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1 阅读:69 评论:0


1.本公开涉及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电池模组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致使电池模组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目前电池模组的下线测试多是人工操作,导致电池模组的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第一载台、第二载台和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第二载台相对活动设置,所述第一载台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模组,所述连接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载台上;多个测试装置,多个所述测试装置分别与所述连接单元的第一端电性相连,且至多一个所述测试装置和所述连接单元之间的通路导通;其中,当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第二载台相互靠近时,所述连接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电性相连。
6.可选的,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导体,所述第一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载台上;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载台上;其中,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测试装置的正极端子相连,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测试装置的负极端子相连,当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第二载台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端子抵接,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端子抵接。
7.可选的,所述多个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测试装置,所述第一测试装置包括:内阻测试单元,所述内阻测试单元的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内阻测试单元的负极端子与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内阻测试单元用于测试所述电池模组的内阻;第二测试装置,所述第二测试装置包括:电压测试单元,所述电压测试单元的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压测试单元的负极端子与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压测试单元用于测试所述电池模组的总电压;第三测试装置,所述第三测试装置包括:充放电测试单元,所述充放电测试单元的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充放电测试单元的负极端子与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充放电测试单元用于测试所述电池模组的容量。
8.可选的,所述充放电测试单元的第一采集端子与所述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电压端子相连,所述充放电测试单元的第二采集端子与所述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温度端子相连,所述充放电测试单元还用于在充放电时测试所述电池模组中单体电池的电压和温度。
9.可选的,所述多个测试装置包括:第四测试装置,所述第四测试装置包括:绝缘耐压测试单元,所述绝缘耐压测试单元的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绝缘
耐压测试单元的负极端子与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绝缘耐压测试单元用于测试所述电池模组的绝缘电压;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第三导体,所述第三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载台上,所述第三导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绝缘耐压测试单元的接地端子相连,当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第二载台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三导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的外壳抵接。
10.可选的,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第一导电夹,所述第一导电夹与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导电夹的夹持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导电夹,所述第二导电夹与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导电夹的夹持端设置有第二开口;其中,当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第二载台相互靠近时,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端子移入所述第一开口并被所述第一导电夹夹持,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端子移入所述第二开口并被所述第二导电夹夹持。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夹和所述第二导电夹分别沿所述电池模组正极端子到负极端子的方向滑动设置;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第一定位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所述第一定位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夹上,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导电夹的定位,所述第二定位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夹上,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用于所述第二导电夹的定位。
