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与流程
未命名
10-21
阅读:73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背景技术:
2.在高压输电技术领域被广泛应用的直流输电技术,是一种具有稳定性高、灵活性强的输电技术。接地极是直流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极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为直流输电系统提供电流通路。随着直流输电系统长时间的运行,接地极的电阻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对于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检测中,对接地极电阻的检测十分重要。
3.传统方法对于接地极电阻采用三电极法测量,在三电极法测量时会需要借助接地极线路进行布线,计算得到的接地极电阻还包括接地极线路电阻。
4.为了节约系统搭建成本和提高接地极的利用率,地理位置相邻的直流输电系统通常采用共用接地极的接线方式,传统方式的接地极电阻检测方法无法测量共用接地极电阻。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靠的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7.在共用接地极连接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情况下,分别采集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
8.确定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电阻计算公式与共用接地极、第一换流站以及第二换流站之间的连接形式相关;
9.将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包括:
11.获取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运行状态;
12.若第一换流站连接的第一接地极线路和第二换流站连接的第二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则确定共用接地极的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
13.若第一接地极线路或第二接地极线路仅有一个有电流通过,则确定共用接地极的单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接地极线路和第二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第一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包括第一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和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第二换流站对应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包括第二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包括:
16.将第一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17.或者,将第二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而第二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第一换流站对应的接地极线路电流值为第一单回通流电流值,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为第二单回通流电压值;若第二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而第一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第一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为第一单回通流电压值,第二换流站对应的接地极线路电流值为第二单回通流电流值。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阻计算公式包括第一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而第二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时对应的第一单回通流公式,以及第二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而第一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时对应的第二单回通流公式;将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包括:将第二单回通流电流值和第一单回通流电压值输入至第一单回通流公式中,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20.或者,将第二单回通流电压值和第一单回通流电流值输入至第二单回通流公式中,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21.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22.采集模块,用于在共用接地极连接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情况下,分别采集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
23.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电阻计算公式与共用接地极、第一换流站以及第二换流站之间的连接形式相关;
24.处理模块,用于将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25.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26.在共用接地极连接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情况下,分别采集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
27.确定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电阻计算公式与共用接地极、第一换流站以及第二换流站之间的连接形式相关;
28.将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29.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30.在共用接地极连接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情况下,分别采集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
31.确定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电阻计算公式与共用接地极、第一换流站以及第二换流站之间的连接形式相关;
32.将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33.第五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34.在共用接地极连接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情况下,分别采集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
35.确定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电阻计算公式与共用接地极、第一换流站以及第二换流站之间的连接形式相关;
36.将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37.上述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共用接地极连接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情况下,分别采集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接着确定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电阻计算公式与共用接地极、第一换流站以及第二换流站之间的连接形式相关;将采集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本技术通过获取换流站不同运行状态下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实现对共用接地极电阻的监测。当共用接地极电阻发生改变时,无需对共用接地极电阻进行测量就可以通过数据处理的方式检测共用接地极电阻,进而可以更好的实现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检测,可以提高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38.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39.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40.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共用接地极的连接示意图;
