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1 阅读:76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2.俯卧位通气是指在施行机械通气时,把患者置于俯卧式体位,以使下垂不张区域肺扩张,改善通气灌注比例。多年的临床研究证实,俯卧位通气能提高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氧分压,改善氧合,治疗有效率达64%~78%,使用俯卧位后至少75%的患者氧合作用明显改善。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当保护性机械通气效果欠佳时,俯卧位通气成为一种治疗选择,目前获得较多认同的方式为至少保证每天12h的俯卧位姿势,即单次长时间俯卧位通气,条件许可建议实施连续俯卧位通气。
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防压疮护理床垫(公告号:cn214858525u),其主要结构包括床垫主体,所述护理床垫还包括支气管、调节阀、主气管、气管接头,床垫主体上从一端依次设置有小腿调节区、大腿调节区、胯骨调节区、腹部空缺区、胸部调节区、胸部升降区、插管区域、头部调节区;所述小腿调节区、大腿调节区、胸部调节区内设置有若干副气囊;胯骨调节区内部有胯骨气囊,胯骨气囊中间有胯骨气囊通槽,胸部升降区内部有胸部气囊,胸部气囊中间有胸部气囊通槽,所述头部调节区内有若干头部气囊;所述副气囊、胯骨气囊、胸部气囊、头部气囊与支气管连接后再与主气管连通,支气管设置有调节阀,主气管上设置有气管接头。
4.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头部、胸部、胯部、小腿部分区域升降气囊,可以让患者获得舒适的俯卧姿态,且有效避免压伤,可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提高患者使用俯卧位通气治疗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但在实际使用中依然存在相应的弊端:该装置功能单一,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时,不便于对患者进行肺部呼吸辅助理疗,患者俯卧位通气时仅通过外部的呼吸机运作促使患者呼吸肺部涨开,耗时久,无法进一步提升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效果,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具有操作便捷,实用性高、能够进行穴位按摩辅助治疗的优点,通过辅助治疗机构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有效提升患者通气治疗效果,同时能够舒缓患者长时间俯卧通气时胸部受挤压产生酸疼不适的感觉。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包括通气垫、固定在所述通气垫上表面右侧用于限制患者头部的头枕、设置于通气垫上表面中部的辅助治疗机构以及开设在所述通气垫上表面左侧用于贴合患者腹部的凹槽;
9.所述辅助治疗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通气垫上表面中部的安装槽、放置在所述安装
槽内的安装壳、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上表面左右两侧用于对患者胸部天突穴和膻中穴按摩的按摩头、设置于所述安装壳的内腔下部用于调节按摩头高度的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壳内腔中部用于驱动按摩头旋转的驱动机构、对称固定在安装壳上表面前后两侧用于贴合患者胸部的气囊、设置于两个所述按摩头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气囊收缩膨胀的联动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气囊上表面用于排汗排湿的通风机构;
10.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气囊上表面的一组通风橡胶管;其中,所述联动机构运作时,驱动所述通风机构运作。
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在所述安装壳内上下移动的安装板、在所述安装壳的内腔下部前后移动的两个滑板、将所述滑板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两个连接杆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壳内腔下部用于驱动两个滑板相互移动的双向螺杆;其中,所述按摩头的下部通过轴承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板的上表面和所述安装板的底面铰接。
