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5 阅读:10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管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密封性进行检测,如检测管道是否出现漏水现象或存在漏水隐患。
3.在对管道漏水进行检测时,首先需要将管道检测仪贴近待测管道,在当前检测点检测完毕后将检测仪移出至下一检测点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待检测的管道位置较高或悬空设置,会产生管道检测仪坠落的隐患。
4.目前也有在管道检测仪上设置固定机构,即通过夹持件将检测仪固定在管道上之后再进行检测,但是,由于管道检测仪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落差,管道检测仪坠落的风险依然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以解决管道检测仪在使用过程中因坠落导致仪器本体受损的技术问题。
6.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台和设置在安装台上的管道检测组件;管道检测组件包括收线机构和管道检测仪,收线机构包括两块同心分布的固定板和设置在两块固定板之间的转轴,其中一块固定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转轴的一端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另一块固定板上;管道检测仪设置在保护箱内,保护箱前方设置有便于管道检测仪工作的窗口,保护箱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夹紧待检测管道的夹臂,保护箱上连接有拉绳,拉绳缠绕在转轴上;安装台上设置有竖向的柔性挡面,柔性挡面上开设有供拉绳通过的避让槽,保护箱上设置有速度传感器,驱动电机、速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保护箱内设置有缓冲层。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缓冲层为橡胶材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夹臂为v形弹簧片,夹臂的一端固定在保护箱上,另一端为夹紧管道的夹持端。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安装台上设置有竖向的柔性挡面,柔性挡面上开设有供拉绳通过的避让槽。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安装台包括安装板和设置在安装板下方的支撑柱,管道检测组件设置在安装板的上板面。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安装板上方设置有遮阳板,遮阳板与安装板通过伸缩杆连接,且遮阳板朝向操作者一侧延伸。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支撑柱下端设置有万向轮。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安装台上还设有收纳机构,收纳机构包括收纳箱和防尘盖,防尘盖上开设有用于供拉绳通过的通孔。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保护箱上设置速度传感器,管道检测仪发生坠落时速度急剧增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管道检测仪的异常速度后将速度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工作,迅速对拉绳进行收纳,通过驱动电机、速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的共同作用,避免管道检测仪坠落至地面造成管道检测仪受损。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管道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前视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后视示意图;
21.附图说明:1、支撑柱;2、安装板;3、管道检测组件;301、固定板;302、驱动电机;303、转轴;304、拉绳;305、保护箱;306、管道检测仪;307、夹臂;4、伸缩杆;5、遮阳板;6、收纳箱;7、控制面板;8、显示屏;9、控制按钮;10、扶手;11、万向轮;12、固定架;13、固定把手;14、防尘盖;15、通孔,16、柔性挡面,17、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以下实施例中未详细记载和公开的部分,均应理解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应当知晓的现有技术。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台、设置在安装台上的管道检测组件3和收纳组件。
24.安装台包括安装板2和设置在安装板2下方的支撑柱1,支撑柱1的数量为四根,以使安装板2具有一定的高度,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
25.安装板2为矩形板,管道检测组件3、收纳组件均设置在安装板2的上板面。收纳组件位于安装板2的中部,管道检测组件3设置在收纳组件的一侧。管道检测组件3包括收线机构和管道检测仪306。收线机构通过固定架12设置在安装板2上,固定架12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固定柱。固定柱为倒l形,包括立柱和设置在立柱上端的横柱,立柱垂直固定在安装板2上,两个横柱相向分布。