41.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在两个换流站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时的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流程图;
42.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仅有一个换流站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时的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流程图;
43.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44.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共用接地极电阻公式三维平面示意图;
45.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共用接地极电阻公式三维平面示意图;
46.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47.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4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
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4进行通信。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存储服务器104需要处理的数据。数据存储系统可以集成在服务器104上,也可以放在云上或其他网络服务器上。在共用接地极连接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情况下,分别采集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确定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电阻计算公式与共用接地极、第一换流站以及第二换流站之间的连接形式相关;将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50.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5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104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52.步骤202,在共用接地极连接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情况下,分别采集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
53.其中,共用接地极是在直流输电系统中,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和减少直流输电系统的建设用地,将地理位置相邻的直流输电系统采用共用接地极的接线方式。例如,南方电网的楚穗直流和兴安直流受端共用鱼龙岭接地极,普侨直流和高肇直流受端共用新兴接地极,牛从双回直流受端共用翁源接地极,金中直流与滇西北直流送端共用顺州接地极等。
54.以图3所示的共用接地极的连接示意图为例,第一换流站对应的接地极线路可以称为第一接地极线路,第二换流站对应的接地极线路可以称为第二接地极线路。第一换流站通过第一接地极线路与共用接地极连接,第二换流站通过第二接地极线路与共同接地极连接。分别采集第一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第一接地极线路对应的第一接地极线路电流值,以及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第二接地极线路对应的第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电压值和电流值是衡量电路特性的两个重要参数,可以用于表征电路的电势差、电能转换和电阻流动等基本特征,电压和电流参数还可以用于计算例如电阻等参数。
55.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外接采集仪器采集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采集第一换流站或第二换流站在运行时候的其他电路相关参数。
56.步骤204,确定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电阻计算公式与共用接地极、第一换流站以及第二换流站之间的连接形式相关。
57.其中,以图3所示的电路连接为例,共用接地极同时连接第一接地极线路和第二接地极线路,也就是说,共用接地极的电流既包括第一换流站对应的电流,还包括第二换流站对应的电流。第一换流站对应的电流可以通过第一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得到,第二换流站对应的电流可以通过第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得到。根据第一接地极线路电流值、第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第一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得到共同接地极的电阻,以实现对共用接地极电阻的监测。
58.示例性的,以第一换流站对应的电流通路为例,第一换流站采集到的中性母线电压包括第一接地极线路电压和共用接地极电压。其中,共用接地极电压可以结合第一接地极线路电流和第二接地极线路电流得到。通过共用接地极、第一换流站以及第二换流站之间的连接形式,可以确定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
59.步骤206,将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60.以图3所示的共用接地极的连接示意图为例,对于第一换流站而言,根据第一换流站的中性母线电压和第一接地极线路电流计算得到的电阻包括第一接地极线路电阻和共用接地极电阻,根据第二换流站的中性母线电压和第二接地极线路电流计算得到的电阻包括第二接地极线路电阻和共用接地极电阻。在计算时,构建共用接地极电阻计算公式,通过对电阻计算公式的求解,得到共用接地极电阻。
61.上述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中,在共用接地极连接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情况下,分别采集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接着确定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电阻计算公式与共用接地极、第一换流站以及第二换流站之间的连接形式相关;将采集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本技术通过获取换流站不同运行状态下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实现对共用接地极电阻的监测。当共用接地极电阻发生改变时,无需对共用接地极电阻进行测量就可以通过数据处理的方式检测共用接地极电阻,进而可以更好的实现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检测,可以提高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2.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包括:获取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运行状态;若第一换流站连接的第一接地极线路和第二换流站连接的第二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则确定共用接地极的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若第一接地极线路或第二接地极线路仅有一个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则确定共用接地极的单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
