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2 阅读:7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儿童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


背景技术:

2.童车是婴儿的“交通工具”,需要有人协助推着或者拉着行走。在市场上,童车按照功能使用大致可以分为适合一般居家、外出长时间使用的豪华型,以及适合经常外出的轻便型,还有一种方便监护人户外运动的三轮车。
3.现有的童车一般包括底盘和车架,车架可相对底盘折叠,但车架折叠后一般只能通过底盘平放收纳,而平放收纳占用较多空间,不便于日常收纳;若将车架竖立放置,由于车轮着地且易滑动,车架需要依靠其他物品支撑才能放置平稳。
4.本发明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的童车车架折叠后平放收纳体积大、竖立放置不平稳的问题,提出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包括童车主体,所述童车主体包括车架组件、支撑组件、与所述车架组件连接的收车结构,所述车架组件通过所述收车结构具有第一展开状态和第一收合状态,所述车架组件包括背靠支架、后脚支架和前脚支架,所述背靠支架、后脚支架通过所述收车结构分别相对前脚支架转动,且所述背靠支架具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展开状态与第一收合状态的背靠展开位置和背靠收合位置,所述后脚支架具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展开状态与第一收合状态的后脚展开位置和后脚收合位置;
8.所述支撑组件连接在后脚支架与前脚支架之间,所述支撑组件具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展开状态与第一收合状态的第二展开状态和第二收合状态;
9.所述前脚支架和后脚支架分别设有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
10.当所述车架组件从第一展开状态切换至第一收合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也从第二展开状态切换至第二收合状态,并通过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一车轮使处于第一收合状态下的车架具有竖立放置的姿态。
11.如上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块,所述后脚支架中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前脚支架中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支撑杆和支撑块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当所述后脚支架从后脚展开位置转换至后脚收合位置时,所述支撑杆和支撑块受力相互转动折叠,以从所述第二展开状态转换至第二收合状态,且所述支撑杆与支撑块之间具有使所述车架组件竖立放置的第一着力点,所述第一车轮具有使所述车架组件竖立放置的第二着力点。
12.如上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所述第一车轮的直径小于第二车轮的直
径,当所述车架组件处于第一收合状态,且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收合状态时,此时所述第一车轮的底部低于第二车轮的底部,且所述第一着力点与第二着力点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13.如上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所述支撑杆和支撑块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支撑杆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支撑块之间形成第三夹角。
14.如上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夹角、第二夹角和第三夹角均为钝角。
15.如上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当所述支撑组件处于第二收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夹角、第二夹角和第三夹角均为锐角。
16.如上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所述收车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背靠支架中的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前脚支架与背靠支架之间的第一折叠关节、设于所述前脚支架与后脚支架之间的第二折叠关节、设于所述第一折叠关节与第二折叠关节之间的第一从动件,所述后脚支架位于所述背靠支架的下方;
17.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解锁所述第一折叠关节,所述背靠支架能够通过第一折叠关节朝所述前脚支架转动,以使所述背靠支架从背靠展开位置转动至背靠收合位置,并通过所述第一从动件进一步解锁所述第二折叠关节,所述后脚支架能够通过第二折叠关节相对所述前脚支架转动,以使所述后脚支架从后脚展开位置转动至后脚收合位置。
18.如上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所述童车主体还包括与所述背靠车架连接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儿童载具的第一安装部和用于连接背靠支架的第二安装部,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锁紧组件、与锁紧组件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和联动复位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用于锁紧固定儿童载具,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使所述锁紧组件相对儿童载具从锁紧状态转换至解锁状态,所述联动复位组件能够使所述锁紧组件从解锁状态复位至锁紧状态;当所述锁紧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联动复位组件用于使锁紧组件保持解锁状态并限制锁紧组件转换至锁紧状态。
19.如上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所述童车主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后脚车架中的刹车结构,所述第二车轮中设有轮轴及位于侧面并围绕所述轮轴设置的刹车孔,所述刹车结构包括与轮轴连接的轮座、设于轮座一侧的基座、转动连接在基座一侧的操作件、设于基座内的传动组件,所述轮座与所述轮轴连接,轮座内滑动安装有与所述刹车孔相对应的刹车销,所述刹车销具有插入刹车孔的刹车状态及脱离刹车孔的解除刹车状态,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的活动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活动块与基座之间的第一传动件、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件与刹车销之间的第二从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在所述活动块中具有分别对应所述刹车状态和解除刹车状态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通过所述操作件使所述活动块相对第一传动件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传动件切换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并通过所述第二从动件带动所述刹车销相对所述刹车孔滑动,以使所述刹车销切换所述刹车状态和解除刹车状态;所述操作件连接有第一弹性件,当所述操作件通过第一弹性件复位时,所述活动块保持当前姿态,使得所述第一传动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20.如上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所述童车主体还包括设于车架组件中的发光组件及用于供电的电源装置,所述发光组件用于使所述车架组件发光。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1、通过设置具有第二展开状态与第二收合状态的支撑组件,随着所述车架组件从第一展开状态转换至第二展开状态,所述支撑组件能够使处于第一收合状态下的车架组件具有竖立放置的姿态,以使所述童车主体折叠后能够竖立放置并收纳,以减少所述童车主体的收合体积,从而节省收纳空间;
23.2、处于第二收合状态下的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车轮组合形成处于第一收合状态下的车架组件竖立放置的固定装置,结构稳固,不易倾倒,无需借助额外的物品来稳定所述童车主体,进一步方便于用户收纳和放置所述童车主体;
24.3、所述支撑组件能够跟随所述后脚支架的展开或折叠而产生联动,以实现所述支撑组件的展开或折叠,无需设置额外的操作动力源,便于用户使用,从而优化用户体验。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的车架组件处于第一展开状态的示意图一;
27.图2为本发明的车架组件处于第一展开状态的示意图二;
28.图3为本发明的车架组件处于第一收合状态的示意图一;
29.图4为本发明的车架组件处于第一收合状态的示意图二;
30.图5为本发明的车架组件处于第一展开状态的正视图;
31.图6为本发明的车架组件处于第一展开状态的示意图三(含儿童载具);
32.图7为本发明的车架组件处于第一收合状态的示意图三(含儿童载具);