26.如图1、2所示,收线机构包括两块同心分布的固定板301和设置在两块固定板301之间的转轴303,固定板301设置在固定架12上并分别固定在相应横柱的末端。其中一块固定板30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302,转轴303的一端连接在驱动电机302的输出端,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另一块固定板301上,驱动电机302为伺服电机。固定板301上设置有凹槽(图中未示出),凹槽内设置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凹槽内,转轴303相背于驱动电机302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轴承的内圈,以实现转轴303在固定板301上的转动。
27.管道检测仪306设置在保护箱305内,保护箱305前方设置有便于管道检测仪306工
作的窗口,管道检测仪306对管道漏水情况进行检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28.保护箱305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夹紧待检测管道的夹臂307,在夹臂307夹紧待测管道后,保护箱305前方设置的便于管道检测仪306工作的窗口与待测管道对应。夹臂307为v形弹簧片,夹臂307的一端固定在保护箱305上,另一端为夹紧待测管道的夹持端。夹持端上与待测管道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柔性层(图中未示出),柔性层为橡胶材质,一方面通过柔性层能够对夹持处的待测管道进行保护,另一方面柔性层增大夹臂307与待测管道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夹臂307从待测管道上掉落的风险。
29.保护箱305上连接有拉绳304,拉绳304能够从转轴303上拉出或缠绕在转轴303上,通过拉绳304牵引保护箱305,以在保护箱305坠落时对其进行保护。保护箱305上设置有速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驱动电机302、速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当夹臂307失灵从待测管道上脱落,或者对当前位点检测后转移至下一位点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不慎造成管道检测仪306发生坠落时,保护箱305速度迅速增大,速度传感器检测到保护箱305的异常速度后,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302启动,驱动电机302控制转轴303转动对拉绳304进行收纳,从而使拉绳304缠绕在转轴303上,避免保护箱305及其内的管道检测仪306直接撞击地面。
30.安装板2的上板面设置有连接控制器的控制面板7,控制面板7位于收纳机构的右侧。显示屏8设置在控制面板7顶部,能够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显示,方便检测人员进行记录。控制按钮9安装在控制面板7顶部,显示屏8与控制按钮9位于同一面上。
31.保护箱305内设置有缓冲层(图中未示出),缓冲层为橡胶材质,通过缓冲层可以对管道检测仪306进行保护,缓冲管道检测仪306从高空坠落时受到的冲击力。
32.利用收线机构使拉绳304迅速缠绕在转轴303上时,由于管道检测仪306坠落时的速度较大,为了防止管道检测仪306直接撞击在收线机构上造成仪器损坏,如图3所示,在安装台上设置有竖向的柔性挡面16,柔性挡面16为橡胶层。柔性挡面16位于拉绳304伸出于拉线机构的方向。在使用时,拉绳304和收线机构分别位于柔性挡面16的两侧,因此管道检测仪306在拉绳304的牵引作用下向收线机构移动时,会撞击在柔性挡面16上,从而管道检测仪306形成缓冲保护,减少损伤。
33.柔性挡面16上开设有供拉绳304通过的避让槽17,避让槽17为上端开口的u形槽。避让槽17的上部敞口,能够在使用后将管道检测仪306从柔性挡面16上方绕过,并将拉绳304从避让槽17中移出,从而将管道检测仪306放入收纳组件内。柔性挡面16也可设置为布料或其他柔性材料,只需保证挡面牢固、具有缓冲效果即可。为了增强缓冲效果,在安装板2上相背于收线机构的一侧也设置缓冲层。
34.如图3、图4所示,安装板2上方设置有遮阳板5,遮阳板5与安装板2通过伸缩杆4连接,且遮阳板5朝向操作者一侧延伸。根据检测人员的身高对伸缩杆4进行拉伸或收缩,使得遮阳板5能够更好的对检测人员进行遮阳,提高了检测人员的舒适性,同时能够避免太阳对控制面板7直接照射。
35.伸缩杆4的下端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伸缩杆4为市售产品,在此不再赘述。伸缩杆4的下部一段固定,上部可进行伸缩以抬升遮阳板5,用于连接管道检测仪306的拉绳304从左侧两根伸缩杆4之间伸出,柔性挡面16固定在左侧两根伸缩杆4的下部,收缩拉绳304以拉回管道检测仪306时,管道检测仪306落在柔性挡面16上,对管道检测仪306形成缓冲,避免其
受损,可以理解的是,柔性挡面16也可直接通过两根立柱固定在安装板2的上方。
36.收纳机构包括收纳箱6和防尘盖14,防尘盖14上开设有用于供拉绳304通过的通孔15。防尘盖14转动安装在收纳箱6内部一侧,防尘盖14和收纳箱6通过合页进行连接,固定把手13两端均固定在防尘盖14顶部,能够带动防尘盖14进行转动,通孔15设置在防尘盖14顶部,方便放置管道检测组件3。
37.支撑柱1下端设置有万向轮11,万向轮11上设置有刹车片,使得装置能够固定在检测处。安装板2的一侧设置有扶手10,扶手10为u形,扶手10的两端均固定安装在支撑柱1一侧。