63.其中,当第一接地极线路和第二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时,共用接地极对应的电流包括第一换流站对应的第一接地极线路电流值,以及第二换流站对应的第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此时共用接地极的电压可以表示为共用接地极电阻与共用接地极电流的乘积。第一接地极线路电压值表示为第一接地极线路电阻和第一接地极线路电流的乘积。第二接地极线路电压值表示为第二接地极线路电阻和第二接地极线路电流的乘积。进一步的,第一换流站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可以表示为第一接地极线路电压值和共用接地极电压值的和,第二换流站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可以表示为第二接地极线路电压值和共用接地极电压值的和。根据上述关系可以得到第一接地极线路和第二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时的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
64.当第一接地极线路或第二接地极线路仅有一个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时,由于其中有一个换流站的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因此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中的对应项为零,此时得到的电阻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单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
65.本实施例根据换流站的运行状况,可以得到不同的电阻计算公式,当第一接地极线路和第二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时,电阻计算公式为三元一次方程,通过对三元一次方程的求解,可以得到作为常数的共用接地极电阻。当第一接地极线路或第二接地极线路仅有一个有电流通过时,将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的换流站的目前电压除以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的换流站对应的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即可算出共用接地极电阻。
6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连接示意图,若第一接地极线路和第二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第一换流站对应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包括第一换流站中性
母线电压值和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第二换流站对应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包括第二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
67.在共用接地极的直流输电系统中,当共用接地极的两个换流站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时,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表示第一换流站对应的第一接地极线路采集到的电流值,第一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表示第一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为第一换流站与接地极线路相连接的某极的中性母线电压;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表示第二换流站对应的第二接地极线路采集到的电流值,第二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表示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为第二换流站与接地极线路相连接的某极的中性母线电压。
68.在一个实施例中,将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包括:将第一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或者,将第二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69.其中,若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则确定共用接地极的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包括第一换流站对应的第一双回通流公式以及第二换流站对应的第二双回通流公式。第一双回通流公式中的参数包括第一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第二双回通流公式中的参数包括第二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
70.示例性的,第一双回通流公式和第二双回通流公式是表征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的公式。如前所述,共用接地极中既包括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也包括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在第一双回通流公式中,结合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共同构建第一双回通流中的共用接地极电压项,在第二双回通流公式中,结合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共同构建第二双回通流公式找你的共用接地极的电压项。此外,第一双回通流公式还包括第一接地极线路的电压项,第二双回通流公式还包括第二接地极线路的电压项。对构建的电阻计算公式进行求解,可以得到共用接地极电阻。
71.进一步的,电阻计算公式的求解方式可以通过采集若干的离散点后,根据采集的离散数据进行回归运算,得到需要求解的共用接地极电阻。如图4所示,在两个换流站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时的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72.步骤402,采集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第一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第二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
73.以图3所示电路为例,在两个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时,第一换流站对应的第一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用z表示,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用x表示,第一接地极线路的电阻设为r1,第二换流站对应的第二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用w表示,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用y表示,第二接地极线路的电阻设为r2。
74.步骤404,确定共用接地极阻值的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
75.根据两个换流站的中性母线电压和接地极电路电流的关系,确定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包括第一换流站对应的第一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和第二换流站对应的第二双回
通流电阻计算公式。
76.具体的,第一换流站的中性母线电压表示为:
77.z=(r1+r31)*x+r31*y
ꢀꢀꢀꢀꢀꢀꢀꢀꢀꢀꢀꢀꢀꢀꢀꢀꢀꢀꢀꢀꢀ
(1)
78.其中,公式(1)为第一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r31表示第一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中的共用接地极电阻。对公式(1)进行变换,假设a=r1+r31,b=r31,代入式(1)可得
79.ax+by-z=0
ꢀꢀꢀꢀꢀꢀꢀꢀꢀꢀꢀꢀꢀꢀꢀꢀꢀꢀꢀꢀꢀꢀꢀꢀꢀ
(2)
80.第二换流站的中性母线电压表示为:
81.w=(r2+r32)*y+r32*x
ꢀꢀꢀꢀꢀꢀꢀꢀꢀꢀꢀꢀꢀꢀꢀꢀꢀꢀꢀ
(3)
82.其中,公式(2)为第二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r32表示第二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中的共用接地极电阻。对公式(2)进行变换,假设c=r32,d=r2+r32,代入式(3)可得
83.cx+dy-w=0
ꢀꢀꢀꢀꢀꢀꢀꢀꢀꢀꢀꢀꢀꢀꢀꢀꢀꢀꢀꢀꢀꢀꢀꢀ
(4)
