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08
阅读:73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河道生态护坡是指在河道岸线上采用生态工程手段,通过种植、培育植被等方法,加固岸线并提高其生态环境质量的一种护坡方式;该技术逐渐成为河道护坡的主流,因为它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同时也具有美化环境、增加景观价值等优点。
3.相关技术中,河道护坡一般采用在坡面上放置挡土件对泥土进行阻拦,并且在挡土件之间的间隙或者挡土件内侧开设的槽孔种植绿化,当遇到持续大雨天气时,雨水会长时间拍打在绿化上,不但会使绿化损坏,还会导致绿化根部的泥土流失;为了防止边坡上的泥土会随着流水流失,例如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3931131b的文献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该装置通过挡土板上开设有多个呈长方形状结构的开槽,开槽沿坡体的倾斜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从而使得开槽内可以用于种植植株,以美化环境并保持水土;挡土板的表面还滑动有遮盖板,遮盖板和开槽一一对应,遮盖板沿平行于挡土板的倾斜方向滑动,遮盖板上还开设有让位槽,遮盖板滑动时能够遮盖于开槽,并且让位槽提供了容纳植株的空间;因此在下雨时遮盖板遮盖于开槽能减少开槽内的土壤因雨水冲刷而造成流失的情况,而平时遮盖板未遮盖于开槽,能够方便开槽内的土壤的空气交换。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滑动设置的遮盖板可以实现在下雨天对开槽进行遮挡,防止开槽内的土壤因雨水冲刷而流失的效果,但是遮盖板上开设的让位槽在与植株配合时,可能会由于植株之间生长形态的差异,导致让位槽无法与植株配合,进而导致遮盖板对植株造成破坏,或者遮盖板对开槽遮挡不到位,还需单独调整个别植株与遮盖板之间的位置,并且遮盖板的滑动展开和收纳无法自动进行,因此存在下雨天不便于对河道护坡进行防护的缺陷。
5.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下雨天不便于对河道护坡进行防护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在下雨天便于对河道护坡进行防护的技术效果。
8.2.技术方案
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包含:
10.坡体;
11.挡土板,所述挡土板内侧沿着所述坡体的坡面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用于种植绿化;
12.护板,所述护板对称转动设置于每一列所述开槽顶部的两侧,两侧的所述护板呈倒“v”形设置;
13.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挡土板的顶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相邻的所述护板反向转动;
14.给排水渠,所述给排水渠设置于挡土板的顶部,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挡土板和给排水渠之间,所述给排水渠用于对所述坡体顶部的雨水排放和向所述坡体和挡土板的内部供水;
15.防堵组件,所述防堵组件设置于给排水渠的内部,所述防堵组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与所述护板同步运行。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开槽两侧的护板自动向顶部转动,使两侧的护板最终呈倒“v”形设置在开槽的顶部,进而通过两侧的护板对开槽内部的植株进行遮挡,同时对沿着坡体坡面的每一列开槽同时进行遮挡,提高了对雨水的遮挡效果,并且以开合的方式对植株进行夹击防护,防止对植株造成破坏,使护板对开槽和植株的遮挡防护更加方便,同时驱动组件驱动给排水渠内部的防堵组件对其顶部进行防堵处理,防止坡体顶部的雨水进入给排水渠内部时受到垃圾的堵塞,进入给排水渠内部的雨水一部分渗透在挡土板的底部和坡体的内部,大部分雨水经过给排水渠直接排入河道中,防止雨水沿着坡面流动时带动泥土流失。
17.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挡土板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框,所述底框平行于坡面的一侧均开设有栅格a,所述坡体的坡面上位于所述底框的内部设置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外侧位于开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种植绿化的土层。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坡体和土层之间设置碎石层,使开槽内部种植的绿化根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并且当给排水渠内部的水渗入挡土板底部时,先通过栅格a进入底框的内部,底框内部的碎石层加快水源的渗入,有利于对绿化进行灌溉养护。
