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段天线系统和基站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08 阅读:71 评论:0

多频段天线系统和基站
1.本技术为申请日为2020年08月24日、申请号为202010856708.2、发明名称为“多频段天线系统和基站”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频段天线系统和基站。


背景技术:

3.基站天线是当前移动通信的基础,在移动通信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满足人们对移动通信速率和带宽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设计更高速率和更大容量的通信系统。基站天线系统目前正在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generation,4g)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演进。基站天线包括无源天线和有源天线,有源天线例如可以是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天线。目前的一个关键技术是为运营商提供有源和无源集成的天线面板解决方案。其中,多频段天线集成等是天线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4.因此,目前亟需提供一种多频段天线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多频段天线系统和基站,能够实现多频架构的布局,且系统性能良好。
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频段天线系统,包括:多个辐射单元阵列、与该多个辐射单元阵列分别对应的馈电网络、频率选择表面fss以及反射板;其中,所述反射板水平放置时,该多个辐射单元阵列位于该反射板上方,该多个辐射单元阵列中的全部辐射单元阵列或部分辐射单元阵列层叠放置;该fss位于层叠放置的辐射单元阵列之间;该层叠放置的辐射单元阵列中的至少一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与该fss电连接,或者,该至少一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集成在该fss上。
7.上述“fss位于层叠放置的辐射单元阵列之间”可以包括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例如,存在层叠放置的相邻的两个辐射单元阵列,该两个辐射单元阵列之间可以设有一层fss、或者多层fss;又例如,每两个层叠放置的相邻的辐射单元阵列之间,都设有一层fss、或者多层fss。应理解,该多层fss是相邻层叠放置的。
8.上述“至少一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与fss电连接”也可以包括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例如,当fss为一层时,一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可以与该fss电连接,或者,多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可以与该fss电连接;当fss为多层时,一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可以与其中一层fss电连接,或者,多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可以与其中一层fss电连接。
9.馈电网络可以位于反射板的上方,也可以为与反射板的下方,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10.本技术实施例的多频段天线系统,在层叠放置的辐射单元阵列之间增加至少一层
fss,能够减少馈电网络上产生的感应电流对各个辐射单元阵列的影响,提升多频段天线系统的性能。具体而言,fss对天线的工作频率呈通带特性,这样天线辐射出的电磁波可以很好地透过该fss,从而减小了馈电网络对天线辐射出的电磁波的影响。应理解,将馈电网络与fss连接为一体,使馈电网络融入成为fss的一部分,上方的馈电网络对天线的电磁辐射不再产生影响。
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fss为一层,或者多层;当该fss为多层时,该至少一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与该fss电连接包括:该至少一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与至少一层该fss电连接;该至少一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集成在该fss上包括:该至少一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集成在至少一层该fss上。
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多个辐射单元阵列分别对应的频段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的频段。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不同频段可以包括4g天线对应的频段和5g天线对应的频段。
13.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电连接方式为下列任一种:直流连接、耦合连接、或者分段直流连接。
1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馈电网络包括电缆。
1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至少部分该电缆和该fss平行。
1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馈电网络为微带结构,或者说该馈电网络包括微带线。
1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fss包括第一fss,在该多个辐射单元阵列中,位于该第一fss上层的辐射单元阵列和位于该第一fss下层的辐射单元阵列分别置于不同的天线罩内。这样更有利于天线的安装和后续的升级。
18.应理解,这里的第一fss指至少一层fss中的任意一层fss,并不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频段天线系统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天线罩,以实现保护作用,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1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fss包括第一fss,位于该第一fss上层的辐射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不同频段的辐射单元阵列,和/或,位于该第一fss下层的辐射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分别对应至少两个不同频段的辐射单元阵列。
2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fss中的至少一层为具有栅格的fss。
21.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的多频段天线系统和射频模块,该射频模块与该多频段天线系统相连。
附图说明
22.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多频段天线系统的示意图。
23.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多频段天线系统的示意图。
24.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多频段天线系统的示意图。
25.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多频段天线系统的示意图。