33.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爆炸图一;
34.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爆炸图二;
35.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折叠关节的爆炸图一;
36.图11为本发明的第一折叠关节的爆炸图二;
37.图12为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立体图一;
38.图13为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立体图二;
39.图14为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立体图三;
40.图15为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爆炸图一;
41.图16为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爆炸图二;
42.图17为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俯视图;
43.图18为图17中的d—d剖视图一;
44.图19为图17中的d—d剖视图二;
45.图20为本发明的刹车结构的立体图;
46.图21为本发明的刹车结构的俯视图;
47.图22为本发明的轮座、刹车销、第二车轮的爆炸图;
48.图23为图21中的e—e剖视图的放大图;
49.图24为本发明的刹车结构的爆炸图(隐藏轮座、刹车销、第二车轮);
50.图25为本发明的基座、操作件的俯视图;
51.图26为图25中的f—f剖视图;
52.图27为图25中的g—g剖视图;
53.图28为图25中的i—i剖视图;
54.图29为本发明的刹车结构中的活动块的立体图一;
55.图30为本发明的刹车结构中的活动块的立体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57.如图1—30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包括童车主体1,所述童车主体1包括车架组件2、支撑组件3、与所述车架组件2连接的收车结构,所述车架组件2通过所述收车结构具有第一展开状态和第一收合状态,所述车架组件2包括背靠支架21、后脚支架22和前脚支架23,所述背靠支架21、后脚支架22通过所述收车结构分别相对前脚支架23转动,且所述背靠支架21具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展开状态与第一收合状态的背靠展开位置和背靠收合位置,所述后脚支架22具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展开状态与第一收合状态的后脚展开位置和后脚收合位置;所述支撑组件3连接在后脚支架22与前脚支架23之间,所述支撑组件3具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展开状态与第一收合状态的第二展开状态和第二收合状态;所述前脚支架23和后脚支架22分别设有第一车轮231和第二车轮221;当所述车架组件2从第一展开状态切换至第一收合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3也从第二展开状态切换至第二收合状态,并通过所述支撑组件3和所述第一车轮231使处于第一收合状态下的车架具有竖立放置的姿态。
58.如图1—4所示,图1和图2表示所述车架组件2处于第一展开状态且所述支撑组件3处于第二展开状态,图3和图4表示所述车架组件2处于第一收合状态且所述支撑组件3处于第二收合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具有第二展开状态与第二收合状态的支撑组件3,随着所述车架组件2从第一展开状态转换至第二展开状态,所述支撑组件3能够使处于第一收合状态下的车架组件2具有竖立放置的姿态,以使所述童车主体1折叠后能够竖立放置并收纳,以减少所述童车主体1的收合体积,从而节省收纳空间,且处于第二收合状态下的支撑组件3与所述第一车轮231组合形成处于第一收合状态下的车架组件2竖立放置的固定装置,结构稳固,不易倾倒,无需借助额外的物品来稳定所述童车主体1,进一步方便于用户收纳和放置所述童车主体1;具体而言,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背靠支架21通过所述收车结构朝前脚支架23转动,以使所述背靠支架21从背靠展开位置转换至背靠收合位置,所述后脚支架22通过所述收合结构朝前脚支架23转动,以使所述后脚支架22从后脚展开位置转换至后脚收合位置,且在所述后脚支架22折叠收合过程中,所述支撑组件3受到后脚支架22的作用力产生联动以从所述第二展开状态转换至第二收合状态,所述支撑组件3无需额外设置折叠动力源,操作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当所述后脚支架22受外力从后脚收合位置转换至后脚展开位置时,通过所述后脚支架22带动所述支撑组件3产生复位联动,以使所述支撑组件3转换至第二展开状态,此时所述车架组件2处于第一展开状态,可供儿童正常使用,通过上述设置,所述支撑组件3能够跟随所述后脚支架22的展开或折叠而产生联动,以实现所述支撑组件3的展开或折叠,无需设置额外的操作动力源,便于用户使用,从而优化用户体验。
59.具体的,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杆31和支撑块32,所述后脚支架22中设有第一连接部222,所述前脚支架23中设有第二连接部232,所述支撑杆31和支撑块32一端转动连接,
且所述支撑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2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块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32转动连接,当所述后脚支架22从后脚展开位置转换至后脚收合位置时,所述支撑杆31和支撑块32受力相互转动折叠,以从所述第二展开状态转换至第二收合状态,且所述支撑杆31与支撑块32之间具有使所述车架组件2竖立放置的第一着力点321,所述第一车轮231具有使所述车架组件2竖立放置的第二着力点2311。
60.如图3—4所示,图中的虚线l1表示水平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31和支撑块32依次连接在第一连接部222和第二连接部232之间,其中,所述支撑杆31一端与第一连接部222铰接、另一端与支撑块32一端铰接,所述支撑块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32铰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22、支撑杆31、支撑块32和第二连接部232之间分别设有铰接轴,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实施;当所述后脚支架22通过所述收车结构朝前脚支架23转动时,同时带动所述支撑杆31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22与支撑块32之间转动,并通过所述支撑杆31带动所述支撑块32在所述支撑杆31与第二连接部232之间转动,以使所述支撑杆31和支撑块32进行折叠收合和展开,以保证所述后脚支架22能够正常执行折叠收合和展开的动作;当所述支撑杆31和支撑块32处于第二收合状态时,所述支撑杆31和支撑块32之间的铰接位朝下形成所述第一着力点321,此时所述第一车轮231与地平面接触以形成所述第二着力点2311,通过所述第一着力点321和第二着力点2311使得处于第一收合状态下的车架组件2能够平稳地竖立放置在水平面上,无需依赖其他物品,且相比于平放的放置方式,在收纳时更加节省空间,优化用户体验;所述支撑组件3整体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实施。
61.优选的,如图2—5所示,所述第一车轮231的直径小于第二车轮221的直径,当所述车架组件2处于第一收合状态,且所述支撑组件3处于第二收合状态时,此时所述第一车轮231的底部低于第二车轮221的底部,且所述第一着力点321与第二着力点2311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车轮231的直径b1小于第二车轮221的直径b2,且如图5所示,所述后脚车架的内侧宽度c1分别大于所述背靠支架21的外侧宽度c2和所述前脚支架23的外侧宽度c3,通过上述设置,使所述后脚车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相对所述前脚支架23转动收合,且当所述后脚车架处于后脚收合位置时,所述第二车轮221的底部高于第一车轮231的底部,以使所述第一车轮231能够接触水平面从而形成所述第二着力点2311;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着力点321与第二着力点2311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得所述车架组件2在竖立放置时,所述车架组件2的整体大致垂直于水平面,不易倾倒,进一步提升所述车架组件2竖立放置的平稳性。
62.优选的,所述支撑杆31和支撑块32之间形成第一夹角a1,所述第一连接部222与支撑杆31之间形成第二夹角a2,所述第二连接部232与支撑块32之间形成第三夹角a3。进一步优选的,当所述支撑组件3处于第二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和第三夹角a3均为钝角;当所述支撑组件3处于第二收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和第三夹角a3均为锐角。如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支撑组件3处于第二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撑杆31和支撑块32相对展开,此时所述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和第三夹角a3分别为具体角度不一的钝角;当所述支撑组件3处于第二收合状态时,所述支撑杆31和支撑块32相对折叠,此时所述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和第三夹角a3分别为具体角度不一的锐角;通过上述设置,在机械设计过程中,以便于工程师合理设计所述支撑组件3和车架组件2,有利于所述童车主体1的整体设计,从而方便于生产实施。
