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1
阅读:49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汽车动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动力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2.汽车是指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汽车的驱动方式包括前驱或者后驱,即以两个前轮为驱动轮或者以两个后轮为驱动轮。两个驱动轮分别位于汽车的两侧。
3.对于汽车而言,为使两个驱动轮独立工作,其动力系统配备有单独对驱动轮进行驱动的动力源。两个驱动轮的动力源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4.相关技术中,具有多个动力源意味着需要有对应数量的传动机构。由于多个动力源的动力传递路径往往相互独立,这使得动力系统在布置上较为分散,占据了汽车在宽度方向的较多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系统及汽车,以缩小动力系统在汽车宽度方向占据的空间。
6.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7.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应用于汽车,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一传动机构、第一输出单元、第二动力源、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二输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动力源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源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一输出单元沿所述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沿所述车身长度方向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间隔设置,并且在所述车身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远离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一侧。
8.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轴在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投影平面为与所述车身长度方向垂直的平面。
9.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轴包括第一输入段和第一输出段,所述第一输入段和所述第一输出段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入段与所述第一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段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包括第二输入段和第二输出段,所述第二输入段和所述第二输出段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入段与所述第二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段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段在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输出段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输出段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输入段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10.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中的至少之一为减速器。
11.可选地,当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减速器时,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减速齿
轮和第二减速齿轮,所述第一动力源包括第一输入齿轮,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包括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齿轮和所述第二减速齿轮,所述第一减速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减速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输入齿轮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一减速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二减速齿轮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的齿数;
12.和/或,
13.当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为减速器时,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三减速齿轮和第四减速齿轮,所述第二动力源包括第二输入齿轮,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包括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减速齿轮和所述第四减速齿轮,所述第三减速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入齿轮啮合,所述第四减速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输入齿轮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三减速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三减速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四减速齿轮的齿数,所述第四减速齿轮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的齿数。
14.可选地,当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均为减速器时,所述第一输入齿轮位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和所述第四减速齿轮之间。
15.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具有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具有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共轴线设置。
16.可选地,第一投影、第二投影、第三投影和第四投影中的至少两个之间具有重叠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投影为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投影为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三投影为所述第一输出轴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所述第四投影为所述第二输出轴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
