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5
阅读:7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2.为保证畜禽养殖业正常发展,开发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无公害饲料添加剂已成为趋势。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是天然的饲料添加剂,不易产生抗药性,是防治动物疾病、替代抗生素的理想选择。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可直接影响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抑制有害菌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动物应激等问题。
3.哺乳期母猪的哺乳期一般为30-42天,母猪在泌乳期内的泌乳量和乳中营养成分对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成活率、体重的影响很大。因此,要提高母猪的泌乳力,确保仔猪的生长发育,以获得较高的仔猪成活率与仔猪体重,同时还要使母猪在哺乳后期保持一定的膘情,以使母猪能正常的发情与排卵,所以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力及乳汁的营养成分显得尤为重要。
4.为保证畜禽养殖业正常发展,开发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无公害饲料添加剂已成为趋势。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是天然的饲料添加剂,不易产生抗药性,是防治动物疾病、替代抗生素的理想选择。目前用于提高哺乳期母猪免疫力和泌乳能力的中药方剂很多,但是起效慢,效果不显著,其中主要原因和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没法达到其最大药效有关;发酵中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药经过发酵在微生物及其酶的作用下,将细胞壁及细胞间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进行降解,促使中草药进行生物学转化,使细胞壁破裂、细胞间隙增加,有效成分从细胞内向细胞外扩散的阻力减少,促进有效成分的释放、吸收、利用,有研究证明经过发酵的中药药效可以提高8-10倍。不仅避免了传统蒸煮提取过程中中药热敏成分的破坏,而且还提高了中药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进而提高了机体抗菌抗病毒的能力。经过发酵的中药制剂可直接影响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抑制有害菌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动物应激等问题,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高活性的酶制剂,菌酶协同发酵,可以提高发酵中药的营养价值,对于提高益生菌菌群活力、促进动物机体生长和消化、增强免疫力方面具有显著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哺乳期母猪使用该菌酶协同发酵的中药饲料添加剂后和使用没有经过发酵的中药及单独菌发酵的中药相比可以有效的提高日均泌乳量及哺乳仔猪的窝均重、存活率。
6.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8.中药组分:6~8份;
9.豆粕:1~3份;
10.葡萄糖:1~3份;
11.枯草芽孢杆菌:1~3份;
12.植物乳杆菌:8~10份;
13.纤维素酶:3~5份;
14.果胶酶:5~7份。
15.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16.当归:10~12份;
17.黄芩:9~11份;
18.王不留行:10~12份;
19.通草:4~6份;
20.瓜蒌:2~4份;
21.泽兰:3~5份。
22.中药组分中各组分的作用:
23.当归和黄芪配伍具有增强机体代谢、强心、扩张血管、促进血红蛋白红细胞生成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对子宫有双向调整的作用,具有抗炎、抗菌和利尿的作用;王不留行、通草、瓜蒌和泽兰配伍具有通经下乳,增加泌乳能力的作用。
24.进一步地,所述葡萄糖为无水葡萄糖。
2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26.s1、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药组分粉碎后与豆粕和葡萄糖混合制成固体培养基;
27.s2、在步骤s1得到的固体培养基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后进行发酵,得到培养基混合物;
28.s3、在步骤s2得到的培养基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后进行发酵,得到中药组合物。
29.进一步地,步骤s1中,将中药组分粉碎后过80~100目筛网,再与豆粕和葡萄糖混合制成固体培养基。
30.进一步地,步骤s1中,按添加的重量比,中药组分:豆粕:无水葡萄糖=6~8:1~3:1~3。
31.进一步地,步骤s2中,取植物乳杆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获得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取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获得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将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
32.上述更进一步地,所述植物乳杆菌发酵液中活菌数≧1
×
108,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中活菌数≧1
×
108。
33.上述更进一步地,所述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总接种量为10%。
