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08 阅读:105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挡墙是土建领域常见主体构筑物之一,它承受的主要荷载是土体自重及土体上部荷载产生的侧向压力。为了保证支挡结构的经济合理以及所支撑土体的稳定可靠,需要结合挡墙的受力情况,确定合适的挡墙支护形式与材料。
3.对于填土稳定的挡土墙而言,通常采取自然放坡自稳或者砌石、浇筑混凝土等挡土墙的方式维持填土稳定。采取填土自然放坡自稳时,需要大量占用土地且填方巨大,需要大量取土。采取砌石、浇筑混凝土等圬工挡墙方式不但成本较高,而且大量采石或使用水泥对环境的影响均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充分利用广源胶结料的材料特性,设计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及施工方法,既满足挡墙支护稳定性与耐久性要求,又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达到低碳环保、成本低的绿色建造目标。
5.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包括现状地面结构,现状地面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广源胶结料墙体,广源胶结料墙体的内侧填充有路堤填土体;路堤填土体的顶部铺设有路面结构,路面结构的端头一侧压在广源胶结料墙体的顶端,广源胶结料墙体的外侧为混凝土保护层,广源胶结料墙体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内部不同高度处设置有贯穿布置的泄水管,泄水管与路堤填土体相连通。
6.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的广源胶结料是一种采用胶凝材料对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天然材料以及弃土弃渣、建筑废渣、工业固废进行改良/改性,使其具有一定强度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
7.所述天然材料包括砂砾石、碎石土、粘土、沙土或河塘淤泥。
8.所述路面结构的顶部形成路面,路面结构的端头并位于广源胶结料墙体的顶端一侧形成土路肩和硬路肩。
9.所述泄水管与路堤填土体相连通的一侧设置有碎石反滤层,碎石反滤层的位于广源胶结料墙体和路堤填土体之间,且在碎石反滤层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黏土隔水层。
10.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的坡底部位设置有排水沟。
11.所述混凝土保护层按照工程经验和规范要求设计,厚度1.5cm~20cm,用坡线与竖直线的夹角表示的坡度为0
°
~17
°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c30;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的坡底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采用5
°
~15
°

12.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的结构尺寸根据墙后填土高度、荷载等级、填土内摩擦角参数,按照重力式挡土墙的抗滑移、抗倾覆、偏心距稳定性要求验算得出;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的广源胶结料中凝胶掺量为6%~20%。
13.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和路堤填土体采用同步分层碾压,每层铺土厚度30cm~35cm,每层压实8~12遍。
14.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广源胶结料墙体的结构尺寸、载荷等级的确定:依据重力式挡土墙的抗滑移、抗倾覆、偏心距稳定性要求计算广源胶结料墙体的结构尺寸和载荷等级;步骤二,广源胶结料墙体的广源胶结料制备:根据广源胶结料墙体的尺寸结构以及载荷强度,确定广源胶结料中凝胶掺量;步骤三,广源胶结料墙体的基础施工:在现状地面结构上开挖广源胶结料墙体的施工基础,并保证广源胶结料墙体的基础底部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步骤四,广源胶结料墙体和路堤填土的分层碾压:采用压路机对广源胶结料墙体和路堤填土进行同步分层碾压,每层铺土厚度30cm~35cm,每层压实8~12遍;在碾压过程中,沿着广源胶结料墙体的不同高度同步铺设泄水管;并在泄水管的管口部位设置碎石反滤层;步骤五,路面结构的施工布置:待所有的路堤填土和广源胶结料墙体碾压施工到一定高度之后,在顶部设置路面结构,然后继续碾压广源胶结料墙体,并使其与路面结构的顶部高程保持一致;步骤六,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布置:待广源胶结料墙体碾压完成之后,在广源胶结料墙体的外表面浇筑混凝土保护层;步骤七,排水沟的施工:待所有的广源胶结料墙体和路面结构施工完成之后,在坡底部位开挖排水沟。
15.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新型广源胶结料作为挡墙支护,充分利用广源料,符合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与宜构适材原则。
16.2、本发明可以在现状地面上进行施工,与墙后回填土同步施工,与传统素砼挡墙施工工艺相比,有效缩短了工期。
17.3、本发明利用广源料,配合少量凝胶材料拌合,造价较低,经济效益明显。
18.4、本发明边坡较陡,与自然放坡相比,节约用地,减少填土方量,对土地资源紧张、缺少土源的地区有显著优势。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剖面图。
21.图中:路面1、现状地面结构2、混凝土保护层3、广源胶结料墙体4、泄水管5、黏土隔水层6、碎石反滤层7、排水沟8、路面结构9、路堤填土10、土路肩11、硬路肩12。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23.本发明所采用的广源胶结料墙体4主要采用广源胶结料,相比于级配砂、级配碎石、块石、条石等天然建筑材料,工程中常遇到一些砂砾石、碎石土、粘土、沙土、河塘淤泥等天然材料以及建筑废渣、工业固废等品质较差常常作为弃料弃渣处理的材料,通常将这一类材料统称为“广源料”,根据广源料的性质采取加胶凝材料或固化剂对其进行改良改性增强,采用现场原位拌制或机械拌和形成一种便于利用的胶结料,统称为“广源胶结料”。广源胶结料利用胶凝材料或固化剂将部分微细颗粒胶结固化成较粗的颗粒,经碾压密实后其力学性能较原状材料有较大的提高,经试验与计算可作为重力式挡土墙,但这种材料由于胶凝材料或固化剂掺量较低,属于不完全胶结,成墙后的耐久性不及混凝土和砌石等常规圬工挡墙,难以满足现有圬工挡墙的技术要求。