17.可选地,第五投影较第六投影靠近第七投影,第六投影较第五投影靠近第八投影,其中,所述第五投影为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所述第六投影为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所述第七投影为所述第二动力源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所述第八投影为所述第一动力源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
18.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动力系统,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传动连接。
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由于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一输出单元沿车身长度方向排列并传动连接,可以减少动力系统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占据的空间;第一传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传动机构远离第一输出单元的一侧,不仅可以提高动力系统的结构紧凑性,也减少动力系统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占据的空间。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输出单元与第二输出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25.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26.1、第一动力源;11、第一输入齿轮;
27.2、第一传动机构;21、第一传动轴;211、第一输入段;212、第一输出段;22、第一减速齿轮;23、第二减速齿轮;
28.3、第一输出单元;31、第一输出齿轮;32、第一输出轴;
29.4、第二动力源;41、第二输入齿轮;
30.5、第二传动机构;51、第二传动轴;511、第二输入段;512、第二输出段;52、第三减速齿轮;53、第四减速齿轮;
31.6、第二输出单元;61、第二输出齿轮;62、第二输出轴;
32.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名词,如“上”、“下”、“侧”等,一般以图1中所示方位的相对关系为基准,且采用这些方位名词仅仅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结构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为了描述绝对的方位。在产品以不同姿态摆放时,方位可能发生变化,例如“上”、“下”可能互换。
35.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术语进行说明。
36.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7.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系统,如图1所示,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源1、第一传动机构2、第一输出单元3、第二动力源4、第二传动机构5和第二输出单元6,其中,第一动力源1与第一传动机构2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机构2和第一输出单元3沿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f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机构5与第二输出单元6沿车身长度方向f传动连接;其中,第一传动机构2和第二传动机构5间隔设置,并且在车身长度方向f上,第一传动机构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传动机构5远离第一输出单元3的一侧。
38.如图1所示,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f为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
39.由于第一传动机构2和第一输出单元3沿车身长度方向f排列并传动连接,可以减少动力系统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占据的空间;第一传动机构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传动机构5远离第一输出单元3的一侧,不仅可以提高动力系统的结构紧凑性,也减少动力系统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占据的空间。
40.第一动力源1可以为发动机,以汽油、氢气等为燃料输出动力。或者,第一动力源1可以为电机,通过电能驱动第一传动机构2。或者,第一动力源1还可以为其它能输出动力的机器。
41.第二动力源4可以为发动机,以汽油、氢气等为燃料输出动力。或者,第二动力源4可以为电机,通过电能驱动第二传动机构5。或者,第二动力源4还可以为其它能输出动力的机器。
4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输出单元3可以用于与驱动轮传动连接,以对驱动轮进行驱动。或者,第一输出单元3也可以包括第一输出轴32和驱动轮,第一输出轴32与第一传动机构2传动连接,而驱动轮套设于第一输出轴32上,并在第一输出轴32的带动下转动。
43.可选地,第二输出单元6可以用于与驱动轮传动连接,以对驱动轮进行驱动。或者,第二输出单元6也可以包括第二输出轴62和驱动轮,第二输出轴62与第二传动机构5传动连接,而驱动轮套设于第二输出轴62上,并在第二输出轴62的带动下转动。
44.第一动力源1、第一传动机构2和第一输出单元3均可以包括齿轮,第一传动机构2中的齿轮通过与第一动力源1的齿轮以及第一输出单元3的齿轮分别啮合,实现对第一动力源1和第一输出单元3的传动连接。
45.类似地,第二动力源4、第二传动机构5和第二输出单元6均可以包括齿轮,第二传动机构5中的齿轮通过与第二动力源4的齿轮以及第二输出单元6的齿轮分别啮合,实现对第二动力源4和第二输出单元6的传动连接。
46.综上,本技术的动力系统通过在车身长度方向f布置传动机构,减少了在车身的宽度方向占用的空间,同时设置第一传动机构2与第二传动机构5交错布置,提高了结构的紧凑性。
47.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2和第二传动机构5沿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f排列;其中,第一传动机构2沿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f经过第二传动机构5并与第一动力源1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机构5与第二动力源4传动连接。
48.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传动机构2和第二传动机构5沿车身长度方向f排列,可以减少动力系统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占据的空间;第一传动机构2越过第二传动机构5与第一输出单元3传动连接,或者第二传动机构5越过第一传动机构2与第二输出单元6连接,可以避免第一传动机构2绕开第二传动机构5,或第二传动机构5绕开第一传动机构2带来的额外设计,而占据了汽车在宽度方向的空间。
49.第一传动机构2沿车身长度方向f越过第二传动机构5并与第一动力源1传动连接,可以指第一传动机构2与第一动力源1传动连接的部分,在布置时沿车身的高度方向,位于第二传动机构5的上方,或者第二传动机构5在设计时存在避让的空腔,第一传动机构2穿过该空腔与第一输出单元3传动连接。如此以避免第一传动机构2占用车身在宽度方向的空间。
50.类似地,第二传动机构5沿车身长度方向f越过第一传动机构2并与第二动力源4传动连接,可以指第二传动机构5与第二动力源4传动连接的部分,在布置时沿车身的高度方向,位于第一传动机构2的上方,或者第一传动机构2在设计时存在避让的空腔,第二传动机构5穿过该空腔与第二输出单元6传动连接。如此以避免第二传动机构5占用车身在宽度方向的空间。
