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高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25 阅读:91 评论:0


1.本公开涉及变速箱油路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箱高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混动汽车的变速箱在正常工作时通常需要液压系统同时提供高压油和低压油,高压油主要用于离合器的控制。目前使用的混动系统需要保持主油路的油压在设定范围内,从而保证随时都能为离合器建立用于换挡的油压。
3.现有的高压系统会随着电子油泵的工作与停转,主油路的油压在设定范围内波动,在主油路的油压降至设定范围的最低点时,控制器给电子油泵启动信号,使电子油泵开始转动,实现主油路的油压升高,在主油路的油压升至设定范围的最高点时,控制器给电子油泵停止动信号,使电子油泵停止转动,利用电磁阀的泄露实现主油路的油压降低,这种控制方法虽然能够保证在换挡时,离合器能够得到充分的结合油压,完成结合动作,但是在一些特殊工况下,车辆需要频繁换挡时,主油路的油压虽然足够,但是主油路的流量不足也会导致离合器的结合效果不好,进而影响到传动效率以及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速箱高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5.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速箱高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车辆启动;s2、开启电子油泵,电子油泵在设定时间内转速从0升至s1,并将转速s1维持设定时间;主油路的油压在此过程中从0逐渐升至p1;s3、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1时,将电子油泵的转速从s1降至s3,并使电子油泵的转速在主油路的油压从p1降至p2之前从s3逐渐降低;s4、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2时,将电子油泵的转速从s3降至s4,并将转速s4维持设定时间,直至主油路的油压从p2降至p3;s5、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3时,将电子油泵的转速从s4升至s2,并将转速s2维持设定时间;主油路的油压在此过程中从p3升至p1;其中,p1大于p2,p2大于p3,s1大于s2,s2大于s3,s3大于s4。
6.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之间的步骤s21,所述步骤s21具体为:判断车辆处于换挡频繁阶段还是挡位稳定阶段,若处于换挡频繁阶段,执行步骤s3至步骤s5,执行完毕后返回步骤s21;若处于挡位稳定阶段,依次执行步骤s6、步骤s7和步骤s8,执行完毕后返回步骤s21;所述步骤s6具体为: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1时,关闭电子油泵;所述步骤s7具体为: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2时,打开电子油泵,使电子油泵的转速从0升至s4,并将转速s4维持设定时间,直至主油路的油压从p2降至p3;
所述步骤s8具体为: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3时,将电子油泵的转速从s4升至s2,并将转速s2维持设定时间;主油路的油压在此过程中从p3升至p1。
7.可选的,在所述挡位稳定阶段内,主油路的油压在下降时的斜率为k值或小于所述k值,在所述换挡频繁阶段内,主油路的油压在下降时的斜率大于所述k值。
8.可选的,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为整车ready状态,在所述步骤s2之后,至少一段所述换挡频繁阶段和至少一段所述挡位稳定阶段交替运行。
9.可选的,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为整车ready状态,在所述步骤s2之后,为换挡操作时间。
10.可选的,所述p2的数值为p1的数值与p3的数值的平均值。
11.可选的,在所述电子油泵的转速为s3或s4时,所述主油路的油压保持下降趋势。
12.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控制方法的变速箱高压系统,包括电子油泵、蓄能器和主油路;所述主油路通过所述电子油泵与油底壳连接,所述主油路用于给离合器供油;所述蓄能器包括弹性件和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与所述主油路通过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接口处的油压大于所述储油腔的油压时,所述储油腔从所述主油路吸油并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储油腔的油压大于所述第一接口处的油压时,所述弹性件伸长并排出所述储油腔内的油体。
13.可选的,所述p1为所述蓄能器的最大工作压力。
14.可选的,在所述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1时,所述弹性件被压缩至极限范围;在所述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3时,所述弹性件恢复至自由状态。
1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公开提供的变速箱高压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步骤s3和步骤s4中,电子油泵在主油路的油压从p1降至p3的过程中分别以s3和s4的转速持续工作,从而保证在此阶段利用电子油泵持续从油底壳中向主油路中泵油,进而保证主油路的油压和流量足够为离合器提供高压油,以提高变速箱的换挡可靠性以及挡位结合的流畅性;通过在主油路的油压从p1降至p3的过程中,电子油泵始终保持工作的状态,能够在油压达到p3的瞬间,使电子油泵的转速在极短的时间内瞬间升高至s2,也就是通过p2油压监测点的设置,使电子油泵的转速始终维持在s4及以上,能够避免主油路的油压由于电子油泵工作的迟滞性而降至p3之下;从而进一步提高变速箱的换挡可靠性。
