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5
阅读:85
评论:0
1.本公开涉及片材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2.迄今为止,已知这样的后处理装置,其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后端并执行后处理,例如用于对准从图像形成装置传送的片材的边缘部分的对准处理和用于装订那些片材的装订处理。
3.日本专利特开第2002-265123号公开了一种技术,其用于通过使用暂时突出到后处理装置外部的可突出托盘来支撑被引入后处理装置内的处理托盘中的大片材的姿势,以便防止片材在处理托盘中错位。日本专利特开第2002-265123号的后处理装置还具有通过使用与被拉入处理托盘的片材抵接的带状构件按压片材摞来进一步改善片材摞在处理托盘上的对准的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当片材在处理之后从装置排出时,期望保持片材对准。例如,当片材落入要向其排出片材的托盘中时,可以通过按压构件向下按压待排出的片材以确保片材的姿势不受空气阻力效应的影响。然而,这样的按压构件必须布置成在片材的排出方向上重叠,并且如果片材的姿势也由可突出托盘支撑,则按压构件和可突出托盘将彼此干涉或碰撞。按压构件和可突出托盘之间的碰撞会产生令用户不快的碰撞声。
5.鉴于上述情况,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机构,其通过使用按压构件和可突出托盘这两者来实现片材对准的改善以及减小由按压构件和可突出托盘之间的碰撞引起的碰撞声。
6.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片材处理装置,其包括:排出单元,所述排出单元配置成从排出口排出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的片材摞;装载单元,已排出的片材摞被装载到所述装载单元上;抵接单元,所述抵接单元在片材摞的排出方向上从所述排出口向前设置,使得所述抵接单元与已排出的片材摞的顶表面抵接;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能够从所述排出口突出且能够缩回到所述排出口中,并且配置成在片材摞被排出时暂时突出到片材摞的下侧以支撑片材摞;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控制所述支撑单元的移动,使得在片材摞与所述抵接单元抵接之后,所述支撑单元到达所述抵接单元的位置。
7.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包括: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配置成在片材上形成图像;以及根据第一方面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片材处理装置连接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并且配置成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接收片材以处理所述片材。
8.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参考附图),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9.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
10.图2a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后处理单元的配置示例的第一透视图。
11.图2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后处理单元的配置示例的第二透视图。
12.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功能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13.图4是详细示出与根据实施例的后处理装置的排出控制功能相关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14.图5a是详细示出当可突出托盘处于缩回位置时摞排出单元的构件的透视图。
15.图5b是详细示出当可突出托盘处于突出位置时摞排出单元的构件的透视图。
16.图6a是示出当可突出托盘处于缩回位置时摞排出单元的主要构件与片材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17.图6b是示出当可突出托盘处于突出位置时摞排出单元的主要构件与片材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18.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输送控制处理的流程示例的流程图。
19.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突出控制处理的流程示例的流程图。
20.图9是示出可突出托盘的突出的定时的时序图。
21.图10是详细示出与根据第一变型的后处理装置的排出控制功能相关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22.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一变型的输送控制处理的流程示例的流程图。
23.图12是示出第一变型中的输送速度控制的时序图。
24.图13是详细示出与根据第二变型的后处理装置的排出控制功能相关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25.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变型的突出控制处理的流程示例的流程图。
26.图15是示出第二变型中的突出定时控制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要注意,以下实施例并非旨在限制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范围。在实施例中描述了多个特征,但是并非限制为发明需要所有的这些特征,并且可以适当地组合多个这样的特征。此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赋予相同或相似的配置,并且省略其冗余描述。
28.1.系统的总体配置的示例
29.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1s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参考图1,图像形成系统1s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读取装置2和后处理装置4。图像形成装置1在片材(也称为“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读取装置2光学地读取原稿并生成读取的图像数据。后处理装置4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从图像形成装置1接收片材,并且对接收的片材执行后处理(稍后描述)。
30.通常,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在对片材执行某种处理之后将片材排出到装置外部的片材处理装置。本实施例将主要描述后处理装置4作为片材处理装置的示例。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可以作为片材处理装置。
31.2.读取装置的配置示例
32.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读取装置2与原稿进给装置3一体化。读取装置2还包括原稿托盘16、驱动单元17、第一读取单元18、第二读取单元19和排出托盘20。原稿进给装置3将放置在原稿托盘16上的原稿沿着输送路径输送到读取位置。第一读取单元18包括图像传感器阵列,并且通过光学读取到达读取位置的原稿的第一表面来生成读取图像数据。第二读取单元19也包括图像传感器阵列,并且通过光学读取到达读取位置的原稿的第二表面来生成读取图像数据。已通过读取位置的原稿被排出到排出托盘20。第一读取单元18可以通过被驱动单元17驱动而水平移动,并且也可以在移动的同时光学读取放置在原稿平台玻璃上的原稿(例如,小册子原稿)。
33.3.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示例
