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负载Co3O4复合材料及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180。
15.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煅烧的温度为650-750℃,煅烧的时间为1-3h。
16.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之间的质量比为300-350:450-520:100。
17.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水热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60-180℃,反应时间为2-4min。
18.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煅烧的温度为190-210℃,煅烧的时间为3-5h。
19.(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实验原理和有益技术效果:
21.该一种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以木质素为原料,通过使用氧化剂双氧水对其进行氧化处理,将甲氧基氧化成羟基,得到含有大量羟基的氧化木质素,然后在溴化亚铜的催化作用下,氧化木质素的羟基与4-氯-2,2'-联吡啶进行取代反应,得到木质素基联二吡啶,在以木质素为碳源,以联二吡啶为氮源,以氢氧化钾活化剂,使用碳化/活化一步法,制备得到n掺杂多孔碳,接着以其为负载体,以氯化钴为钴源,以尿素为结构导向剂,通过微波辅助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三维结构的花状co3o4,最终得到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由于复合材料中不同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复合材料同时具有更高的比电容以及导电性。
22.该一种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相对于单一的co3o4电极材料,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比电容以及导电性,复合材料中co3o4通过原位生长的方式均匀的分布在多孔碳中,两者之间构成了导电率更低的介孔网状结构,这有利于减少电子的传输距离,同时电荷转移电阻也出现降低,氮掺杂能够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并且有效抑制电极在使用过程中的co3o4的体积膨胀行为,解决了由电极材料粉化而造成的循环稳定差的问题,而且通过与氮掺杂多孔碳的复合,能够有效增加复合材料的活性位点,提升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量,花状和介孔状的特殊形貌也为复合材料增加了比表面积,使得更多的活性位点能够与电解质接触,达到增加复合材料的比电容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一种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1)将木质素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然后添加双氧水和硫酸铁,其中,木质素,双氧水和硫酸铁之间的质量比为100:80-120:40-60,调节ph至1-4,并在50-80℃预处理1-4h,接着用三氯甲烷洗涤并干燥,得到氧化木质素;
25.(2)将氧化木质素溶解在三氯甲烷中,再加入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其中,氧化木质素,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之间的质量比为100:2-4:15-40,进行接枝反应,反应温度为90-120℃,反应时间为2-5h,得到木质素基联二吡啶;
26.(3)将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置于研钵中,其中,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之间的质量比为100:120-180,搅拌均匀,然后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650-750℃,煅烧的时间为1-3h,煅烧产物在盐酸溶液中抽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n掺杂多孔碳;
27.(4)将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其中,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
多孔碳之间的质量比为300-350:450-520:100,搅拌4-8h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在微波辐射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60-180℃,反应时间为2-4min,待反应结束后,将固体产物在空气中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190-210℃,煅烧的时间为3-5h,得到到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
28.实施例1
29.(1)将木质素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然后添加双氧水和硫酸铁,其中,木质素,双氧水和硫酸铁之间的质量比为100:80:40,调节ph至1,并在50℃预处理1h,接着用三氯甲烷洗涤并干燥,得到氧化木质素;
30.(2)将氧化木质素溶解在三氯甲烷中,再加入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其中,氧化木质素,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之间的质量比为100:2:15,进行接枝反应,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h,得到木质素基联二吡啶;
31.(3)将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置于研钵中,其中,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之间的质量比为100:120,搅拌均匀,然后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650℃,煅烧的时间为1h,煅烧产物在盐酸溶液中抽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n掺杂多孔碳;
32.(4)将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其中,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之间的质量比为300:450:100,搅拌4h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在微波辐射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2min,待反应结束后,将固体产物在空气中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190℃,煅烧的时间为3h,得到到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
33.实施例2
34.(1)将木质素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然后添加双氧水和硫酸铁,其中,木质素,双氧水和硫酸铁之间的质量比为100:90:45,调节ph至2,并在60℃预处理2h,接着用三氯甲烷洗涤并干燥,得到氧化木质素;
35.(2)将氧化木质素溶解在三氯甲烷中,再加入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其中,氧化木质素,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之间的质量比为100:2.5:20,进行接枝反应,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3h,得到木质素基联二吡啶;
36.(3)将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置于研钵中,其中,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之间的质量比为100:140,搅拌均匀,然后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680℃,煅烧的时间为1.5h,煅烧产物在盐酸溶液中抽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n掺杂多孔碳;
37.(4)将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其中,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之间的质量比为320:460:100,搅拌5h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在微波辐射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65℃,反应时间为2.5min,待反应结束后,将固体产物在空气中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195℃,煅烧的时间为3.5h,得到到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
38.实施例3
39.(1)将木质素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然后添加双氧水和硫酸铁,其中,木质素,双氧水和硫酸铁之间的质量比为100:110:50,调节ph至3,并在70℃预处理3h,接着用三氯甲烷
洗涤并干燥,得到氧化木质素;
40.(2)将氧化木质素溶解在三氯甲烷中,再加入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其中,氧化木质素,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之间的质量比为100:3:30,进行接枝反应,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4h,得到木质素基联二吡啶;
41.(3)将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置于研钵中,其中,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之间的质量比为100:160,搅拌均匀,然后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700℃,煅烧的时间为2h,煅烧产物在盐酸溶液中抽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n掺杂多孔碳;
