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机的壳体、用于其构建的结构总成和驱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5
阅读:8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0002]-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具有:
[0003]
■
中空柱状的外护套,和
[0004]
■
在一侧封闭外护套的第一轴承端盖;
[0005]-内壳体,该内壳体形状配合地推入到外壳体中,所述内壳体具有:
[0006]
■
中空柱状的内护套,和
[0007]
■
在一侧封闭内护套并且在轴向上与第一轴承端盖相对的第二轴承端盖;
[0008]
其中,第一和第二轴承端盖在其相应的内侧上各具有一个用于内部轴、即电机的转子轴的中心轴承座,并且第二轴承端盖至少局部地在径向方向上伸出于外护套。
[0009]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驱动组件,其包括这种壳体。
[0010]
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构建用于电机的壳体的结构总成,所述结构总成包括:
[0011]-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具有:
[0012]
■
中空柱状的外护套,和
[0013]
■
在一侧封闭外护套的第一轴承端盖;
[0014]-内壳体,该内壳体形状配合地推入到外壳体中,所述内壳体具有:
[0015]
■
中空柱状的内护套,和
[0016]
■
在一侧封闭内护套的第二轴承端盖;
[0017]
其中,第一和第二轴承端盖在其相应的内侧上各具有一个用于内部轴、即电机的转子轴的中心轴承座,并且第二轴承端盖在最终装配状态下至少局部地在径向方向上伸出于外护套。
背景技术:
[0018]
从ep 2 978 108 a2中已知一种用于电机的这种类型的壳体以及用于该壳体的结构总成。
[0019]
电机、例如用作用于电气化机动车的驱动总成的电机定期需要冷却。众所周知,以所谓的水套包围电机。为此,该电机设有双壁的壳体,该壳体的在各单个壁之间的中间空间可以被冷却剂穿流。对于构建这种带有冷却套的壳体,基本上两件式的结构是证明可靠的。作用为电机的定子载体的中空柱状的内壳体(电机的定子被固定在内壳体的内部)被推入相对应中空柱状成型的外壳体中。内壳体和外壳体形状配合地相互配合,其中,内壳体和外壳体的实际壁面通过接片相互间隔开,所述接片形成用于冷却剂的通道系统。为了支承电机的可旋转地布置在定子内的转子,不仅内壳体而且外壳体都分别具有轴承端盖。在最终装配状态下,即在内壳体被形状配合地推入外壳体中的状态下,两个轴承端盖形成了柱状的壳体区域的端侧。在其中心处,它们承载有中心轴承座,转子轴轴承布置在所述中心轴承座中,通常被压入所述中心轴承座中。至少这个在其一侧上转子轴与后续的从动件连接或应连接的轴承座穿过配属给该轴承座的轴承端盖,从而转子轴也可以以穿过轴承端盖的方
式向着壳体的外部伸出。
[0020]
开头提到的形成这种类型的文献公开了这种壳体以及用于该壳体的结构总成,其中,与内壳体相配属的第二轴承端盖以凸缘的形式在径向上伸出于内护套、即内壳体的护套。特别是,该第二轴承端盖在沿径向方向如此远地伸出于内护套,使得在最终装配状态下,该第二轴承端盖也在径向上伸出于外护套、即外壳体的护套。由此,该凸缘形成了一个与外护套的端缘相互作用的推入止挡部,该推入止挡部限制了内壳体到外壳体中的推入深度。这允许在壳体内部在内护套的端缘和与外壳体相配属的第一轴承端盖的内侧之间形成间隙,其可用于粘接两个壳体部件。在这个在先已知的实施方式中,轴承端盖与分别与其相配属的套一件式地连接。
[0021]
从de 10 2011 079 162 a1中还已知一种用于电机的壳体,该壳体由形状配合地推入到彼此中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形成,其中,与内壳体相配属的第二轴承端盖与内护套的内侧焊接。
[0022]
上面提及的两个文献都没有提到变速器的联接的细节。从us9,030,063 b2中已知,将变速器壳体与用于接纳电机的马达壳体进行法兰连接,其中,在两个壳体之间的分隔壁不仅对于转子轴而且对于变速器的中间轴都用作共同的轴承端盖。用于中间轴的偏心地布置在用于转子轴的中心轴承座旁边的轴承座在此被完全布置在内护套直径内。然而,轴承端盖本身在一侧非常远地延伸超出上述内护套直径,并且也延伸超出外护套的直径。在这个区域中,该轴承端盖形成了在一侧径向突出的变速器壳体的盖件并且尤其是覆盖差速器,该差速器的一个轴法兰轴穿过该差速器,以用于联接其它从动部件。相应地,该轴承端盖在该区域中具有穿过该轴承端盖的附加的轴承座,以用于所述的轴法兰轴。