附图说明
16.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其中一种变速箱高压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变速箱高压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变速箱高压系统中电子油泵转速以及主油路油压随时
间变化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变速箱高压系统的示意图。
19.其中,1、电子油泵;2、蓄能器;21、弹性件;22、储油腔;23、第一接口;3、油底壳;4、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混动汽车的变速箱在正常工作时通常需要液压系统同时提供高压油和低压油,高压油主要用于离合器的控制。目前使用的混动系统需要保持主油路的油压在设定范围内,从而保证随时都能为离合器建立用于换挡的油压。
23.现有的高压系统会随着电子油泵的工作与停转,主油路的油压在设定范围内波动,在主油路的油压降至设定范围的最低点时,控制器给电子油泵启动信号,使电子油泵开始转动,实现主油路的油压升高,在主油路的油压升至设定范围的最高点时,控制器给电子油泵停止动信号,使电子油泵停止转动,利用电磁阀的泄露实现主油路的油压降低,这种控制方法虽然能够保证在换挡时,离合器能够得到充分的结合油压,完成结合动作,但是在一些特殊工况下,车辆需要频繁换挡时,主油路的油压虽然足够,但是主油路的流量不足也会导致离合器的结合效果不好,进而影响到传动效率以及驾驶体验。
24.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速箱高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步骤s3和步骤s4中,电子油泵在主油路的油压从p1降至p3的过程中分别以s3和s4的转速持续工作,从而保证在此阶段利用电子油泵持续从油底壳中向主油路中泵油,进而保证主油路的油压和流量足够为离合器提供高压油,以提高变速箱的换挡可靠性以及挡位结合的流畅性;通过在主油路的油压从p1降至p3的过程中,电子油泵始终保持工作的状态,能够在油压达到p3的瞬间,使电子油泵的转速在极短的时间内瞬间升高至s2,也就是通过p2油压监测点的设置,使电子油泵的转速始终维持在s4及以上,能够避免主油路的油压由于电子油泵工作的迟滞性而降至p3之下;从而进一步提高变速箱的换挡可靠性。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速箱高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车辆启动,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0时刻;s2、开启电子油泵1,电子油泵1在设定时间内转速从0升至s1,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0-t1时间段,并将转速s1维持设定时间;主油路的油压在此过程中从0逐渐升至p1,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1-t2时间段;s3、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1时,将电子油泵1的转速从s1降至s3,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2时刻,并使电子油泵1的转速在主油路的油压从p1降至p2之前从s3逐渐降低,具体可以
参照图3中t2-t3时间段;s4、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2时,将电子油泵1的转速从s3降至s4,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3时刻,并将转速s4维持设定时间,直至主油路的油压从p2降至p3,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3-t4时间段;s5、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3时,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4时刻,将电子油泵1的转速从s4升至s2,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4-t5时间段,并将转速s2维持设定时间;主油路的油压在此过程中从p3升至p1,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5-t6时间段;其中,p1大于p2,p2大于p3,s1大于s2,s2大于s3,s3大于s4;具体可以通过tcu上的油压传感器监测主油路的油压;图3中实线标示的是电子油泵1的转速变化,点划线标示的是主油路的油压变化。
25.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高压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步骤s3和步骤s4中,电子油泵1在主油路的油压从p1降至p3的过程中分别以s3和s4的转速持续工作,从而保证在此阶段利用电子油泵1持续从油底壳3中向主油路中泵油,进而保证主油路的油压和流量足够为离合器4提供高压油,以提高变速箱的换挡可靠性以及挡位结合的流畅性;通过在主油路的油压从p1降至p3的过程中,电子油泵1始终保持工作的状态,能够在油压达到p3的瞬间,使电子油泵1的转速在极短的时间内瞬间升高至s2,也就是通过p2油压监测点的设置,使电子油泵1的转速始终维持在s4及以上,能够避免主油路的油压由于电子油泵1工作的迟滞性而降至p3之下;从而进一步提高变速箱的换挡可靠性。