12.可选的,所述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还包括:基座;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支架和第一驱动单元,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载台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载台传动相连;其中,所述支架设置有沿第二方向贯通的测试通道,所述测试通道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载台,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13.可选的,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滑台,所述滑台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载台设置在所述滑台上;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滑台传动相连,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滑台移入所述测试通道或移出所述测试通道。
14.可选的,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多个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至多一个所述限位单元的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载台上并形成定位口,所述定位口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模组。
15.可选的,所述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还包括:转运车,所述基座设置有避让口,所述转运车设置在所述避让口内,所述转运车用于容纳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以便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依次置于所述第一载台上。
16.可选的,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称重单元和/或扫码单元,所述称重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载台上,所述称重单元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模组并测试所述电池模组的重量,所述扫码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载台上,所述扫码单元用于扫描所述电池模组的编码;和/或所述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还包括:切换单元和/或控制器及中控机,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测试装置电性相连,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单元的第一端电性相连,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导通多个所述测试装置和所述连接单元之间的至多一个通路,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多个所述测试装置电性相连,所述中控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相连。
17.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8.由于测试装置与连接单元的第一端电性相连,且当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相互靠近时,连接单元的第二端与电池模组电性相连,使得测试装置和电池模组之间的通路导通,进而使得测试装置能够对电池模组进行相应的测试,而且,由于多个测试装置分别与连接单
元的第一端电性相连,且至多一个测试装置和连接单元之间的通路导通,使得当连接单元第二端与电池模组保持电性相连时,连接单元的第一端能够进行多个测试装置的切换,从而实现对电池模组的不同测试;由此,通过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的相对活动,并通过多个测试装置的切换,在实现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的同时减少了动作浪费和人工成本,有效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测试效率,进而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生产效率,满足了使用需求。
19.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1.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中基座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23.图3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中充放电测试单元处的结构示意图;
25.如图所示:1、承载装置;
26.11、第一载台,12、第二载台;
27.13、连接单元,131、第一导体,132、第二导体,133、第三导体,134、第一导电夹,135、第二导电夹,136、第一定位单元,137、第二定位单元;
28.14、支架,15、第一驱动单元,16、滑台,17、第二驱动单元;
29.18、限位单元,181、第一限位板,182、第二限位板;
30.19、称重单元,110、扫码单元;
31.2、测试装置;
32.21、第一测试装置,211、内阻测试单元;
33.22、第二测试装置,221、电压测试单元;
34.23、第三测试装置,231、充放电测试单元;
35.24、第四测试装置,241、绝缘耐压测试单元;
36.3、基座,4、转运车,5、切换单元,6、控制器,7、中控机,8、机架,9、电池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相反,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3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承载装置1和多个测试装置2,承载装置1包括第一载台11、第二载台12和连接单元13,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相对活动设置,第一载台11用于容纳电池模组9,连接单元13设置在第
二载台12上,多个测试装置2分别与连接单元13的第一端电性相连,且至多一个测试装置2和连接单元13之间的通路导通,其中,当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相互靠近时,连接单元13的第二端与电池模组9电性相连。
39.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测试装置2与连接单元13的第一端电性相连,且当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相互靠近时,连接单元13的第二端与电池模组9电性相连,使得测试装置2和电池模组9之间的通路导通,进而使得测试装置2能够对电池模组9进行相应的测试,而且,由于多个测试装置2分别与连接单元13的第一端电性相连,且至多一个测试装置2和连接单元13之间的通路导通,使得当连接单元13第二端与电池模组9保持电性相连时,连接单元13的第一端能够进行多个测试装置2的切换,从而实现对电池模组9的不同测试。
40.由此,通过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的相对活动,并通过多个测试装置2的切换,在实现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的同时减少了动作浪费和人工成本,有效提高了电池模组9的测试效率,进而提高了电池模组9的生产效率,满足了使用需求。
41.需要说明的是,电池模组9用于储存电能,电池模组9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电池模组9为电池包,电池模组9包括多个串联和/或并联的电池单体,电池模组9可以应用于汽车等领域。