34.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是根据电子照相方法操作的黑白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使用直接转印方法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b。图像形成单元1b包括处理盒8和扫描仪单元15。处理盒8包括感光鼓9。通过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用激光束曝光感光鼓9的表面,扫描仪单元15将静电潜像写入到正在旋转且已充电的感光鼓9的表面上。通过供应带电的调色剂粒子使写入的静电潜像显影,并且由此形成调色剂图像,调色剂图像承载在感光鼓9上并到达感光鼓9和转印辊10之间的转印位置。当执行复印作业时,输入图像数据是由读取装置2的第一读取单元18和第二读取单元19中的一者或两者生成的读取图像数据。当执行打印作业时,通过网络从外部装置接收输入图像数据。
35.图像形成装置1还包括容纳片材摞的盒6。片材从盒6分离并通过进纸机构沿着输送路径逐一输送。对齐辊7校正所输送片材的歪斜并将片材输送到转印位置。由感光鼓9承载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位置处被转印到片材的表面。然后,片材从转印位置输送到位于下游的定影单元11。通过在一对辊之间按压片材的同时用诸如卤素灯的加热元件加热调色剂,定影单元11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上。在执行双面打印时,已通过定影单元11的片材通过反转辊12转向,并且此时以正面和背面翻转的状态通过再输送路径13再次输送到转印位置。然后,由感光鼓9承载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位置处转印到片材的背面。此外,片材再次通过定影单元11。已完成单面打印或双面打印的片材被传送到后处理装置4。
36.要注意,这里描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和读取装置2的配置仅仅是示例。图像形成装置1可以使用另外的图像形成方法(例如喷墨方法或胶版印刷方法)进行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是彩色打印机。代替直接转印方法,图像形成单元1b也可以使用中间转印方法进行操作,其中图像经由中间转印构件从感光鼓转印到片材。读取装置2不必包括原稿进给装置3。
37.4.后处理装置的配置示例
38.后处理装置4包括:由接收路径81、内部路径82、第一排出路径83和第二排出路径84构成的输送路径;上排出托盘25;后处理单元4a;摞排出单元4b;以及下排出托盘37。接收路径81是用于从图像形成装置1接受片材的路径。内部路径82是用于将片材输送到后处理单元4a的路径。第一排出路径83是用于将片材排出到上排出托盘25的路径。第二排出路径84是用于将片材从摞排出单元4b的排出口70排出到下排出托盘37的路径。
39.设置在接收路径81的入口附近的入口辊21将从图像形成装置1排出的片材引入接收路径81中并且将该片材输送到缓冲前辊22。设置在入口辊21和缓冲前辊22之间的入口传
感器27检测通过接收路径81的片材。缓冲前辊22将片材输送到第一排出路径83。当上排出托盘25被指定为片材排出目的地时,设置在第一排出路径83中的反转辊24将输送的片材排出到上排出托盘25。在此情况下,不对从图像形成装置1输送的片材进行后处理。如果下排出托盘37被指定为片材排出目的地,则反转辊24将片材转向并将片材输送到内部路径82。回流防止阀23防止被转向的片材回流到接收路径81中。进入内部路径82的片材依次通过内部排出辊26、中间输送辊28和踢出辊29向后处理单元4a输送。中间传感器38检测在中间输送辊28和踢出辊29之间通过的片材。
40.在本实施例中,后处理单元4a将从内部路径82接收的多个片材对准。后处理单元4a还包括装订机51,所述装订机可以装订一摞对准的片材。由后处理单元4a处理的片材摞通过由沿排出方向x2滑动的排出引导件34推动片材摞的后边缘而沿着第二排出路径84输送,并且片材摞被传送到排出辊36。作为检测单元的出口传感器60检测通过排出口70前方(在图1的示例中为排出辊36前方)的第二排出路径84中的检测位置(位置d1,稍后描述)的片材。作为排出单元的一对排出辊36将通过的片材摞从排出口70排出到作为装载单元的下排出托盘37。排出的片材摞被装载到下排出托盘37上。
41.上述的入口传感器27、中间传感器38和出口传感器60例如可以是光学传感器(例如,光断续器),当入射光被片材阻挡时,所述光学传感器在对应的检测位置处检测片材的存在。
42.可突出托盘61是支撑单元,其设置在第二排出路径84和下排出托盘37之间并且配置成能够从排出口70突出且能够缩回到排出口70中。当没有片材摞排出时,可突出托盘61缩回到排出口70内部的缩回位置。当从排出口70排出片材摞时,可突出托盘61暂时突出到片材摞的下侧以支撑片材摞。更具体地,当片材摞的前缘到达出口传感器60的检测位置并且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片材摞的存在时,可突出托盘61在控制单元(稍后描述)的控制下等待给定的持续时间,然后在片材摞的下侧沿c1方向从排出口70突出。已突出的可突出托盘61在片材摞的下表面处支撑片材摞并在排出期间帮助保持片材摞的姿势。此后,当片材摞的后缘到达上述的检测位置时,出口传感器60不再检测到片材摞的存在。然后,可突出托盘61在与方向c1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并缩回到原始的缩回位置。不再由可突出托盘61支撑的片材摞被排出到下排出托盘37。
43.按压构件62是板状的抵接单元,其配置成能够围绕设置在排出口70上方的枢转轴枢转。按压构件62在其自由端侧的部分在待机状态下沿着从排出口70排出片材摞的排出方向向前定位(位置d3,稍后描述)。按压构件62由从排出口70排出的片材摞的前缘推动并枢转,与片材摞的顶表面抵接,并且向下按压片材摞,这有助于片材摞下落到下排出托盘37上。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按压构件62与可突出托盘61配合工作以帮助保持被排出到下排出托盘37的片材摞的姿势。如果在可突出托盘61沿方向c1最大程度地突出的突出位置中没有片材摞,则可突出托盘61将与按压构件62干涉或碰撞。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定时控制(稍后描述),可突出托盘61和按压构件62从上方和下方夹住片材摞,因此可突出托盘61和按压构件62不会彼此直接碰撞。
44.上排出托盘25和下排出托盘37配置成能够沿图中的竖直方向上升和下降。例如,上排出托盘25和下排出托盘37中的每一个在片材排出到该托盘时都向下下降。类似地,每个托盘在从该托盘移除片材时都向上上升。因此,装载在每个托盘上的片材摞的最上表面
的位置被调节为恒定。后处理装置4可以包括片材表面传感器(未示出)以检测向每个托盘排出片材以及从每个托盘移除片材。后处理装置4可以包括分别用于驱动上排出托盘25和下排出托盘37的马达。替代地,上排出托盘25和下排出托盘37中的每一个例如可以通过弹簧向上偏压,并且通过片材的重量向下下降。
45.5.后处理单元的详细配置的示例
46.图2a和2b是示出后处理单元4a的配置示例的透视图。图2a示出了处于关闭状态的后处理单元4a的上引导件31,并且图2b示出了处于打开状态的后处理单元4a的上引导件31。在本实施例中,后处理单元4a是执行对准片材摞的对准处理或者装订片材摞的装订处理中的至少一个的处理单元。
47.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后处理单元4a包括按压标志30、上引导件31、下引导件32、对准单元33、排出引导件34、引导件驱动单元35、第一基准板39、装订机51、第二基准板52、按压引导件56和撞纸机58。上引导件31和下引导件32在两个引导件的内侧上形成用于容纳将由后处理单元4a处理的片材的片材容纳空间。从踢出辊29排出的片材被装载到片材容纳空间中的下引导件32上。按压标志30能够在踢出辊29的下游侧枢转。按压标志30按压被排出到片材容纳空间中的先前片材的后缘部分,使得后续排出片材的前缘在先前片材上方通过。换句话说,按压标志30防止相继排出到片材容纳空间中的片材之间彼此碰撞。按压标志30的下表面的宽度足以按压能够由后处理单元4a处理的各种尺寸的片材的后缘部分。
48.对准单元33设置在上引导件31上,并且对准单元33具有由上引导件31可旋转地支撑的轴33b、联接到轴33b的对准辊33a、以及用于旋转该轴33b的齿轮33c。对准辊33a由弹性材料(例如合成橡胶或弹性体树脂)形成,并且具有当从轴向方向观察时为半圆形的外周表面。齿轮33c由驱动单元(未示出)间歇性地驱动,以便随着片材被排出到片材容纳空间中的定时一次旋转一圈,因此轴33b和对准辊33a也旋转。在该旋转期间,对准辊33a通过上引导件31中的开口31a与片材容纳空间中的最上面的片材的顶表面抵接,并且朝向一对第一基准板39输送片材。当片材与第一基准板39抵接时,对准辊33a在片材表面上滑动并且进一步旋转,从而与片材分离。第一基准板39通过在正交于片材输送方向并且正交于下引导件32的顶表面的板的内壁处抵靠被排出到片材容纳空间中的片材的边缘部分来管控片材的姿势。按压引导件56是向下按压片材容纳空间中的片材的顶表面的挠性板状构件。
