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余热的冷热集成供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2
阅读:6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能量梯级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余热的冷热集成供能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尽量降低环境影响的前提发展经济就必须提高能源利用率或是选择更为清洁的能源,太阳能和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是研究的重点。在传统工业企业的供能方式下,单一工业企业能耗高额且密集,但是热能、冷能等能源输出独立,冷、热、电相对隔离,缺乏对可再生能源利用,无法满足多品位的用能需求,蒸汽余热、废水余热等多品位能源无法有效利用,能源利用率低下。
3.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冷热电联产供能系统、方法及装置”,其公开号为cn106930827b,公开日期为2019-07-16,冷热电联产供能系统包括内燃机、空调机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以及第一发电机和第二发电机,其中:内燃机具有动力输出端和烟气输出端,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发电机连接;空调机组与烟气输出端连接;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和工质泵,管路内具有工质,蒸发器与烟气输出端连接,膨胀机与第二发电机连接。该技术可以提高冷热电联产供能系统的利用率,降低供能成本。但是该技术只是针对商用建筑的供能系统,不存在多品位用能的需求,而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其生产过程中不同环节存在多品位用能需求。而现有的工业企业能耗高额且密集,热能、冷能等能源输出独立,冷、热、电相对隔离,缺乏对可再生能源利用,无法满足多品位的用能需求,蒸汽余热、废水余热等多品位能源无法有效利用,能源利用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工业企业缺乏对可再生能源利用,无法满足多品位的用能需求,蒸汽余热、废水余热等多品位能源无法有效利用,能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余热的冷热集成供能系统,利用蓄冷罐、分层蓄热水箱和蓄电池等储存冷热电,满足工业企业多品位用热、用冷及部分用电需求,同时有效回收余热资源,既消除了生产工艺用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利用余热的冷热集成供能系统,包括制冷机,所述制冷机分别与分层蓄热水箱和第二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所述制冷机将冷能储存在蓄冷罐内;所述蓄冷罐与第一换热器相互连接,所述分层蓄热水箱通过循环管路与闪蒸罐连通;所述分层蓄热水箱与热源侧相连获取能量;所述分层蓄热水箱、闪蒸罐和第一换热器分别通过管道与负荷侧相连供能。
7.本发明中供能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分层蓄热水箱、闪蒸罐、制冷机、蓄冷罐、换热器和若干连接管道,热源侧包括不同品位的热源以及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和余热资源产生冷水、中高温热水、蒸汽和电,从而实现供冷、多品位供热和供电,可以在满足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同环节多品位用能需求的前提下,大大减少工业企业中燃煤锅炉、燃气锅炉
的使用量,消除企业生产工艺用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选择冷热电联产这种新型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和生产方式,选择低成本、低排放、低污染的新能源进行能量供应,能够降低能源成本;同时对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中的热量进行余热回收,不仅能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还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8.作为优选,还包括真空管集热器和光伏光热组件,所述真空管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储存在分层蓄热水箱中;