[0023]
为了获得所需的稳定性,已知的轴承端盖必须构造得非常坚固。
技术实现要素:
[0024]
本发明的任务是进一步改进这种类型的壳体或用于壳体的结构总成,使其适合于联接变速器,而不需要对第二轴承端盖进行过于坚固的设计。
[0025]
该任务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
[0026]
一种用于电机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0027]-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具有:
[0028]
■
中空柱状的外护套,和
[0029]
■
在一侧封闭所述外护套的第一轴承端盖;
[0030]-内壳体,该内壳体形状配合地推入到所述外壳体中,所述内壳体具有:
[0031]
■
中空柱状的内护套,和
[0032]
■
在一侧封闭所述内护套并且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一轴承端盖(112)相对的第二轴承端盖;
[0033]
其中,第一和第二轴承端盖在其相应的内侧上各具有一个用于内部轴、即电机的转子轴的中心轴承座,并且所述第二轴承端盖至少局部地径向向外伸出于所述外护套,在第二轴承端盖的外侧上布置有另外的用于外部轴的偏心轴承座,所述偏心轴承座不穿过第二轴承端盖并且至少局部地延伸到第二轴承端盖的伸出于外护套的区域中。
[0034]
本发明此外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0035]
一种用于构建用于电机的壳体的结构总成,所述结构总成包括:
[0036]-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具有:
[0037]
■
中空柱状的外护套,和
[0038]
■
在一侧封闭所述外护套的第一轴承端盖;
[0039]-内壳体,该内壳体形状配合地推入到所述外壳体中,所述内壳体具有:
[0040]
■
中空柱状的内护套,和
[0041]
■
在一侧封闭所述内护套的第二轴承端盖,
[0042]
其中,第一和第二轴承端盖在其相应的内侧上各具有一个用于内部轴、即所述电机的转子轴的中心轴承座,并且所述第二轴承端盖至少局部地径向向外伸出于所述外护套,
[0043]
在第二轴承端盖的外侧上布置有另外的用于外部轴的偏心轴承座,所述偏心轴承座不穿过第二轴承端盖并且至少局部地延伸到第二轴承端盖的伸出于外护套的区域中。
[0044]
由此可以构建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组件,即包括如下部分的驱动组件:
[0045]-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在所述壳体中,第二轴承端盖的中心轴承座穿过该第二轴承端盖;
[0046]-电机,所述电机具有同心地固定在内壳体中的定子和能在定子内旋转的转子,所述转子的转子轴被支承在布置在中心轴承座中的转子轴轴承中并且穿过第二轴承端盖;以及
[0047]-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在第二轴承端盖的侧上与壳体轴向相邻,所述变速器具有与转子轴抗转动地连接的输入轴和通过至少一个变速级与输入轴联结的传动轴,
[0048]
其中,传动轴支承在传动轴轴承中,所述传动轴轴承布置在偏心轴承座中。
[0049]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也是本发明的主题。
[0050]