19.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挡土板顶部位于开槽的外侧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挡土板底部对应所述排水槽固定设置有用于将雨水引入河道的出水槽,所述出水槽位于两个呈倒“v”形设置的护板底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护板呈倒“v”形设置在开槽顶部时,护板将雨水引流到排水槽的内侧,最后通过出水槽排入河道中,当开槽顶部的两个护板复位后,相邻的两个护板又呈倒“v”形设置在排水槽的顶部,进而对排水槽进行遮挡,保证了整体的美观性。
21.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护板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挡土板的内侧,所述护板均位于开槽顶部的两侧,所述护板内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均贯穿设置有防坠绳,所述防坠绳两端均固定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均固定设置于挡土板的两侧,所述防坠绳外侧均设置有橡胶套,所述转轴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护板转动,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挡土板的顶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组件驱动转轴转动时带动护板同步转动,进而使护板对开槽遮挡防护,同时护板通过通孔在防坠绳的外侧滑动,使护板在遮挡时和复位后,通过贯穿设置的防坠绳对挡土板的外侧进行防护,防止行人随意行走到挡土板的外侧,或者坡体顶部的行人和物品掉落到河道里。
23.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挡土板顶部固定设置有轴承板,
所述轴承板外侧固定设置有密封板,所述轴承板和密封板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轴承板的内侧,所述电机的两输出端均固定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侧对应若干个所述转轴固定设置有锥齿轮a,所述锥齿轮a外侧均啮合设置有锥齿轮b,所述锥齿轮b顶部同轴固定设置有蜗杆,所述锥齿轮b和蜗杆均转动设置于轴承板的内部,所述蜗杆外侧均啮合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固定设置于转轴的外侧,所述蜗轮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轴承板的内部,所述驱动轴一端位于轴承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直齿轮a,所述直齿轮a驱动给排水渠内部的防堵组件运行。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运行时通过驱动轴同时带动若干个锥齿轮a转动,锥齿轮a通过锥齿轮b同时带动若干个蜗杆转动,蜗杆通过蜗轮带动若干个转轴转动,并且使相邻的两个护板转动方向相反,使护板最终呈倒“v”形设置在开槽的顶部,同时驱动轴通过一端的直齿轮a带动给排水渠内部的防堵组件运行,使护板在挡雨时,同时通过防堵组件对给排水渠防堵,以保证坡体顶部的雨水正常排放。
25.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给排水渠固定设置于密封板的外侧,所述给排水渠顶部开设有栅格b,所述给排水渠一侧固定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埋设于坡体的内部,所述水管另一端位于河道内,所述给排水渠的底部位于底框的外侧。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通过栅格b进入给排水渠内部后,通过给排水渠底部进入底框的内部进行渗透,随着雨水的积累,多余的雨水经过水管排入河道内,防止坡面泥土流失。
27.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给排水渠内部填充有沙石滤层,所述水管另一端可连接潜水泵,所述给排水渠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栅格b防堵的防堵组件。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进入给排水渠内部后,通过沙石滤层对坡体顶部进入的水进行过滤,同时防止给排水渠内部的水流较大导致底框底部出现滑坡,降低水流对破,坡面的冲击。