9.所述光伏光热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缆连接电加热器和电补热装置,所述电加热器对分层蓄热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
10.本发明的供能系统还包括光伏光热组件、蓄电池和真空管集热器等,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的组成部分,蓄热水箱中相对低温的水流入真空管集热器进行加热后变成高温水流回蓄热水箱中完成热能的存储;蓄电池中的电能则通过电加热器或电补热装置转化为水的热能在供能系统中循环输送能量,同时为供能系统内部用电设备供电。
11.作为优选,所述热源侧包括蒸汽余热热源,所述蒸汽余热热源中的高温蒸汽通过蒸汽管流入汽水换热器,换热凝结后凝水管和高温供水管内的水通过电补热装置进行补热并流入负荷侧的第一热水用热末端。
12.本发明中的供能系统还可以包括汽水换热器,对热源侧的蒸汽余热热源进行回收利用,通过热交换对流向第一热水用热末端的水进行加热,同时为了利用转化的电能来提高水温,可以添加电补热装置对水进行二次加热。
13.作为优选,所述热源侧包括第一热水余热热源和第二热水余热热源,所述分层蓄热水箱包括高温水蓄热层和中温水蓄热层;第一热水余热热源通过高温供水管与高温水蓄热层连通,第二热水余热热源通过中温供水管与中温水蓄热层连通。
14.本发明中热源侧包括蒸汽余热热源(高品位热源)、第一热水余热热源(高品位热源)、太阳能和第二热水余热热源(中低品位热源);分层蓄热水箱的上层为高温水蓄热层,下层为中温水蓄热层;在高温水蓄热层插入有电加热器,对高温水进行加热。
15.作为优选,所述分层蓄热水箱的高温水通过高温供水管流入闪蒸罐,闪蒸后的蒸汽通过蒸汽管流入负荷侧的蒸汽用热末端,冷凝水通过高温回水管流回分层蓄热水箱。
16.本发明中负荷侧包括有蒸汽用热末端(高品位),利用闪蒸罐吸收分层蓄热水箱中高温水的热能产生蒸汽进行供能,高温水放热冷凝后的冷凝水重新流回到分层蓄热水箱中,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17.作为优选,所述分层蓄热水箱的高温水通过高温供水管直接流入负荷侧的第一热水用热末端;所述分层蓄热水箱的中温水通过中温回水管与负荷侧的第二热水用热末端连通。
18.本发明中负荷侧还包括第一热水用热末端(高品位)、用冷末端和第二热水用热末端(中低品位),采用分层蓄热水箱,其上半部为高温热水层,下半部为中温热水层,实现了一体化逐级蓄热,节约空间,降低蓄热成本。
19.作为优选,所述分层蓄热水箱通过高温供水管和高温回水管与制冷机构成热循环管路;所述制冷机与蓄冷罐相连;
20.软化供水管内的软化水流经第一换热器预冷后流入蓄冷罐,蓄冷罐内的冷水通过冷冻供水管流入第一换热器,换热后流入负荷侧的用冷末端。
21.本发明中分层蓄热水箱、制冷机、蓄冷罐和第一换热器是供能系统的主要连接组件,通过分层蓄热水箱储存热能,蓄冷罐储存冷能,制冷机进行能量的交换,同时通过第一换热器将冷水流入用冷末端,从而满足工业企业多品位用热、用冷及部分用电需求。
22.作为优选,所述供能系统中的蒸汽管、凝水管、高温供水管、高温回水管、中温供水管、冷冻供水管、中温回水管和软化供水管上均设有止回阀和截止阀。
23.本发明中供能系统内所有的连通管道上都设置有止回阀和截止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管道内水的流动来达到控制能量传输的效果。
24.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闪蒸罐、真空管集热器、制冷机和光伏光热组件等产生蒸汽、中高温热水、冷水和电,利用蓄冷罐、分层蓄热水箱和蓄电池等储存冷热电,满足工业企业多品位用热、用冷及部分用电需求,同时有效回收余热资源,既消除了工厂的生产工艺用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分层蓄热水箱上半部为高温热水层,下半部为中温热水层,实现了一体化逐级蓄热,节约空间,降低蓄热成本;耦合太阳能利用、吸收式制冷和余热回收技术,满足各行业工艺冷、热、电集成供应需求,实现工业企业高效清洁用能;高品位蒸汽余热进行余热回收,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回收冷凝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发明中利用余热的冷热集成供能系统示意图;
