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及扩口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08
阅读:75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的扩口方法。
背景技术:
2.如图1所示,为发动机回转体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回转体100包括过渡段102和安装边101,为了防止安装边101在工作时由过渡段102上脱落,需要对安装边101进行扩口处理,具体的,安装边101上的开口沿径向向外翻转以扣合过渡段102上的凸起103,而上述需要扩口处理的部分位于发动机的内腔中,而发动机的内腔属于狭窄空间,因为现有的扩口技术和旋压技术通常需要开放的操作空间便于进行观察操作,即现有的用于旋压的旋压轮通常难以伸入发动机的内腔中,进而难以在狭窄的内腔空间中进行旋压扩口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及扩口方法,以解决如何对内腔狭窄空间的零件进行旋压扩口的技术问题。
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用于对位于所述回转体狭窄内腔中的安装边的开口进行扩口,以使所述安装边上的开口沿径向向外翻转以扣合所述回转体内腔中的过渡段上的凸起,包括扩口件和安装杆,所述扩口件用于伸入所述回转体狭窄内腔中并挤压所述安装边的开口,所述扩口件挤压所述安装边的初始状态时,所述扩口件与所述安装边的接触点为定位点;所述安装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扩口件连接,所述安装杆的第二端用于与机床连接,通过所述机床推动所述安装杆轴向移动以推动所述扩口件轴向移动轴向走刀距离s以使所述扩口件与所述安装边的开口抵接,所述轴向走刀距离s为所述扩口件与回转体的端面接触对齐时,所述安装边的开口的端面至所述定位点的轴向距离;通过所述机床推动所述安装杆径向移动以推动所述扩口件径向移动径向走刀距离x以使所述安装边上的开口沿径向向外翻转以扣合所述回转体内腔中的过渡段上的凸起,所述径向走刀距离x为所述安装边的开口的内圆边由扩口前初始状态到扩口后的设计状态的径向移动距离。
5.进一步地,所述扩口件包括用于挤压安装边开口的扩口轮和与所述扩口轮同轴设置的旋转轴,所述扩口轮的第一端的平面为对刀面,所述对刀面用于与所述回转体的开口端面对刀,所述扩口轮的第二端平面为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扩口轮的侧壁开设有朝所述对刀面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用于从安装边的开口挤压所述安装边。
6.进一步地,所述扩口轮的侧壁开设有朝所述连接面倾斜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用于避让所述回转体内腔中的过渡段。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包括竖杆和横杆,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并形成l型
杆,所述竖杆通过支撑组件与所述扩口件转动连接,且所述竖杆相对于所述扩口件的轴向以及所述扩口件的径向固定,所述横杆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心平行,且所述横杆用于与机床连接以推动所述竖杆轴向或径向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滚动支撑并承载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主轴承、用于滚动支撑并承载轴向载荷的副轴承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的锁紧件,所述竖杆靠近所述连接面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主轴承的第一轴承座,所述竖杆背离所述连接面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副轴承的第二轴承座,所述主轴承的内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并随所述旋转轴同步转动,所述主轴承的外环与所述第一轴承座的槽壁抵接固定,所述副轴承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且所述副轴承的静环嵌入第二轴承座,所述副轴承的动环与所述锁紧件抵接并随所述旋转轴同步转动。
9.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部和垫圈,所述垫圈位于所述锁紧部与所述副轴承之间并用于保护所述副轴承。
10.进一步地,所述主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副轴承为推力球轴承。