34.上述更进一步地,按添加的重量比,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1~3:8~10,优选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1:9。
35.进一步地,步骤s2中,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60~84h,优选为72h。
36.进一步地,步骤s3中,按添加的重量比,培养基混合物:纤维素酶:果胶酶=5~7:1~3:2~4。
37.进一步地,步骤s3中,纤维素酶酶活为72u/g,果胶酶酶活为108u/g。
38.进一步地,步骤s3中,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60~84h,优选为72h。
39.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将中药组合物添加至母猪饲料中。
40.进一步地,将中药组合物按照1:1000的比例添加至母猪饲料中进行饲喂。
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2.1.本发明按照特定比例添加发酵菌种和酶协同发酵,提高了中药方剂的粗多糖的含量,提高了中药方剂的药效,同时节约了中药资源,使得中药组分中的营养物质得到充分利用;
43.2.本发明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中药,可合成a-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酶类用于发酵,分泌枯草菌素、多黏菌素、抗菌肽等活性物质,抑制致病菌生长;
44.3.本发明利用植物乳杆菌在发酵中药中可产生有机酸,降低发酵底物ph值,抑制杂菌生长,改善中药的风味;
45.4.本发明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发酵的中药组合物作为母猪饲料的添加剂,可以促进母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保证哺乳期母猪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46.5.本发明在微生物发酵基础上添加纤维素酶、果胶酶,通过加入高活性酶制剂,酶水解后的底物能够更好地被菌体利用,形成正向促进作用,提升菌种潜力和底物利用率,可以提高发酵中药中的益生菌菌群活力;
47.6.本发明通过调整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添加比例及纤维素酶、果胶酶的添加比例,使得中药方剂的药效达到最高;
48.7.本发明利用菌酶协同发酵的中药组合物在促进动物机体生长和消化、增强免疫力具有显著功效,提高了哺乳母猪的泌乳能力及仔猪的存活率,提高了猪场养殖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50.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51.中药组分:6~8份;
52.豆粕:1~3份;
53.葡萄糖:1~3份;
54.枯草芽孢杆菌:1~3份;
55.植物乳杆菌:8~10份;
56.纤维素酶:3~5份;
57.果胶酶:5~7份。
58.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59.当归:10~12份;
60.黄芩:9~11份;
61.王不留行:10~12份;
62.通草:4~6份;
63.瓜蒌:2~4份;
64.泽兰:3~5份。
65.中药组分中各组分的作用:
66.当归和黄芪配伍具有增强机体代谢、强心、扩张血管、促进血红蛋白红细胞生成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对子宫有双向调整的作用,具有抗炎、抗菌和利尿的作用;王不留行、通草、瓜蒌和泽兰配伍具有通经下乳,增加泌乳能力的作用。
67.进一步地,所述葡萄糖为无水葡萄糖。
6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69.s1、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药组分粉碎后与豆粕和葡萄糖混合制成固体培养基;
70.s2、在步骤s1得到的固体培养基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后进行发酵,得到培养基混合物;
71.s3、在步骤s2得到的培养基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后进行发酵,得到中药组合物。
72.进一步地,步骤s1中,将中药组分粉碎后过80~100目筛网,再与豆粕和葡萄糖混合制成固体培养基。
73.进一步地,步骤s1中,按添加的重量比,中药组分:豆粕:无水葡萄糖=6~8:1~3:1~3。
74.进一步地,步骤s2中,取植物乳杆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获得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取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获得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将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
75.上述更进一步地,所述植物乳杆菌发酵液中活菌数≧1
×
108,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中活菌数≧1
×
108。
76.上述更进一步地,所述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总接种量为10%。
77.上述更进一步地,按添加的重量比,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1~3:8~10,优选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1:9。
78.进一步地,步骤s2中,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60~84h,优选为72h。
79.进一步地,步骤s3中,按添加的重量比,培养基混合物:纤维素酶:果胶酶=5~7:1~3:2~4。
80.进一步地,步骤s3中,纤维素酶酶活为72u/g,果胶酶酶活为108u/g。
