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及其系统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未命名
10-22
阅读:47
评论:0
1.本公开涉及输气管网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及其系统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不同能源介质气体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快速升高,多种能源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天然气、压缩空气等多种能源介质气体)管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如何保障输气管网的高效节能、可靠供气已成为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然而,管网错综复杂,用户端(也称为“需求端”)随时间无规律变化,如何根据用户端和管网的情况来设计供给端的输出气体压强,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及其系统和电子设备。
4.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包括:
5.确定各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所述输气通路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用户端相连,所述输气通路的另一端与供给端相连;
6.根据各所述用户端所需输入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所述供给端所需输出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
7.针对预先为所述供给端所配置的输出气体压强测试集合中的每个输出气体压强,进行如下步骤:根据所选的所述输出气体压强、各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所述阻力信息、各所述用户端所需的所述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各所述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并检测各所述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是否分别处于各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预设输入气体压强范围内,若是,则将所选的所述输出气体压强作为备选输出气体压强;
8.针对每个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所述供给端采用所选的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全部所述输气通路所构成的输气管网的管网能效;
9.根据所述供给端在不同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下进行输出时的管网能效,确定出所述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各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步骤包括:
11.获取管网中各管网单元的阻力系数;
12.针对每个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根据所选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中各管网单元的串并联关系以及阻力系数,确定所述输气通路整体的等效阻力系数;
13.所述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为所述输气通路整体的等效阻力系数。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选的所述输出气体压强、各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所述阻力信息、各所述用户端所需的所述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各所述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的步骤中,根据如下公式确定出各所述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
15.pi=p
0-m
i2
*ri16.p0为所选的所述输出气体压强,pi为第i个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mi为第i个用户端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ri为第i个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等效阻力系数,1≤i≤n且i为整数,n为所述用户端的总数。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给端所需输出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大于等于全部所述用户端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之和。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供给端采用所选的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全部所述输气通路所构成的输气管网的管网能效的步骤包括:
19.确定所述供给端采用所选的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全部所述用户端处的气动功率之和,以及所述供给端处气动功率;
20.将全部所述用户端处气动功率之和与所述供给端处气动功率的比值作为所述供给端采用所选的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所述输气管网的管网能效。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供给端在不同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下进行输出时的管网能效,确定出所述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的步骤包括:
22.将所对应的管网能效大于或等于预设管网能效阈值的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作为所述最终输出气体压强;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供给端在不同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下进行输出时的管网能效,确定出所述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的步骤包括:
24.对全部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所对应的管网能效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将管网能效最大的m个所述管网能效各自所对应的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作为所述最终输出气体压强,m为预设正整数。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供给端在不同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下进行输出时的管网能效,确定出所述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6.根据所确定出的所述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确定出所述供给端的输出气体压强运行区间。
27.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出气体压强确定系统,所述输出气体压强确定系统可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所述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所述输出气体压强确定系统包括:
28.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确定各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所述输气通路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用户端相连,所述输气通路的另一端与供给端相连;
29.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根据各所述用户端所需输入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所述供给端所需输出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
30.测试模块,配置为针对预先为所述供给端所配置的输出气体压强测试集合中的每个输出气体压强,进行如下步骤:根据所选的所述输出气体压强、各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所述阻力信息、各所述用户端所需的所述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各所述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并检测各所述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是否分别处于各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预设输入气体压强范围内,若是,则将所选的所述输出气体压强作为备选输出气体压强;
31.第三确定模块,配置为针对每个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所述供给端采用所
选的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全部所述输气通路所构成的输气管网的管网能效;
32.第四确定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供给端在不同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下进行输出时的管网能效,确定出所述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
33.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