12.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对称竖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壳内腔底面用于驱动所述按摩头旋转的两个转动杆、固定在所述安装壳内腔顶面的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端的主皮带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杆下部的从皮带轮以及活动套设在主皮带轮与两个所述从皮带轮上的传动皮带;其中,所述转动杆的顶端与所述按摩头的底端键连接。
1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上方的衔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板上表面中部的密封气罐、在所述密封气罐内左右移动的密封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密封块与所述按摩头上用于驱动所述密封块移动的连接机构。
1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活动套设在所述按摩头外部的抵接框、竖直固定在所述按摩头上部一侧用于驱动所述抵接框运动的抵接杆以及将所述抵接框的外侧壁与所述密封块的侧壁固定连接的传动杆;其中,所述抵接杆的下部与所述抵接框的内腔活动连接,且所述传动杆的表面与所述密封气罐的内腔密封滑动连接。
1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密封气罐的内腔顶面左侧对称连通有两个分流软管,所述分流软管的内腔与所述气囊的内腔连通。
1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通风机构还包括等距开设在所述通风橡胶管外表面的一组换气孔、倾斜设置在所述换气孔靠近所述按摩头一侧的扰流板、连通在所述通风橡胶管靠近所述按摩头一侧的分流管以及将所述分流管的内腔与所述密封气罐的内腔右侧连通的软管。
1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头枕的内腔上部周向等距开设有一组透气孔,所述头枕靠近所述凹槽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对患者颈部限位的颈部槽。
18.(三)有益效果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0.1.本发明通过辅助治疗机构的设计,通过两个按摩头与患者俯卧后胸部的天突穴和膻中穴接触,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按摩头旋转对穴位进行顺时针挤压按摩,能够进一步有效提升患者通气治疗效果,通过升降机构便于医护人员根据需要对不同患者进行通气按摩时,能够方便调节按摩头的高度,使按摩头能够与患者的穴位贴合,同时按摩头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时,通过联动机构能够驱动气囊收缩或膨胀,当气囊收缩或膨胀能够使患者胸部
受力发生改变,从而能够舒缓患者长时间俯卧通气时胸部受挤压产生酸疼不适的感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患者进行肺部呼吸辅助理疗,患者俯卧位通气时仅通过外部的呼吸机运作促使患者呼吸肺部涨开,耗时久,无法进一步提升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效果的问题。
21.2.本发明通过气囊、联动机构和通风机构等结构的配合设计,通过密封块在密封气罐内向软管处靠近时,密封块挤压密封气罐内腔另一侧的空气,并通过软管和分流管使空气流入通风橡胶管内,通风橡胶管内的空气流动时通过换气孔和倾斜设置的扰流板能够将患者胸部与气囊接触位置进行通风排汗排湿,提升了清洁卫生性,避免患者胸部皮肤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通气垫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辅助治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辅助治疗机构的部分前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联动机构的前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图6所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通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发明通风橡胶管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通气垫;2、头枕;3、辅助治疗机构;31、安装槽;32、安装壳;33、按摩头;341、安装板;342、滑板;343、连接杆;344、双向螺杆;34、升降机构;35、驱动机构;351、转动杆;352、伺服电机;353、主皮带轮;354、从皮带轮;355、传动皮带;36、气囊;37、联动机构;371、衔接板;372、密封气罐;373、密封块;374、连接机构;38、通风机构;381、通风橡胶管;382、换气孔;383、扰流板;384、分流管;385、软管;4、凹槽;5、抵接框;6、抵接杆;7、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包括通气垫1、固定在通气垫1上表面右侧用于限制患者头部的头枕2、设置于通气垫1上表面中部的辅助治疗机构3以及开设在通气垫1上表面左侧用于贴合患者腹部的凹槽4;