42.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是指电池模组9生产过程中进行电池模组9的内阻测试、容量测试等,电池模组9的下线测试可以全面检测电池模组9的性能和安全性,确保电池的质量符合标准。
43.承载装置1用于承载电池模组9,承载装置1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其中,承载装置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等,承载装置1的数量为多个时,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系统能够同时进行多个电池模组9的下线测试,从而大幅提升电池模组9的下线测试效率。
44.第一载台11用于容纳电池模组9,第一载台11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第一载台11可以是和电池模组9底部适配的板体结构。
45.第二载台12用于承载连接单元13等,第二载台12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第二载台12可以是面积较大于第一载台11的板体结构。
46.连接单元13用于连接测试装置2和电池模组9,连接单元13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
47.测试装置2用于测试电池模组9的性能,每个测试装置2具有相应的测试参数,测试装置2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其中,测试装置2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测试装置2的数量越多,则电池模组9的测试就越全面,电池模组9的生产质量就越高。
48.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单元13包括第一导体131和第二导体132,第一导体131设置在第二载台12上,第二导体132设置在第二载台12上,其中,第一导体131的第一端分别与多个测试装置2的正极端子相连,第二导体132的第一端分别与多个测试装置2的负极端子相连,当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相互靠近时,第一导体131的第二端与电池模组9的正极端子抵接,第二导体132的第二端与电池模组9的负极端子抵接。
49.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导体131的第一端分别与多个测试装置2的正极端子相连,且当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相互靠近时,第一导体131的第二端与电池模组9的正极
端子抵接,使得测试装置2和电池模组9之间的正极通路导通,同时,由于第二导体132的第一端分别与多个测试装置2的负极端子相连,且当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相互靠近时,第二导体132的第二端与电池模组9的负极端子抵接,使得测试装置2和电池模组9之间的负极通路导通,由此,测试装置2和电池模组9之间构成了测试回路,从而利用测试回路对电池模组9进行相应的测试,满足电池模组9的下线测试需求。
50.其中,由于至多一个测试装置2和连接单元13之间的通路导通,因此,第一导体131和第二导体132仅导通电池模组9与至多一个测试装置2的通路,从而在第一导体131和第二导体132分别与电池模组9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保持抵接时,能够通过切换测试装置2,实现对电池模组9的不同测试,进而有效提高了电池模组9的下线测试效率。
5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体131和第二导体132均用于传输电能,第一导体131和第二导体132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第一导体131和第二导体132均可以是铜排。
52.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测试装置2包括第一测试装置21、第二测试装置22和第三测试装置23,第一测试装置21包括内阻测试单元211,内阻测试单元211的正极端子与第一导体131的第一端相连,内阻测试单元211的负极端子与第二导体132的第一端相连,内阻测试单元211用于测试电池模组9的内阻,第二测试装置22包括电压测试单元221,电压测试单元221的正极端子与第一导体131的第一端相连,电压测试单元221的负极端子与第二导体132的第一端相连,电压测试单元221用于测试电池模组9的总电压,第三测试装置23包括充放电测试单元231,充放电测试单元231的正极端子与第一导体131的第一端相连,充放电测试单元231的负极端子与第二导体132的第一端相连,充放电测试单元231用于测试电池模组9的容量。
5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测试装置21、第二测试装置22和第三测试装置23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电池模组9的三项测试,且其中,内阻测试单元211通过第一导体131和第二导体132与电池模组9相连,能够实现对电池模组9的内阻测试,电压测试单元221通过第一导体131和第二导体132与电池模组9相连,能够实现对电池模组9的总电压测试,充放电测试单元231通过第一导体131和第二导体132与电池模组9相连,能够实现对电池模组9的容量测试,由此,通过对电池模组9的内阻测试、总电压测试和容量测试,有效保证电池模组9具有较高的性能,进而提高了电池模组9的生产质量。
54.需要说明的是,内阻测试单元211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内阻测试单元211可以是内阻测试仪。
55.电压测试单元221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电压测试单元221可以是万用表。
56.充放电测试单元231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充放电测试单元23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至少一个直流转直流电源、电池管理系统等器件,充放电测试单元231通过对电池模组9的充放电,实现电池模组9的容量测试。其中,充放电测试单元231通过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和直流转直流电源转换出的电能能够为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系统中的各器件进行供电,例如:为内阻测试单元211供电、为电压测试单元221供电、为电池管理系统供电、为第一载台11的动作器件供电、为第二载台12的动作器件供电等,同时,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系统中可以设置多种电压供电接口,
以为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系统中各器件进行供电的同时还能够为外部设备供电。
57.内阻测试单元211测试电池模组9的内阻、电压测试单元221测试电池模组9的总电压或充放电测试单元231测试电池模组9的容量时,若电池模组9的内阻、总电压或容量出现异常,则可以发出报警信息,并停止电池模组9的继续测试。
58.其中,报警信息的发出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报警信息可以是灯光报警器发出的灯光信息、声音报警器发出的声音信息、声光报警器发出的声光信息等。
59.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放电测试单元231的第一采集端子与电池模组9的单体电池电压端子相连,充放电测试单元231的第二采集端子与电池模组9的单体电池温度端子相连,充放电测试单元231还用于在充放电时测试电池模组9中单体电池的电压和温度。