34.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35.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36.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提供的所述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38.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输气管网系统的一种结构框图。
39.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40.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气体压强确定系统的结构框图。
41.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43.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目标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44.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并没有都按比例绘制。此外,在图中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45.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公开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公开。
46.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输气管网系统的一种结构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输气管网系统包括有:供给端、输气管网和至少一个用户端,供给端可通过输气管网实现向各用户端进行供气。针对每个用户端,输气管网内存在于该用户端相对应的一条输气通路,该输气通路的一端与供给端相连,该输气通路的另一端与用户端相连。
47.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给端具体可以为压缩空气站。
48.需要强调的是,本公开中用户端所对应的一条输气通路并不是指一根输气管道,而是指供给端通过输气管网将气体传输至对应的用户端时气体所流经的全部管道的集合。也就是说,一条输气通路可以包括一条或多条输气路径(也可以称为“输气支路”),且这些输气路径可以以串联、并联等形式实现连通。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于输气通路所包括的输气路径数量、各输气支路的串并联关系等均不作限定。
49.在图2中,示例性画出了管网系统对应于n个用户端的n条输气通路的情况,该情况仅起到示例性作用,其不会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
50.参见图1所示,该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包括:
51.步骤s1、确定各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
52.其中,输气通路的一端与对应的用户端相连,输气通路的另一端与供给端相连。
53.步骤s2、根据各用户端所需输入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供给端所需输出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
54.步骤s3、针对预先为供给端所配置的输出气体压强测试集合中的每个输出气体压强,进行如下步骤:根据所选的输出气体压强、各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各用户端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各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并检测各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是否分别处于各用户端所对应的预设输入气体压强范围内;若是,则将所选的输出气体压强作为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若否,则对当前所选的输出气体压强处理结束,对输出气体压强测试集合内的下一个输出气体压强进行相应处理。
55.步骤s4、针对每个备选输出气体压强,根据供给端所需输出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确定供给端采用所选的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全部输气通路所构成的输气管网的管网能效。
56.步骤s5、根据供给端在不同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下进行输出时的管网能效,确定出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
57.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预先为供给端设计有输出气体压强测试集合,输出气体压强测试集合包括有多个输出气体压强,针对输出气体压强测试集合中的每个输出气体压强,根据各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各用户端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供给端采用所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各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的情况;再根据各用户端所对应的预设输入气体压强范围,确定出备选输出气体压强;最后,根据输气管网的管网能效确定出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
58.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在保证供给端所输出气体的气体质量流量和输出气体压强均满足所有用户端的需求的情况下,结合输气管网的管网能效,确定出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以使得输气管网能够处于相对较高的能效水平。
59.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仅需保证步骤s2位于步骤s4之前执行即可,附图中步骤s2位于步骤s1和步骤s3之间的情况,仅为本公开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案。
60.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图3所示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为基于图1所示方法的一种具体化可选实施方案,图3所示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包括:
61.步骤s101、获取管网中各管网单元的阻力系数。
62.在一些实施例中,输气通路是由管网单元所构成,管网单元可以包括管件及管道,
管件可以包括:弯管/弯头、变径接头、三通接头、阀门。其中,管网单元的阻力系数可以通过查询预先存储的管网单元数据库(记载有不同管网单元及其对应的阻力系数)的方式获得,也可以是基于管网单元的参数信息通过计算得到。
63.作为一个示例,参数信息包括不同管网单元的尺寸信息、材料信息、表面处理信息,根据材料信息和表面处理信息,可以得到相应的管道表面粗糙度,即阻力系数。示例性地,如下:
64.管道的阻力系数rg可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0065][0066]
弯管/弯头的阻力系数rw可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0067][0068]
变径接头的阻力系数rj可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0069][0070][0071]
ψ1=s1/s0
[0072][0073][0074][0075]
三通的阻力系数rs可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0076][0077]
阀门的阻力系数rf可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0078][0079]
上述式子中,λ为沿程压力损失系数,d为管网单元内径,l为管网单元长度,ρ为气流密度,ξ1、ξ3、ξ4分别为弯头、三通、阀门的给定经验值,l0是变径接头的长度,d1为出口直径,d0为入口直径。
[0080]
步骤s102、针对每个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根据所选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中各管网单元的串并联关系以及阻力系数,确定输气通路整体的等效阻力系数,并将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为输气通路整体的等效阻力系数。
[0081]
对于任意一条输气通路,可采用类似于电路的计算方式,根据该输气通路中各管
网单元的串并联关系以及阻力系数,确定出输气通路整体的等效阻力系数。如此处理,可将每个输气通路等效为只有一条输气路径,从而方便于后续的计算处理。
[0082]
作为一个示例,串联的2个管网单元的等效阻力系数,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0083]
r’=r1+r2
[0084]
并联的2个管网单元的等效阻力系数,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0085][0086]
其中,r’为两个管网单元的等效阻力系数,r1和r2为两个管网单元的阻力系数。
[0087]
同理,基于上述式子,可以计算出串联的3个或更多个管网单元的等效阻力系数,以及并联的3个或更多个管网单元的等效阻力系数。此处不再赘述。
[0088]
步骤s2、根据各用户端所需输入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供给端所需输出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
[0089]
其中,供给端所需输出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大于等于全部用户端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之和。
[0090]
作为一个示例,
[0091]
其中,mi表示第i个用户端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n为用户端的总数,m0表示输气管网的散放气体质量流量(m0≥0千克/秒,m0可根据实际经验来设定具体值)。
[0092]
步骤s3、针对预先为供给端所配置的输出气体压强测试集合中的每个输出气体压强,进行如下步骤:根据所选的输出气体压强、各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各用户端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各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并检测各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是否分别处于各用户端所对应的预设输入气体压强范围内,若是,则将所选的输出气体压强作为备选输出气体压强。
