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1
阅读:82
评论:0
1.本说明书涉及方向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
背景技术:
2.方向盘是汽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件,可以起到控制汽车转向的工作。在正常的驾驶条件中,双手都必须存在于方向盘上,以处于车辆的完全控制中。随着方向盘自身功能和/或美观的进一步拓展需求,更多元器件被布置在方向盘把圈中,这就增加了离手检测装置在把圈上的布置难度,如何在有效规避元器件布置的前提下,稳定实现对驾驶员的手部位置的检测精度,成为本行业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通过设置传感器垫并在其表面布置多个传感区域,从而对驾驶员肢体与方向盘的传感区域之间接近或接触进行检测,传感器垫包覆把圈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使得至少一个传感区域延伸到把圈的不同区域内,能够在有效规避方向盘元器件的基础上实现对驾驶员手部握持把圈的状态进行检测。
4.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包括:
5.把圈,所述把圈沿其表面限定内部区域、外部区域、正面区域和背面区域;
6.传感器垫,所述传感器垫包括布置在其表面上的多个传感区域,用于检测驾驶员的肢体与方向盘的传感区域位置之间的接近和/或接触,
7.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用于检测按压所述方向盘的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所述传感区域的一部分的驾驶员的肢体;
8.所述传感器垫包覆所述把圈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使得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区域同时延伸至所述轮毂的正面区域、内部区域和/或外部区域,或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区域同时延伸至所述轮毂的背面区域、内部区域和/或外部区域中。
9.优选的,所述把圈下半部设有正面凹槽,所述传感器垫包括第一传感区域,所述第一传感区域布置在把圈的背面区域以及所述正面凹槽上侧的所述把圈内部区域。
10.优选的,所述第一传感区域还包括布置在所述把圈上半部的正面区域,经由所述把圈12点位置从背面区域向正面区域延伸而成。
11.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垫包括间隔开的第二传感区域和第三传感区域,其中,
12.所述第二传感区域布置在所述把圈上半部左侧外部区域以及左半部所述正面凹槽下侧的所述把圈外部区域;所述第三传感区域布置在所述把圈上半部右侧外部区域以及右半部所述正面凹槽下侧的所述把圈外部区域。
13.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垫包括间隔开的第二传感区域和第三传感区域,其中,
14.所述第二传感区域布置在所述把圈上半部左侧的正面区域以及左半部所述正面凹槽下侧的所述把圈外部区域;所述第三传感区域布置在所述把圈上半部右侧的正面区域以及右半部所述正面凹槽下侧的所述把圈外部区域。
15.优选的,所述方向盘还包括3点和9点方向的两处辐条,部分所述第二传感区域和第三传感区域分别布置在所述辐条与所述把圈的相连接处的正面区域,部分所述第一传感区域布置在所述辐条与所述把圈的相连接处的背面区域。
16.优选的,所述方向盘还包括3点和9点方向的两处辐条,部分所述第二传感区域和第三传感区域分别布置在所述辐条与所述把圈的相连接处的正面区域下半部分,部分所述第一传感区域布置在所述辐条与所述把圈的相连接处的正面区域上半部分。
17.优选的,所述把圈的正面区域设有正面环形凹槽,所述第一传感区域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内部区域,所述第二传感区域和第三传感区域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外部区域;
18.或者,所述把圈的背面区域设有背面环形凹槽,所述第一传感区域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外部区域,所述第二传感区域和第三传感区域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内部区域。
19.优选的,所述正面凹槽内安装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包括装饰环、灯带和皮革拼缝中的一种或多种。
20.优选的,所述把圈的形状包括圆形、u型、d型、方形。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2.通过设置传感器垫并在其表面布置多个传感区域,从而对驾驶员肢体与方向盘的传感区域之间接近或接触进行检测,传感器垫包覆把圈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使得至少一个传感区域延伸到把圈的不同区域内,能够在有效规避方向盘元器件的基础上实现对驾驶员手部握持把圈的状态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4.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1的传感器垫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2传感器垫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3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3的传感器垫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离手监测方向盘的实施例4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32.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离手监测方向盘的实施例4的传感器垫结构示意图;
33.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5(设置正面环形凹槽)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34.图11是本技术提供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5(设置正面环形凹槽)的传感器垫结构示意图;