本发明的核心构思是,将用于传动轴的轴承座至少—并且优选仅—局部地放置在第二轴承端盖的这个区域中,该第二轴承端盖以该区域突出超过壳体的外护套。在优选的情况下(在所述情况下,轴承座的一部分处于外护套直径之内,而轴承座的另一部分处于外护套直径之外),偏心轴承座本身或偏心轴承座区域中的第二轴承端盖可以被支撑在外壳体的端缘处。不穿过第二轴承端盖的传动轴的传动轴轴承即在任何情况下具有轴向的轴承部件。这意味着轴向指向的力在偏心轴承座或第二轴承端盖的区域中作用到偏心轴承座或第二轴承端盖上。这必须要么—如在现有技术中那样—通过第二轴承端盖本身的结构稳定性被支撑或可支撑,要么可以—如根据本发明设置的那样—通过其它壳体部件、尤其是外壳体的端缘来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第二轴承端盖有特别高的结构稳定性,从而第二轴承端盖可以相应地更弱,并且因此更轻且更节省结构空间地构造。如果如优选设置的那样,第二轴承端盖的背离偏心轴承座的一侧在偏心轴承座的伸出于外护套的区域中与径向邻接于外护套的壳体壁相邻接,则可以备选地或附加地也在那里进行支撑。这样的设计将甚至允许将偏心轴承座完全布置在外护套直径之外。
[0051]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承端盖与内护套构造成一件式的。然而,多件式的设计也是可设想的,然而在这种设计中,轴承端盖优选与内护套材料配合地连接,尤其是焊接。两者都导致一件式的内壳体,该内壳体在装配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推入外壳体中。
[0052]
在内壳体内部,电机的定子适宜地被同心地固定。基本上,对于装配可以设想两种
变型。首先,在两者中,中心轴承座上分别配备有各一个转子轴轴承。然后,在第一变型中,带有其转子轴的转子首先在一侧支承在第一轴承端盖的转子轴轴承中,并且然后将固定在内壳体中的定子推上,其中,内壳体同时被形状配合地推入外壳体中,并且转子轴的仍自由的端部被安放在第二轴承端盖的转子轴轴承中。在第二变型中,转子连同其转子轴在一侧支承在第二轴承端盖的转子轴轴承中。然后,由电机和内壳体组成的整个单元被形状配合地推入外壳体中,其中,转子轴的仍自由的端部被安放在第一轴承端盖的转子轴轴承中。
[0053]
第二轴承端盖的超出了外护套的周部的径向突出部也还可以以其它方式使用。因此,在本发明的这样的实施方式的改进方案中(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轴承端盖贴靠在与外护套径向邻接的壳体壁处)设置成,第二轴承端盖在偏心轴承座的伸出于外护套的区域中具有与壳体壁的相对应的结构相互作用的旋转止挡部,以用于限制内壳体相对于外壳体的旋转。这种旋转止挡部的在径向上尽可能远地处于外部的位置与具有在径向上进一步处于内部的旋转止挡部的变型相比改善了内壳体和外壳体相对于彼此的角度对准的精度。这样的旋转止挡部可以例如通过一方面在壳体壁处和另一方面在第二轴承端盖处的确定用于贴靠在彼此处的、径向对准的边缘来设计。然而,也可以设想设置相一致的精密孔,以及设想通过插入穿过两个孔的配合套筒将第二轴承端盖相对于壳体壁固定。在任何情况下,这种止挡部相互作用在径向上越远地在外部发生,角度对准就越精确。为了实现止挡部相互作用,可以尤其是设置成,所述旋转止挡部盆状地构造并且沿切线方向形状配合地包围固定在壳体中的配合销或固定在壳体中的配合套筒。盆状的旋转止挡部附加地可以用来保护穿过壳体的壁的通风通道的输入部以免发生抛油。
[0054]
此外,第二轴承端盖的突出部分可以如此使用,使得第二轴承端盖在偏心轴承座的伸出于外护套的区域中具有径向突出的罩盖,该罩盖覆盖壳体壁中的穿通开口。例如,壳体可以包含油通道,油通道以特别简单的方式通过从外部引入的孔实现。然而其在运行时必须再次相对于环境密封。所提到的罩盖可以用于此。
[0055]
第二轴承端盖此外可以用作另外的功能元件的载体。因此,可以设置成,第二轴承端盖具有作用为溢流部的穿通开口和/或用于电的接地销的接纳部。
[0056]
在所有的变型中,优选设置成,如从现有技术中基本上已知的那样,在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延伸有能被冷却剂穿流的冷却通道系统。相应地,在最终装配状态下,内壳体和外壳体优选相互密封。这可以通过相应的、单独的密封件来实现,例如通过环绕壳体周部的密封环来实现。备选地或附加地,也可以进行内壳体和外壳体的粘接,所述粘接同时也导致所提及的密封。
附图说明
[0057]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从下面的特定的说明书和附图中得出。
[0058]
其中:
[0059]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部分透明的图示;
[0060]
图2示出沿着剖切平面ii穿过图1的壳体的剖视图,其中,电机已被推入;
[0061]
图3示出图1的壳体的端侧视图;
[0062]
图4示出旋转止挡部区域的部分剖切的透视图;
[0063]
图5示出垂直于图4的剖切平面的旋转止挡部区域的剖面图;
