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5
阅读:98
评论:0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热风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2.热风管道在各工业流程中有广泛应用,热风管道内介质温度范围可由100℃至1000℃以上,如介质温度较高且介质内含灰尘较多,热风管道可能会选择内保温形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保温层。此类热风管道在特定的位置可能会设置导流板,以此来调节管道内气流走向。设置导流板时,如果按常规做法直接同管道两端焊接,则会出现以下问题:1、由于管道为内保温,管道本体在保温层之外,管道本体的温度一般不超过50℃,而导流板的温度同管道内介质温度一致,如导流板直接焊接在管道两端,则管道本体的温度和导流板的温度不一致,变形量也就不一致,这会导致导流板同管道本体有相对的变形,严重时可导致管道或导流板的损坏。2,常规做法的导流板直接焊接在管道上,导流板有损坏需要更换时极不方便,更换或修补时也容易破坏管道本体。3.导流板与管道及内部介质直接接触,导流板一般为金属材质,导热系数较大,内部高温介质热量会随导流板传递到管道外壁,增加了介质热量散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管道系统,包括:
5.管道本体;
6.搭接件,所述搭接件连接于所述管道本体的内壁的一侧;
7.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于所述管道本体内壁的另一侧;
8.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搭接在所述搭接件上,另一端插接在所述限位件内;
9.其中,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搭接件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10mm。。
1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搭接件包括:
11.至少两个第一l形板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一l形板体间隔布置,且两个所述第一l形板体的横边相对设置,所述导流板搭接于两个所述第一l形板体的横边。
1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板包括:
13.导流板本体,所述导流板本体的一端插接在所述限位件内;
14.搭接板,所述搭接板设置在所述导流板本体的一端,所述搭接板搭接于两个所述第一l形板体的横边。
1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管道系统还包括:
16.所述搭接板与所述第一l形板体的竖边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流板本体的厚度。
1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管道系统还包括:
18.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管道本体的内壁,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
一l形板体的竖边之间。
1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管道系统还包括:
20.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覆盖在所述第一保温层上;
21.其中,所述导流板的端部与所述耐磨层之间留有间隙。
2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包括:
23.至少两个第二l形板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l形板体间隔布置,且两个所述第二l形板体的横边相背离设置,所述导流板插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l形板体的竖边的间隙内。
2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l形板体的竖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0mm;和/或
25.所述导流板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l形板体的竖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0mm。
2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l形板体和第一l形板体均为角钢。
2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管道系统还包括:
28.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覆盖在所述管道本体的内壁。
2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系统包括了管道本体、搭接件、限位件和导流板,搭接件和限位件布置在管道本体内壁相对的两侧,导流板一端搭设在搭接件上,另一端插接在限位件之内。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管道本体对介质进行输送,通过搭接件和限位件的设置,导流板通过搭接的方式来连接于搭接件,另一端通过限位件进行限位,导流板不与管道本体进行直接的连接,在导流板受热产生膨胀时,尤其是导流板和管道本体产生不同的膨胀时,导流板的形变力也不会作用在管道本体之上,基于此可以保障管道本体的完整性,降低管道本体损坏的概率;同时导流板通过搭接和限位的方式进行固定,在导流板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或维护时,便于导流板的拆卸,且导流板的拆卸不会损坏管道本体,进一步提高了管道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31.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3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管道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3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管道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3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管道系统的设计方法的示意性步骤流程图。
35.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6.110管道本体、120搭接件、130限位件、140导流板、150第一保温层、160耐磨层、170第二保温层;
37.121第一l形板体、131第二l形板体、141导流板本体、142搭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技术实施
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9.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管道系统,包括:管道本体110;搭接件120,搭接件120连接于管道本体110的内壁的一侧;限位件130,限位件130连接于管道本体110内壁的另一侧;导流板140,导流板140的一端搭接在搭接件120上,另一端插接在限位件130内;其中,导流板140与搭接件120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10mm。
