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电池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0
阅读:74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2.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3.对于电池技术来说,针对提高强度和可靠性等一直都存在改善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电池模组、电池和用电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强度和/或可靠性。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列电池单体,每一列电池单体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电池单体;间隔件,沿第二方向夹设于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之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端部件,位于所述至少两列电池单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其中,所述间隔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超出所述至少两列电池单体的耦接部,所述端部件包括位于所述端部件内的接纳空间,所述接纳空间用于接纳所述耦接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间隔件通过所述耦接部耦接到所述端部件,以约束所述间隔件和所述端部件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分离运动。
6.通过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位于各列电池单体之间的间隔件和位于各列电池单体排布端部的端部件前者被部分地接纳在后者中,并且相互耦接,以便限制二者之间的因电池单体的膨胀所带来的分离趋势。通过有效地约束电池单体的可能膨胀,有助于实现强度和可靠性方面的改善。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隔件包括位于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之间的主体部,所述耦接部包括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接纳空间内。
8.通过为间隔件设置彼此相连的主体部和插接部,有助于简化具有成列电池单体间隔和抵抗膨胀功能的间隔件的制造,通过将插接部插接设置于接纳空间内,有助于间隔件和端部件的安装配合。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至少部分地通过对所述间隔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进行折弯而形成。
10.通过直接在间隔件的端部本身上进行折弯形成插接部的至少一部分,有助于降低额外耦接构件与间隔件的主体部形成连接接头的需求,以便降低工艺复杂性以及减少潜在失效点。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形成为套筒结构或板状结构。
12.通过设置位于接纳空间内的套筒或板状的插接结构,有助于容易地制作和配置耦接部的插接部。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板状结构包括至少两层沿所述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子板。
14.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层叠的子板,有助于增加插接部的板状结构的强度,以便改善对于间隔件和端部件之间沿第一方向的分离趋势的约束性能。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耦接部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插接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
16.通过为耦接部设置互连插接部与主体部的连接部,有助于根据需求调节插接部与主体部之间的间距,以便适应间隔件和端部件的装配要求。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耦接部还包括层叠部,所述层叠部与所述插接部连接,且所述层叠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层叠设置。
18.通过为耦接部设置同样与插接部连接并且还与连接部至少部分层叠设置的层叠部,有助于为插接部与主体部的连接结构提供增加的强度,以便改善对于间隔件和端部件之间沿第一方向的分离趋势的约束性能。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侧上突伸。
20.通过为插接部提供沿第二方向超出主体部的突伸结构,有助于增加抵抗间隔件和端部件之间沿第一方向的分离趋势期间插接部的受力区域和减少插接部上的应力集中,有助于改善约束性能。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部件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端部件面向所述至少两列电池单体的第一表面凹陷形成,所述接纳空间位于所述凹槽内。
22.通过设置从端部件的内侧表面向端部件里凹陷形成凹槽,有助于容易地制作和配置端部件的接纳空间,接纳空间位于凹槽内因而不会干涉内侧表面的其余部分与邻近或邻接的电池单体的接合。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部件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孔,所述孔与所述凹槽连通,以使紧固件穿过所述孔并与位于所述凹槽内的所述插接部相连,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两两相交。
24.通过在与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均相交的第三方向上提供用于紧固件穿过的孔,有助于紧固件的插装和与插接部的配合,有助于通过紧固件的力传递便利地实现端部件与间隔件两者之间的限位。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孔沿所述第三方向贯通所述端部件,以使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端部件并将所述电池模组固定于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模组的箱体内。
26.通过利用相同的紧固件连接间隔件和端部件以及端部件和箱体,有助于提供简化的电池组装工艺,有助于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沿第三方向延伸至所述端部件的至少一个端面,以在所述端部件的至少一个端面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引导所述插接部进入所述凹槽,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两两相交。
