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5
阅读:79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分离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2.油分离器,是制冷系统中的辅助设备,其作用是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体中的润滑油进行分离,并将润滑油重新导入压缩机构,对零件更好的润滑,从而保证压缩机安全高效地运行。
3.现有的,油分离器包括分离罐,分离罐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注入高压气体的进气口,分离罐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分离罐的内壁上焊接固定有出气管,出气管与排气孔相连通,出气管的设置一方面增大高压气体的流动距离,另一方面引导分离罐内的气体,从排气孔排出;分离罐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分离后的润滑油排出排液孔,分离后的润滑油滴至分离罐底部,润滑油经排液孔排出。
4.在实际使用中,上述油分离器存在气流冲击运动的轨迹不足,油气分离不彻底的问题,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增长气流冲击运动的轨迹长度,从而使得油气分离更加彻底,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包括分离罐和固定在所述分离罐内壁上的出气管,所述分离罐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孔,所述进气口朝向所述出气管的外壁,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孔相连通,所述分离罐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液孔,所述出气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导流板,所述分离罐的内壁上设置有分隔罩,所述分隔罩位于所述出气管的下方,所述出气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螺旋导流板固定在所述出气管上的连接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压气体经进气口进入分离罐内,然后沿着螺旋导流板流动,进入出气管内,被分离后的气体从排气孔排出,被分离的润滑油落至分隔罩的顶壁上,沿分离罩的顶壁滑至边缘处,从分离罩的便于滴至分离罐的底壁,润滑油从排液口排出,便于润滑油的使用;分离罩的设置对螺旋导流板引导高压气体形成的旋风起到阻挡作用,减小上浮气流对下方液面液位的影响;螺旋导流板的设置增长气流的流动轨迹,增大气流与罐内的接触,从而对高压气体的分离更加彻底。
8.可选的,所述出气管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为腰形槽,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螺旋导流板上的安装座,所述连接件螺旋至所述螺旋槽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沿着出气管的长度方向转动安装座,使得安装座沿着螺旋槽内壁滑移,安装座滑移至螺旋槽内,从而将螺旋导流板固定在出气管的外壁上;当人员需要清洗螺旋导流板时,旋动螺旋导流板,带动安装座在螺旋槽的滑移,安装座滑出螺旋槽,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清洗螺旋导流板上的污垢。
10.可选的,所述分隔罩的外表面向外凸出,所述分隔罩能够变形,所述分离罐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使得所述分隔罩恢复初始状态的弹性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导流板引导高压气体产生旋风,产生的旋风作用于分离罩的顶壁上,在旋风的作用力下使得分离罩顶壁变形,弹性件变形,随着高压气体形成的旋风作用力的减小和作用位置的改变,在弹性件的自身回弹力作用下使得分隔罩恢复原来的位置,在高压气体和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分隔罩发生形变,便于落至分隔罩上润滑油的滴落。
12.可选的,所述分隔罩的内壁上固定有安装套,所述分离罐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呈倾斜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套的内壁卡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杆的侧壁连接,所述驱动杆驱使所述弹性件移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套对弹性件的一端进行固定,驱动杆的设置对弹性件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工作人员在安装油分离器前,根据油分离器的使用环境转动驱动杆,驱动杆驱使弹性件远离分隔罩的一端移动,带动弹性件与分隔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得弹性件的状态发生变化,便于对分隔罩顶部变形的难以程度进行调节。
14.可选的,所述驱动杆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安装套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外壁上固定有转动柄,所述转动柄位于所述分离罐外。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拧动转动柄,转动柄带动驱动杆转动,固定套在驱动杆上转动,从而驱使弹性件移动。
16.可选的,所述分隔罩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个支撑片,所述支撑片远离所述分隔罩的一端与所述分离罐的内壁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片的设置对分离罩进行支撑,将分隔罩支撑至分离罐内腔的中间位置,方便分隔罩上的润滑油的滴落。
18.可选的,所述分离罐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油温的检测探头和用于加热油的加热棒。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的检测探头检测油的温度,当油温过低时,启动电热棒,加热油,确保油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从而顺利地将分离后的油抽出。