24.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包括现状地面结构2,现状地面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广源胶结料墙体4,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内侧填充有路堤填土体10;路堤填土体10的顶部铺设有路面结构9,路面结构9的端头一侧压在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顶端,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外侧为混凝土保护层3,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混凝土保护层3的内部不同高度处设置有贯穿布置的泄水管5,泄水管5与路堤填土体10相连通。本发明采用新型广源胶结料作为挡墙支护,充分利用广源料,符合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与宜构适材原则。
25.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广源胶结料是一种采用胶凝材料对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天然材料以及弃土弃渣、建筑废渣、工业固废进行改良/改性,使其具有一定强度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通过上述的广源胶结料在保证挡土墙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有效简化了施工工艺过程,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
26.进一步的,所述天然材料包括砂砾石、碎石土、粘土、沙土或河塘淤泥。通过上述的天然材料增强了广源胶结料的原料来源。
27.进一步的,所述路面结构9的顶部形成路面1,路面结构9的端头并位于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顶端一侧形成土路肩11和硬路肩12。通过上述的路面结构9便于后续通行。
28.进一步的,所述泄水管5与路堤填土体10相连通的一侧设置有碎石反滤层7,碎石反滤层7的位于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路堤填土体10之间,且在碎石反滤层7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黏土隔水层6。通过上述的碎石反滤层7能够起到很好的过滤效果,进而防止泥土堵塞泄水管5。
29.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坡底部位设置有排水沟8。通过排水沟8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进而用于对路堤填土体10进行排水。
30.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保护层3按照工程经验和规范要求设计,厚度1.5cm~20cm,用坡线与竖直线的夹角表示的坡度为0
°
~17
°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c30。通过上述的尺寸能够实现对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有效保护,而且保证了表层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31.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坡底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采用5
°
~15
°
。通过采用上述的坡底结构设计,起到了抗滑的效果,进而保证了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抗滑移性能。
32.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结构尺寸根据墙后填土高度、荷载等级、填土内摩擦角参数,按照重力式挡土墙的抗滑移、抗倾覆、偏心距稳定性要求验算得出。通过上
述的尺寸结构设计,保证了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33.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广源胶结料中凝胶掺量为6%~20%。通过选用不同掺量的凝胶掺量保证了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不同性能要求。
34.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路堤填土体10采用同步分层碾压,每层铺土厚度30cm~35cm,每层压实8~12遍。通过上述的工艺,保证了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路堤填土体10的结构强度。
35.实施例2: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结构尺寸、载荷等级的确定:依据重力式挡土墙的抗滑移、抗倾覆、偏心距稳定性要求计算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结构尺寸和载荷等级;步骤二,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广源胶结料制备:根据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尺寸结构以及载荷强度,确定广源胶结料中凝胶掺量;步骤三,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基础施工:在现状地面结构2上开挖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施工基础,并保证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基础底部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步骤四,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路堤填土10的分层碾压:采用压路机对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路堤填土10进行同步分层碾压,每层铺土厚度30cm~35cm,每层压实8~12遍;在碾压过程中,沿着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不同高度同步铺设泄水管5;并在泄水管5的管口部位设置碎石反滤层7;步骤五,路面结构9的施工布置:待所有的路堤填土10和广源胶结料墙体4碾压施工到一定高度之后,在顶部设置路面结构9,然后继续碾压广源胶结料墙体4,并使其与路面结构9的顶部高程保持一致;步骤六,混凝土保护层3的施工布置:待广源胶结料墙体4碾压完成之后,在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外表面浇筑混凝土保护层3;步骤七,排水沟8的施工:待所有的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路面结构9施工完成之后,在坡底部位开挖排水沟8。