28.通过在与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均相交的第三方向上提供用于引导插接部穿过的端部件开口,有助于插接部的插装和与凹槽的配合。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相交且连通的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所述第二子槽经由所述第一子槽连通至所述第一表面,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子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子槽的尺寸,所述第二子槽的内壁用于止挡所述插接部。
30.通过凹槽在远离电池单体的方向上具有沿第二方向尺寸更大的子槽,有助于通过端部件的内壁表面提供针对插接部的卡接止挡,有助于节省装配空间。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所述端部件,所述耦接部包括从所述插接部朝向所述端部件的背向所述至少两列电池单体的第二表面伸出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表面用于止挡所述伸出部。
32.通过耦接部在远离电池单体的方向上具有从端部件的外侧表面伸出的伸出部,有助于通过端部件的外侧表面提供针对伸出部的卡接止挡,有助于简化端部件的制造。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包括用于容置所述伸出部的沉台。
34.通过在第二表面设置沉台来容置伸出部,有助于缓解伸出部沿第一方向的突出干涉,有助于降低伸出部边缘翘曲的可能性。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出部与所述端部件固定连接。
36.通过固定连接伸出部与端部件,有助于增加连接强度,以便改善对于间隔件和端部件之间沿第一方向的分离趋势的约束性能。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所述插接部的尺寸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尺寸,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两两相交。
38.通过设置减小尺寸的插接部,有助于减重需求,有助于操作插接部的装配。
39.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至少两列电池单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的端部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40.通过设置沿第二方向连续地延伸的一体成型端部件,有助于增强电池模组的结构完整性,以便降低与分体设置的多个端部件相比的装配复杂性以及减少潜在失效点。
4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箱体;上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容纳于所述箱体内。
4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或者上述的电池。
43.通过具有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所提供的电池和用电设备可以获得关于电池模组描述的益处。
44.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46.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47.图2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一些部件的结构爆炸图;
48.图3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一些部件的结构爆炸图;
49.图4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图2的电池模组的间隔件的结构示意图;
50.图5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图4的间隔件的端部的局部放大图;
51.图6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图2的电池模组的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52.图7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将图2的电池模组安装于箱体的结构剖视图;
53.图8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图7的箱体左侧的局部放大图;
54.图9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局部放大图;
55.图10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图9的电池模组的间隔件的结构示意图;
56.图1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图10的间隔件的一种端部的局部放大图;
57.图12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图10的间隔件的一种端部的局部放大图;
58.图13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图9的电池模组的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59.图14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图13的端部件的凹槽的局部放大图;
60.图15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局部放大图;
61.图16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图15的电池模组的间隔件的结构示意图;
62.图17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图15的电池模组的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63.图18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图17的端部件的沉台的局部放大图;
64.图19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爆炸图;
65.图20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66.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67.标记说明:
68.100、车辆;101、车桥;102、车轮;103、马达;104、控制器;200、电池;300、电池模组;
69.1、间隔件;10、主体部;11、耦接部;111、插接部;112、连接部;113、层叠部;114、伸出部;
70.2、端部件;20、接纳空间;21、孔;22、第一表面;23、凹槽;231、第一子槽;232、第二子槽;24、开口;25、第二表面;26、沉台;
71.3、电池单体;4、固定带;5、紧固件;6、盖;
72.7、箱体;71、模组安装梁;72、模组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7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7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它的包含。
