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唇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唇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慢性唇炎是一种以唇部皮肤黏膜干燥、皲裂、脱屑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由于其伴随瘙痒、疼痛,甚至可出现糜烂、渗出、渗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外观容貌及生活质量,其慢性经过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3.目前普遍认为慢性唇炎与局部刺激、护理不当、精神压力、免疫紊乱等因素有关。多种炎症因子介导、物理刺激、皮肤黏膜屏障受损等问题是唇炎发作的关键因素,所以临床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制剂、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等为主要治疗措施。上述治疗措施在改善唇炎皮损症状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皮肤黏膜萎缩、皮肤变薄、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过度依赖等不良反应问题,外加唇部皮肤皮肤薄嫩,缺乏皮脂及汗腺分泌,导致局部容易干燥脱皮,护理不当及治疗不当均可造成二次伤害使患者的依从性下降。
4.中医药以其疗效明确、来源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患者的共同青睐,但是目前使用的传统中医药制剂多以临配药物为主,使其临床应用与进一步开发受阻。目前适用于慢性唇炎的外用中药膏较少,临床中多以凡士林、润唇膏或临配药外用,大大限制了中药制剂的外用使用。
5.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疗效明确、使用便捷、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的外用中药药膏用于慢性唇炎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文所述及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唇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药物,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用于治疗慢性唇炎的药物具备活血养阴、润唇护唇的功效,可用于慢性唇炎等出现唇部干燥、鳞屑、皲裂等症状的皮损治疗。
7.因此,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用于治疗慢性唇炎的药物的方法,所述药物由主药和辅料制成,其中所述主药包括或仅包括黄精和丹参,所述辅料包括皮肤可接受的蜂蜡、半固体油脂和液态油;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a)将液态油加热至65℃-120℃,然后加入包括黄精和丹参的主药进行煎炸,从而获得油状物;
9.b)在保持所得油状物的油温的同时向其中加入蜂蜡和半固体油脂,并搅拌均匀,由此得到膏状药物。
10.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唇炎的药物,其是通过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用于治疗慢性唇炎的药物具备活血养阴、润唇护唇的功效,疗效明确、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且剂型稳定,方便携带及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对本发明的用于治疗慢性唇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进行更为详尽的描述。应注意,上文的发明内容部分以及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具体阐释本发明之目的,无意于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和改进,并且这些修改和改进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确定。
13.在本文中,所有的份数均指重量份,重量以生药/原料药的重量计算。所述重量份可以是微克(μg)、毫克(mg)、克(g)、千克(kg)等医药领域公知的重量单位,也可以是其分数,如1/10、1/100,或者其倍数,如10倍、100倍等,不限于此。
14.在本发明中,术语“主药”是指在药物中针对慢性唇炎起治疗作用的活性药物成分。
15.术语“辅料”是与术语“主药”相对而言的,是指除活性药物成分以外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和/或附加剂。
16.在中药体系中,本发明所用主药具有以下活性作用:
17.黄精,性平味甘,无毒,具有除风湿、安五脏、益气补中的作用,是疡科要药。《太平山典籍汇编》中提到“黄精
……
上生山间,医书列仙草,其气皆芬芳者”,《日华子本草》中提到黄精可以“补五劳七伤,助筋骨,生肌,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黄精可以补气养阴、健脾润肺,这与中医理论中的“肺合皮毛、脾之华为唇”相契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中富含多糖、粘液质及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免疫功能、调节淋巴细胞转化、抑制肾上腺皮质作用、抗衰老等功用,契合慢性唇炎发病机制。