63.具体的,所述收车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背靠支架21中的第一驱动组件41、设于所述前脚支架23与背靠支架21之间的第一折叠关节42、设于所述前脚支架23与后脚支架22之间的第二折叠关节43、设于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与第二折叠关节43之间的第一从动件44,所述后脚支架22位于所述背靠支架21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用于解锁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所述背靠支架21能够通过第一折叠关节42朝所述前脚支架23转动,以使所述背靠支架21从背靠展开位置转动至背靠收合位置,并通过所述第一从动件44进一步解锁所述第二折叠关节43,所述后脚支架22能够通过第二折叠关节43相对所述前脚支架23转动,以使所述后脚支架22从后脚展开位置转动至后脚收合位置。
64.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童车主体1可安装如儿童座椅、儿童摇篮等儿童载具7供儿童使用,所述车架组件2整体分为背靠支架21、后脚支架22和前脚支架23,所述前脚支架23分别与所述背靠支架21、后脚支架22连接,且在装配后,所述背靠支架21位于所述后脚支架22的上方,如图1—4所示,图1和图2中所述背靠支架21处于背靠展开位置且后脚支架22处于后脚展开位置,图3和图4中所述背靠支架21处于背靠收合位置且后脚支架22处于后脚收合位置;当所述背靠支架21处于背靠展开位置,且所述后脚支架22处于后脚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和第二折叠关节43均被锁定,限制所述背靠支架21和后脚支架22相对前脚支架23转动,使得所述童车主体1在使用时保持稳定,防止所述背靠支架21和后脚支架22容易因误操作而意外折叠收合,以保证儿童的使用安全;当用户需要将所述童车主体1折叠收纳时,用户可手动驱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以解锁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通过人力驱动使所述背靠支架21通过第一折叠关节42相对前脚支架23朝下转动,从而使所述背靠支架21从所述背靠展开位置转动至所述背靠收合位置,且当所述背靠支架21处于所述背靠收合位置时,所述背靠支架21靠近所述前脚支架23且位于前脚支架23的上侧,在上述背靠支架21的折叠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驱动所述第一从动件44在所述背靠支架21、前脚支架23和后脚支架22中移动,以使所述第二折叠关节43解锁,用户可手动驱动所述后脚支架22通过第二折叠关节43相对前脚支架23朝上转动,从而使所述后脚支架22从所述后脚展开位置转动至所述后脚收合位置,且当所述后脚支架22处于所述后脚收合位置时,所述后脚支架22靠近所述前脚支架23且位于前脚支架23的下侧,以使所述童车主体1整体完全折叠收合起来,图2中的h1为背靠支架21折叠收合时的转动方向、h2为后脚支架22折叠收合时的转动方向,通过所述背靠支架21能够相对前脚支架23折叠收合,同时所述后脚支架22能够相对前脚支架23折叠收合,如图5所示,通过设置所述后脚支架22的内侧宽度c1大于所述背靠支架21的外侧宽度c2、前脚支架23的外侧宽度c3,以利于所述童车主体1能够尽可能地折叠收合,从而减小所述童车主体1整体的收合体积,进一步地节省用户的收纳空间,以利于用户将收合之后的童车主体1收纳到汽车内,方便用户随时携带所述童车主体1外出使用,进而优化用户体验;而且,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解锁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使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44进一步解锁所述第二折叠关节43,使所述背靠支架21和后脚支架22能够分别朝所述前脚支架23转动并折叠,操作简单,便于用户使用。另外,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件44采用拉绳,所述拉绳优选设置为钢绳,钢绳为童车主体1中常见的传动结构,安全可靠,耐用性强。
65.如图8—9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包括拉手411、卡条412,所述拉手411滑动安装在所述背靠支架21上,所述卡条412连接在所述拉手411与所述第一
折叠关节42之间;通过所述拉手411驱动所述卡条412沿所述背靠支架21移动,以使所述卡条412解锁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靠支架21包括把手211、连接在所述把手211两侧的连接杆212,所述拉手411滑动套设于所述连接杆212中,所述卡条412沿连接杆212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所述连接杆212中设有与所述卡条412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拉手411的上下两侧可设置第一限位部213,所述拉手411受外力能够相对所述连接杆212上下滑动,并带动所述卡条412在连接杆212中上下滑动,从而通过所述卡条412使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解锁且可驱动;通过上述第一驱动组件41的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整体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实施,且生产成本较低。
66.如图8—1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包括与所述背靠支架21连接的第一连接支架421、与所述前脚支架23连接的第二连接支架422、设于第一连接支架421与第二连接支架422之间的第一传动组件42364,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21与第二连接支架422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2364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和所述第一从动件44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解锁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2364,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21受外力可相对第二连接支架422转动,以带动所述背靠支架21朝所述前脚支架23转动收合,同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2364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44移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一从动件44进一步解锁所述第二折叠关节4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2364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21内的固定滑块4231、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22内的旋转滑块4232,所述固定滑块4231一端设有凸台4233、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滑块4232连接,所述第一从动件44连接在所述旋转滑块4232上,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22内设有与所述凸台4233相适配的第一卡槽4221和第一转动槽4222、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槽4222一侧且与所述旋转滑块4232相适配的第二转动槽4223,所述第一转动槽4222与第一卡槽4221连通,所述固定滑块4231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21内移动,以带动所述凸台4233相对所述第一卡槽4221移动,以使所述凸台4233插入或脱离所述第一卡槽4221;当所述凸台4233脱离所述第一卡槽4221后进入所述第一转动槽4222内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沿所述第一转动槽4222转动;通过所述固定滑块4231带动所述旋转滑块4232在所述第二转动槽4223内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44移动。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滑块4231中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部632相适配的让位槽42311,所述让位槽42311朝所述凸台4233方向延伸,当所述固定滑块4231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在第一连接支架421内移动时,以带动所述让位槽42311相对所述第一转动部632滑动或转动。
