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08 阅读:145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气胸针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


背景技术:

2.胸膜腔为不含气体的密闭潜在腔隙,由于胸腔内是负压,一旦胸膜腔的密闭性被破坏,导致气体进入并积蓄在胸腔内引起肺部压缩则称为气胸。大量气胸患者伴有明显的呼吸或循环功能紊乱、胸痛胸闷、严重的呼吸困难,也会由于静脉血回心负压消失导致出现心率加快、血压降低,甚至休克等症状。临床上多因肺部原发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由医源性因素导致,如外科手术、肺部活检、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组件以及需要进入胸腔的手术等;日常生活中主要由锐器伤、钝挫伤以及交通事故所致;战场上主要由胸背部穿透伤(枪击)、挫伤(车祸)以及强烈的爆炸所致。
3.气胸在发生胸部创伤的伤员中发生率高达97.6%,创伤性气胸通常发病急、变化快需紧急救治,有效处理可挽救90%以上的伤员生命,若处理不当或救治不及时会导致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紊乱,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需要在医院外的现场救治阶段就对其进行急救。
4.现有气胸处置方式为医生在手术室内进行:切开患者皮肤经锁骨中线第2肋间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引流管体外段连接引流袋或进行持续性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
5.也有为了急救而采用的引流器的方法,如中国专利cn217119009u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胸腔闭式引流器,它包括引流瓶1、引流管组件和穿过引流管组件且可拆卸设置的穿刺组件5。其具体工作方式为,当穿刺成功并抽出穿刺针52后,打开通量开关4,此时患者呼气时胸腔正压使气体通过单向阀经通量开关4排出体外。吸气时胸腔负压单向阀关闭防止气体反流。若胸腔有液体流出,则在导管2末端连接引流瓶1后打开通量开关4,进行液体引流。导管2远离穿刺针52针尖端设置有螺纹接口,引流瓶1瓶口处设置有内螺纹,引流瓶1与螺纹接口连接,引流瓶1通过其背部的粘胶11固定在皮肤上。导管2上设置指示窗7,当空气流向指示窗7无气体流经指示时,可以旋闭通量开关4以观察气胸是否彻底消失确定拔管。
6.现有技术的结构较为复杂,部件过多导致其可靠性也会大为降低,而且价格贵,组装困难,同时易于污染的引流管采用整体式,也不利于消毒重复使用,内部的零部件很难进行消毒处理,应用成本高;
7.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该结构无法及时准确的判断胸腔内的气体排出情况,在现有技术中胸腔内气体排出体量过小,单纯的通过指示窗进行查看,不符合实际。而且指示窗位于单向阀的上端,对于患者的排气是通过单向阀进行的,在通量开关关闭的情况下,指示窗中更无法观测空气流量变化,而且还无法判断是否在进行排气,现有技术中对于排气的判断,都是通过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判断,在排气之初患者呼吸急促,在排气后,患者呼吸较为平缓,但是通过这种方式需要医护人员紧贴患者胸部,而且需要较长时间,准确性也较低。
8.为了更好的检测排气情况,我们提出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


技术实现要素:

9.本技术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本发明中的气胸针结构部件少,稳定性更好,其单向阀组件和阀体开关均采用极少结构组合,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整体稳定性。
10.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1.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包括:
12.阀体组件,其为管状结构,用于其他部件的插入以及气体的流通;
13.导管组件,其贯通连接在阀体组件的一端,用于胸腔与外界的贯通;
14.穿刺针组件,其可拆卸在固定在阀体组件上并穿过阀体组件和导管组件向外延伸;
15.单向阀组件,贯通连接于阀体组件的侧壁上并用于将阀体组件内的空气排出,且在排气时发出声音提示排气情况;
16.阀体开关,转动设置于阀体组件的侧壁上并控制阀体组件内通道的开闭。