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回转体内腔的旋压扩口方法,其采用上述的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对回转体内腔进行旋压扩口,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s100,将回转体安装在车床的转动主轴的卡盘或法兰盘上,并使用百分表找正回转体以使回转体与转动主轴保持同轴;
13.步骤s200,将安装杆与车床的移动刀架固定连接,通过移动刀架推动安装杆移动,以使对刀面与回转体的端面接触对齐,将此时回转体的端面所在的平面作为扩口轮轴向移动的起始面;
14.步骤s300,测量扩口轮的轴向走刀距离s,轴向走刀距离s为对刀面与回转体的端面接触对齐时安装边开口的端面至第一斜面顶点的轴向距离,测量扩口轮的径向走刀距离x,径向走刀距离x为安装边的开口的内圆边由扩口前初始状态到扩口后的设计状态的径向移动距离;
15.步骤s400,通过刀架推动扩口轮径向移动以使扩口轮能够完全伸入回转体内腔中,通过刀架推动扩口轮轴向移动s,通过刀架推动扩口轮径向移动直至与安装边开口抵接;
16.步骤s500,启动转动主轴以使回转体转动,同时通过刀架带动扩口轮径向进刀x,以使安装边的开口在扩口轮的挤压下沿径向向外翻转,直至安装边的开口扣合回转体内过渡段上的凸起。
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中,测量安装边开口的端面至回转体的端面的轴向距离为l1,测量第一斜面顶点至对刀面的轴向距离为l2,计算扩口轮的轴向走刀距离s=l1+l2。
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中,测量安装边101的开口处内圆边的半径为r1,获取安装边101的开口扩口到设计状态时安装边10的开口处内圆边的半径为r2,计算扩口轮201的径向走刀距离x=r2-r1。
19.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发明的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中,扩口件使用时伸入回转体内腔中并与安装边的开口抵接,安装杆用于与机床的刀架连接,通过刀架推动安装杆轴向移动以使扩口件与安装边的开口抵接,通过机床推动安装杆径向移动以使安装边的开口沿径向
向外翻转。由于扩口件能够伸入回转体的内腔中,并在安装杆的推动下能对安装边的开口进行挤压,从而使安装边开口沿径向向外翻转,直至扣合回转体内过渡段上的凸起,从而完成对回转体内安装边的旋压扩口。在此过程中,通过扩口件和安装杆实现对回转体零件内腔的狭窄空间旋压扩口。
21.具体实施时,首先将回转体安装在车床的转动主轴的卡盘或法兰盘上,并使用百分表找正回转体以使回转体与转动主轴保持同轴;再将安装杆与车床的移动刀架固定连接,通过移动刀架推动安装杆移动,以使对刀面与回转体的端面接触对齐,将此时回转体的端面所在的平面作为扩口轮轴向移动的起始面;然后测量安装边开口的端面至回转体的端面的轴向距离为l1,测量第一斜面顶点至对刀面的轴向距离为l2,计算扩口轮的轴向走刀距离s=l1+l2,同时测量测量安装边的开口处内圆边的半径为r1,获取安装边的开口扩口到设计状态时安装边的开口处内圆边的半径为r2,计算扩口轮的径向走刀距离x=r2-r1;再通过刀架推动扩口轮径向移动以使扩口轮能够完全伸入回转体内腔中,通过刀架推动扩口轮轴向移动s,通过刀架推动扩口轮径向移动直至与安装边开口抵接;启动转动主轴以使回转体转动,同时通过刀架带动扩口轮径向进刀以移动径向走刀距离x,以使安装边开口在扩口轮的挤压下沿径向向外翻转,直至扣合回转体内过渡段上的凸起,从而完成对回转体内腔中安装边的旋压扩口。
22.综上,扩口件和安装杆组合后的径向尺寸均小于回转体内腔的直径,使得扩口件和安装杆能够伸入回转体的内腔中,且能沿轴线和径向在回转体的内腔中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对回转体零件内腔的狭窄空间旋压扩口。
23.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回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扩口件与回转体对刀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扩口件对安装边旋压扩口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扩口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安装杆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例说明:
31.100、回转体;101、安装边;102、过渡段;103、凸起;
32.200、扩口件;201、扩口轮;202、对刀面;203、连接面;204、第一斜面;205、第二斜面;206、旋转轴;
33.300、安装杆;301、竖杆;302、第一轴承座;303、第二轴承座;304、横杆;
34.400、主轴承;401、副轴承;402、垫圈;