[0093]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选的输出气体压强、各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各用户端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各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的步骤中,根据如下公式确定出各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
[0094]
pi=p
0-m
i2
*ri[0095]
p0为所选的输出气体压强,pi为第i个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mi为第i个用户端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ri为第i个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等效阻力系数,1≤i≤n且i为整数,n为用户端的总数。
[0096]
步骤s401、确定供给端采用所选的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全部用户端处的气动功率之和,以及供给端处气动功率。
[0097]
其中,可通过如下公式来计算某个位置处气流的气动功率:
[0098][0099][0100]
其中,p表示相应位置处气流的气动功率,p表示相应位置处的气体压强,pa表示大气绝对压强,qv表示相应位置处气流(气体处于压缩状态)的体积流量。m表示相应位置处气
流的气体质量流量,ρ为气流密度。
[0101]
基于上述气流的气动功率,可以得到全部用户端处的气动功率之和p
all
以及供给端处的气动功率p0。
[0102][0103][0104]
其中,pi表示第i个用户端处的输入气体压强,q
vi
表示第i个用户端处气流的气体体积流量,p0表示供给端处的输出气体压强,q
v0
表示供给端处气流的气体体积流量。
[0105]
步骤s402、将全部用户端处气动功率之和与供给端处气动功率的比值,作为供给端采用所选的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输气管网的管网能效。
[0106]
输气管网的管网能效η1为:
[0107][0108]
步骤s5、根据供给端在不同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下进行输出时的管网能效,确定出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
[0109]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案,将所对应的管网能效大于或等于预设管网能效阈值的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作为最终输出气体压强。
[0110]
作为另一种可选实施方案,对全部备选输出气体压强所对应的管网能效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将管网能效最大的m个管网能效各自所对应的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作为最终输出气体压强,m为预设正整数。
[0111]
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得供给端在不同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下进行输出时的管网能效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从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中确定最终输出气体压强,本公开对于具体算法不作限制。例如,尽可能的选择对应管网能效较大的方案。
[0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步骤s6。
[0113]
步骤s6、根据所确定出的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确定出供给端的输出气体压强运行区间。
[0114]
在实际应用中,为减少程序运算量,输出气体压强测试集合中的输出气体压强的数量一般较少且呈离散分布,故通过步骤s5得到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的数量也较少且呈离散分布。而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需要对供给端的输出气体压强连续可调。为此,在本公开中,可根据步骤s5中得到的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来确定出供给端的输出气体压强运行区间。例如,输出气体压强运行区间的下限为步骤s5中得到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的最小值,输出气体压强运行区间的上限为步骤s5中得到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的最大值。又例如,针对步骤s5中确定的每个最终输出气体压强配置对应的偏移量,从而得到与该最终输出气体压强相对应的输出气体压强运行区间。
[0115]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如何根据步骤s5得到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来设定输出气体压强运行区间的具体算法,本公开不作限定。
[0116]
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将相应场景信息(包括:用户端数量、各用户端的输气通路阻力信息、各用户端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灯)、步骤s5得到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和/或
步骤s6得到的输出气体压强运行区间存储至数据库,以便于在出现相同的应用场景时,直接从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和/或“输出气体压强运行区间”,以方便调用。
[0117]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出气体压强确定系统,输出气体压强确定系统可用于实现前面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气体压强确定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输出气体压强确定系统包括:
[0118]
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确定各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输气通路的一端与对应的用户端相连,输气通路的另一端与供给端相连;
[0119]
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根据各用户端所需输入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供给端所需输出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
[0120]
测试模块,配置为针对预先为供给端所配置的输出气体压强测试集合中的每个输出气体压强,进行如下步骤:根据所选的输出气体压强、各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各用户端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各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并检测各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是否分别处于各用户端所对应的预设输入气体压强范围内,若是,则将所选的输出气体压强作为备选输出气体压强;
[0121]
第三确定模块,配置为针对每个备选输出气体压强,确定供给端采用所选的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全部输气通路所构成的输气管网的管网能效;
[0122]
第四确定模块,配置为根据供给端在不同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下进行输出时的管网能效,确定出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
[0123]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1和存储器102。存储器102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1执行,使得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的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
[0124]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一个或多个i/o接口103,一个或多个i/o接口103连接在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配置为实现处理器与存储器的信息交互。
[0125]
其中,执行处理器101为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器件;存储器102为具有数据存储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更具体如sdram、ddr等)、只读存储器(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flash);i/o接口(读写接口)103连接在处理器101与存储器102间,能实现处理器101与存储器102的信息交互,其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总线(bus)等。
[012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i/o接口103通过总线104相互连接,进而与计算设备的其它组件连接。
[0127]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执行处理器101包括fpga;在实现本公开所提供的气体压强确定方法之前,可将存储器内的程序加载至fpga中。
[012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执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的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中的步骤。
[0129]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