17.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18.所述阀体组件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导管连接头、单向阀对接孔、阀体开关安装孔和母接头,其中导管连接头用于与导管组件贯通连接,单向阀对接孔上用于对接单向阀组件,阀体开关安装孔为贯穿的通孔,且在阀体开关安装孔上转动连接有阀体开关,且通过阀体开关的转动控制阀体组件内腔的封闭;母接头与穿刺针组件采用旋钮的方式进行对接。
19.所述阀体开关延伸至阀体组件内的一段上开设有一个贯穿的对接孔,且当对接孔与阀体组件内腔重合时,用于穿刺针穿入,而当对接孔与阀体组件不重合时,则封闭该通道。
20.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穿刺针和手持部,穿刺针上设置有尖刺部用于刺入胸腔,穿刺针连接在手持部远离尖刺部的一端,穿刺针内设置有与母接头旋钮对接的公接头。
21.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的活动端设置有插接部,插接部采用锥度设计,能够更好的贴合穿刺针插入到胸腔内,导管本体和插接部的材质不同,且插接部材质的硬度低于导管本体的材质。
22.所述导管本体的表面环印出刻度线,方便使用时准确读取穿刺针系统插入深度。
23.所述导管本体的前半段有多个排气孔,且多个排气孔不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提高排气效果以及限制胸腔积液进入到导管本体内。
24.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阀芯和阀套,阀套罩住阀芯并将阀芯固定于阀体组件上,阀芯包括连接座和阀身,其中阀身为硅胶材质并采用鸭嘴型设计,且在阀身的端部开设有线形的排气口,阀身靠近连接座的切面上还连接有连接柱,提高阀芯和阀套的接触效果。
25.所述阀套包括卡接座和连接在卡接座上的套筒,卡接座卡接在阀体组件侧壁上,套筒套接与阀芯上,且在套筒上开设有与排气口位置对应的圆形导气孔。
26.还包括针筒和针帽,针筒和针帽经连接后形成容纳气胸针的密封容置腔。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8.本发明中的气胸针结构部件少,稳定性更好,其单向阀组件和阀体开关均采用极少结构组合,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整体稳定性,而且在排气时发出声音,继而方便的了解排气情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9.同时,本发明还具备如下优点:
30.(1).当胸腔内的气体经阀芯向外排气时,由于阀身的形状设计,以及排气口的线形开口,使得排气时发出声音,该声音能够判断气胸针是否进行排气,也能通过该声音大小判断排气程度,医护人员在将气胸针插入到患者胸腔内后,随着穿刺针的逐渐插入,气靠肺收缩,舒张改变胸腔压强排出去。
31.(2).本发明中无论是单向阀组件的结构还是阀体开关的结构都做到了极简,采用数量很少的部件,即达到原有的功能,一方面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因为零件过多故障率也随之较高,而且组装快捷,各个部件分体而装,也能方便消毒清洁,重复利用,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成本,从而使得本专利产品的价格较之同行更加低廉。
32.(3).多个排气孔不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哪怕导管本体在插入位置有偏差导致导管本体与胸腔内壁或内部组织接触,也不会影响其他方向的孔进行排气,而且由于设置多个孔,若导管本体插入到胸腔液中,这些排气孔的存在,也不会导出液体,从而仅达到排气的效果,即使导管本体全部插入到胸腔液中,由于没有配备负压的抽液装置,也不会将胸腔液排出,仅通过患者的呼吸作用产生的压力很小,不足以排出液体,此时可以通过后续阀芯排气产生的声音,也能判断插入的温度,再由医护人员进行调整插入深度,从而进行仅排气的工作,提高了排气的效率,高效的缓解气胸状况。
33.(4).导管组件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的活动端设置有插接部,插接部采用锥度设计,能够更好的贴合穿刺针插入到胸腔内,导管本体和插接部的材质不同,其中,导管本体为连接座阀体组件材质,插接部为连接座母接头导管连接头阀体组件阀体开关材质,且插接部材质的硬度低于导管本体的材质,保证进入人体后,外套管不会对人体造成刮伤、戳伤等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图1的侧视图。
36.图3为本发明中导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发明中穿刺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本发明中阀体组件、单向阀组件和阀体开关连接剖视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图5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本发明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41.图8为本发明中阀套的结构示意图。