6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21和第二连接支架422分别与所述背靠支架21和前脚支架23可拆卸连接,在装配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21与第二连接支架422之间具有容纳所述固定滑块4231、旋转滑块4232的内腔,当所述背靠支架21处于所述背靠展开位置时,所述凸台4233插入所述第一卡槽4221内,使所述固定滑块4231被固定,限制了所述背靠支架21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朝所述前脚支架23转动收合,以保证所述背靠支架21的展开,从而保证儿童的使用安全;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驱动所述固定滑块4231在所述内腔中上移时,通过所述固定滑块4231带动所述凸台4233在所述第一卡槽4221内上移,同时带动所述让位槽42311相对所述第一转动部632上移,以使所述凸台4233脱离所述第一卡槽4221并进入至所述第一转动槽4222内,此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继续驱动所述固定滑块4231上移,以带动所述凸台4233沿所述第一转动槽4222朝所述旋转滑块4232转动,同时带
动所述让位槽42311相对所述第一转动部632朝所述旋转滑块4232转动,以使所述固定滑块4231能够带动所述旋转滑块4232在所述第二转动槽4223内转动,并通过所述旋转滑动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44相对所述后脚支架22上移,以使所述第二折叠关节43通过所述第一从动件44解锁且可驱动;当所述凸台4233脱离所述第一卡槽4221并进入至所述第一转动槽4222后,所述背靠支架21受外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部632相对所述前脚支架23转动收合;当所述背靠支架21处于背靠收合位置时,所述背靠支架21受外力可朝远离所述前脚支架23的方向转动至所述背靠展开位置,在此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21相对第二连接支架422转动,并通过所述让位槽42311相对所述第一转动部632沿相同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固定滑块4231在所述第一转动槽4222内沿相同方向转动至与所述第一卡槽4221对准,并通过所述凸台4233插入所述第一卡槽4221内使所述背靠支架21固定;通过上述设置,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实施,联动性强,且通过所述旋转滑块4232与所述第一从动件44连接以实现对所述第二折叠关节43的驱动,将所述背靠支架21与后脚支架22的解锁结构关联设计,简化了所述背靠支架21和后脚支架22的整体结构,设计巧妙,用户只需手动驱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即可通过第一折叠关节42和第二折叠关节43使所述背靠支架21和后脚支架22可折叠收合,操作简单,进一步优化了用户体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滑块4231与所述卡条412连接,使所述固定滑块4231能够通过所述卡条412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21和第二连接支架422之间产生运动。
68.如图10—1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折叠关节43包括与所述后脚支架22连接的第三连接支架431、与所述前脚支架23连接的第四连接支架432、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支架431与第四连接支架432之间的第二传动组件43364,所述第三连接支架431与第四连接支架432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件44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3364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解锁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以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44移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一从动件44进一步解锁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3364,以使所述第三连接支架431能够相对第四连接支架432转动,并带动所述后脚支架22朝所述前脚支架23转动收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3364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三连接支架431中的第一卡销4331、可伸缩地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支架431中的第二卡销4332,所述第三连接支架431中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销4331相适配的第二卡槽4311,所述第四连接支架432中设有与所述第二卡销4332相适配的第三卡槽4321,所述第一卡销4331受所述第一从动件44驱动,使所述第一卡销4331插入或脱离于所述第二卡槽4311,当所述第一卡销4331脱离所述第二卡槽4311时,所述第三连接支架431能够相对第四连接支架432转动,以带动所述后脚支架22相对所述前脚支架23转动收合;所述第二卡销4332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支架431转动至插入所述第三卡槽4321内,以使所述后脚支架22在后脚收合位置处固定。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槽4321内设有第一导向部43211,所述第一导向部43211用于导向所述第二卡销4332脱离所述第三卡槽4321,以使所述第三连接支架431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22转动,并带动所述后脚支架22相对所述前脚支架23从所述后脚收合位置转动至所述后脚展开位置。
6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支架431和第四连接支架432可拆卸地与所述后脚支架22和前脚支架23连接,所述第一从动件44一端连接在所述旋转滑块4232中、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卡销4331中,当所述后脚支架22处于所述后脚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卡销4331插入所述第二卡槽4311内,以使所述第二折叠关节43被锁定,从而限制所述第三连接支架
431相对所述第四连接支架432转动,以使所述后脚支架22固定在所述后脚展开位置,以保证所述童车车架的正常使用;当所述第一从动件44通过所述旋转滑块4232在所述后脚支架22中上移时,所述第一从动件44带动所述第一卡销4331在所述第二卡槽4311内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支架431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卡销4331脱离所述第二卡槽4311并使所述第二折叠关节43解锁,此时所述后脚支架22受外力可带动所述第三连接支架431通过所述第二转动部632相对所述第四连接支架432转动,以使所述后脚支架22朝所述前脚支架23转动至所述后脚收合位置,从而实现所述后脚支架22相对所述前脚支架23的折叠收合,所述第二折叠关节43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所述第二折叠关节43通过第一从动件44与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连接,通过将所述背靠支架21和后脚支架22中的解锁结构关联设计,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与第二折叠关节43之间的联动性强,设计巧妙,用户只需手动驱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即可通过第一折叠关节42和第二折叠关节43使所述背靠支架21和后脚支架22可折叠收合,操作简单,进一步优化了用户体验;在所述后脚支架22的折叠收合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支架431带动所述第二卡销4332转动并与所述第三卡槽4321卡合,从而使所述第三连接支架431相对所述第四连接支架432固定,以使折叠收合后的后脚支架22固定在所述后脚收合位置,防止所述后脚支架22折叠收合不稳定、容易展开,导致用户运输时的不便利。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连接支架432内设有限位块4322,所述限位块4322用于限制所述第三连接支架431相对所述第四连接支架432转动的转动角度;所述第一导向部43211优选设置为位于第三卡槽4321内的环形内倒角部,且所述第三连接支架431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卡销4332连接的复位弹簧,当所述第二卡销4332与所述第三卡槽4321卡合固定时,所述后脚支架22受外力可带动所述第二卡销4332朝远离所述前脚支架23的方向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导向部43211顶推所述第二卡销4332远离所述第三卡槽4321移动,同时所述第二卡销4332挤压所述复位弹簧以使所述第二卡销4332能够脱离于所述第三卡槽4321,从而实现所述后脚支架22转动至所述后脚展开位置,供用户使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卡销4332的端部也可设置与所述第一导向部43211对应的环形外倒角部,以增强所述第一导向部43211对所述第二卡销4332的导向移动效果。
