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21 阅读:6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座椅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座椅研发、生产、检测过程中,办公椅的椅宽、座高、椅深、坐深、扶手高度是常用的基本尺寸数据,此外,家具人体工程学认为办公椅的靠背和头枕的曲面形态对于办公椅舒适性研究和评估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3.但在现有座椅的生产过程中,对于尺寸的检测通常采用人工测量,不仅操作繁琐,并且操作过程中靠肉眼观测带来的误差较大。尤其是在曲面处的测量,肉眼观测所带来的误差会更明显。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操作简单、测量精准的座椅尺寸测量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能够同时测量座椅的宽度、高度、深度等多个尺寸,操作简单且测量结果精准。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固定座椅;s2,宽度测量: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在座椅的两侧分别设置宽度基准板和第一测距仪,将第一测距仪贴靠在座椅扶手/坐垫,测量与宽度基准板之间的距离;s3,高度测量:在座椅上放置高度基准板,高度基准板上方固定高度设置第二测距仪,测量与高度基准板之间的距离;s4,深度测量:在座椅的后侧设置深度基准板,座椅的前侧设置第三测距仪,将第三测距仪贴靠在座椅的前侧边缘,测量与深度基准板之间的距离。
6.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s1之前还包括:s0,将座椅放置在水平设置的置物台。
7.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固定座椅的方法如下: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由第一驱动模组驱动,沿座椅的深度方向或高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固定板由第二驱动模组驱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移动。
8.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包括沿座椅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导轨,与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座,与滑座沿垂直于座椅的宽度方向所在平面转动连接的支臂;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于支臂的末端;在座椅固定之前,支臂绕滑座向上/向下转动,避让座椅;在座椅进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位置之后,支臂绕滑座转动至水平状态,第二驱动模块驱动第二固定板朝向座椅移动。
9.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宽度测量的具体方法如下:宽度基准板贴靠在座椅一侧的扶手外侧边缘和坐垫边缘;将第一测距仪贴靠在与宽度基准板相对一侧的扶手的外侧,对准宽度基准板位于扶手外侧边缘的部位,测得两侧扶手外侧的距离w3;将第一测距仪贴靠在与宽度基准板相对一侧的扶手的内侧,对准宽度基准板位于扶手外侧边缘的部位,测得距离w3’,求解离w3和距离w3’的差值得到扶手宽度δw;以距离w3减去2倍的扶手宽度δw得到两侧扶手内侧的距离w1;将第一测距仪贴靠在与宽度基准板相对一侧的坐垫边缘,对准宽度基准板位于坐垫边缘的部位,测得坐垫两侧的距离w2。
10.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度基准板包括用于放置在座椅的坐垫的第一高度基准板和/或用于放置在座椅的椅背顶部的第二高度基准板。
11.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高度测量的具体方法如下:将第一高度基准板呈水平状态放置于坐垫的中部;将第二测距仪移动至第一高度基准板的正上方,测量第二测距仪与第一高度基准板的第一距离,所述固定高度减去第一距离,得到坐垫上表面到地面的距离h2;将第二高度基准板移动至椅背的中部,第二高度基准板的底部与椅背的中部相抵接,将第二测距仪移动至第二高度基准板的正上方,测量第二测距仪与第二高度基准板的第二距离,所述固定高度减去第二距离,得到椅背顶部到地面的距离h1。
12.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高度基准板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上下翻折的辅助板;当测量椅背中部的高度时,两侧的辅助板皆翻折到第二高度基准板的上方;当测量椅背边缘的高度时,仅对应侧的辅助板翻折到第二高度基准板的下方。
13.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还进行椅背两侧边缘的高度差检测,方法如下:将椅背边缘对应侧的辅助板翻折至第二高度基准板下方,另一侧的辅助板翻折至第二高度基准板上方,并移动该辅助板至与椅背对应侧的边缘相抵接,将第二测距仪移动至第二高度基准板的正上方,测量第二测距仪与第二高度基准板的第三距离;将椅背两侧边缘对应的两个第三距离做差值,若该差值大于设定阈值,则认定该座椅的椅背不合格。
