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08
阅读:83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海洋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海洋旅游业对我国海洋经济的贡献度正在不断提升,发展海上旅游装备可以作为很好的市场切入点,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力。然而目前我国现有海上旅游装备体量小,游客承载能力弱,设施简陋,景观乏味,旅游内容单调,且数量严重不足,已经无法满足我国游客日益增长的海上旅游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基于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创新性的开发出体量大、游客接待能力强、功能多样化的一种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其具体结构为,包括主船体,所述主船体包括:甲板、生活设施,设置在所述甲板上、码头,设置在所述主船体的首尾部、救生系统,设置在所述主船体的两侧舷上,以及锚泊系统,设置在所述主船体的首尾部。其中,所述主船体由多个船体模块海上拼接组成,所述船体模块之间由连接器系统连接。所述船体模块包括第一船体模块、第二船体模块、第三船体模块、第四船体模块、第五船体模块、第六船体模块。所述船体模块内部由多个横向或纵向舱壁分隔成不同的功能舱室,所述船体模块根据形状、大小或功能分为多种类型。
4.采用上述具体结构,主船体由多个船体模块海上拼接组成,使得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不必在船坞中一体成型,能够根据需求单独设计建造船体模块,再通过使用连接器系统在水面上完成主船体的拼接。从而,组装成大体量、接待能力强、多功能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
5.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甲板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主甲板、第一甲板以及第二甲板。
6.采用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从上至下主船体包括三层甲板,能够将空间进行分区,以容纳更多的娱乐生活设施。
7.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左右舷侧被所述船体模块分割出多组内外连通域月池,用于设置游艇靠泊码头或水上娱乐设施。
8.采用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设置多个连通域月池,有效的减少了水线面面积,改善了平台的水动力性能,提高了平台抗台能力,同时减轻了船体空船重量,降低建造成本。
9.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主船体尾部两侧设置有游艇通道,所述游艇通道连通外部水域与所述月池。
10.采用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游艇能够通过游艇通道进入月池中的游艇靠泊码头停靠。
11.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系统为多个,设置在所述船体模块边缘,包
括:销孔,设置在所述船体模块边缘;固定楔块,为呈楔形的固定件,其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孔径与所述销孔孔径一致;连接销轴,其形状与所述通孔以及所述销孔相配合,所述连接销轴用于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销孔,从而将两所述船体模块相互固定。
12.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包括多种工况状态:拖航工况、海上拼接工况、运营作业工况、风暴自存工况。
13.采用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当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在水面运营时,可以根据自身状态或者气象条件,通过压/排载操作调节平台吃水,用于不同作业工况之间的转换,可以有效的防止甲板上浪和波浪抨击。
14.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系统的数量及布置排列形式需要根据所述主船体在不同的所述工况下所受载荷来确定。
15.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码头包括:大型靠泊码头,设置于所述主船体尾部;小型靠泊码头,设置于所述主船体首部。
16.采用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大型靠泊码头用于停靠大型邮轮,小型靠泊码头用于停靠小型游船,分开停靠不同吨位的船只,有利于航运管理和安全。
17.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锚泊系统为多点锚泊系统,所述锚泊系统与所述主船体多点连接。
18.采用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多点锚泊系统能够将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与海床固定,使其最大可抵御17级台风的袭扰。
19.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主船体还包括多组拖曳设备,用于所述主船体的移动。