34.在使用时,患者俯卧在通气垫1上,头部与头枕2贴合,胸部与辅助治疗机构3贴合,同时腹部与凹槽4贴合,能够让患者获得舒适的俯卧姿态。
35.辅助治疗机构3包括开设在通气垫1上表面中部的安装槽31、放置在安装槽31内的安装壳32、竖直设置于安装壳32上表面左右两侧用于对患者胸部天突穴和膻中穴按摩的按摩头33、设置于安装壳32的内腔下部用于调节按摩头33高度的升降机构34、设置于安装壳
32内腔中部用于驱动按摩头33旋转的驱动机构35、对称固定在安装壳32上表面前后两侧用于贴合患者胸部的气囊36、设置于两个按摩头33之间用于驱动气囊36收缩膨胀的联动机构37以及设置于气囊36上表面用于排汗排湿的通风机构38;
36.通风机构38包括设置于气囊36上表面的一组通风橡胶管381;其中,联动机构37运作时,驱动通风机构38运作。
37.在使用时,患者俯卧后胸部的天突穴和膻中穴与两个按摩头33接触,通过驱动机构35驱动按摩头33旋转对穴位进行顺时针挤压按摩,能够有效提升患者通气治疗效果,通过升降机构34便于医护人员根据需要对不同患者进行通气按摩时,能够方便调节按摩头33的高度,使按摩头33能够与患者的穴位贴合,同时按摩头33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时,通过联动机构37能够驱动气囊36收缩或膨胀,当气囊36收缩或膨胀能够使患者胸部受力发生改变,从而能够舒缓患者长时间俯卧通气时胸部受挤压产生酸疼不适的感觉。
38.需要说明的是,气囊36发生收缩或膨胀时,会带动患者胸部上下运动,通过与旋转的按摩头33配合,能够提升按摩头33对穴位的刺激效果。
39.值得说明的是,通过联动机构37运作时能够驱动通风机构38运作,通过通风橡胶管381,能够将患者胸部与气囊36贴合后产生的汗水和湿气排出,提升了清洁卫生性,避免患者胸部皮肤受到损伤。
40.如图4和图5所示,升降机构34包括在安装壳32内上下移动的安装板341、在安装壳32的内腔下部前后移动的两个滑板342、将滑板342与安装板341连接的两个连接杆343以及转动安装在安装壳32内腔下部用于驱动两个滑板342相互移动的双向螺杆344;其中,按摩头33的下部通过轴承与安装板341转动连接,连接杆343的两端分别与滑板342的上表面和安装板341的底面铰接。
41.在使用时,医护人员根据需要旋转双向螺杆344,从而能够驱动两个滑板342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两个滑板342通过连接杆343能够驱动安装板341上下运动,安装板341能够带动按摩头33上下移动,方便不同患者使用时,能够对按摩头33的高度位置进行快速调节,提升了装置使用时的体验感。
42.如图4和图5所示,驱动机构35包括对称竖直转动安装在安装壳32内腔底面用于驱动按摩头33旋转的两个转动杆351、固定在安装壳32内腔顶面的伺服电机352、固定在伺服电机352输出轴端的主皮带轮353、固定套设在转动杆351下部的从皮带轮354以及活动套设在主皮带轮353与两个从皮带轮354上的传动皮带355;其中,转动杆351的顶端与按摩头33的底端键连接。
43.在使用时,通过伺服电机352驱动主皮带轮353旋转,主皮带轮353通过传动皮带355能够驱动两个从皮带轮354旋转,从皮带轮354旋转时带动转动杆351转动,通过转动杆351转动能够带动按摩头33旋转对患者穴位进行按摩。
44.如图1、图3、图4和图6和图7所示,联动机构37包括设置于安装壳32上方的衔接板371、固定安装在衔接板371上表面中部的密封气罐372、在密封气罐372内左右移动的密封块373以及设置于密封块373与按摩头33上用于驱动密封块373移动的连接机构374。
45.在使用时,按摩头33对患者穴位进行旋转按摩时,能够通过连接机构374驱动密封块373在密封气罐372内左右往复移动,当密封块373向右移动时,密封气罐372的内腔左侧容积增大,从而气囊36内的气体在大气压下进入密封气罐372的内腔左侧,从而能够实现气
囊36的收缩,当密封块373向左移动时对密封气罐372内腔左侧的空气挤压,使空气进入气囊36内,从而能够实现气囊36的膨胀,气囊36发生收缩或膨胀时,会带动患者胸部上下运动,通过与旋转的按摩头33配合,能够提升按摩头33对穴位的刺激效果。
46.如图1、图3、图4和图6和图7所示,连接机构374包括活动套设在按摩头33外部的抵接框5、竖直固定在按摩头33上部一侧用于驱动抵接框5运动的抵接杆6以及将抵接框5的外侧壁与密封块373的侧壁固定连接的传动杆7;其中,抵接杆6的下部与抵接框5的内腔活动连接,且传动杆7的表面与密封气罐372的内腔密封滑动连接。
47.在使用时,按摩头33旋转时带动抵接杆6周向运动,抵接杆6与抵接框5相互作用下能够驱动传动杆7移动,通过传动杆7移动能够驱动密封块373移动,从而能够使密封块373在密封气罐372内移动时,能够使气囊36发生收缩或膨胀。