49.在下面的描述中,片材在后处理单元4a中朝向第一基准板39移动的方向将被称为纵向对准方向x1。与纵向对准方向x1相反的方向(即片材摞离开第一基准板39并从后处理单元4a排出的方向)是排出方向x2。下引导件32例如具有足以容纳通过长边进给(较长边平行于纵向对准方向x1的姿势)输送的a4尺寸片材的宽度。第二基准板52设置在下引导件32的一个侧表面上。撞纸机58设置在下引导件32的另一个侧表面上。撞纸机58配置成能够在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移动。撞纸机58和第二基准板52抵靠被排出到片材容纳空间中的片材的相应侧边并且管控片材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姿势。
50.装订机51对在片材容纳空间中沿纵向对准方向x1和宽度方向对准的片材摞执行装订处理。装订机51可以配置成能够例如在纵向对准方向x1和排出方向x2上移动。在此情况下,不仅可以使用角部装订来装订片材摞的角部部分,而且可以使用长边装订来装订在相对于片材摞移动的同时沿着片材摞的较长边定位的多个部分。
51.排出引导件34是配置成能够在排出方向x2上滑动的输送单元,并且沿着输送路径
输送由后处理单元4a处理的片材摞,并且将片材摞传送到上述的排出辊36。上引导件59将片材摞的前缘引导到排出辊36的辊对之间的位置。
52.6.控制功能的配置示例
53.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系统1s的控制功能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参考图3,图像形成装置1除了图像形成单元1b之外还包括打印机控制单元100、操作单元103、显示单元104和通信单元105。打印机控制单元100包括cpu 101和存储器102。后处理装置4包括修整器控制单元400、传感器405和致动器406。修整器控制单元400包括cpu 401、存储器402、输入/输出(i/o)端口403和总线404。打印机控制单元100和修整器控制单元400通过控制信号线彼此连接并且协作以控制图像形成系统1s的操作。
54.打印机控制单元100的cpu(中央处理单元)101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2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操作。例如,当指示复印作业时,cpu 101使读取装置2读取原稿并且控制图像形成单元1b的操作以基于从读取装置2输入的读取图像数据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当指示打印作业时,cpu 101控制图像形成单元1b的操作以基于经由通信单元105从外部装置接收的输入图像数据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存储器102可以是作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的只读存储器(rom)和作为易失性存储介质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任意组合。存储器102存储由cpu 101执行的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图像数据、设定数据和其他数据。存储器102可以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55.操作单元103是用于接受从图像形成系统1s的用户输入的指令和信息的装置。操作单元103可以包括例如按钮、触摸面板、开关、小键盘和麦克风中的一个或多个。显示单元104是用于向图像形成系统1s的用户显示信息和图像的装置。显示单元104例如是液晶显示器。通信单元105是对图像形成装置1与外部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pc)或智能电话)的通信进行中介的接口。
56.修整器控制单元400的cpu 401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控制后处理装置4的整体操作。存储器402可以是rom和ram的任意组合。存储器402存储由cpu 401执行的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设定数据和其他数据。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cpu 401和存储器402通过总线404连接到i/o端口403。i/o端口403接受来自设置在后处理装置4中的多个传感器405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信号。多个传感器405例如可以包括入口传感器27、中间传感器38和出口传感器60。i/o端口403将控制信号输出到设置在后处理装置4中的多个致动器406。多个致动器406可以包括例如用于旋转或移动上述后处理装置4中的辊、引导件、装订机和撞纸机的马达。
57.打印机控制单元100和修整器控制单元400的每个功能可以通过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专用硬件电路来实现。打印机控制单元100和修整器控制单元400的每个功能可以使用诸如上述cpu的通用处理器实现为软件。此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修整器控制单元400的一些或全部的功能可以实现为打印机控制单元100的功能。
58.7.排出控制功能的配置示例
59.图4是更详细地示出与用于控制从后处理装置4排出片材的修整器控制单元400的排出控制功能相关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参考图4,修整器控制单元400包括排出控制单元410和后处理控制单元413。排出控制单元410包括片材控制单元411和托盘控制单元412。
60.片材控制单元411旋转引导件驱动马达m10,并且其旋转力使引导件驱动单元35操
作排出引导件34并使其在排出方向x2上滑动。结果,装载在下引导件32上的片材摞在排出方向x2上移动到排出辊36的位置。片材控制单元411旋转辊驱动马达m11,并且其旋转力使排出辊36操作并且从排出口70排出已由排出引导件34输送的片材摞。当片材摞已被排出时,片材控制单元411在相反方向上操作引导件驱动马达m10并且使排出引导件34在纵向对准方向x1上滑动,这使排出引导件34返回到其原始待机位置。
61.片材控制单元411可以通过旋转辊移位马达m12使排出辊36(例如,上辊36a和下辊36b)的位置移位。例如,片材控制单元411使排出引导件34将片材摞输送到排出辊36的位置,其中上辊36a和下辊36b彼此充分分离。当片材摞到达排出辊36的位置时,片材控制单元411使上辊36a和下辊36b之间的间隙变窄以夹持片材摞。结果,片材摞从排出引导件34传送到排出辊36。
62.托盘控制单元412控制可突出托盘61的移动,使得在片材摞与按压构件62抵接之后,可突出托盘61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更具体地,托盘控制单元412基于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片材摞已到达出口传感器60的检测位置的定时来控制使可突出托盘61从缩回位置突出的定时。例如,托盘控制单元412监测来自出口传感器60的传感器信号,然后一旦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由排出引导件34输送的片材摞的前缘就待机给定的持续时间。然后,在经过待机的持续时间之后,托盘控制单元412旋转托盘驱动马达m13以使可突出托盘61从排出口70突出。当出口传感器60随后检测到片材摞的后缘时,托盘控制单元412在相反方向上操作托盘驱动马达m13,并且将可突出托盘61缩回到原始缩回位置。
63.当片材由踢出辊29排出到后处理单元4a时,后处理控制单元413使纵向对准马达m1旋转,其旋转力使对准单元33的对准辊33a旋转并使片材摞在其长度方向上对准。后处理控制单元413还使撞纸机移位马达m2旋转,并且通过使撞纸机58朝向与片材沿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对应的位置移动,片材摞在其宽度方向上对准。后处理控制单元413还可以根据从打印机控制单元100接收的作业中的后处理设置使装订机移位马达m3和装订马达m4旋转。装订机移位马达m3使装订机51在纵向对准方向x1或排出方向x2上移动。装订马达m4使已移动到目标位置的装订机51执行用于装订片材摞的操作。
