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车辆与流程
未命名
10-08
阅读:128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车载安全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及包括该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已经走入越来越多的家庭,汽车在为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其他问题。例如,贵重物品遗留在车内可能造成用户的财产损失,儿童或宠物遗留在车内也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3.目前,对车内遗留对象的提示功能一般只是简单地提醒用户下车时不要忘记遗留物品,并没有分析判断用户是否遗留了物品、遗留了什么物品、遗留在车内什么位置。长时间的无针对性提醒使得用户出现提醒疲劳或者自动忽略这些提醒,这极大降低了汽车的使用体验。因此,期望提出一种智能的针对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案,为用户提供准确的提醒,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提醒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或至少缓解以上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按照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获取对应于第一车辆状态的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对应于第二车辆状态的第二舱内状态信息;比较所述第一舱内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二舱内状态信息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以及响应于车辆切换至第三车辆状态而基于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选择性地生成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用于指示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所述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
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车辆状态包括车门开启操作,所述第二车辆状态包括用户上车且车门关闭操作。
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所述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其中所述第三车辆状态包括车门开启且用户下车操作。
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所述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舱内状态信息各自包括对应于各个座舱位置的座舱内对象信息,所述第二舱内状态信息以预定时间间隔进行更新。
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所述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其中获取对应于第一车辆状态的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对应于第二车辆状态的第二舱内状态信息包括:响应于车辆进入所述第一车辆状态和所述第二车辆状态而分别获取座舱内图像信息;以及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处理所述座舱内图像信息以获取对应于所述第一车辆状态的所述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对应于所述第二车辆状态的所述第二舱内状态信息。
1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所述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其中比较所述第一舱内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二舱内状态信息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包括:基
于从所述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到所述第二舱内状态信息的变化来确定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包括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
1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所述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其中响应于车辆切换至第三车辆状态而基于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选择性地生成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包括:响应于车辆切换至所述第三车辆状态,基于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来追踪车内遗留对象以确定所述车内遗留对象是否被遗留在车内;以及响应于确定所述车内遗留对象被遗留在车内而生成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
1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所述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其中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用于以语音形式提醒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所述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
13.按照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导致执行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的步骤。
14.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运行时执行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的步骤。
15.根据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案能够选择性地生成针对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能够准确指示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所述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从而增加了对车内遗留对象检测和提醒的精准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提醒信息,提升了用户对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功能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附图说明
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各个方面的描述变得更加清晰和更容易理解,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单元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附图包括:
18.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19.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20.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的框图。
21.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的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参照其中图示了本技术示意性实施例的附图更为全面地说明本技术。但本技术可以按不同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解读为仅限于本文给出的各实施例。给出的上述各实施例旨在使本文的披露全面完整,以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更为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
员。
23.在本说明书中,诸如“包含”和“包括”之类的用语表示除了具有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有直接和明确表述的单元和步骤以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也不排除具有未被直接或明确表述的其它单元和步骤的情形。