20.采用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通过多组拖曳设备,主船体能够在水面上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21.下面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各个技术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附图为示例性的,一些技术特征并不以实际比例示出,并且一些附图中可能省略了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中惯用的且对于理解和实现本技术并非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征,或是额外示出了对于理解和实现本技术并非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征,也就是说,附图所示的各个技术特征的组合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另外,在本技术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内容也是相同的。具体的附图说明如下:
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主甲板平面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第一甲板平面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第二甲板平面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娱乐休闲甲板平面示意图;
26.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舱内甲板视示意图;
27.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舷侧示意图;
28.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连接器局部放大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主船体;2-船中生活区;3-尾部生活区;4-舷侧生活区;5-邮轮靠泊码头;6-游艇靠泊码头;7-休闲娱乐甲板;8-连接器系统;9-救生系统;10-锚泊系统;11-直升机甲板;1.1-第一船体模块;1.2-第二船体模块;1.3-第三船体模块;1.4-第四船体模
块;1.5-第五船体模块;1.6-第六船体模块;1.7-首部月池;1.8-尾部月池;1.9-游艇甬道;8.1-连接销轴;8.2-固定楔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使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功能、特点。
31.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下文简称为“平台”),平台整体造型水平截面为椭圆环形,组装后的整体为“和平鸽”造型。主船体1尺寸为长400米,宽400米,深15米。最大游客接待能力约为6000人,船员和服务人员约1500人。平台包括主船体1,主船体1包括:甲板,甲板上设置有生活设施;码头,设置在主船体的首尾部;救生系统9,设置在主船体的两侧舷上;锚泊系统10,设置在主船体的首尾部。其中,所述主船体1由多个船体模块海上拼接组成,所述船体模块之间由连接器系统8连接。
32.在本实施例中,甲板有三层,从下至上依次分别为主甲板、第一甲板以及第二甲板。
33.在本实施例中,主船体1由十个形状、结构、功能不同的六种船体模块组成,如图5所示,包括一个第一船体模块1.1、一个第二船体模块1.2、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三船体模块1.3、左右对称的两个第四船体模块1.4、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五船体模块1.5和左右对称的两个第六船体模块1.6。
34.六种船体模块在主船体上组成多种功能区,包括:
35.船中生活区2:位于主船体1的中部位置,共有三层。主甲板层设有商业步行街,展览区,特殊餐饮区,娱乐休闲区和海底隧道等。第一甲板层设有沙狐球馆,保龄球馆,乒乓球室等室内球馆,美容院,水疗区,健身房,棋牌室,儿童乐园区以及休闲长廊等。第二甲板层设有多功能厅,家庭影院,室内足球场以及休闲长廊等。
36.船尾生活区3:位于主船体1的尾部位置,也有三层。主甲板层设有接待大厅,员工办公区,大型餐厅,医院和娱乐休闲区等。第一甲板层设有大型商业场,进口食品商场,纪念品店和工艺精品店。第二甲板层设有大型剧院,vip影厅,大型会议室和商务餐厅等。
37.舷侧生活区4:位于主船体1的左右两舷,也有三层。主甲板层为船员及员工居住、办公区。第一甲板层和第二甲层为游客居住区。
38.邮轮靠泊码头5:位于主船体1的尾部位置,可停靠大型豪华邮轮,理论最大可停靠八万吨级邮轮。
39.游艇靠泊码头6:位于主船体1的首部位置,其形状为“橄榄枝”造型,用于停靠游艇、垂钓艇等小型船舶。
40.休闲娱乐甲板7:位于主船体1的顶部,布置有穹顶,人造沙滩,无边界露天泳池,泳池,水疗按摩池、露天池酒吧以及园林景观带等,用作游客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41.连接器系统8:用于连接主船体1的各个船体模块,连接器系统8为多个,设置在船体模块边缘,包括:销孔,设置在船体模块边缘;固定楔块8.2,为呈楔形的固定件,其上开有通孔,通孔孔径与销孔孔径一致;连接销轴8.1,其形状与通孔以及销孔相配合,连接销轴8.1用于穿过通孔与销孔,从而将两船体模块相互固定。
42.救生系统9:对称设置于主船体1的两侧,包括救生艇和救生筏等多种海上救援设
备,其数量根据平台上人员进行满额配备,并满足相关规范和法规要求。
43.锚泊系统10:为多点锚泊系统,分别布置于主船体1两舷的首部和尾部四角位置。其包括锚泊绞车、锚链、大抓力锚和锚架等,用于平台与海床固定,具备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其理论上最大可抵御17级台风。
44.压/排载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压载舱,压载舱分布在各个船体模块内。控制装置与多个分布在船体模块上的平衡传感器连接。当平衡传感器检测到平台的重心发生偏移时,控制装置能够自动控制压排水箱进行吸水/排水操作。压/排载系统,能够帮助平台保持平衡和稳定性,确保船只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安全运行。
45.其中,平台具有拖航工况、海上拼接工况、运营作业工况以及风暴自存工况,平台能够依靠压/排载系统进行工况改变。较优地,营作业工况吃水6.0米,排水量约为41.5万吨,风暴自存工况吃水4.5米,排水量约30.8万吨。