7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此外,术语“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76.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
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7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7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
8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81.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82.为了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已经使用了将多排电池单体结合在一起的电池模组,这种电池模组形成相对独立的结构,例如结构中的多排电池单体整体地接受操纵、例如转移安装等。注意到,电池单体在充放电循环中会膨胀。随着膨胀,电池单体的体积趋于增加,如果电池模组强度不够,则电池模组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形,挤压模组安装位置周边的外围结构,导致潜在的结构失效风险,从而带来可靠性问题。
83.基于以上考虑,为了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和/或强度,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列电池单体,每一列电池单体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电池单体;间隔件,沿第二方向夹设于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之间,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端部件,位于至少两列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的端部;其中,间隔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超出至少两列电池单体的耦接部,端部件包括位于端部件内的接纳空间,接纳空间用于接纳耦接部的至少一部分,间隔件通过耦接部耦接到端部件,以约束间隔件和端部件之间沿第一方向的分离运动。
84.在提出的新的电池模组中,位于各列电池单体之间的间隔件和位于各列电池单体排布端部的端部件前者被部分地接纳在后者中,并且相互耦接,以便限制二者之间的因电池单体的膨胀所带来的分离趋势。通过有效地约束电池单体的可能膨胀,有助于实现强度和可靠性方面的改善。
8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池模组和/或电池可以但不限用于车辆、船舶或飞行器等用电设备中。可以使用具备本技术公开的电池模组和/或电池组成该用电设备的电源系统。
8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用电设备,电池被配置为对用电设备提供电能。用电设备可以为但不限于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例如,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
87.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的结构示意图。用电设备可以是车辆100,例如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或者使用电池的装置也可以是无人机或轮船等。车辆100包括电池200,电池200用于为车辆的工作提供电能。车辆100还包括车桥101、连接于车桥101的车轮102、马达103和控制器104,马达103用于驱动车桥101转动,控制器104用于控制马达103工作,电池200用于为马达103以及车辆中其它部件的工作提供电能。
88.电池200可以包括箱体和电池单体或者由电池单体形成的电池模组,箱体内部为中空结构,电池单体容纳于箱体内。箱体用于为电池单体提供容纳空间,并且可以包括用于电池单体的安装特征。箱体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互盖合,以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空间。此外,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可通过密封件来实现密封,密封件可以是密封圈、密封胶等。
89.请参考图2至图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300,包括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间隔件1以及端部件2。每一列电池单体3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多个电池单体3。间隔件1沿第二方向y夹设于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3之间。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相交。端部件2位于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沿第一方向x的端部。间隔件1包括沿第一方向x超出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的耦接部11,端部件2包括位于端部件2内的接纳空间20,接纳空间20用于接纳耦接部11的至少一部分。间隔件1通过耦接部11耦接到端部件2,以约束间隔件1和端部件2之间沿第一方向x的分离运动。
90.第一方向x意味着同一列中的电池单体3的排布方向,可以是纵向。第二方向y意味着各个列的依次放置方向,可以是横向。第二方向y可以垂直于第一方向x。虽然图2、图3示出了三列电池单体3,并且每列电池单体3具有特定的数量,但是电池模组300可包括两列或多于三列的电池单体3,并且每列电池单体3具有更多或更少的数量。
91.电池单体3是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基本单元,多个电池单体3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3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每个电池单体3可以为二次电池或一次电池;还可以是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但不局限于此。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电池单体3可以包括壳体、电极组件和端盖。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容纳于壳体内,端盖用于将壳体的开口封闭。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设在端盖本体上的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和防爆阀。电极组件可以叠加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可以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电极组件可以是由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通过卷绕形成的卷绕式结构,也可以是由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通过层叠布置形成的层叠式结构。电极组件还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可以是正极片中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作为正极极耳,可以是负极片中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作为负极极耳。正
