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19 阅读:76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慢性肾脏病发病率正日趋增加,肾移植虽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受到供体、排斥反应、经济条件、法律法规等诸多限制,不能广泛的开展。血液透析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通过将人体血液在体外过滤清除代谢产物,并将干净的血液回输给患者,达到治疗目的。有效血液透析的基础是一个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能够提供充足的血流量。目前血液透析通路主要有:自体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虽然具有操作简单、即穿即用、透析便捷、快速等优势,但并不适合长期透析的患者,该方法术后患者舒适度差,相关并发症多,置管后可能出现导管血栓、静脉血栓、感染等问题。因此自体动静脉内瘘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建立长期血透通路时的主要选择。
3.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问题是内瘘血管狭窄,且较多发生在紧邻动脉的吻合口处。研究表明,此类狭窄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动静脉血流差异,动静脉瘘术后血流对吻合口血管壁施加压力和切应力,在血流冲击力的作用下,动脉压、管壁张力、壁面剪应力使血管吻合口出现湍流,进而引起吻合口处发生凝血和血栓,并进一步导致血管狭窄;二是缝合过程导致吻合口附近血管壁内膜损伤,激活凝血过程,释放活性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白介素等)促使平滑肌细胞从血管壁的中膜趋化移行至内膜,最终导致血管内膜增生,形成血管狭窄。
4.目前,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治疗吻合口处狭窄,延长动静脉瘘的使用周期。此外,在造瘘时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干预,从而降低狭窄形成的概率也是提高动静脉瘘使用周期的有效方法。例如,专利cn218045472u提供了一种血管吻合口保护装置,该装置从动静脉瘘的外部维持吻合口的特定角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血流动力学对吻合口的刺激,但这一装置只能从动静脉瘘的外部提供支撑,无法避免吻合口内部由血管内膜增生引起的吻合口狭窄。因此,如何同时从血液动力学和内膜增生两个方面降低动静脉瘘吻合口处的狭窄风险,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包括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所述动脉端支撑件设置有能与动脉血管贴合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静脉端支撑件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弧形面的轴线之间形成有呈锐角的夹角,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的表面设有用于抗血管内膜增生和抗凝血的药物涂层,静脉端支撑件为一变径结构的连接管,动脉端支撑件的弧形面以及静脉端支撑件的外表面均具有连续的褶皱结构。
8.上述发明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与弧形面的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
°‑
75
°

9.上述发明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静脉端支撑件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差值为1-5mm,静脉端支撑件的长度为5-30mm。
10.上述发明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药物涂层的加载区域面积占支撑系统外表面积的30%-60%。
11.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2.s1、利用机加工方法制备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
13.s2、将用于抗血管内膜增生或抗凝血的药物与可降解缓释载体溶于溶剂中,得到药物涂层溶液;
14.s3、将药物涂层溶液通过超声雾化喷涂、刷涂或静电纺丝方式在支撑系统外表面形成药物涂层;
15.s4、将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组合在一起,得到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
16.上述发明内容中,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选用聚四氟乙烯、镍钛合金、316lvm不锈钢、钴铬合金或聚酯为制备材料制备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
17.上述发明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系统的制备材料为金属材料时,需要对支撑系统进行电化学抛光和钝化处理,随后在其表面形成药物涂层。若支撑系统的制备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时,则直接在其表面形成药物涂层。
18.上述发明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可降解缓释载体选自聚乳酸及其共聚物、聚己内酯及其共聚物、聚丙交酯及其共聚物、聚二恶烷酮、聚乙醇酸或丝素蛋白。
1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四氢呋喃、六氟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甲醇、乙腈或二氯甲烷。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支撑系统的结构设计可以简化造瘘过程中的手术操作,即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上的褶皱结构能起到增强支撑系统锚定力的作用,使静脉可以通过缝线绑定在静脉端支撑件上,动脉则只需在连接头两侧的弧形面上缝合,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少了缝合引起的血管壁内膜损伤,降低了吻合口狭窄的概率;
22.(2)静脉支撑件的变径结构,使本发明的支撑系统可适用于更广直径范围的静脉血管,更利于静脉嵌套进支撑件,进一步减少了手术操作难度;
23.(3)通过在静脉端支撑件及动脉端支撑件的表面加载具有抗凝血和抗增生的药物涂层,能有效减少血液在吻合口处的凝血概率,降低吻合口周围血管内膜增生的风险。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动脉端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静脉端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28.图5为本发明置入血管内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动脉端支撑件,1.1-连接头,1.2-弧形面,2-静脉端支撑件,3-动脉血管,
4-静脉血管。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1.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32.实施例1:
33.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请参阅附图1-附图4所示,包括动脉端支撑件1和静脉端支撑件2,所述动脉端支撑件1设置有能与动脉血管贴合的弧形面1.2,所述弧形面1.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静脉端支撑件1的连接头1.1,所述连接头1.1与弧形面1.2的轴线之间形成有呈锐角的夹角,夹角的角度优选为45
°‑
75
°
,动脉端支撑件1和静脉端支撑件2的表面设有用于抗血管内膜增生和抗凝血的药物涂层,其药物涂层的加载区域面积占支撑系统外表面积的30%-60%,静脉端支撑件2是一长度为5-30mm且为变径结构的连接管,其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差值为1-5mm,动脉端支撑件1的弧形面以及静脉端支撑件2的外表面均具有连续的褶皱结构。