29.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防堵组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设置于给排水渠的内部,所述传动轴外侧对应所述栅格b固定设置有弧形拨杆,所述弧形拨杆均位于栅格b的内侧,所述传动轴一端固定设置有直齿轮b,所述直齿轮b啮合设置于直齿轮a的外侧。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驱动直齿轮a转动时,直齿轮a通过直齿轮b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外侧的弧形拨杆同步转动,当电机停止运行时,弧形拨杆刚好位于栅格b的内侧,通过弧形拨杆对栅格b的顶部进行遮挡,防止坡体顶部的杂质栅格b堵塞,当电机带动护板复位时同步带动弧形拨杆复位到给排水渠的内部,以便于对弧形拨杆进行收纳。
31.本技术提供了上述河道生态护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s1、对坡体的坡面进行整平,然后在坡面上设置碎石层,之后将挡土板固定在坡面上,使挡土板底部的底框位于碎石层的外侧;
33.s2、向开槽的内侧填充土质形成土层,通过土层将绿化种植在开槽的内部;
34.s3、此时,固定装配在挡土板顶部的驱动组件与挡土板同步固定,然后将给排水渠装配在密封板的外侧,使给排水渠内部的防堵组件与驱动组件传动设置,同时将给排水渠
一侧的水管埋入坡体的内部,并且将另一端延申到河道内部;
35.s4、此时,开槽顶部两侧的护板呈倒“v”形位于排水槽的顶部,进而保证开槽内部的绿化正常接受光照。
36.3.有益效果
37.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38.(1)本技术由于采用了驱动组件驱动护板转动到开槽顶部对植株遮挡,所以有效解决了下雨天不便于对河道护坡进行防护的问题,进而实现了通过护板自动对开槽内部的植株进行遮挡,防止雨水带动开槽内部的泥土流失,并且以开合的方式对植株进行夹击防护,防止对植株造成破坏,使护板对开槽和植株的遮挡防护更加方便。
39.(2)本技术通过在挡土板的顶部设置给排水渠,通过给排水渠可将大部分雨水引流到河道内,同时可将部分雨水渗透到坡体和挡土板的内部,以便于对植株补充水分。
40.(3)本技术通过在给排水渠的内部设置防堵组件,当给排水渠排放坡体顶部的雨水时,通过防堵组件对给排水渠的顶部进行防堵处理,以保证坡体顶部的雨水顺利排放。
41.(4)本技术通过在挡土板的顶部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在驱动护板对开槽内部的植株遮挡时,同步驱动给排水渠内部的防堵组件进行防堵工作,使护板的遮挡工作和防堵组件的防堵工作可同步进行。
附图说明
42.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河道生态护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3.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河道生态护坡中坡体的结构示意图;
44.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河道生态护坡中挡土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45.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河道生态护坡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6.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7.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河道生态护坡中给排水渠的结构示意图;
48.图7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河道生态护坡中驱动组件与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49.图中标号说明:1、坡体;11、碎石层;12、土层;2、挡土板;21、开槽;22、侧板;23、排水槽;24、出水槽;25、底框;26、栅格a;27、轴承板;28、密封板;3、护板;31、转轴;32、通孔;33、防坠绳;4、驱动组件;41、电机;42、驱动轴;43、锥齿轮a;44、锥齿轮b;45、蜗杆;46、蜗轮;47、直齿轮a;5、给排水渠;51、栅格b;52、水管;6、防堵组件;61、传动轴;62、直齿轮b;63、弧形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5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51.参照图1-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包括坡体1,坡体1的坡面外侧固定设置有挡土板2,挡土板2内侧呈矩形阵列设置有用于种植绿化的开槽21,沿着坡体1坡面的每一列开槽21两侧均对称转动设置有护板3,两侧的护板3在驱动组件4的驱动下呈倒“v”形设置在开槽21的顶部,呈倒“v”形设置的护板3用于对开槽21内侧的绿化进行遮挡,并且通过挡土板2顶部的给排水渠5对坡体1顶部的雨水进行排放,此时防堵组件6在驱动组件