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通过转接件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连接。例如,每一列排布的电池单体3可以彼此对齐,并且具有相同取向,例如在扁平体的情况下大面彼此面向。例如,电池单体3的这种大面相比于电池单体3的其它较窄面可以是电池单体3的主要膨胀面。
92.间隔件1用于将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3隔开。间隔件1可以是片状件,也可以说是板状件。如图3所示,间隔件1的位于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3之间的主体部10可以具有对应于电池单体3的主体的高度,使得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3之间的空间可以由间隔件1的主体部10占据。间隔件1可以通过涂胶和电池单体3粘接,或通过泡棉和电池单体3压紧,例如在扁平体的情况下粘接和/或压紧发生于电池单体3的侧向窄面上。这种间隔件1本身可用于提供绝缘和/或隔热等。
93.端部件2用于在各列电池单体3沿第一方向x的端部上提供隔挡。端部件2可以呈长方体形状。端部件2可以具有用于将电池模组300安装在箱体的安装特征以及适当的形状和尺寸。
94.间隔件1的耦接部11沿第一方向x超出电池单体3意味着沿第一方向x,间隔件1的耦接部11位于每列电池单体3沿第一方向x的最边上的电池单体3之外。这样,耦接部11便于与端部件2的结构(例如如下所述的接纳空间20或其它构造)相互作用,而不对各列电池单体3产生干涉。
95.接纳空间20位于端部件2内意味着接纳空间20至少部分地由端部件2的外周轮廓内的腔室限定,这种腔室可以相对于端部件2在至少一个方向上贯通或未贯通端部件2。当接纳空间20接纳耦接部11的至少一部分时,耦接部11的该部分定位在接纳空间20的范围内。
96.间隔件1通过耦接部11耦接到端部件2意味着二者发生约束或限制分离运动的配合,例如机械配合和/或连接配合和/或形状配合等。
9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通过有效地约束电池单体的可能膨胀,有助于实现可靠性和强度方面的要求。
98.请参考图2、图3、图4、图5、图10、图11、图12、图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间隔件1包括位于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3之间的主体部10,耦接部11包括与主体部10相连的插接部111,插接部111位于接纳空间20内。
99.间隔件1的主体部10意味着相对于间隔件1的其余部分占据间隔件1的大部分体积。主体部10可以在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3之间的空间内延伸。
100.插接部111与主体部10相连意味着它们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分开的部件连接而成。
101.插接部111位于接纳空间20内意味着插接部111可以从接纳空间20外插入其中,这种插入方向可以包括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或第三方向z,第三方向z与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均相交,可选地,第三方向z与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均垂直。
102.通过为间隔件1设置彼此相连的主体部10和插接部111,有助于简化具有成列电池单体间隔和抵抗膨胀功能的间隔件1的制造,通过将插接部111插接设置于接纳空间20内,有助于间隔件1和端部件2的安装配合。
103.请参考图4、图5、图10、图11、图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插接部111至少部分地通过对间隔件1沿第一方向x的端部进行折弯而形成。
104.间隔件1沿第一方向x的端部意味着间隔件1的最靠近端部件2的端部。折弯形成插接部111意味着间隔件1的被折弯端部发生变形,例如相对于与间隔件1的主体部10原本自然延续的构形发生变化。折弯的方向可以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所在的平面。
105.如图4、图5所示,通过折弯间隔件1的端部,例如可以形成中空筒状部,这可以通过将间隔件1的端部的边沿朝向间隔件1的主体部10回卷而形成。
106.如图10、图11、图12所示,通过折弯间隔件1的端部,例如可以形成沿着第二方向y的一个或多个突伸部,这可以通过在距间隔件1的端部的边沿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进行不同角度折弯而形成。
107.通过直接在间隔件1的端部本身上进行折弯形成插接部111的至少一部分,有助于降低额外耦接构件与间隔件1的主体部10形成连接接头的需求,以便降低工艺复杂性以及减少潜在失效点。
108.请参考图4、图5、图10、图11、图12、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部111形成为套筒结构或板状结构。
109.套筒结构意味着中空筒状结构。套筒的中空筒状结构用于接收紧固件(例如诸如螺栓或更一般的限位销)。如图4、图5所示,套筒结构可以呈圆柱形。但是套筒结构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套筒结构可以呈棱柱形。
110.板状结构意味着厚度小于其它尺寸的面状结构。板状结构可以具有单层或多层。如图10、图11、图12所示,板状结构可以呈单层或双层或两者。如图16所示,板状结构可以呈单层。但是板状结构的层数不限于此,例如板状结构可以具有三层以上。
111.可以额外连接套筒结构或板状结构作为插接部111,也可以通过折弯(例如上述折弯动作)形成套筒结构或板状结构。
112.通过设置位于接纳空间20内的套筒或板状的插接结构,有助于容易地制作和配置耦接部11的插接部111。
113.请参考图11、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板状结构包括至少两层沿第一方向x层叠设置的子板。
114.子板沿第一方向x层叠设置意味着它们的厚度沿第一方向x排布。相邻层的子板可以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包括焊接或粘接等,连接可以在层叠区域中连续地形成或间隔地形成。
115.如图11所示,板状结构通过折弯而在主体部10相对于第二方向y的一侧上具有层叠设置的两层子板,在主体部10相对于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上具有一层子板。
116.如图12所示,板状结构通过折弯而在主体部10相对于第二方向y的任一侧上均具有层叠设置的两层子板。
117.如图11、图12所示,尽管层叠子板之间示出了间隙,但是层叠子板可以相互接触并且如上所述相互固定连接。
118.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x层叠的子板,有助于增加插接部111的板状结构的强度,以便改善对于间隔件1和端部件2之间沿第一方向x的分离趋势的约束性能。