4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系统包括了管道本体110、搭接件120、限位件130和导流板140,搭接件120和限位件130布置在管道本体110内壁相对的两侧,导流板140一端搭设在搭接件120上,另一端插接在限位件130之内。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管道本体110对介质进行输送,通过搭接件120和限位件130的设置,导流板140通过搭接的方式来连接于搭接件120,另一端通过限位件130进行限位,导流板140不与管道本体110进行直接的连接,在导流板140受热产生膨胀时,尤其是导流板140和管道本体110产生不同的膨胀时,导流板140的形变力也不会作用在管道本体110之上,基于此可以保障管道本体110的完整性,降低管道本体110损坏的概率;同时导流板140通过搭接和限位的方式进行固定,在导流板140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或维护时,便于导流板140的拆卸,且导流板140的拆卸不会损坏管道本体110,进一步提高了管道本体110的使用寿命。
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系统,导流板140与搭接件120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10mm,如此设置在导流板140受热膨胀时,导流板140也不会与搭接件120的侧壁产生接触,可以保障搭接件120不会因导流板140的膨胀而受损。
42.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系统,导流板140在各个方向都留出了膨胀的空间,不会因为温度不平衡导致相对变形,避免了管道本体110和导流板140的损坏,减少了管道内应力,同时也便于更换检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结构紧凑。
4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搭接件12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l形板体121,相邻两个第一l形板体121间隔布置,且两个第一l形板体121的横边相对设置,导流板140搭接于两个第一l形板体121的横边。
44.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提供了搭接件120的样式,两个第一l形板体121间隔且横边相对设置,基于此两个第一l形板体121之间即可形成间隙,导流板140通过这个间隙可以滑入到两个第一l形板体121之间,在放松导流板140,导流板140即可搭接在第一l形板体121的横边之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导流板140搭接在第一l形板体121的横边上时,导流板140与管道本体110的内壁之间可以留有间隙,基于此即使导流板140受热膨胀、形变,导流板140也不会碰触到管道本体110,基于此可以保障管道本体110的完整性,提高管道本体110的使用寿命。
45.在一些示例中,为了避免导流板140出现滑脱现象,在导流板140搭接在第一l形板体121上之后,可以在第一l形板体121的端部布置限位板。
4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导流板140包括:导流板本体141,导流板本体141的一端插接在限位件130内;搭接板142,搭接板142设置在导流板本体141的一端,搭接板142搭接于两个第一l形板体121的横边。
47.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提供了导流板140的结构组成,导流板140可以包括导流板本体141和搭接板142,通过导流板本体141的设置,导流板本体141会布置于管道本体110
的横截面的方向,导流板本体141可以对经由管道本体110输送的介质起到倒流的作用,而搭接板142连接于导流板本体141的一端,使得导流板140沿高度方向的截面大致为t字形,通过搭接板142的设置便于将导流板140搭接在第一l形板体121的横边之上,便于对导流板140进行限位。
4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管道系统还包括:搭接板142与第一l形板体121的竖边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导流板本体141的厚度。
49.在该技术方案中,考虑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搭接板142同样会受热产生形变,因此本技术在搭接板142与第一l形板体121的竖边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导流板本体141的厚度,如此设置可以避免搭接板142受热形变之后与第一l形板体121的竖边产生接触,进而导致第一l形板体121的竖边的移位或形变,如此设置便于使导流板140始终处于稳定定位的工况,便于导流板140的维护,也便于导流板140后续的拆卸。
5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管道系统还包括:第一保温层150,第一保温层150设置在管道本体110的内壁,至少部分第一保温层150位于相邻两个第一l形板体121的竖边之间;耐磨层160,耐磨层160覆盖在第一保温层150上;其中,导流板140的端部与耐磨层160之间留有间隙。
51.在该技术方案中,管道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保温层150和耐磨层160,第一保温层150和耐磨层160布置在相邻两个第一l形板体121之间,通过第一保温层150的设置,可以降低经由管道本体110内输送的介质的热能传递到管道本体110之外的概率,提高了管道系统对介质输送的稳定性,通过耐磨层160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对第一保温层150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即使导流板140与管道本体110的内壁产生接触,那么导流板140也会优先与耐磨层160产生接触,能够降低导流板140直接损坏管道本体110的概率,进一步提高管道本体110的使用寿命。
52.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管道系统还包括:第二保温层170,第二保温层170包覆在搭接件120和限位件130之上。
53.在该技术方案中,管道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保温层170,通过第二保温层170对搭接件120和限位件130进行包覆,可以降低管道本体110内的热能传递到搭接件120或限位件130之上的概率,一方面,使得搭接件120和限位件130受热形变的概率降低,保障搭接件120和限位件130的稳定性,降低因搭接件120和限位件130形变而损坏管道本体110的概率;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热能通过搭接件120和限位件130传递到管道本体110,使得热能产生散失,能够提高介质输送的稳定性,同时能够降低管道本体110烫伤作业人员的概率。
5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限位件13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l形板体131,相邻两个第二l形板体131间隔布置,且两个第二l形板体131的横边相背离设置,导流板140插接在相邻两个第二l形板体131的竖边的间隙内。
55.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提供了限位件130的结构组成,限位件130可以包括两个第二l形板体131,且两个第二l形板体131的横边相背离设置,基于此相邻两个第二l形板体131的竖边之间即可产生间隙,导流板本体141的一端即可插接在这个间隙内进行限位。可以理解的是,在导流板140插接在这个间隙内时,导流板140与管道本体110之间需要同样留有间隙,以降低导流板140受热膨胀与管道本体110进行接触的概率。
5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第二l形板体131的竖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
于30mm;和/或导流板140与任意一个第二l形板体131的竖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0mm。