84.步骤406,将第一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或者,将第二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85.此时,两个换流站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且电流会实时变化,以公式(2)为例,采集不同时刻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如第一时刻的(x1、y1、z1),第二时刻的(x2、y2、z2)、第三时刻的(x3、y3、z3)
……
第n时刻的(xn、yn、zn)。将采集到的离散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代入公式(2)可用三元一次方程回归算法得到a、b,基于r31=b可以得到第一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中的共用接地极电阻r31。
86.以公式(4)为例,采集不同时刻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如第一时刻的(x1、y1、w1),第二时刻的(x2、y2、w2)、第三时刻的(x3、y3、w3)
……
第n时刻的(xn、yn、wn)。将采集到的离散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代入公式(4)可用三元一次方程回归算法得到c、d,基于r32=c可以得到第二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中的共用接地极电阻r32。
87.本实施例在两个换流站均有接地极线路电流且电流实时变化时,组成一个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与两站接地极线路电流的三元一次方程,通过不同时刻获取的电压、电流离散数据对方程进行回归运算,可算出作为方程常数的共用接地极电阻,计算简便,本实施例可以检测到共用接地极电阻阻值,可以应用于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检测,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88.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而第二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第一换流站对应的接地极线路电流值为第一单回通流电流值,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为第二单回通流电压值;若第二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而第一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第一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为第一单回通流电压值;第二换流站对应的接地极线路电流值为第二单回通流电流值。
89.在共用接地极的直流输电系统中,当共用接地极的两个换流站仅有一个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时,由于存在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的换流站,此时流过共用接地极的电流值与两个换流站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时不同。在第一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且第二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第一单回通流电流值表示第一换流站对应的第一接地
极线路采集到的电流值,第二单回通流电压值表示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在第一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且第二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第二单回通流电流值表示第二换流站对应的第二接地极线路采集到的电流值,第一单回通流电压值表示第一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
90.在一个实施例中,电阻计算公式包括第一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而第二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时对应的第一单回通流公式,以及第二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而第一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时对应的第二单回通流公式;将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包括:将第一单回通流电压值和第二单回通流电流值输入至第一单回通流公式中,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或者,将第二单回通流电压值和第一单回通流电流值输入至第二单回通流公式中,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91.如前所述,当共用接地极的两个换流站仅有一个换流站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时,电阻计算公式包括第一换流站对应的第一单回通流公式以及第二换流站对应的第二单回通流公式。在第二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且第一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由于不存在第一换流站的接线极线路电流,电阻计算公式也相应简化为第一单回通流公式。同理,在第一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且第二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由于不存在第二换流站的接线极线路电流,电阻计算公式相应简化为第二单回通流公式。将第一单回通流电压值和第二单回通流电流值输入至第一单回通流公式中,得到共用接地极电阻;将第一单回通流电流值和第二单回通流电压值输入至第二单回通流公式中,也可以得到共用接地极电阻。
92.如图5所示,在共用接地极的两个换流站中仅有一个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时的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93.步骤502,在第一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且第二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采集第一单回通流电流值和第二单回通流电压值;在第一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且第二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采集第一单回通流电压值和第二单回通流电流值。
94.以图3所示电路为例,在第一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且第二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第一单回通流电流值用x表示,第二单回通流电压值用w表示;在第二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且第一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第二单回通流电流值用y表示,第一单回通流电压值用z表示。
95.步骤504,确定针对共用接地极阻值的第一单回通流公式和第二单回通流公式。
96.在第二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且第一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结合前述实施例表示第一换流站的中性母线电压的公式(1)和公式(2),公式(2)可以简化为:
97.by-z=0
ꢀꢀꢀꢀꢀꢀꢀꢀꢀꢀꢀꢀꢀꢀꢀꢀꢀꢀꢀꢀꢀꢀꢀꢀ
(5)
98.在第一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且第二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结合前述实施例表示第二换流站的中性母线电压的公式(3)和公式(4),公式(4)可以简化为:
99.cx-w=0
ꢀꢀꢀꢀꢀꢀꢀꢀꢀꢀꢀꢀꢀꢀꢀꢀꢀꢀꢀꢀꢀꢀꢀꢀ
(6)
100.步骤506,将第一单回通流电压值和第二单回通流电流值输入至第一单回通流公式中,得到共用接地极电阻;或者,将第一单回通流电流值和第二单回通流电压值输入至第二单回通流公式中,得到共用接地极电阻。
101.b=z/y=r33,r33表示在第二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且第一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