119.请参考图4、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耦接部11还包括连接部112,连接部112用于将插接部111与主体部10相连。
120.连接部112意味着在一端连接插接部111并且在另一端连接主体部10的结构。连接
部11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沿第一方向x延伸超出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以便提供位于每列电池单体3沿第一方向x的最边上的电池单体3之外的特定位置的插接部111。连接部112可以是进行连接的分开的部件,也可以是间隔件1的主体部10的连续部分,或者是插接部111的连续部分,或者插接部111和连接部112均由间隔件1的端部形成。如图5所示,连接部112可以与间隔件1的主体部10共面。
121.通过为耦接部11设置互连插接部111与主体部10的连接部112,有助于根据需求调节插接部111与主体部10之间的间距,以便适应间隔件1和端部件2的装配要求。
122.请参考图4、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耦接部11还包括层叠部113,层叠部113与插接部111连接,且层叠部113沿第二方向y与连接部112至少部分层叠设置。
123.层叠部113与连接部112沿第二方向y层叠设置意味着它们的厚度沿第二方向y排布。层叠部113与连接部112可以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包括焊接或粘接等,连接可以在层叠区域中连续地形成或间隔地形成。
124.层叠部113与插接部111连接意味着二者可以通过分开的部件连接而成,或者层叠部113是插接部111的连续部分。
125.如图4、图5所示,间隔件1沿第一方向x的端部可以形成连接部112,在连接部112的远离主体部10的一侧通过折弯而形成例如套筒结构的插接部111,形成插接部111时端部可以留有端头,端头可以折回并重叠在连接部112上,因而端头形成了层叠部113。
126.通过为耦接部11设置同样与插接部111连接并且还与连接部112至少部分层叠设置的层叠部113,有助于为插接部111与主体部10的连接结构提供增加的强度,以便改善对于间隔件1和端部件2之间沿第一方向x的分离趋势的约束性能。
127.请参考图4、图5、图10、图11、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部111沿第二方向y在主体部10的至少一侧上突伸。
128.插接部111在第二方向y上突伸意味着插接部111形成有用于阻碍间隔件1和端部件2之间沿第一方向x的分离运动或分离趋势的扩展的表面或形状,这种表面或形状可以用于与分开的紧固件配合,和/或与端部件2的至少一部分直接配合。
129.如图4、图5所示,呈套筒结构的插接部111沿第二方向y在主体部10的两侧上均突伸,例如在两侧上可以相同或不同程度地突伸。或者,呈套筒结构的插接部111可以沿第二方向y仅在主体部10的一侧上突伸。
130.如图10、图11、图12所示,呈板状结构的插接部111沿第二方向y在主体部10的两侧上均突伸,例如在两侧上可以相同或不同程度地突伸。这使得间隔件1沿第一方向x的端部呈t形。或者,呈板状结构的插接部111可以沿第二方向y仅在主体部10的一侧上突伸。这使得间隔件1沿第一方向x的端部呈l形。
131.通过为插接部111提供沿第二方向y超出主体部10的突伸结构,有助于增加抵抗间隔件1和端部件2之间沿第一方向x的分离趋势期间插接部111的受力区域和减少插接部111上的应力集中,有助于改善约束性能。
132.请参考图6、图13、图14、图17、图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端部件2设置有凹槽23,凹槽23从端部件2面向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的第一表面22凹陷形成,接纳空间20位于凹槽23内。
133.端部件2的第一表面22面向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意味着第一表面22是端部件2的邻
近或邻接每列电池单体3沿第一方向x的最边上的电池单体3的内侧表面。除凹槽23外,第一表面22的其余部分可以适形于电池单体3的邻近或邻接面(例如上述扁平体情况下的大面),例如可以呈平面。
134.凹槽23从第一表面22凹陷形成意味着凹槽23至少在第一方向x上远离电池单体3的凹进形成端部件2的材料缺少部。凹槽23将在端部件2的第一表面22上具有进入开口,进入开口可以是矩形或其它形状。当凹槽23没有贯通端部件2时,凹槽23在与进入开口相反的一侧具有内壁,内壁可以适形于插接部111的邻近或邻接外表面,例如当插接部111为套筒结构时为对应的部分筒形,或者内壁可以是平面的。
135.接纳空间20位于凹槽23内意味着凹槽23具有足够凹陷深度以用于接纳插接部111,并且可选地还用于接纳连接部112和/或层叠部113的至少一部分。
136.通过设置从端部件2的内侧表面向端部件2里凹陷形成凹槽23,有助于容易地制作和配置端部件2的接纳空间20,接纳空间20位于凹槽23内因而不会干涉内侧表面的其余部分与邻近或邻接的电池单体3的接合。
137.请参考图2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端部件2包括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孔21,孔21与凹槽23连通,以使紧固件5穿过孔21并与位于凹槽23内的插接部111相连,第三方向z、第二方向y和第一方向x两两相交。
138.第三方向z与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均相交,可选地,第三方向z与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均垂直。当第一方向x是纵向、第二方向y是横向时,第三方向z可以是竖向或高度方向。
139.如图6所示,对应的孔21和凹槽23在第三方向z上对准。随着紧固件5从例如端部件2的上表面插入,它行经凹槽23之前的孔段,然后在接纳有插接部111的凹槽23的段,它与插接部111相连,可选地它还可以继续行经凹槽23之后的孔段。当发生插接部111离开凹槽23的趋势时,由于紧固件5的连续性,施加在紧固件5的一段上的分离力传递到紧固件5的其余段上,而这样的其余段通过孔壁与端部件2相互作用,结果分离力被抵抗。
140.如图6所示,当插接部111呈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套筒结构时,紧固件5通过穿过套筒结构而与套筒结构相连。因此,相连至少包括分离力的传递连接,这样紧固件5至少充当限位销,便利地实现约束或限制间隔件1和端部件2之间的分离运动的机械配合。或者,紧固件5与插接部111可以固定连接,例如但不限于螺纹配合、过盈配合等。
141.通过在与第二方向y和第一方向x均相交的第三方向z上提供用于紧固件5穿过的孔21,有助于紧固件5的插装和与插接部111的配合,有助于通过紧固件5的力传递便利地实现端部件2与间隔件1两者之间的限位。
142.请参考图7、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孔21沿第三方向z贯通端部件2,以使紧固件5穿过端部件2并将电池模组300固定于用于容纳电池模组300的箱体7内。
143.沿第三方向z贯通端部件2的孔21意味着孔21沿第三方向z在两端敞开。端部件2形成为电池模组300相对于箱体7的安装特征,以便相同的紧固件5还通过端部件2将电池模组300安装到箱体7。
144.如图7、图8所示,箱体7可以被盖6封闭,包括位于箱体7的角部的模组安装梁71和设置在模组安装梁71中的模组安装孔72。当结合有间隔件1和端部件2的电池模组300容纳于箱体7内时,紧固件5穿过孔21并且进入模组安装孔72,以便将电池模组300固定于箱体7