42.图9为本发明中针筒、针帽以及和气胸针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3.其中:100、阀体组件;101、导管连接头;102、单向阀对接孔;103、阀体开关安装孔;104、母接头;
44.200、导管组件;201、导管本体;202、插接部;203、排气孔;204、刻度线;
45.300、穿刺针;
46.400、手持部;401、公接头;
47.500、单向阀组件;501、阀芯;5011、连接座;5012、阀身;5013、排气口;5014、连接柱;502、阀套;5021、卡接座;5022、套筒;5023、导气孔;
48.600、阀体开关;601、对接孔;
49.700、针筒;
50.800、针帽。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52.参照图1-图9所示,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包括阀体组件100,连接在阀体组件100上的导管组件200,以及穿过阀体组件100和导管组件200并可拆卸的穿刺针300,穿刺针300穿过阀体组件100和导管组件200并向外延伸,具体实施时,穿刺针300穿刺胸腔后将导管组件200前端带入胸腔中,然后将穿刺针300拔出,此时导管组件200的前端置于胸腔内。至此,完成导管组件200的插入工作,然后再通过阀体组件100完成后续排气工作。
53.本实施例中,阀体组件100与导管组件200进行连接,同时导管组件200上连接有用于仅向外排气的单向阀组件500和用于控制穿刺针300通道开闭的通阀体开关600;
54.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穿刺针300和手持部400组成穿刺针组件,穿刺针300的末端连接有手持部400,手持部400上设置有公接头401,方便与阀体组件100进行对接;
55.具体的,如图5-图6所示,阀体组件100为管状结构,且在阀体组件100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导管连接头101、单向阀对接孔102、阀体开关安装孔103和母接头104,其中导管连接头101用于与导管组件200贯通连接,用于将阀体组件100与导管组件200进行对接贯通,阀体组件100靠近导管连接头101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单向阀对接孔102,且单向阀对接孔102上用于对接单向阀组件500,实现仅向外排气的功能;
56.阀体开关安装孔103为贯穿的通孔,且在阀体开关安装孔103上转动连接有阀体开关600,阀体开关600延伸至阀体组件100内的一段上开设有一个贯穿的对接孔601,且当对接孔601与阀体组件100内腔重合时,用于穿刺针300穿入,而当对接孔601与阀体组件100不重合时,则封闭该通道,能够避免外界空气从该通道进入到胸腔中。
57.母接头104与公接头401采用旋钮的方式进行对接,实现穿刺针300与阀体组件100的连接,方便穿刺针300在刺入胸腔时带动阀体组件100和导管组件200同步移动,将导管组件200插入到胸腔内;
58.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管组件200包括导管本体201,导管本体201的活动端设置有插接部202,插接部202采用锥度设计,能够更好的贴合穿刺针300插入到胸腔内,导管本体201和插接部202的材质不同,其中,导管本体201为连接座5011阀体组件10066材质,插接部202为连接座5011母接头104导管连接头101阀体组件100阀体开关600材质,且插接部202材质的硬度低于导管本体201的材质,保证进入人体后,外套管不会对人体造成刮伤、戳伤等二次伤害,避免类似于对比文件采用记忆材料造成的成本增加的问题。
5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管本体201的表面环印出刻度线204,方便使用时准确读取穿刺针系统插入深度。
6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管本体201的前半段有多个排气孔203,且多个排气孔203不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增大了管体进入人体后的排气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多个排气孔203,能够也能防止液体进入到导管本体201,由于多个排气孔203不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哪
怕导管本体201在插入位置有偏差导致导管本体201与胸腔内壁或内部组织接触,也不会影响其他方向的孔进行排气,而且由于设置多个孔,若导管本体201插入到胸腔液中,这些排气孔203的存在,也不会导出液体,从而仅达到排气的效果,即使导管本体201全部插入到胸腔液中,由于没有配备负压的抽液装置,也不会将胸腔液排出,仅通过患者的呼吸作用产生的压力很小,不足以排出液体,此时可以通过后续阀芯501排气产生的声音,也能判断插入的温度,再由医护人员进行调整插入深度,从而进行仅排气的工作,提高了排气的效率。
