两个沿该第一方向并列排布的穿孔105,以供两个所述静触头穿设;同时两个所述穿孔105均分别向下投影至所述第一腔室103中,即可实现两个所述静触头插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03中。
5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罩壳主体与两个所述分隔板102均采用尼龙材料并一体注塑成型,且实现所述罩壳主体与两个所述分隔板102一体连接的具体结构为:两个所述分隔板102均为矩形板状,它们的宽度方向为竖直方向、长度方向分别与竖直方向及该第一方向相互垂直,并且每一所述分隔板10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环形侧壁101的内表面一体固连。
57.进一步优选的,实现所述灭弧件12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03中、并同时介于所述静触头与所述永磁体11之间的结构为:将每一所述分隔板102朝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定义为所述分隔板102的内侧,以及将每一所述静触头朝向所述分隔板102的一侧定义为所述静触头的外侧;在所述罩壳主体内腔中、且位于每相邻的所述分隔板102内侧与所述静触头外侧之间还分别固定设置有挡板106,所述挡板106与其相邻的所述分隔板102一起对插置于它们之间的所述灭弧件12进行止挡限位,可参阅附图4和附图7所示。本实施例1采用所述分隔板102与所述挡板106组合来对所述灭弧件12进行限位,不仅简单、易加工实施,且限位效果好,可有效防止所述灭弧件12移动。
58.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挡板106亦采用尼龙材料并与所述罩壳主体一体注塑成型。每一所述分隔板102的内侧旁边均设置有两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且并列排布的所述挡板106,可参阅附图6和附图7所示,且两个所述挡板106相背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环形侧壁101的内表面一体固连。
59.进一步优选的,实现所述永磁体11收容于所述第二腔室104中的结构为:分别在所述永磁体11和所述第二腔室104内壁上设置有呈凹凸配合的滑槽与滑条,以便于所述永磁体11快速、准确的插入所述第二腔室104中,同时所述滑槽与所述滑条配合,还可对所述永磁体11起到水平方向上的限位。具体的,见附图8所示,所述永磁体11上凹设有沿竖向延伸的滑槽110;见附图7所示,所述第二腔室104内壁上凸设有沿竖向延伸的滑条108。
60.接着见附图2、附图4和附图8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屏蔽盖13具有一为平板状并与所述环形侧壁101底侧形状相匹配的盖基体130、以及两个一体成型于所述盖基体130沿该第一方向两端侧上的支撑连接块131,两个所述支撑连接块131分别伸入两个所述第二腔
室104中、以对所述永磁体11进行止抵限位,同时两个所述支撑连接块131还分别与所述环形侧壁101可拆卸定位连接;另外,所述盖基体130能够对所述灭弧件12底侧进行止抵限位。
61.进一步优选的,实现两个所述支撑连接块131还分别与所述环形侧壁101可拆卸定位连接的结构为:所述环形侧壁101上并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二腔室104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卡接孔107;每一所述支撑连接块131各具有一体成型于所述盖基体130沿该第一方向的一端侧上的支撑块部1310、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支撑块部1310朝向所述卡接孔107的一侧上的卡勾1311,所述支撑块部1310用于对所述永磁体11进行止抵限位,所述卡勾1311具有一定弹性,且所述卡勾1311能够卡接或者脱离于所述卡接孔107中。该卡接方式简单、易实施,可实现所述屏蔽盖13与所述屏蔽罩壳10快速组装固定。
6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盖基体130上还设置有供直流接触器的推杆活动穿置的穿口132,以便于所述推杆伸入所述第一腔室103中来驱动所述动触片运动。
63.实施例2:
64.请参阅附图10至附图15所示,本实施例2亦提供了一种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且相较于实施例1提供的灭弧结构,本实施例2提供的灭弧结构的主要区别点在于:所述灭弧件12的具体结构不相同。
65.在本实施例2中,见附图11至附图15所示,所述灭弧件12具有一为平板状的主体部120,所述主体部120可拆卸地竖向安装于所述屏蔽罩壳10内腔中并介于所述静触头与所述永磁体11之间的位置处,以对电弧进行阻挡,即实现将电弧与所述屏蔽罩壳10隔离开;而且,所述主体部120朝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面上还一体凸设有多条能够增加电弧爬行距离的筋条121,即当电弧运动到所述主体部120上时会被拉长,实现冷却电弧的效果,有助于电弧熄灭。
6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体部120为矩形平板状,且基于将两个所述静触头的并排排布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所述主体部120的宽度方向为竖直方向,其长度方向分别与竖直方向及该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67.多条所述筋条121均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该第二方向分别与该第一方向及竖直方向相垂直(即:该第二方向与所述主体部120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并且多条所述筋条121还沿竖直方向呈并列排布。