4的驱动下对给排水渠5的顶部进行防堵处理,当驱动组件4驱动护板3复位后,复位后的护板3呈倒“v”形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开槽21之间。
52.当下雨时,通过驱动组件4驱动开槽21两侧的护板3自动向顶部转动,使两侧的护板3最终呈倒“v”形设置在开槽21的顶部,进而通过两侧的护板3对开槽21内部的植株进行遮挡,同时对沿着坡体1坡面的每一列开槽21同时进行遮挡,提高了对雨水的遮挡效果,并且以开合的方式对植株进行夹击防护,防止对植株造成破坏,使护板3对开槽21和植株的遮挡防护更加方便,同时驱动组件4驱动给排水渠5内部的防堵组件6对其顶部进行防堵处理,防止坡体1顶部的雨水进入给排水渠5内部时受到垃圾的堵塞,进入给排水渠5内部的雨水一部分渗透在挡土板2的底部和坡体1的内部,大部分雨水经过给排水渠5直接排入河道中,防止雨水沿着坡面流动时带动泥土流失。
53.参照图2、图3和图4,挡土板2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框25,底框25平行于坡面的一侧均开设有栅格a26,坡体1的坡面上位于底框25的内部设置有碎石层11,碎石层11外侧位于开槽2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种植绿化的土层12。
54.通过在坡体1和土层12之间设置碎石层11,使开槽21内部种植的绿化根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并且当给排水渠5内部的水渗入挡土板2底部时,先通过栅格a26进入底框25的内部,底框25内部的碎石层11加快水源的渗入,有利于对绿化进行灌溉养护。
55.参照图1和图4,挡土板2顶部位于开槽21的外侧开设有排水槽23,挡土板2底部对应排水槽23固定设置有用于将雨水引入河道的出水槽24,出水槽24位于两个呈倒“v”形设置的护板3底部。
56.当护板3呈倒“v”形设置在开槽21顶部时,护板3将雨水引流到排水槽23的内侧,最后通过出水槽24排入河道中,当开槽21顶部的两个护板3复位后,相邻的两个护板3又呈倒“v”形设置在排水槽23的顶部,进而对排水槽23进行遮挡,保证了整体的美观性。
57.参照图3、图4和图7,护板3通过转轴31转动设置于挡土板2的内侧,护板3均位于开槽21顶部的两侧,护板3内侧均开设有通孔32,通孔32内部均贯穿设置有防坠绳33,防坠绳33两端均固定设置有侧板22,侧板22均固定设置于挡土板2的两侧,防坠绳33外侧均设置有橡胶套,转轴31在驱动组件4的驱动下带动护板3转动,驱动组件4设置于挡土板2的顶部。
58.当驱动组件4驱动转轴31转动时带动护板3同步转动,进而使护板3对开槽21遮挡防护,同时护板3通过通孔32在防坠绳33的外侧滑动,使护板3在遮挡时和复位后,通过贯穿设置的防坠绳33对挡土板2的外侧进行防护,防止行人随意行走到挡土板2的外侧,或者坡体1顶部的行人和物品掉落到河道里。
59.参照图4、图5和图7,挡土板2顶部固定设置有轴承板27,轴承板27外侧固定设置有密封板28,轴承板27和密封板28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包括电机41,电机41固定设置于轴承板27的内侧,电机41的两输出端均固定设置有驱动轴42,驱动轴42外侧对应若干个转轴31固定设置有锥齿轮a43,锥齿轮a43外侧均啮合设置有锥齿轮b44,锥齿轮b44顶部同轴固定设置有蜗杆45,锥齿轮b44和蜗杆45均转动设置于轴承板27的内部,蜗杆45外侧均啮合设置有蜗轮46,蜗轮46固定设置于转轴31的外侧,蜗轮46通过转轴31转动设置于轴承板27的内部,驱动轴42一端位于轴承板27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直齿轮a47,直齿轮a47驱动给排水渠5内部的防堵组件6运行。
60.当电机41运行时通过驱动轴42同时带动若干个锥齿轮a43转动,锥齿轮a43通过锥
齿轮b44同时带动若干个蜗杆45转动,蜗杆45通过蜗轮46带动若干个转轴31转动,并且使相邻的两个护板3转动方向相反,使护板3最终呈倒“v”形设置在开槽21的顶部,同时驱动轴42通过一端的直齿轮a47带动给排水渠5内部的防堵组件6运行,使护板3在挡雨时,同时通过防堵组件6对给排水渠5防堵,以保证坡体1顶部的雨水正常排放。
61.参照图1和图6,给排水渠5固定设置于密封板28的外侧,给排水渠5顶部开设有栅格b51,给排水渠5一侧固定设置有水管52,水管52埋设于坡体1的内部,水管52另一端位于河道内,给排水渠5的底部位于底框25的外侧。
62.当雨水通过栅格b51进入给排水渠5内部后,通过给排水渠5底部进入底框25的内部进行渗透,随着雨水的积累,多余的雨水经过水管52排入河道内,防止坡面泥土流失。
63.参照图1,给排水渠5内部填充有沙石滤层,水管52另一端可连接潜水泵,给排水渠5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栅格b51防堵的防堵组件6。
64.当雨水进入给排水渠5内部后,通过沙石滤层对坡体1顶部进入的水进行过滤,同时防止给排水渠5内部的水流较大导致底框25底部出现滑坡,降低水流对破,坡面的冲击。
65.参照图4、图5和图6,防堵组件6包括传动轴61,传动轴61转动设置于给排水渠5的内部,传动轴61外侧对应栅格b51固定设置有弧形拨杆63,弧形拨杆63均位于栅格b51的内侧,传动轴61一端固定设置有直齿轮b62,直齿轮b62啮合设置于直齿轮a47的外侧。