内。为此,紧固件5和模组安装孔72可以分别包括外螺纹和内螺纹。如上所述,当紧固件5穿过孔21时,紧固件5与插接部111相连。此外,插接部111可以通过连接部112与间隔件1的主体部10分开距离,而连接部112也可以至少部分地接纳在凹槽23内。
145.通过利用相同的紧固件5连接间隔件1和端部件2以及端部件2和箱体7,有助于提供简化的电池组装工艺,有助于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
146.在前述紧固件5的实施例中,间隔件1和端部件2之间通过例如充当中间部件的紧固件5获得分离运动的约束或限制,而分离运动的约束或限制还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间隔件1和端部件2之间的直接配合获得,这样的直接配合意味着间隔件1和端部件2的各自对应部分的形状可以被互相卡接止挡,例如形状配合,从而导致间隔件1和端部件2之间的分离运动或分离趋势被阻碍,如以下参考实施例所述。
147.请参考图13、图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凹槽23沿第三方向z延伸至端部件2的至少一个端面,以在端部件2的至少一个端面形成开口24,开口24用于引导插接部111进入凹槽23,第三方向z、第二方向y和第一方向x两两相交。
148.由于开口24的存在,可以在间隔件1和端部件2沿第一方向x彼此交错的位置将插接部111引导到凹槽23中,或者反之亦然,即操作移动的部件是具有开口24的端部件2。从开口24沿第三方向z引导插接部111便于在第一方向x上远离电池单体3具有增大横向尺寸的突伸部的插接部111的安装配合。
149.如图13、图14所示,开口24可以具有与凹槽23相同或略大的截面形状,有助于促进引导。凹槽23可以沿第三方向z延伸至端部件2的两个端面,以在端部件2的两个端面均形成开口24,有助于降低端部件2的装配取向要求。
150.通过在与第二方向y和第一方向x均相交的第三方向z上提供用于引导插接部111穿过的端部件开口24,有助于插接部111的插装和与凹槽23的配合。
151.请参考图13、图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凹槽23包括相交且连通的第一子槽231和第二子槽232,第二子槽232经由第一子槽231连通至第一表面22,沿第二方向y,第二子槽232的尺寸大于第一子槽231的尺寸,第二子槽232的内壁用于止挡插接部111。
152.彼此连通以及在第一方向x上与端部件2的内侧表面连通的第一子槽231和第二子槽232可以视为依次从第一表面22远离电池单体3的凹陷。第二子槽232的第二方向尺寸大于第一子槽231的第二方向尺寸意味着更大的横向尺寸,以用于接纳在第一方向x上远离电池单体3具有增大横向尺寸的突伸部的插接部111。这样的第二子槽232将形成面向接纳空间20内部的内壁。插接部111和内壁的接触将阻碍间隔件1和端部件2之间沿着第一方向的分离运动的发生或进行,即分离力可以在二者的接触界面处被抵抗。也就是说,第二子槽232的内壁形成插接部111的止挡。
153.如图13、图14所示,第一子槽231可以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子槽232可以沿第二方向y在第一子槽231的两侧上均延伸。当第一子槽231和第二子槽232具有较窄的宽度时,凹槽23可以整体上形成t形槽的构造;如果第二子槽232沿第二方向y在第一子槽231的仅一侧上延伸,凹槽23可以整体上形成l形槽的构造。前者的t形槽可以接纳如图10、图11、图12所示的t形板状结构的插接部111,后者的l形槽可以接纳l形板状结构的插接部111。第一子槽231或第二子槽232可以不同地构造以与不同的插接部111形状匹配,实现对插接部111的止挡。
154.通过凹槽23在远离电池单体3的方向上具有沿第二方向y尺寸更大的子槽,有助于通过端部件2的内壁表面提供针对插接部111的卡接止挡,有助于节省装配空间。
155.请参考图15、图16、图17、图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凹槽23沿第一方向x贯通端部件2,耦接部11包括从插接部111朝向端部件2的背向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的第二表面25伸出的伸出部114,伸出部114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第二表面25用于止挡伸出部114。
156.凹槽23沿第一方向x贯通端部件2意味着接纳空间20在端部件2的第一表面22和端部件2的第二表面25之间连续地延伸,并且具有进入开口和离开开口。端部件2的第二表面25背向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意味着第二表面25是端部件2的远离每列电池单体3沿第一方向x的最边上的电池单体3的外侧表面。第二表面25例如可以呈平面。
157.伸出部114从第二表面25伸出意味着伸出部114具有位于凹槽23之外的部分。伸出部114可以是连接到插接部111的分开的部件,或者是插接部111的连续部分。对于后者,伸出部114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对间隔件1沿第一方向x的端部进行折弯而形成。如图16所示,伸出部114可以形成为板状结构。伸出部114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意味着伸出部114沿第二方向y在主体部10的至少一侧上突伸。
158.伸出部114形成有用于阻碍间隔件1和端部件2之间沿第一方向x的分离运动或分离趋势的扩展的表面或形状,这种表面或形状可以用于与端部件2的第二表面25直接配合。伸出部114和第二表面25的接触将阻碍间隔件1和端部件2之间沿着第一方向的分离运动的发生或进行,即分离力可以在二者的接触界面处被抵抗。也就是说,第二表面25形成伸出部114的止挡。如图16所示,伸出部114和插接部111可以在间隔件1沿第一方向x的端部呈l形。
159.如图17、图18所示,贯通的凹槽23可以呈沿第三方向z的细长形状。如果具有伸出部114的耦接部11需要从第一表面22插入,则伸出部114的最终构形可以在插入通过贯通的凹槽23之后形成,例如在前述折弯端部的情况下可以以笔直构形插入,然后在插入之后进行折弯。
160.通过耦接部11在远离电池单体3的方向上具有从端部件2的外侧表面伸出的伸出部114,有助于通过端部件2的外侧表面提供针对伸出部114的卡接止挡,有助于简化端部件2的制造。
161.请参考图15、图17、图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二表面25包括用于容置伸出部114的沉台26。
162.沉台26意味着从第二表面25内凹的凹部,它用于搁置伸出部114的至少一部分,以便减小伸出部114沿第一方向x超过沉台26周围的第二表面25区域的高度。沉台26与凹槽23连通,并且在与伸出部114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相同方向上延伸。
163.当伸出部114容置于沉台26时,沉台26的深度可以保护伸出部114的面向电池单体3的边缘。
164.通过在第二表面25设置沉台26来容置伸出部,有助于缓解伸出部114沿第一方向x的突出干涉,有助于降低伸出部114边缘翘曲的可能性。
165.请参考图15、图16、图17、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伸出部114与端部件2固定连接。
166.伸出部114从第二表面25伸出并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因此伸出部114可以与端部件2的第二表面25固定连接。当第二表面25包括沉台26并且伸出部114容置于其中时,伸出部114可以与第二表面25的沉台26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包括焊接或粘接等,连接可以在
伸出部114中连续地形成或间隔地形成。
167.通过固定连接伸出部114与端部件2,有助于增加连接强度,以便改善对于间隔件1和端部件2之间沿第一方向x的分离趋势的约束性能。