2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余热的啤酒行业冷热集成供能系统图;
27.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pv/t和余热的啤酒行业冷热集成供能系统图;
28.图中:1、蒸汽余热热源;2、太阳能;3、第一热水余热热源;4、第二热水余热热源;5、汽水换热器;6、电补热装置;7、光伏光热组件;8、蓄电池;9、真空管集热器;10、分层蓄热水箱;11、电加热器;12、闪蒸罐;13、制冷机;14、蓄冷罐;15a、第一换热器;15b、第二换热器;16、第一热水用热末端;17、蒸汽用热末端;18、用冷末端;19、第二热水用热末端;20、蒸汽管;21、凝水管;22、高温供水管;23、连接线;24、电缆;25、高温回水管;26、中温供水管;27、冷冻供水管;28、中温回水管;29、软化供水管;3a、平焙燥塔余热侧;15c、第三换热器;15d、第四换热器;15e、第五换热器;15f、第六换热器;15g、第七换热器;16a、平焙燥塔用热末端;16b、滤桶;16c、酿造水罐;17a、糖化系统;17b、煮沸锅;18a、薄板冷却器;19a、麦汁加热器;19b、灭菌换热器;19c、浸泡清洗瓶室;22a、酿造用水管;22b、酿造水供水管;22c、i级干燥供热管;22d、ii级干燥供热管;22e、清洗槽供水管;26a、洗瓶喷淋水管;26b、浸泡水预热管;26c、浸泡水供水管;30、粉碎机;31、回旋沉淀槽;32、发酵罐;33、熟化罐;1a、煮沸锅蒸汽;4a、光伏光热组件中温水出口;4b、沉淀调节池余热侧;20a、乏汽管;34、过滤洗涤水废水管;35、洗瓶废水管;36、沉清水管;37、废水处理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30.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余热的冷热集成供能系统,包括制冷机13,制冷机13分别与分层蓄热水箱10和第二换热器15b进行热交换,制冷机13将冷能储存在蓄冷罐14内;蓄冷罐14与第一换热器15a相互连接,分层蓄热水箱10通过循环管路与闪蒸罐12连通;分层蓄热水
箱10与热源侧相连获取能量;分层蓄热水箱10、闪蒸罐12和第一换热器15a分别通过管道与负荷侧相连供能。
31.还包括真空管集热器9和光伏光热组件7,真空管集热器9将太阳能2转化为热能储存在分层蓄热水箱10中;光伏光热组件7将太阳能2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带电源控制器的连接线23储存在蓄电池8中,蓄电池8通过电缆24连接电加热器11和电补热装置6,电加热器11对分层蓄热水箱10内的水进行加热。
32.热源侧包括蒸汽余热热源1,蒸汽余热热源1中的高温蒸汽通过蒸汽管20流入汽水换热器5,换热凝结后凝水管21和高温供水管22内的水通过电补热装置6进行补热并流入负荷侧的第一热水用热末端16。
33.热源侧包括第一热水余热热源3和第二热水余热热源4,分层蓄热水箱10包括高温水蓄热层和中温水蓄热层;第一热水余热热源3通过高温供水管22与高温水蓄热层连通,第二热水余热热源4通过中温供水管26与中温水蓄热层连通。
34.分层蓄热水箱10的高温水通过高温供水管22流入闪蒸罐12,闪蒸后的蒸汽通过蒸汽管20流入负荷侧的蒸汽用热末端17,冷凝水通过高温回水管25流回分层蓄热水箱10。
35.分层蓄热水箱10的高温水通过高温供水管22直接流入负荷侧的第一热水用热末端16;分层蓄热水箱10的中温水通过中温回水管28与负荷侧的第二热水用热末端19连通。
36.分层蓄热水箱10通过高温供水管22和高温回水管25与制冷机13构成热循环管路;制冷机13与蓄冷罐14相连;
37.软化供水管29内的软化水流经第一换热器15a预冷后流入蓄冷罐14,蓄冷罐14内的冷水通过冷冻供水管27流入第一换热器15a,换热后流入负荷侧的用冷末端18。
38.供能系统中的蒸汽管20、凝水管21、高温供水管22、高温回水管25、中温供水管26、冷冻供水管27、中温回水管28和软化供水管29上均设有止回阀和截止阀。
