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拱形结构、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5 阅读:63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养殖科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棚拱形结构、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2.农业种植中,温室大棚在现代农业上发挥的作用显著。一般情况下,大棚朝向选择南北走向,即大棚的棚头分别在南北两侧,棚屋的侧面朝向东方和西方,因为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这种朝向更能使大棚内的农作物分配到均匀的光照。大棚棚顶选择南北延长的形式,阳光进入大棚内部才不会产生较大的阴影面积,可以使棚屋内的照明均匀分布,保证所有农作物全天光照的基本平衡。
3.因为在江浙地区,沿海地区春季到夏季都会产生季节风,季节风一般为东南风。传统大棚的东西两端是开门的一侧,并且是直立面结构,南北两侧是弧度结构。由于季节风的影响,从东侧方向上的大棚底部或开门处的缝隙,容易灌入气流,导致大棚内部温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棚拱形结构,其具有能够引导季节风朝向大棚顶部引流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大棚拱形结构,包括多列布置且相互十字交错的横杆和纵杆,纵杆呈弧形设置,横杆和纵杆之间形成矩形的种植区域,所述横杆方向为长度方向,还包括与矩形的种植区域相接的至少一个扇形区域,所述扇形区域包括支承管、若干一端插接至支承管顶部,另一端固定至地面上的弧形管,弧形管多个布置于扇形区域中,相邻弧形管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处于与横杆相切的曲率路径上;所述种植区域和扇形区域的上侧均覆盖有保温膜。
7.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承管的顶部设有插接部,插接部上设有沿支承管外圈布置的多个挂槽,所述弧形管的一端设有挂扣至挂槽内的勾部。
8.进一步设置:还包括连接件,设于所述连接杆和弧形管之间和/或所述横杆和纵杆之间,所述连接件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第一套接槽和第二套接槽以及封闭第一套接槽和第二套接槽的锁定件,第一套接槽和第二套接槽的开口方向相反,且呈十字交错。
9.进一步设置:所述横杆的两端朝向东西两侧,纵杆的两端朝向南北两侧,所述扇形区域位于东北侧和/或东南侧和/或西北侧和/或西南侧。
10.进一步设置:所述纵杆一端固定至地面上,另一端固定至地面上。
11.或:还包括中心柱,所述纵杆一端固定至地面上,另一端固定至中心柱的最高点。
12.进一步设置:所述中心柱背向纵杆一侧设有建筑基础,所述建筑基础与中心柱间距设置,且所述建筑基础的顶部和中心柱的顶部之间设有保温板。
13.进一步设置:所述保温板一端枢接至中心柱的顶部,另一端搭接至建筑基础的顶部;所述中心柱的中部设有支承保温板下侧的斜撑。
14.进一步设置:所述斜撑为升降式推杆。
1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大棚,带有上述的大棚拱形结构。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大棚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至少一端具有从原有的左右拱形结构进一步弯曲到大棚前侧或后侧,将原有的直立面改为具有弧形的坡面,在具有对角季节风的时候,将吹来的气流大棚的头部或尾部向上引流,减小了气流对大棚内部温度的影响。同时,由于气流大部分冲击在弧面上,与作用在直立面上对比,冲击力更小,对大棚的保温膜和支承结构的影响就更小。
18.第二,本实用新型中的引流结构可以在原有大棚的基础上直接改进或改造,无需重新搭建新的大棚。也可以应用至新的大棚结构中,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实用性好,适合推广。
19.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大棚可以做成半圆形或1/4圆形,根据场地需要布置,布置完毕后根据场地的方向决定拱形结构处的弯曲部分该朝向什么位置弯曲。
附图说明
20.图1是温室大棚的布置方位示意图;
21.图2是大棚拱形结构的示意图;
22.图3是插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弧形管的勾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下的大棚拱形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00、种植区域;101、横杆;102、纵杆;103、中心柱;104、建筑基础;105、保温板;106、斜撑;
27.200、扇形区域;201、支承管;202、弧形管;203、连接杆;204、插接部;205、挂槽;206、勾部;
28.301、本体;302、第一套接槽;303、第二套接槽;304、锁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31.一种大棚拱形结构,应用至温室大棚中。
32.如图1所示,大棚拱形结构包括多列布置且相互十字交错的横杆101和纵杆102,纵杆102呈弧形设置,横杆101方向为长度方向,横杆101和纵杆102之间形成矩形的种植区域100。在一般性的常规设置下,横杆101的两端朝向东西两侧,纵杆102的两端朝向南北两侧。
33.还包括与矩形的种植区域100相接的至少一个扇形区域200,扇形区域200根据布置的场地决定。比如在设置江浙地区的情况下,夏季一般为东南风,扇形区域200则设置在东南侧。也可以设置在西北侧,对应冬季的气流。设置原则是根据现场的气流方向决定设置位置。扇形区域200一般朝向迎风面设置。在一些特殊的山脚位置区域,也不排除扇形区域200位于东北侧和西南侧的情况。
34.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扇形区域200包括支承管201和弧形管202,支承管201设于
种植区域100的矩形的一个顶角位置。在支承管201的顶部设有插接部204,插接部204上设有沿支承管201外圈布置的多个挂槽205。
35.弧形管202的一端设有勾部206,弧形管202一端通过挂扣插接至挂槽205内,另一端固定至地面上,弧形管202多个布置于扇形区域200中,每根与纵杆102均形成夹角,夹角一次增大,优选的,相邻两根弧形管202之间的夹角相等,也就是说,弧形管202位于扇形区域200内是根据同一圆心圆周等周长分布的。相邻弧形管202之间设有连接杆203,连接杆203处于与横杆101相切的曲率路径上。连接杆203设置多段,分别连接在相邻弧形管202之间,多段搭接成型拱形结构更合理,使得扇形区域200所在位置的拱形的搭建更方便。