60.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充放电测试单元231的第一采集端子与电池模组9的单体电池电压端子相连,充放电测试单元231的第二采集端子与电池模组9的单体电池温度端子相连,使得充放电测试单元231和电池模组9的单体电池之间构成了测试回路,从而利用测试回路在电池模组9充放电过程中对电池模组9的单体电池进行电压测试和温度测试,进而提高了电池模组9的生产质量。
61.需要说明的是,电池模组9的单体电池配置有电压采集模块和温度采集模块,并且电池模组9上设置有相应的电压端子和温度端子,电池模组9中的单体电池、电池模组9上的电压端子及充放电测试单元231的第一采集端子一一对应,电池模组9中的单体电池、电池模组9上的温度端子及充放电测试单元231的第二采集端子一一对应。
62.第一采集端子与电压端子的相连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第一采集端子与电压端子的相连可以通过线缆实现,且线缆两端的插头分别由人工操作或机械操作插入到第一采集端子和电压端子中。
63.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测试装置2包括第四测试装置24,第四测试装置24包括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的正极端子与第一导体131的第一端相连,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的负极端子与第二导体132的第一端相连,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用于测试电池模组9的绝缘电压;连接单元13还包括第三导体133,第三导体133设置在第二载台12上,第三导体133的第一端与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的接地端子相连,当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相互靠近时,第三导体133的第二端与电池模组9的外壳抵接。
64.可以理解的是,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和电池模组9之间通过第一导体131导通了正极通路,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和电池模组9之间通过第二导体132导通了负极通路,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和电池模组9之间通过第三导体133导通了接地通路,由此,通过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以及第一导体131、第二导体132和第三导体133的设置,实现对电池模组9的绝缘电压测试,从而保证电池模组9具有较高的性能,进而提高了电池模组9的生产质量。
65.需要说明的是,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可以是绝缘耐压测试仪。其中,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的电能可以来自于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和直流转直流电源。
66.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测试电池模组9的绝缘电压时,若电池模组9的绝缘电压出现异常,则可以发出报警信息,并停止电池模组9的继续测试。
67.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单元13还包括第一导电夹134和第二导电夹
135,第一导电夹134与第一导体131的第二端相连,第一导电夹134的夹持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导电夹135与第二导体132的第二端相连,第二导电夹135的夹持端设置有第二开口,其中,当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相互靠近时,电池模组9的正极端子移入第一开口并被第一导电夹134夹持,电池模组9的负极端子移入第二开口并被第二导电夹135夹持。
68.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导体131的第二端需要和电池模组9的正极端子电性相连,第二导体132的第二端需要和电池模组9的负极端子电性相连,因此若使第一导体131的第二端与电池模组9的正极端子直接抵接,第二导体132的第二端与电池模组9的负极端子直接抵接,容易导致测试装置2和电池模组9之间测试通路的电阻过大或断路。
69.通过第一导电夹134的设置,使得第一导体131的第二端能够和电池模组9的正极端子牢固相连,通过第二导电夹135的设置,使得第二导体132的第二端能够和电池模组9的负极端子牢固相连,由此,保证了测试装置2和电池模组9的稳定电性,进而有效提高了电池模组9的测试质量。
70.其中,通过第一开口的设置,使得第一导体131的第二端和电池模组9的正极端子接触时,电池模组9的正极端子能够利用第一开口将第一导电夹134顶开,从而实现第一导电夹134对电池模组9正极端子的自动夹持,进而有效提高了电池模组9的测试效率。
71.通过第二开口的设置,使得第二导体132的第二端和电池模组9的负极端子接触时,电池模组9的负极端子能够利用第二开口将第二导电夹135顶开,从而实现第二导电夹135对电池模组9负极端子的自动夹持,进而有效提高了电池模组9的测试效率。
7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电夹134和第二导电夹135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第一导电夹134和第二导电夹135均可以是铜夹,以第一导电夹134的结构为例,第一导电夹134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的中部和第二夹板的中部铰接,且第一夹板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板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使第一夹板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板的第二端相互靠近,进而实现夹持。
73.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第一开口的最大尺寸大于电池模组9正极端子的尺寸,第二开口的最大尺寸大于电池模组9负极端子的尺寸。
74.其中,根据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之间的相互移动方向,第一导电夹134可以沿电池模组9正极端子的轴向对电池模组9的正极端子进行夹持,也可以沿电池模组9正极端子的径向对电池模组9的正极端子进行夹持,第二导电夹135可以沿电池模组9负极端子的轴向对电池模组9的负极端子进行夹持,也可以沿电池模组9负极端子的径向对电池模组9的负极端子进行夹持,对此不作限制。
75.第一导电夹134与第一导体131第二端之间以及第二导电夹135与第二导体132第二端之间的相连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第一导电夹134可以通过焊接固定、线缆相连等方式与第一导体131的第二端相连,第二导电夹135可以通过焊接固定、线缆相连等方式与第二导体132的第二端相连。
76.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夹134和第二导电夹135分别沿电池模组9正极端子到负极端子的方向滑动设置,连接单元13还包括第一定位单元136和第二定位单元137,第一定位单元136设置在第一导电夹134上,第一定位单元136用于第一导电夹134的定位,第二定位单元137设置在第二导电夹135上,第二定位单元137用于第二导电夹135的