[0064]
图6示出平行于图4的剖切平面的旋转止挡部区域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0066]
图1以部分透明的图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机20的壳体10,该电机在图2的剖面图中在壳体10内示出并且与轴向相邻于壳体10的变速器40联结地示出。
[0067]
根据本发明的壳体10基本上包括外壳体11和内壳体12。外壳体11可以如通过图1中的部分透明的图示所表示的那样任意复杂地构造。然而,在任何情况下,其包括中空柱状的护套111,该护套在一侧通过第一轴承端盖112封闭。该第一轴承端盖112作用为外壳体11的端侧或作用为壳体10的第一端侧,其中,可以涉及外端侧,或者如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那样可以涉及外壳体11或壳体10的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相关的区域的内端侧。在第一轴承端盖112的中心设置有第一中心轴承座113,该第一中心轴承座沿轴向方向穿过第一轴承端盖112。
[0068]
内壳体12包括中空柱状的内护套121以及在一侧封闭该内护套的第二轴承端盖122。在图中所示的最终装配位置中,内壳体12的内护套121被形状配合地推入到外壳体11的外护套111中,从而产生内部的中空空间,该内部的中空空间在一侧被第一轴承端盖112限界,而在另一侧被第二轴承端盖122限界。第二轴承端盖122在此作用为内壳体12的端侧或作用为壳体10的第二端侧,其中,在此也可以涉及外端侧或内端侧。第二中心轴承座123处于第二轴承端盖122的中心,该第二中心轴承座轴向地穿过第二轴承端盖122。
[0069]
冷却通道系统13径向上位于外护套111和内护套121之间,该冷却通道系统尤其是在图2中可以看到。冷却通道系统13可以以未示出的方式与冷却剂回路连接。为了防止冷却剂外漏,内壳体11和外壳体12以对于技术人员基本上已知的方式相互密封。
[0070]
如尤其是在图2中可以看到的,壳体10用于接纳电机20。该电机的定子21同心地固定在内壳体11中。在径向上在定子21内部布置有可旋转支承的转子22。该转子的转子轴221利用两个转子轴轴承31、32支承,这两个转子轴轴承被压入到中心轴承座113、123中,其中,转子轴221的端部穿过由中心轴承座113、123形成的穿过轴承端盖112,122的穿通部。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转子轴221中空地构造,以便能够经由轴端部、尤其是经由穿过第一轴承端盖112的轴端部以冷却油供应转子轴以用于内部冷却。
[0071]
在轴向上相邻于第二轴承端盖122布置有变速器40。该变速器的输入轴41与转子轴221抗转动地连接。输入轴41经由齿轮变速级与传动轴42联结。传动轴42的支承借助于传动轴轴承33来进行,该传动轴轴承被压入到另外的偏心轴承座124中,该偏心轴承座布置在第二轴承端盖122的外侧上。
[0072]
该偏心轴承座124的精确定位是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之处。尤其是,该偏心轴承座在径向上如此远地定位在外部,使得该偏心轴承座局部伸出超过内护套121和外护套111的外周部。这尤其是可以在图2和图3中看到。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外壳体11具有沿径向方向从外护套111的敞开端部延伸的壳体壁114),偏心轴承座122的后侧可以——如尤其可以在图2中看到的那样——支撑在所述的壳体壁114处。因此,由传动轴420引入的轴向力不必仅仅通过第二轴承座122的结构稳定性来吸收,也可以附加地支撑在外壳体11的稳定结构处。第二轴承端盖122可以相应地更轻地设计。
[0073]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轴承端盖也是附加的特征的载体。由此,其允许偏心轴承座124的径向较远地处于外部的位置,在该轴承座处设置尤其是在图4至图6中示出的旋转止挡部125a,该旋转止挡部与外壳体11的相对应的结构相互作用,以便实现内壳体12相对于外壳体11的特别精确的角度对准。尤其是,为此可以设置配合销或配合套筒125b,配合销或配合套筒固定在外壳体11中并且形状配合地被盆状构造的旋转止挡部125a包围。旋转止挡部125a的在第二轴承端盖之前的剖视图中剖切的透视图在图4中示出。图5示出与之垂直的剖面图,其中,配合套筒125b的纵向轴线处于该剖切平面中。图6示出穿过旋转止挡部125a区域的所处更深的、平行于图4的剖切平面的剖视图。