18.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茎,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等功用。由于丹参具有祛瘀生新、祛瘀止痛的功效,在中医临床“血症”疾病中应用十分广泛。唇炎在中医属于“风、热、毒、瘀”等致病最终形成局部燥、瘀、痒等血不荣表的表现。在皮肤科丹参常常外用治疗“热、毒、痈”等病证,其药性契合慢性唇炎的发病特征。《日华子本草》中提到“丹参,养血定志
……
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
……
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
……”
等热证瘀证均可应用。《本草便读》中阐述“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善疗风而散结”。现代研究证实丹参可具有促进皮肤愈合、保护皮肤黏膜、抗炎抗过敏等功效,其所含的丹参酮、丹参酚、丹参醇等成分具有促进细胞再生、保护细胞损伤、有效缩短炎症周期等功效均可参与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
19.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本领域亟需一种疗效明确、使用便捷、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的外用中药药膏用于慢性唇炎的治疗。
20.因此,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用于治疗慢性唇炎的药物的方法,所述药物由主药和辅料制成,其中所述主药包括或仅包括黄精和丹参,所述辅料包括皮肤可接受的蜂蜡、半固体油脂和液态油;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a)将液态油加热至65℃-120℃,然后加入包括黄精和丹参的主药进行煎炸,从而获得油状物;
22.b)在保持所得油状物的油温的同时向其中加入蜂蜡、半固体油脂和未添加的其余主药,并搅拌均匀,由此得到膏状药物。
23.下面对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24.本发明方法的步骤a)需要将液态油加热至65℃-120℃。如果温度低于65℃,则不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煎出,而温度高于120℃,则容易导致药物碳化。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步骤a)中,可以将液态油加热至100℃。
25.在步骤a)中,在煎炸结束后,可以对获得的油状物进行过滤,然后再用于后续的步骤中。
26.在步骤b)中,在加入蜂蜡和半固体油脂时,可以以任意顺序进行添加,例如,先加入半固体油脂,再加入主药,或者先加入主药,再加入半固体油脂,或者同时加入半固体油脂和主药。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先加入主药,再加入半固体油脂。
27.可以理解,在得到膏状药物后,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安全用药,可以对该膏状药物进行灭菌,例如进行紫外灭菌。并且还可以理解,可以在对所述药膏进行分装之后进行紫外线灭菌。因此,在一个任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c):对步骤b)中所得的膏状药物进行灭菌。灭菌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多种方法进行。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灭菌可以为紫外线灭菌。
28.可以理解,需要控制药物中主药和辅料的重量比例,以确保其中包含的主药量足以发挥治疗慢性唇炎的作用。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主药和辅料的重量比可以为1:10至1:3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主药和辅料的重量比可以为1:10。由此,药物中的主药含量足以发挥治疗慢性唇炎的作用。
2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黄精和丹参的重量比可以为1:(1-2),优选为1:1。
3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液态油、半固态油脂和蜂蜡的重量比可以为6:1:3至4: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液态油、半固态油脂和蜂蜡可以是4:1:2。
3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液态油可以是甜杏仁油、橄榄油、茶花籽油或角鲨烷油,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液态油可以是甜杏仁油。
32.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半固体油脂可以是凡士林和乳木果油脂中的一种或两种。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半固体油脂可以是乳木果油。
33.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蜂蜡可以是白蜂蜡和黄蜂蜡中的一种或两种。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蜂蜡可以是白蜂蜡。
3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包含重量比为1:1:20:5:10黄精、丹参、甜杏仁油、乳木果油、白蜂蜡制成。
35.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唇炎的药物,其是通过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方法制备得到的。