51.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第一传动机构2越过第二传动机构5与第一输出单元3传动连接。
52.为实现第一传动机构2的传动作用,以及缩小动力系统在汽车的宽度方向占用的空间,可以设置:如图2所示,第一传动机构2包括第一传动轴21;第二传动机构5包括第二传动轴51;其中,第一传动轴21在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二传动轴51在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投影平面为与车身长度方向f垂直的平面。
53.具体地,第一传动轴21和第二传动轴51上可以分别布置有传动零件,从而将第一动力源1的动力传递至第一输出单元3,以及将第二动力源4的动力传递至第二输出单元6。第一传动轴21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传动轴51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有利于布置在第一传动轴21的零件与第二传动轴51的零件在车身长度方向f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度,而减少动力系统在汽车的宽度方向占用的空间。
54.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21可以沿汽车的车身宽度方向延伸,其通过轴承布置于汽车上,以起传递动力的作用。
55.类似地,第二传动轴51可以沿汽车的车身宽度方向延伸,其通过轴承布置于汽车上,以起传递动力的作用。
56.可选地,第一传动轴21与第二传动轴51平行设置。由于第一传动轴21与第二传动轴51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同,因此,平行设置的第一传动轴21与第二传动轴51上可以错位布置体积不等的零件。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第一传动轴21靠近第一动力源1的一端可以布置尺寸较大的齿轮,远离第一动力源1的一端可以布置尺寸较小的齿轮。类似地,第二传动轴51靠近第二动力源4的一端可以布置尺寸较大的齿轮,远离第二动力源4的一端可以布置尺寸较小的齿轮。如此可以避免尺寸不等的齿轮在工作时发生干涉的情况,以在缩小动力系统在汽车的宽度方向占用的空间的同时,使第一传动机构2和第二传动机构5的运行不受干扰。
57.可选地,第一传动轴21与第二传动轴51等长。
58.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21和第二传动轴51起传动作用,其上布置有数量较多的零件。为充分利用第一传动轴21和第二传动轴51,可以设置:如图2所示,第一传动轴21包括第一输入段211和第一输出段212,第一输入段211和第一输出段212传动连接,第一输入段211与第一动力源1传动连接,第一输出段212与第一输出单元3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51包括第二输入段511和第二输出段512,第二输入段511和第二输出段512传动连接,第二输入段511与第二动力源4传动连接,第二输出段512与第二输出单元6传动连接;其中,第一输入段211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输出段512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第一输出段212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输入段511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59.具体地,第一动力源1输出的动力一般转速较快,而转矩较小。为增大第一动力源1输出的转矩,第一输入段211一般布置有体积较大、角速度较慢的零件,以使第一输出段212可以输出较慢的转速,并输出较大的转矩。第一输出段212布置有体积较小、角速度较快的零件,以有利于第一输出单元3对其进行减速增矩,使第一动力源1输出的动力适于汽车的实际工况。相应地,第二动力源4输出的动力一般转速较快,而转矩较小。为增大第二动力源4输出的转矩,第二输入段511一般布置有体积较大、角速度较慢的零件,以使第二输出段512可以输出较慢的转速,并输出较大的转矩。第二输出段512布置有体积较小、角速度较快
的零件,以有利于第二输出单元6对其进行减速增矩,使第二动力源4输出的动力适于汽车的实际工况。
60.由于第一输出段212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输入段511在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存在重叠区域,使第一传动轴21和第二传动轴51上布置的用于传动的零件相错开,这使第一传动轴21和第二传动轴51在布置时可以较为靠近彼此,从而减少动力系统在车身的长度方向f占用的空间。
61.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是以发动机作为动力源还是以电机作为动力源,其输出的动力一般呈现转速快、转矩小的特点。为使动力源输出的动力与汽车的工况相匹配,可以设置第一传动机构2和第二传动机构5中的至少之一为减速器,以对第一动力源1输出的动力或第二动力源4输出的动力进行调整,使第一输出单元3和第二输出单元6能够输出与汽车的运行工况相匹配的动力。
62.示例性地,第一传动机构2可以通过蜗轮、蜗杆的配合实现减速增矩的效果,也可以通过行星齿轮实现减速增矩的效果。
63.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第一传动机构2为减速器时,第一传动机构2还包括第一减速齿轮22和第二减速齿轮23,第一动力源1包括第一输入齿轮11,第一输出单元3包括第一输出齿轮31,第一传动轴21传动连接第一减速齿轮22和第二减速齿轮23,第一减速齿轮22与第一输入齿轮11啮合,第二减速齿轮23与第一输出齿轮31啮合,第一输入齿轮11的齿数小于第一减速齿轮22的齿数,第一减速齿轮22的齿数大于第二减速齿轮23的齿数,第二减速齿轮23的齿数小于第一输出齿轮31的齿数。
64.对于齿轮传动而言,传动比与齿数比呈反比关系,即输入齿轮的齿数小于输出齿轮的齿数才能实现减速增矩的效果。因此,第一输入齿轮11的齿数小于第一减速齿轮22的齿数,第一减速齿轮22的齿数大于第二减速齿轮23的齿数,第二减速齿轮23的齿数小于第一输出齿轮31的齿数,使第一传动机构2对第一动力源1输出的动力起减速增矩的作用,再由第一输出单元3对第一传动机构2传递的动力起减速增矩的作用,以完成对第一动力源1输出的动力的调整。
65.可选地,第二减速齿轮23与第一输出齿轮31可以在第二传动轴51的一侧啮合,以避开第二传动轴51。
66.可选地,第二减速齿轮23和第一输出齿轮31中的一个可以套设在第二传动轴51的外侧,并与第二传动轴51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套设在第二传动轴51上的第二减速齿轮23和第一输出齿轮31中的一个,可以靠近第二减速齿轮23和第一输出齿轮31中的另一个,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啮合。
67.如图3所示,当第二传动机构5为减速器时,第二传动机构5还包括第三减速齿轮52和第四减速齿轮53,第二动力源4包括第二输入齿轮41,第二输出单元6包括第二输出齿轮61,第二传动轴51传动连接第三减速齿轮52和第四减速齿轮53,第三减速齿轮52与第二输入齿轮41啮合,第四减速齿轮53与第二输出齿轮61啮合,第二输入齿轮41的齿数小于第三减速齿轮52的齿数,第三减速齿轮52的齿数大于第四减速齿轮53的齿数,第四减速齿轮53的齿数小于第二输出齿轮61的齿数。
68.第二输入齿轮41的齿数小于第三减速齿轮52的齿数,第三减速齿轮52的齿数大于第四减速齿轮53的齿数,第四减速齿轮53的齿数小于第二输出齿轮61的齿数,使第二传动
机构5对第二动力源4输出的动力起减速增矩的作用,再由第二输出单元6对第二传动机构5传递的动力起减速增矩的作用,以完成对第二动力源4输出的动力的调整。
69.可选地,第四减速齿轮53与第二输出齿轮61可以在第一传动轴21的一侧啮合,以避开第一传动轴21。