42.(4)将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其中,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之间的质量比为340:4500:100,搅拌6h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在微波辐射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3min,待反应结束后,将固体产物在空气中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200℃,煅烧的时间为4h,得到到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
43.实施例4
44.(1)将木质素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然后添加双氧水和硫酸铁,其中,木质素,双氧水和硫酸铁之间的质量比为100:120:60,调节ph至4,并在80℃预处理4h,接着用三氯甲烷洗涤并干燥,得到氧化木质素;
45.(2)将氧化木质素溶解在三氯甲烷中,再加入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其中,氧化木质素,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之间的质量比为100:4:40,进行接枝反应,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5h,得到木质素基联二吡啶;
46.(3)将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置于研钵中,其中,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之间的质量比为100:180,搅拌均匀,然后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750℃,煅烧的时间为3h,煅烧产物在盐酸溶液中抽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n掺杂多孔碳;
47.(4)将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其中,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之间的质量比为350:520:100,搅拌8h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在微波辐射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4min,待反应结束后,将固体产物在空气中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210℃,煅烧的时间为5h,得到到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
48.对比例1
49.(1)将木质素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然后添加双氧水和硫酸铁,其中,木质素,双氧水和硫酸铁之间的质量比为100:60:30,调节ph至0.6,并在40℃预处理0.6h,接着用三氯甲烷洗涤并干燥,得到氧化木质素;
50.(2)将氧化木质素溶解在三氯甲烷中,再加入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其中,氧化木质素,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之间的质量比为100:1.5:12,进行接枝反应,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5h,得到木质素基联二吡啶;
51.(3)将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置于研钵中,其中,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之间的质量比为100:90,搅拌均匀,然后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500℃,煅烧的时间为0.6h,煅烧产物在盐酸溶液中抽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n掺
杂多孔碳;
52.(4)将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其中,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之间的质量比为240:360:100,搅拌3h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在微波辐射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5min,待反应结束后,将固体产物在空气中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150℃,煅烧的时间为2.4h,得到到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
53.对比例2
54.(1)将木质素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然后添加双氧水和硫酸铁,其中,木质素,双氧水和硫酸铁之间的质量比为100:180:90,调节ph至5,并在110℃预处理5h,接着用三氯甲烷洗涤并干燥,得到氧化木质素;
55.(2)将氧化木质素溶解在三氯甲烷中,再加入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其中,氧化木质素,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之间的质量比为100:5:50,进行接枝反应,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7h,得到木质素基联二吡啶;
56.(3)将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置于研钵中,其中,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之间的质量比为100:220,搅拌均匀,然后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900℃,煅烧的时间为4h,煅烧产物在盐酸溶液中抽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n掺杂多孔碳;
57.(4)将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其中,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之间的质量比为410:630:100,搅拌10h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在微波辐射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为5min,待反应结束后,将固体产物在空气中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为250℃,煅烧的时间为6h,得到到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
58.按质量比80:15:5将复合材料,乙炔黑,聚四氟乙烯粘合剂混合成浆状,再将其涂抹在泡沫镍上,晾干后,使用压片机压平作为工作电极,并使用hg/hgo作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作为对电极,氢氧化钾溶液做电解液,然后使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测试,参数设置为:电压范围为0-0.045v,扫描速率为20mv
·
s-1
。
59.60.
技术特征:
1.一种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的制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木质素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然后添加双氧水和硫酸铁,其中,木质素,双氧水和硫酸铁之间的质量比为100:80-120:40-60,调节ph至1-4,并在50-80℃预处理1-4h,接着用三氯甲烷洗涤并干燥,得到氧化木质素;(2)将氧化木质素溶解在三氯甲烷中,再加入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进行接枝反应,得到木质素基联二吡啶;(3)将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置于研钵中,搅拌均匀,然后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煅烧,煅烧产物在盐酸溶液中抽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n掺杂多孔碳;(4)将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4-8h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在微波辐射下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固体产物在空气中进行煅烧,得到到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氧化木质素,溴化亚铜和4-氯-2,2'-联吡啶之间的质量比为100:2-4:15-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接枝反应的反应温度为90-120℃,反应时间为2-5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木质素基联二吡啶与氢氧化钾之间的质量比为100:120-1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煅烧的温度为650-750℃,煅烧的时间为1-3h。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氯化钴,尿素和n掺杂多孔碳之间的质量比为300-350:450-520:10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水热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60-180℃,反应时间为2-4min。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煅烧的温度为190-210℃,煅烧的时间为3-5h。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新型超级电容器领域,且公开了一种N掺杂多孔碳负载花状Co3O4复合材料,相对于单一的Co3O4电极材料,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比电容以及导电性,复合材料中Co3O4通过原位生长的方式均匀的分布在多孔碳中,有利于减少电子的传输距离,同时电荷转移电阻也出现降低,氮掺杂能够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并且有效抑制电极在使用过程中的Co3O4的体积膨胀行为,解决了由电极材料粉化而造成的循环稳定差的问题,而且通过与氮掺杂多孔碳的复合,能够有效增加复合材料的活性位点,提升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量,花状和介孔状的特殊形貌也为复合材料增加了比表面积,使得更多的活性位点能够与电解质接触。电解质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缪伟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抚州盛宏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