36.实施例3: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支护结构,它包括位于坡体里层的广源胶结料墙体4,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外表面设置有混凝土保护层3,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坡体内部通过路堤填土10进行回填;坡底位置设置有排水沟8;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混凝土保护层3的内部贯穿有连通路堤填土10的泄水管5。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挡墙支护结构,在挡墙的应用中,胶结料与挡墙后路堤填土同步分层碾压。这种胶结料挡墙支护结构,在保证墙身稳定与耐久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广源料,低碳环保,绿色节能,并且有效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
37.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凝胶掺量的多少,是后续所填筑挡墙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保障。而且其采用新型广源胶结料作为挡墙支护,充分利用广源料,符合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与宜构适材原则。
38.进一步的,所述路面距现状地面结构2的高差控制在2m以内,墙顶与路面1齐平,墙高3m,面坡垂直。
39.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凝胶掺量为6%。根据不同地区土源的差异灵活调整,通过采用不同的凝胶掺量在保证挡墙结构稳定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工程成本。
40.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保护层3采用c20混凝土,厚度1.5cm。
41.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采用分层填筑压实,且添加早强剂以提高挡墙结构的早期强度。通过上述的早强剂能够在填筑早期快速的实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固化,进而保证及时提高挡墙强度。
42.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沟8沿着挡墙布设,排水沟与自然放坡路段衔接顺畅。通过上述的排水沟能够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
43.进一步的,所述泄水管5采用pvc管,且泄水管5在挡墙填筑时埋设,位置距离分层碾压面距离不小于0.3m。通过上述的泄水管5起到了对挡墙内部进行排水的目的,进而保证了坡体的稳定性。
44.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反滤层7,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防止排水管堵塞。
45.进一步的,所述路堤填土10采用压路机碾压,每层铺土厚度30cm~35cm,每层压实8~12遍。通过上述的回填碾压夯实,保证了路堤填土10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最终保证了挡墙可靠性。
46.实施例4: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支护结构,它包括位于坡体里层的广源胶结料墙体4,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外表面设置有混凝土保护层3,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坡体内部通过路堤填土10进行回填;坡底位置设置有排水沟8;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混凝土保护层3的内部贯穿有连通路堤填土10的泄水管5。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挡墙支护结构,在挡墙的应用中,胶结料与挡墙后路堤填土同步分层碾压。这种胶结料挡墙支护结构,在保证墙身稳定与耐久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广源料,低碳环保,绿色节能,并且有效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
47.进一步的,所述路面距现状地面结构2的高差控制在7m以内,墙顶与路面1齐平,墙高8m,面坡10
°

48.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凝胶掺量为10%。
49.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保护层3采用c25混凝土,厚度10cm。
50.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采用分层填筑压实,且添加早强剂以提高挡墙结构的早期强度。通过上述的早强剂能够在填筑早期快速的实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固化,进而保证及时提高挡墙强度。
51.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沟8沿着挡墙布设,排水沟与自然放坡路段衔接顺畅。通过上述的排水沟能够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
52.进一步的,所述泄水管5采用pvc管,且泄水管5在挡墙填筑时埋设,位置距离分层碾压面距离不小于0.3m。通过上述的泄水管5起到了对挡墙内部进行排水的目的,进而保证了坡体的稳定性。
53.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反滤层7,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防止排水管堵塞。
54.进一步的,所述路堤填土10采用压路机碾压,每层铺土厚度30cm~35cm,每层压实8