26.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多频段天线系统的示意图。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节点b(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基站可以包括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或者未来演进的陆上公用移动通信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基站等,本技术实施例并不限定。
49.基站天线是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基站天线系统的演进,多频段天线系统已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
50.在一种多频段天线系统的设计中,当天线水平放置时(例如,天线的反射板呈水平放置),某一个或多个频段的辐射单元阵列及其馈电网络全部位于另一个频段的辐射单元阵列的上方。上方电缆上的感应电流会与下方辐射单元阵列之间感性耦合,激励起感应电流,对各个频段的辐射单元阵列的产生较大影响,例如,导致辐射方向图畸变、或者导致辐射方向图谐振。
5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多频段天线系统,能够实现多频架构的布局,且系统性能良好。
52.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多频段天线系统100的示意图,在该多频段天线系统100中,包括:四个辐射单元阵列(辐射单元阵列110、辐射单元阵列120、辐射单元阵列130、辐射单元阵列140)、与该四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三个馈电网络(馈电网络111、馈电网络121、馈电网络131)、频率选择表面fss 150以及反射板160。
5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辐射单元阵列和馈电网络之间可以是多对一的关系,也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如图1所示,辐射单元阵列110对应馈电网络111,辐射单元阵列120对应馈电网络121,辐射单元阵列130和辐射单元阵列140均对应馈电网络131。辐射单元阵列可以和其对应的馈电网络电连接。例如,辐射单元阵列110与馈电网络111电连接,辐射单元阵列120与馈电网络121电连接,辐射单元阵列130和辐射单元阵列140均与馈电网络131电连接。
54.当反射板160水平放置时,
55.上述四个辐射单元阵列位于反射板160的上方,且上述四个辐射单元阵列层叠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指的层叠放置的方式可以参见图1中四个辐射单元的放置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辐射单元阵列110、第二辐射单元阵列120、第三辐射单元阵列130以及第四辐射单元阵列140从下往上层叠放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各个辐射单元所对应的平面之间是互相平行的。
56.上述三个馈电网络可以分别位于反射板160的上方,也可以位于反射板160的下方,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馈电网络111可以穿过反射板160,位于反射板160的下方,馈电网络121和馈电网络131可以位于反射板160的上方,但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57.在多频段天线系统100中,设置有fss 150,位于辐射单元阵列120和辐射单元阵列130之间。辐射单元阵列130对应的馈电网络131与该fss 150电连接。可选地,其它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也可以与该fss 150电连接,例如,辐射单元阵列120对应的馈电网络121也可以与该fss 150电连接,图1中未示出。fss150要与四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
络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以实现与fss150连接的馈电网络的接地,fss150与位于其上的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连接在产品实现时更加容易。
58.在层叠放置的辐射单元阵列(辐射单元阵列120和辐射单元阵列130)之间增加fss,能够减少馈电网络上产生的感应电流对各个辐射单元阵列的影响。具体而言,fss对天线的工作频率呈通带特性,这样位于fss之下的天线辐射出的电磁波可以很好地透过该fss,从而减小了馈电网络对天线辐射出的电磁波的性能的影响。应理解,将馈电网络与fss连接为一体,使馈电网络融入成为fss的一部分,上方的馈电网络对天线的电磁辐射不再产生影响。
5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均可以是在反射板水平放置的场景下,以下不再赘述。图1仅仅列出了一种可能的设计,本技术的多频段天线系统还可以设计为其他多种结构。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种多频段天线系统200,在图2中,辐射单元阵列120、辐射单元130以及辐射单元阵列140可以放置在辐射单元阵列110的上方,但是,辐射单元阵列120和辐射单元阵列130放置于一层,换句话说,辐射单元阵列120和辐射单元阵列130没有层叠放置。fss 150位于辐射单元阵列110和辐射单元阵列120、辐射单元阵列130之间。fss 150可以与馈电网络121电连接,也可以与馈电网络131电连接,还可以与馈电网络121和馈电网络131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关于图2的其他细节可以参照图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60.多频段天线系统中的多个辐射单元阵列可以是全部层叠放置的(如图1所示),也可以是其中的部分层叠放置(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仅以辐射单元阵列的数量为4进行了示例性说明,但多频段天线系统还可以具有其他数量的辐射单元阵列,例如数量为2,两个辐射单元阵列分别位于fss的上方和下方。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也不作限定。
61.上述图1和图2中,fss 150层数仅以一层进行示意,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技术实施例的多频段天线系统可以包括多层fss。下面结合图3和图4进行示例性说明。
62.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种多频段天线系统300,包括fss 150和fss 151,其中,辐射单元阵列110、辐射单元阵列120、辐射单元阵列130以及辐射单元阵列140从下往上层叠放置,fss 151位于辐射单元阵列110和辐射单元阵列120之间,fss 150位于辐射单元阵列120和辐射单元阵列130之间。辐射单元阵列120对应的馈电网络121与该fss 151电连接。辐射单元阵列130对应的馈电网络131与该fss 150电连接。
63.可替换地,上述辐射单元阵列120对应的馈电网络121也可以与fss 150电连接,即馈电网络121和馈电网络131均与fss 150电连接,图中未示出,但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64.可选地,辐射单元阵列130和辐射单元阵列140之间也可以再设有一层fss,图3中未示出。关于图3的其他细节可以参照图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65.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种多频段天线系统400,包括fss 150和fss 151,其中,辐射单元阵列110、辐射单元阵列120、辐射单元阵列130以及辐射单元阵列140从下往上层叠放置,fss 150和fss 151均位于辐射单元阵列120和辐射单元阵列130之间,即fss 150和fss 151相邻且层叠放置。设置多层fss更有利于减少馈电网络上产生的感应电流对各个辐射单元阵列的影响。辐射单元阵列130对应的馈电网络131与该fss 150电连接。