64.8.摞排出单元的操作
65.图5a和图5b是详细示出构成摞排出单元4b的构件的透视图。图5a示出了当可突出托盘61处于缩回位置时的摞排出单元4b的构件,并且图5b示出了当可突出托盘61处于突出位置时的摞排出单元4b的构件。在这些图中,省略了诸如片材摞和摞排出单元4b的框架本体的一些构件,以使得能够示出更多的细节。图6a和图6b是在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看到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其示出了摞排出单元4b的主要构件和片材之间的位置关系。图6a示出了当可突出托盘61处于缩回位置时的位置关系,并且图6b示出了当可突出托盘61处于突出位置时的位置关系。
66.如上所述,在片材摞s已经在后处理单元4a中被对准或装订之后,片材控制单元411使引导件驱动马达m10旋转,操作引导件驱动单元35,并且使排出引导件34在排出方向x2上滑动。后缘已被排出引导件34推动的片材摞s在排出方向x2上被向外推动,并且片材摞s的前缘由上引导件59引导并到达排出辊36的位置(位置d2,稍后描述)。此时,构成排出辊36的上辊36a和下辊36b彼此分离。
67.当出口传感器60在片材摞s的前缘恰好到达排出辊36的位置之前的检测位置处检
测到片材摞s的前缘时,排出控制单元410开始准备使可突出托盘61突出。片材控制单元411使辊移位马达m12旋转并使上辊36a在方向p1上移动,这使上辊36a和下辊36b夹持片材摞s(参见图5a和图6a)。接下来,当片材控制单元411使辊驱动马达m11动作时,由辊驱动马达m11驱动的排出辊36在夹持片材摞s的同时旋转并将该片材摞s从排出口70排出到外部。当片材摞s的前缘到达按压构件62时,按压构件62被向上推动并枢转。
68.在图5a和图5b所示的示例中,可突出托盘61具有四个梳齿61a、61b、61c和61d。可突出托盘61在托盘控制单元412的控制下由托盘驱动马达m13驱动,并且开始在方向c1上移动。可突出托盘61的梳齿的末端稍晚于片材摞s的前缘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参见图5b和图6b)。当可突出托盘61从排出口70突出时,可突出托盘61从片材摞的下侧支撑片材摞s。
69.当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片材摞s的后缘时,托盘控制单元412使托盘驱动马达m13反向旋转,并且开始缩回可突出托盘61。当可突出托盘61缩回时,片材摞s失去来自可突出托盘61的支撑并被排出到下排出托盘37。当片材摞s的后缘通过排出辊36的位置时,已由片材摞s向上推动的按压构件62返回到其原始位置且同时在片材摞的后缘附近按压片材摞s的顶表面。片材控制单元411可以使辊移位马达m12反向旋转并使上辊36a在方向p2上移动,从而使上辊36a和下辊36b再次分离。片材控制单元411使排出引导件34在纵向对准方向x1上滑动并返回其原始待机位置。以该方式,后处理单元4a进入能够接受下一片材的状态。
70.9.处理的流程
71.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由片材控制单元411执行的输送控制处理的流程示例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由托盘控制单元412执行的突出控制处理的流程示例的流程图。在片材摞已由后处理单元4a对准或装订之后并行地执行输送控制处理和突出控制处理。要注意,在下面的描述中,处理步骤由指示“步骤”的s指示。
72.9-1.输送控制处理
73.在图7的输送控制处理中,首先,在步骤s101中,片材控制单元411待机,直至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片材摞s的前缘。当检测到片材摞s的前缘时,序列进入步骤s102。在步骤s102中,片材控制单元411待机,直至片材摞s到达排出辊36的位置(上辊36a和下辊36b可以夹持片材摞s的位置)。当片材摞s到达排出辊36的位置时,序列进入步骤s103。在步骤s103中,片材控制单元411通过减小排出辊36的上辊36a和下辊36b之间的间隙来使排出辊36夹持片材摞s。接下来,在步骤s104中,片材控制单元411开始使排出辊36旋转。以基于排出辊36的旋转速度的速度排出片材摞s。接下来,在步骤s105中,在使排出辊36旋转的同时,片材控制单元411待机,直至经过与片材的长度相对应的时间段(即,直至片材摞s与排出辊36分离)。一旦经过与片材的长度相对应的时间段,序列就进入步骤s106。在步骤s106中,片材控制单元411停止旋转排出辊36。接下来,在步骤s107中,片材控制单元411增大排出辊36的上辊36a和下辊36b之间的间隙,并且使间隙返回到其原始尺寸。
74.9-2.突出控制处理
75.在图8的突出控制处理中,首先,在步骤s201中,托盘控制单元412待机,直至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片材摞s的前缘。当检测到片材摞s的前缘时,序列进入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中,托盘控制单元412待机,直至经过预定的持续时间t1。持续时间t1将稍后进一步描述。一旦经过了持续时间t1,序列就进入步骤s203。在步骤s203中,托盘控制单元412使可突出托盘61开始从缩回位置突出。接下来,在步骤s204中,在使可突出托盘61突出的同时,托
盘控制单元412待机,直至可突出托盘61突出到最大程度。一旦可突出托盘61已突出到最大程度,序列就进入步骤s205。在步骤s205中,托盘控制单元412使可突出托盘61停止突出。接下来,在步骤s206中,托盘控制单元412待机,直至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片材摞s的后缘。当检测到片材摞s的后缘时,序列进入步骤s207。在步骤s207中,托盘控制单元412使可突出托盘61从突出位置缩回到原始缩回位置。
76.9-3.可突出托盘的突出的定时
77.图9是示出可突出托盘61的突出的定时以及可突出托盘61与片材摞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时序图。图9中的横轴表示从排出引导件34开始在排出方向x2上排出片材摞时起所经过的时间。纵轴表示在排出方向x2上离经过时间为零时的片材摞的前缘的位置d0(排出开始位置)的距离。实线曲线91表示随时间变化的片材摞的前缘的位置。虚线曲线92表示随时间变化的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的位置。假定在经过时间为零时,可突出托盘61在缩回位置处待机并且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在位置d1处。
78.由排出引导件34推动并且已开始移动的片材摞的前缘在时间t1到达出口传感器60的检测位置d1。排出控制单元410例如在该时间点启动计时器,并且开始监测经过的时间。在时间t2,片材摞的前缘到达排出辊36能够夹持片材摞的位置d2。片材控制单元411可以基于计时器测量持续时间t2(=t2-t1)来确定片材摞的前缘已到达位置d2。从时间t2到时间t3,排出引导件34停止操作并且片材摞的前缘的位置停留在位置d2。在该时间期间,排出辊36的上辊36a和下辊36b之间的间隙减小,并且片材摞由上辊和下辊夹持。在时间t3,排出辊36开始旋转,并且片材摞的前缘再次在排出方向x2上移动。在时间t4,托盘控制单元412使可突出托盘61开始突出。托盘控制单元412例如可以基于计时器测量持续时间t1(=t4-t1)来确定可突出托盘61开始突出的定时。在时间t5,片材摞的前缘到达与按压构件62抵接的位置d3。此时,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位于片材摞的前缘之后的距离为l1。在时间t6,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到达最大突出位置d2,因此可突出托盘61停止。托盘控制单元412例如可以基于计时器测量持续时间t3(=t6-t1)来确定可突出托盘61停止的定时。在时间t7,片材摞的后缘到达位置d1。如图所示的长度ls对应于片材的长度。当在时间t7由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片材摞的后缘时,托盘控制单元412使可突出托盘61开始缩回。
79.在一个示例中,排出引导件34的移动速度(直至时间t2的片材摞的输送速度)以及由排出辊36排出片材摞的速度(从时间t3开始的片材摞的排出速度)都可以为200mm/s。当出口传感器60的检测位置d1和排出辊36的位置d2之间的距离为20mm时,持续时间t2为100毫秒(ms)。片材摞的排出停止的持续时间(t3-t2)取决于上辊36a和下辊36b的移位速度,例如可以为300ms。当排出辊36的位置d2和按压构件62的位置d3之间的距离为20mm时,片材摞的前缘在时间t5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d3,该时间t5是在时间t3恢复移动之后100ms。