20.可选的,所述分离罐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观察窗。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观察分离罐内的油量,从而更好的为设备提供润滑油。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高压气体经进气口进入分离罐内,在螺旋导流板的引导下高压气体沿着出气管的外壁流动,高压气体与出气管的外壁、螺旋导流板和分离罐内壁的碰撞下实现油和气体的分离,被分离后的气体经出气管排出排气孔,被分离出的油落至分隔罩上,沿分隔罩的边缘滴落至分离罐底部。螺旋导流板的设置对进入分离罐中的高压气体进行引导,使得高压气体的流动轨迹增长,从而对高压气体的分离更加彻底。
23.2.进入分离罐内的高压气体在螺旋导流板的引导下产生旋风,旋风向分隔罩的顶壁施加作用力,使得分隔罩的顶壁的形状发生变化,弹性件被压缩,当高压气体产生的旋风
作用于分隔罩上的位置发生变化或者作用力发生变,在弹性件的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得分隔罩恢复至初始的状态,使得分隔罩的形状发生变化,从而有利于分隔罩上油的滴落。
24.3. 通过分隔罩将分离罐内的空间进行分隔,减少空气流动过程中,对分离罐底部空气的造成的冲击震动,减少噪音污染,减小上浮气流对下方液面液位的影响。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油分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分离器外壁的结构。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油分离器的剖视图,用于展示分离器内腔的结构。
27.附图标记:1、分离罐;2、出气管;3、进气口;4、排气孔;5、排液孔;6、螺旋导流板;7、分隔罩;8、连接件;9、螺旋槽;11、弹性件;12、安装套;13、驱动杆;14、固定套;15、转动柄;16、支撑片;17、检测探头;18、加热棒;19、观察孔;20、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
30.参照图1和图2,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包括分离罐1和焊接固定在分离罐1顶壁上的出气管2,分离罐1的顶壁上开设有排气孔4,出气管2的出气口与排气孔4相连通,分离罐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3,高压气体从进气口3进入分离罐1内,经分离后的气体进入出气管2,从排气孔4排出,经分离后的油滴落至分离罐1的底壁。
31.参照图1和图2,出气管2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槽9,螺旋槽9的形状优先设置为腰形,出气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导流板6,出气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将螺旋导流板6固定在出气管2外壁上的连接件8,本技术中连接件8优先选用呈螺旋形的安装座,螺旋导流板6焊接固定在连接件8的外壁上,工作人员将安装座的一端插入螺旋槽9的内壁,然后沿着螺旋槽9的内壁转动安装座,将安装座转动至螺旋槽9内,从而将螺旋导流板6固定在出气管2的外壁上;当需要清理螺旋导流板6时,转动安装座,安装座滑出螺旋槽9,拆除螺旋导流板6,便于工作人员清理螺旋导流板6。
32.参照图2,分离罐1的内壁上设置有分隔罩7,分隔罩7位于出气管2的下方,分隔罩7的边缘位置间隔均匀的焊接固定有若干个支撑片16,支撑片16远离分隔罩7的一端与分离罐1的内壁焊接固定,在若干个支撑片16的支撑下使得分隔罩7悬空至分离罐1的中间位置,分隔罩7的边缘处与分离罐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被分离的油首先滴至分离罩的顶壁上,沿着分隔罩7的外壁滑落至分离罐1的底壁。
33.参照图2,分隔罩7的顶壁呈球形状,本技术中分隔罩7优选容易变形的橡胶材质,高压气体在螺旋引导板的引导下形成旋风,旋风作用至分隔罩7的顶壁,使得分隔罩7顶壁的形状发生变化,随着作用力大小的变化和作用位置的变化,分隔罩7的外壁不断恢复初始状态,分离高压气体的过程中分隔罩7的形状不断的变化,从而有利于使得分隔罩7外壁上油的滴落,合理利用高压气体产生的旋风的作用力。
34.参照图2,分隔罩7的设置对螺旋引导板引导高压气体产生的旋风进行阻挡,减小旋风作用至分离罐1的底壁,对下方油液面在竖直面上的浮动作用减小,且为了减小上浮气流对下方液面液位的影响。分离罐1的内壁上设置有使得分隔罩7回位的弹性件11,当分隔
罩7的顶壁受到外界作用力时,弹性件11被压缩,在弹性件11的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分隔罩7容易恢复到初始的状态。
35.参照图2,分隔罩7的内壁上焊接固定有安装套12,分离罐1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驱动杆13,驱动杆13呈倾斜设置,驱动杆13的一端位于分离罐1的内腔,另一端位于分离罐1的外壁,驱动杆13位于分离罐1内腔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套14,本技术中弹性件11优先选用弹簧片,弹性件11的一端与安装套12的内壁卡接固定,另一端与固定套14的内壁固定连接,转动驱动杆13的过程中,驱动杆13在分离罐1内的长度发生变化,使得弹性件11与分隔罩7内壁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对分隔罩7的支撑效果发生变化,从而适应于不同的使用环境。
36.参照图2,驱动杆13的外壁上焊接固定有转动柄15,转动柄15位于分离罐1外,拧动转动柄15,转动柄15带动驱动杆13转动,转动柄15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驱使驱动杆13转动。工作人员在安装油分离器前,预先通过拧动转动柄15使得驱动杆13在分离罐1内的长度发生变化,便于将油分离器安装在对应的设备上。
37.参照图2,分离罐1的内壁上安装有检测探头17,检测探头17的设置用于检测分离罐1底部的油温,确保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分离罐1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棒18,加热棒18位于靠近分离罐1底部的位置,当油温过低时,启动电热棒,加热油,确保油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便于油的转移。