66.当电机41驱动直齿轮a47转动时,直齿轮a47通过直齿轮b62带动传动轴61转动,传动轴61带动外侧的弧形拨杆63同步转动,当电机41停止运行时,弧形拨杆63刚好位于栅格b51的内侧,通过弧形拨杆63对栅格b51的顶部进行遮挡,防止坡体1顶部的杂质栅格b51堵塞,当电机41带动护板3复位时同步带动弧形拨杆63复位到给排水渠5的内部,以便于对弧形拨杆63进行收纳。
67.参照图1-7,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上述河道生态护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8.s1、对坡体1的坡面进行整平,然后在坡面上设置碎石层11,之后将挡土板2固定在坡面上,使挡土板2底部的底框25位于碎石层11的外侧;
69.s2、向开槽21的内侧填充土质形成土层12,通过土层12将绿化种植在开槽21的内部;
70.s3、此时,固定装配在挡土板2顶部的驱动组件4与挡土板2同步固定,然后将给排水渠5装配在密封板28的外侧,使给排水渠5内部的防堵组件6与驱动组件4传动设置,同时将给排水渠5一侧的水管52埋入坡体1的内部,并且将另一端延申到河道内部;
71.s4、此时,开槽21顶部两侧的护板3呈倒“v”形位于排水槽23的顶部,进而保证开槽21内部的绿化正常接受光照。
72.综合以上,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河道生态护坡在使用时,通过电机41驱动驱动轴42同时带动若干个锥齿轮a43转动,锥齿轮a43通过锥齿轮b44同时带动若干个蜗杆45转动,蜗杆45通过蜗轮46带动若干个转轴31转动,并且使相邻的两个护板3转动方向相反,使护板3最终呈倒“v”形设置在开槽21的顶部,同时驱动轴42通过一端的直齿轮a47带动直齿轮b62带动传动轴61转动,传动轴61带动外侧的弧形拨杆63同步转动,当电机41停止运行时,弧形拨杆63刚好位于栅格b51的内侧,通过弧形拨杆63对栅格b51的顶部进行遮挡,防止坡体1顶部的杂质栅格b51堵塞,当雨水进入给排水渠5内部后,通过沙石滤层对坡体1顶部进入的水进行过滤,同时防止给排水渠5内部的水流较大导致底框25底部出现滑坡,降低水流对破,
坡面的冲击,雨水进入底框25的内部进行渗透,随着雨水的积累,多余的雨水经过水管52排入河道内,防止坡面泥土流失,雨水在渗透过程中,先通过栅格a26进入底框25的内部,底框25内部的碎石层11加快水源的渗入,有利于对绿化进行灌溉养护,并且当护板3呈倒“v”形设置在开槽21顶部时,护板3将雨水引流到排水槽23的内侧,最后通过出水槽24排入河道中,当开槽21顶部的两个护板3复位后,相邻的两个护板3又呈倒“v”形设置在排水槽23的顶部,进而对排水槽23进行遮挡,保证了整体的美观性,同时护板3对开槽21遮挡防护时,通过通孔32在防坠绳33的外侧滑动,使护板3在遮挡时,通过贯穿设置的防坠绳33对挡土板2的外侧进行防护,防止行人随意行走到挡土板2的外侧,当停雨后,再通过电机41驱动护板3复位,复位后的护板3呈倒“v”形设置在排水槽23的顶部,进而对排水槽23进行遮挡,保证了整体的美观性,并且同步带动弧形拨杆63复位到给排水渠5的内部,以便于对弧形拨杆63进行收纳,当对开槽21内部的绿化灌溉时,通过在水管52的另一端连接潜水泵,可使河道内的水被输入到给排水渠5的内部,使给排水渠5内部的水渗透到坡体1和土层12,以便于对绿化根系补充水分。
技术特征:
1.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包含:坡体、挡土板,护板,驱动组件,给排水渠和防堵组件;所述挡土板内侧沿着所述坡体的坡面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用于种植绿化;所述护板对称转动设置于每一列所述开槽顶部的两侧,两侧的所述护板呈倒“v”形设置;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挡土板的顶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相邻的所述护板反向转动;所述给排水渠设置于挡土板的顶部,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挡土板和给排水渠之间,所述给排水渠用于对所述坡体顶部的雨水排放和向所述坡体和挡土板的内部供水;所述防堵组件设置于给排水渠的内部,所述防堵组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与所述护板同步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框,所述底框平行于坡面的一侧均开设有栅格a,所述坡体的坡面上位于所述底框的内部设置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外侧位于开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种植绿化的土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顶部位于开槽的外侧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挡土板底部对应所述排水槽固定设置有用于将雨水引入河道的出