80.可突出托盘61的突出速度可以为200mm/s。将可突出托盘61的突出速度设定为与片材摞的排出速度相同的值使得可以在可突出托盘61突出时稳定地支撑片材摞。可突出托盘61开始突出的定时t4取决于片材摞的前缘和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之间的距离l1,以及处于缩回位置的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的位置d1。例如,在上述示例中,l1=10mm,并且t1(=t4-t1)=450ms。
81.根据参考图7至图9描述的定时控制,片材摞到达在可突出托盘61之前的按压构件62的位置d3并向上推动按压构件62,因此可突出托盘61将不会直接与按压构件62碰撞。因
而,减小由可突出托盘61和按压构件62彼此碰撞引起的碰撞声。另外,由按压构件62按压片材摞的顶表面,同时由可突出托盘61支撑下表面,直至片材摞从排出口70充分排出,这改善了片材摞的对准。以该方式,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实现使用按压构件62和可突出托盘61这两者来改善片材摞的对准,以及减小由那些构件彼此碰撞引起的碰撞声。
82.10.变型
83.前一节描述了片材摞的排出速度和可突出托盘61的突出速度都恒定的示例。然而,这些速度在排出期间可以改变。可突出托盘61的突出速度可以与片材摞的排出速度不同。后处理装置4的修整器控制单元400能够以可变方式设定片材摞的排出速度和可突出托盘61的突出速度中的一者或两者。另外,修整器控制单元400也能够以可变方式设定可突出托盘61开始从缩回位置突出的定时。下面将描述与这样的控制相关的两个变型。
84.10-1.第一变型
85.在第一变型中,修整器控制单元400以可变方式设定排出辊36排出片材摞的排出速度。更具体地,修整器控制单元400基于片材摞中包含的片材的类型将片材摞的排出速度设定为至少两个候选速度中的一个。例如,假定一种类型的片材是普通纸,另一种类型的片材是比普通纸更厚的厚纸。与由普通纸构成的片材摞相比,由厚纸构成的片材摞具有在与按压构件62碰撞时产生较大的碰撞声的性质。因此,当排出由厚纸构成的片材摞时,通过修整器控制单元400将片材摞与按压构件62碰撞的排出速度设定为比正常排出速度(第一速度v1)慢的速度(第二速度v2)来减小碰撞声。同样地,在此情况下,控制可突出托盘61的移动,使得在片材摞与按压构件62抵接之后,可突出托盘61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
86.在本变型中,图像形成系统1s、图像形成装置1、读取装置2和后处理装置4的配置可以与上述配置相同,区别在于与后处理装置4的排放控制功能相关的部件,如图10所示。
87.图10是进一步详细示出根据本变型的与后处理装置4的排出控制功能相关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参考图10,后处理装置4的修整器控制单元400包括后处理控制单元413、片材信息获取单元420和排出控制单元430。排出控制单元430包括片材控制单元431和托盘控制单元432。
88.片材信息获取单元420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打印机控制单元100获取指示从图像形成装置1传送到后处理装置4的片材的类型的类型信息。作为一个示例,类型信息可以是识别类型的标识或名称,例如“普通纸”和“厚纸”。作为另一示例,类型信息可以是指示特性值的数值,例如片材的厚度或基重。打印机控制单元100可以通过操作单元103接受来自用户的片材类型的指定,并且将指示接受的类型的类型信息输出到片材信息获取单元420。替代地,图像形成装置1或后处理装置4可以包括用于自动测量片材的厚度或基重的传感器,并且片材信息获取单元420可以基于来自该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来确定片材的类型。片材信息获取单元420将获取的类型信息输出到排出控制单元430。
89.与上述的片材控制单元411类似地,片材控制单元431控制排出引导件34以将已装载到后处理单元4a的下引导件32上的片材摞输送到排出辊36的位置。当片材摞到达排出辊36的位置时,片材控制单元431使上辊36a和下辊36b之间的间隙变窄以夹持片材摞。
90.在本变型中,片材控制单元431基于从片材信息获取单元420输入的类型信息设定从排出口70排出片材摞的排出速度。例如,当类型信息指示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是“普通纸”时,片材控制单元431将排出速度设定为第一速度v1。另一方面,当类型信息指示构成
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是“厚纸”时,片材控制单元431将排出速度设定为比第一速度v1慢的第二速度v2。片材控制单元431使辊驱动马达m11以对应于设定排出速度的旋转速度旋转,由此排出辊36的上辊36a和下辊36b通过该旋转力旋转,并且从排出口70排出片材摞。如果片材的类型是“厚纸”,当片材摞的前缘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时,片材控制单元431可以通过将排出速度设定为比第二速度v2快的第三速度v3来补偿片材摞的排出的相对延迟。在此情况下,第三速度v3可以比第一速度v1快。
91.在本变型中,与上述的托盘控制单元412类似地,托盘控制单元432监测来自出口传感器60的传感器信号。在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由排出引导件34输送的片材摞的前缘之后,托盘控制单元432待机给定的持续时间,然后使可突出托盘61开始从缩回位置突出。可突出托盘61开始突出之前的待机持续时间可以是固定的,其与从片材信息获取单元420输入的类型信息无关。然而,托盘控制单元432可以替代地基于从片材信息获取单元420输入的类型信息以可变方式设定可突出托盘61开始突出之前的待机持续时间。例如,当类型信息指示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是“普通纸”时,托盘控制单元432将待机持续时间设定为第一值t1。另一方面,当类型信息指示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是“厚纸”时,托盘控制单元432将待机持续时间设定为大于第一值t1的第二值t1b。本变型中的可突出托盘61的突出速度可以是固定的,其与从片材信息获取单元420输入的类型信息无关,并且例如可以等于前述的第一速度v1。当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片材摞的后缘时,托盘控制单元432使可突出托盘61缩回到原始缩回位置。
92.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变型由片材控制单元431执行的输送控制处理的流程示例的流程图。参考图11,首先,在步骤s301中,片材控制单元431待机,直至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片材摞的前缘。当检测到片材摞的前缘时,序列进入步骤s302。在步骤s302中,片材控制单元431待机,直至片材摞到达排出辊36的位置。当片材摞到达排出辊36的位置时,序列进入步骤s303。在步骤s303中,片材控制单元431通过减小排出辊36的上辊36a和下辊36b之间的间隙来使排出辊36夹持片材摞。此后的处理根据由片材信息获取单元420获取的类型信息指示的片材类型而分支。如果类型信息指示要以低速度排出的片材(例如,“厚纸”),则序列进入步骤s305。如果类型信息不指示要以低速度排出的片材,则序列进入步骤s308。
93.在步骤s305中,片材控制单元431将排出辊36的旋转速度设定为对应于排出速度v2的速度,然后使排出辊36开始旋转。由此以排出速度v2开始排出片材摞。接下来,在步骤s306中,片材控制单元431待机,直至片材摞的前缘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同时继续排出片材摞。当片材摞的前缘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时,序列进入步骤s307。在步骤s307中,片材控制单元431将排出辊36的旋转速度提高到对应于排出速度v3的速度,该速度比排出速度v2快。
94.在步骤s308中,片材控制单元431将排出辊36的旋转速度设定为对应于排出速度v1的速度,然后使排出辊36开始旋转。由此,以排出速度v1开始片材摞的排出。
95.接下来,在步骤s309中,在继续排出片材摞的同时,片材控制单元431待机,直至片材摞从排出辊36释放。一旦片材摞从排出辊36释放,序列就进入步骤s310。在步骤s310中,片材控制单元431停止旋转排出辊36。接下来,在步骤s311中,片材控制单元431增大排出辊36的上辊36a和下辊36b之间的间隙,并且使间隙返回到其原始尺寸。