81.进一步地,步骤s3中,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60~84h,优选为72h。
82.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将中药组
合物添加至母猪饲料中。
83.进一步地,将中药组合物按照1:1000的比例添加至母猪饲料中进行饲喂。
8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上述各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85.实施例1制备试验
86.1.1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抱杆菌种子液的制备
87.取出实验室4℃保存的植物乳杆菌、枯草芽抱杆菌菌液分别接种于新制备的mrs和lb液体培养基中,植物乳杆菌置于37℃恒温培养箱静态培养,枯草芽抱杆菌置于100r/min摇床上37℃培养。24h后取出,对植物乳杆菌、枯草芽抱杆菌进行平板菌落计数,活菌数≧1
×
108后即获得发酵用种子液,放入4℃冰箱中冷藏待用。
88.1.2发酵菌种合适比例的筛选
89.将上述的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抱杆菌种子液单独和按照不同比例按10%的总接菌量分别接种于灭菌后的中药组分:豆粕:无水葡萄糖按7:2:1的比例制成的固体发酵底物中,进行单菌发酵和双菌不同比例发酵试验,根据不同比例进行发酵分组,分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组、植物乳杆菌发酵组、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1:9组、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2:8组、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3:7组、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4:6组、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5:5组、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6:4组、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7:3组、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8:2组、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9:1组,每个小组分3个平行;每个小组的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抱杆菌的混合菌液:固体培养基的添加比例为1:1.5,混合均匀后,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发酵72h,发酵结束后取其发酵的中药产物50ml至离心管中,80℃水浴30min,6000r/min离心15min,吸取部分上清液转移至1.5ml离心管,12 000r/min离心2min。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上清液中粗多糖的含量。每个小组的粗多糖测定结果见表1,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1:9比例组的粗多糖含量180.24mg/g最高。
90.表1不同菌种添加比例的各个小组粗多糖含量测定值
91.组别粗多糖含量(mg/g)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组166.27
±
10.23植物乳杆菌发酵组165.38
±
9.35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1:9组180.24
±
10.34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2:8组147.49
±
6.39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3:7组145.26
±
10.37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4:6组137.53
±
8.49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5:5组162.38
±
9.58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6:4组166.49
±
8.51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7:3组163.48
±
9.04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8:2组169.39
±
8.29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9:1组166.49
±
9.20
92.1.3发酵酶合适比例的筛选
93.将1.2所述的最佳菌种比例按10%的总接菌量分别接种于灭菌后的固体发酵底物中,固体发酵底物和1.2所述的一致,按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及两种酶不同比例组合进行分组,分为纤维素酶组、果胶酶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1:9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2:8组、纤维