35.图12是本技术提供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6(设置正面环形凹槽)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36.图13是本技术提供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6(设置正面环形凹槽)的传感器垫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把圈;2、第一传感区域;3、第二传感区域;4、第三传感区域;5、正面凹槽;6、辐条;7、正面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3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0.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和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41.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42.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43.方向盘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的部件,通过方向盘可以起到控制汽车转向的工作,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驾驶员一般都需要双手握持方向盘。中专利网公开号cn108349519b公开了一种车辆方向盘,其主要特征为:所述多个存在传感器安装在同一支承件上,并且所述存在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被布置与所述外部护套的接缝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以便限定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接缝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接缝的两侧上沿所述至少一个接缝的横向方向延伸的检测区域,与所述接缝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布置的存在传感器具有总是位于所述接缝的同一侧上的至少一个边缘。其一个检测区域只能对应轮辋上的一个区域,无法很好的对驾驶员握持方向盘的状态进行检测
44.发明人经过了广泛和深入的试验,设计出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
45.更具体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包括:通过设置传感器垫并在其表面布置多个传感区域,从而对驾驶员肢体与方向盘的传感区域之间接近或接触进行检测,传感器垫包覆把圈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使得至少一个传感区域延伸到把圈的不同区域内,能够在有效
规避方向盘元器件的基础上实现对驾驶员手部握持把圈的状态进行检测。
46.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47.实施例1
48.如图1-图3所示,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包括:
49.把圈1,所述把圈1沿其表面限定内部区域、外部区域、正面区域和背面区域;
50.传感器垫,所述传感器垫包括布置在其表面上的多个传感区域,用于检测驾驶员的肢体与方向盘的传感区域位置之间的接近和/或接触,
51.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用于检测按压所述方向盘的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所述传感区域的一部分的驾驶员的肢体;
52.所述传感器垫包覆所述把圈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使得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区域同时延伸至所述轮毂的正面区域、内部区域和/或外部区域,或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区域同时延伸至所述轮毂的背面区域、内部区域和/或外部区域中。
53.将把圈1沿着其表面分成四个区域,分别为内部区域、外部区域、正面区域和背面区域,其中,正面区域是方向盘把圈朝向向驾驶员的一侧区域;背面区域为方向盘把圈背离驾驶员的一侧区域;内部区域是方向盘把圈朝向轮毂的一侧区域;外部区域是方向盘把圈背离轮毂的一侧区域。传感器垫包覆把圈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通过传感器垫上的传感区域检测驾驶员的肢体是否与方向盘接触,从而对驾驶员是否正确驾驶进行检测,至少有一个传感区域包覆住把圈1四个区域的相邻两个区域,如正面区域和内部区域或外部区域,或者如背面区域和内部区域或外部区域,从而便于对驾驶员手部握持把圈1的状态进行检测,通过各个传感区域在把圈不同部位的设置,能够最大限度准确地检测手部繁多的握持状态。
54.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把圈1下半部设有正面凹槽5,所述传感器垫包括第一传感区域2,所述第一传感区域2布置在把圈1的背面区域以及所述正面凹槽5上侧的所述把圈1内部区域,通过在把圈1的下半部开设正面凹槽5,正面凹槽5可安装装饰件和/或方向盘元器件,传感器垫设置在把圈1的上半部,不会与凹槽之间相互干涉,且传感器垫的第一传感区域2布置在把圈1的背面区域和内部区域,当驾驶员正确握持方向盘时,其手部会与把圈1的背面区域和内部区域相接触,保证对驾驶员握持把圈1状态的检测效果。
55.需要说明的是,驾驶员握持方向盘的位置一般都在把圈1的上半部,因此正面凹槽5可设置在把圈1的下半部,传感器垫包覆在把圈1的上半部,从而便于对驾驶员的握持把圈1情况进行检测。
56.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感区域2还包括布置在所述把圈1上半部的正面区域(由于正面区域和内部区域存在着一定交叉,此部分正面区域亦可理解为正面偏向内部的区域),经由所述把圈12点位置从背面区域向正面区域延伸而成,第一传感区域2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用于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当传感器垫包覆在把圈1上时,第一部分处于把圈1的背面区域以及正面凹槽5上侧的把圈1内部区域,第二部分处于把圈1上半部的正面区域,连接部分处于把圈12点位置的外部区域,使得第一传感区域2的第二部分从背面区域延伸到正面区域,这种跨域把圈不同区域的单一传感区域,有针对性地对常规习惯的驾驶员的手部握持状态进行检测,同时还有效规避了把圈上拓展功能件的布置。
57.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垫包括间隔开的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其中,
58.所述第二传感区域3布置在所述把圈1上半部左侧外部区域以及左半部所述正面凹槽5下侧的所述把圈1左下方外部区域;所述第三传感区域4布置在所述把圈1上半部右侧外部区域以及右半部所述正面凹槽5下侧的所述把圈1又下方外部区域,通过设置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第二传感区域3设置于把圈1的左侧外部区域,第三传感区域4设置于把圈1的右侧外部区域,实现对把圈1左侧和右侧的包裹,使得驾驶员握持在把圈1下半部区域时,仍能够起到检测的作用。