96.图12是示出在本变型中当片材摞由将以低速度排出的片材(产生较大碰撞声的片
材)构成时可突出托盘61和片材摞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时序图。实线曲线93表示随时间变化的片材摞的前缘的位置。虚线曲线94表示随时间变化的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的位置。
97.由排出引导件34推动并已开始移动的片材摞的前缘在时间t1到达出口传感器60的检测位置d1。排出控制单元430例如在该时间点启动计时器,并且开始监测经过的时间。在时间t2,片材摞的前缘到达排出辊36的位置d2。从时间t2到时间t3,片材摞的前缘的位置被保持在位置d2。并且排出辊36的上辊36a和下辊36b之间的间隙减小以夹持片材摞。在时间t3,排出辊36开始旋转,并且片材摞的前缘以排出速度v2(即,比图9所示的示例慢的速度)在排出方向x2上移动。在时间t4',托盘控制单元432使可突出托盘61开始突出。托盘控制单元432可以基于例如计时器测量的持续时间t1b(=t4'-t1)来确定可突出托盘61开始突出的定时。在时间t5',片材摞的前缘到达与按压构件62抵接的位置d3。此时,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位于片材摞的前缘之后的距离为l2。在时间t5',片材控制单元431增加排出辊36的旋转速度,并且片材摞的前缘以排出速度v3在排出方向x2上移动。在时间t6',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到达最大突出位置d2,由此可突出托盘61停止。托盘控制单元432可以基于例如计时器测量的持续时间t3b(=t6'-t1)来确定可突出托盘61停止的定时。在时间t7',片材摞的后缘到达位置d1。当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片材摞的后缘时,托盘控制单元432使可突出托盘61开始缩回。
98.在本变型中,排出引导件34的移动速度、排出辊36中的辊对关闭的速度(从时间t2到时间t3的待机时间)、可突出托盘61的突出速度、以及位置d1、d2、d3、d1和d2假定为与上述示例中相同。在此情况下,假定持续时间t1b等于持续时间t1,则在片材摞的前缘到达位置d3的时间t5',片材摞的后缘和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之间的距离l2比上述示例中的距离l1短。例如,当位置d2和位置d3之间的距离为20mm,并且排出速度v2为150mm/s时,从时间t3到时间t5'所需的时间为133ms,这比上述的示例长33ms。在该时间期间,可突出托盘61突出额外的67mm(=200mm/s
×
0.33s),并且因此l2=3.3mm。当片材尺寸为a4(沿排出方向的长边为297mm长)并且距片材的前缘20mm的位置被排出辊36中的辊对夹持时,片材摞由排出辊36排出的距离为277mm(297mm-20mm)。在此情况下,在上述示例中从时间t3到时间t7所需的时间为通过将277mm的排出距离除以200mm/s的排出速度所获得的1385ms。因此,在本变型中,当到达按压构件62之后的排出速度v3被设定为205.3mm/s(=(277mm-20mm)/(1385ms-133ms))时,排出完成的定时t7'等于上述示例中的定时t7。在此情况下,后处理装置4的生产率可以与片材的类型无关地保持恒定。
99.在本变型中,根据片材的类型可变地设定当片材摞的前缘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d3时片材摞的排出速度,因此当排出可能产生较大碰撞声的片材时,可以减小实际产生的碰撞声。另外,通过将排出速度设定为相对较低直至片材摞的前缘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d3,然后在前缘到达位置d3之后再增加排出速度,可以补偿由于碰撞声的减小而导致的生产率下降。
100.要注意,片材控制单元431可以在与片材摞的前缘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d3的定时不同的定时改变片材摞的排出速度。另外,片材控制单元431可以多次而非一次地改变片材摞的排出速度。例如,片材控制单元431可以在片材摞的前缘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d3之前分阶段降低排出速度。另外,在片材摞的前缘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d3之后,片材控制单元431可以通过将排出速度暂时增加到高于上述v1的速度,然后将排出速度减小到速度v1
来消除延迟。
101.10-2.第二变型
102.在第二变型中,后处理装置4的修整器控制单元400以可变方式设定可突出托盘61从缩回位置突出的定时。更具体地,修整器控制单元400基于片材摞中包含的片材的类型将直至可突出托盘61突出之前的待机持续时间设定为至少两个候选值中的一个。例如,假定一种类型的片材是普通纸,而另一种类型的片材是比普通纸薄的薄纸。由薄纸构成的片材摞具有比由普通纸构成的片材摞更容易弯曲的性质,并且由于片材摞的前缘部分从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下垂,其姿势更容易变得紊乱。因此,当由薄纸构成的片材摞排出时,修整器控制单元400将直至可突出托盘61突出之前的待机持续时间设定为比正常待机持续时间短的值。这样缩短了片材摞的前缘和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之间的距离,从而相应地防止由于片材摞的前缘部分下垂而导致的姿势紊乱。同样地,在此情况下,可突出托盘61的移动被控制为使得在片材摞与按压构件62抵接之后,可突出托盘61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
103.在本变型中,图像形成系统1s、图像形成装置1、读取装置2和后处理装置4的配置可以与上述配置相同,区别在于与后处理装置4的排出控制功能相关的部件,如图13所示。
104.图13是进一步详细示出根据本变型的与后处理装置4的排出控制功能相关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参考图13,后处理装置4的修整器控制单元400包括后处理控制单元413、片材信息获取单元420和排出控制单元440。排出控制单元440包括片材控制单元411和托盘控制单元442。
105.在本变型中,与上述的托盘控制单元412类似地,托盘控制单元442监测来自出口传感器60的传感器信号。在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由排出引导件34输送的片材摞的前缘之后,托盘控制单元442待机给定的持续时间,然后使可突出托盘61开始从缩回位置突出。在可突出托盘61开始突出之前,托盘控制单元442基于从片材信息获取单元420输入的类型信息设定待机持续时间。例如,当类型信息指示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是“普通纸”时,托盘控制单元442将待机持续时间设定为第一值t1。另一方面,当类型信息指示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是“薄纸”时,托盘控制单元442将待机持续时间设定为小于第一值t1的第二值t1c。本变型中的可突出托盘61的突出速度可以与片材的类型无关地保持恒定,或者可以在突出的中途改变。当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片材摞的后缘时,托盘控制单元442使可突出托盘61缩回到原始缩回位置。
106.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变型由托盘控制单元442执行的突出控制处理的流程示例的流程图。参考图14,首先,在步骤s401中,托盘控制单元442待机,直至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片材摞的前缘。当检测到片材摞的前缘时,序列进入步骤s402。此后的处理根据由片材信息获取单元420获取的类型信息指示的片材的类型而分支。当类型信息指示容易弯曲的片材(例如,“薄纸”)时,序列进入步骤s403。另一方面,当类型信息不指示容易弯曲的片材时,序列进入步骤s407。
107.在步骤s403中,托盘控制单元442待机,直至经过了针对容易弯曲的片材而设定的持续时间t1c。一旦已经经过了持续时间t1c,序列就进入步骤s404。在步骤s404中,托盘控制单元442使可突出托盘61开始以比第一速度v1慢的第四速度v4从缩回位置突出。接下来,在步骤s405中,托盘控制单元442待机,直至片材摞的前缘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当片材摞的前缘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时,序列进入步骤s406。在步骤s406中,托盘控制单元442