39.本发明中供能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分层蓄热水箱、闪蒸罐、制冷机、蓄冷罐、换热器和若干连接管道,热源侧包括不同品位的热源以及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和余热资源产生冷水、中高温热水、蒸汽和电,从而实现供冷、多品位供热和供电,可以在满足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同环节多品位用能需求的前提下,大大减少工业企业中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的使用量,消除企业生产工艺用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选择冷热电联产这种新型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和生产方式,选择低成本、低排放、低污染的新能源进行能量供应,能够降低能源成本;同时对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中的热量进行余热回收,不仅能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还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40.本发明的供能系统还包括光伏光热组件、蓄电池和真空管集热器等,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的组成部分,蓄热水箱中相对低温的水流入真空管集热器进行加热后变成高温水流回蓄热水箱中完成热能的存储;蓄电池中的电能则通过电加热器或电补热装置转化为水的热能在供能系统中循环输送能量,同时为供能系统内部用电设备供电。
41.本发明中的供能系统还可以包括汽水换热器,对热源侧的蒸汽余热热源进行回收利用,通过热交换对流向第一热水用热末端的水进行加热,同时为了利用转化的电能来提高水温,可以添加电补热装置对水进行二次加热。
42.本发明中热源侧包括蒸汽余热热源(高品位热源)、第一热水余热热源(高品位热源)、太阳能和第二热水余热热源(中低品位热源);分层蓄热水箱的上层为高温水蓄热层,
下层为中温水蓄热层;在高温水蓄热层插入有电加热器,对高温水进行加热。
43.本发明中负荷侧包括有蒸汽用热末端(高品位),利用闪蒸罐吸收分层蓄热水箱中高温水的热能产生蒸汽进行供能,高温水放热冷凝后的冷凝水重新流回到分层蓄热水箱中,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44.本发明中负荷侧还包括第一热水用热末端(高品位)、用冷末端和第二热水用热末端(中低品位),采用分层蓄热水箱,其上半部为高温热水层,下半部为中温热水层,实现了一体化逐级蓄热,节约空间,降低蓄热成本。
45.本发明中分层蓄热水箱、制冷机、蓄冷罐和第一换热器是供能系统的主要连接组件,通过分层蓄热水箱储存热能,蓄冷罐储存冷能,制冷机进行能量的交换,同时通过第一换热器将冷水流入用冷末端,从而满足工业企业多品位用热、用冷及部分用电需求。
46.本发明中供能系统内所有的连通管道上都设置有止回阀和截止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管道内水的流动来达到控制能量传输的效果。
47.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分层蓄热水箱采用的是承压分层蓄热水箱,制冷剂为吸收式制冷机,第一热水余热热源是高品位热水余热热源,第二热水余热热源是中低品位热水余热热源,蒸汽余热热源为高品位蒸汽余热热源;第一热水用热末端是高品位热水用热末端,第二热水用热末端是中低品位热水用热末端,蒸汽用热末端是高品位蒸汽用热末端。
48.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是一种利用余热的啤酒行业冷热集成供能系统,该系统包括平焙燥塔余热侧3a、真空管集热器9、分层蓄热水箱10、电加热器11、闪蒸罐12、制冷机13、蓄冷罐14、平焙燥塔用热末端16a、滤桶16b、酿造水罐16c、糖化系统17a、煮沸锅17b、薄板冷却器18a、麦汁加热器19a、灭菌换热器19b、浸泡清洗瓶室19c、蒸汽管20、高温供水管22、酿造用水管22a、酿造水供水管22b、i级干燥供热管22c、ii级干燥供热管22d、清洗槽供水管22e、高温回水管25、中温供水管26、洗瓶喷淋水管26a、浸泡水预热管26b、浸泡水供水管26c、冷冻供水管27、中温回水管28、软化供水管29、粉碎机30、回旋沉淀槽31、发酵罐32、熟化罐33、第一换热器15a到第六换热器15f和连接管道。
49.利用太阳能2加热真空管集热器9内的热水,热水流入分层蓄热水箱10,电加热器11与分层蓄热水箱10相连,加热分层蓄热水箱10内的热水;分层蓄热水箱10由中温水蓄热层和高温水蓄热层组成,上层为高温水蓄热层,下层为中温水蓄热层;电加热器11纵向插入高温水蓄热层,给分层蓄热水箱10内的高温水蓄热层加热。
50.分层蓄热水箱10内160℃的高温热水通过高温供水管22流入制冷机13,换热后通过高温回水管25流回分层蓄热水箱10。