5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对称设置,分别分布在把圈1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在把圈任何位置上,第一传感区域2与第二传感区域3或第三传感区域4的平铺地布置在把圈1的整个周向表面,使得不存在漏检区域。
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向盘还包括3点和9点方向的两处辐条6,部分所述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分别布置在所述辐条6与所述把圈1的相连接处的正面区域,部分所述第一传感区域2布置在所述辐条6与所述把圈1的相连接处的背面区域,在把圈1的3点和9点方向设置辐条6,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至少部分包覆在辐条6与把圈1的相连接处的正面区域,至少部分第一传感区域2包覆在辐条6与把圈1的相连接处的背面区域,该设置有利于将传感器垫的线束就近引出,经辐条6延伸连接至轮毂中的电源装置和控制单元。
61.传感器垫的平铺状态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含了上述的第一传感区1、第二传感区2和第三传感区3,根据垫子在方向上的最终包覆形态示出了不同区域,其中,区域a包覆在方向盘上半圈处、区域b和区域c分别包覆在方向盘下半圈的左侧和右侧处、区域d和区域e分别包覆在方向盘3、9垫中辐条与把圈的相连接处。各部位明确的区域分布,方便其在方向盘上的定位包覆。
6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面凹槽5内安装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包括装饰环、灯带和拼接皮革中的一种或多种,可在正面凹槽5内安装装饰环、灯带和拼接皮革,装饰环和灯带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拼接皮革可以与传感器垫之间相连接,保证对把圈1的包覆效果。
6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把圈1的形状包括圆形、u型、d型、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把圈1的形状为圆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把圈1的形状也可以为u型、d型、方形中的一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64.实施例2
65.如图4-图5所示,实施例2公开了另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感器垫的第一传感区域2、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设置位置不同,在实施例2中,部分所述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分别布置在所述辐条6与所述把圈1的相连接处的正面区域下半部分,部分所述第一传感区域2布置在所述辐条6与所述把圈1的相连接处的正面区域上半部分,在把圈1的3点和9点方向设置辐条6,部分第一传感区域2包覆在左右两侧辐条6与把圈1相连接处的正面区域上半部分,部分第二传感区域3包覆在左侧辐条6与把圈1相连接处的正面区域下半部分,部分第三传感区域4包覆在右侧辐条6与把圈1相连接处的正面区域下半部分,实现对辐条6和把圈1连接处的包
覆。
66.实施例3
67.如图6-图7所示,实施例3公开了另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感器垫的第一传感区域2、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设置位置不同,在实施例3中,第一传感区域2布置在把圈1背面区域和把圈1下半部内部区域,所述第二传感区域3布置在所述把圈1上半部左侧的正面区域以及左半部所述正面凹槽5下侧的所述把圈1外部区域;所述第三传感区域4布置在所述把圈1上半部右侧的正面区域以及右半部所述正面凹槽5下侧的所述把圈1外部区域,通过设置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当传感器垫包覆在把圈1上时,第一传感区域2经由把圈1上半部的背面区域延伸到把圈1下半部的内部区域,第二传感区域3包覆于把圈1的上半部左侧的正面区域以及左半部正面凹槽5下侧的把圈1外部区域,第三传感区域4包覆于把圈1上半部右侧的正面区域以及右半部正面凹槽5下侧的把圈1外部区域,实现对把圈1左侧和右侧的包裹,保证传感器垫对驾驶员握持把圈1情况的检测效果,同时不会对把圈1的正面凹槽5产生影响。
68.实施例4
69.如图8-图9所示,实施例4公开了另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感器垫的第一传感区域2、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设置位置不同,在实施例4中,第一传感区域2布置在把圈1上半部的正面区域以及正面凹槽5下侧的把圈1外部区域,第二传感区域3布置在把圈1上半部的左侧背面区域以及把圈1下半部的左侧内部区域,第三传感区域4布置在把圈1上半部的右侧背面区域以及把圈1下半部的右侧内部区域,通过此种设置方式,在不影响检测精度的基础下,可以使得第一传感区域2、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有效避开正面凹槽5,从而不会影响在正面凹槽5内安装装饰件和/或元器件。
70.实施例5
71.如图10-图11所示,实施例5公开了另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把圈1上开设凹槽的方式以及传感器垫的第一传感区域2、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设置位置不同,所述把圈1的正面区域设有正面环形凹槽7,所述第一传感区域2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内部区域,所述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外部区域,在把圈1正面区域设置环形凹槽,使得第一传感区域2至少部分布置在内部区域,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至少部分布置在外部区域,第一传感区域2与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的连接处经过把圈1的背面区域。
7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区域3至少部分布置在把圈1的左侧外部区域,第三传感区域4至少部分布置在把圈1的右侧外部区域,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关于把圈中心对称分布。
7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把圈1的背面区域设有背面环形凹槽,所述第一传感区域2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外部区域,所述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内部区域,此种情况下,第一传感区域2与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的连接处经过把圈1的正面区域。