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0130]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0131]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前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0132]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各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所述输气通路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用户端相连,所述输气通路的另一端与供给端相连;根据各所述用户端所需输入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所述供给端所需输出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针对预先为所述供给端所配置的输出气体压强测试集合中的每个输出气体压强,进行如下步骤:根据所选的所述输出气体压强、各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所述阻力信息、各所述用户端所需的所述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各所述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并检测各所述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是否分别处于各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预设输入气体压强范围内,若是,则将所选的所述输出气体压强作为备选输出气体压强;针对每个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根据所述供给端所需输出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确定所述供给端采用所选的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全部所述输气通路所构成的输气管网的管网能效;根据所述供给端在不同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下进行输出时的管网能效,确定出所述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步骤包括:获取管网中各管网单元的阻力系数;针对每个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根据所选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中各管网单元的串并联关系以及阻力系数,确定所述输气通路整体的等效阻力系数;所述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为所述输气通路整体的等效阻力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选的所述输出气体压强、各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所述阻力信息、各所述用户端所需的所述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各所述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的步骤中,根据如下公式确定出各所述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p
i
=p
0-m
i2
*r
i
p0为所选的所述输出气体压强,p
i
为第i个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m
i
为第i个用户端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r
i
为第i个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等效阻力系数,1≤i≤n且i为整数,n为所述用户端的总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端所需输出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大于等于全部所述用户端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之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供给端所需输出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确定所述供给端采用所选的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全部所述输气通路所构成的输气管网的管网能效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供给端采用所选的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全部所述用户端处的气动功率之和,以及所述供给端处气动功率;将全部所述用户端处气动功率之和与所述供给端处气动功率的比值作为所述供给端采用所选的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所述输气管网的管网能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供给端在不同所述备选输出
气体压强下进行输出时的管网能效,确定出所述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的步骤包括:将所对应的管网能效大于或等于预设管网能效阈值的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作为所述最终输出气体压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供给端在不同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下进行输出时的管网能效,确定出所述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的步骤包括:对全部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所对应的管网能效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将管网能效最大的m个所述管网能效各自所对应的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作为所述最终输出气体压强,m为预设正整数。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供给端在不同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下进行输出时的管网能效,确定出所述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根据所确定出的所述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确定出所述供给端的输出气体压强运行区间。9.一种输出气体压强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气体压强确定系统可用于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所述输出气体压强确定系统包括: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确定各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所述输气通路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用户端相连,所述输气通路的另一端与供给端相连;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根据各所述用户端所需输入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所述供给端所需输出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测试模块,配置为针对预先为所述供给端所配置的输出气体压强测试集合中的每个输出气体压强,进行如下步骤:根据所选的所述输出气体压强、各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所述阻力信息、各所述用户端所需的所述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各所述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并检测各所述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是否分别处于各所述用户端所对应的预设输入气体压强范围内,若是,则将所选的所述输出气体压强作为备选输出气体压强;第三确定模块,配置为针对每个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所述供给端采用所选的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全部所述输气通路所构成的输气管网的管网能效;第四确定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供给端在不同所述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下进行输出时的管网能效,确定出所述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10.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输出气体压强确定方法,包括:确定各用户端所对应的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确定出供给端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针对预先为供给端所配置的输出气体压强测试集合中的每个输出气体压强,进行如下步骤:根据所选的输出气体压强、各输气通路的阻力信息,确定出各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并检测各用户端的输入气体压强是否分别处于各用户端所对应的预设输入气体压强范围内,若是,则将所选的输出气体压强作为备选输出气体压强;根据供给端所需输出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确定供给端采用所选的备选输出气体压强进行输出时输气管网的管网能效;根据供给端在不同备选输出气体压强下进行输出时的管网能效,确定出供给端的最终输出气体压强。终输出气体压强。终输出气体压强。
技术研发人员:代黎 李嘉麒 李君 段炼 曾宪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3/10/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