168.请参考图2、图3、图4、图5、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z,插接部111的尺寸小于主体部10的尺寸,第三方向z、第二方向y和第一方向x两两相交。
169.当第三方向z是竖向或高度方向时,耦接部11的插接部111的高度小于间隔件1的主体部10的高度。
170.可选地,沿第三方向z,连接部112的尺寸等于插接部111的尺寸。可选地,沿第三方向z,伸出部114的尺寸等于插接部111的尺寸。可选地,耦接部11可以折弯间隔件1的端部形成,可以先去除端部的不需要的高度部分然后再实施折弯,或者去除步骤可以设置在折弯期间或之后的阶段。例如,在片状间隔件1的情况下,耦接部11可以通过片状间隔件1的缩窄的条状端部的折弯形成。
171.尽管图10示出为插接部111的第三方向尺寸等于主体部10的第三方向尺寸,该耦接部11的插接部111的高度也可以相对于主体部10的高度减小。
172.通过设置减小尺寸的插接部111,有助于减重需求,有助于操作插接部111的装配。
173.请参考图2、图6、图9、图13、图15、图17,位于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沿第一方向x的端部的端部件2为一体成型结构。
174.在沿第一方向x的端部上,一体成型的端部件2沿第二方向y延伸跨过了电池单体3的所有列,也跨过了相邻列电池单体3之间的间隔件1。
175.通过设置沿第二方向y连续地延伸的一体成型端部件2,有助于增强电池模组300的结构完整性,以便降低与分体设置的多个端部件相比的装配复杂性以及减少潜在失效点。
176.可选地,电池模组300还包括围合于端部件2和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的外围的至少一个固定带4。如图2、图9、图15、图19所示,围合意味着在外围整周的包裹。这种围合包裹电池模组300的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侧向侧,并且可以是预加载的,从而提供箍紧。固定带4可以包括钢扎带和/或塑料扎带。可选地,一个固定带4定位在端部件2的沿第三方向z的一端部附近,另一个固定带4定位在端部件2的沿第三方向z的另一端部附近。通过设置固定带4,进一步改善对于电池单体3潜在膨胀的约束,而且有助于提供相对独立的电池模组300,以便于后续安装中的拾取和放置。
17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箱体7和上述的电池模组300,电池模组300设置于箱体7内。
178.请参见图19、图20,箱体7意味着容纳和承托电池单体3的部件。箱体7可以是一体成型得到,也可以是通过拼接组装得到。箱体7的材质可为但不限于金属、塑料、无机非金属或者木材等。可选地,箱体7上设置有减重孔,例如减重孔为设置在箱体7上的镂空孔。
179.如图19、图20所示,箱体7可以呈长方体形状,并且包括模组安装梁71和设置在模组安装梁71中的模组安装孔72。两个模组安装梁71在箱体7内的底部平行地设置在两个相对角部,每个模组安装梁71中有四个模组安装孔72。借助于在端部件2上提供的作为安装特征的孔(包括孔21),电池模组300可以在箱体7内固定,例如通过紧固件5。箱体7的顶部为敞口结构,盖6可以关闭箱体7,并且可选地在关闭界面处提供密封。
180.如图19、图20所示,模组安装梁71形成沿第三方向z的台阶部,因此端部件2的第三方向尺寸或高度可以减小,结果端部件2的高度将小于电池单体3的高度和小于间隔件1的主体部10的高度。
181.端部件2的与凹槽23连通的孔21与模组安装孔72对准,诸如螺栓的紧固件5延伸通过孔21并且进入模组安装孔72进行固定。
182.通过利用相同的紧固件5连接间隔件1和端部件2以及端部件2和箱体7,有助于提供简化的电池组装工艺,有助于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
18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300或电池。
184.通过具有本技术的特征,所提供的电池和用电设备可以获得关于电池模组300描述的益处。
185.下面结合附图2至20对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结构和组装进行说明:
186.如图2至图8、图19、图20所示,电池单体3大面紧贴排成列,列与列之间夹紧作为间隔件1的中隔板。间隔件1两侧伸出套筒结构作为插接部111,作为端部件2的端板相应位置设计同套筒尺寸大小配合的矩形凹槽23,当端部件2夹住电池单体3的前后两侧时,套筒伸进矩形凹槽23内。再由作为固定带4的钢带将所有电池单体3及端部件2进行捆绑固定。在端部件2对应凹槽23位置设有通孔作为孔21,使作为紧固件5的长螺栓可以穿过端部件2以及间隔件1的套筒,锁附在箱体7中的模组安装梁71上。
187.间隔件1前后两端各设有作为插接部111的套筒,套筒和作为间隔件1的主体部10的隔板主体之间有作为连接部112的套筒连接区域,套筒连接区域和套筒的高度一致。
188.端部件2相对于间隔件1位置(电池单体3的相邻列之间)设置有贯通的孔21,当电池模组300放入箱体7后,作为紧固件5的长螺栓可通过孔21及模组安装孔72,然后锁附在箱体7中。同时,相对于间隔件1位置在端部件2内侧开设矩形凹槽23。
189.间隔件1被夹紧在电池单体3的相邻列之间,然后前后再由端部件2压紧。当压紧时,间隔件1的套筒对准端部件2内的凹槽23。当压紧后,上下套接固定带4用以固定整个电池模组300。
190.当将电池模组300放入箱体7后,螺栓插入通过孔21,将电池模组300锁附在模组安装梁71上。具体地,螺栓穿过孔21,穿过套筒,穿过模组安装孔72,从而将电池模组300固定在模组安装梁71上。
191.这种箱体7前后对应端部件位置设置模组安装梁71,而模组安装梁71上对应孔位置设置模组安装孔72。
192.当电池单体3循环膨胀后,电池模组在长度方向受到膨胀力,有变长的趋势。螺栓通过套筒将电池模组拉住,从而使电池模组长度不发生或发生较小的变化,维持箱体内部结构不因电池模组变形而被破坏。
193.如图9至图14所示,间隔件1被夹紧在电池单体3的相邻列之间,通过端部件2的开口24,间隔件1和端部件2相互嵌套连接。间隔件1的作为插接部111的突伸板状结构可从上方插在端部件2的开口24中,进入端部件2内的t形槽。
194.如图15至图18所示,间隔件1被夹紧在电池单体3的相邻列之间,间隔件1的用于形成插接部111的端部(例如条状)插入贯通的凹槽23,折弯以形成伸出部114,进行伸出部114和沉台26对缝焊接后,将间隔件1和端部件2连接固定。
195.如图9至图14、图15至图18所示的实施例的电池模组300也可具有与如图2至图8、图19、图20所示的实施例的电池模组300对应的作为安装特征的孔,以用于以上述对应的方式锁附在箱体7中。
196.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善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每一列电池单体(3)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多个电池单体(3);间隔件(1),沿第二方向(y)夹设于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3)之间,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交;端部件(2),位于所述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端部;其中,所述间隔件(1)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x)超出所述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的耦接部(11),所述端部件(2)包括位于所述端部件(2)内的接纳空间(20),所述接纳空间(20)用于接纳所述耦接部(11)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间隔件(1)通过所述耦接部(11)耦接到所述端部件(2),以约束所述间隔件(1)和所述端部件(2)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分离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1)包括位于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3)之间的主体部(10),所述耦接部(11)包括与所述主体部(10)相连的插接部(111),所述插接部(111)位于所述接纳空间(2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111)至少部分地通过对所述间隔件(1)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端部进行折弯而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111)形成为套筒结构或板状结构。