26.继续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方法还包括位于步骤s2和步骤s3之间的步骤s21,步骤s21具体为:判断车辆处于换挡频繁阶段还是挡位稳定阶段,若处于换挡频繁阶段,执行步骤s3至步骤s5,执行完毕后返回步骤s21,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2-t6时间段的控制方式;若处于挡位稳定阶段,依次执行步骤s6、步骤s7和步骤s8,执行完毕后返回步骤s21,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6-t11时间段的控制方式;步骤s6具体为: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1时,关闭电子油泵1,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6时刻;步骤s7具体为: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2时,打开电子油泵1,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7时刻,使电子油泵1的转速从0升至s4,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7-t8时间段,并将转速s4维持设定时间,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8-t9时间段,直至主油路的油压从p2降至p3;步骤s8具体为: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3时,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9时刻,将电子油泵1的转速从s4升至s2,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9-t10时间段,并将转速s2维持设定时间,具体可以参照图3中t10-t11时间段;主油路的油压在此过程中从p3升至p1。
27.应当能够理解的是,在挡位稳定阶段内,主油路的油压在下降时的斜率为k值或小于k值,在换挡频繁阶段内,主油路的油压在下降时的斜率大于k值。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和步骤s2为整车ready状态,在步骤s2之后,至少一段换挡频繁阶段和至少一段挡位稳定阶段交替运行,也就是说,图3中t2-t6时间段以及t6-t11时间段的两个阶段属于并列关系,在整车进入ready状态之后,既可以先进入换挡频繁阶段也可以先进入挡位稳定阶段,具体根据控制器监测驾驶人员的目标车速与当前车速分析后得出,在整车进入ready状态之后,可以是连续的多段换挡频繁阶段也可以是连续的多段挡位稳定阶段,也可以是两个阶段交替运行。
29.通过步骤s7至步骤s9的操作方式,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图3中t6-t7时间段内)使电子油泵1停止工作,进而延长电子油泵1的使用寿命,又由于挡位稳定阶段不会出现连续多次换挡,因此只要保证主油路的油压不低于p3即可,便能够实现为离合器4提供足够的高压油实现可靠的结合。
30.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和步骤s2为整车ready状态,在步骤s2之后,为换挡操作时间。
31.在一些实施例中,p2的数值为p1的数值与p3的数值的平均值;具体地,在车辆处于挡位稳定阶段时,p2的数值可以更靠近p3的数值大小,这样设置能够尽量降低电子油泵1的工作时间,从而提高电子油泵1的使用寿命。
3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电子油泵1的转速为s3或s4时,主油路的油压保持下降趋势,电子油泵1在转速为s3至s4的区间时,能够延缓主油路的油压的下降速度,同时也能保证主油路的油压降到p3时,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s2,并且使主油路的油压在降到p3时立刻反弹呈上升趋势。
33.继续参照图3和图4所示,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控制方法的变速箱高压系统,包括电子油泵1、蓄能器2和主油路;主油路通过电子油泵1与油底壳3连接,主油路用于给离合器4供油;蓄能器2包括弹性件21和储油腔22,储油腔22与主油路通过第一接口23连通,第一接口23处的油压大于储油腔22的油压时,储油腔22从主油路吸油并压缩弹性件21,储油腔22的油压大于第一接口23处的油压时,弹性件21伸长并排出储油腔22内的油体。
34.在一些实施例中,p1为蓄能器2的最大工作压力,这样设置不仅能够保护蓄能器2,同时也能保证离合器4能够得到足够的结合油压。
3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1时,弹性件21被压缩至极限范围;在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3或接近p3时,弹性件21恢复至自由状态。
36.具体实现方式和实现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变速箱高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3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速箱高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车辆启动;s2、开启电子油泵(1),电子油泵(1)在设定时间内转速从0升至s1,并将转速s1维持设定时间;主油路的油压在此过程中从0逐渐升至p1;s3、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1时,将电子油泵(1)的转速从s1降至s3,并使电子油泵(1)的转速在主油路的油压从p1降至p2之前从s3逐渐降低;s4、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