35.500、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37.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对位于所述回转体100狭窄内腔中的安装边101的开口进行扩口,以使所述安装边101上的开口沿径向向外翻转以扣合所述回转体100内腔中的过渡段102上的凸起103,,包括扩口件200和安装杆300,所述扩口件200用于伸入所述回转体(100)狭窄内腔中并挤压所述安装边101的开口,所述扩口件200挤压所述安装边101的初始状态时,所述扩口件200与所述安装边101的接触点为定位点;;所述安装杆300的第一端与所述扩口件200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杆300的第二端用于与机床连接,通过所述机床推动所述安装杆300轴向移动以推动所述扩口件200轴向移动轴向走刀距离s以使所述扩口件200与所述安装边101的开口抵接,所述轴向走刀距离s为所述扩口件200与回转体100的端面接触对齐时,所述安装边101的开口的端面至所述定位点的轴向距离;通过所述机床推动所述安装杆300径向移动以推动所述扩口件200径向移动径向走刀距离x以使所述安装边101上的开口沿径向向外翻转以扣合所述回转体100内腔中的过渡段102上的凸起103,所述径向走刀距离x为所述安装边101的开口的内圆边由扩口前初始状态到扩口后的设计状态的径向移动距离。。
38.在本实施例中,扩口件200使用时伸入回转体100内腔中并与安装边101的开口抵接,安装杆300用于与机床的刀架连接,通过刀架推动安装杆300轴向移动以使扩口件200与安装边101的开口抵接,通过机床推动安装杆300径向移动以使安装边101的开口沿径向向外翻转。由于扩口件200能够伸入回转体100的内腔中,并在安装杆300的推动下能对安装边101的开口进行挤压,从而使安装边101开口沿径向向外翻转,直至扣合回转体100内过渡段102上的凸起103,从而完成对回转体100内安装边101的旋压扩口。在此过程中,通过扩口件200和安装杆300实现对回转体100零件内腔的狭窄空间旋压扩口。
39.具体实施时,首先将回转体100安装在车床的转动主轴的卡盘或法兰盘上,并使用百分表找正回转体100以使回转体100与转动主轴保持同轴;再将安装杆300与车床的移动刀架固定连接,通过移动刀架推动安装杆300移动,以使对刀面202与回转体100的端面接触对齐,将此时回转体100的端面所在的平面作为扩口轮201轴向移动的起始面;然后测量安装边101开口的端面至回转体100的端面的轴向距离为l1,测量第一斜面204顶点至对刀面202的轴向距离为l2,计算扩口轮201的轴向走刀距离s=l1+l2;再通过刀架推动扩口轮201径向移动以使扩口轮201能够完全伸入回转体100内腔中,通过刀架推动扩口轮201轴向移动s,通过刀架推动扩口轮201径向移动直至与安装边101开口抵接;启动转动主轴以使回转体100转动,同时通过刀架带动扩口轮201径向进刀,以使安装边101开口在扩口轮201的挤压下沿径向向外翻转,直至扣合回转体100内过渡段102上的凸起103,从而完成对回转体100内腔中安装边101的旋压扩口。
40.综上,扩口件200和安装杆300组合后的径向尺寸均小于回转体100内腔的直径,使得扩口件200和安装杆300能够伸入回转体100的内腔中,且能沿轴线和径向在回转体100的内腔中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对回转体100零件内腔的狭窄空间旋压扩口。
41.参照图4,所述扩口件200包括用于挤压安装边101开口的扩口轮201和与所述扩口轮201同轴设置的旋转轴206,所述扩口轮201的第一端的平面为对刀面202,所述对刀面202
用于与所述回转体100的开口端面对刀,所述扩口轮201的第二端平面为连接面203,所述连接面203与所述旋转轴206固定连接,所述扩口轮201的侧壁开设有朝所述对刀面202倾斜的第一斜面204,所述第一斜面204用于从安装边101的开口挤压所述安装边101。
42.在本实施例中,扩口件200由扩口轮201和旋转轴206组合而成,其中,扩口轮201与旋转轴206同轴设置且旋转轴206与扩口轮201固定连接,扩口轮201的第一端的平面为对刀面202,对刀面202的端面平整用于与回转体100的开口端面对刀,以确认扩口轮201轴向移动的起点;扩口轮201的第二端的平面为连接面203,连接面203与旋转轴206固定连接。扩口轮201的侧壁开设有朝对刀面202倾斜的第一斜面204,第一斜面204用于挤压安装边101的开口,具体的,第一斜面204挤压时与开口的内壁抵接,随着扩口轮201的径向移动,安装面的开口沿第一斜面204弯折,直至扣合回转体100内过渡段102上的凸起103。具体的,回转体100内过渡段102上的凸起103与安装面开口抵接面与对刀面202的夹角为30
°
,所以第一斜面204与对刀面202的夹角为30
°
。
43.进一步地,所述扩口轮201的侧壁开设有朝所述连接面203倾斜的第二斜面205,所述第二斜面205用于避让所述回转体100内腔中的过渡段102。
4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过渡段102具备一定的斜度,所以在扩口轮201挤压安装边101的开口时,需设置第二斜面205用于避让过渡段102。
45.参照图5,所述安装杆300包括竖杆301和与所述竖杆301固定连接的横杆304,所述竖杆301通过支撑组件与所述扩口件200转动连接且相对于所述扩口件200的轴向以及所述扩口件200的径向固定,所述横杆304用于与机床连接以推动所述竖杆301轴向或径向移动。