3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检测人员通过万向轮11推动扶手10将装置推到需要检测处,之后通过移动固定把手13带动防尘盖14转动,将保护箱305及其内的管道检测仪306取出,通过控制按钮9对管道检测组件3进行控制,管道检测组件3能够对市政管道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面板7上,显示在显示屏8上,方便检测人员对数据进行观测记录;
39.当管道检测仪306发生坠落时,速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异常速度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302启动,驱动电机302迅速控制转轴303转动对拉绳304进行收纳,从而使拉绳304缠绕在转轴303上,此时保护箱305其内的管道检测仪306被拉绳304牵引,并被拉动至收线机构处,因此避免了保护箱305及管道检测仪306坠落触地;
40.在待测管道过高时,可将整体检测装置置于升降平台上进行抬升,此时若出现管道检测仪306坠落现象,驱动电机302驱动转轴303转动,拉绳304向转轴303缠绕即可阻止管道检测仪306的自由落体,避免了保护箱305及管道检测仪306坠落触地;
41.检测完成后,将保护箱305及管道检测仪306再次放进收纳箱6内部,方便对管道检测仪306进行保存。
42.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市政管道检测过程中对管道检测仪306进行保护,避免管道检测仪306与待测管道发生碰撞,影响管道检测仪306的使用寿命,利用夹臂307能够对管道进行夹持,使得检测效果更好,且管道检测仪306在使用后,能够放进收纳箱6内,方便对管道检测仪306进行保存,通过拉绳304及转轴303的设置在管道检测仪306坠落时对管道检测仪306进行保护,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台和设置在安装台上的管道检测组件(3);管道检测组件(3)包括收线机构和管道检测仪(306),收线机构包括两块同心分布的固定板(301)和设置在两块固定板(301)之间的转轴(303),其中一块固定板(30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302),转轴(303)的一端连接在驱动电机(302)的输出端,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另一块固定板(301)上;管道检测仪(306)设置在保护箱(305)内,保护箱(305)前方设置有便于管道检测仪(306)工作的窗口,保护箱(305)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夹紧待检测管道的夹臂(307),保护箱(305)上连接有拉绳(304),拉绳(304)缠绕在转轴(303)上;安装台上设置有竖向的柔性挡面(16),柔性挡面(16)上开设有供拉绳(304)通过的避让槽(17),保护箱(305)上设置有速度传感器,驱动电机(302)、速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箱(305)内设置有缓冲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层为橡胶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夹臂(307)为v形弹簧片,夹臂(307)的一端固定在保护箱(305)上,另一端为夹紧管道的夹持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避让槽(17)为上端开口的u形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台包括安装板(2)和设置在安装板(2)下方的支撑柱(1),管道检测组件(3)设置在安装板(2)的上板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板(2)上方设置有遮阳板(5),遮阳板(5)与安装板(2)通过伸缩杆(4)连接,且遮阳板(5)朝向操作者一侧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柱(1)下端设置有万向轮(1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台上还设有收纳机构,收纳机构包括收纳箱(6)和防尘盖(14),防尘盖(14)上开设有用于供拉绳(304)通过的通孔(15)。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302)为伺服电机。

技术总结
一种管道漏水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台和设置在安装台上的管道检测组件;管道检测组件包括收线机构和管道检测仪,收线机构包括两块同心分布的固定板和设置在两块固定板之间的转轴,其中一块固定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转轴的一端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另一块固定板上;管道检测仪设置在保护箱内,保护箱前方设置有便于管道检测仪工作的窗口,保护箱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夹紧待检测管道的夹臂,保护箱上连接有拉绳,拉绳缠绕在转轴上;保护箱上设置有速度传感器,驱动电机、速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管道检测仪在使用过程中因坠落导致仪器本体受损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 邢立振 秦子强 王毅萌 王泽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