70.可选地,第四减速齿轮53和第二输出齿轮61中的一个可以套设在第一传动轴21的外侧,并与第一传动轴21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套设在第一传动轴21上的第四减速齿轮53和第二输出齿轮61中的一个,可以靠近第四减速齿轮53和第二输出齿轮61中的另一个,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啮合。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2和第二传动机构5可以单独应用上述的结构,以与其对应的动力源和输出单元相配合,对动力源输出的动力进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第一传动机构2和第二传动机构5也可以同时应用上述的结构。
71.为实现传动的作用,第一传动轴21与第二传动轴51均布置有众多体积不等的零件。第一减速齿轮22与第四减速齿轮53相互独立,因此在布置时形成较大的空隙。当第一传动机构2和第二传动机构5均为上述的减速结构时,将第一输入齿轮11布置在第一减速齿轮22和第四减速齿轮53之间,以在不影响动力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提高动力系统的紧凑性。
7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输出单元3和第二输出单元6上一般设有驱动轮,为使汽车的受力均匀,两侧的车轮一般都是同轴线设置的。为与汽车的设计相适应,可以设置:如图4所示,第一输出单元3具有第一输出轴32,第二输出单元6具有第二输出轴62,第一输出轴32与第二输出轴62共轴线设置。
7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可以分别套设有驱动轮。第一输出轴32与第二输出轴62共轴线设置,可以使驱动轮与汽车的受力相适应,有利于提高汽车的稳定性。
74.可选地,第一输出轴32可以沿汽车的车身宽度方向延伸,其通过轴承布置于汽车上,以起传递动力的作用。
75.类似地,第二输出轴62也可以沿汽车的车身宽度方向延伸,其通过轴承布置于汽车上,以起传递动力的作用。
76.为进一步地减少动力系统在车身长度方向f占用的空间,还可以设置:第一投影、第二投影、第三投影和第四投影中的至少两个之间具有重叠区域;其中,第一投影为第一传动机构2在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第二投影为第二传动机构5在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第三投影为第一输出轴32在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第四投影为第二输出轴62在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
77.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传动机构2、第二传动机构5、第一输出轴32和第二输出轴62形成的投影具有重叠区域,可以减少动力系统在车身长度方向f上占用的空间,有利于动力系统布置在汽车上。
7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第二投影、第三投影与第四投影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分别为第三投影和第四投影位于第一投影中的情况,以及第三投影和第四投影位于第二投影中的情况,在该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
79.1、在第三投影和第四投影均位于第一投影中的情况下:
80.第二投影、第三投影和第四投影均位于第一投影中;
81.第一投影与第二投影彼此间隔,第三投影和第四投影均位于第一投影中。
82.2、在第三投影和第四投影均位于第二投影中的情况下:
83.第一投影、第三投影和第四投影均位于第二投影中;
84.第一投影与第二投影彼此间隔,第三投影和第四投影均位于第二投影中。
85.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源1与第一输出单元3之间设有第一传动机构2,第二动力源4与第二输出单元6之间设有第二传动机构5。如果设置第一动力源1过于靠近第一输出单元3,则两者之间的空间不利于布置第一传动机构2。同样地,过于靠近的第二动力源4与第二输出单元6之间也不利于布置第二传动机构5。为此,可以设置:第五投影较第六投影靠近第七投影,第六投影较第五投影靠近第八投影,其中,第五投影为第一输出单元3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第六投影为第二输出单元6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第七投影为第二动力源4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第八投影为第一动力源1在投影平面的正投影。
86.如此可以使第一动力源1与第一输出单元3之间以及第二动力源4与第二输出单元6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方便第一传动机构2与第二传动机构5的布置。
8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动力系统,第一驱动轮与第一输出单元3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轮与第二输出单元6传动连接。
88.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动力系统,因此本技术的汽车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89.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汽车还通过第一输出单元3和第二输出单元6实现对驱动轮的驱动。
90.综上,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动力系统,其通过在车身长度方向f布置传动机构,减少了在车身的宽度方向占用的空间,同时设置第一传动机构2与第二传动机构5交错布置,提高了结构的紧凑性。
91.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通过第一输出单元3和第二输出单元6实现对驱动轮的驱动。
92.在本技术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93.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本技术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94.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应用于汽车,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源(1)、第一传动机构(2)、第一输出单元(3)、第二动力源(4)、第二传动机构(5)和第二输出单元(6),其中,所述第一动力源(1)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源(4)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和所述第一输出单元(3)沿所述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6)沿所述车身长度方向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间隔设置,并且在所述车身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远离所述第一输出单元(3)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包括第一传动轴(21);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包括第二传动轴(51);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轴(21)在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传动轴(51)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投影平面为与所述车身长度方向垂直的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1)包括第一输入段(211)和第一输出段(212),所述第一输入段(211)和所述第一输出段(21