51.分层蓄热水箱10内95℃的中温水通过中温供水管26流经第五换热器15e,换热后部分流入灭菌换热器19b,保持灭菌换热器19b内温度为62℃,给灭菌换热器19b供热,部分流入第六换热器15f,与软化供水管29内软化水进行换热,换热后流回分层蓄热水箱10;分层蓄热水箱10内95℃的中温水通过中温供水管26流入浸泡清洗瓶室19c,给浸泡清洗瓶室19c供热;软化供水管29内的软化水流经第六换热器15f,进行ⅰ级加热,换热后部分40℃的中温水通过洗瓶喷淋水管26a流入浸泡清洗瓶室19c,给浸泡清洗瓶室19c进行洗瓶喷淋,其余部分流经第五换热器15e,进行ⅱ级加热,通过浸泡水预热管26b和中温供水管26内的中温水在浸泡水供水管26c内混合成80℃的热水,给浸泡清洗瓶室19c供热;分层蓄热水箱10内95℃的中温水流入麦汁加热器19a,给麦汁加热器19a供热,供热后通过中温回水管28流
回分层蓄热水箱10;分层蓄热水箱10内95℃的中温水流经第四换热器15d,换热后流回分层蓄热水箱10。
52.酿造用水管22a内15℃的酿造水流经第二换热器15b,回收制冷机13的余热,进行ⅰ级加热成为30℃的中温水,30℃的中温水继续通过酿造用水管22a流经第四换热器15d,进行ⅱ级加热,回收中温供水管26的余热成为75℃的酿造水,75℃的酿造水流经酿造水罐16c,通过酿造水供水管22b流入糖化系统17a,给糖化系统17a供热。
53.软化供水管29上设有止回阀和截止阀,连接第三换热器15c的入口,给平焙燥塔的ⅰ级干燥供热系统提供循环水;软化供水管29内的软化水流经第三换热器15c,换热后通过ⅰ级干燥供热管22c流入平焙燥塔用热末端16a,进行ⅰ级干燥供热;软化水量满足ⅰ级干燥供热循环供水量后,关闭软化供水管29上的止回阀,平焙燥塔余热侧3a回水通过中温回水管28流回第三换热器15c形成一个闭环;中温供水管26的95℃中温热水通过ⅱ级干燥供热管22d流入平焙燥塔用热末端16a,进行ⅱ级干燥供热,供热后70℃的中温热水流经第三换热器15c,回收余热后流入中温水回水管28。
54.分层蓄热水箱10内160℃的高温高压热水流入闪蒸罐12,闪蒸后150℃的高温高压蒸汽通过蒸汽管20给糖化系统17a和煮沸锅17b供热,供热后冷凝水流回分层蓄热水箱10;软化供水管29内的软化水流经第一换热器15a,给软化水预冷,流入蓄冷罐14;蓄冷罐2℃的冷水流经第一换热器15a换热,换热后4℃的冷水流经薄板冷却器18a,给麦芽汁冷却工艺供冷,换热后71℃的热水通过清洗槽供水管22e流入滤桶16b,给滤桶16b供热。
55.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七换热器15g、沉淀调节池余热侧4b、汽水换热器5、光伏光热组件7、连接线23、带逆变器的蓄电池8、电补热装置6等后的利用pv/t和余热的啤酒行业冷热集成供能系统,如图3所示,是在图2所示实施例二的供能系统基础上增加连接部件后的示意图,为了凸显出本实施例增加部分的连接关系,图2中的部分结构并未在图3中给出,但是依然存在。
56.软化供水管29内的软化水,流经光伏光热组件7,进行预热后,45℃的中温热水从光伏光热组件中温水出口4a流入分层蓄热水箱10;光伏光热组件7利用太阳能2发电,通过带电源控制器的连接线23将电能储存在带逆变器的蓄电池8中;带逆变器的蓄电池8通过电缆24给电补热装置6和电加热器11供电。
57.酿造用水管22a内15℃的酿造水流经第二换热器15b,回收制冷机13的余热,进行ⅰ级加热,继续通过酿造用水管22a流经第七换热器15g,回收沉淀调节池余热侧4b通过沉清水管36排除的废水余热,进行ⅱ级加热,再流经汽水换热器5,回收煮沸锅17b的乏汽余热,进行ⅲ级加热,换热后流经电补热装置6进行补热,补热后的酿造水流入酿造水罐16c;煮沸锅17b产生98℃的乏汽通过乏汽管20a流经汽水换热器5换热,换热后冷凝的水通过凝水管21流入酿造用水管22a给酿造水罐16c供热。
58.滤桶16b内的废水依次通过废水处理管37和过滤洗涤水废水管34流入沉淀调节池余热侧4b,浸泡清洗瓶室19c内的废水通过洗瓶废水管35流入沉淀调节池余热侧4b,沉淀调节池余热侧4b内的沉清水通过沉清水管36流经第七换热器15g,与酿造用水换热后,流入废水处理管37排出。
59.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阐述和说明,以便于理解,并不是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余热的冷热集成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机(13),所述制冷机(13)分别与分层蓄热水箱(10)和第二换热器(15b)进行热交换,所述制冷机(13)将冷能储存在蓄冷罐(14)内;所述蓄冷罐(14)与第一换热器(15a)相互连接,所述分层蓄热水箱(10)通过循环管路与闪蒸罐(12)连通;所述分层蓄热水箱(10)与热源侧相连获取能量;所述分层蓄热水箱(10)、闪蒸罐(12)和第一换热器(15a)分别通过管道与负荷侧相连供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的冷热集成