24.除非特别说明,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并不表示单元在时间、空间、大小等方面的顺序而仅仅是作区分各单元之用。
25.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各个示例性实施例。
26.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27.如图1中所示,在步骤101中,获取对应于第一车辆状态的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对应于第二车辆状态的第二舱内状态信息。
28.可选地,第一车辆状态可以包括车门开启操作,第二车辆状态可以包括用户上车且车门关闭操作。可选地,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在第一车辆状态下对应于各个座舱位置的座舱内对象信息,第二舱内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在第二车辆状态下对应于各个座舱位置的座舱内对象信息,其中第二舱内状态信息可以以预定时间间隔进行更新,例如每隔3分钟更新一次。示例性地,座舱位置可以包括驾驶位置、副驾驶位置、后排左侧位置、后排右侧位置等,座舱内对象信息可以包括座舱内对象的类型、座舱内对象的数量、座舱内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等。示例性地,可以利用车门传感器来检测车门开启操作和车门关闭操作,以及可以利用重量传感器或视觉传感器来检测用户上车和用户下车的动作。
29.可选地,在步骤101中,可以响应于检测到车辆进入第一车辆状态和第二车辆状态而分别获取座舱内图像信息,以及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处理所述座舱内图像信息以获取对应于第一车辆状态的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对应于第二车辆状态的第二舱内状态信息。可选地,可以利用各种图像识别算法(例如,基于深度学习或机器学习的目标识别与检测算法)处理获取的座舱内图像信息以对各个座舱位置的座舱内对象进行识别和分类。
30.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视觉传感器(例如,摄像头)来获取座舱内图像信息。示例性地,视觉传感器可以实现为单独安装在车辆内部的前部的图像传感器来获得车辆内部的完整图像,或者可以实现为每个座位安装的图像传感器来获得每个座位的车辆内部图像,从而基于车辆内部的完整图像或每个座位的车辆内部图像来获取座舱内图像信息。示例性地,视觉传感器还可以包括图像处理器,所述图像处理器对获得的图像执行诸如噪声去除、颜色再现、压缩、图像质量调节、饱和度调节等的图像处理操作。
31.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车辆的乘客监控系统(oms,occupancy monitoring system)包含的视觉传感器(例如,摄像头)和图像分析算法来获取座舱内图像信息,从而避免额外的整车成本和复杂的设置布置。
32.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车辆进入第一车辆状态时,即当车门被开启时,可以触发车辆的oms来获取座舱内图像信息,并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处理所述座舱内图像信息以获取对应于第一车辆状态的第一舱内状态信息。示例性地,对应于第一车辆状态的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表格1来表示:
33.表格1
34.座舱位置座舱内对象信息
驾驶位置对象a1、b1、c1副驾驶位置对象a2、b2、c2后排左侧位置对象a3、b3、c3后排右侧位置对象a4、b4、c4
35.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车辆进入第二车辆状态时,即当用户上车且车门被关闭时,可以触发车辆的oms来获取座舱内图像信息,并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处理所述座舱内图像信息以获取对应于第二车辆状态的第二舱内状态信息。示例性地,对应于第二车辆状态的第二舱内状态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表格2来表示:
36.表格2
37.座舱位置座舱内对象信息驾驶位置对象a1、b1、c1副驾驶位置对象a2、b2、c2、d2后排左侧位置对象a3、b3、c3后排右侧位置对象a4、b4、c4
38.需要说明的是,对应于第一车辆状态的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对应于第二车辆状态的第二舱内状态信息还可以利用其他形式来表示和存储,以及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第二舱内状态信息中包括的对应于各个座舱位置的座舱内对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品、儿童、宠物等。
39.在步骤103中,比较第一舱内状态信息与第二舱内状态信息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
40.可选地,在步骤103中,可以比较第一舱内状态信息与第二舱内状态信息以基于从所述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到所述第二舱内状态信息的变化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包括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
41.作为示例,可以比较如以上表格1和表格2所示的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第二舱内状态信息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表格3来表示:
42.表格3
[0043][0044]
在步骤105中,响应于车辆切换至第三车辆状态而基于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选择性地生成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用于指示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所述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
[0045]
可选地,第三车辆状态可以包括车门开启且用户下车操作。可选地,在步骤105中,可以响应于车辆切换至第三车辆状态,基于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来追踪车内遗留对象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是否被遗留在车内以及被遗留在车内的座舱位置。当确定所述车内遗留对象被遗留在车内时则生成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当确定所述车内遗留对象未被遗留在
车内时则不生成提醒信息。示例性地,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可以借助于语音形式来提醒用户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例如可以通过文本转语音(text to speech,tts)技术以语音形式通过车载音响来准确提醒用户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可替代地,也可以通过视觉形式或触觉形式来显示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例如可以通过车载屏幕显示车内遗留对象的图像以进行提醒,或者可以通过振动用户离开车辆时接触的车辆部位的方式对其进行提醒。
[0046]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车辆进入第三车辆状态时,即当用户下车且车门被开启时,可以基于以上表格3中所示的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来追踪车内遗留对象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是否被遗留在车内以及被遗留在车内的座舱位置。示例性地,可以基于以上表格3中所示的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来追踪车内遗留对象以通过以下表格4来表示跟踪结果:
[0047]
表格4
[0048][0049]
基于如上表格4中所示的跟踪结果,可以生成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有对象d2被遗留在后排左侧位置,例如可以通过tts技术以语音形式“您的对象d2遗留在后排左侧位置”来提醒用户有对象d2被遗留在后排左侧位置,以便用户进行查找。
[0050]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能够选择性地生成针对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能够准确提醒用户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从而增加了对车内遗留对象检测和提醒的精准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提醒信息,提升了用户对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功能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0051]