[0074]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旋转止挡部125a和配合套筒125b附加于其上文解释的主要功能之外还具有作为穿过壳体10的壁的通风通道129的防油遮盖件的次要功能,该通风通道的纵向轴线处于图6的剖切平面中。通风通道129是有利的,以便始终确保在壳体1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压力平衡。然而,该通风通道的内部的输入部有被在变速器40中抛出的油污染和堵塞的危险。然而,从图4至图6中可看到的该通风通道输入部和由盆状的旋转止挡部125a和配合套筒125b构成的单元的相对布置适用于遮蔽通风通道129的输入部,以免直接抛油。
[0075]
同样在偏心轴承座124处还安置有径向突出的罩盖126,利用该罩盖来密封地覆盖穿过壳体壁124的孔、尤其是由制造引起的、在功能上不期望的油通道的输出部。此外,第二轴承端盖122具有多个用于积聚在壳体内部的冷却油的溢流部127。并且最后,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轴承端盖122也用于接纳接地销128。
[0076]
当然,在特定的说明书中讨论的和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仅代表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在这里的公开内容的启示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被赋予了广泛的变型可行方案。
[0077]
附图标记列表
[0078]
10壳体
[0079]
11外壳体
[0080]
111外护套
[0081]
112第一轴承端盖
[0082]
113在112中的中心轴承座
[0083]
114壳体壁
[0084]
12内壳体
[0085]
121内护套
[0086]
122第二轴承端盖
[0087]
123在122中的中心轴承座
[0088]
124在122中的偏心轴承座
[0089]
125a旋转止挡部
[0090]
125b配合套筒
[0091]
126罩盖
[0092]
127溢流部
[0093]
128接地销
[0094]
129通风通道
[0095]
13冷却通道系统
[0096]
20电机
[0097]
21定子
[0098]
22转子
[0099]
221转子轴
[0100]
31第一转子轴轴承
[0101]
32第二转子轴轴承
[0102]
33传动轴轴承
[0103]
40变速器
[0104]
41输入轴
[0105]
42外部轴/传动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机(20)的壳体(10),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11),所述外壳体具有:
■
中空柱状的外护套(111),和
■
在一侧封闭所述外护套(111)的第一轴承端盖(112);-内壳体(12),该内壳体形状配合地推入到所述外壳体(11)中,所述内壳体具有:
■
中空柱状的内护套(121),和
■
在一侧封闭所述内护套(111)并且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一轴承端盖(112)相对的第二轴承端盖(122);其中,第一和第二轴承端盖(112,122)在其相应的内侧上各具有一个用于内部轴、即电机(20)的转子轴(221)的中心轴承座(113,123),并且所述第二轴承端盖(122)至少局部地径向向外伸出于所述外护套(1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轴承端盖(122)的外侧上布置有另外的用于外部轴(42)的偏心轴承座(124),所述偏心轴承座不穿过第二轴承端盖(122)并且至少局部地延伸到所述第二轴承端盖(122)的伸出于所述外护套(111)的区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端盖(122)与所述内护套(121)构造成一件式的。