36.还包括连接件,设于连接杆203和弧形管之间和/或横杆101和纵杆102之间,连接件连接十字交错的部分。参考图5,连接件包括本体301、设于本体301上的第一套接槽302和第二套接槽303以及封闭第一套接槽302和第二套接槽303的锁定件304,锁定件304为螺栓,第一套接槽302和第二套接槽303的开口方向相反,且呈十字交错。
37.在本实施方式中,种植区域100和扇形区域200的上侧均覆盖有保温膜。
38.在本实施方式中,纵杆102一端固定至地面上,另一端固定至地面上。形成传统的拱形结构,在传统的拱形结构。长度方向上的头部作为迎风面时,头部可设置弧形引流,尾部不受气流影响保持原有的直立面,门开设至直立面一侧。
39.作为另一种可代替的实施方式,参考图6,还包括中心柱103,纵杆102一端固定至地面上,另一端固定至中心柱103的最高点。与传统的拱形结构对比,该代替结构为1/2拱形,并在另一半位置处设置建筑基础104,此结构可以降低拱形结构的坡度,也就是大棚的相对高度降低了。跟利于对气流的向上引导,气流对大棚结构影响更低。
40.建筑基础104设于中心柱103背向纵杆102一侧,建筑基础104与中心柱103间距设置,且建筑基础104的顶部和中心柱103的顶部之间设有保温板105。保温板105选择吸热材料,在具备太阳的时候通过吸收热能并储存,在夜间的时候释放热量。夜间给大棚提供温度。
41.保温板105一端枢接至中心柱103的顶部,另一端搭接至建筑基础104的顶部,中心柱103的中部设有支承保温板105下侧的斜撑106。斜撑106为升降式推杆。由于大棚相对高度降低,通过斜撑106打开保温板105能够形成散热口,热气流自下而上流动,更容易从顶部排出,降低保温膜下表面的气流温度,避免植物的顶部灼伤。
42.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棚拱形结构,包括多列布置且相互十字交错的横杆(101)和纵杆(102),纵杆(102)呈弧形设置,横杆(101)和纵杆(102)之间形成矩形的种植区域(100),所述横杆(101)方向为长度方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矩形的种植区域(100)相接的至少一个扇形区域(200),所述扇形区域(200)包括支承管(201)、若干一端插接至支承管(201)顶部,另一端固定至地面上的弧形管(202),弧形管(202)多个布置于扇形区域(200)中,相邻弧形管(202)之间设有连接杆(203),连接杆(203)处于与横杆(101)相切的曲率路径上;所述种植区域(100)和扇形区域(200)的上侧均覆盖有保温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拱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管(201)的顶部设有插接部(204),插接部(204)上设有沿支承管(201)外圈布置的多个挂槽(205),所述弧形管(202)的一端设有挂扣至挂槽(205)内的勾部(2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拱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设于所述连接杆(203)和弧形管(202)之间和/或所述横杆(101)和纵杆(102)之间,所述连接件包括本体(301)、设于本体(301)上的第一套接槽(302)和第二套接槽(303)以及封闭第一套接槽(302)和第二套接槽(303)的锁定件(304),第一套接槽(302)和第二套接槽(303)的开口方向相反,且呈十字交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大棚拱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01)的两端朝向东西两侧,纵杆(102)的两端朝向南北两侧,所述扇形区域(200)位于东北侧和/或东南侧和/或西北侧和/或西南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拱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杆(102)一端固定至地面上,另一端固定至地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拱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心柱(103),所述纵杆(102)一端固定至地面上,另一端固定至中心柱(103)的最高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棚拱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103)背向纵杆(102)一侧设有建筑基础(104),所述建筑基础(104)与中心柱(103)间距设置,且所述建筑基础(104)的顶部和中心柱(103)的顶部之间设有保温板(10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棚拱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05)一端枢接至中心柱(103)的顶部,另一端搭接至建筑基础(104)的顶部;所述中心柱(103)的中部设有支承保温板(105)下侧的斜撑(106)。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棚拱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106)为升降式推杆。10.一种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带有如权利要求1~3、5~9任意一项所述的大棚拱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棚拱形结构和温室大棚,涉及农业养殖科技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多列布置且相互十字交错的横杆和纵杆,纵杆呈弧形设置,横杆和纵杆之间形成矩形的种植区域,还包括与矩形的种植区域相接的至少一个扇形区域,扇形区域包括支承管、若干一端插接至支承管顶部,另一端固定至地面上的弧形管,弧形管多个布置于扇形区域中,相邻弧形管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处于与横杆相切的曲率路径上。技术效果是,在具有对角季节风的时候,将吹来的气流大棚的头部或尾部向上引流,减小了气流对大棚内部温度的影响。同时,由于气流大部分冲击在弧面上,与作用在直立面上对比,冲击力更小,对大棚的保温膜和支承结构的影响就更小。影响就更小。影响就更小。


技术研发人员:徐彤 钱学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霞幕山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1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