46.其中,各种船体模块组装后在其内部形成四个独立的多联通域月池,各个月池内部与外部海水直接联通,并沿船体中线对称排列。两个首部月池1.7作为游泳及亲水娱乐项目区;两个尾部月池1.8作为游艇、垂钓艇等小型船舶靠泊码头。主船体1尾部设置游艇甬道1.9,用于游艇、垂钓艇等小型船舶或水上娱乐设施进出尾部月池1.8。
47.六种十个船体模块组装后,其模块内部由若干横向和纵向舱壁分隔成不同的功能舱室,如压载舱、淡水舱、燃油舱、生活污水舱、机舱、泵舱、机修间、配电室、变压器室、空调机室、游艇存储舱等。
48.综上所述,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采用仿生学设计,整体造型新颖美观;具有宽阔的甲板面积和超强载货能力,游客接待能力强;主船体1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并通过连接器系统8组合,能够实现海上模块的快速拼接和解脱作业,操作灵活,降低了平台作业的安全风险;平台中心区域设置多个连通域月池,有效的减少了水线面面积,改善了平台的水动力性能,并提高了平台抗台风能力,同时减轻了船体空船重量,降低了建造成本;支持大型邮轮靠泊,便于吸引更多游客游玩,能够提高平台运营能力;集海上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娱乐功、商务会议、住宿、购物、体育运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够有效解决目前现有海洋旅游装备存在的内容单调、游乐时间短、休闲娱乐程度低、景观乏味等问题。
49.在本技术的全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不应解释为限制于其后列出的内容;它不排除其它的结构要素或步骤。
50.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技术全文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到的特征,以任何适当的方式与其他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组合来实施本技术。
51.注意,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技术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为“和平鸽”造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船体,所述主船体包括:甲板、生活设施,设置在所述甲板上、码头,设置在所述主船体的首尾部、救生系统,设置在所述主船体的两侧舷上,以及锚泊系统,设置在所述主船体的首尾部,其中,所述主船体由多个船体模块海上拼接组成,所述船体模块之间由连接器系统连接,所述船体模块包括第一船体模块、第二船体模块、第三船体模块、第四船体模块、第五船体模块、第六船体模块,所述船体模块内部由多个横向或纵向舱壁分隔成不同的功能舱室,所述船体模块根据形状、大小或功能分为多种类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主甲板、第一甲板以及第二甲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左右舷侧被所述船体模块分割出多组内外连通域月池,用于设置游艇靠泊码头或水上娱乐设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尾部两侧设置有游艇通道,所述游艇通道连通外部水域与所述月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系统为多个,设置在所述船体模块边缘,包括:销孔,设置在所述船体模块边缘;固定楔块,为呈楔形的固定件,其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孔径与所述销孔孔径一致;连接销轴,其形状与所述通孔以及所述销孔相配合,所述连接销轴用于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销孔,从而将两所述船体模块相互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种工况状态:拖航工况、海上拼接工况、运营作业工况、风暴自存工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系统的数量及布置排列形式需要根据所述主船体在不同的所述工况下所受载荷来确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头包括:大型靠泊码头,设置于所述主船体尾部;小型靠泊码头,设置于所述主船体首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泊系统为多点锚泊系统,所述锚泊系统与所述主船体多点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海上浮式旅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还包括多组拖曳设备,用于所述主船体的移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环形浮箱半潜式旅游平台,为和“和平鸽”造型,用于填补国内海上大型旅游平台市场的空缺。其具体结构为,包括:甲板、生活设施,设置在所述甲板上、码头,设置在所述主船体的首尾部、救生系统,设置在所述主船体的两侧舷上,以及锚泊系统,设置在所述主船体的首尾部。其中,所述主船体由多个船体模块海上拼接组成,所述船体模块之间由连接器系统连接。所述船体模块包括第一船体模块、第二船体模块、第三船体模块、第四船体模块、第五船体模块、第六船体模块。环形浮箱半潜式旅游平台由六种船体模块拼接组装而成,能够根据需求改变船体模块的结构,且能够在海上进行拼装,降低了建造难度以及建造成本。了建造难度以及建造成本。了建造难度以及建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常新江 李忠刚 于斌 杨秋 王子明 白锐利 尹勇 常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3/10/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无限长双色乳胶管生产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下一篇:一种立库系统及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