14.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阈值为5mm。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通过固定机构将座椅固定在置物台上,然后在宽度、高度、深度方向上分别设置相对的基准板和测距仪,从而实现多个尺寸的综合测量,相比于现有的人工测量,本发明操作简单且测量结果精准。
附图说明
16.图1为座椅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座椅的宽度方向和深度方向的尺寸示意图。
18.图3为座椅的高度方向尺寸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测量系统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21.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
23.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的高度基准板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高度基准板与辅助板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26.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高度基准板测量过程示意图。
27.图中:1、座椅;11、椅脚;12、坐垫;13、扶手;14、椅背;2、置物台;21、机架;22、斜坡;23、椅脚靠山;31、第一固定板;311、第一部;312、第二部;313、固定套筒;314、第一滑动杆;315、锁紧环;316、缺口;32、第二固定板;33、第一驱动模组;34、第二驱动模组;341、导轨;342、滑座;343、支臂;35、缓冲机构;351、第二滑动杆;352、缓冲弹簧;41、第一高度基准板;42、第二高度基准板;421、辅助板;43、第三驱动模组;51、第一测距仪;52、第二测距仪;53、第三测距仪。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座椅1包括椅脚11,铺设在椅脚11上的坐垫12,设置在坐垫12两侧的扶手13以及坐垫12后侧的椅背14。
30.为了检验座椅1的各个尺寸是否符合标准,通常需要对多个尺寸进行测量。如图2和图3所示,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包括两侧扶手内侧的距离w1,坐垫两侧的距离w2,两侧扶手外侧的距离w3。沿座椅的深度方向包括坐垫前侧与椅脚后侧的距离d1。沿座椅的高度方向包括椅背顶部到地面的距离h1,坐垫上表面到地面的距离h2。
31.为了对上述尺寸进行综合测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系统。
32.如图4所示,所述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系统包括:置物台2,用于放置座椅1,置物台2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机架21。置物台2为座椅1提供一个平台,相对地面抬升一定的高度。同时,为了让座椅1更方面进入到置物台2中,所述置物台2的一侧开设有斜坡22,形成置物台2和地面的过渡。
33.固定机构,设置于置物台2上方,用于固定所述座椅1。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沿座椅1的宽度方向上贴靠在座椅1两侧的固定板,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对座椅1的固定。
34.具体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31,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板31沿座椅1的宽度方向上贴靠在座椅1一侧。
35.为了更好地与座椅1贴靠,所述第一固定板31包括用于贴靠座椅的扶手13的第一
部311,用于贴靠坐垫12的第二部312,所述第一部311和第二部312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
36.进一步考虑到不同座椅1的扶手13和坐垫12的距离不一致,因此,为了适应不同的座椅1,本实施还包括用于调节第二部312与第一部11在座椅1的宽度方向的相对距离的调节机构。
37.如图7所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套筒313、第一滑动杆314与锁紧环315。
38.所述第一滑动杆314与第一部311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套筒313与第一部311固定连接且套接在第一滑动杆314外,第一滑动杆314可相对固定套筒313相对滑动。所述锁紧环315用于实现固定套筒313和第一滑动杆314的相对锁紧/解锁。所述锁紧环315的一部分套接在第一滑动杆314外,另一部分套接在固定套筒313外,锁紧环315设置有断裂的缺口316。锁紧环315的锁紧可通过缺口316处拧入锁紧螺栓,从而调节缺口316的间隙宽度来实现。
39.第一驱动模组33,驱动第一固定板31沿座椅的深度方向或高度方向移动。从而适应不同型号的座椅的扶手/坐垫在深度方向或高度方向的变化;更优的,第一驱动模组33,驱动第一固定板31沿座椅的深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移动,兼顾座椅在深度方向或高度方向的变化。具体的,第一驱动模组33采用双轴驱动模组,双轴所在的方向与座椅的深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相对应。