68.另外,所述筋条121除了采取上述布局外,还可采用其它布局方式,比如:
①
多条所述筋条121均为沿竖直方向延伸、或者沿竖向倾斜延伸的长条状结构,并且多条所述筋条121还沿该第二方向间隔并并排排布。
②
多条所述筋条121均为沿该第二方向倾斜延伸的长条状结构,并且多条所述筋条121还沿竖直方向呈并列排布。采用这两种布局方式的所述筋条121亦具有很好的冷却电弧效果,有助于电弧熄灭。
69.除所述灭弧件12的具体结构之外,本实施例2中所采用的所述屏蔽罩壳10、所述永磁体11和所述屏蔽盖13的具体结构及连接方式,均与实施例1所提供的相应内容相同。另外,本实施例2中所采用的灭弧件12的材质及安装方式,亦与实施例1所提供的相应内容相同。
70.实施例3:
71.请参阅附图16至附图24所示,本实施例3亦提供了一种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且相较于实施例1提供的灭弧结构,本实施例3提供的灭弧结构的主要区别点在于:所述灭弧
件12的具体结构不相同。
72.在本实施例3中,见附图19、附图22至附图24所示,所述灭弧件12具有底壁122和一圈沿竖向延伸并一体围设于所述底壁122周缘上的挡壁123,所述灭弧件12借由所述挡壁123来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屏蔽罩壳10内腔中并介于所述静触头与所述永磁体11之间的位置处,以对电弧进行阻挡,即实现将电弧与所述屏蔽罩壳10隔离开;而且,所述挡壁123朝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面上还开设有供电弧吹过的吹入口124,用于收窄电弧,有助于电弧熄灭。
7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挡壁123顶侧为曲线形状,以适配于所述屏蔽罩壳10的壳顶壁内侧面结构及所述静触头结构;所述吹入口124为贯穿于所述挡壁123顶侧的u形开口结构,另外,所述吹入口124还可起到减重作用。
74.除所述灭弧件12的具体结构之外,本实施例3中所采用的所述屏蔽罩壳10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所提供的相应内容基本相同,唯一区别在于所述挡板106的尺寸及布置位置发生变化,但所述挡板106结构及所实现的功能、与实施例1是相同的。另外,本实施例3中所采用的所述永磁体11和所述屏蔽盖13的具体结构、两者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两者分别与所述屏蔽罩壳10间的连接方式,均与实施例1所提供的相应内容相同。另外,本实施例2中所采用的灭弧件12的材质及安装方式,亦与实施例1所提供的相应内容相同。
7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既可实现加快电弧熄灭,又可避免出现屏蔽罩壳被碳化的不良,很好的提高了接触器产品的灭弧能力和使用寿命;此外,所述灭弧结构的加工、组装简易,且组装稳定程度高,加工成本低,利于生产实施。
76.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直流接触器包括两个并排排布的静触头、与两个所述静触头沿竖向相对布置的动触片、以及灭弧结构,所述灭弧结构能够将两个所述静触头与所述动触片断开时产生的电弧熄灭;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结构包括屏蔽罩壳(10)、永磁体(11)、灭弧件(12)和屏蔽盖(13),所述屏蔽罩壳(10)用于收容两个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片,所述永磁体(11)成对配置、并对称内置于所述屏蔽罩壳(10)内腔中且位于两个所述静触头外侧旁边的位置处,同时在每一所述静触头与其相邻的所述永磁体(11)之间还可拆卸地设置有灭弧件(12),所述灭弧件(12)能够将所述屏蔽罩壳(10)与电弧隔离开;所述屏蔽盖(13)定位连接于所述屏蔽罩壳(10)底侧上,并能够对所述永磁体(11)及所述灭弧件(12)进行止抵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件(12)具有一为平板状的主体部(120),所述主体部(120)可拆卸地竖向安装于所述屏蔽罩壳(10)内腔中并介于所述静触头与所述永磁体(11)之间的位置处,以对电弧进行阻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件(12)具有一为平板状的主体部(120),所述主体部(120)可拆卸地竖向安装于所述屏蔽罩壳(10)内腔中并介于所述静触头与所述永磁体(11)之间的位置处,以对电弧进行阻挡;而且,所述主体部(120)朝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面上还一体凸设有多条能够增加电弧爬行距离的筋条(1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将两个所述静触头的并排排布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多条所述筋条(121)均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该第二方向分别与该第一方向及竖直方向相垂直;并且多条所述筋条(121)还沿竖直方向呈并列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件(12)具有底壁(122)和一圈沿竖向延伸并一体围设于所述底壁(122)周缘上的挡壁(123),所述灭弧件(12)借由所述挡壁(123)来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屏蔽罩壳(10)