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端盖(122)背离偏心轴承座(124)的一侧在偏心轴承座(124)的伸出于所述外护套(111)的区域中贴靠在沿径向与所述外护套(111)邻接的壳体壁(114)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端盖(122)在偏心轴承座(124)的伸出于外护套(111)的区域中具有与所述壳体壁(114)的相对应的结构相互作用的旋转止挡部(125a),以用于限制内壳体相对于外壳体的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止挡部(125a)盆状地构造并且沿切线方向形状配合地包围固定在壳体(10)中的配合销或固定在壳体(10)中的配合套筒(125b)。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10),其特征在于,盆状的旋转止挡部(125a)如此布置,使得所述旋转止挡部保护穿过壳体(10)的壁的通风通道(129)的输入部以免发生抛油。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端盖(122)在偏心轴承座(124)的伸出于所述外护套(111)的区域中具有径向突出的罩盖(126),所述罩盖覆盖在所述壳体壁(114)中的穿通开口。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端盖(122)包括作用为油溢流部(127)的穿通开口和/或用于电的接地销(128)的接纳部。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护套(121)和所述外护套(111)之间延伸有能被冷却剂穿流的冷却通道系统(13)。
10.一种驱动组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10),在其中所述第二轴承端盖(122)的中心轴承座(123)穿过该第二轴承端盖;-电机(20),所述电机具有同心地固定在所述内壳体(12)中的定子(21)和能在所述定子(21)内旋转的转子(22),所述转子的转子轴(221)被支承在布置在所述中心轴承座(113、123)中的转子轴轴承(31、32)中并且穿过所述第二轴承端盖(122);以及-变速器(40),所述变速器在所述第二轴承端盖(122)的侧上与所述壳体(10)轴向相邻,所述变速器具有与所述转子轴(221)抗转动地连接的输入轴(41)和通过至少一个变速级与所述输入轴(41)联结的传动轴(42),其中,所述传动轴(42)支承在传动轴轴承(33)中,所述传动轴轴承布置在偏心轴承座(124)中。11.一种用于构建用于电机(20)的壳体(10)的结构总成,所述结构总成包括:-外壳体(11),所述外壳体具有:
■
中空柱状的外护套(111),和
■
在一侧封闭所述外护套(111)的第一轴承端盖(112);-内壳体(12),该内壳体形状配合地推入到所述外壳体(11)中,所述内壳体具有:
■
中空柱状的内护套(121),和
■
在一侧封闭所述内护套(111)的第二轴承端盖(122),其中,第一和第二轴承端盖(112,122)在其相应的内侧上各具有一个用于内部轴、即所述电机(20)的转子轴(221)的中心轴承座(113,123),并且所述第二轴承端盖(122)至少局部地径向向外伸出于所述外护套(1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轴承端盖(122)的外侧上布置有另外的用于外部轴(42)的偏心轴承座(124),所述偏心轴承座不穿过所述第二轴承端盖(122)并且至少局部地延伸到所述第二轴承端盖(122)的伸出于所述外护套(111)的区域中。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0)的定子(21)同心地固定在所述内壳体(10)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机(20)的壳体(10),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11),所述外壳体具有:
技术研发人员:R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3/10/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闩锁组件和操作该闩锁组件的方法与流程 下一篇:行星齿轮系统的安装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