40.第二固定板32,沿座椅1的宽度方向上贴靠在座椅1另一侧。
41.第二驱动模组34,驱动第二固定板32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移动,从而调整第二固定板32相对第一固定板31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移动,实现对座椅1的固定。
42.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驱动模组34包括沿座椅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导轨341,与导轨341滑动配合的滑座342,与滑座342沿垂直于座椅的宽度方向所在平面转动连接的支臂343。所述第二固定板32设置于支臂343的末端。在座椅1进入置物台2上时,所述支臂343相对滑座342向上或向下转动,从而对座椅1实现避让,避免阻碍座椅1的进入。
43.在为了座椅1固定过程中,第二固定板32与座椅另一侧相接触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固定板32与支臂343间设置有缓冲机构35。
44.所述缓冲机构35包括第二滑动杆351和缓冲弹簧352,所述第二滑动杆351沿座椅的宽度方向与支臂343的末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2固定连接于第二滑动杆351靠近座椅的一侧。所述缓冲弹簧352套设在第二滑动杆351外,缓冲弹簧35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32、支臂343的末端抵接。当第二驱动模组34驱动第二固定板32沿座椅的宽度方向靠近座椅1的过程中,随着第二固定板32与座椅接触,缓冲弹簧352逐渐压缩,第二固定板32与座椅之间的压力逐渐增强,该过程中,可以通过弹簧的压缩量获得压力的相对大小。
45.宽度测量机构,包括固定板沿座椅的高度方向延伸形成的宽度基准板,以及与宽度基准板位于座椅不同侧的第一测距仪51。
46.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宽度基准板由第一固定板31的第一部311和第二部312分别沿座椅的高度方向延伸形成。
47.第一测距仪51正对宽度基准板,且经三轴驱动模组安装于机架21上,三轴驱动模组的三轴方向分别对应座椅的宽度方向、深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从而实现第一测距仪51沿该三个方向的移动。
48.测量时,先将第一测距仪51贴靠在第二侧(相对宽度基准板的另一侧)扶手的外
侧,对准第一部311,测得两侧扶手外侧的距离w3;然后将第一测距仪51贴靠在第二侧扶手的内侧,测得距离w3’,求解w3和w3’的差值便可求得扶手宽度δw,进一步将距离w3减去2个扶手的宽度,即可求得两侧扶手内侧的距离w1,w1=w3-2*δw。
49.接着,再次移动第一测距仪51,使其贴靠在坐垫12的第二侧,对准第二部312,便可测得坐垫两侧的距离w2。
50.高度测量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在座椅上的高度基准板,以及设置于高度基准板上方的第二测距仪52。
51.所述第二测距仪52正对高度基准板,且经双轴驱动模组安装于机架21上,双轴驱动模组的两轴方向分别对应座椅的宽度方向、深度方向,从而实现第二测距仪52沿该两个方向的移动。
52.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测距仪52相对于置物台2的高度固定,通过测量出第二测距仪52与高度基准板的距离,然后与第二测距仪52相对于置物台2的高度做差,即可测得座椅的高度。
5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测量椅背顶部到地面的距离h1和/或以及坐垫上表面到地面的距离h2。请参照图9,所述高度基准板包括用于放置在座椅的坐垫12的第一高度基准板41和/或用于放置在座椅的椅背14顶部的第二高度基准板42,第二高度基准板42保持水平状态设置。
54.椅背14较为狭窄,因此,为了保持第二高度基准板42的稳定性和水平,还包括第三驱动模组43,第三驱动模组43采用双轴驱动模组,驱动所述第二高度基准板42沿座椅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移动。
55.测量时,将第一高度基准板41放置于坐垫12的中部,呈大致水平状态,然后将第二测距仪52移动至第一高度基准板41的正上方,即可测得第二测距仪52与第一高度基准板41的第一距离,将第二测距仪52相对于置物台2的固定高度与该第一距离做差,即可得到坐垫上表面到地面(置物台上表面)的距离h2。
56.同理,将第二高度基准板42移动至椅背14的中部,第二高度基准板42的底部与椅背14的中部相抵接,然后将第二测距仪52移动至第二高度基准板42的正上方,即可测得第二测距仪52与第二高度基准板42的第二距离,将第二测距仪52相对于置物台2的固定高度与该第二距离做差,即可得到椅背顶部到地面(置物台上表面)的距离h1。
57.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还对椅背14两侧边缘的高度差进行测量,由于椅背14的边缘呈弧形弯折,若直接采用第二高度基准板42,其宽度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为了解决该问题,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二高度基准板42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上下翻折的辅助板421,第二高度基准板42与辅助板421转动连接。
58.与支臂343同理,为了实现对座椅进入时候的避让,所述第二高度基准板42与第三驱动模组43采用转动连接,可实现水平方向的转动。