内腔中并介于所述静触头与所述永磁体(11)之间的位置处,以对电弧进行阻挡;而且,所述挡壁(123)朝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面上还开设有供电弧吹过的吹入口(124),用于收窄电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壁(123)顶侧为曲线形状,以适配于所述屏蔽罩壳(10)的壳顶壁内侧面结构及所述静触头结构;所述吹入口(124)为贯穿于所述挡壁(123)顶侧的u形开口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将两个所述静触头的并排排布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所述屏蔽罩壳(10)具有一由壳顶壁(100)和环形侧壁(101)固定连接构成的罩壳主体,所述罩壳主体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两个沿该第一方向并排排列的分隔板(102),两个所述分隔板(102)能够将所述罩壳主体的内腔划分成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103)、以及两个分别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03)沿该第一方向的两侧旁边的第二腔室(104);其中所述第一腔室(103)用于收容两个所述静触头、所述动触片和所述灭弧件(12),两个所述第二腔室(104)分别用于收容所述永磁体(1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主体与两个所述分隔板(102)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壳顶壁(100)上设置有两个沿该第一方向并列排布的穿孔(105),以供两个所述静触头穿设;同时两个所述穿孔(105)均分别向下投影至所述第一腔室(103)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分隔板(102)均为矩形板状,且它们的宽度方向为竖直方向、长度方向分别与竖直方向及该第一方向相互垂直;另外,将每一所述分隔板(102)朝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定义为所述分隔板(102)的内侧,以及将每一所述静触头朝向所述分隔板(102)的一侧定义为所述静触头的外侧;在所述罩壳主体内腔中、且位于每相邻的所述分隔板(102)内侧与所述静触头外侧之间还分别固定设置有挡板(106),所述挡板(106)与其相邻的所述分隔板(102)一起对插置于它们之间的所述灭弧件(12)进行止挡限位。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分隔板(10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环形侧壁(101)的内表面一体固连;每一所述分隔板(102)的内侧旁边均设置有两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且并列排布的所述挡板(106),且两个所述挡板(106)相背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环形侧壁(101)的内表面一体固连。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盖(13)具有一为平板状并与所述环形侧壁(101)底侧形状相匹配的盖基体(130)、以及两个一体成型于所述盖基体(130)沿该第一方向两端侧上的支撑连接块(131),两个所述支撑连接块(131)分别伸入两个所述第二腔室(104)中、以对所述永磁体(11)进行止抵限位,同时两个所述支撑连接块(131)还分别与所述环形侧壁(101)可拆卸定位连接;另外,所述盖基体(130)能够对所述灭弧件(12)底侧进行止抵限位。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101)上并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二腔室(104)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卡接孔(107);每一所述支撑连接块(131)各具有一体成型于所述盖基体(130)沿该第一方向的一端侧上的支撑块部(1310)、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支撑块部(1310)朝向所述卡接孔(107)的一侧上的卡勾(1311),所述支撑块部(1310)用于对所述永磁体(11)进行止抵限位,所述卡勾(1311)能够卡接或者脱离于所述卡接孔(107)中;另外,所述盖基体(130)上还设置有供直流接触器的推杆活动穿置的穿口(13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包括屏蔽罩壳、永磁体、灭弧件和屏蔽盖,屏蔽罩壳用于收容两个静触头和动触片,永磁体成对配置、并对称内置于屏蔽罩壳内腔中且位于两个静触头外侧旁边的位置处,同时在每一静触头与其相邻的永磁体之间还可拆卸地设置有灭弧件,灭弧件能够将屏蔽罩壳与电弧隔离开;屏蔽盖定位连接于屏蔽罩壳底侧上,并能够对永磁体及灭弧件进行止抵限位。该灭弧结构既可实现加快电弧熄灭,又可避免出现屏蔽罩壳被碳化的不良,提高了接触器产品的灭弧能力和使用寿命;此外该灭弧结构的加工、组装简易,且组装稳定程度高,加工成本低,利于生产实施。利于生产实施。利于生产实施。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坪 蔡星福 胡能军 王宝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瑞普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