48.如图1和图9所示,密封气罐372的内腔顶面左侧对称连通有两个分流软管385,分流软管385的内腔与气囊36的内腔连通。
49.在使用时,当密封块373向分流软管385处靠近时,密封块373挤压密封气罐372内腔一侧的空气通过分流软管385能够进入气囊36内,使气囊36发生膨胀,反之当密封块373向分流软管385处远离时,密封块373能够将气囊36内的空气吸入密封气罐372内,从而使气囊36发生收缩。
50.如图1、图2、图3、图4、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通风机构38还包括等距开设在通风橡胶管381外表面的一组换气孔382、倾斜设置在换气孔382靠近按摩头33一侧的扰流板383、连通在通风橡胶管381靠近按摩头33一侧的分流管384以及将分流管384的内腔与密封气罐372的内腔右侧连通的软管385。
51.在使用时,当密封块373向软管385处靠近时,密封块373挤压密封气罐372内腔另一侧的空气,并通过软管385和分流管384使空气流入通风橡胶管381内,通风橡胶管381内的空气流动时通过换气孔382能够将患者胸部与气囊36接触位置进行通风排汗排湿。
52.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扰流板383倾斜设置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通风橡胶管381内排出的空气发生反吹向患者胸部位置,提升了装置使用时的实用性。
53.如图1所示,头枕2的内腔上部周向等距开设有一组透气孔,头枕2靠近凹槽4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对患者颈部限位的颈部槽。
54.在使用时,患者头部贴合在头枕2上,通过透气孔能够提升患者俯卧通气时面部的透气效果,且通过颈部槽能够对患者的颈部进行限位,提升了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稳定性。
5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56.在使用时,首先患者头部贴合在头枕2上,通过透气孔能够提升患者俯卧通气时面部的透气效果,且通过颈部槽能够对患者的颈部进行限位,胸部与气囊36贴合,同时腹部与凹槽4贴合,且患者俯卧后胸部的天突穴和膻中穴与两个按摩头33接触,通过伺服电机352驱动主皮带轮353旋转,主皮带轮353通过传动皮带355能够驱动两个从皮带轮354旋转,从皮带轮354旋转时带动转动杆351转动,通过转动杆351转动能够带动按摩头33旋转对患者穴位进行顺时针挤压按摩,同时医护人员根据需要旋转双向螺杆344,从而能够驱动两个滑板342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两个滑板342通过连接杆343能够驱动安装板341上下运动,安装板341能够带动按摩头33上下移动,方便不同患者使用时,能够对按摩头33的高度位置进
行快速调节;按摩头33对患者穴位进行旋转按摩时带动抵接杆6周向运动,抵接杆6与抵接框5相互作用下能够驱动传动杆7移动,通过传动杆7移动能够驱动密封块373移动,从而能够使密封块373在密封气罐372内左右往复移动,当密封块373向右移动时,密封气罐372的内腔左侧容积增大,从而气囊36内的气体在大气压下进入密封气罐372的内腔左侧,从而能够实现气囊36的收缩,当密封块373向左移动时对密封气罐372内腔左侧的空气挤压,使空气进入气囊36内,从而能够实现气囊36的膨胀,气囊36发生收缩或膨胀时,会带动患者胸部上下运动,通过与旋转的按摩头33配合,能够提升按摩头33对穴位的刺激效果,当气囊36收缩或膨胀能够使患者胸部受力发生改变,从而能够舒缓患者长时间俯卧通气时胸部受挤压产生酸疼不适的感觉;当密封块373在密封气罐372内向软管385处靠近时,密封块373挤压密封气罐372内腔另一侧的空气,并通过软管385和分流管384使空气流入通风橡胶管381内,通风橡胶管381内的空气流动时通过换气孔382和倾斜设置的扰流板383能够将患者胸部与气囊36接触位置进行通风排汗排湿。
5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垫(1)、固定在所述通气垫(1)上表面右侧用于限制患者头部的头枕(2)、设置于通气垫(1)上表面中部的辅助治疗机构(3)以及开设在所述通气垫(1)上表面左侧用于贴合患者腹部的凹槽(4);所述辅助治疗机构(3)包括开设在所述通气垫(1)上表面中部的安装槽(31)、放置在所述安装槽(31)内的安装壳(32)、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壳(32)上表面左右两侧用于对患者胸部穴按摩的按摩头(33)、设置于所述安装壳(32)的内腔下部用于调节按摩头(33)高度的升降机构(34)、设置于所述安装壳(32)内腔中部用于驱动按摩头(33)旋转的驱动机构(35)、对称固定在安装壳(32)上表面前后两侧用于贴合患者胸部的气囊(36)、设置于两个所述按摩头(33)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气囊(36)收缩膨胀的联动机构(37)以及设置于所述气囊(36)上表面用于排汗排湿的通风机构(