34.本发明提供的吻合口内支撑系统具体在使用过程中,请参阅附图5所示,造瘘时将支撑系统的动脉端支撑件1置入动脉血管3、静脉端支撑件2置入静脉血管4,其中动脉端支撑件1和静脉端支撑件2上的褶皱结构起到增强支撑系统锚定力的作用,使静脉血管4可以通过缝线绑定在静脉端支撑件2上,动脉血管也只需在连接头1.1两侧的弧形面1.2上缝合,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少了缝合引起的血管壁内膜损伤,降低了吻合口狭窄的概率。
35.其次,由于静脉支撑件2为变径结构设计,进而使得使本发明的支撑系统可适用于不同直径范围的静脉血管4,更利于静脉支撑件2嵌入静脉血管,进一步减少了手术操作难度。此外,在静脉端支撑件2及动脉端支撑件1的表面加载具有抗凝血和抗增生的药物涂层,能有效减少血液在吻合口处的凝血概率,降低吻合口周围血管内膜增生的风险。
36.实施例2:
37.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38.s1、利用机加工方法制备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
39.s2、将用于抗血管内膜增生或抗凝血的药物与可降解缓释载体溶于溶剂中,得到药物涂层溶液;
40.s3、将药物涂层溶液通过超声雾化喷涂、刷涂或静电纺丝方式在支撑系统外表面形成药物涂层;
41.s4、将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组合在一起,得到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
42.上述实施例中,制备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时,其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镍
钛合金、316lvm不锈钢、钴铬合金或聚酯;需要说明的是,当选用镍钛合金、316lvm不锈钢或钴铬合金为制备原材料时,需要对支撑系统进行电化学抛光和钝化处理,随后在其表面形成药物涂层;若选用聚四氟乙烯或聚酯为原材料时,则可直接在其表面形成药物涂层。
43.上述实施例中,可降解缓释载体选自聚乳酸及其共聚物、聚己内酯及其共聚物、聚丙交酯及其共聚物、聚二恶烷酮、聚乙醇酸或丝素蛋白。
44.上述实施例中,溶剂选自四氢呋喃、六氟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甲醇、乙腈或二氯甲烷。
45.实施例3:
46.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47.s1:通过机加工的方法,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材料加工成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其中,静脉端支撑件的长度为10mm,变径结构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差值为3mm;且连接头与弧形面的轴线之间呈45
°
夹角;
48.s2:将雷帕霉素与聚乳酸溶于四氢呋喃中,得到聚乳酸浓度为2%的药物涂层溶液;
49.s3:将药物涂层溶液通过超声雾化喷涂的方式分别在动脉支撑件和静脉支撑件表面形成药物涂层,并使两个支撑部件的药物涂层表面积占支撑系统整体表面积的40%。
50.s4:将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组合在一起,得到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
51.实施例4:
52.s1:通过机加工的方法,以316lvm不锈钢为原材料加工成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其中,静脉端支撑件的长度为20mm,变径结构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差值为4mm;且连接头与弧形面的轴线之间呈60
°
夹角;
53.s2:将动脉端支撑件与静脉端支撑件分别置于抛光液中,通电后进行电化学抛光处理;然后再对抛光后的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进行钝化处理;
54.s3:将雷帕霉素与聚己内酯溶于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7:3)中,得到聚己内酯浓度为1%的药物涂层溶液;
55.s4:将药物涂层溶液通过超声雾化喷涂的方式分别在动脉支撑件和静脉支撑件表面形成药物涂层,并使两个支撑部件的药物涂层表面积占支撑系统整体表面积的60%。
56.s5:将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组合在一起,得到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
5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所述动脉端支撑件设置有能与动脉血管贴合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静脉端支撑件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弧形面的轴线之间形成有呈锐角的夹角,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的表面设有用于抗血管内膜增生和抗凝血的药物涂层,静脉端支撑件为一变径结构的连接管,动脉端支撑件的弧形面以及静脉端支撑件的外表面均具有连续的褶皱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与弧形面之间的轴线形成的夹角为45
°‑
75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端支撑件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差值为1-5mm,静脉端支撑件的长度为5-3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涂层的加载区域面积占支撑系统外表面积的30%-60%。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口内支撑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利用机加工方法制备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s2、将用于抗血管内膜增生或抗凝血的药物与可降解缓释载体溶于溶剂中,得到药物涂层溶液;s3、将药物涂层溶液通过超声雾化喷涂、刷涂或静电纺丝方式在支撑系统外表面形成药物涂层;s4、将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组合在一起,得到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选用聚四氟乙烯、镍钛合金、316lvm不锈钢、钴铬合金或聚酯为制备材料制备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系统的制备材料为金属材料时,需要对支撑系统进行电化学抛光和钝化处理,随后在其表面形成药物涂层;若支撑系统的制备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时,则直接在其表面形成药物涂层。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缓释载体选自聚乳酸及其共聚物、聚己内酯及其共聚物、聚丙交酯及其共聚物、聚二恶烷酮、聚乙醇酸或丝素蛋白。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四氢呋喃、六氟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甲醇、乙腈或二氯甲烷。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吻合口内支撑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支撑系统包括静脉端支撑件和动脉端支撑件,两个支撑件通过机加工而成,动脉端支撑件设置有能与动脉血管贴合的弧形面,弧形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静脉端支撑件的连接头,连接头与弧形面的轴线之间形成有呈锐角的夹角,动脉端支撑件和静脉端支撑件的表面设有用于抗血管内膜增生和抗凝血的药物涂层,能降低吻合口周围血管内膜增生和发生血栓的风险,静脉端支撑件为一变径结构的连接管,可适用于不同直径范围的静脉血管,两个支撑件的外表面均具有连续的褶皱结构,造瘘时褶皱结构起到增强支撑系统锚定力的作用,能简化手术中血管的缝合操作,可减少缝合引起的血管壁内膜损伤,可降低吻合口狭窄的概率。吻合口狭窄的概率。吻合口狭窄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锋 胡晓 杜广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百优达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3/10/1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