~12遍。通过上述的回填碾压夯实,保证了路堤填土10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最终保证了挡墙可靠性。
55.实施例5: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支护结构,它包括位于坡体里层的广源胶结料墙体4,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外表面设置有混凝土保护层3,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坡体内部通过路堤填土10进行回填;坡底位置设置有排水沟8;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混凝土保护层3的内部贯穿有连通路堤填土10的泄水管5。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挡墙支护结构,在挡墙的应用中,胶结料与挡墙后路堤填土同步分层碾压。这种胶结料挡墙支护结构,在保证墙身稳定与耐久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广源料,低碳环保,绿色节能,并且有效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
56.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凝胶掺量的多少,是后续所填筑挡墙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保障。而且其采用新型广源胶结料作为挡墙支护,充分利用广源料,符合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与宜构适材原则。
57.进一步的,所述路面距现状地面结构2的高差控制在11m以内,墙顶与路面1齐平,墙高12m,面坡17
°

58.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凝胶掺量为20%。
59.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保护层3采用c30混凝土,厚度20cm。
60.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采用分层填筑压实,且添加早强剂以提高挡墙结构的早期强度。通过上述的早强剂能够在填筑早期快速的实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固化,进而保证及时提高挡墙强度。
61.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沟8沿着挡墙布设,排水沟与自然放坡路段衔接顺畅。通过上述的排水沟能够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
62.进一步的,所述泄水管5采用pvc管,且泄水管5在挡墙填筑时埋设,位置距离分层碾压面距离不小于0.3m。通过上述的泄水管5起到了对挡墙内部进行排水的目的,进而保证了坡体的稳定性。
63.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反滤层7,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防止排水管堵塞。
64.进一步的,所述路堤填土10采用压路机碾压,每层铺土厚度30cm~35cm,每层压实8~12遍。通过上述的回填碾压夯实,保证了路堤填土10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最终保证了挡墙可靠性。
65.实施例6: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支护结构,它包括位于坡体里层的广源胶结料墙体4,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外表面设置有混凝土保护层3,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坡体内部通过路堤填土10进行回填;坡底位置设置有排水沟8;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混凝土保护层3的内部贯穿有连通路堤填土10的泄水管5。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挡墙支护结构,在挡墙的应用中,胶结料与挡墙后路堤填土同步分层碾压。这种胶结料挡墙支护结构,在保证墙身稳定与耐久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广源料,低碳环保,绿色节能,并且有效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
66.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凝胶掺量的多少,是后续所填筑挡墙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保障。而且其采用新型广源胶结料作为挡墙支护,充分利用广源料,符合节能
环保、绿色低碳与宜构适材原则。
67.进一步的,所述路面距现状地面结构2的高差不做控制,墙顶有填土,墙高3m,面坡0
°

68.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凝胶掺量为6%。
69.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保护层3采用c20混凝土,厚度1.5cm。
70.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采用分层填筑压实,且添加早强剂以提高挡墙结构的早期强度。通过上述的早强剂能够在填筑早期快速的实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固化,进而保证及时提高挡墙强度。
71.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沟8沿着挡墙布设,排水沟与自然放坡路段衔接顺畅。通过上述的排水沟能够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
72.进一步的,所述泄水管5采用pvc管,且泄水管5在挡墙填筑时埋设,位置距离分层碾压面距离不小于0.3m。通过上述的泄水管5起到了对挡墙内部进行排水的目的,进而保证了坡体的稳定性。
73.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反滤层7,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防止排水管堵塞。
74.进一步的,所述路堤填土10采用压路机碾压,每层铺土厚度30cm~35cm,每层压实8~12遍。通过上述的回填碾压夯实,保证了路堤填土10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最终保证了挡墙可靠性。