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0052]
如图2中所示,在步骤201中,当车辆处于第一车辆状态时,获取对应于第一车辆状态的第一舱内状态信息。
[0053]
可选地,第一车辆状态可以包括车门开启操作,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在第一车辆状态下对应于各个座舱位置的座舱内对象信息。示例性地,座舱位置可以包括驾驶位置、副驾驶位置、后排左侧位置、后排右侧位置等,座舱内对象信息可以包括座舱内对象的类型、座舱内对象的数量、座舱内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等。示例性地,可以利用车门传感器来检测车门开启操作和车门关闭操作,以及可以利用重量传感器或视觉传感器来检测用户上车和用户下车的动作。
[0054]
在步骤203中,当车辆处于第二车辆状态时,获取对应于第二车辆状态的第二舱内状态信息。
[0055]
可选地,第二车辆状态可以包括用户上车且车门关闭操作,第二舱内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在第二车辆状态下对应于各个座舱位置的座舱内对象信息,其中第二舱内状态信息
可以以预定时间间隔进行更新,例如每隔3分钟更新一次。
[0056]
在步骤205中,比较第一舱内状态信息与第二舱内状态信息的一致性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可选地,可以基于从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到第二舱内状态信息的变化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包括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当第一舱内状态信息与第二舱内状态信息一致时,进入步骤207;当第一舱内状态信息与第二舱内状态信息不一致时,进入步骤209。
[0057]
在步骤207中,不生成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
[0058]
在步骤209中,响应于车辆切换至第三车辆状态而基于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选择性地生成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可选地,第三车辆状态可以包括车门开启且用户下车操作。
[0059]
可选地,在步骤209中,可以响应于车辆切换至第三车辆状态,基于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来追踪车内遗留对象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是否被遗留在车内以及被遗留在车内的座舱位置。当确定所述车内遗留对象被遗留在车内时则生成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示例性地,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可以借助于语音形式来提醒用户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例如可以通过tts技术以语音形式来提醒用户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
[0060]
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的框图。
[0061]
如图3中所示,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30包括通信单元310、存储器320(例如,诸如闪存、rom、硬盘驱动器、磁盘、光盘之类的非易失存储器)、处理器330以及存储在存储器320上并可在处理器33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40。
[0062]
通信单元310作为通信接口,被配置为在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30与外部设备或网络(例如,云端、移动终端等)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0063]
存储器320存储可由处理器330执行的计算机程序340。此外。存储器320还可存储处理器330执行计算机程序时生成的数据(例如,第一舱内状态信息、第二舱内状态信息等)和经通信单元310从外部接收的数据或命令。
[0064]
处理器330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340以实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
[0065]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能够选择性地生成针对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能够准确提醒用户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从而增加了对车内遗留对象检测和提醒的精准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提醒信息,提升了用户对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功能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0066]
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的配置图。
[0067]
如图4中所示,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40包括用户终端410、远程服务器420和车辆430。
[0068]
用户终端410是用户(例如,要乘车的人、进行了预约的人、乘客、驾驶者等)拥有的且能够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的装置。示例性地,用户终端100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据助理、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0069]
远程服务器420可以实现为云端服务器,例如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存
储、网络服务、云通信、安全服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设备。
[0070]
车辆430可以获取对应于第一车辆状态的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对应于第二车辆状态的第二舱内状态信息。
[0071]
可选地,第一车辆状态可以包括车门开启操作,第二车辆状态可以包括用户上车且车门关闭操作。可选地,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在第一车辆状态下对应于各个座舱位置的座舱内对象信息,第二舱内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在第二车辆状态下对应于各个座舱位置的座舱内对象信息,其中第二舱内状态信息可以以预定时间间隔进行更新,例如每隔3分钟更新一次。示例性地,座舱位置可以包括驾驶位置、副驾驶位置、后排左侧位置、后排右侧位置等,座舱内对象信息可以包括座舱内对象的类型、座舱内对象的数量、座舱内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等。示例性地,可以利用车门传感器来检测车门开启操作和车门关闭操作,以及可以利用重量传感器或视觉传感器来检测用户上车和用户下车的动作。
[0072]
可选地,当车辆430进入第一车辆状态和第二车辆状态时,车辆430可以利用oms包含的视觉传感器(例如,摄像头)和图像分析算法来获取座舱内图像信息,以及利用本地图像识别算法或者借助于远程服务器420的图像识别算法处理所述座舱内图像信息以获取对应于第一车辆状态的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对应于第二车辆状态的第二舱内状态信息,并将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第二舱内状态信息存储至本地数据库中或者发送至远程服务器420进行存储。可选地,可以利用各种图像识别算法处理获取的座舱内图像信息以对各个座舱位置的座舱内对象进行识别和分类。
[0073]
在获取对应于第一车辆状态的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对应于第二车辆状态的第二舱内状态信息后,车辆430可以比较第一舱内状态信息与第二舱内状态信息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或者借助于远程服务器420来比较第一舱内状态信息与第二舱内状态信息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并将确定的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发送至车辆430。
[0074]