59.如图11所示,当测量椅背中部的高度时,两侧的辅助板421皆翻折到第二高度基准板42的上方;当测量椅背边缘的高度时,仅对应侧的辅助板421翻折到第二高度基准板42的下方;如图11中虚线所示,测量椅背14右侧边缘的高度时,右侧的辅助板421翻折到第二高度基准板42的下侧。
60.分别测量两侧边缘的距离值并做差,若该差值大于5mm,则认为该座椅的椅背不合
格。
61.深度测量机构,包括贴靠在座椅后侧的深度基准板,以及位于座椅1前侧的第三测距仪53。
62.所述第三测距仪53正对深度基准板,且经三轴驱动模组安装于机架21上,三轴驱动模组的三轴方向分别对应座椅的宽度方向、深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从而实现第三测距仪53沿该三个方向的移动。
63.所述置物台2的上侧位于座椅1后侧设置有椅脚靠山23,用于与座椅1侧的椅脚11贴靠,所述深度基准板设置于所述椅脚靠山的上方,且朝向椅子的深度方向与所述椅脚靠山齐平。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深度基准板也可以是椅脚靠山23本身。
64.测量时,移动第三测距仪53使其贴靠在坐垫12的前侧边缘,并正对深度基准板,便可测得座椅的深度d1。
65.实施例二:基于上述实施例一的综合测量系统,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将座椅放置在水平设置的置物台,令座椅处于水平状态。
66.s1,固定座椅。
67.固定座椅的具体方法如下: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由第一驱动模组驱动,沿座椅的深度方向或高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固定板由第二驱动模组驱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移动。
68.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包括沿座椅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导轨,与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座,与滑座沿垂直于座椅的宽度方向所在平面转动连接的支臂;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于支臂的末端;在座椅固定之前,支臂绕滑座向上/向下转动,避让座椅;在座椅进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位置之后,支臂绕滑座转动至水平状态,第二驱动模块驱动第二固定板朝向座椅移动。
69.对座椅进行宽度测量、高度测量、深度测量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如下:s2,宽度测量: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在座椅的两侧分别设置宽度基准板和第一测距仪,将第一测距仪贴靠在座椅扶手/坐垫,测量与宽度基准板之间的距离。
70.宽度测量的具体方法如下:宽度基准板贴靠在座椅一侧的扶手外侧边缘和坐垫边缘;将第一测距仪贴靠在与宽度基准板相对一侧的扶手的外侧,对准宽度基准板位于扶手外侧边缘的部位,测得两侧扶手外侧的距离w3;将第一测距仪贴靠在与宽度基准板相对一侧的扶手的内侧,对准宽度基准板位于扶手外侧边缘的部位,测得距离w3’,求解离w3和距离w3’的差值得到扶手宽度δw;以距离w3减去2倍的扶手宽度δw得到两侧扶手内侧的距离w1;将第一测距仪贴靠在与宽度基准板相对一侧的坐垫边缘,对准宽度基准板位于坐垫边缘的部位,测得测得坐垫两侧的距离w2。
71.s3,高度测量:在座椅上放置高度基准板,高度基准板上方固定高度设置第二测距仪,测量与高度基准板之间的距离。
72.所述高度基准板包括用于放置在座椅的坐垫的第一高度基准板和/或用于放置在座椅的椅背顶部的第二高度基准板。
73.高度测量的具体方法如下:将第一高度基准板呈水平状态放置于坐垫的中部;将第二测距仪移动至第一高度基准板的正上方,测量第二测距仪与第一高度基准板的第一距离,所述固定高度减去第一距离,得到坐垫上表面到地面的距离h2;将第二高度基准板移动至椅背的中部,第二高度基准板的底部与椅背的中部相抵接,将第二测距仪移动至第二高度基准板的正上方,测量第二测距仪与第二高度基准板的第二距离,所述固定高度减去第二距离,得到椅背顶部到地面的距离h1。
74.所述第二高度基准板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上下翻折的辅助板;当测量椅背中部的高度时,两侧的辅助板皆翻折到第二高度基准板的上方;当测量椅背边缘的高度时,仅对应侧的辅助板翻折到第二高度基准板的下方。
75.还进行椅背两侧边缘的高度差检测,方法如下:将椅背边缘对应侧的辅助板翻折至第二高度基准板下方,另一侧的辅助板翻折至第二高度基准板上方,并移动该辅助板移动至与椅背对应侧的边缘相抵接,将第二测距仪移动至第二高度基准板的正上方,测量第二测距仪与第二高度基准板的第三距离;将椅背两侧边缘对应的两个第三距离做差值,若该差值大于设定阈值,则认定该座椅的椅背不合格,所述设定阈值优选为5mm。
76.s4,深度测量:在座椅的后侧设置深度基准板,座椅的前侧设置第三测距仪,将第三测距仪贴靠在座椅的前侧边缘,测量与深度基准板之间的距离。
77.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宽度测量、高度测量、深度测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共同实施并且实施顺序不分先后。