70.如图12—19所示,为了使如儿童座椅、儿童提篮等儿童载具7能够稳固、快速地安装在所述背靠支架21上,所述童车主体1还包括与所述背靠车架连接的锁定装置5,所述锁定装置5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儿童载具7的第一安装部51和用于连接背靠支架21的第二安装部52,所述锁定装置5包括锁紧组件53、与锁紧组件53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54和联动复位组件55,所述锁紧组件53用于锁紧固定儿童载具7,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4用于使所述锁紧组件53相对儿童载具7从锁紧状态转换至解锁状态,所述联动复位组件55能够使所述锁紧组件53从解锁状态复位至锁紧状态;当所述锁紧组件53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联动复位组件55用于使锁紧组件53保持解锁状态并限制锁紧组件53转换至锁紧状态。
71.图13和图18中的锁紧组件53处于锁紧状态,图14和图19中的锁紧组件53处于解锁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5安装在童车中使用,儿童座椅、儿童提篮等儿童载具7能够通过所述锁定装置5安装在童车上,本实施例以儿童座椅为例说明,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51与儿童座椅可拆卸连接,并通过锁紧组件53锁紧固定该儿童座椅,以使儿童座椅安装或拆卸时更加稳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锁紧组件53对儿童座椅具有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当所述锁紧组件53处于锁紧状态时,儿童座椅能够稳固地安装在童车中,供儿童使用,以提
升儿童的使用安全和舒适度,且方便于监护人携带儿童外出;当用户人力驱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4,可使所述锁紧组件53从锁紧状态转换至解锁状态,此时用户可提拉儿童载具7使其相对车架上移可将儿童载具7拆卸出来,通过所述联动复位组件55使锁紧组件53保持所述解锁状态,以利于用户将儿童座椅从所述车架上直接拆卸出来,以便于更换其他如儿童提篮等儿童载具7,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4驱动所述锁紧组件53一键解锁,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51可拆卸设置,从而使儿童载具7能够轻松地拆下来,在儿童载具7拆卸的过程中,所述联动复位组件55受外力可使所述锁紧组件53从解锁状态转换至锁紧状态,以便于儿童载具7的快速安装固定,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方便于用户按照需求更换不同的儿童载具7使用,优选的,所述锁定装置5适配于多种儿童载具7安装,通用性强,无需配置额外的适配安装机构,便于日常使用。
72.如图12—16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定装置5包括第一壳体56,所述锁紧组件53包括可升降地设于所述第一壳体56内的移动构件531、设于移动构件531中并朝向第一壳体56外侧的第一槽位532,所述第一壳体56中设有与所述第一槽位532连通的第二槽位533,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4驱动所述移动构件531在第一壳体56内下移,并带动所述第一槽位532相对第二槽位533下移,使所述第一槽位532与第二槽位533错开,以使所述第一锁紧组件53转换至解锁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56内设有与移动构件531连接的第二弹性件534,所述第二弹性件534用于使所述移动构件531在第一壳体56内上移复位,并带动所述第一槽位532相对第二槽位533上移至与第二槽位533对准,以使所述第一锁紧组件53转换至锁紧状态。
7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56内设有供所述移动构件531上下移动且联通外部的移动空间,所述移动构件531安装在该移动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槽位532与第二槽位533朝向儿童载具7的一侧,以利于儿童载具7的直接连接;优选的,儿童载具7中设置有可横向伸缩的滑块,当所述第一锁紧组件53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槽位532和第二槽位533对准结合形成定位槽6412,该定位槽6412与所述滑块相适配,以使所述滑块能够固定在所述定位槽6412内,从而使所述第一锁紧组件53锁紧儿童载具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槽位53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槽位533;当所述移动构件531通过第二驱动组件54在所述第一壳体56内下移时,通过移动构件531带动所述第一槽位532相对第二槽位533下移,使得第一槽位532与第二槽位533错开,此时所述第一锁紧组件53处于解锁状态,如图13、14、18、19所示,优选的,所述移动构件531中设有位于第一槽位532上部的导向斜面5311,在所述第一槽位532的下移过程中,通过所述导向斜面5311顶推所述滑块,同时由于所述第二槽位533相对第一槽位532下移,所述第一壳体56中位于所述第二槽位533上部的壁体形成用于阻挡所述滑块插入所述定位槽6412的第二限位部553,使得所述滑块保持朝儿童载具7内缩以脱离所述定位槽6412,从而使儿童载具7能够从第一锁紧组件53中解锁拆卸;而且,所述第一壳体56内设置有第二弹性件534,所述第二弹性件534连接在移动构件531的下部,当所述联动复位组件55受外力解除了对第一锁紧组件53的限制后,所述移动构件531能够通过第二弹性件534在所述第一壳体56内自动上移复位,以带动所述第一槽位532相对第二槽位533上移至与对应的第二槽位533对准,使得用户再次安装儿童载具7时,所述滑块能够直接朝对准后的所述第一槽位532与第二槽位533伸入,以使儿童载具7固定在所述车架中;通过上述设置,用户只需手动驱动第二驱动组件54即可使第一锁紧组件53解锁儿童载具7,从而使儿童
载具7能够从所述车架中拆卸下来,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而且,所述第一锁紧组件53具有记忆特性,通过第二弹性件534自动复位至可锁紧的状态,设计巧妙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实施,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件534采取复位弹簧,易于获取,生产成本较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构件531中可设置若干个第一槽位532,所述第一槽位532呈竖直间隔设置在所述移动构件531中,所述第一壳体56中可设置与各所述第一槽位532相应的第二槽位533,儿童载具7受外力下相对所述锁定装置5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滑块相对所述第一槽位532和第二槽位533上下移动,当所述第一锁紧组件53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槽位532与第二槽位533对准且形成与所述滑块对应卡合固定的定位槽6412,通过设置多级的所述第一槽位532和第二槽位533,以使所述儿童载具7能够调节安装高度,从而增加所述车架的功能性,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
74.如图12—19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4包括可升降地安装在第一壳体56中的第一解锁按键541,所述第一解锁按键541与移动构件531连接,所述第一解锁按键541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构件531在第一壳体56中上下移动。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解锁按键541连接在移动构件531的上部且靠近所述第一壳体56的顶部,所述第一解锁按键541露出于朝向人体的一侧,以便于用户操作,通过人力驱动所述第一解锁按键541在第一壳体56中下移,并带动所述移动构件531在第一壳体56内下移,以使所述第一锁紧组件53从锁紧状态转换至解锁状态,实现一键解锁,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在复位时,所述移动构件531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534在第一壳体56中上移复位,带动所述第一解锁按键541上移复位,使所述第一解锁按键541能够自动复位,操作简便,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解锁按键541与移动构件531为一体成型结构,增强了第一解锁按键541和移动构件531的整体结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实施,以利于提高生产制作的效率;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解锁按键541内设有滑槽5411,所述第一壳体56中设有与所述滑槽5411相对应的插板561,通过滑槽5411可滑动地插接在插板561上,以实现所述第一解锁按键541的可升降连接,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实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插板561的高度,为所述第一解锁按键541的升降过程提供充足的移动空间。
75.如图12—19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动复位组件55包括与移动构件531连接的锁杆551、设于锁杆551与移动构件531之间的第三弹性件552,所述第一壳体56中设有与所述锁杆551相对应的第二限位部553,所述移动构件531通过第二驱动组件54在第一壳体56内下移,以带动所述锁杆551相对所述第二限位部553下移,且所述锁杆551通过第三弹性件552弹出至抵接在第二限位部553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部553使第一锁紧组件53保持在所述解锁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部553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56中并靠近所述第一壳体56顶部的挡板5531、用于容纳所述锁杆551的限位槽5532,所述限位槽5532设于所述第一壳体56内部,所述挡板5531的下部还设有与所述限位槽5532连通的弹出口5533,当所述锁杆551通过移动构件531相对挡板5531下移时,所述锁杆551通过第三弹性件552经所述弹出口5533弹出,并抵接于所述挡板5531的底部。