57.在该技术方案中,相邻两个第二l形板体131的竖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0mm;和/或导流板140与任意一个第二l形板体131的竖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0mm,如此设置使得导流板140在插接在限位件130之内时,导流板140可以与限位件130之间具备足够大的间隙,以降低导流板140受热膨胀与第二l形板体131产生接触的概率,能够降低第二l形板体131损坏的概率,便于后续对导流板140的拆卸,同时保障导流板140固定的可靠性。
5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l形板体131和第一l形板体121均为角钢。
59.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l形板体131和第一l形板体121均为角钢,如此设置能够降低成本。
6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管道系统还包括:第二保温层,第二保温层覆盖在管道本体110的内壁。
61.在该技术方案中,管道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保温层,通过在管道本体110的内壁覆盖第二保温层,可以降低管道本体110内输送的介质的热能散失到管道本体110之外的概率,能够提高介质输送的稳定性,同时能够降低管道本体110烫伤作业人员的概率。
62.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管道系统的设计方法,用于设计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管道系统,设计方法包括:
63.步骤201:基于待输送介质的性质和管道本体的厚度,确定导流板的规格;
64.步骤202:基于待输送介质的温度和导流板的膨胀系数,确定导流板的最大膨胀尺寸;
65.步骤203:基于最大膨胀尺寸,确定搭接件和限位件的规格。
6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计方法,因用于设计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管道系统,因此该设计方法具备上述计算方案的管道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
67.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计方法,先基于待输送介质的性质和管道本体的厚度,确定导流板的规格,使得导流板的规格可以适配于待输送的介质和管道本体,能够保障介质输送的可靠性;而后基于待输送介质的温度和导流板的膨胀系数,确定导流板的最大膨胀尺寸;并基于最大膨胀尺寸,确定搭接件和限位件的规格,能够使得搭接件和限位件的规格适配于导流板的膨胀状态,能够避免导流板在膨胀时与搭接件、限位件和管道本体产生直接的接触。
68.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计方法设计的管道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管道本体对介质进行输送,通过搭接件和限位件的设置,导流板通过搭接的方式来连接于搭接件,另一端通过限位件进行限位,导流板不与管道本体进行直接的连接,在导流板受热产生膨胀时,尤其是导流板和管道本体产生不同的膨胀时,导流板的形变力也不会作用在管道本体之上,基于此可以保障管道本体的完整性,降低管道本体损坏的概率;同时导流板通过搭接和限位的方式进行固定,在导流板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或维护时,便于导流板的拆卸,且导流板的拆卸不会损坏管道本体,进一步提高了管道本体的使用寿命。
69.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
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0.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本体;搭接件,所述搭接件连接于所述管道本体的内壁的一侧;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于所述管道本体内壁的另一侧;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搭接在所述搭接件上,另一端插接在所述限位件内;其中,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搭接件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1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l形板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一l形板体间隔布置,且两个所述第一l形板体的横边相对设置,所述导流板搭接于两个所述第一l形板体的横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包括:导流板本体,所述导流板本体的一端插接在所述限位件内;搭接板,所述搭接板设置在所述导流板本体的一端,所述搭接板搭接于两个所述第一l形板体的横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搭接板与所述第一l形板体的竖边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流板本体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管道本体的内壁,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保温层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l形板体的竖边之间;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包覆在所述搭接件和所述限位件之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覆盖在所述第一保温层上;其中,所述导流板的端部与所述耐磨层之间留有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l形板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l形板体间隔布置,且两个所述第二l形板体的横边相背离设置,所述导流板插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l形板体的竖边的间隙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l形板体的竖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0mm;和/或所述导流板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l形板体的竖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0mm。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l形板体和第一l形板体均为角钢。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覆盖在所述管道本体的内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道系统,包括了管道本体、搭接件、限位件和导流板。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管道本体对介质进行输送,通过搭接件和限位件的设置,导流板通过搭接的方式来连接于搭接件,另一端通过限位件进行限位,导流板不与管道本体进行直接的连接,在导流板受热产生膨胀时,尤其是导流板和管道本体产生不同的膨胀时,导流板的形变力也不会作用在管道本体之上,基于此可以保障管道本体的完整性,降低管道本体损坏的概率;同时导流板通过搭接和限位的方式进行固定,在导流板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或维护时,便于导流板的拆卸,且导流板的拆卸不会损坏管道本体,进一步提高了管道本体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淼 费营营 孟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