7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固定座椅;s2,宽度测量: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在座椅的两侧分别设置宽度基准板和第一测距仪,将第一测距仪贴靠在座椅扶手/坐垫,测量与宽度基准板之间的距离;s3,高度测量:在座椅上放置高度基准板,高度基准板上方固定高度设置第二测距仪,测量与高度基准板之间的距离;s4,深度测量:在座椅的后侧设置深度基准板,座椅的前侧设置第三测距仪,将第三测距仪贴靠在座椅的前侧边缘,测量与深度基准板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之前还包括:s0,将座椅放置在水平设置的置物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固定座椅的方法如下: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由第一驱动模组驱动,沿座椅的深度方向或高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固定板由第二驱动模组驱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包括沿座椅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导轨,与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座,与滑座沿垂直于座椅的宽度方向所在平面转动连接的支臂;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于支臂的末端;在座椅固定之前,支臂绕滑座向上/向下转动,避让座椅;在座椅进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位置之后,支臂绕滑座转动至水平状态,第二驱动模块驱动第二固定板朝向座椅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宽度测量的具体方法如下:宽度基准板贴靠在座椅一侧的扶手外侧边缘和坐垫边缘;将第一测距仪贴靠在与宽度基准板相对一侧的扶手的外侧,对准宽度基准板位于扶手外侧边缘的部位,测得两侧扶手外侧的距离w3;将第一测距仪贴靠在与宽度基准板相对一侧的扶手的内侧,对准宽度基准板位于扶手外侧边缘的部位,测得距离w3’,求解离w3和距离w3’的差值得到扶手宽度δw;以距离w3减去2倍的扶手宽度δw得到两侧扶手内侧的距离w1;将第一测距仪贴靠在与宽度基准板相对一侧的坐垫边缘,对准宽度基准板位于坐垫边缘的部位,测得测得坐垫两侧的距离w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基准板包括用于放置在座椅的坐垫的第一高度基准板和/或用于放置在座椅的椅背顶部的第二高度基准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高度测量的具体方法如下:将第一高度基准板呈水平状态放置于坐垫的中部;将第二测距仪移动至第一高度基准板的正上方,测量第二测距仪与第一高度基准板的第一距离,所述固定高度减去第一距离,得到坐垫上表面到地面的距离h2;
将第二高度基准板移动至椅背的中部,第二高度基准板的底部与椅背的中部相抵接,将第二测距仪移动至第二高度基准板的正上方,测量第二测距仪与第二高度基准板的第二距离,所述固定高度减去第二距离,得到椅背顶部到地面的距离h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度基准板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上下翻折的辅助板;当测量椅背中部的高度时,两侧的辅助板皆翻折到第二高度基准板的上方;当测量椅背边缘的高度时,仅对应侧的辅助板翻折到第二高度基准板的下方。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还进行椅背两侧边缘的高度差检测,方法如下:将椅背边缘对应侧的辅助板翻折至第二高度基准板下方,另一侧的辅助板翻折至第二高度基准板上方,并移动该辅助板移动至与椅背对应侧的边缘相抵接,将第二测距仪移动至第二高度基准板的正上方,测量第二测距仪与第二高度基准板的第三距离;将椅背两侧边缘对应的两个第三距离做差值,若该差值大于设定阈值,则认定该座椅的椅背不合格。10.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阈值为5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椅多尺寸综合测量方法,涉及座椅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固定座椅;S2,宽度测量: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在座椅的两侧分别设置宽度基准板和第一测距仪,将第一测距仪贴靠在座椅扶手/坐垫,测量与宽度基准板之间的距离;S3,高度测量:在座椅上放置高度基准板,高度基准板上方固定高度设置第二测距仪,测量与高度基准板之间的距离;S4,深度测量:在座椅的后侧设置深度基准板,座椅的前侧设置第三测距仪,将第三测距仪贴靠在座椅的前侧边缘,测量与深度基准板之间的距离。本发明能够同时测量座椅的宽度、高度、深度等多个尺寸,操作简单且测量结果精准。操作简单且测量结果精准。操作简单且测量结果精准。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颖 李顺荣 方明 林海青 杜修兵 郭伟 戚芳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圣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3/10/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