38);所述通风机构(38)包括设置于所述气囊(36)上表面的一组通风橡胶管(381);其中,所述联动机构(37)运作时,驱动所述通风机构(38)运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4)包括在所述安装壳(32)内上下移动的安装板(341)、在所述安装壳(32)的内腔下部前后移动的两个滑板(342)、将所述滑板(342)与所述安装板(341)连接的两个连接杆(343)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壳(32)内腔下部用于驱动两个滑板(342)相互移动的双向螺杆(344);其中,所述按摩头(33)的下部通过轴承与所述安装板(34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板(342)的上表面和所述安装板(341)的底面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5)包括对称竖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壳(32)内腔底面用于驱动所述按摩头(33)旋转的两个转动杆(351)、固定在所述安装壳(32)内腔顶面的伺服电机(352)、固定在所述伺服电机(352)输出轴端的主皮带轮(353)、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杆(351)下部的从皮带轮(354)以及活动套设在主皮带轮(353)与两个所述从皮带轮(354)上的传动皮带(355);其中,所述转动杆(351)的顶端与所述按摩头(33)的底端键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37)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壳(32)上方的衔接板(371)、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板(371)上表面中部的密封气罐(372)、在所述密封气罐(372)内左右移动的密封块(373)以及设置于所述密封块(373)与所述按摩头(33)上用于驱动所述密封块(373)移动的连接机构(37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74)包括活动套设在所述按摩头(33)外部的抵接框(5)、竖直固定在所述按摩头(33)上部一侧用于驱动所述抵接框(5)运动的抵接杆(6)以及将所述抵接框(5)的外侧壁与所述密封块(373)的侧壁固定连接的传动杆(7);其中,所述抵接杆(6)的下部与所述抵接框(5)的内腔活动连接,且所述传动杆(7)的表面与所述密封气罐(372)的内腔密封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气罐(372)的内腔顶面左侧对称连通有两个分流软管(385),所述分流软管(385)的内腔与所述气囊(36)的内腔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38)还包括等距开设在所述通风橡胶管(381)外表面的一组换气孔(382)、倾斜设置在所述换气孔(382)靠近所述按摩头(33)一侧的扰流板(383)、连通在所述通风橡胶管(381)靠近
所述按摩头(33)一侧的分流管(384)以及将所述分流管(384)的内腔与所述密封气罐(372)的内腔右侧连通的软管(38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2)的内腔上部周向等距开设有一组透气孔,所述头枕(2)靠近所述凹槽(4)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对患者颈部限位的颈部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装置,包括通气垫、固定在所述通气垫上表面右侧用于限制患者头部的头枕、设置于通气垫上表面中部的辅助治疗机构以及开设在所述通气垫上表面左侧用于贴合患者腹部的凹槽。本发明通过辅助治疗机构的设计,两个按摩头与患者俯卧后胸部的天突穴和膻中穴接触,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按摩头旋转对穴位进行顺时针挤压按摩,能够进一步有效提升患者通气治疗效果,通过联动机构能够驱动气囊收缩或膨胀,能够使患者胸部受力发生改变,从而能够舒缓患者长时间俯卧通气时胸部受挤压产生酸疼不适的感觉,避免了无法进一步提升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效果的问题。卧位通气治疗的效果的问题。卧位通气治疗的效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唐婧娴 易佳 代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仁寿县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3/10/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