水槽,所述出水槽位于两个呈倒“v”形设置的护板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挡土板的内侧,所述护板均位于开槽顶部的两侧,所述护板内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均贯穿设置有防坠绳,所述防坠绳两端均固定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均固定设置于挡土板的两侧,所述防坠绳外侧均设置有橡胶套,所述转轴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护板转动,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挡土板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顶部固定设置有轴承板,所述轴承板外侧固定设置有密封板,所述轴承板和密封板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轴承板的内侧,所述电机的两输出端均固定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侧对应若干个所述转轴固定设置有锥齿轮a,所述锥齿轮a外侧均啮合设置有锥齿轮b,所述锥齿轮b顶部同轴固定设置有蜗杆,所述锥齿轮b和蜗杆均转动设置于轴承板的内部,所述蜗杆外侧均啮合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固定设置于转轴的外侧,所述蜗轮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轴承板的内部,所述驱动轴一端位于轴承板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直齿轮a,所述直齿轮a驱动给排水渠内部的防堵组件运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排水渠固定设置于密封板的外侧,所述给排水渠顶部开设有栅格b,所述给排水渠一侧固定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埋设于坡体的内部,所述水管另一端位于河道内,所述给排水渠的底部位于底框的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排水渠内部填充有沙石滤层,所述水管另一端可连接潜水泵,所述给排水渠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栅格b防堵的防堵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组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设置于给排水渠的内部,所述传动轴外侧对应所述栅格b固定设置有弧形拨杆,所述弧形拨杆均位于栅格b的内侧,所述传动轴一端固定设置有直齿轮b,所述直齿轮b啮合
设置于直齿轮a的外侧。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坡体的坡面进行整平,然后在坡面上设置碎石层,之后将挡土板固定在坡面上,使挡土板底部的底框位于碎石层的外侧;s2、向开槽的内侧填充土质形成土层,通过土层将绿化种植在开槽的内部;s3、此时,固定装配在挡土板顶部的驱动组件与挡土板同步固定,然后将给排水渠装配在密封板的外侧,使给排水渠内部的防堵组件与驱动组件传动设置,同时将给排水渠一侧的水管埋入坡体的内部,并且将另一端延申到河道内部;s4、此时,开槽顶部两侧的护板呈倒“v”形位于排水槽的顶部,进而保证开槽内部的绿化正常接受光照。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属于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包含:坡体;挡土板,挡土板内侧沿着坡体的坡面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开槽,开槽用于种植绿化;护板,护板对称转动设置于每一列开槽顶部的两侧,两侧的护板呈倒“V”形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于挡土板的顶部,驱动组件驱动相邻的护板反向转动;本申请由于采用了驱动组件驱动护板转动到开槽顶部对植株遮挡,所以有效解决了下雨天不便于对河道护坡进行防护的问题,进而实现了通过护板自动对开槽内部的植株进行遮挡,防止雨水带动开槽内部的泥土流失,并且以开合的方式对植株进行夹击防护,防止对植株造成破坏,使护板对开槽和植株的遮挡防护更加方便。开槽和植株的遮挡防护更加方便。开槽和植株的遮挡防护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林涛 邢志红 边昱丞 白栋良 白海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涛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3/10/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