46.在本实施例中,竖杆301和横杆304连接且呈l型,竖杆301通过支撑组件与旋转轴206连接,使得竖杆301相对于扩口件200的轴向以及扩口件200的径向固定,从而使得横杆304推动竖杆301轴向和径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扩口件200同步进行轴向移动或径向移动,进而通过扩口件200进行扩口。同时扩口件200与竖杆301转动连接,使得回转体100转动时,与回转体100内安装边101抵接的扩口轮201能同时滚动,减小安装边101与扩口轮20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因摩擦力过大扩口时磨损安装边101。
4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滚动支撑并承载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主轴承400、用于滚动支撑并承载轴向载荷的副轴承401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旋转轴206上的锁紧件500,所述竖杆301靠近所述连接面203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主轴承400的第一轴承座302,所述竖杆301背离所述连接面203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副轴承401的第二轴承座303,所述主轴承400的内环与所述旋转轴206连接并随所述旋转轴206同步转动,所述主轴承400的外环与所述第一轴承座302的槽壁抵接固定,所述副轴承401套设在所述旋转轴206上且所述副轴承401的静环嵌入所述第二轴承座303,所述副轴承401的动环与所述锁紧件500抵接并随所述旋转轴206同步转动。
48.在本实施例中,主轴承400为圆锥滚子轴承能够同时承载较大的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为第一斜面204对安装边101进行扩口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副轴承401采用推力球轴承配合锁紧件500能够调节竖杆301和扩口轮201的轴向间隙,防止扩口轮201抱死难以相对竖杆301转动。锁紧件500为锁紧螺母用于将竖杆301与扩口件200连接。主轴承400上的外环与竖杆301固定,主轴承400的内环与旋转轴206连接并随旋转轴206同步转动,副轴承401的静环嵌入第二轴承座303并与竖杆301固定连接,副轴承401的动环与锁紧件500抵接并随所
述旋转轴206同步转动,进而使得扩口轮201能相对竖杆301转动。初始时,零件内腔与扩口轮201处于垂直状态,此时扩口轮201只承受径向力。随着安装边101的开口外翻,安装边101的开口与第一斜面204接触,此时安装边101的开口既受径向力也受轴向力。随着安装边101的开口的翻转角度逐渐增大,轴向力迅速增大,圆锥滚子轴承能同时承受大负载的轴向和径向力,保证滚轮稳定旋转。
49.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500与所述副轴承401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副轴承401的垫圈402。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500和副轴承401之间设置的垫圈402可以防止旋动锁紧件500时与副轴承401的动环抵紧,进而对副轴承401造成磨损。
50.进一步地,所述主轴承400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副轴承401为推力球轴承。在本实施例中,主轴承400为圆锥滚子轴承能够同时承载较大的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为第一斜面204对安装边101进行扩口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副轴承401采用推力球轴承配合锁紧件500能够调节竖杆301和扩口轮201的轴向间隙,防止扩口轮201抱死难以相对竖杆301转动。
5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回转体100内腔的旋压扩口方法,其采用上述的用于回转体100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对回转体100内腔进行旋压扩口,包括以下步骤:
52.步骤s100,将回转体100安装在车床的转动主轴的卡盘或法兰盘上,并使用百分表找正回转体100以使回转体100与转动主轴保持同轴;
53.步骤s200,将安装杆300与车床的移动刀架固定连接,通过移动刀架推动安装杆300移动,以使对刀面202与回转体100的端面接触对齐,将此时回转体100的端面所在的平面作为扩口轮201轴向移动的起始面;
54.步骤s300,测量扩口轮201的轴向走刀距离s,轴向走刀距离s为对刀面202与回转体100的端面接触对齐时安装边101开口的端面至第一斜面204顶点的轴向距离,测量扩口轮201的径向走刀距离x,径向走刀距离x为安装边101的开口的内圆边由扩口前初始状态到扩口后的设计状态的径向移动距离;
55.步骤s400,通过刀架推动扩口轮201径向移动以使扩口轮201能够完全伸入回转体100内腔中,通过刀架推动扩口轮201轴向移动s,通过刀架推动扩口轮201径向移动直至与安装边101开口抵接;