75.实施例7: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支护结构,它包括位于坡体里层的广源胶结料墙体4,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外表面设置有混凝土保护层3,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坡体内部通过路堤填土10进行回填;坡底位置设置有排水沟8;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混凝土保护层3的内部贯穿有连通路堤填土10的泄水管5。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挡墙支护结构,在挡墙的应用中,胶结料与挡墙后路堤填土同步分层碾压。这种胶结料挡墙支护结构,在保证墙身稳定与耐久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广源料,低碳环保,绿色节能,并且有效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
76.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凝胶掺量的多少,是后续所填筑挡墙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保障。而且其采用新型广源胶结料作为挡墙支护,充分利用广源料,符合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与宜构适材原则。
77.进一步的,所述路面距现状地面结构2的高差不做控制,墙顶有填土,墙高5m,面坡10
°

78.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凝胶掺量为10%。
79.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保护层3采用c25混凝土,厚度10cm。
80.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采用分层填筑压实,且添加早强剂以提高挡墙结构的早期强度。通过上述的早强剂能够在填筑早期快速的实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固化,进而保证及时提高挡墙强度。
81.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沟8沿着挡墙布设,排水沟与自然放坡路段衔接顺畅。通过上述的排水沟能够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
82.进一步的,所述泄水管5采用pvc管,且泄水管5在挡墙填筑时埋设,位置距离分层碾压面距离不小于0.3m。通过上述的泄水管5起到了对挡墙内部进行排水的目的,进而保证
了坡体的稳定性。
83.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反滤层7,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防止排水管堵塞。
84.进一步的,所述路堤填土10采用压路机碾压,每层铺土厚度30cm~35cm,每层压实8~12遍。通过上述的回填碾压夯实,保证了路堤填土10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最终保证了挡墙可靠性。
85.实施例8: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支护结构,它包括位于坡体里层的广源胶结料墙体4,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外表面设置有混凝土保护层3,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坡体内部通过路堤填土10进行回填;坡底位置设置有排水沟8;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混凝土保护层3的内部贯穿有连通路堤填土10的泄水管5。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挡墙支护结构,在挡墙的应用中,胶结料与挡墙后路堤填土同步分层碾压。这种胶结料挡墙支护结构,在保证墙身稳定与耐久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广源料,低碳环保,绿色节能,并且有效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
86.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凝胶掺量的多少,是后续所填筑挡墙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保障。而且其采用新型广源胶结料作为挡墙支护,充分利用广源料,符合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与宜构适材原则。
87.进一步的,所述路面距现状地面结构2的高差不做控制,墙顶有填土,墙高12m,面坡17
°

88.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凝胶掺量为20%。
89.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保护层3采用c30混凝土,厚度20cm。
90.进一步的,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采用分层填筑压实,且添加早强剂以提高挡墙结构的早期强度。通过上述的早强剂能够在填筑早期快速的实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固化,进而保证及时提高挡墙强度。
91.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沟8沿着挡墙布设,排水沟与自然放坡路段衔接顺畅。通过上述的排水沟能够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
92.进一步的,所述泄水管5采用pvc管,且泄水管5在挡墙填筑时埋设,位置距离分层碾压面距离不小于0.3m。通过上述的泄水管5起到了对挡墙内部进行排水的目的,进而保证了坡体的稳定性。
93.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反滤层7,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防止排水管堵塞。
