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焚烧发电用秸秆存放结构
未命名
10-25
阅读:76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存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焚烧发电用秸秆存放结构。
背景技术:
2.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秸秆发电,就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燃料的一种发电方式,又分为秸秆气化发电和秸秆燃烧发电,作物秸秆作为传统的能量转化方式,直接燃烧具有成本低廉、经济方便等特点,可在农作物秸秆主产区为中小型企业、学校、政府以及乡镇居民用于冬季供暖。
3.现有技术中,准备焚烧发电的秸秆需要相对干燥,在田间收获后秸秆的存放需要设置专门的存放区间,但是秸秆收获时间相对固定,其存放结构在收获间隙具有较长时间的闲置期,对田间空地造成占用,影响田间其他工作的进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焚烧发电用秸秆存放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焚烧发电用秸秆存放结构,包括前后板、左右板和顶板,所述前后板和左右板分设在前后左右,所述顶板扣合在前后板和左右板组成的整体上方,其中一个左右板中部铰接有仓门;
6.所述前后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三角板,所述套筒的内部插接有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板的上方搭接有支撑网,所述前后板的左右两侧开设有连接孔;
7.所述左右板的前后两端固定侧板,所述侧板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左右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三角板,所述顶板的边缘固定连接有裙板,所述裙板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灯暖。
8.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撑板与侧板之间间隙与前后板厚度相同,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搭接设置并通过螺栓相连。
9.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在上支撑板下表面等间距均匀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两端通过套筒与两个前后板相连。
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与侧板顶部的定位螺栓相对应。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角板和第二三角板分别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下方等间距均匀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灯暖在顶板下表面等间距均匀设置,所述灯暖通过设置在顶板侧面的导线外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焚烧发电用秸秆存放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焚烧发电用秸秆存放结构,通过设置前后板、左右板和顶板构成存储仓的五个
平面,各个平面之间组装结构简单,方便在无秸秆的时节进行收纳存放,减少对田地空间的占用,在收获季节再进行组装,利用支撑网将秸秆架起,并配合灯暖进行加热处理,以保证干燥,从而提高秸秆存储结构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板剖面图。
18.图中:1、前后板;11、上支撑板;12、套筒;13、第一三角板;14、支撑杆;15、支撑网;16、连接孔;2、左右板;21、侧板;22、定位螺栓;23、下支撑板;24、第二三角板;3、顶板;31、裙板;32、定位孔;33、灯暖;4、仓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焚烧发电用秸秆存放结构,包括前后板1、左右板2和顶板3,所述前后板1和左右板2分设在前后左右,所述顶板3扣合在前后板1和左右板2组成的整体上方,其中一个左右板2中部铰接有仓门4;所述前后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11,所述上支撑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三角板13,所述套筒12的内部插接有支撑杆14,所述上支撑板11的上方搭接有支撑网15,所述前后板1的左右两侧开设有连接孔16;所述左右板2的前后两端固定侧板21,所述侧板21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22,所述左右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23,所述下支撑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三角板24,所述顶板3的边缘固定连接有裙板31,所述裙板31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32,所述顶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灯暖33。
21.具体的,所述下支撑板23与侧板21之间间隙与前后板1厚度相同,所述上支撑板11与下支撑板23搭接设置并通过螺栓相连;所述定位孔32与侧板21顶部的定位螺栓22相对应。
22.本实施方案中,前后板1与左右板2进行组合时,前后板1的两端插接在下支撑板23与侧板21之间,并通过定位螺栓22与侧板21固定,构成四面围壳结构。
23.具体的,所述套筒12在上支撑板11下表面等间距均匀设置,所述支撑杆14的两端通过套筒12与两个前后板1相连。
24.本实施方案中,支撑杆14通过套筒12与前后板1相连,在支撑网15下方构成支撑结构,当支撑网15受压形变时起到支撑作用。
25.具体的,所述第一三角板13和第二三角板24分别在上支撑板11和下支撑板23下方等间距均匀设置。
26.本实施方案中,第一三角板13和第二三角板24分别在上支撑板11和下支撑板23下方构成强化支撑结构,提高上支撑板11和下支撑板23的稳定性。
27.具体的,所述灯暖33在顶板3下表面等间距均匀设置,所述灯暖33通过设置在顶板3侧面的导线外接。
28.本实施方案中,灯暖33在顶板3底部向前后板1与左右板2围成的空间内发出暖光灯,对空间内温度起到一定的加热作用,进而提高存储空间的干燥度。
29.在使用时,在秸秆存放场地摆放前后板1和左右板2,前后板1的左右两端贴合在侧板21内部,在上支撑板11与下支撑板23搭接部分栓入螺栓进行固定,组合后将支撑网15搭接在上支撑板11上方,组合完成后顶板3搭接在前后板1和左右板2的顶部,裙板31环绕在前后板1和左右板2外侧,在侧板21处栓入定位螺栓22进行加固,完成存放结构的组装,组装后打开仓门4,将秸秆堆放在支撑网15上方,使秸秆与地面保持一定间距,防止地面积水湿润秸秆,关闭仓门4,开启灯暖33进行加热干燥。
30.综上所述,该焚烧发电用秸秆存放结构,通过设置前后板1、左右板2和顶板3构成存储仓的五个平面,各个平面之间组装结构简单,方便在无秸秆的时节进行收纳存放,减少对田地空间的占用,在收获季节再进行组装,利用支撑网15将秸秆架起,并配合灯暖33进行加热处理,以保证干燥,从而提高秸秆存储结构使用的便利性。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焚烧发电用秸秆存放结构,包括前后板(1)、左右板(2)和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板(1)和左右板(2)分设在前后左右,所述顶板(3)扣合在前后板(1)和左右板(2)组成的整体上方,其中一个左右板(2)中部铰接有仓门(4);所述前后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11),所述上支撑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三角板(13),所述套筒(12)的内部插接有支撑杆(14),所述上支撑板(11)的上方搭接有支撑网(15),所述前后板(1)的左右两侧开设有连接孔(16);所述左右板(2)的前后两端固定侧板(21),所述侧板(21)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22),所述左右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23),所述下支撑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三角板(24),所述顶板(3)的边缘固定连接有裙板(31),所述裙板(31)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32),所述顶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灯暖(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发电用秸秆存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23)与侧板(21)之间间隙与前后板(1)厚度相同,所述上支撑板(11)与下支撑板(23)搭接设置并通过螺栓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发电用秸秆存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2)在上支撑板(11)下表面等间距均匀设置,所述支撑杆(14)的两端通过套筒(12)与两个前后板(1)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发电用秸秆存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32)与侧板(21)顶部的定位螺栓(22)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发电用秸秆存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角板(13)和第二三角板(24)分别在上支撑板(11)和下支撑板(23)下方等间距均匀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发电用秸秆存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暖(33)在顶板(3)下表面等间距均匀设置,所述灯暖(33)通过设置在顶板(3)侧面的导线外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焚烧发电用秸秆存放结构,涉及存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前后板、左右板和顶板,所述前后板和左右板分设在前后左右,所述顶板扣合在前后板和左右板组成的整体上方,其中一个左右板中部铰接有仓门,所述前后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三角板,所述套筒的内部插接有支撑杆;通过设置前后板、左右板和顶板构成存储仓的五个平面,各个平面之间组装结构简单,方便在无秸秆的时节进行收纳存放,减少对田地空间的占用,在收获季节再进行组装,利用支撑网将秸秆架起,并配合灯暖进行加热处理,以保证干燥,从而提高秸秆存储结构使用的便利性。从而提高秸秆存储结构使用的便利性。从而提高秸秆存储结构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如梦 冯菊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