56.步骤s500,启动转动主轴以使回转体100转动,同时通过刀架带动扩口轮201径向进刀x,以使安装边101的开口在扩口轮201的挤压下沿径向向外翻转,直至安装边101的开口扣合回转体100内过渡段102上的凸起103。
57.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步骤s100,车床上的转动主轴上的卡盘或法兰盘上安装回转体100,安装时通过百分表找正回转体100,使得回转体100安装后与转动主轴保持同轴。
58.对于步骤s200,将扩口轮201与回转体100的端面对刀后,将此时回转体100的端面所在的平面作为扩口轮201轴向移动的起始面,以方便扩口轮201实现后续对安装边101盲旋,即可以通过计算走刀距离进行走刀,具体的,设置刀架的推送扩口轮201的轴向移动距离,保证第一斜面204的顶端轴向移动至正好与安装边101的端面平齐。
59.对于步骤s300,测量安装边101开口的端面至回转体100的端面的轴向距离为l1,测量第一斜面204顶点至对刀面202的轴向距离为l2,计算扩口轮201的轴向走刀距离s=l1+l2。
60.对于步骤s300,测量安装边101的开口处内圆边的半径为r1,获取安装边101的开口扩口到设计状态时安装边101的开口处内圆边的半径为r2,计算扩口轮201的径向走刀距离x=r2-r1。
61.综上,通过对刀将对刀面202与回转体100的端面接触对齐,以确认回转体100的端面所在的平面作为扩口轮201轴向移动的起始面,然后通过步骤s300与步骤s500的方法计算扩口轮201的走刀的轴向距离和扩口轮201的走刀的径向距离,从而可以使得通过刀架设置扩口轮201的走刀路径,实现扩口轮201的盲旋。
6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中,测量安装边101开口的端面至回转体100的端面的轴向距离为l1,测量第一斜面204顶点至对刀面202的轴向距离为l2,计算扩口轮201的轴向走刀距离s=l1+l2。
6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中,测量安装边101的开口处内圆边的半径为r1,获取安装边101的开口扩口到设计状态时安装边101的开口处内圆边的半径为r2,计算扩口轮201的径向走刀距离x=r2-r1。
6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用于对位于所述回转体(100)狭窄内腔中的安装边(101)的开口进行扩口,以使所述安装边(101)上的开口沿径向向外翻转以扣合所述回转体(100)内腔中的过渡段(102)上的凸起(103),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口件(200),所述扩口件(200)用于伸入所述回转体(100)狭窄内腔中并挤压所述安装边(101)的开口,所述扩口件(200)挤压所述安装边(101)的初始状态时,所述扩口件(200)与所述安装边(101)的接触点为定位点;安装杆(300),所述安装杆(300)的第一端与所述扩口件(200)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杆(300)的第二端用于与机床连接;通过所述机床推动所述安装杆(300)轴向移动以推动所述扩口件(200)轴向移动轴向走刀距离s以使所述扩口件(200)与所述安装边(101)的开口抵接,所述轴向走刀距离s为所述扩口件(200)与回转体(100)的端面接触对齐时,所述安装边(101)的开口的端面至所述定位点的轴向距离;通过所述机床推动所述安装杆(300)径向移动以推动所述扩口件(200)径向移动径向走刀距离x以使所述安装边(101)上的开口沿径向向外翻转以扣合所述回转体(100)内腔中的过渡段(102)上的凸起(103),所述径向走刀距离x为所述安装边(101)的开口的内圆边由扩口前初始状态到扩口后的设计状态的径向移动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件(200)包括用于挤压安装边(101)开口的扩口轮(201)和与所述扩口轮(201)同轴设置的旋转轴(206),所述扩口轮(201)的第一端的平面为对刀面(202),所述对刀面(202)用于与所述回转体(100)的开口端面对刀,所述扩口轮(201)的第二端平面为连接面(203),所述连接面(203)与所述旋转轴(206)固定连接,所述扩口轮(201)的侧壁开设有朝所述对刀面(202)倾斜的第一斜面(204),所述第一斜面(204)用于从安装边的开口挤压所述安装边(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轮(201)的侧壁开设有朝所述连接面(203)倾斜的第二斜面(205),所述第二斜面(205)用于避让所述回转体(100)内腔中的过渡段(10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300)包括竖杆(301)和的横杆(304),所述竖杆(301)与所述横杆(304)固定连接并形成l型杆,所述竖杆(301)通过支撑组件与所述扩口件(200)转动连接,且所述竖杆(301)相对于所述扩口件(200)的轴向以及所述扩口件(200)的径向固定,所述横杆(304)与所述旋转轴(206)的轴心平行,且所述横杆(304)用于与机床连接以推动所述竖杆(301)轴向或径