定位。
77.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不同的电池模组9具有不同的尺寸,使得不同电池模组9具有不同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间距,由此,通过第一导电夹134和第二导电夹135的滑动设置以及第一定位单元136和第二定位单元137的定位,保证第一导电夹134与电池模组9正极端子稳定电连以及第二导电夹135与电池模组9负极端子稳定电连的同时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池模组9,使得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系统的通用性更强,经济性更好。
7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电夹134和第二导电夹135的滑动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第一导电夹134和第二导电夹135可以滑动设置在第二载台12上,即第二载台12上设置有沿电池模组9正极端子到负极端子方向布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导体131的第二端和第二导体132的第二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且第一导电夹134和第一导体131的第二端固定电连,第二导电夹135和第二导体132的第二端固定电连;第一导电夹134和第二导电夹135可以滑动设置在支撑第二载台12的支架14上,即支架14上设置有沿电池模组9正极端子到负极端子方向布置的导轨,第一导电夹134和第二导电夹135均设置与导轨适配的轨槽,通过导轨与轨槽的配合,使得第一导电夹134和第二导电夹135分别滑动设置在支架14上,此时,第一导电夹134和第一导体131的第二端通过线缆电连,第二导电夹135和第二导体132的第二端通过线缆电连。
79.第一定位单元136和第二定位单元137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第一定位单元136和第二定位单元137均可以是螺栓、锁扣等,例如,当第一定位单元136为螺栓时,螺栓螺纹设置在第一导电夹134上,且螺栓顶紧在第二载台12上时实现第一导电夹134的定位,螺栓远离第二载台12时实现第一导电夹134的释放。
80.电池模组9正极端子到负极端子的方向也可以称为电池模组9负极端子到正极端子的方向,对此不作限制。
81.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系统还包括基座3,承载装置1还包括支架14和第一驱动单元15,支架14设置在基座3上,第二载台12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支架14上,第一驱动单元15设置在支架14上,第一驱动单元15与第二载台12传动相连,其中,支架14设置有沿第二方向贯通的测试通道,测试通道用于容纳第一载台11,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8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支架14的设置,实现对第二载台12在基座3上的稳定支撑,且由于第二载台12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支架14上,第一驱动单元15与第二载台12传动相连,使得第一驱动单元15能够驱动第二载台12沿第一方向移动,同时,由于支架14设置有沿第二方向贯通的测试通道,测试通道用于容纳第一载台11,使得第一载台11位于测试通道内时,通过第二载台12的移动能够实现连接单元13第二端与第一载台11上电池模组9的电性相连,进而配合测试装置2实现电池模组9的下线测试,满足电池模组9高效率、高质量生产需求。
83.需要说明的是,基座3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基座3可以是板体结构,且基座3设置在机架8内。
84.其中,机架8的底部可以设置有多个具有锁止功能的移动轮,机架8的四周可以设置有具有开关门的挡板,内阻测试单元211、电压测试单元221、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等可以设置在机架8的同一外侧面上。
85.支架14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支架14可以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平行设置,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横梁,两个支撑板之间形成了测试通道。
86.第二载台12在支架14上的滑动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支架14的两个支撑板上均设置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布置的滑套,第二载台12的两端设置有与滑套适配的多个滑杆,通过滑套和滑杆的配合,实现第二载台12在支架14上的滑动设置。
87.第一驱动单元15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第一驱动单元15可以是伸缩电机、伸缩气缸等。
88.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第一方向可以是竖直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
89.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装置1还包括滑台16和第二驱动单元17,滑台16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基座3上,第一载台11设置在滑台16上,第二驱动单元17设置在基座3上,且第二驱动单元17与滑台16传动相连,第二驱动单元17用于驱动滑台16移入测试通道或移出测试通道。
90.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滑台16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基座3上,且第二驱动单元17与滑台16传动相连,使得第二驱动单元17能够驱动滑台16沿第二方向移动,且由于第一载台11设置在滑台16上,使得第二驱动单元17能够间接驱动第一载台11移入测试通道或移出测试通道。
91.由此,在第一载台11移入测试通道时,通过第二载台12的移动能够实现连接单元13第二端与第一载台11上电池模组9的电性相连,进而配合测试装置2实现电池模组9的下线测试,满足电池模组9高效率、高质量生产需求。
92.其中,通过第一驱动单元15和第二驱动单元17的配合,能够实现电池模组9和测试装置2之间的自动化电连,进而有效提高了电池模组9的下线测试效率。
93.需要说明的是,滑台16在基座3上的滑动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基座3上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布置的导轨,且导轨延伸到测试通道内,滑台16设置有与导轨配合的轨槽,通过导轨和轨槽的配合,实现滑台16在基座3上的滑动设置。
94.第二驱动单元17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第二驱动单元17可以包括丝杆和伺服电机,丝杆转动设置在基座3上,且丝杆与滑台16螺纹传动相连,伺服电机设置在基座3上,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和丝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相连,由此,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实现丝杆的转动,进而实现滑台16的移动。