7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杆551安装在移动构件531的上部且位于第一解锁按键541的一侧,优选的,所述锁杆551与移动构件531枢接,以使所述锁杆551能够相对移动构件531在一定程度上转动,所述锁杆551与移动构件531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552,当所述锁紧组件
53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槽位532与第二槽位533对准,此时,所述锁杆551置于所述限位槽5532内且与所述挡板5531内壁相抵,以使所述第三弹性件552蓄能,当所述锁紧组件53转换至解锁状态时,所述移动构件531在第一壳体56内下移,并带动所述锁杆551相对所述挡板5531下移至所述弹出口5533处,此时所述锁杆551受第二弹性件534的弹力朝外侧弹出,且所述锁杆551的顶部抵接在所述挡板5531的底部,以限制所述移动构件531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534复位,从而使所述锁紧组件53保持在所述解锁状态下,以便于用户更好地拆卸儿童载具7;所述联动复位组件55整体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实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弹性件552采用扭簧,易于获取,生产成本较低,且易于装配;所述限位槽5532优选设置为所述第一壳体56内的移动空间的一部分,简化了所述第二限位部553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77.进一步的,所述锁杆551外侧设有凸块5511,所述凸块5511底部设有第二导向部55111,当所述锁杆551通过所述第三弹性件552弹出时,所述凸块5511跟随锁杆551弹出至所述挡板5531的外侧,所述第二导向部55111受外力能够使所述锁杆551内缩至所述限位槽5532内。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锁紧组件53处于解锁状态时,用户提拉儿童载具7使其相对车架上移可将儿童载具7直接拆卸出来,此时所述锁杆551抵接在所述挡板5531的底部,所述凸块5511位于所述挡板5531的外侧,在儿童载具7的上移过程中,儿童载具7与所述凸块5511接触,所述凸块5511受儿童载具7的顶推力并通过所述第二导向部55111导向所述锁杆551反向转动并内缩至所述限位槽5532内,此时所述移动构件531通过第二弹性件534可带动所述锁杆551上移复位,使得所述第一锁紧组件53从解锁状态转换至锁紧状态,以利于儿童载具7的快速安装,操作简单,无需额外的复位操作,在日常使用中省时省力,从而优化了用户体验;进一步优选的,儿童载具7中与所述凸块5511相对的一侧面可设置与所述第二导向部55111相对应的第三导向部64121,从而保证所述第二导向部55111运行顺畅,所述第二导向部55111和第三导向部64121优选设置为相适配的导向斜坡,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实施。
78.如图20—30所示,为了提升所述童车的刹车性能,所述童车主体1还包括设于所述后脚车架中的刹车结构6,所述第二车轮221中设有轮轴2211及位于侧面并围绕所述轮轴2211设置的刹车孔2212,所述刹车结构6包括与轮轴2211连接的轮座61、设于轮座61一侧的基座62、转动连接在基座62一侧的操作件63、设于基座62内的传动组件64,所述轮座61与所述轮轴2211连接,轮座61内滑动安装有与所述刹车孔2212相对应的刹车销2213,所述刹车销2213具有插入刹车孔2212的刹车状态及脱离刹车孔2212的解除刹车状态,所述传动组件64包括转动安装的活动块641、滑动安装在所述活动块641与基座62之间的第一传动件642、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件642与刹车销2213之间的第二从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642在所述活动块641中具有分别对应所述刹车状态和解除刹车状态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通过所述操作件63使所述活动块641相对第一传动件642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传动件642切换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并通过所述第二从动件带动所述刹车销2213相对所述刹车孔2212滑动,以使所述刹车销2213切换所述刹车状态和解除刹车状态;所述操作件63连接有第一弹性件65,当所述操作件63通过第一弹性件65复位时,所述活动块641保持当前姿态,使得所述第一传动件642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7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脚支架2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车轮和所述轮座61,两
所述车轮之间设有两组传动组件64,两所述传动组件64分别配置有连接所述轮座61的基座62,两所述基座62之间设有所述操作件63,所述操作件63一般设置为脚踏,所述操作件63包括操作部631与转动部632,所述操作件63通过所述转动部632连接在两所述基座62之间,所述操作部631可供用户踩压,所述基座62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活动块641的转动腔,所述第一传动件642滑动连接在所述活动块641与基座62之间,当用户第一次踩压所述操作件63时,通过用户踩压所述操作部631,使所述操作件63通过所述转动部632相对所述基座62朝下转动,同时带动所述活动块641跟随所述操作件63同向转动(图24中:箭头h3表示所述操作部631此时的运动方向、箭头h4表示所述转动部632此时的运动方向、箭头h5表示所述活动块641此时的运动方向),所述活动块641通过操作件63相对第一传动件642转动,并使所述第一传动件642在所述基座62内背离所述活动块641滑动,从而使所述第一传动件642从第二位置转换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从动件受第一传动件642的挤压力朝所述刹车销2213的方向收缩,以带动所述刹车销2213朝刹车孔2212滑动并插入刹车孔2212中,使所述刹车销2213从解除刹车状态转换至刹车状态,从而实现所述刹车结构6对车轮的刹停作用,当用户撤销对所述操作件63的踩压力时,所述操作件63在第一弹性件65的弹力下反向转动复位,此时所述活动块641保持当前姿态,且所述第一传动件642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即当所述操作件63复位时,所述活动块641相对基座62静止,使得第一传动件642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从而使所述刹车销2213保持在刹车状态;当用户第二次踩压所述操作件63时,通过用户踩压所述操作部631,使所述操作件63通过所述转动部632相对所述基座62朝下转动,同时带动所述活动块641相对第一传动件642转动(图24中:箭头h3表示所述操作部631此时的运动方向、箭头h4表示所述转动部632此时的运动方向、箭头h5表示所述活动块641此时的运动方向),此时所述第一传动件642通过活动块641在基座62内背离所述活动块641滑动,以使所述第一传动件642从所述第一位置转换至第二位置,从而拉动所述第二从动件,并通过所述第二从动件带动所述刹车销2213在轮座61内背离所述刹车孔2212滑动,以使所述刹车销2213从刹车状态转换至接触刹车状态,从而解除对车轮的刹车作用;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所述操作件63能够通过第一弹性件65自动复位,令用户直接踩压所述操作件63即可驱动所述传动组件64动作,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64驱动所述刹车销2213相对所述刹车孔2212滑动,以使所述刹车销2213切换所述刹车状态和解除刹车状态,用户无需采取脚背上挑或弯腰手动拨动刹车片或脚踏的动作,且当操作件63自动复位时,并不干扰所述传动组件64,从而保证所述传动组件64正常运行,本实施例中的刹车结构6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优化了用户体验;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65采用扭簧,易于获取,生产成本较低;所述第二从动件优选采用拉绳,所述拉绳优选设置为钢绳,钢绳为童车主体1中常见的传动结构,安全可靠,耐用性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刹车销2213连接有第六弹性件22131,所述第六弹性件22131用于使所述刹车销2213插入所述刹车孔2212内,以提升所述刹车结构6的刹车反应,所述第六弹性件22131采用弹簧,易于获取,生产成本较低。
80.如图28、30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块641中还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件642相适配的第二导向槽6411和定位槽6412,所述第二导向槽6411设有若干个且呈环向间隔分布,任意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槽6411之间设有一定位槽6412,当所述第一传动件642置于第二导向槽6411中时,所述第一传动件64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传动件642置于定位槽6412中时,所述第一传动件64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向槽6411