61.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穿刺针300由医用不锈钢制成,针尖为锥形、尖锐锋利用于穿透皮肤刺破壁层胸膜。
62.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8所示,单向阀组件500包括两个结构分别是阀芯501,以及套接在阀芯501上的阀套502,同时阀套502卡接在阀体组件100主要用于对阀芯501的固定,通过两个结构,使得单向阀组件500结构更加稳定,适合长期使用。
63.阀芯501包括连接座5011和阀身5012,其中阀身5012为硅胶材质并采用鸭嘴型设计,且在阀身5012的端部开设有线形的排气口5013,阀身5012靠近连接座5011的切面上还连接有连接柱5014,提高阀芯501和阀套502的接触效果。
64.当排气时,气体能够将阀身5012撑开,从而通过排气口5013进行排气,而外界气体无法撑开阀身5012则不能进气,从而实现单向排气的效果。
65.在上述方案中,当胸腔内的气体经阀芯501向外排气时,由于阀身5012的形状设计,以及排气口5013的线形开口,使得排气时发出声音,该声音能够判断气胸针是否进行排气,也能通过该声音大小判断排气程度,医护人员在将气胸针插入到患者胸腔内后,随着穿刺针300的逐渐插入,气靠肺收缩,舒张改变胸腔压强排出去。
66.如图7所示,所述阀套502包括卡接座5021和连接在卡接座5021上的套筒5022,卡接座5021卡接在阀体组件100侧壁上,套筒5022套接与阀芯501上,且在套筒5022上开设有与排气口5013位置对应的圆形导气孔5023,由于导气孔5023采用圆形结构,方便阀芯501展开排气,而且由于阀套502的存在,使得不容易判断排气孔203是否在排气,因此如果不采用声音的方式,则不方便判断。
6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针筒700和针帽800,针筒700和针帽800经连接后形成容纳气胸针的密封容置腔,提高对气胸针的防护效果。
68.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69.医护人员将气胸针取出,然后通过穿刺针300将气胸针插入到患者的胸腔内,通过导管本体201上的穿刺针300能够判断插入的深度,插入完成后通过旋转公接头401将穿刺针300取出,取出后应迅速转动阀体开关600,关闭阀体组件100中插针通道,此时,随着患者的呼吸,空气靠肺收缩、舒张改变胸腔压强从而将空气从单向阀组件500处排出,患者呼气时,胸腔内产生正压,排出空气,同时由于阀芯501的结构设计,气体会撑开阀芯501,从而排出,同时在排出空气会产生声音,此时通过听到的声音判断患者进行排气,而且根据声音的大小,判断排气的量,从而更直观的了解到排气情况;
70.当患者吸气时,虽然胸腔内为负压,但是外界空气无法撑开阀芯501,继而防止气体进入到胸腔内,形成单向排气的效果,避免胸腔感染。
71.同时本发明中的气胸针结构部件少,稳定性更好,其单向阀组件500和阀体开关600均采用极少结构组合,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整体稳定性,而且在排气时发出声音,继而方
便的了解排气情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72.最后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涉及的气胸针可在医院内外任何环境中使用,包括户外突发性气胸和战场急救时使用。本气胸针完全还原传统手术治疗方式比其更为简便、创伤更小,保证医生或使用者对气胸进行微创手术时的穿刺位置、深度等符合治疗要求;并快速对气胸进行排气,从而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大幅度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机体损伤,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手术时间缩短,降低病人痛苦。本气胸针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可由患者本人在多种复杂环境下使用。
73.本发明中无论是单向阀组件的结构还是阀体开关的结构都做到了极简,采用数量很少的部件,即达到原有的功能,一方面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因为零件过多故障率也随之较高,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成本,从而使得本专利产品的价格较之同行更加低廉。