66.可替换地,上述馈电网络131也可以与fss 151电连接,即馈电网络131与fss 150和fss 151电连接,或者,馈电网络131与fss 150电连接,馈电网络121与fss 151电连接,图中未示出,但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67.可选地,辐射单元阵列110和辐射单元阵列120之间也可以再设有至少一层fss,辐射单元阵列130和辐射单元阵列140之间也可以再设有至少一层fss,图4中未示出。关于图4的其他细节可以参照图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6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四个辐射单元阵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辐射单元阵列之间都可以设有多层fss,更有利于减少馈电网络上产生的感应电流对各个辐射单元阵列的影响。
69.综上所述,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层叠放置的辐射单元阵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辐射单元阵列之间都可以设有至少一层fss,且至少一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与该至少一层fss电连接,从而减少馈电网络产生的感应电流对各个辐射单元阵列的影响,提升多频段天线系统的性能。
70.可选地,上述多个辐射单元阵列分别对应的频段为至少两个不同的频段。例如,辐射单元阵列110对应第一频段,辐射单元阵列120对应第二频段,该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不相等。
71.以两个频段的天线系统为例,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多频段天线系统的示意图。在图5中,频段2的辐射单元阵列位于反射板之上,fss 1位于频段2的辐射单元阵列之上,频段1的辐射单元阵列位于fss 1之上,即fss 1位于频段1的辐射单元阵列和频段2的辐射单元阵列之间。频段1的辐射单元对应的馈电网络可以简称为频段1的馈电网络,该频段1的馈电网络与fss 1电连接。
72.图6示出了另一多频段天线系统的示意图,该多频段天线系统包括fss 1和fss 2,fss 1和fss 2层叠放置,均位于频段1的辐射单元阵列和频段2的辐射单元阵列之间。频段1的馈电网络与fss 1电连接。
7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频段1为4g天线对应的频段,上述频段2为5g天线对应的频段,但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74.以三个频段的天线系统为例,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多频段天线系统的示意图。在图7中,频段2的辐射单元阵列位于反射板之上,fss 1位于频段2的辐射单元阵列之上,频段1的辐射单元阵列和频段3的辐射单元阵列位于fss 1之上。频段1的辐射单元阵列和频段3的辐射单元阵列位于同一层。频段1的辐射单元对应的馈电网络可以简称为频段1的馈电网络,频段3的辐射单元对应的馈电网络可以简称为频段3的馈电网络,频段1的馈电网络和频段3的馈电网络与fss 1电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由一个公共的馈电网络为频段1和频段3的辐射单元阵列馈电,该公共的馈电网络与fss1电连接。在上述图5至图7中,fss 1(以及fss 2)可以对频段2的阵列辐射的电磁波实现透射,对频段1的阵列辐射的电磁波实现至少部分反射,从而减少馈电网络上产生的感应电流对各个辐射单元阵列的影响。
75.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的fss为带有栅格的fss,例如带通fss,如图8所示。带通fss的等效电路为并联谐振电缆,谐振点开路,在该谐振点对该谐振点对应的辐射电磁波全透射。fss可以为具有透射功能的任何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76.图9和图10示出了上图涉及的频段1的辐射单元阵列通过馈电网络与fss 1电连接
的两种可能的示意图。在图9中,频段1的辐射单元阵列通过线缆连接至fss 1,且线缆的一部分与fss 1所在的平面平行。在图10中,频段1的辐射单元阵列通过巴伦向下馈电,巴伦与线缆连接,并通过线缆连接至fss,且线缆与fss 1所在的平面平行,这种连接方式易于实现。图9和图10中的线缆也可以替换为集成于该fss 1的传输线,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77.可选地,上述与fss平行的电缆可以和频段1的辐射单元阵列设置在fss 1的同侧,或者,上述与fss平行的电缆可以与频段1的辐射单元阵列分布在fss 1的两侧,即线缆可以穿过fss 1布局,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78.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馈电网络和fss的电连接方式为下列任一种:直流连接、耦合连接、或者分段直流连接。
79.虽然在前述实施例中,以馈电网络与fss电连接为例进行方案的阐述,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馈电网络可以集成在fss上。
80.本技术实施例的馈电网络可以包括电缆(如图11至图13所示)、微带线(如图14和图15所示),或者其它形式的传输线,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以频段1的辐射单元对应的馈电网络与fss 1电连接为例,图11为线缆和fss 1直流连接的示意图,其中线缆和fss1直接接触;图12为线缆和fss 1耦合连接的示意图,其中线缆和fss1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图13为线缆和fss 1分段直流连接的示意图,在接触点上,线缆和fss1直接接触。图14为微带线和fss 1分段直流连接的示意图,图15为微带线集成于fss 1的示意图。当然微带线和fss1还可以直流连接和分段直流连接。
81.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上述多个辐射单元阵列中,位于fss中的第一fss上层的辐射单元阵列和位于该第一fss下层的辐射单元阵列置于不同的天线罩内。应理解,天线系统中可以包括一层fss或者多层fss。当天线系统中包括多层fss时,第一fss可以是fss中的任意一层fss,并不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
82.示例性地,上述第一fss为fss 1,在图16中,频段1的辐射单元阵列和fss 1位于天线罩1内,频段2的辐射单元阵列位于天线罩2内。这样更有利于天线的安装和升级。
83.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频段天线系统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天线罩,以实现保护作用,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84.本技术实施例的多频段天线系统可以应用在网络设备中,用于接收信号和向外发射信号,示例性地,本技术实施例的多频段天线系统可以应用在基站中。
85.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性框图。图17所示的基站1700包括多频段天线系统1710和射频模块1720,其中,多频段天线系统1710与射频模块1720相连。射频模块1720用于将基带信号转化为高频电流,并通过多频段天线系统1710的辐射单元以电磁波的形式将信号发射出去,另外,射频模块1720还可以通过多频段天线系统1710中的辐射单元传输过来的高频电流(辐射单元将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转化为高频电流信号)转化为基带信号。