95.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装置1还包括多个限位单元18,限位单元18包括第一限位板181和第二限位板182,至多一个限位单元18的第一限位板181和第二限位板182设置在第一载台11上并形成定位口,定位口用于容纳电池模组9。
96.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定位口的形成,使得电池模组9能够稳固的设置在第一载台11上,从而保证了电池模组9和连接单元13之间的稳定电连,进而保证了电池模组9的稳定测试,其中,由于承载装置1包括多个限位单元18,且至多一个限位单元18设置在第一载台11上,使得限位单元18能够根据电池模组9的类型进行更换,从而使得不同的电池模组9在第一载台11上均能够稳定设置,进而增强了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系统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9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板181和第二限位板182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第一限位板181和第二限位板182均可以是l型结构,第一限位板181和第二限位板182构成了矩形的定位口,其中,不同的限位单元18之间,其第一限位板181及第二限位板182的宽度各不相同,以使不同的限位单元18形成的定位口尺寸不同,进而满足不同类型电池模组9的定位。
98.第一限位板181和第二限位板182在第一载台11上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第一限位板181和第二限位板182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卡扣固定等方式设置在第一载台11上。
99.限位单元18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其中,限位单元18的数量设置应能够满足所需测试的电池模组9在第一载台11上的定位。
100.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系统还包括转运车4,基座3设置有避让口,转运车4设置在避让口内,转运车4用于容纳多个电池模组9,以便多个电池模组9依次置于第一载台11上。
101.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转运车4设置在避让口内,使得转运车4上的电池模组9便于从转运车4移动到第一载台11上进行下线测试,且在电池模组9进行下线测试后便于从第一载台11移动到转运车4上,同时,由于转运车4便于移动,且转运车4上能够容纳多个电池模组9,使得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系统的上下料更为便捷,进而有效提高了电池模组9的下线测试效率。
102.需要说明的是,转运车4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转运车4包括多个竖梁、多个横梁、多个纵梁和承载板,多个竖梁、多个横梁和多个纵梁之间相互垂直相连,承载板设置在多个横梁和多个纵梁构成的水平框架上,承载板用于容纳多个电池模组9,多个竖梁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具有锁止功能的移动轮。
103.当基座3设置在机架8内时,机架8的底部设置有容纳转运车4的敞口,敞口和避让口相邻,转运车4移动到敞口内时,转运车4的承载板位于避让口内。
104.电池模组9从转运车4移动到第一载台11以及从第一载台11移动到转运车4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电池模组9从转运车4移动到第一载台11以及从第一载台11移动到转运车4可以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机械臂夹持的方式。
105.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装置1还包括称重单元19,称重单元19设置在第一载台11上,称重单元19用于容纳电池模组9并测试电池模组9的重量。
106.可以理解的是,电池模组9设置在称重单元19上时,称重单元19能够进行电池模组9的重量测试,由此,利用电池模组9的重量测试能够保证电池模组9较高的性能,进而提高了电池模组9的生产质量。
107.需要说明的是,称重单元19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称重单元19可以是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载台11上,且电池模组9设置在称重传感器上,其中,限位单元18以及限位单元18形成的避让口均位于称重传感器上。
108.称重单元19的电能可以来自于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和直流转直流电源。
109.称重单元19测试电池模组9的重量时,若电池模组9的重量出现异常,则可以发出
报警信息,并停止电池模组9的继续测试。
110.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装置1还包括扫码单元110,扫码单元110设置在第二载台12上,扫码单元110用于扫描电池模组9的编码。
111.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相互靠近时,第二载台12上的扫码单元110随之靠近第一载台11上的电池模组9,进而使得扫码单元110能够扫描电池模组9的编码,由此,利用电池模组9的编码扫描能够确定电池模组9的信息,从而能够将测试的数据和电池模组9相对应,保证电池模组9的精准测试。
112.需要说明的是,扫码单元110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扫码单元110可以是扫码枪,其中,扫码单元110的电能可以来自于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和直流转直流电源。
113.扫码单元110扫描电池模组9的编码时,若扫描多次均无法扫出电池模组9的编码,则可以发出报警信息,并停止电池模组9的继续测试。
114.其中,电池模组9的编码可以是包含电芯信息等的一维码、二维码、条形码等,对此不作限制。
115.承载装置1可以仅包括称重单元19,也可以仅包括扫码单元110,还可以同时包括称重单元19和扫码单元110,对此不作限制。
116.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系统还包括切换单元5,切换单元5的第一端分别与多个测试装置2电性相连,切换单元5的第二端与连接单元13的第一端电性相连,切换单元5用于导通多个测试装置2和连接单元13之间的至多一个通路。
117.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切换单元5的第一端分别与多个测试装置2电性相连,切换单元5的第二端与连接单元13的第一端电性相连,使得切换单元5在进行通路切换时,能够导通多个测试装置2和连接单元13之间的至多一个通路,从而实现对电池模组9的不同测试,进而在保证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的同时提高了电池模组9的测试效率。
118.需要说明的是,切换单元5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切换单元5可以是单刀多掷开关,即开关具有多个第一端且具有一个第二端,其中,开关第一端和测试装置2一一对应,当测试装置2为两个时,则切换单元5是单刀双掷开关,当测试装置2为四个时,则切换单元5是单刀四掷开关;切换单元5可以是多个继电器,多个继电器分别设置在多个测试装置2与连接单元13之间,且多个继电器之间互锁。