通过的情况下的共用接地极电阻。
102.c=w/x=r34,r34表示在第一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且第二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的共用接地极电阻。
103.本实施例当一个换流站有接地极线路电流而另一个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为零时,将第二个换流站测得的中性母线电压除以第一个换流站测得的接地极线路电流即可算出共用接地极电阻。
10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5.步骤602,在共用接地极的两个换流站的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时,通过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与两个接地极线路电流之间的关系构建电阻计算公式,计算共用接地极电阻。
106.步骤604,在两个换流站仅有一个换流站的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时,根据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的换流站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的换流站对应的接地极电路电流值计算共用接地极电阻。
107.步骤606,将不同运行方式下得到的共用接地极电阻作为共用接地极的电阻监测结果。
108.本实施例利用共用接地极与两个换流站通过接地极线路连接的特征,获取换流站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共用接地极电阻的计算方法,实现共用接地极电阻的计算,并将不同运行方式下得到的共用接地极电阻作为共用接地极的电阻监测结果,实现对直流输电系统中共用接地极电阻的监测。将本实施例的方法应用到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检测中,可以更好的对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进行检测,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09.在一个实施例中,以宝安换流站和穗东换流站共用的鱼龙岭接地极为例,监测鱼龙岭接地极的电阻。宝安换流站为第一换流站,采用单极大地回线方式与共用接地极连接,某一时刻第一换流站正常工作,第一换流站的中性母线电压z为7.25kv,第一接地极线路电流x为3000a;穗东换流站为第二换流站,也采用单极大地回线方式与共用接地极连接,第二换流站停运,即第二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第二换流站的中性母线电压w为0.68kv,接地极线路电流y为0a。根据上述公式(6)可以得到鱼龙岭接地极电阻的实时数据r3=w/x=0.227ω。
110.在一个实施例中,以肇庆换流站和侨乡换流站共用的新兴接地极为例,两个换流站均采用单极大地回线方式与共用接地极连接,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如表1所示为共用新兴接地极两换流站在某段时间内中性母线电压和接地极线路电流的采集数据。
111.图7所示是以肇庆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z与两站的接地极线路电流x、y之间的三元一次方程z=a*x+b*y的平面示意图。由图7可知x、y、z构成三维系统的一个平面,解析该平面方程可到a=2.652ω,b=0.211ω,即可算出新兴接地极电阻为0.211ω。
112.表1
113.时间x(ka)y(ka)z(kv)w(kv)z-w(kv)17:003-2.57.43-6.6814.1118:002.9-2.47.19-6.4313.6219:002.7-2.156.72-5.7112.43
20:002.6-2.056.44-5.4511.8921:002.5-1.96.24-5.0511.2922:002.3-1.85.70-4.7810.4823:002.2-1.75.49-4.5110
114.图8所示是以侨乡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w与两站的接地极线路电流x、y之间的三元一次方程w=c*x+d*y的平面示意图。由图8可知x、y、w构成三维系统的一个平面,解析该平面方程可到c=2.919ω,d=0.204ω,即可算出新兴接地极电阻为0.204ω。
115.本实施例的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不需要在接地极远端装设电压、电流测量装置,共用接地极与两个换流站通过接地极线路连接的方式,通过换流站不同运行方式,监测共用接地极电阻,可实现对接地极电阻的远程监测,解决了直流输电系统投入使用后难以实现共用接地极电阻的在线监测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16.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117.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的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11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902、数据处理模块904和监测模块906,其中:
119.采集模块902,用于在共用接地极连接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情况下,分别采集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
120.确定模块904,用于确定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电阻计算公式与共用接地极、第一换流站以及第二换流站之间的连接形式相关;
121.处理模块906,用于将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122.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904还用于:获取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运行状态;若第一换流站连接的第一接地极线路和第二换流站连接的第二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则确定共用接地极的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若第一接地极线路或第二接地极线路仅有一个有电流通过,则确定共用接地极的单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
123.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换流站连接的第一接地极线路和第二换流站连接的第二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该装置中涉及的第一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包括第一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和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包括第二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和第二换流站
接地极线路电流值。
124.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906还用于:将第一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或者,将第二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125.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而第二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该装置中涉及的第一换流站对应的接地极线路电流值为第一单回通流电流值,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为第二单回通流电压值;若第二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而第一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该装置中涉及的第一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为第一单回通流电压值;第二换流站对应的接地极线路电流值为第二单回通流电流值。