86.应理解,多频段天线系统1710可以是图1至图16中所涉及的多频段天线系统,通过该多频段天线系统1710,基站能够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信息的传输和交互。
8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
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88.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89.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基站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90.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91.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9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辐射单元阵列、与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分别对应的馈电网络、以及频率选择表面fss,其中,所述fss位于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之间;与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分别对应的馈电网络中的至少一个馈电网络与所述fss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ss为多层;与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分别对应的馈电网络中的至少一个馈电网络与所述fss电连接包括:与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分别对应的馈电网络中的至少一个馈电网络与至少一层所述fss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ss中的多层相邻放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的频段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方式为直流连接、耦合连接、或者分段直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包括电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电缆和所述fss平行。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微带线。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fss一侧的辐射单元阵列和位于所述fss另一侧的辐射单元阵列分别置于不同的天线罩内。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为第一辐射单元阵列和第二辐射单元阵列,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第三辐射单元阵列,所述三辐射单元阵列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阵列位于所述fss的同侧,且所述第三辐射单元阵列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阵列的频段不同。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ss为一层或者多层,所述fss中的至少一层为具有栅格的fss。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反射板,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位于所述反射板上。13.一种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辐射单元阵列、与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分别对应的馈电网络、以及频率选择表面fss,其中,所述fss位于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之间;与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分别对应的馈电网络中的至少一个馈电网络集成在所述fss上。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ss为多层;与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分别对应的馈电网络中的至少一个馈电网络与所述fss电连接包括:与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分别对应的馈电网络中的至少一个馈电网络集成在至少一层所述fss上。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ss中的多层相邻放置。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
的频段不同。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包括电缆。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电缆和所述fss平行。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微带线。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fss一侧的辐射单元阵列和位于所述fss另一侧的辐射单元阵列分别置于不同的天线罩内。21.根据权利要求13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为第一辐射单元阵列和第二辐射单元阵列,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第三辐射单元阵列,所述三辐射单元阵列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阵列位于所述fss的同侧,且所述第三辐射单元阵列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阵列的频段不同。22.根据权利要求13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ss为一层或者多层,所述fss中的至少一层为具有栅格的fss。23.根据权利要求13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反射板,所述两个辐射单元阵列位于所述反射板上。2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以及与所述天线系统相连的射频模块。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频段天线系统和基站,能够实现多频架构的布局,且系统性能良好。该多频段天线系统包括:多个辐射单元阵列、与所述多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至少一层频率选择表面FSS以及反射板;其中,该多个辐射单元阵列位于该反射板上方,该多个辐射单元阵列中的全部辐射单元阵列或部分辐射单元阵列层叠放置,该至少一层FSS位于层叠放置的辐射单元阵列之间;该层叠放置的辐射单元阵列中的至少一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与该至少一层FSS电连接,或者,该至少一个辐射单元阵列对应的馈电网络集成在至少一层FSS上。列对应的馈电网络集成在至少一层FSS上。列对应的馈电网络集成在至少一层FSS上。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 罗兵 肖伟宏 李文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4
技术公布日:2023/10/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