74.需要说明的是,当在把圈1上开设环形凹槽时,可根据使用需要在把圈1的正面区域开设正面环形凹槽7,或者,在把圈1的背面区域开设背面环形凹槽。
75.实施例6
76.如图12-图13所示,实施例6公开了另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把圈1上开设凹槽的方式以及传感器垫的第一传感区域2、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设置位置不同,所述把圈1的正面区域设有正面环形凹槽7,所述第一传感区域2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外部区域,所述第二传感区域3和第三传感区域4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内部区域,第二传感区域3至少部分布置在把圈1的左侧内部区域,第三传感区域4至少部分布置在把圈1的右侧内部区域。
77.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侧重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后面说明的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系统是对应的,描述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系统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7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包括:把圈,所述把圈沿其表面限定内部区域、外部区域、正面区域和背面区域;传感器垫,所述传感器垫包括布置在其表面上的多个传感区域,用于检测驾驶员的肢体与方向盘的传感区域位置之间的接近和/或接触,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用于检测按压所述方向盘的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所述传感区域的一部分的驾驶员的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垫包覆所述把圈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使得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区域同时延伸至所述轮毂的正面区域、内部区域和/或外部区域,或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区域同时延伸至所述轮毂的背面区域、内部区域和/或外部区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圈下半部设有正面凹槽,所述传感器垫包括第一传感区域,所述第一传感区域布置在把圈的背面区域以及所述正面凹槽上侧的所述把圈内部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区域还包括布置在所述把圈上半部的正面区域,经由所述把圈12点位置从背面区域向正面区域延伸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垫包括间隔开的第二传感区域和第三传感区域,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区域布置在所述把圈上半部左侧外部区域以及左半部所述正面凹槽下侧的所述把圈外部区域;所述第三传感区域布置在所述把圈上半部右侧外部区域以及右半部所述正面凹槽下侧的所述把圈外部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垫包括间隔开的第二传感区域和第三传感区域,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区域布置在所述把圈上半部左侧的正面区域以及左半部所述正面凹槽下侧的所述把圈外部区域;所述第三传感区域布置在所述把圈上半部右侧的正面区域以及右半部所述正面凹槽下侧的所述把圈外部区域。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盘还包括3点和9点方向的两处辐条,部分所述第二传感区域和第三传感区域分别布置在所述辐条与所述把圈的相连接处的正面区域,部分所述第一传感区域布置在所述辐条与所述把圈的相连接处的背面区域。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盘还包括3点和9点方向的两处辐条,部分所述第二传感区域和第三传感区域分别布置在所述辐条与所述把圈的相连接处的正面区域下半部分,部分所述第一传感区域布置在所述辐条与所述把圈的相连接处的正面区域上半部分。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圈的正面区域设有正面环形凹槽,所述第一传感区域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内部区域,所述第二传感区域和第三传感区域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外部区域;或者,所述把圈的背面区域设有背面环形凹槽,所述第一传感区域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外部区域,所述第二传感区域和第三传感区域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内部区域。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凹槽内安装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包括装饰环、灯带和皮革拼缝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圈的形状包括圆形、u型、d型、方形。
技术总结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包括:把圈,把圈沿其表面限定内部区域、外部区域、正面区域和背面区域;传感器垫,传感器垫包括布置在其表面上的多个传感区域,用于检测驾驶员的肢体与方向盘的传感区域位置之间的接近和/或接触,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被配置用于检测按压方向盘的对应于一个或多个传感区域的一部分的驾驶员的肢体;传感器垫包覆把圈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使得至少一个传感区域同时延伸至轮毂的正面区域、内部区域和/或外部区域,或至少一个传感区域同时延伸至轮毂的背面区域、内部区域和/或外部区域中。至少一个传感区域延伸到把圈的不同区域内,从而便于对驾驶员手部握持把圈的状态进行检测。部握持把圈的状态进行检测。部握持把圈的状态进行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张孟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临港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3/10/1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