119.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系统还包括控制器6和中控机7,控制器6分别与多个测试装置2电性相连,中控机7与控制器6电性相连。
120.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控制器6分别与多个测试装置2电性相连,使得控制器6能够控制多个测试装置2的动作以及监测多个测试装置2的状态,由于中控机7与控制器6电性相连,使得中控机7能够进行控制器6的动作以及监测控制器6的状态,由此使得电池模组9下线测试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更高,进而有效提高了电池模组9的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
121.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6可以分别与内阻测试单元211、电压测试单元221、充放电测试单元231、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第一驱动单元15、第二驱动单元17、称重单元19、扫码单元110和切换单元5电性相连,在电池模组9设置在第一载台11上后,控制器6控制第一驱动单元15和第二驱动单元17使连接单元13的第二端与电池模组9电性相连,并依次控制扫码单元110进行电池模组9的编码扫描以及称重单元19进行电池模组9的重量测试,然后控
制切换单元5进行切换,以依次控制内阻测试单元211进行电池模组9的内阻测试、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进行电池模组9的绝缘电压测试、充放电测试单元231进行电池模组9的容量测试及电压测试单元221进行电池模组9的总电压测试。
122.其中,当电池模组9通过机械臂进行上下料时,控制器6还通过控制机械臂进行电池模组9的上下料;当各测试部分出现异常时,控制器6利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且控制器6的输入端还设置有急停按钮、复位按钮等;当连接单元13的第二端与电池模组9电性相连后,控制器6还可以进行通讯测试。
123.控制器6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控制器6可以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124.中控机7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示例的,中控机7可以包括计算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其中,计算机设置在机架8内,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和内阻测试单元211、电压测试单元221、绝缘耐压测试单元241等可以设置在机架8的同一外侧面上。
125.控制器6的运行状态可以发送到中控机7中进行显示,中控机7也可以自动向控制器6发送控制命令,也可以根据外部输入的指令向控制器6发送控制命令,其中,发送的控制命令可以是单独进行电池模组9的某项测试,也可以是依次进行电池模组9的多项测试,对此不作限制。
126.当电池模组9的测试完成后,可以将测试合格后的数据保存本地并上传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
1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28.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公开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12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30.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第一载台、第二载台和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第二载台相对活动设置,所述第一载台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模组,所述连接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载台上;多个测试装置,多个所述测试装置分别与所述连接单元的第一端电性相连,且至多一个所述测试装置和所述连接单元之间的通路导通;其中,当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第二载台相互靠近时,所述连接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电性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导体,所述第一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载台上;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载台上;其中,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测试装置的正极端子相连,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测试装置的负极端子相连,当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第二载台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端子抵接,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端子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测试装置,所述第一测试装置包括:内阻测试单元,所述内阻测试单元的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内阻测试单元的负极端子与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内阻测试单元用于测试所述电池模组的内阻;第二测试装置,所述第二测试装置包括:电压测试单元,所述电压测试单元的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压测试单元的负极端子与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压测试单元用于测试所述电池模组的总电压;第三测试装置,所述第三测试装置包括:充放电测试单元,所述充放电测试单元的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充放电测试单元的负极端子与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充放电测试单元用于测试所述电池模组的容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测试单元的第一采集端子与所述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电压端子相连,所述充放电测试单元的第二采集端子与所述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温度端子相连,所述充放电测试单元还用于在充放电时测试所述电池模组中单体电池的电压和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测试装置包括:第四测试装置,所述第四测试装置包括:绝缘耐压测试单元,所述绝缘耐压测试单元的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绝缘耐压测试单元的负极端子与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绝缘耐压测试单元用于测试所述电池模组的绝缘电压;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第三导体,所述第三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载台上,所述第三导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绝缘耐压测试单元的接地端子相连,当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第二载台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三导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模组的外壳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