126.在一个实施例中,电阻计算公式包括第二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而第一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时对应的第一单回通流公式,以及第二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而第一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时对应的第二单回通流公式,处理模块906还用于:将第一单回通流电压值和第二单回通流电流值输入至第一单回通流公式中,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或者,将第一单回通流电流值和第二单回通流电压值输入至第二单回通流公式中,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127.上述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128.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
12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130.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131.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132.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13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
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134.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135.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3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共用接地极连接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情况下,分别采集所述第一换流站和所述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确定所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所述电阻计算公式与所述共用接地极、所述第一换流站以及所述第二换流站之间的连接形式相关;将所述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所述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所述电阻计算公式,得到所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换流站和所述第二换流站的运行状态;若所述第一换流站连接的第一接地极线路和所述第二换流站连接的第二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则确定所述共用接地极的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若所述第一接地极线路或所述第二接地极线路仅有一个有电流通过,则确定所述共用接地极的单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接地极线路和所述第二接地极线路均有电流通过,所述第一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包括第一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和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所述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包括第二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和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所述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所述电阻计算公式,得到所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包括:将所述第一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所述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所述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所述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得到所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或者,将所述第二换流站中性母线电压值、所述第一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和所述第二换流站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所述双回通流电阻计算公式,得到所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而所述第二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所述第一换流站对应的接地极线路电流值为第一单回通流电流值,所述第二换流站对应的所述中性母线电压值为第二单回通流电压值;若所述第二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而所述第一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所述第一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为第一单回通流电压值;所述第二换流站对应的接地极线路电流值为第二单回通流电流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计算公式包括所述第一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而所述第二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时对应的第一单回通流公式,以及所述第二接地极线路没有电流通过而所述第一接地极线路有电流通过时对应的第二单回通流公式;所述将所述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所述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所述电阻计算公式,得到所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包括:将所述第一单回通流电压值和所述第二单回通流电流值输入至所述第一单回通流公式中,得到所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
或者,将所述第一单回通流电流值和所述第二单回通流电压值输入至所述第二单回通流公式中,得到所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7.一种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采集模块,用于在共用接地极连接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情况下,分别采集所述第一换流站和所述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所述电阻计算公式与所述共用接地极、所述第一换流站以及所述第二换流站之间的连接形式相关;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所述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所述电阻计算公式,得到所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该方法包括:在共用接地极连接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的情况下,分别采集第一换流站和第二换流站对应的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确定共用接地极的电阻计算公式,电阻计算公式与共用接地极、第一换流站以及第二换流站之间的连接形式相关;将中性母线电压值和接地极线路电流值输入至电阻计算公式,得到共用接地极的电阻。采用本方法能够在共用接地极电阻发生改变时,无需对共用接地极电阻进行测量就可以通过数据处理的方式检测共用接地极电阻,进而可以更好的实现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检测,可以提高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园峰 耿贝贝 陈煜敏 赖皓 周春阳 廖毅 姚言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3/10/1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粉末冶金材料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激光粒径仪的粒径分析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