38.参照图1,分离罐1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液孔5,分离罐1底部的油通过油泵从排液孔5抽向外界,通向需要进行润滑的设备;分离罐1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19,观察孔19的内壁上安装有观察窗20,本技术中观察窗20优先选用透明窗,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20观察分离罐1内的油量,从而更好的为设备提供润滑油。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的实施原理为:高压气体经进气口3进入分离罐1内,在螺旋导流板6的引导下沿出气管2的外壁流动,高压气体在分离罐1内壁、螺旋导流板6和出气管2外壁等的碰撞下实现气体和油的分开,被分离的气体进入出气管2,经出气管2从排气孔4排出;经分离的油先落至分隔罩7的顶壁上,然后沿分隔罩7的外壁滑落至分离罐1的底壁,从排液孔5抽取分离罐1内的油,用于零件的润滑。螺旋导流板6的设置对高压气体进行引导,增加气流的流动轨迹,充分地引导气流与罐内壁接触,继而油附着在内壁,并沿着内壁流至底部,提高油气分离效率。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包括分离罐(1)和固定在所述分离罐(1)内壁上的出气管(2),所述分离罐(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3)和排气孔(4),所述进气口(3)朝向所述出气管(2)的外壁,所述出气管(2)的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孔(4)相连通,所述分离罐(1)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液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导流板(6),所述分离罐(1)的内壁上设置有分隔罩(7),所述分隔罩(7)位于所述出气管(2)的下方,所述出气管(2)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螺旋导流板(6)固定在所述出气管(2)上的连接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2)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槽(9),所述螺旋槽(9)为腰形槽,所述连接件(8)包括固定在所述螺旋导流板(6)上的安装座,所述连接件(8)螺旋至所述螺旋槽(9)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罩(7)的外表面向外凸出,所述分隔罩(7)能够变形,所述分离罐(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使得所述分隔罩(7)恢复初始状态的弹性件(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罩(7)的内壁上固定有安装套(12),所述分离罐(1)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驱动杆(13),所述驱动杆(13)呈倾斜设置,所述弹性件(1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套(12)的内壁卡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杆(13)的侧壁连接,所述驱动杆(13)驱使所述弹性件(11)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3)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固定套(14),所述弹性件(11)远离所述安装套(1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套(1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13)的外壁上固定有转动柄(15),所述转动柄(15)位于所述分离罐(1)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罩(7)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个支撑片(16),所述支撑片(16)远离所述分隔罩(7)的一端与所述分离罐(1)的内壁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罐(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油温的检测探头(17)和用于加热油的加热棒(18)。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罐(1)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19),所述观察孔(19)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观察窗(2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分离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涡旋的油分离器,包括分离罐和固定在所述分离罐内壁上的出气管,所述分离罐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孔,所述进气口朝向所述出气管的外壁,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与所述排气孔相连通,所述分离罐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液孔,所述出气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导流板,所述分离罐的内壁上设置有分隔罩,所述分隔罩位于所述出气管的下方,所述出气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螺旋导流板固定在所述出气管上的连接件。本申请具有增长气流冲击运动的轨迹长度,从而使得油气分离更加彻底的效果。使得油气分离更加彻底的效果。使得油气分离更加彻底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一冷特艺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陶瓷上釉用湿粉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包铝扁线轧合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