第一导电夹,所述第一导电夹与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导电夹的夹持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导电夹,所述第二导电夹与所述第二导体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导电夹的夹持端设置有第二开口;其中,当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第二载台相互靠近时,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端子移入所述第一开口并被所述第一导电夹夹持,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端子移入所述第二开口并被所述第二导电夹夹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夹和所述第二导电夹分别沿所述电池模组正极端子到负极端子的方向滑动设置;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第一定位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所述第一定位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夹上,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导电夹的定位,所述第二定位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夹上,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用于所述第二导电夹的定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还包括:基座;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支架和第一驱动单元,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载台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载台传动相连;其中,所述支架设置有沿第二方向贯通的测试通道,所述测试通道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载台,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滑台,所述滑台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载台设置在所述滑台上;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滑台传动相连,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滑台移入所述测试通道或移出所述测试通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多个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至多一个所述限位单元的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载台上并形成定位口,所述定位口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模组。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还包括:转运车,所述基座设置有避让口,所述转运车设置在所述避让口内,所述转运车用于容纳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以便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依次置于所述第一载台上。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称重单元和/或扫码单元,所述称重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载台上,所述称重单元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模组并测试所述电池模组的重量,所述扫码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载台上,所述扫码单元用于扫描所述电池模组的编码;和/或
所述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还包括:切换单元和/或控制器及中控机,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测试装置电性相连,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单元的第一端电性相连,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导通多个所述测试装置和所述连接单元之间的至多一个通路,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多个所述测试装置电性相连,所述中控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相连。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出一种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承载装置,承载装置包括:第一载台、第二载台和连接单元,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相对活动设置,第一载台用于容纳电池模组,连接单元设置在第二载台上;多个测试装置,多个测试装置分别与连接单元的第一端电性相连,且至多一个测试装置和连接单元之间的通路导通;其中,当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相互靠近时,连接单元的第二端与电池模组电性相连。在本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系统中,通过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的相对活动,并通过多个测试装置的切换,在实现电池模组下线测试的同时减少了动作浪费和人工成本,有效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测试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谢辉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3/10/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