当车辆430切换至第三车辆状态时,可以基于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选择性地生成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用于指示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所述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可选地,车辆430可以响应于切换至第三车辆状态,基于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来追踪车内遗留对象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是否被遗留在车内以及被遗留在车内的座舱位置。当确定所述车内遗留对象被遗留在车内时则生成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
[0075]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可以借助于语音形式来提醒用户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例如可以通过车辆430的tts技术以语音形式来提醒用户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也可以被发送至用户终端410来提醒用户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
[0076]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描述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的架构示意图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随着智能车辆的演变和新驾驶场景的出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提供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可以被修改和替换。
[0077]
另外,如上所述,本技术也可以被实施为一种车辆,其可以包括按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
[0078]
在可适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由本技术提供的各种实施例。而且,在可适用的情况下,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本文中阐述的各种硬件部件和/或软件部件可以被组合成包括软件、硬件和/或两者的复合部件。在可适用的情况下,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本文中阐述的各种硬件部件和/或软件部件可以被分成包括软件、硬件或两者的子部件。另外,在可适用的情况下,预期的是,软件部件可以被实现为硬件部件,以及反之亦然。
[0079]
根据本技术的软件(诸如程序代码和/或数据)可以被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存储介质上。还预期的是,可以使用联网的和/或以其他方式的一个或多个通用或专用计算机和/或计算机系统来实现本文中标识的软件。在可适用的情况下,本文中描述的各个步骤的顺序可以被改变、被组合成复合步骤和/或被分成子步骤以提供本文中描述的特征。
[0080]
提供本文中提出的实施例和示例,以便最好地说明按照本技术及其特定应用的实施例,并且由此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技术。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仅为了便于说明和举例而提供以上描述和示例。所提出的描述不是意在涵盖本技术的各个方面或者将本技术局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
技术特征:
1.一种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获取对应于第一车辆状态的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对应于第二车辆状态的第二舱内状态信息;比较所述第一舱内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二舱内状态信息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以及响应于车辆切换至第三车辆状态而基于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选择性地生成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用于指示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所述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车辆状态包括车门开启操作,所述第二车辆状态包括用户上车且车门关闭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车辆状态包括车门开启且用户下车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舱内状态信息各自包括对应于各个座舱位置的座舱内对象信息,所述第二舱内状态信息以预定时间间隔进行更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对应于第一车辆状态的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对应于第二车辆状态的第二舱内状态信息包括:响应于车辆进入所述第一车辆状态和所述第二车辆状态而分别获取座舱内图像信息;以及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处理所述座舱内图像信息以获取对应于所述第一车辆状态的所述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对应于所述第二车辆状态的所述第二舱内状态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比较所述第一舱内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二舱内状态信息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包括:基于从所述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到所述第二舱内状态信息的变化来确定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包括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车辆切换至第三车辆状态而基于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选择性地生成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包括:响应于车辆切换至所述第三车辆状态,基于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来追踪车内遗留对象以确定所述车内遗留对象是否被遗留在车内;以及响应于确定所述车内遗留对象被遗留在车内而生成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用于以语音形式提醒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所述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9.一种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导致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运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车载安全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及包括该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系统的车辆。按照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的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方法包括:获取对应于第一车辆状态的第一舱内状态信息和对应于第二车辆状态的第二舱内状态信息;比较所述第一舱内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二舱内状态信息以确定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以及响应于车辆切换至第三车辆状态而基于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信息选择性地生成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所述车内遗留对象的提醒信息用于指示车内遗留对象的类型和所述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所述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所述车内遗留对象所在的座舱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雷金亮 章伟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3/10/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