36.正如在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那样,目前用于治疗慢性唇炎的中医药制剂多以护肤剂及临配药物(例如外用凡士林、润唇膏或临配药)为主,因此其临床应用与进一步开发受到阻碍。相反,在本发明中,该药物被制备为外用唇药膏,可以方便地涂抹于患病唇部,使用非常方便。因此,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为外用唇药膏形式。
3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实施例1
3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唇炎的药膏1,由以下原料制成:丹参1重量份、黄精1重量份,辅料:甜杏仁油20重量份、乳木果油5重量份、白蜂蜡10重量份。
39.所述药膏1的制备方法如下:
①
材料准备:黄精1重量份,丹参1重量份;
②
甜杏仁油20重量份,加热至油温100℃,然后加入黄精、丹参炸至干枯,之后捞出药渣,100目筛子过筛得到油状物,并保持油状物的油温;
③
在步骤
②
所得油状物中加入乳木果油5重量份,并加入白蜂蜡10重量份,搅拌均匀,趁热分装至药盒封存;
④
紫外线灭菌。
实施例2
4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唇炎的药膏2,由以下原料制成:丹参1重量份、黄精1重量份,辅料:甜杏仁油20重量份、乳木果油5重量份、白蜂蜡5重量份。
41.所述药膏1的制备方法如下:
①
材料准备:黄精1重量份,丹参1重量份;
②
甜杏仁油20重量份,加热至油温100℃,然后加入黄精、丹参炸至干枯,之后捞出药渣,100目筛子过筛得到油状物,并保持油状物的油温;
③
在步骤
②
所得油状物中加入乳木果油5重量份,并加入白蜂蜡5重量份,搅拌均匀,趁热分装至药盒封存;
④
紫外线灭菌。
实施例3
4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唇炎的药膏2,由以下原料制成:黄精1重量份、丹参1重量份,辅料:甜杏仁油20重量份、乳木果油5重量份,蜂蜡15重量份。
43.所述药膏2的制备方法如下:
①
材料准备:黄精1重量份,丹参1重量份;
②
甜杏仁油20重量份,加热至油温100℃,然后加入黄精、丹参粉炸至干枯,100目筛子过筛得到油状物,并保持油状物的油温;
③
在步骤
②
所得油状物中加入乳木果油5重量份,并加入白蜂蜡15重量份,搅拌均匀,趁热分装至药盒封存;
④
紫外线灭菌。
44.实施例1-3中的中药添加配制差异如表1所示。
45.表1. 实施例1-4中药添加配制差别表丹参黄精甜杏仁油乳木果油蜂蜡质地实施例11120510软硬合适实施例2112055偏软实施例31120515偏硬
实施例4
46.本实施例的实验目的是探索实施例1-3所制得的药膏1-3的临床效果。
47.试验方法:将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纳入30例正常人群,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抽取1-10号的人群使用实施例1所制药物,11-20号人群使用实施例2所制药物,21-30号人群使用实施例3所制药物。
48.评价方法:采用0-10分为标准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法,即0分为无,10分为非常。分别从包含滋润度、透气性、体验度3项评价指标的主观评价及干燥、红润、光泽的客观指标进行评价实施例1-3的药物的使用体验。
49.试验结果:(1)实施例1、2、3在主观感受(滋润度、透气性、体验度)及客观指标(干
燥、红润、光泽)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详见表2。(2)组间比较发现:在滋润度、体验度、干燥度方面,实施例1、实施例2与实施例3对照存在统计学差异;在透气性及光泽度方面,实施例1、2、3之间互相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在红润程度方面,实施例1、实施例3存在统计学差异;综上结果提示,实施例1所制药膏在主观感受及客观指标中表现出更好的优势,详见表3。
50.表2. 实施例1-3的主观感受及客观指标比较
例组人数(例)滋润度透气性体验度干燥红润光泽实施例1108.57
±
0.968.37
±
1.009.20
±
0.921.70
±
0.673.00
±
0.945.80
±
1.81实施例2108.93
±
0.715.72
±
0.818.80
±
0.791.10
±
0.882.10
±
1.103.90
±
1.20实施例3106.53
±
1.047.06
±
0.917.10
±
1.663.60
±
1.081.70
±
1.162.50
±
1.43p0.000.000.000.000.030.00
*注: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1.表3. 药膏1-3的组间疗效比较*注: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例5
52.临床试验:采用随机空白对照试验,将24例成年慢性唇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其中对治疗组外用实施例1所制药膏,对照组外用白凡士林软膏所制药膏,采用0-10分为标准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法(即0分为无,10分为非常),从红斑、浸润、鳞屑、皲裂、疼痛、瘙痒6个方面汇总后进行评价疗效,每个项目0-10分,合计0-60分,在使用药物4周后进行疗效率评价,即通过公式[(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计算所得的值来判定疗效率,将90%及以上判定为痊愈,60%及以上至90%之间判定为好转,30%及以上至60%之间判定为显效,30%以下判定为无效。治疗后4周进行随访,疗效评分超过治疗后评分50%的评价为复发,未超过的均评价为未复发。
[0053]
结果1:
[0054]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红斑、浸润、鳞屑、瘙痒、疼痛、皲裂以及总分评价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治疗前两组慢性唇炎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指标存在可比性,详见表4。
[0055]
表4. 实施例1治疗前一般情况及临床症状评分
组别性别(男/总)年龄红斑浸润鳞屑瘙痒疼痛皲裂总分治疗组平均值3/1227.923.753.753.674.173.754.0823.17标准差10.561.221.771.371.701.551.684.13对照组平均数6/1226.754.673.423.833.172.753.2521.08标准差11.272.271.441.751.531.142.144.32p0.2230.7960.2300.6180.7970.1430.0850.2990.240
注: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6]
结果2:
[0057]
治疗组干预后患者自觉症状疼痛、瘙痒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患者的红斑、浸润、鳞屑、皲裂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提示实施例1所制药膏与单纯使用凡士林的患者相比可明显改善唇炎患者红斑、浸润、鳞屑、皲裂等临床症状,详见表5。
[0058]
表5. 实施例1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及疗效率红斑浸润鳞屑瘙痒疼痛皲裂总分疗效率(%)治疗组平均值0.750.170.671.001.580.424.5880.17标准差0.750.580.651.041.930.524.3618.25对照组平均数2.581.501.671.580.921.339.5853.42标准差1.381.570.781.310.900.994.1921.40p0.0010.0100.0020.2410.2900.0090.0090.003注: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9]
结果3:
[0060]
在治疗后4周时评价两组的复发情况,治疗组复发率为16.7%,对照组复发率为66.7%,两组复发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实施例1所制药膏复发率低于凡士林外用,详见表5。
[0061]
表6 实施例1治疗后复发情况复发例数(率)未复发例数(率)治疗组2(16.7%)10(83.3%)对照组8(66.7%)4(33.3%)注:x2=6.171,p=0.036。
[0062]
结论:
[0063]
从上述结果可知,本发明的药膏对于慢性唇炎临床疗效明确,复发率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备用于治疗慢性唇炎的药物的方法,所述药物由主药和辅料制成,其中所述主药包括或仅包括黄精和丹参,所述辅料包括皮肤可接受的蜂蜡、半固体油脂和液态油;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液态油加热至65℃-120℃,优选加热至100℃,然后加入包括黄精和丹参的主药进行煎炸,从而获得油状物;b)在保持所得油状物的油温的同时向其中加入蜂蜡、半固体油脂,并搅拌均匀,由此得到膏状药物;c)任选地,对步骤b)中所得的膏状药物进行灭菌,如紫外灭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药和辅料的重量比为1:10至1:30,优选1: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黄精和丹参的重量比为1:(1-2),优选为1: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态油、半固态油脂和蜂蜡的重量比为6:1:3至4:1:2,优选为4:1:2。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态油是甜杏仁油、橄榄油、茶花籽油或角鲨烷油,优选为甜杏仁油。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半固体油脂是凡士林或乳木果油,优选为乳木果油。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蜂蜡是黄蜂蜡或白蜂蜡制成,优选为白蜂蜡。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药物由重量比为1:1:20:5:10的黄精、丹参、甜杏仁油、乳木果油、白蜂蜡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药和辅料的重量比为2:35。10.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唇炎的药物,其是通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是外用药膏形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唇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由主药和辅料制成,其中所述主药包括或仅包括黄精和丹参,所述辅料包括皮肤可接受的蜂蜡、半固体油脂和液态油。该制备方法得到的用于治疗慢性唇炎的药物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具备活血养阴、润唇护唇的功效,且具备疗效明确、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的特征。征。
技术研发人员:孙丹 袁捷 张美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丹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3/10/1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