内设有第二导向斜坡64111、位于第二导向斜坡64111两侧的第三限位壁64112和第四限位壁64113,所述第二导向斜坡64111从第二导向槽6411底部向第四限位壁64113顶部朝上倾斜,所述第三限位壁64112与第二导向斜坡64111之间设有与第一传动件642相适配的第二容纳空间64114;当所述操作件63转动并带动所述活动件相对第一传动件642转动时,所述第一传动件642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64114沿第二导向斜坡64111移动至第四限位壁64113处,所述第一传动件642受第二导向斜坡64111顶推在基座62内背离第二导向槽6411滑动。优选的,所述基座62内设有用于容纳第一传动件642的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设有与第一传动件642连接的第一弹性件65,所述第一弹性件65用于使第一传动件642插入所述第二导向槽6411或定位槽6412内。如图28、3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块641相对第一传动件642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槽6411和定位槽6412,优选的,所述第二导向槽6411和定位槽6412分别具有三个,且所述第二导向槽6411和定位槽6412交叉间隔环向分布于所述活动块641的侧面,优选的,所述第二导向斜坡64111具有一定的弧度,当所述刹车销2213处于解除刹车状态时,所述第一传动件642伸入所述第二导向槽6411内并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64114内,当所述操作件63带动所述活动块641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导向斜坡64111相对第一传动件642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斜坡64111顶推所述第一传动件642在基座62内背离所述第二导向槽6411滑动,此时所述第一传动件642挤压所述第一弹性件65,所述活动块641通过操作件63进一步转动使得所述定位槽6412与所述第一传动件642相对,此时所述第一传动件642受第一弹性件65顶推并插入至所述定位槽6412内,以使所述第一传动件642从所述第二位置转换至第一位置,通过上述第二导向斜坡64111的设置,使所述第一传动件642与所述活动块641之间产生联动,以利于所述刹车销2213切换刹车状态和解除刹车状态,保证所述刹车结构6的正常运行,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件642设置为插销,所述第一弹性件65设置为弹簧,插销和弹簧均易于获取,生产成本较低。
8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槽6412内设有第三导向部64121,当所述活动块641相对所述第一传动件642转动,且所述第一传动件642置于所述第一位置中时,所述第三导向部64121用于导向所述第一传动件642在基座62内背离所述定位槽6412滑动。如图28、3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6412边缘设有第三导向部64121,优选的,所述第三导向部64121设置为位于定位槽6412端口处的环状内倒角部,且所述第一传动件642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导向部64121相对应的外倒角部;当用户第二次踩压所述操作件63转动时,所述第一传动件642位于定位槽6412中,通过所述操作件63带动所述活动块641相对第一传动件64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定位槽6412相对所述第二传动件644转动,通过所述第三导向部64121顶推所述第一传动件642使其在所述基座62内背离所述定位槽6412移动,同时新的第二导向槽6411通过所述活动块641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传动件642相对,使所述第一传动件642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从而使所述刹车销2213自刹车状态转换至解除刹车状态;通过在定位槽6412内设置所述第三导向部64121,使所述第一传动件642能够受所述第三导向部64121的顶推力自动在基座62内背离相对应的定位槽6412滑动,无需额外施加驱动力,用户只需踩压操作件63即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64对童车实现刹车或解除刹车,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件642连接有第五弹性件6421,所述第五弹性件6421用于使所述第一传动件642插入所述第二导向槽6411或定位槽6412内,所述第五弹性件6421设置为弹簧,易于获取,生产成本较低。
82.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64还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活动块641与操作件63之间的第二传动件644,所述第二传动件644与第一传动件642不同侧,所述活动块641中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件644相适配的第一导向槽6413,所述第一导向槽6413设有若干个且呈环向分布,当所述操作件63复位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644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槽6413导向第二传动件644在操作件63内背离第一导向槽6413滑动,使得所述活动块641保持当前姿态;所述第二传动件644连接有第四弹性件6441,所述第四弹性件6441用于使第二传动件644插入相对应的第一导向槽6413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槽6413内设有第一导向斜坡64131、位于第一导向斜坡64131两侧的第一限位壁64132和第二限位壁64133,所述第一导向斜坡64131从所述第一导向槽6413底部向第二限位壁64133顶部朝上倾斜,所述第一限位壁64132与第一导向斜坡64131之间设有与第二传动件644相适配的第一容纳空间64134;当所述操作件63带动第二传动件644转动时,所述第二传动件644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壁64132带动所述活动块641相对第一传动件642转动;当所述操作件63复位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644转动,所述第二传动件644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64134沿所述第一导向斜坡64131移动至第二限位壁64133处,所述第二传动件644受所述第一导向斜坡64131顶推并在所述操作件63内滑动,以使所述第二传动件644脱离所述第一导向槽6413。如图27、2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槽6413设有若干个并呈环形分布在所述活动块641朝向第二传动件644的一侧面中,所述第一导向槽6413与第二导向槽6411不同侧,所述第二传动件644与第一传动件642不同侧,所述第一导向斜坡64131与所述第二导向斜坡64111结构相似,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斜坡64131具有一定的弧度,当所述刹车销2213处于解除刹车状态时,所述第二传动件644伸入所述第一导向槽6413内并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64134内,所述操作件63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644转动时,所述第二传动件644与第一限位壁64132相抵并带动所述活动块641同向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所述活动块641带动所述第一导向斜坡64131转动,以使所述第一传动件642从第二位置转换至第一位置,从而使刹车销2213从解除刹车状态转换至刹车状态;当所述操作件63通过第一弹性件65自动复位时,所述操作件63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644反向转动复位,此时所述第二传动件644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64134处沿第一导向斜坡64131移动至第二限位壁64133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斜坡64131顶推第二传动件644在所述操作件63内背离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向槽6413滑动,所述操作件63进一步带动第二传动件644转动,以使所述第二传动件644与下一个第一导向槽6413相对,并受所述第四弹性件6441的弹力插入至下一个所述第一导向槽6413内,从而为对所述活动块641的再次传动做准备,所述活动块641的整体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实施;优选的,所述操作件63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传动件644的第一安装腔,所述第四弹性件6441安装在第一安装腔内并与第二传动件644连接,所述第四弹性件6441优选为弹簧,易于获取,生产成本较低。