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入段(211)与所述第一动力源(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段(212)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51)包括第二输入段(511)和第二输出段(512),所述第二输入段(511)和所述第二输出段(51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入段(511)与所述第二动力源(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段(512)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6)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输入段(211)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输出段(512)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输出段(212)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输入段(511)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中的至少之一为减速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为减速器时,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还包括第一减速齿轮(22)和第二减速齿轮(23),所述第一动力源(1)包括第一输入齿轮(11),所述第一输出单元(3)包括第一输出齿轮(31),所述第一传动轴(2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齿轮(22)和所述第二减速齿轮(23),所述第一减速齿轮(22)与所述第一输入齿轮(11)啮合,所述第二减速齿轮(23)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31)啮合,所述第一输入齿轮(11)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22)的齿数,所述第一减速齿轮(22)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23)的齿数,所述第二减速齿轮(23)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31)的齿数;和/或,当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为减速器时,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还包括第三减速齿轮(52)和第四减速齿轮(53),所述第二动力源(4)包括第二输入齿轮(41),所述第二输出单元(6)包括第二输出齿轮(61),所述第二传动轴(51)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减速齿轮(52)和所述第四
减速齿轮(53),所述第三减速齿轮(52)与所述第二输入齿轮(41)啮合,所述第四减速齿轮(53)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61)啮合,所述第二输入齿轮(41)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三减速齿轮(52)的齿数,所述第三减速齿轮(52)的齿数大于所述第四减速齿轮(53)的齿数,所述第四减速齿轮(53)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61)的齿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均为减速器时,所述第一输入齿轮(11)位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22)和所述第四减速齿轮(53)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3)具有第一输出轴(32),所述第二输出单元(6)具有第二输出轴(62),所述第一输出轴(32)与所述第二输出轴(62)共轴线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投影、第二投影、第三投影和第四投影中的至少两个之间具有重叠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投影为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投影为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三投影为所述第一输出轴(32)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所述第四投影为所述第二输出轴(62)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五投影较第六投影靠近第七投影,第六投影较第五投影靠近第八投影,其中,所述第五投影为所述第一输出单元(3)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所述第六投影为所述第二输出单元(6)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所述第七投影为所述第二动力源(4)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所述第八投影为所述第一动力源(1)在所述投影平面的正投影。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统,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6)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汽车动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动力系统及汽车,动力系统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源与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二动力源与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一输出单元沿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二输出单元沿车身长度方向传动连接;其中,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间隔设置,并且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第一传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传动机构远离第一输出单元的一侧。由于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一输出单元沿车身长度方向排列并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传动机构远离第一输出单元的一侧,因此可以减少动力系统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占据的空间。车的宽度方向上占据的空间。车的宽度方向上占据的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汪好 周之光 叶远龙 孟凡磊 徐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3/10/1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设置驾驶辅助功能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下一篇:一种膀胱炎治疗药物的制作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