74.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组件(100),其为管状结构,用于其他部件的插入以及气体的流通;导管组件(200),其贯通连接在阀体组件(100)的一端;穿刺针组件,其可拆卸在固定在阀体组件(100)上并穿过阀体组件(100)和导管组件(200)向外延伸;单向阀组件(500),贯通连接于阀体组件(100)的侧壁上并用于将阀体组件(100)内的空气排出,且在排气时发出声音提示排气情况;阀体开关(600),转动设置于阀体组件(100)的侧壁上并控制阀体组件(100)内通道的开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100)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导管连接头(101)、单向阀对接孔(102)、阀体开关安装孔(103)和母接头(104),其中导管连接头(101)用于与导管组件(200)贯通连接,单向阀对接孔(102)上用于对接单向阀组件(500),阀体开关安装孔(103)为贯穿的通孔,且在阀体开关安装孔(103)上转动连接有阀体开关(600),且通过阀体开关(600)的转动控制阀体组件(100)内腔的封闭,母接头(104)与穿刺针组件采用旋钮的方式进行对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开关(600)延伸至阀体组件(100)内的一段上开设有一个贯穿的对接孔(601),且当对接孔(601)与阀体组件(100)内腔重合时,用于穿刺针(300)穿入,而当对接孔(601)与阀体组件(100)不重合时,则封闭该通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穿刺针(300)和手持部(400),穿刺针(300)上设置有尖刺部用于刺入胸腔,穿刺针(300)连接在手持部(400)远离尖刺部的一端,穿刺针(300)内设置有与母接头(104)旋钮对接的公接头(40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组件(200)包括导管本体(201),导管本体(201)的活动端设置有插接部(202),插接部(202)采用锥度设计,能够更好的贴合穿刺针(300)插入到胸腔内,导管本体(201)和插接部(202)的材质不同,且插接部(202)材质的硬度低于导管本体(201)的材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201)的表面环印出刻度线(204),方便使用时准确读取穿刺针系统插入深度。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201)的前半段有多个排气孔(203),且多个排气孔(203)不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提高排气效果以及限制胸腔积液进入到导管本体(201)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组件(500)包括阀芯(501)和阀套(502),阀套(502)罩住阀芯(501)并将阀芯(501)固定于阀体组件(100)上,阀芯(501)包括连接座(5011)和阀身(5012),其中阀身(5012)为硅胶材质并采用鸭嘴型设计,且在阀身(5012)的端部开设有线形的排气口(5013),以使阀芯(501)在排气时发出声音;所述阀身(5012)靠近连接座(5011)的切面上还连接有连接柱(5014),提高阀芯(501)和阀套(502)的接触效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502)包括卡接座(5021)和连接在卡接座(5021)上的套筒(5022),卡接座(5021)卡接在阀体组件(100)侧壁上,套筒(5022)套接与阀芯(501)上,且在套筒(5022)上开设有与排气口(5013)位置对应的圆形导气孔(5023)。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筒(700)和针帽(800),针筒(700)和针帽(800)经连接后形成容纳气胸针的密封容置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止通阀、单向阀结构的气胸针,包括阀体组件,其为管状结构,用于其他部件的插入以及气体的流通;导管组件,其贯通连接在阀体组件的一端,用于胸腔与外界的贯通;穿刺针组件,其可拆卸在固定在阀体组件上并穿过阀体组件和导管组件向外延伸;单向阀组件,贯通连接于阀体组件的侧壁上并用于将阀体组件内的空气排出,且在排气时发出声音提示排气情况;阀体开关,转动设置于阀体组件的侧壁上并控制阀体组件内通道的开闭。本发明中的气胸针结构部件少,稳定性更好,其单向阀组件和阀体开关均采用极少结构组合,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整体稳定性,而且在排气时发出声音,继而方便的了解排气情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南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3/10/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