将可突出托盘61的突出速度从第四速度v4增加到第五速度v5。
108.另一方面,在步骤s407中,托盘控制单元442待机,直至经过了针对正常片材设定的持续时间t1。一旦已经经过了持续时间t1,序列就进入步骤s408。在步骤s408中,托盘控制单元442使可突出托盘61开始以第一速度v1从缩回位置突出。
109.然后,在步骤s409中,在使可突出托盘61突出的同时,托盘控制单元442待机,直至可突出托盘61突出到最大程度。一旦可突出托盘61已经突出到最大程度,序列就进入步骤s410。在步骤s410中,托盘控制单元442使可突出托盘61停止突出。接下来,在步骤s411中,托盘控制单元442待机,直至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片材摞的后缘。当检测到片材摞的后缘时,序列进入步骤s412。在步骤s412中,托盘控制单元442使可突出托盘61从突出位置缩回到原始缩回位置。
110.图15是示出在本变型中当片材摞由容易弯曲的片材构成时可突出托盘61和片材摞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时序图。实线曲线91与图9中相同。虚线曲线96表示在本变型中随时间变化的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的位置。
111.由排出引导件34推动并且已开始移动的片材摞的前缘在时间t1到达出口传感器60的检测位置d1。排出控制单元440例如在该时间点启动计时器,并且开始监测经过的时间。在时间t2,片材摞的前缘到达排出辊36的位置d2。从时间t2到时间t3,片材摞的前缘的位置被保持在位置d2,并且排出辊36的上辊36a和下辊36b之间的间隙减小以夹持片材摞。在时间t4”,托盘控制单元442使可突出托盘61以突出速度v4开始突出。托盘控制单元442可以基于例如计时器测量的持续时间t1c(t1c《t1)来确定可突出托盘61将开始突出的定时。在时间t3,排出辊36开始旋转,并且片材摞的前缘以排出速度v1在排出方向x2上移动。在时间t3和时间t5之间的给定时间点,片材摞的前缘超过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在时间t5,片材摞的前缘到达与按压构件62抵接的位置d3。此时,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位于片材摞的前缘后面的距离为l3。该距离l3比上述的距离l1短。在时间t5,托盘控制单元442将可突出托盘61的突出速度增加到速度v5。在时间t6”,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到达最大突出位置d2,由此可突出托盘61停止。在时间t7,片材摞的后缘到达位置d1。当出口传感器60检测到片材摞的后缘时,托盘控制单元442使可突出托盘61开始缩回。
112.在本变型中,排出引导件34的移动速度、排出辊36中的辊对关闭的速度(从时间t2到时间t3的待机时间)、片材摞的排出速度、以及位置d1、d2、d3、d1和d2假定为与上述的示例相同。排出辊36的位置d2也假定为与处于缩回位置的可突出托盘61的末端的位置d1一致。在此情况下,例如,假定持续时间t1c为380ms,可突出托盘61在时间t3之前20ms开始突出。另外,片材摞的排出速度v1为200mm/s,并且位置d2和位置d3之间的距离为20mm。因而,假定可突出托盘61的突出速度v4为150mm/s,在时间t5,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定位成离已经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d3的片材摞的前缘的距离为l3(即2mm)。这是在上述示例中的距离l1(即10mm)的五分之一。此外,当按压构件62的位置d3和可突出托盘61的最大突出位置d2之间的距离为40mm时,在时间t5将可突出托盘61的突出速度增加到速度v5(即210mm/s)导致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在时间t6”在位置d2处追上片材摞的前缘。
113.在本变型中,当片材摞被排出时,片材摞的前缘和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之间的距离根据片材的类型而缩短,这使得可以抑制由在排出期间容易弯曲的片材下垂引起的对准干扰。
114.要注意,托盘控制单元442可以在与片材摞的前缘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d3的定时不同的定时改变可突出托盘61的突出速度。另外,托盘控制单元442可以多次而非一次地改变可突出托盘61的突出速度。另外,在片材摞的前缘到达按压构件62的位置d3之后,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可以超过片材摞的前缘。此外,托盘控制单元442可以将待机持续时间t1c设定为等于t1的值,使可突出托盘61以高于片材摞的排出速度的突出速度突出,然后在可突出托盘61的前缘足够靠近片材摞的前缘之后减小可突出托盘61的速度。
115.11.结论
116.到此为止,已经参考图1至图15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示例和变型。根据上述的实施例,片材处理装置的控制单元控制可突出托盘的移动,使得在从排出口排出的片材摞与按压构件抵接之后,可突出托盘到达按压构件的位置。因此,可以通过使用按压构件和可突出托盘这两者来改善片材的对准,并且可以减小由按压构件和可突出托盘之间的碰撞引起的碰撞声。
117.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基于传感器检测到片材摞已到达输送路径中的检测位置的定时来控制使可突出托盘从缩回位置突出的定时。以该方式基于片材摞的输送定时来控制可突出托盘的突出定时使得可以使可突出托盘突出且同时容易地保持片材摞和可突出托盘之间的适当的位置关系。
118.在一个示例中,控制单元可以使可突出托盘在第二时间点(t4)开始突出,所述第二时间点是在检测到片材摞已到达传感器的检测位置的第一时间点(t1)之后的第一持续时间(t1)。在此情况下,片材摞可以在第一持续时间期间排出期望的距离,并且可以在片材摞的前缘和可突出托盘的前缘之间提供足够的距离。在该示例中,可以在第二时间点(t4)之前的第三时间点(t3)开始从排出口排出片材摞,并且可以将可突出托盘的突出速度设定为等于片材摞的排出速度。这使得能够以稳定的方式排出片材摞且同时保持片材摞的前缘和可突出托盘的前缘之间的距离恒定,并且有效地保持片材摞对准。
119.在第一变型中,控制单元基于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以可变方式设定片材摞的排出速度。这使得可以灵活地减小由片材摞与按压构件之间的碰撞引起的碰撞声。例如,当处理可能产生大碰撞声的片材的类型时,将片材摞的排出速度设定为比第一速度(v1)慢的第二速度(v2)使得可以防止产生令用户不快的大碰撞声。另外,在片材摞与按压构件抵接之后,通过将排出速度从第二速度(v2)改变为更快的第三速度(v3),可以补偿由暂时降低排出速度引起的生产率下降。
120.在第二变型中,控制单元基于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以可变方式设定第一持续时间。这使得可以灵活地调节片材摞的前缘和可突出托盘的前缘之间的距离,并且有效地抑制片材摞的对准的干扰。例如,当处理容易弯曲的片材类型时,将可突出托盘开始突出之前待机的第一持续时间设定为比第一值(t1)短的第二值(t1b)可以防止可突出托盘之前的片材摞的前缘过度下垂。附加地或替代地,当处理容易弯曲的片材类型时,能够以可变方式设定可突出托盘的突出速度,使得在排出期间片材摞的前缘和可突出托盘的前缘之间的距离比不处理该类型的片材时更短。这样的方法还可以防止在可突出托盘之前的片材摞的前缘过度下垂。
121.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按压构件配置成能够围绕枢转轴枢转,并且在片材摞与按压构件抵接之后,按压构件由片材摞按压并枢转。在此情况下,即使在片材摞排出时不动
态地控制按压构件的移动,也可以使用简单的配置将片材摞的顶表面向下按压,从而便于将片材摞排出到排出托盘。
122.12.其它的实施例