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管集热器(9)和光伏光热组件(7),所述真空管集热器(9)将太阳能(2)转化为热能储存在分层蓄热水箱(10)中;所述光伏光热组件(7)将太阳能(2)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8)中,所述蓄电池(8)通过电缆(24)连接电加热器(11)和电补热装置(6),所述电加热器(11)对分层蓄热水箱(10)内的水进行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的冷热集成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侧包括蒸汽余热热源(1),所述蒸汽余热热源(1)中的高温蒸汽通过蒸汽管(20)流入汽水换热器(5),换热凝结后凝水管(21)和高温供水管(22)内的水通过电补热装置(6)进行补热并流入负荷侧的第一热水用热末端(16)。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的冷热集成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侧包括第一热水余热热源(3)和第二热水余热热源(4),所述分层蓄热水箱(10)包括高温水蓄热层和中温水蓄热层;第一热水余热热源(3)通过高温供水管(22)与高温水蓄热层连通,第二热水余热热源(4)通过中温供水管(26)与中温水蓄热层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的冷热集成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蓄热水箱(10)的高温水通过高温供水管(22)流入闪蒸罐(12),闪蒸后的蒸汽通过蒸汽管(20)流入负荷侧的蒸汽用热末端(17),冷凝水通过高温回水管(25)流回分层蓄热水箱(1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的冷热集成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蓄热水箱(10)的高温水通过高温供水管(22)直接流入负荷侧的第一热水用热末端(16);所述分层蓄热水箱(10)的中温水通过中温回水管(28)与负荷侧的第二热水用热末端(19)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的冷热集成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蓄热水箱(10)通过高温供水管(22)和高温回水管(25)与制冷机(13)构成热循环管路;所述制冷机(13)与蓄冷罐(14)相连;软化供水管(29)内的软化水流经第一换热器(15a)预冷后流入蓄冷罐(14),蓄冷罐(14)内的冷水通过冷冻供水管(27)流入第一换热器(15a),换热后流入负荷侧的用冷末端(1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的冷热集成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系统中的蒸汽管(20)、凝水管(21)、高温供水管(22)、高温回水管(25)、中温供水管(26)、冷冻供水管(27)、中温回水管(28)和软化供水管(29)上均设有止回阀和截止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余热的冷热集成供能系统,包括制冷机,所述制冷机分别与分层蓄热水箱和第二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所述制冷机将冷能储存在蓄冷罐内;所述蓄冷罐与第一换热器相互连接,所述分层蓄热水箱通过循环管路与闪蒸罐连通;所述分层蓄热水箱与热源侧相连获取能量;所述分层蓄热水箱、闪蒸罐和第一换热器分别通过管道与负荷侧相连供能。本发明利用蓄冷罐、分层蓄热水箱和蓄电池等储存冷热电,满足工业企业多品位用热、用冷及部分用电需求,同时有效回收余热资源,既消除了生产工艺用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技术研发人员:沈超 顾韬 姚建华 颜怀哲 王林 孙一凡 吴昱德 徐文滨 闫威 伍舒宇 李南 胡滨 许子芸 施力欣 刘维亮 陆勇 金潇 周杰 蒋耀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3/10/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叉车转向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