素酶和果胶酶3:7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4:6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5:5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6:4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7:3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8:2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9:1组,每个小组分3个平行;每个小组按料液比1:1.5g/ml,混合均匀后,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发酵72h,发酵结束后取其发酵的中药产物50ml至离心管中,80℃水浴30min,6000r/min离心15min,吸取部分上清液转移至1.5ml离心管,12 000r/min离心2min。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上清液中粗多糖的含量。每个小组的粗多糖测定结果见表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4:6比例组的粗多糖含量最高。
94.表2不同酶添加比例的各个小组粗多糖含量测定值
95.组别粗多糖含量(mg/g)纤维素酶发酵组221.17
±
16.03果胶酶发酵组225.42
±
19.25纤维素酶和果胶酶1:9组221.54
±
17.74纤维素酶和果胶酶2:8组227.72
±
18.79纤维素酶和果胶酶3:7组223.56
±
19.67纤维素酶和果胶酶4:6组246.63
±
18.69纤维素酶和果胶酶5:5组232.28
±
19.18纤维素酶和果胶酶6:4组216.59
±
18.2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7:3组208.58
±
18.14纤维素酶和果胶酶8:2组204.79
±
17.3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9:1组198.59
±
16.26
96.1.4酶总添加量的确定
97.将上述中所测得的最佳酶比例按30、60、90、120、150、180、210u/g总添加量接种于发酵底物,根据总添加量进行分组,且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小组的料液比1:1.5g/ml,混匀,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发酵72h,发酵结束后取样,根据上述方法测定粗多糖含量,每个小组的酶总添加量后粗多糖测定结果见表3,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4:6比例添加总量为180u/g时的粗多糖含量最高。
98.表3酶总添加量对粗多糖的影响
[0099][0100][0101]
实施例2应用试验
[0102]
2.1最适宜添加量的应用试验
[0103]
试验分3组,共选用同一批次分娩的180头母猪,根据添加比例分为1:500、1:1000:1:1500组,每组60头,分3个平行小组,分别按照比例1:500、1:1000和1:1500的比例添加菌酶协同发酵产物添加至配方饲料中进行饲喂,饲喂时间为7周,试验期间随机挑选6头母猪对其生产成绩进行测定,主要是计算断奶仔猪窝重、断奶均重、日增重、母猪日均泌乳量、断奶仔猪成活率。
[0104]
日均泌乳量(l/d)=仔猪平均日增重(g/d)
×4×
窝断奶仔猪数/1000;
[0105]
断奶仔猪成活率=断奶仔猪成活数/窝均产仔数
×
100%。
[0106]
测定的指标数据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及显著;试验结果均用平均数
±
标准差表示。
[0107]
测定的母猪的生产成绩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1:1000组的菌酶协同发酵产物饲喂的哺乳期母猪其断奶窝重、断奶均重、日增重均显著的高于1:500和1:1500组,1:1000组日均泌乳量和断奶仔猪成活率高于1:1500组,但是未达显著性水平(p》0.05);综上所述对比,说明菌酶协同发酵产物按照1:1000比例进行添加,其对母猪的生产性能促进作用效果最优。
[0108]
表4各个组别间母猪生产性能对比
[0109][0110]
注:肩标字母相同的表示组间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肩标字母不同的表示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
[0111]
2.2应用对比试验
[0112]
试验分4组,共选用同一批次分娩的360头母猪,对照组、中药组、菌发酵组和菌酶协同发酵组,中药组、菌发酵组和菌酶协同发酵组的中药组分一致;每组90头,分3个平行小组,对照组母猪饲喂配方饲料,中药组按1:1000的比例添加粉碎的中药粉末至配方饲料中进行饲喂,菌发酵组将1.2所述的发酵物按1:1000的比例添加至配方饲料中进行饲喂,菌酶协同发酵组将1.3所述的发酵物按1:1000的比例添加至配方饲料中进行饲喂,饲喂时间为7周,试验期间随机挑选6头母猪对其生产成绩进行测定,主要是计算断奶仔猪窝重、断奶均重、日增重、母猪日均泌乳量、断奶仔猪成活率。
[0113]
日均泌乳量(l/d)=仔猪平均日增重(g/d)
×4×
窝断奶仔猪数/1000;
[0114]
断奶仔猪成活率=断奶仔猪成活数/窝均产仔数
×
100%。
[0115]
测定的指标数据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及显著;试验结果均用平均数
±
标准差表示。
[0116]
测定的母猪的生产成绩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菌酶协同发酵组和菌发酵组的断奶
窝重、断奶均重、日增重、日均泌乳量均及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菌酶协同发酵组的断奶窝重、断奶均重、日增重、日均泌乳量和断奶仔猪成活率显著高于菌发酵组(p《0.05),及显著的高于中药组(p《0.01);说明菌酶协同发酵组对提高哺乳期母猪生产成绩,本发明制备的菌酶协同发酵的中药产物饲料添加剂可以进行广泛推广。
[0117]
表5各个组别间母猪生产性能对比
[0118][0119]
注:肩标字母相同的表示组间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肩标字母不同且相邻的表示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肩标字母不同且不相邻的表示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0120]
实施例3节约中药资源的对比例
[0121]
3.1a组: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0122]
中药组分:6~8份;
[0123]
豆粕:1~3份;
[0124]
葡萄糖:1~3份;
[0125]
枯草芽孢杆菌:1~3份;