94.进一步的,所述路堤填土10采用压路机碾压,每层铺土厚度30cm~35cm,每层压实8~12遍。通过上述的回填碾压夯实,保证了路堤填土10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最终保证了挡墙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现状地面结构(2),现状地面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广源胶结料墙体(4),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内侧填充有路堤填土体(10);路堤填土体(10)的顶部铺设有路面结构(9),路面结构(9)的端头一侧压在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顶端,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外侧为混凝土保护层(3),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混凝土保护层(3)的内部不同高度处设置有贯穿布置的泄水管(5),泄水管(5)与路堤填土体(10)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广源胶结料是一种采用胶凝材料对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天然材料以及弃土弃渣、建筑废渣、工业固废进行改良/改性,使其具有一定强度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材料包括砂砾石、碎石土、粘土、沙土或河塘淤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结构(9)的顶部形成路面(1),路面结构(9)的端头并位于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顶端一侧形成土路肩(11)和硬路肩(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管(5)与路堤填土体(10)相连通的一侧设置有碎石反滤层(7),碎石反滤层(7)的位于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路堤填土体(10)之间,且在碎石反滤层(7)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黏土隔水层(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坡底部位设置有排水沟(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保护层(3)按照工程经验和规范要求设计,厚度1.5cm~20cm,用坡线与竖直线的夹角表示的坡度为0
°
~17
°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c30;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坡底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采用5
°
~15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结构尺寸根据墙后填土高度、荷载等级、填土内摩擦角参数,按照重力式挡土墙的抗滑移、抗倾覆、偏心距稳定性要求验算得出;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广源胶结料中凝胶掺量为6%~2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路堤填土体(10)采用同步分层碾压,每层铺土厚度30cm~35cm,每层压实8~12遍。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结构尺寸、载荷等级的确定:依据重力式挡土墙的抗滑移、抗倾覆、偏心距稳定性要求计算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结构尺寸和载荷等级;步骤二,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广源胶结料制备:根据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尺寸结构以及载荷强度,确定广源胶结料中凝胶掺量;步骤三,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基础施工:在现状地面结构(2)上开挖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施工基础,并保证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基础底部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
步骤四,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路堤填土(10)的分层碾压:采用压路机对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路堤填土(10)进行同步分层碾压,每层铺土厚度30cm~35cm,每层压实8~12遍;在碾压过程中,沿着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不同高度同步铺设泄水管(5);并在泄水管(5)的管口部位设置碎石反滤层(7);步骤五,路面结构(9)的施工布置:待所有的路堤填土(10)和广源胶结料墙体(4)碾压施工到一定高度之后,在顶部设置路面结构(9),然后继续碾压广源胶结料墙体(4),并使其与路面结构(9)的顶部高程保持一致;步骤六,混凝土保护层(3)的施工布置:待广源胶结料墙体(4)碾压完成之后,在广源胶结料墙体(4)的外表面浇筑混凝土保护层(3);步骤七,排水沟(8)的施工:待所有的广源胶结料墙体(4)和路面结构(9)施工完成之后,在坡底部位开挖排水沟(8)。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力式复合结构挡土墙及施工方法,包括现状地面结构,现状地面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广源胶结料墙体,广源胶结料墙体的内侧填充有路堤填土体;路堤填土体的顶部铺设有路面结构,路面结构的端头一侧压在广源胶结料墙体的顶端,广源胶结料墙体的外侧为混凝土保护层,广源胶结料墙体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内部不同高度处设置有贯穿布置的泄水管,泄水管与路堤填土体相连通。既满足挡墙支护稳定性与耐久性要求,又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达到低碳环保、成本低的绿色建造目标。成本低的绿色建造目标。成本低的绿色建造目标。


技术研发人员:关兰兰 郭光文 余英 丁清 张小柱 曾勃 王训锋 樊金山 黎祖华 肖平 杨明莉 虞贵期 刘长春 谢青华 周峰 姜诚 谭恺炎 周博子 赵晓茵 谭佳佳 刘丰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3/10/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