123.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以更完全地被称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功能和/或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以及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方法实现,例如,通过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和/或控制一个或多个电路以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单独的计算机或单独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和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将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例如密纹磁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
tm
)、闪存装置、存储卡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124.其它实施例
125.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126.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广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样的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片材处理装置,包括:排出单元,所述排出单元配置成从排出口排出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的片材摞;装载单元,已排出的片材摞被装载到所述装载单元上;抵接单元,所述抵接单元在片材摞的排出方向上从所述排出口向前设置,使得所述抵接单元与已排出的片材摞的顶表面抵接;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能够从所述排出口突出且能够缩回到所述排出口中,并且配置成在片材摞被排出时暂时突出到片材摞的下侧以支撑片材摞;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控制所述支撑单元的移动,使得在片材摞与所述抵接单元抵接之后,所述支撑单元到达所述抵接单元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配置成检测片材摞到达输送路径中的检测位置,其中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片材摞已到达检测位置的定时,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控制使所述支撑单元从缩回位置突出的定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第一时间点是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片材摞已到达检测位置时的时间点,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使所述支撑单元在所述第一时间点之后经过了第一持续时间的第二时间点开始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使所述排出单元在比所述第二时间点早的第三时间点开始排出片材摞,并且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片材摞的排出速度等于所述支撑单元突出的突出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基于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以可变方式设定所述第一持续时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当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是第一类型时,将所述第一持续时间设定为第一值;以及当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是比所述第一类型更容易弯曲的第二类型时,将所述第一持续时间设定为小于所述第一值的第二值。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设定所述第一持续时间和所述支撑单元的突出速度中的一者或两者,使得在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是比第一类型更容易弯曲的第二类型的情况下在片材摞的排出期间所述支撑单元的前缘和片材摞的前缘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是所述第一类型的情况下在片材摞的排出期间所述支撑单元的前缘和片材摞的前缘之间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基于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以可变方式设定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片材摞的排出速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当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是第一类型时,将所述排出速度设定为第一速度;以及当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是比所述第一类型更容易产生碰撞声的第三类型时,将所述排出速度设定为比所述第一速度慢的第二速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当构成片材摞的片材的类型是所述第三类型时,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在片材摞与所述抵接单元抵接之后将所述排出速度从所述第二速度改变为比所述第二速度快的第三速度。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抵接单元能够围绕枢转轴枢转,并且在片材摞与所述抵接单元抵接之后,所述抵接单元由片材摞按压并枢转。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配置成执行对准片材摞的对准处理和装订片材摞的装订处理中的至少一者;以及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配置成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由所述处理单元处理的片材摞并将片材摞传送到所述排出单元。13.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配置成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片材处理装置连接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并且配置成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接收片材以处理所述片材。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片材处理装置,包括:排出单元,其配置成从排出口排出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的片材摞;装载单元,已排出的片材摞被装载到所述装载单元上;抵接单元,其在片材摞的排出方向上从所述排出口向前设置,使得所述抵接单元与已排出的片材摞的顶表面抵接;支撑单元,其能够从排出口突出且能够缩回到排出口中,并且配置成在片材摞被排出时暂时突出到片材摞的下侧以支撑片材摞;以及控制单元,其配置成控制所述支撑单元的移动,使得在片材摞与所述抵接单元抵接之后,所述支撑单元到达所述抵接单元的位置。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系统。系统。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菅井修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佳能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3/10/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电动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数据采集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