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结构包括至少两层沿所述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子板。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耦接部(11)还包括连接部(112),所述连接部(112)用于将所述插接部(111)与所述主体部(10)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耦接部(11)还包括层叠部(113),所述层叠部(113)与所述插接部(111)连接,且所述层叠部(113)沿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连接部(112)至少部分层叠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111)沿所述第二方向(y)在所述主体部(10)的至少一侧上突伸。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件(2)设置有凹槽(23),所述凹槽(23)从所述端部件(2)面向所述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的第一表面(22)凹陷形成,所述接纳空间(20)位于所述凹槽(23)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件(2)包括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孔(21),所述孔(21)与所述凹槽(23)连通,以使紧固件(5)穿过所述孔(21)并与位于所述凹槽(23)内的所述插接部(111)相连,所述第三方向(z)、所述第二方向(y)和所述第一方向(x)两两相交。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孔(21)沿所述第三方向(z)贯通所述端部件(2),以使所述紧固件(5)穿过所述端部件(2)并将所述电池模组(300)固定于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模组(300)的箱体(7)内。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3)沿第三方向(z)延伸至所述端部件(2)的至少一个端面,以在所述端部件(2)的至少一个端面形成开口(24),所述开口(24)用于引导所述插接部(111)进入所述凹槽(23),所述第三方向(z)、所述
第二方向(y)和所述第一方向(x)两两相交。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3)包括相交且连通的第一子槽(231)和第二子槽(232),所述第二子槽(232)经由所述第一子槽(231)连通至所述第一表面(22),沿所述第二方向(y),所述第二子槽(232)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子槽(231)的尺寸,所述第二子槽(232)的内壁用于止挡所述插接部(111)。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3)沿所述第一方向(x)贯通所述端部件(2),所述耦接部(11)包括从所述插接部(111)朝向所述端部件(2)的背向所述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的第二表面(25)伸出的伸出部(114),所述伸出部(114)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延伸,所述第二表面(25)用于止挡所述伸出部(114)。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25)包括用于容置所述伸出部(114)的沉台(26)。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114)与所述端部件(2)固定连接。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沿第三方向(z),所述插接部(111)的尺寸小于所述主体部(10)的尺寸,所述第三方向(z)、所述第二方向(y)和所述第一方向(x)两两相交。18.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300),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至少两列电池单体(3)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端部的端部件(2)为一体成型结构。19.一种电池(200),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7);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300),所述电池模组(300)容纳于所述箱体(7)内。2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300)或者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200)。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电池模组、电池和用电设备。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列电池单体,每一列电池单体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电池单体;间隔件,沿第二方向夹设于相邻的两列电池单体之间,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端部件,位于至少两列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的端部;其中,间隔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超出至少两列电池单体的耦接部,端部件包括位于端部件内的接纳空间,接纳空间用于接纳耦接部的至少一部分,间隔件通过耦接部耦接到端部件,以约束间隔件和端部件之间沿第一方向的分离运动。电池包括电池模组。用电设备包括电池模组或电池。用电设备包括电池模组或电池。用电设备包括电池模组或电池。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 李想 吴绵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5
技术公布日:2023/10/1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