[0126]
植物乳杆菌:8~10份;
[0127]
纤维素酶:3~5份;
[0128]
果胶酶:5~7份。
[0129]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0130]
当归:10~12份;
[0131]
黄芩:9~11份;
[0132]
王不留行:10~12份;
[0133]
通草:4~6份;
[0134]
瓜蒌:2~4份;
[0135]
泽兰:3~5份。
[0136]
制备方法和实施例1相同
[0137]
b组:现有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在a组中药组分基础上每个中药组分各增加5份:
[0138]
当归:15~17份;
[0139]
黄芩:14~16份;
[0140]
王不留行:15~17份;
[0141]
通草:9~11份;
[0142]
瓜蒌:7~9份;
[0143]
泽兰:8~10份。
[0144]
将上述中药组分粉碎后过80~100目筛网备用。
[0145]
3.2将上述a组和b组的制成的成品按1:1000的比例添加至配方饲料中进行饲喂,试验方法详见实施例2应用试验。
[0146]
表6各个组别间母猪生产性能对比
[0147][0148]
测定的母猪的生产成绩见表6,从表6可以看出b组的哺乳期母猪其断奶窝重、断奶均重、日增重、日均泌乳量、断奶仔猪成活率均显著的低于a组,但是未达显著性水平(p》0.05);综上所述对比,说明b组在添加中药组分的基础上,没有菌酶协调的作用下去,其在促进母猪生长性能的作用效果还是显著的差于a组,说明了在菌酶协同作用下是可以节约中草药资源的。
[0149]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中药组分:6~8份;豆粕:1~3份;葡萄糖:1~3份;枯草芽孢杆菌:1~3份;植物乳杆菌:8~10份;纤维素酶:3~5份;果胶酶:5~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当归:10~12份;黄芩:9~11份;王不留行:10~12份;通草:4~6份;瓜蒌:2~4份;泽兰:3~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糖为无水葡萄糖。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将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中药组分粉碎后与豆粕和葡萄糖混合制成固体培养基;s2、在步骤s1得到的固体培养基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后进行发酵,得到培养基混合物;s3、在步骤s2得到的培养基混合物中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后进行发酵,得到中药组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中药组分粉碎后过80~100目筛网,再与豆粕和葡萄糖混合制成固体培养基。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按添加的重量比,中药组分:豆粕:无水葡萄糖=6~8:1~3:1~3。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取植物乳杆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获得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取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获得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将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所述植物乳杆菌发酵液中活菌数≧1
×
108,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中活菌数≧1
×
108;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总接种量为10%;按添加的重量比,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1~3:8~10;
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60~84h。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按添加的重量比,培养基混合物:纤维素酶:果胶酶=5~7:1~3:2~4;进一步地,步骤s3中,纤维素酶酶活为72u/g,果胶酶酶活为108u/g;进一步地,步骤s3中,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60~84h。9.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添加至母猪饲料中。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中药组合物按照1:1000的比例添加至母猪饲料中进行饲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哺乳期母猪泌乳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中药组分:6~8份;豆粕:1~3份;葡萄糖:1~3份;枯草芽孢杆菌:1~3份;植物乳杆菌:8~10份;纤维素酶:3~5份;果胶酶:5~7份。哺乳期母猪使用该菌酶协同发酵的中药组合物后和使用没有经过发酵的中药及单独菌发酵的中药相比可以有效的提高日均泌乳量及哺乳仔猪的窝均重、存活率。存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邓红玉 覃智斌 王小芬 梁世仁 罗作明 吴有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益昕葆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0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光伏组件清洗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下一篇:焊接夹具及焊接设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