2时,将电子油泵(1)的转速从s3降至s4,并将转速s4维持设定时间,直至主油路的油压从p2降至p3;s5、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3时,将电子油泵(1)的转速从s4升至s2,并将转速s2维持设定时间;主油路的油压在此过程中从p3升至p1;其中,p1大于p2,p2大于p3,s1大于s2,s2大于s3,s3大于s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高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之间的步骤s21,所述步骤s21具体为:判断车辆处于换挡频繁阶段还是挡位稳定阶段,若处于换挡频繁阶段,执行步骤s3至步骤s5,执行完毕后返回步骤s21;若处于挡位稳定阶段,依次执行步骤s6、步骤s7和步骤s8,执行完毕后返回步骤s21;所述步骤s6具体为: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1时,关闭电子油泵(1);所述步骤s7具体为: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2时,打开电子油泵(1),使电子油泵(1)的转速从0升至s4,并将转速s4维持设定时间,直至主油路的油压从p2降至p3;所述步骤s8具体为: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3时,将电子油泵(1)的转速从s4升至s2,并将转速s2维持设定时间;主油路的油压在此过程中从p3升至p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高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位稳定阶段内,主油路的油压在下降时的斜率为k值或小于所述k值,在所述换挡频繁阶段内,主油路的油压在下降时的斜率大于所述k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高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为整车ready状态,在所述步骤s2之后,至少一段所述换挡频繁阶段和至少一段所述挡位稳定阶段交替运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高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为整车ready状态,在所述步骤s2之后,为换挡操作时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高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2的数值为p1的数值与p3的数值的平均值。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高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油泵(1)的转速为s3或s4时,所述主油路的油压保持下降趋势。8.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变速箱高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油泵(1)、蓄能器(2)和主油路;所述主油路通过所述电子油泵(1)与油底壳(3)连接,所述主油路用于给离合器(4)供油;所述蓄能器(2)包括弹性件(21)和储油腔(22),所述储油腔(22)与所述主油路通过第一接口(23)连通,所述第一接口(23)处的油压大于所述储油腔(22)的油压时,所述储油腔
(22)从所述主油路吸油并压缩所述弹性件(21),所述储油腔(22)的油压大于所述第一接口(23)处的油压时,所述弹性件(21)伸长并排出所述储油腔(22)内的油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箱高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1为所述蓄能器(2)的最大工作压力。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箱高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1时,所述弹性件(21)被压缩至极限范围;在所述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3时,所述弹性件(21)恢复至自由状态。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变速箱油路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箱高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变速箱高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车辆启动;S2、开启电子油泵,电子油泵转速从0升至s1;主油路的油压在此过程中从0逐渐升至P1;S3、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1时,将电子油泵的转速从s1降至s3;S4、当主油路的油压达到P2时,将电子油泵的转速从s3降至s4,并将转速s4维持设定时间,直至主油路的油压从P2降至P3。该控制方法,通过步骤S3和步骤S4中,电子油泵在主油路的油压从P1降至P3的过程中分别以s3和s4的转速持续工作,从而保证在此阶段利用电子油泵持续从油底壳中向主油路中泵油,以提高变速箱的换挡可靠性以及挡位结合的流畅性。箱的换挡可靠性以及挡位结合的流畅性。箱的换挡可靠性以及挡位结合的流畅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黄友宾 张德维 段新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6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