83.优选的,为了提升所述童车主体1在夜间的使用便利性,所述童车主体1还包括设于车架组件2中的发光组件及用于供电的电源装置,所述发光组件用于使所述车架组件2发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优选设置在所述后脚支架22的底部和前脚支架23的底部,以便于夜间推动所述童车主体1时能够更好地观察路面情况和儿童的情况,所述发光组件优选设置为led灯条,应用广泛,成本较低;所述电源装置优选设置在所述后脚支架22内,用于为所述发光组件供电,所述电源装置可采用常规电源装置,以便于生产实施、安全可靠;另外,所述发光组件在使用时,还能够提升所述童车主体1的美观度,优化用户体验。
84.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发明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发明的保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包括童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童车主体(1)包括车架组件(2)、支撑组件(3)、与所述车架组件(2)连接的收车结构,所述车架组件(2)通过所述收车结构具有第一展开状态和第一收合状态,所述车架组件(2)包括背靠支架(21)、后脚支架(22)和前脚支架(23),所述背靠支架(21)、后脚支架(22)通过所述收车结构分别相对前脚支架(23)转动,且所述背靠支架(21)具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展开状态与第一收合状态的背靠展开位置和背靠收合位置,所述后脚支架(22)具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展开状态与第一收合状态的后脚展开位置和后脚收合位置;所述支撑组件(3)连接在后脚支架(22)与前脚支架(23)之间,所述支撑组件(3)具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展开状态与第一收合状态的第二展开状态和第二收合状态;所述前脚支架(23)和后脚支架(22)分别设有第一车轮(231)和第二车轮(221);当所述车架组件(2)从第一展开状态切换至第一收合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3)也从第二展开状态切换至第二收合状态,并通过所述支撑组件(3)和所述第一车轮(231)使处于第一收合状态下的车架具有竖立放置的姿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杆(31)和支撑块(32),所述后脚支架(22)中设有第一连接部(222),所述前脚支架(23)中设有第二连接部(232),所述支撑杆(31)和支撑块(32)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2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块(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32)转动连接,当所述后脚支架(22)从后脚展开位置转换至后脚收合位置时,所述支撑杆(31)和支撑块(32)受力相互转动折叠,以从所述第二展开状态转换至第二收合状态,且所述支撑杆(31)与支撑块(32)之间具有使所述车架组件(2)竖立放置的第一着力点(321),所述第一车轮(231)具有使所述车架组件(2)竖立放置的第二着力点(23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231)的直径小于第二车轮(221)的直径,当所述车架组件(2)处于第一收合状态,且所述支撑组件(3)处于第二收合状态时,此时所述第一车轮(231)的底部低于第二车轮(221)的底部,且所述第一着力点(321)与第二着力点(2311)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和支撑块(32)之间形成第一夹角(a1),所述第一连接部(222)与支撑杆(31)之间形成第二夹角(a2),所述第二连接部(232)与支撑块(32)之间形成第三夹角(a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组件(3)处于第二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和第三夹角(a3)均为钝角。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组件(3)处于第二收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和第三夹角(a3)均为锐角。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车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背靠支架(21)中的第一驱动组件(41)、设于所述前脚支架(23)与背靠支架(21)之间的第一折叠关节(42)、设于所述前脚支架(23)与后脚支架(22)之间的第二折叠关节(43)、设于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与第二折叠关节(43)之间的第一从动件(44),所述后脚支架(22)位于所述背靠支架(21)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用于解锁所述第一折叠关节(42),所述背靠支架(21)能够通过第一折叠关节(42)朝所述前脚支架(23)转动,以使所述背靠支架(21)从背靠展开位置转动
至背靠收合位置,并通过所述第一从动件(44)进一步解锁所述第二折叠关节(43),所述后脚支架(22)能够通过第二折叠关节(43)相对所述前脚支架(23)转动,以使所述后脚支架(22)从后脚展开位置转动至后脚收合位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童车主体(1)还包括与所述背靠车架连接的锁定装置(5),所述锁定装置(5)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儿童载具(7)的第一安装部(51)和用于连接背靠支架(21)的第二安装部(52),所述锁定装置(5)包括锁紧组件(53)、与锁紧组件(53)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54)和联动复位组件(55),所述锁紧组件(53)用于锁紧固定儿童载具(7),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4)用于使所述锁紧组件(53)相对儿童载具(7)从锁紧状态转换至解锁状态,所述联动复位组件(55)能够使所述锁紧组件(53)从解锁状态复位至锁紧状态;当所述锁紧组件(53)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联动复位组件(55)用于使锁紧组件(53)保持解锁状态并限制锁紧组件(53)转换至锁紧状态。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童车主体(1)还包括设于所述后脚车架中的刹车结构(6),所述第二车轮(221)中设有轮轴(2211)及位于侧面并围绕所述轮轴(2211)设置的刹车孔(2212),所述刹车结构(6)包括与轮轴(2211)连接的轮座(61)、设于轮座(61)一侧的基座(62)、转动连接在基座(62)一侧的操作件(63)、设于基座(62)内的传动组件(64),所述轮座(61)与所述轮轴(2211)连接,轮座(61)内滑动安装有与所述刹车孔(2212)相对应的刹车销(2213),所述刹车销(2213)具有插入刹车孔(2212)的刹车状态及脱离刹车孔(2212)的解除刹车状态,所述传动组件(64)包括转动安装的活动块(641)、滑动安装在所述活动块(641)与基座(62)之间的第一传动件(642)、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件(642)与刹车销(2213)之间的第二从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642)在所述活动块(641)中具有分别对应所述刹车状态和解除刹车状态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通过所述操作件(63)使所述活动块(641)相对第一传动件(642)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传动件(642)切换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并通过所述第二从动件带动所述刹车销(2213)相对所述刹车孔(2212)滑动,以使所述刹车销(2213)切换所述刹车状态和解除刹车状态;所述操作件(63)连接有第一弹性件(65),当所述操作件(63)通过第一弹性件(65)复位时,所述活动块(641)保持当前姿态,使得所述第一传动件(642)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童车主体(1)还包括设于车架组件(2)中的发光组件及用于供电的电源装置,所述发光组件用于使所述车架组件(2)发光。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儿童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纳方便的折叠式童车,车架组件具有第一展开状态和第一收合状态,车架组件包括背靠支架、后脚支架和前脚支架,背靠支架、后脚支架分别相对前脚支架转动,且背靠支架具有背靠展开位置和背靠收合位置,后脚支架具有后脚展开位置和后脚收合位置;支撑组件连接在后脚支架与前脚支架之间,支撑组件具有第二展开状态和第二收合状态;前脚支架和后脚支架分别设有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当车架组件从第一展开状态切换至第一收合状态时,支撑组件也从第二展开状态切换至第二收合状态,并通过支撑组件和第一车轮使处于第一收合状态下的车架具有竖立放置的姿态;以使童车主体折叠后能够竖立放置并收纳。收纳。收纳。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诗 郭振明 兰瑞锋 黄美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特凯斯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3/10/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