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滚动支撑并承载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主轴承(400)、用于滚动支撑并承载轴向载荷的副轴承(401)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旋转轴(206)上的锁紧件(500),所述竖杆(301)靠近所述连接面(203)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主轴承(400)的第一轴承座(302),所述竖杆(301)背离所述连接面(203)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副轴承(401)的第二轴承座(303),所述主轴承(400)的内环与所述旋转轴(206)连接并随所述旋转轴(206)同步转动,所述主轴承(400)的外环与所述第一轴承座(302)的槽壁抵接固定,所述副轴承(401)套设在所述旋转轴(206)上且所述副轴承(401)的静环嵌入第二轴承座(303),所述副轴承(401)的动环
与所述锁紧件(500)抵接并随所述旋转轴(206)同步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500)包括锁紧部和垫圈(402),所述垫圈(402)位于所述锁紧部与所述副轴承(401)之间并用于保护所述副轴承(40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承(400)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副轴承(401)为推力球轴承。8.一种用于回转体内腔的旋压扩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将回转体(100)安装在车床的转动主轴的卡盘或法兰盘上,并使用百分表找正回转体(100)以使回转体(100)与转动主轴保持同轴;步骤s200,将安装杆(300)与车床的移动刀架固定连接,通过移动刀架推动安装杆(300)移动,以使对刀面(202)与回转体(100)的端面接触对齐,将此时回转体(100)的端面所在的平面作为扩口轮(201)轴向移动的起始面;步骤s300,测量扩口轮(201)的轴向走刀距离s,轴向走刀距离s为对刀面(202)与回转体(100)的端面接触对齐时安装边(101)开口的端面至第一斜面(204)顶点的轴向距离,测量扩口轮(201)的径向走刀距离x,径向走刀距离x为安装边(101)的开口的内圆边由扩口前初始状态到扩口后的设计状态的径向移动距离;步骤s400,通过刀架推动扩口轮(201)径向移动以使扩口轮(201)能够完全伸入回转体(100)内腔中,通过刀架推动扩口轮(201)轴向移动s,通过刀架推动扩口轮(201)径向移动直至与安装边(101)开口抵接;步骤s500,启动转动主轴以使回转体(100)转动,同时通过刀架带动扩口轮(201)径向进刀x,以使安装边(101)的开口在扩口轮(201)的挤压下沿径向向外翻转,直至安装边(101)的开口扣合回转体(100)内过渡段(102)上的凸起(103)。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转体内腔的旋压扩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中,测量安装边(101)开口的端面至回转体(100)的端面的轴向距离为l1,测量第一斜面(204)顶点至对刀面(202)的轴向距离为l2,计算扩口轮(201)的轴向走刀距离s=l1+l2。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转体内腔的旋压扩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中,测量安装边(101)的开口处内圆边的半径为r1,获取安装边(101)的开口扩口到设计状态时安装边(101)的开口处内圆边的半径为r2,计算扩口轮(201)的径向走刀距离x=r2-r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包括扩口件和安装杆,扩口件用于伸入回转体狭窄内腔中并挤压安装边的开口,扩口件挤压安装边的初始状态时,扩口件与安装边的接触点为定位点;安装杆的第一端与扩口件连接,安装杆的第二端用于与机床连接,通过机床推动安装杆移动以推动扩口件轴向移动轴向走刀距离S以使扩口件与安装边的开口抵接,轴向走刀距离S为扩口件与回转体的端面接触对齐时,安装边的开口的端面至定位点的轴向距离;通过机床推动安装杆径向移动以推动扩口件移动径向走刀距离X以使安装边上的开口翻转以扣合过渡段上的凸起,径向走刀距离X为安装边的开口的内圆边由扩口前初始状态到扩口后的设计状态的径向移动距离。计状态的径向移动距离。计状态的径向移动距离。
技术研发人员:罗坚 胡加敏 钟如刚 盛波 张运鑫 方敬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3/10/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总线延时检测的验证装置与方法与流程 下一篇:一种光伏板除雪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